克隆技术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克隆技术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克隆技术论文

克隆技术论文范文1

克隆坎坷路

在苏格兰高地诞生的多利是克隆成果的集大成者。回溯克隆的历史,苏格兰无疑是最适合多利降生的地方,这里有欧洲最早的医学院,也是青霉素的发现地,现在又将成为克隆技术的圣地。

早在2 000多年以前,克隆就已经融入人们生活。果农们用嫁接等无性繁殖技术克隆亲代的优良属性,但直到1958年,现代意义的实验室克隆技术才得以确立。这一年,英国人斯特沃把一块成熟的胡萝卜组织成功分化克隆为一棵完整植株,从而证明植物的成熟细胞仍然保有功能的完整性。

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吗?1964年,英国科学家戈登把蝌蚪肠壁细胞的细胞核转移到已经去核的蛙卵细胞中,成功培育出正常的成年蛙。这个由英国人确立的核转移克隆技术,第一次证明了动物的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奠定了该领域的实验标准,以后的实验只是供核细胞有所不同。

虽然已经没有理论障碍,但是技术难度却一直难以逾越;诞生多利的种子已经播下,唯独土壤尚未准备就绪。在克隆曙光惊现20多年后,鱼、鼠、牛等克隆动物才依次登场,供体细胞都取自胚胎期。商业公司从中看到了商机,荷兰生物科技公司率先进行基因改造实验,让转基因动物在牛奶中产生特殊蛋白质。在延续生物反应器的生产能力方面,克隆技术大有用武之地。

多利诞生记

成立于1989年的苏格兰PPL公司有着同样的野心,他们与罗斯林研究所合作,尝试克隆动物。为了规避利用胚胎细胞克隆动物所可能带来的伦理学困境,他们希望从成年动物的体细胞取得细胞核。诞生多利的土壤现在开始被翻松了。

1991年,坎贝尔加入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负责克隆羊的技术探索;当时他的顶头上司威尔穆特是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负责协调指挥。5年后,坎贝尔等利用前辈戈登创立的核转移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世界上首批克隆羊:梅根和莫拉格。论文于当年发表于《自然》杂志,没有引起公众的关注,因为他们使用的是胚胎期细胞核。十年后回首这段历史,坎贝尔认为该文的重要性超过多利――可能因为该文奠定了克隆多利的技术基础,也可能因为他是第一作者。

克隆专家们不免有些失望,他们决心从乳腺上皮细胞中获取细胞核――这是无可争议的体细胞,虽然仍是和胚胎成纤维细胞最接近的体细胞,仍然使用卵细胞作为核受体,因为他们认为卵细胞内含有促进基因分化的必不可少的物质。

首先提取怀孕多赛特母羊(白脸)乳腺细胞中的细胞核,这些核内包含有多利的几乎所有遗传信息,再将细胞核转移到苏格兰绵羊(黑脸)的去核卵细胞中,在微电流的刺激下,核与卵细胞融合为重建细胞。277个重建细胞先暂时植入母羊的输卵管中,只有29个成功发育为胚胎。将这些胚胎植入13只代孕母羊子宫内,历经148天的艰难孕期,编号为6LL3的小绵羊呱呱坠地,体重6.6千克,白脸――和它的基因母亲一样。

这一天是1996年7月5日,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诞生;威尔穆特可能不在现场,但他拥有和多利最著名的合影。虽然多利的世界第一头衔拥有众多的限定词,但威尔穆特明白其轰动性。技术和社会的互动史表明,当繁殖方式离人类越远,克隆对象离人类越近时,公众的兴趣越高,更何况羊只拥有比人类更大的大脑比例。论文中他成了第一作者,这意味着他将是“多利之父”――直到十年之后承认大部分功劳应该归于坎贝尔。

“多利”号克隆飓风

研究人员知道它必将成为大明星,给它起名多利,同名女歌手不仅名声显赫,而且有着脯,这是研究人员对多利的另一个期望。和多利同期出生的还有另外7个兄弟,可是从来没有人听说过它们的名字――如果它们还有名字的话――谁让它们的基因都来自胚胎细胞核呢。只有从编号6LL*中可以依稀看出它们与多利的若干关系。

次年2月,在《自然》杂志刊登论文的同时,多利被介绍给公众。多利掀起的克隆旋风,甚至比威尔穆特的预估更强大更持久,即使是《自然》杂志的最大对手,美国的《科学》杂志也不得不将多利的诞生评为年度科技进展。医药大厂、野生动物保护者和疑难杂症患者也从中看到了希望,虽然多利的成功率低到让人起疑。

核转移克隆技术仿佛空降人间,犹如重磅炸弹,激起了人们对生殖前景的担忧。既然羊只可以无性克隆,人类岂非也可以孤雌生子?伦理学的担忧固然有着前景考虑,但人们似乎忘记了一些基本事实:多利既不是首只克隆羊,也不是首只克隆哺乳动物,更不是首只克隆动物。只不过以前的克隆技术都从胚胎细胞中获取细胞核,而如今改为取之不尽的体细胞,公众不免有了孙悟空拔毛化身的紧张。这种紧张开始蔓延,以致于在1997年底,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禁止人类克隆。这是一个糟糕草率的科学决议,但在政治上完全顺理成章。

当科学家忙于验证,公众们热衷激辩之时,多利则在苏格兰的室内羊圈中接受膜拜。女王般的(事实上,多利的确曾当选苏格兰反君主主义者心中最受欢迎的女王)生活固然尊贵,却没有自由。所幸的是,两岁时,它与一只威尔士山羊喜结连理,新郎名叫戴维,不多久爱情结晶邦尼出世,次年再产三子。多利终于不负期望,以行动证明了名字的正确性。

这两年是多利最幸福的年份,它以常规的婚配回应人们对克隆动物的忧心。科学家们也有了大进展,小鼠、山羊、猪相继克隆成功,甚至连克隆小鼠的克隆也出世了。核转移克隆技术沿着乐观主义所设定的路线高歌猛进。2001年成功克隆了濒危的印度野牛,可惜在产后感染中死去;对其他野牛的克隆尝试也有所收获;甚至有人以死亡肉类样本的细胞核成功克隆出欧洲盘羊。

接下来的两年,克隆技术持续成为科技记者的追逐热点。疯狂科学家和组织相继宣布克隆人计划,引起国际政治界的激烈反弹,法国和德国甚至建议联合国签署禁止繁殖性克隆的条约(后被放弃)。5年多过去了,不知克隆宝宝是否已经上幼儿园了?

政治的吸引力显然不如多利,2001年度最让人牵肠挂肚的是多利的关节炎,对于正处于青年期的多利来说,患上典型的老年疾病,这可不是好迹象。人们对多利早衰的担心终于在分子生物学上有了明证,多利的染色体端粒比正常绵羊短20%,而端粒和细胞寿命密切相关。后来,另一项老年性疾病“进行性肺炎”开始袭击多利,为了避免遭受更大的痛苦,研究所决定对多利实施安乐死。这是2003年,多利享年6岁,是正常绵羊寿命的一半。同年,PPL公司也陷入困境。

反思与重生

“沉舟侧畔千帆过”,多利和PPL的衰退,是对克隆技术的沉重打击,但好消息仍然不断。同年,克隆马、鹿和骡出生,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也表示,克隆动物的肉、奶是安全的。在汹涌澎湃的克隆浪潮中,人们似乎有些迷失了方向,成体动物的克隆仍然是最吸引眼球的领域,太多的精力被花费在此。

无形中,科学家们自己圈就了核转移克隆技术的伦理困境。体细胞克隆虽然规避了胚胎供核的伦理问题,但科学家们却误入歧途,将过多精力花费在繁殖动物成体(很遗憾,这里面有不少的功利因素)。多利所掀起的轩然大波清楚地说明,成体动物克隆正是人们最大的忧心所在。

缅怀多利的低落情绪,很快被对克隆技术的反思所取代。再三克隆动物成体所形成的伦理学困境;早衰、非完美复制、低成功率的技术短板;以及大量花费之后显现的黯淡前景……让很多人丧失了对核转移克隆技术的耐心,转而关注干细胞技术。

干细胞技术吸取教训,从一开始就避免制造动物成体,这不仅减少了早衰和成功率的问题,而且免除了人造生命的困惑。但这个免除又带来了另外的悖论,人为地阻断胚胎发育成为生命的机会,把可能发展为人的胚胎硬生生拆成若干份显然也不够人道。

干细胞技术规避了上述难题,2007年,科学家成功地将皮肤细胞转化为干细胞――不需要卵细胞、不需要核转移、不需要胚胎、不制造成体。虽然仍不断有克隆成果问世,但干细胞技术似乎更有前途,甚至连威尔穆特也改弦易辙,他宣布放弃核转移克隆技术,转向成体干细胞领域。不考虑其中的感情因素,很可能他是对的。最起码,两种技术的互相融合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克隆技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激发 欲望 培养 方法 促进 发展 学会 评价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及其自主学习。然而对于一直在家长的呵护、教师的灌输之下的初中学生来说也是一道难题。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成功实现角色的转变,变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撑起一片自主学习的天空呢?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可从以下四个面去努力。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欲望

心理学家认为:自发的学习是最持久的,也是最深入的。要学生自发学习,激发其欲望是前提。所以在学生学习每课之前,我首先去努力捕捉课文中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文本因素,从而使学生自发地去自主学习。如《三个太阳》一课,这个课题,新颖醒目,给学生充分想象、深入思考的余地,是一个触发自主学习欲望的激发点。于是我的课文导入就从此处切入:“同学们,你们说天上有几个太阳?”学生用反问语调答道“一个呀?”有学生想了想说,“古时候有十个!”“对,我国古代传说‘后羿射日’中说的。可老师告诉大家的是天上有三个太阳,不信?你们可以打开课本第十九课!”学生好奇地打开课文,发现课题的的确确是“三个太阳”。还没等我“发号施令”,学生已经自主阅读起课文来。为一解心中的疑惑,尽管这篇通讯很长,但学生都一气呵成地将文章读完。读后就个个抢着汇报自己的发现:“三个太阳是女画家在中国南极长城站所画壁画的内容!”“这三个太阳一个代表早晨,一个代表中午,一个代表下午!”“象征南极没有黑夜的特点!”“象征南极考察队员开拓事业的夜以继日忘我献身精神!”……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且个个忘我地投入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还给出了连女画家自己都说清的“三个太阳”寓意的答案。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学生仅有自主学习的欲望是远远不够的,尚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我在学生有了学习欲望后引导学生掌握各种自主学习的方法。如,阅读一般的课文可以采用整体――部分――整体的学习方法,即初读课文时从整体上看课文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细读课文时,再逐部分看,每部分写的是什么?采用了哪些写作方法?写得怎么样?最后再从整体上总结一下,本课自主学习所取得的收获,以及对课文内容及其思想的总体感受,哪些方面值得自己去学习应用。为巩固自己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还可去拓展阅读课外同题材或同作者文章。还可按体裁去自主阅读。如说明文可抓住说明文的类型、顺序、方法,语言特点等要素;议论文可抓住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自主阅读时就有法可依,自信心也将随之增强,能力也随之提高。

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发展

要发掘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就需要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多引导,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在教材的可疑之处诱发学生去发现,去争论,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发展。如初中的《奇妙的克隆》一课,与小学的《神奇的克隆》课文内容、结构、方法都相似:都是通过孙悟空拔毛变出成群的与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来等有趣的例子来揭示克隆;通过动、植物的繁殖与嫁接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以此进一步解释克隆的含义;通过单细胞繁殖、高级动物克隆出“多利羊”以及通过克隆技术挽救“濒临灭绝的动物”和为人类造福等具体实例来介绍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与作用。所不同的是:小学列举的例子都是较少的简单易懂的例子,语言活泼;而初中例多,语言多用科学术语。在教学要求上小学只要求学生知道,是通过举例来说明;初中不仅要学生说出“举例子”“分类别”等说明方法的术语,还要说出说明某一方面知识时所采取的说明顺序。在主题上,小学只点到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而初中则提醒学生:克隆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所以我在教学初中的《奇妙的克隆》一课,先迁移小学知识:让学生应用小学所获得的知识来自读课文,相互交流;再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比较两课的异同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弄懂“换核”等科学知识以及克隆技术的发展详细过程,引导学生由小学的举例说明变为初中的“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术语等;最后让学生“去发现,去争论”:探究克隆技术“喜”在哪里?“悲”在哪里?怎么办?使学生的潜能真正得到发掘与发展。

四、学会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就是学生对自己的自主学习结果反思型评价:哪些已经掌握,无需再多划时间;哪些还没有掌握,需要去巩固;哪些仍有疑惑的,需要进一步去探究。比如在基础知识方面,字词是否都理解掌握,该背诵的段落是否都会背诵;在阅读理解方面文章的思路是否理清,结构是否把握,人物形象特征是否了解,主题是否知晓;写作特色方面,文章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最具匠心之处是什么,哪些值得学习与运用等。对于这些方面的评价可先自评,然后同学相互评,老师适时地点评。还可以通过练习自测,同学间相互抽测等,从而进一步巩固与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

克隆技术论文范文3

医学科学工作者,无论是临床医疗、科研、预防或教学工作,都需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获取 知识与信息,也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最重要的形式就是科技论文。医学科学论文的质量,既反映了医疗科研水平,也反映了医学发展动态,同时也是后人发现和发明的基础。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报告或工作总结,而是将科研与实践工作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分析、推理,并形成能够反映客观规律的论点,这样的书面记录才是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写作的目的:1:贮存科研信息 在科学研究完成之后,需对其研究结果立即加以总结,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阐明其发现及发明。否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明与发现逐渐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复前人所做的工作,发生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贮存这些科研信息 ,使它成为以后新的发明、发现的基础,以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延续和发展,不断的丰富人类科技宝库。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正是凭借着这种连续性不断地积累、创造、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术论文是贮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 而写作论文则是总结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2:传播科研结果 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对于科研工作,必须“开始它,完成它,发表它”(to begin,to end,to publish)。因为,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明,都是社会成员的个体劳动或局部承担的科研活动的结晶。对于全人类来说,很有必要将少数人的成果变成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才能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论文付诸实施的。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也可以传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首次报道了利用克隆技术(无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绵羊,它无疑是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因此学术论文也是传播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且按照公认惯例,科学成果的首创权,必须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上,方能得到承认,而新闻媒体传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认的。

3:交流实践经验 从事临床及医学科研工作一线的其他人员,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而这些经验与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将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交流,就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造福于人。

4:启迪学术思想 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各种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通过论文的形式不断地探索与交流,并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5:提高研究水平 科技论文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它凝聚着巨大的艰辛。在写作的过程中,随着思维的深化,可提高科技工作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克隆技术论文范文4

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个性的人才,“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是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新课程标准规定:要充分关注学生生命的自由和个性的张扬。那么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应如何有效地对小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呢。对此,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一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任何一名学生都希望从教师那得到真诚的关爱。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作到公正,真诚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理解和关爱,会让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并激发出学生对学校生活、对课堂教学产生无限的激情。例如我教学《神奇的克隆》一课后,就“你认为神奇的克隆技术可以在哪些方面造福人类?”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同组学生先进行了讨论交流,然后选代表发言汇报本组学生讨论成果。汇报完之后,已准备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突然有学生举手发言,他说:“老师,我看到过一部电影,那里面克隆怪物统治了人类,并残害了人类,那么克隆技术的发展不是很危险吗?”他这一提问立即引发了全班学生的哄堂大笑。我马上制止了学生的笑声,并对他的这一提问表示肯定,表扬了他想到了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带头全班同学对他这一提问鼓掌,并就他的这一提问,再次展开了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同学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这位学生,让这位学生感到不已,并促使他奋发向上。

二.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个性的平台,让学生积极创造、大胆展示自我的个性风采。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教师应相信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可估量的创新潜力,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班级活动,为他们创设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创造,大胆展示自我的个性风采。教师在活动中,注意引导培养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积极的进取心,不畏教师和课本的权威,旧观念的束缚,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新观点,具有创造解决,有独特的创新能力的人。我在任班主任期间曾多次组织本班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班队活动。如教师的墙报设置。我们班学生开辟了一组墙报为“手与手的合作,心与心的交流”。学生在此栏目中可以自由地展示自己的各种作品,也可以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展开心声公开交流。这一活动既让学生充分展示了自我个性,又促进了师生互动。师生关系的民主和和谐发展。再比如,今年秋天,我组织了本班学生展开了一次“同一片叶子,不同的精彩”班对活动。学生走近自然,采集五彩多姿的树叶,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叶画”、“树叶手工作品”。学生活动的积极性高涨,创新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也充分展示了学生的独特个性。其实组织学生展示自我的活动形式非常多,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抓住各种契机,充分相信没一位学生,努力创设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世界,学生就会在自主求索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独特的才能,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

三.教师应积极探索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给学生思想驰骋的充分自由。

教师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要加强自我学习,积极探索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比如:成功教育模式、愉快教育模式、创造性教育模式等。无论采用何种教育模式,组织学生进行教育活动时,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要学会赏识,赏识学生的“胡思乱想”和“异想天开”;学会放手,给学生思想以充足的自由驰骋的空间。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当学生的思想感觉到充分自由时,他们才会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会宽容,允许孩子们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做事,找自己喜欢的朋友进行合作,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一课时,允许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找自己喜欢的朋友,结合成队,互相评改作文。课堂中学生表现非常积极活跃,在一种平等、自主、和谐、自由、互助的教学氛围中,孩子们自由的想象,积极的思维,友好的合作,亲密的交流,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见解。课堂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应营造班级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运用激励多元的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

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个性的主渠道,而民主和谐的班级学习氛围的营造则功在平时。课堂上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确立,才能使学生愿意表现、敢于表现。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使师生关系变的民主、平等,使学习氛围显得宽松和谐,使学生觉得教师平易近人、和谐可亲,从而消除展现自我的思想顾虑。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主要体现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上,教师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尊重教师,把教师看作父母更看作知心朋友,愿意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健康发展。

另外,在课堂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应改变陈旧的、单一的课堂评价标准,采用多元的、激励式的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如《滥竽充数》一课,组织学生总结文章的寓意时,既肯定学生总结出的“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的人,是迟早要原形毕露的”。这一观点,同时也肯定学生总结出的“像齐宣王这样对自己的下属不能明察秋毫的君主,是没有作为的”。这一观点。这样看似抵触却不矛盾的多元评价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总之,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中,应如我校、校训中所言: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成功;帮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鼓励每个孩子尝试成功;支持每个孩子自主成功。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不断提供能让学生施展才华的机会,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才能培养好学生的良好个性,塑造好他们健全的人格,才能让每个孩子都充满生机和活力,让他们的生命演绎出不同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山西教育》2004年第19期26页荆竹玲老师的论文《中小学生个性发展与素质教育》。2.《神奇的克隆》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克隆技术论文范文5

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可考虑选用如下开头方法。

1、开门见山式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如《谈骨气》一开头就亮出观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种方法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起笔点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敌论。如此等等。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2、背景渐入式

自然科学告诉我们宇宙是一个大系统,社会科学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又是一个大系统。一棵树是在一座森林的系统之内,一片叶又属于这棵树的系统。一个人属于社会这个系统,一根指头又属于这个人的系统。因此,任何单个事物,任何一种现象都离不开它所属的系统,即它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或自然背景。如《孔己已》开头:“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可以随时温酒”。《在烈日和暴雨下》开头:“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这些开头或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气候或阐述论题的背景、环境等。在考场作文时,有些题目乍一看,觉得突兀,不可捉摸,但联系背景一想,便豁然开朗了。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联系近几年的科技发展,克隆技术的问世了,基因可以移植了,航天技术更是突飞猛进。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联系这些背景,文章的内容可写了,联想与想象也便有了立足点了。

3、设问置疑式

先倒叙事情的结果,设置悬念,或先设问破题,引起说明或议论。如《枣核》的开头:“动身访美之前,……可是却很蹊跷。”又如《万紫千红的花》开头设问:“花为什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呢?”这种开头方法,其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文章的布局之美。这种开头技法在中考作文中的频率很高。当然,这种开头形式要注意巧妙运用,避免单一、或追求形式上的好奇。

(其实,这种开头的形式是很丰富的,如:

①先提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②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断。

③先交待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

④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

⑤先介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人物。

4、名言警句式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的作用。如《回声》开头引用了艾青的一首诗。《怀疑与学问》开头引用了程颐的话:“学者先要会疑”等。这种开头法,也是一般考生容易掌握和便于使用的方法。试想,哪个考生记不得几首古诗,几句格言,几条名言呢?考场作文,因题而异,相机引用,又何乐而不为?名言警句式开头运用得自如,往往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突兀、峥嵘、高远。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5、精辟设喻式

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如《中国石拱桥》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马说》开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以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为喻引出中心论点,精辟设喻式多用于议论文的开头,它能使文章发端新颖,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表达效果。既然是“设喻”,就得注意所言之“他物“与本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能牵强附会。

克隆技术论文范文6

“神舟”邀游太空行――载人航天

探索太空是人类长久的梦想,这个梦想在美国、俄罗斯完成之后,也由中国人完成了。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这枚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竟是由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飞船临时改装而成。将初样产品直接当成正样产品使用,在中国航天史上史无前例。

2001年1月10日凌晨,“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在轨飞行近7天后返回地面。“神舟二号”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它的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凡是与航天员生命保障有关的设备,基本上都采用了真实件。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于4月1日返回地面。“神舟三号”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等重要生理活动参数。

2002年12月,“神舟四号”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于30日0时30分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3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我国第2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神舟六号”进行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3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3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嫦娥”欲飞广寒宫――深空探测

月亮曾被人类的神话渲染得无比神秘和美丽。美国科学家登月之后证明这只是一个荒芜的地方,当然也没有广寒宫。为了验证这一切,中国人也要探索月球。

首次载人航天成功后,探月工程成为中国在航天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载人航天距地球飞行的轨道是200~300千米,应用卫星所达到的轨道高度是3万到4万千米,而月球探测所需要的距离近40万千米,这将促进中国航天技术水平的提升,也将深化中国对宇宙空间的认识。中国的探月计划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实施。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11月5日,“嫦娥一号”成功“牵手”月球,成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11月7日,“嫦娥一号”以准确进入200千米使命轨道为标志,完成中国历史上最远的“太空”;11月26日,“嫦娥一号”传回的“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同时,探月工程也必将带动信息、材料、能源、微机电、遥感科学等其他新技术的提高,对于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众星拱月参北斗――人造卫星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人造卫星也不例外。而且中国的几十颗人造卫星更是在探索星空,为民服务。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1年9月20日,中国用一枚火箭发射3颗卫星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第4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1984年4月8日,“东方红二号”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发射并定点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能自行研制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两颗“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先后发射成功。1997年6月10日第1颗“风云二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同时拥有极轨道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1999年10月14日,中国第1颗“资源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地球资源卫星的国家。2000年10月31日第1颗“北斗一号”导航卫星发射成功,至今已成功发射6颗导航卫星,建成了“北斗一号”区域导航系统,成为世界上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至今,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了8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我国研制的14种“”系列运载火箭基本上满足了发射不同轨道、不同用途卫星的要求。迄今,“”系列运载火箭117次腾空,将我国自行研制的80多个空间飞行器(包括7艘飞船和1个月球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成功发射了29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我国独立研制成了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各类卫星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国防建设等领域,在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命天书揭秘密――破译基因图谱

人类既遥望星空,也需要探索自己生命的本质和奥秘。为此,中国参与了人类最重要的探索自身的科学研究,破译自身的生命密码,即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要揭开组成人体10万个基因的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该计划先后有美、英、日、德、法及中国等6个国家、16个实验室及1100名生物科学家、计算机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1999年7月我国在国际人类基因组注册,承担了国际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序任务的1%,即3号染色体短臂上3000

万个碱基对的测序任务。

2002年中国科学家又承担了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10%的任务,即构建3号、21号染色体和8号染色体短臂的单体型图。同时,中国还提供一半的亚裔样品。这个计划主要是破解人类基因组序列中的单个碱基差异,了解其在人群中的分布与规律,为发现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及其多态位点提供重要依据。

2007年10月11日,由深圳华厦基因研究院、生物信息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研究所共同绘制的第一个完整中国人基因组图谱(又称“炎黄一号”)宣布完成。这也是第一个亚洲人全基因序列图谱,是用新一代测序技术独立完成的100%中国人基因组图谱。从族群的差异来说,由于完成的中国人的基因组是汉族人的基因组,因而意味着能把这一成果覆盖到中国92%的汉族人口。至少让拥有相同遗传特点的同一族群的人在未来可享有药物治疗和保健的基础。

人类基因组研究至少在疾病治疗方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对于单基因病,如亨廷顿舞蹈病、遗传性结肠癌和乳腺癌等,可采用“定位克隆”和“定位候选克隆”的思路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神经精神类疾病(如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基因疾病则可通过多基因的调控来诊断治疗。

修补生命不是梦――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

生命不只是出生和成长,还有死亡和受伤。对于生命的损伤以及并未达到人类正常寿命的死亡,是可以通过生物医学技术来弥补的,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就是这样一种典型技术,中国人正在这个领域突飞猛进。

干细胞研究和再生医学是生物医学的前沿阵地之一,中国在这一领域有很多成果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国际干细胞研究形成了4大热点,即胚胎干细胞建系及定向诱导成组织细胞的分子机制;成体干细胞横向分化的条件:各种组织成体干细胞库的建立以及临床治疗试验等。

中国研究人员已经能体外克隆出人骨、血液、神经和皮肤等组织,并已经着手克隆血管、食道和膀胱等器官。例如,我国已研发了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己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规范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产品,在修复心肌、再生血管、改善心功能上明显优于骨髓单个核细胞。同时,我国也建立了人类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方法,以及建立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方法,为治疗帕金森氏病、细胞移植和肝病替代治疗提供了基础。同时,我国研究人员从骨髓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肌腱体外培养,形成有正常功能的肌腱细胞。将这些肌腱细胞植入后腿膝盖部肌腱断裂的小白鼠,能帮助小白鼠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

我国研究人员还利用干细胞在一只身长不足5厘米,体重不过20克的裸鼠背上培育出了1厘米长管状的兔子尿道。我国研究人员还从大鼠的软骨中提取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后,可以形成心肌细胞,植入发生心肌梗塞的大鼠心脏中,显著改善了心脏功能。

这些成果意味着,不久以后,可以利用干细胞克隆生成的器官和组织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脏疾病、帕金森氏病、泌尿系统疾病、老年性痴呆等疾病。

水稻“天书”已破译――水稻基因测序

水稻是人类的重要食粮,世界上有一半的人靠水稻为生,人类在感谢它的同时,更愿意从分子深处了解它的奥秘,于是中国人参与了破译水稻基因组。

2005年8月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一张水稻全基因组序列完成图,其覆盖率和精确度均远远高于此前发表的草图。这是目前己完成的最精确、最完整的测序工作之一,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科学家完成的又一项重要测序工作。我国科学家(包括台湾地区的科学家)对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的贡献率达20%,写下了绚烂的“中国卷”。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始于1998年,由日本、美国、中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此次绘制完成的水稻基因组全图不仅定位了水稻中的3.75万个基因,而且率先在动植物中完成了对着丝粒的测序。除已经完成测序的水稻1、4、10号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的测序分别由日本(5条)、美国(2条)、中国台湾(1条)、法国(1条)完成,印度、韩国、巴西等参与了部分染色体测序工作。

2002年底,科学家们初步绘制完成了水稻基因组草图。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参与了这项国际大型研究工作。在草图的绘制中,中国科学家圆满完成了水稻4号染色体的精细序列测定和分析工作。在接下来的全图绘制中,中方科学家承担并完成了水稻籼、粳两个亚种间全基因组序列的比较及水稻基因组着丝粒序列的分析工作。另外,中方科学家还填补了水稻4号染色体序列的4个物理空缺和近300个序列空缺,使得4号染色体仍然是测序最完整的染色体之一。水稻是迄今第一个被测序的农作物,共有12条染色体,其中蕴藏着高产优质、美味色香以及与抗病抗虫、抗逆等性状相关的遗传信息。解析水稻基因组序列,是改进水稻品质、提高水稻产量的前提和基础。

粮棉生产创奇迹――超级稻和转基因棉

曾有人怀疑:谁来养活中国人。这个问题由一位叫袁隆平的中国科学家作出了回答:靠中国人,首先是靠超级水稻。

中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的国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这位叫袁隆平的人。杂交稻研究是公认的世界难题,袁隆平的研究相继获得了“二九南1号”、“三系杂交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的成果。2008年10月,超级杂交稻在示范区跃上亩产900千克大关。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稻”,从亩产400千克到600千克再到900千克,我国农业创造了世界粮食生产的奇迹――以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目前,中国的杂交水稻已走出国门,为解决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缺粮问题发挥作用。至今,已有东南亚、南亚、南美、非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研究或引种,种植面积达150万公顷,增产效益十分显著,被世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中国人能自己解决吃的问题,同样也能自己解决穿的问题,这首先体现在转基因抗虫棉方面。所谓转基因抗虫棉,就是通过生物技术,把一种细菌的遗传物质(DNA)片段转移到棉花里,让棉花具有一定的抗虫性状。我国是世界产棉和消费大国。20世纪90年代前期,大面积的棉铃虫灾害使得我国一些棉区的棉花亩产降幅达80%。就在棉铃虫肆虐之际,一家跨国公司凭借其领先世界的生物技术,研制出了转基因抗虫棉,并一举占有我国95%的抗虫棉市场份

额。发展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势在必行。我国从1991年开始进行棉花抗虫基因的构建工作,1992年,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研制出单价抗虫基因,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抗虫基因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继而,他们又先后培育成功既抗棉铃虫又抗蚜虫的双抗棉花新品种。采用基因工程和传统杂交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国际上选育成功高产量、高纯度、高效率、大规模、低成本、能够直接应用的转双价抗虫基因的三系杂交抗虫棉sGKz8,整体技术水平居国际领先。如今,我国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在产量、抗性等方面已明显优于美国抗虫棉品种,不仅夺回了70%的市场份额,而且走向了国际市场。

获取资源新途径――动物克隆与转基因技术

人类为了向动植物获取更多的资源,发明了克隆和转基因技术。中国人在这个领域也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克隆(Clone)源于希腊文Klon,原意为用树木的枝条增殖,现指人工诱导下的无性繁殖,即从一个细胞得到两个以上的细胞、细胞群或生物体,由一个亲本系列产生的DNA系列的技术,称之为克隆技术。将一个细胞分裂繁殖一大群细胞,叫一个克隆。1903年开始,克隆技术被引入园艺学,随后逐渐应用到植物学、动物学和医学方面,现已通过无性繁殖方式产生后代,如克隆青蛙、克隆鼠、克隆兔、克隆猴、克隆猪、克隆牛,乃至用体细胞克隆山羊、绵羊。这一尖端生物技术还能挽救濒危动植物,所以克隆技术成为20世纪重大的科技成果之一。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开展了大量的动物胚胎细胞克隆研究工作。1984年3月9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1989年,“试管绵羊”被成功培育。1989年8月15日,我国又成功培育出首胎“试管牛”。“试管绵羊”和“试管牛”的成功培育,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法国之后在世界上拥有此项技术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山东莱阳农学院的克隆牛在国际上首次使用了玻璃化超快速冷冻保存技术;中国农业大学成功地克隆了我国第一头体细胞克隆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了世界首例成年体细胞克隆山羊。动物体细胞克隆大大加速高产牲畜、优质种畜的迅速扩繁。2002年,中国首批本土克隆牛诞生,使中国继日本、新西兰和美国之后,成为第四个克隆牛研究成功的国家,创造了克隆胚胎移植受胎率、妊娠出生率、繁殖成活率和群体规模四项世界第一,成为中国生物工程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克隆的同时可以引进一些外源性基因称为转基因。我国在转基因动物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如转基因鱼等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转基因奶牛的研究也可望在近期内有突破性进展。一种生长耗料低、肉质好、抗病力强的转基因猪,已由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培育成功,其基因导入总效率为2.1%,比国外高出一倍多,超过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10月13日,世界上第一头转人岩藻糖转移酶基因的体细胞克隆牛“岩娃”在其出生地山东省梁山县通过专家鉴定。“岩娃”同时创造了在同一头牛中转有3种(人岩藻糖转移酶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新霉素抗性基因)不同外源性基因的世界先例。

生命进化有新说――澄江动物群研究

人类和生命来自哪里?中国科学家对此作出了某些回答,这就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研究成果。

寒武纪距今5.4亿~5.1亿年,在短短的500万~1000万年时间内,大量生物门类迅速涌现,现今30多个门类那时就涌现出20个。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一直让包括达尔文在内的科学家们困惑不解。在人们普遍认同达尔文进化论的今天,全面揭示并合理解释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真实原因、探索众多动物门类起源的难题,是古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的重要前沿科学领域。自1984年我国学者在云南澄江发现“澄江动物群”以来,深入研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成为可能,而我国科学家更凭借得天独厚的化石资源优势,取得了突出成就:采集标本10万余件,并对各门类化石进行了化石生物学、功能解剖学、演化生物学、古生态学、古地理学、埋藏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发现并研究了包括脊椎、真节肢、螯肢和甲壳等动物的起源;发现并论证了已知最古老、最原始的脊椎动物昆明鱼和海口鱼,将脊椎动物早期历史往前推进了约5千万年;证实了现生动物门和亚门以及复杂生态体系起源于早寒武纪:提出“广义进化论”,对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激发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一系列的相关成果使得我国科学家在早期生命演化与“寒武纪大爆发”研究领域取得国际领先地位。其中“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研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全球前10有“曙光”――超级计算机

除了吃穿住等人类的基本需求外,信息摄取和处理也成为人类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标志,中国人研发的超级计算机已进入世界前10名的行列。

2008年8月,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研制成功。“曙光5000”高性能计算机是国家863计划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重大专项支持的研究项目,是面向网络的高性能计算机,同时也是面向信息服务的超级服务器,可以提供多目标的系统服务。“曙光5000”系统峰值运算速度达到每秒230万亿次浮点运算,Linpack(高性能计算领域最出名和使用最广泛的基准测试)运算速度超过每秒160万亿次浮点运算,是目前国内速度最快的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其运算速度全球排名前10。除了超强计算能力,它还拥有全自主、超高密度、超高性价比、超低功耗以及超广泛应用等特点。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制造和应用超百万亿次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也表明我国生产、应用、维护高性能计算机的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限制与封锁,到跻身世界高性能计算机平台供应商,再到成功地转型商用……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走过了17年的历程。曙光通过他们的信念、通过他们的智慧,让这一切慢慢地成为了自己手中的现实和别人眼中的奇迹。

自主研发中国“芯”――龙芯高级芯片

高性能的计算机是信息技术的核心,而芯片又是计算机的核心。中国的龙芯正是这样一种高级芯片。

龙芯(英语:Loongson)是我国第一款自主开发的高性能通用CPU芯片,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于2002年研制成功。龙芯的特殊性在于它是通用CPU,而不是一般的ASIC芯

片。通用CPU是信息产业的基础部件,是武器装备的核心器件。通用CPU可广泛应用在国防安全、计算机、工业控制、信息家电、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可以说,通用CPU对于信息产业,就像钢铁对于工业,具有基础的支撑作用。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处理器,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是国家的需要、时代的需要,是产业发展的需要。自从2001年初正式开始龙芯处理器的设计以来,龙芯已经走过了8年的历史。龙芯的发展经历技术积累、产业突破、产业积累以及形成体系4个发展阶段。在这8年中。我国从无到有地掌握了高性能处理器的核心技术及其质量设计技术,目前最新设计的龙芯系列处理器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最近流行的四核龙芯3号处理器采用65nm工艺,主频IGHz,晶体管数目达到4,25亿个)。8年来,龙芯系列芯片将我国高性能通用CPU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缩短了15年。龙芯的每一个动作,都成为整个计算机产业关注的焦点。

不尽能源滚滚来――“人造太阳”研制

人类能不能制造一个装置像太阳那样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回答是可能的,中国科学家已经获得初步成功。

“人造太阳”是指基于可控热核聚变反应堆,使其像太阳那样产生巨大的能量,安全可靠而又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能源之需。这一计划的正式名称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ITER),其意义不亚于国际空间站计划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与美、欧、俄、日、韩、印7方共同参与,并承担10%的任务,从而使该计划成为迄今为止我国参与的最昂贵也最具挑战性的大科学工程国际合作项目。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设的人造太阳――EAST热核聚变装置也于2006年9月首次成功放电,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成并真正运行的“实验型先进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托卡马克是“磁线圈圆环室”的俄文缩写,这是一个由封闭磁场组成的“容器”,用来约束电离子的等离子体。为了达到核聚变所要求的条件,托卡马克已经变为一个高度复杂的装置,要有超大电流、超强磁场、超高温、超低温等极限环境,对工艺和材料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EAST装置有真正意义的全超导和非圆截面特性,更有利于科学家探索等离子体稳态先进运行模式,其工程建设和物理研究将为ITER的建设提供--直接经验和基础。未来的稳态运行的热核聚变反应堆用于商业运行后,所产生的能量够人类用数亿年乃至数十亿年。

上天入水有帮手――机器人技术

让机器人为人类干活再也不是梦想而是现实,中国人现在也圆了这个梦。

我国现有机器人数目与全球相比仅占很小的比例,然而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绩。例如,2006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在中国科技馆新馆奠基典礼上展出了两款仿人机器人,至今许多人还对能微笑、哭泣、愤怒、作思考状的“童童”和能按照要求立刻画出熊猫、小狗、老鼠以及当场为任何人画肖像的“贝奇”记忆犹新。除了仿人领域,机器人还能在探知神秘海底世界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1986年863计划实施之前,我国研制的水下机器人都是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工作深度仅为300米。1997年6月中国第一套6000米水下机器人试验成功,标志着在无缆水下机器人研制方面中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目前已自主研制出7000米水下机器人,期待能够在海底探测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中,有了两位特殊的队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空飞行机器人”和“冰雪面移动机器人”,其中低空飞行机器人在150米的高空成功进行了两次15分钟25千米的低空稳定飞行,冰雪面移动机器人成功地进行了机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防水能力的试验和模拟冰川移动测量等科考任务,它们在南极恶劣的自然和气候条件下能大显身手,这标志着中国极地科考机器人的研究及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纳米描绘新世界――纳米技术研究

纳米是10亿分之一米,相当于4倍原子大小,比单个细菌的长度还要小。这种微观的尺度正在改变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