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流信息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流信息报告

物流信息报告范文1

在一汽国际物流人身上我看见了这样一种精神,那就是永远用饱满的热情与能量对待身边的一切,无论工作还是学习。指导我们的齐师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只是国际物流之中的一个普通员工,然而,他普通的身份却从事着极为不平凡的工作,在对我们进行培训的日子里,他总是不厌其烦的对我们进行讲解,事无巨细,他不求我们对他感激,他只想竭尽自己所有的力量,把他所知道的物流知识毫无保留的传达给我们,无论我们多么麻烦,多么调皮,他只是对我们微笑,不断的鼓励我们,促使我们进步。齐师父只是国际物流之中的一粒沙土,像齐师傅这样,在自己岗位上不知疲倦的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没有所求什么,只想把自己的热情发挥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之上,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将大家的力量凝聚起来,才能有国际物流更美好的未来。

学无止境,这样一句古话,在国际物流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上至管理层的领导,下至基层作业人员,都秉承着这样一种学习与改进的精神。标准作业卡,是很多大型公司通用的一种作业管理模式,主要对作业的工序流程做出规范的演示与约束,这种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作业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降低了作业危险,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同时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国际物流中心的目视看板包含了标准作业卡和货物存储货位的基本信息,无论是新人还是陌生人,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找到所需信息,方便快捷。在生产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完美的细节,针对这些问题,国际物流专门成立了专项小组,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仔细的记录,分析,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并加以试用,直至问题解决。国际物流永远以一种学习的态度,立足长远,采用一流的管理方法、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以严谨谦虚的工作精神迎接未来的一切挑战。

精益求精,永续服务,创新无限是国际物流人最终的追求,创新是国际物流不断发展的精髓。在日常的工作之中,我们不乏看到创新的影子。以小筐组拣选作业为例,在小筐组闲置工具存放区,我们看到了很多被闲置的货架,然而,在作业现场,我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种景象,滑轮货架取代了以前的作业功臣,这种货架,指在框架结构中安置了很多滑轮,科学的倾斜角度能够使货物受惯性的作用顺利滑行到装货区域,不需人力的搬运,灵活方便。r3管理信息系统,是国际物流创新实践的另一法宝之一,r3系统将生产与物流作业紧密的联系起来,以供应生产为原则,层层需求供货信息,物流作业以fis单为依据,进行货物的出、入库存管理,对货物进行存储、检验、包装、运输等作业。以最大的努力保证正常生产。在库存管理环节中,r3系统的功效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它能够对货物进行分类管理,筛选存在危险库存量的货物,使库存保管员能在第一时间了解货物需求,及时通知供应商进行供货,保质保量的满足生产的需求。

物流信息报告范文2

二. 研究目的:了解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特点、主要设备和作业流程,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所学的理论提出改进意见。

三. 研究方法:访问法、资料收集法。资料收集的方法:网上收集。

四. 公司概况

2. 公司简介:上海商业物流中心系上海商业储运有限公司的子公司,隶属上海一百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始建于1952年,是全国商业系统大型的社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XX年初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全国发展商品配送重点单位。

3. 主要设施:

铲车,中心拥有1.5吨至3吨的汽、柴油叉车和干充式电瓶叉车以及前移式高位货架库专用干充式电瓶叉车多辆。运输车辆,中心拥有多辆10吨全封闭厢型货车,8吨全封闭厢型货车,5吨全封闭厢型货车,及2吨以下的厢型货车。同时拥有2个联盟型车队,可调动车辆近百辆。

铁路专用线,拥有4条共计长度为1654米铁路专用线,是目前上海商业系统内唯一拥有铁路专用线的专业物流企业,具有100万吨的铁路运输发运能力,以方便客户的产品运输方式有多种选择余地。

4. 仓库类型:

高平台彩钢板结构仓库。拥有高平台彩钢板结构仓库计24621平方米,可利用空间高度为7-8米, 1700平方米的仓库已安装了高位货架,该类型仓库的优点是建筑结构合理,面积利用率高,防汛、防潮、隔热性能良好,全部有雨棚和外平台,库外周转场地大,便于商品装卸及进出仓。

高平台铝合金结构仓库。拥有高平台铝合金结构仓库计16800平方米,可利用空间高度为6.5米,该类型的仓库的优点是防汛、防潮性能良好,库外周转场地大,特别适合于进出仓频繁的大宗商品的储存。

楼层恒温库。拥有楼层恒温库10100平方米,可利用空间高度为5米,该类型仓库的建筑条件为满足某些产品在温度控制上的不同要求提供了先决条件。

铝合金结构平房库。拥有铝合金板平房库5700平方米,可利用空间高度为6米,该类型仓库的优点是库外周转场地大,特别适合于进出仓频繁的大宗商品的储存。

易燃品仓库。拥有可储存易燃品仓库1000平方米,该类型仓库能提供属于易燃危险品类的特殊商品储存。

其它库房40000平方米,该类型仓库多数属于砖木结构,单幢仓库面积小于上述仓库类型,具有冬暖夏凉的自然调节功能。

物流信息报告范文3

【关键词】 高校; 财务报账; 信息化; 流程优化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作为一种行政事业性单位,在财务信息化的时代,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都给高校的财务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特别是随着高校规模普遍扩大,教职工、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导致高校财务部门所面临的报账业务激增,而受到人数和报账系统落后等方面的影响,高校的财务报账往往面临着签字难、盖章难、排队难、经常往返等问题,耗费了财务部门和报账人员大量的精力。高校的财务活动与业务流程都存在着很多流程交汇点,高校信息化就是要将这些流程交汇点作为流程控制点,在这些控制点上将业务与财务信息进行交互,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业务与财务系统的并行。因此,如何将财务报账的各个流程与环节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的支持,对财务报账流程进行优化,提升报账效率与财务管理水平,成为财务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重要议题。

二、高校传统财务报账流程

高校财务报账是指经办人在从事相关活动之后,将发票、收据等单据经整理交由财务部门进行审核,实现付款或冲账等目的的过程。传统的高校财务报账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报销人凭报销单据填写费用的用途、使用部门、项目明细、金额等;将报销单据交至主管领导签字;财务处报账;财务处审核,其中审核内容主要包括签字领导是否越权签字,费用使用是否与实际业务一致,是否符合国家和高校的规定等;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进行退回,符合规定的进行凭证的编制;财务处对凭证进行复核;出纳支付。

三、高校传统财务报账流程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财务报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在归口管理上,校、院两级部门没有合理地发挥作用

由于现在许多高校的规模都很大,学科繁多,不同学科、项目、类型的经费在使用权上往往有着不同的规定。为了提升管理效率,高校将一些财务管理权限下放至院、系级别,由院、系环节作为报销的第一道控制节点。比如学科建设经费的报账首先由经办领导、院系主管领导签字审核,教学设备与实验经费由经办领导、院系主管领导进行签字审核,但实际上,由于签字一般实行领导“一支笔”制度,而高校各阶层的领导都兼顾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报账人员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将所需签字或章盖完,而众多的报账业务也使得相应领导疲于应付,使得院、系部门的审核仅仅起着“盖章”的功能,实际审核工作主要由财务处承担。

(二)流程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孤立现象较为普遍

财务报账是财务工作的基础性业务,涉及高校运作的各个方面,而且由于我国高校规模较大,很多高校的后勤、校办产业及各院、系等部门都拥有自己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导致业务报销人员需要到财务处的柜台进行办理,而审核人又难以及时了解费用的预算和控制情况,使得控制的及时性不佳,经常出现报账长时间排队,因超出预算而往返奔波的低效现象。

(三)高校财务部门工作量不断加大导致报账工作质量与效率得不到有效保障

高校不同类型的经费管理与报销制度使得财务人员需要对不同的报账单据进行审核审批,院、系级别中的审核经常流于形式导致财务人员往往需要依靠对照不同的费用报销制度和规定对单据的合规性进行重新审核,再对业务流程进行审批,最后才能进行记账凭证的处理,加大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四)传统的财务报账导致付款环节的低效

不同的高校在付款环节的流程也不尽相同,一般遵循审核、复核、出纳、经办人员确认、出纳、记账的方式来进行,为了保证报账单据的安全性,这些单据需要在财务部门相关人员的视野内进行操作,导致报账人员需要较长时间的等待,尤其是报账人员较多时,更容易导致效率低下,出错率提高。

四、基于信息化的高校财务报账流程优化方向

高校财务报账流程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字化校园的大环境下,将高校的各项报账业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及时、准确、系统地为高校的财务部门与经办人员提供支持,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与效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经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财务报账系统作为财务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利用信息化平台朝着一体化的管理方向发展。

五、财务信息化下高校财务报账流程的优化

财务信息化下高校财务报账流程的优化应追求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将原有的财务管理从被动向积极主动的方面进行管理与控制迈进。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下,依靠校园网和服务器的支持,实现高校运作信息的共享,使得高校教职工和学生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摆脱办公地点和时间的制约,不仅能够高效地办理业务,也通过将财务报账活动与业务流程进行统一,实现高校财务活动与日常运作活动的统一。而且在校园网络的支持下,财务管理能够将控制节点大幅向前移动,将高校财务报账的审核与管理从原有的事后体现和控制转向事前、事中进行控制,发挥高校财务报账管理的实时控制作用。基于信息化的高校财务报账工作优化如图1所示。

1.新的报账流程基本上实现了线上操作,由高校信息系统以费用预算为依据对费用进行自动判断和控制。报销人只需要在网上输入其真实姓名、身份编码等通过验证后,将原始报销单据放在收票处,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则其他业务全部由本单位管理部门和财务处完成,报销款由银行直接打入个人账户,报销人无需在财务处柜台前进行长时间的排除等候,或因手续不齐全而往返,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也减轻了主管部门和财务处的压力。

2.在高校校园内网和校园共享数据库的支持下,报销人在办理报账流程的同时,系统基于预算自动对费用进行归类和汇总,实现预算的实时控制,并利用输入代码保障同一数据的一次性,避免出现多次录入导致的重复做账。基于信息化的高校财务报账也起着信息采集的功能,为高校管理层的教学、科研等决策提供高可信度的基础信息。

3.通过组建信息化平台,还可以将高校的学生住宿、水电耗费、科研项目、校办产业、资产管理等各种经济管理活动都纳入到平台当中,在报账的同时充分获得相关办理人员的费用情况,在所报费用需要冲减或抵扣欠费时做到及时处理,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准确。同时,信息化的高校财务报账流程对高校的信息系统和管理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也是高校财务信息化往往要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依托的原因。比如在师生的奖学金、补贴等资金的发放上,由于涉及部门众多,发放量大,需要像报账流程一样由主管院系审核后提交至财务处,并纳入到公共数据库,结合师生的住宿、用水用电等情况进行费用扣除。这就要求高校将传统的信息串行处理流程模式改进为以校园共享数据库为中心的并行处理流程模式。各部门的信息系统与校园共享数据库相连后,各院系、职能管理部门等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和处理。

六、财务信息化下高校财务报账流程的保障

1.由于基于信息化的高校财务报账流程很大程度上依赖计算机信息系统和校园网络,因此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必须得到有效的保障。高校在构建信息化报账系统时,应充分考虑系统受到病毒、黑客等攻击的可能性,并做好应对措施,对重要资料进行及时的备份处理。同时,高校在报账系统上的权限设置应严格按照相关审批权限进行制定,防范操作风险。

2.由于新的财务报账流程与传统流程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除了技术上的保障,高校还应针对基于信息化的报账流程建立新的制度与规范保障。比如针对各个层级的网上审批权限,因图方便不考虑系统提示随意审批而导致的风险等进行详细、明确的规定。

3.与传统的报账相比,建立在信息系统上的报账工作需要使用者对网上操作流程、电脑等有着较高的熟悉程度,即使是高校财务部门的财务人员,也很大程度上面临因习惯难以改变、年龄偏大对信息化报账系统的操作难以熟练掌握等,因此,高校需要做好宣传、培训工作,以充分发挥信息化财务报账系统的优势。

七、结论

高校财务报账的信息化能够有效地减轻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压力,并极大地提升高校对经费使用的管理和控制能力,能够实时对高校的资源运作情况进行反映,实现高校财务工作的控制点前移,保障决策的实效性。但和传统财务报账工作相比,基于信息化的高校财务报账流程具有较多的要求,需要高校和财务部门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的支持,将各项财务工作进行合理的分配,免去诸多不必要的环节。同时,高校财务报账信息化也要求高校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机会,对其信息平台进行改进,建立起有效的校园共享数据库,将原有的串行处理模式转变为并行处理模式等。信息化的财务报账系统需要高校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并推动报账人员和财务部门接受与熟悉这一新的报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海兰.网络信息时代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及其实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3):26-29.

[2]栗永峰.基于校园网的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化研究[J].财会通讯,2004(6):84-85.

[3]陈丽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财务信息化探讨[J].会计之友,2009(1).

[4]梁勇,林琴珍.对高校“无现金报账”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2(6).

物流信息报告范文4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 信息 环境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 TPL)是指由物流服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模式。 在其运作过程中,每个步骤、每项操作都会产生和使用一定的物流信息,它们是反映物流活动内容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可以说TPL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相关物流信息的传递与共享,物流信息在物流外包业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我国的物流外包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信息环境方面的问题,造成了许多需求企业对TPL的质疑,影响了TPL作业。其中影响最大主要是长期存在的物流信息标准化问题;由于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长鞭效应(Bullwhip Effect, BE)所导致的物流信息准确性问题; 以及物流外包可能出现的企业核心运营情报外露的信息安全性问题等等。这些阻碍TPL发展的信息环境问题的解决不到位,不仅不利于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也会影响整个物流业现代化。本文据此提出解决信息环境建设的几点建议,以期能为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用供应链管理思想磨练现代物流业,以克服长鞭效应

在以顾客为中心的物流供需链条中,每个成员包括TPL企业都在尽一切努力保证在合适的时间,把合适的产品和顾客满意的服务送到合适的地方,各自获取相应利润。虽说每个成员企业都在尽力保证物流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但是每个成员在决策时都是仅依赖其邻毗的成员信息进行预测,而不是与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不可避免地出现信息曲解逐渐放大现象即长鞭效应。1960年弗雷斯特(Forrester)把这种现象解释为供需产业链上成员的系统性非理的结果,或“反馈误解”。1994年、199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李(Lee)教授等进一步解释为: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弈。 其实长鞭效应形成的本质是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对抗性,不能保证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这样的情况使得TPL作业效率下降,运作质量不过关,并且导致整个产业物流供需链的运作绩效下降。

因此,为了适应新的竞争条件和顺利实施新的竞争战略,企业传统的忽视整体产业链条的管理模式被强调集成与合作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取代已成为必然。而供应链管理正是主张把产业供需链上的企业集成起来,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要求企业开放信息资源,要求打破企业原有的界限,建立了一种超越企业界限的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在这样的条件下,物流需求方和物流供应方以及第三方都要以供应链管理思想来指导业务流程,实现数据的无隙对接,避免“信息孤岛”现象,以共赢的理念来应对不断变化市场和服务最终顾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息曲解问题。据2006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第五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我国物流相关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进行优化的仅占了18%, 并且这中间还远没有真正做到的供应链管理,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发挥有关部门和机构在物流信息标准制定、推广中的作用,推进物流标准化进程

物流标准化是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物流标准体系中,物流信息标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说物流标准化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物流信息的标准化。信息标准不统一,造成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的物流信息系统不能有效对接,数据不能及时传递,运作效率低下。现在,物流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已经成为先进国家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效益,提高竞争力的必备手段。我国如果不加强物流信息标准化的研究、制定与推广,就会在新世纪竞争中输给对方。

1.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与推广作用。目前我国许多部门和单位都在建自己的商品信息数据库,但数据库的字段、类型和长度都不一致,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严重影响了作为物流管理基础的信息交换和电子商务的运作。作为国家标准的组织制定者和推广者,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对于现代物流业相关标准的拟定,进行宏观指导及组织编写,并且开展物流信息标准化管理的协调工作,最大限度的实现技术标准的统一;另一方面,针对企业对物流信息标准化意识淡薄这一问题,政府还要切实做好物流信息标准的宣传与推广工作。

2.科研机构加强信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我国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科研机构,都应积极投入到这项研究当中。它们是物流标准的主要制定者,是联系政府与物流企业的桥梁。针对标准本身所有的科学性、公开性、公正性、协调性的特点,科研机构在信息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时要注意与国际接轨,从物流发展的全局出发;要进行实地调研、科学合理、充分讨论;要相互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使物流信息标准的制定达到最优化,推动我国物流标准化协调、健康发展。

3.物流企业积极配合信息标准的制定,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目前,在我国尚无完备的物流信息标准体系的情况下,物流企业对物流信息标准的制定同样承担着巨大的责任,是物流行业信息标准化的具体运行者与效果的检验者。同时,对国内已有的信息标准,各TPL企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地贯彻执行,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会促进国内物流业的整体发展。

三、相关企业要树立信息安全管理意识,建立合作信任机制

对于第三方物流需求企业来说,为了保持其竞争优势,一般需要对诸如原材料供应、生产流程、技术工艺、销售网络等运营要素保持一定的隐秘性。但是,当企业将运营中的物流要素外包,特别是引入第三方物流来经营其生产环节中的内部物流时,其基本的运营情报都不可避免地向第三方物流商公开,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决定。而且随着TPL在企业物流业务介入程度上的深入,这种核心运营要素的外露可能越来越大。根据《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06)的调研结果,担心采用物流外包导致商业机密泄漏或物流作业失控是许多企业放弃第三方物流业务的最重要原因。 因此,物流信息的安全性就提到了历史的日程上。

对于需要物流外包的企业而言,除了注意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信息互通与整合,来共享信息、优化物流流程、提高服务顾客水平,还要对物流信息的安全性于以必要的重视,注意分清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共享数据的类别、等级。对于承担物流运作业务的第三方企业应在双方合作的契约下,完成自身企业内部信息资源与外部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并强化物流信息活动过程的组织和控制,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以保护物流需方信息资源的安全。从短期看,双方签订规范的物流外包合同是解决物流信息与核心要素运营信息安全的必要选择。从长期来说,要想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用更好的服务满足最终用户,建立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最终的出路。

四、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由于我国企业整体来说信息化起步较晚,信息化程度较低,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尚存在诸多分歧,因而我国物流企业也普遍存在对信息的获取、处理、运用能力不强的问题,因此所提供的物流服务在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以及多样性等方面都处在较低水平。据2002年美智(Mercer)管理顾问公司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调研报告显示:有超过30%的客户对第三方物流不满意,不满意最多的是其信息技术系统很差,信息反馈有限,之间沟通不顺畅等。所以先进信息技术的使用与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改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效率和提高物流客户满意度,构造解决物流信息环境的硬件基础。

此外,单独的第三方物流商或单个物流园区的信息系统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其本身的信息处理问题,然而要想在整个区域的物流环境中使物流信息系统发挥作用,还必须引入起基础性支持与保障作用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利用这个信息平台可以整合各物流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完成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物流信息共享。一方面,它能够整合与物流相关的信息资源,连接和整合物流方、第三方、物流供方、公路、铁路、港口、银行、海关、工商税务等多个信息系统,并通过物流公共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传递,满足不同客户的信息需求,为物流外包活动的开展提供非常好的信息交换基础平台。另一方面,它还能够整合社会的物流资源,通过物流产业信息集成平台,可以加强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并优化供应链管理。

参考文献:

[1]GB/T18354-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2]Forrester JW.Industrial Dynamics.MIT Press,MA,1960.

[3]Lee HL,Padmanabhan V,Whang S.The Bullwhip Effect in Supply Chains.Sloan Management Review,Spring,1997

物流信息报告范文5

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理解

课程知识点为目的,提出“问题+案例+演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

结合的模式。

[关键词] 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管理;教学模式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是以物流信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代物流信

息系统概念、技术与设备、设计、应用等内容的介绍,让学生系统地

理解物流信息系统究竟如何利用物流信息连接不同业务操作。本文以

应用型本科高校为背景,探讨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

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较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一、物流信息系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物流信息系统由理论知识与实践

操作构成,即教师通过讲授方式传授物流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在理

论知识基础上,学生通过相关实践项目加深对该课程的理解。从教学

效果来看,学生对物流信息系统的记忆性知识掌握得尚可,但在运用

知识方面还有所欠缺,这在平时实践环节中及考试最后的综合应有题

有所体现。这说明学生对物流信息系统课程的掌握仅仅停留在机械式

理解老师所讲知识,而不懂如何运用知识。从培养人才角度来看,应

用型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所需的人才有很大差距,同时与高校

自身定位也有所偏差,这不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探究这门课程的教

学过程,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1.前续课程不够完善

一般而言,在学习物流信息系统课程之前,学生已学了一些前续

课程,这些课程是为物流信息系统课程的顺利教学而打下的基础。但

是高校在前续课程设置方面还不够完善,未考虑课程之间的连续性、

系统性。如有的高校,前续课程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

、物流学、生产运作管理、采购管理、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等课程;

而另一些课程,如仓库控制与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运筹学等

课程却同时或滞后于物流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这样的课程设置有两

大缺点:一是计算机课程较少,影响了学生对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的理

解;二是物流中各业务操作还未完全讲授,影响学生对物流信息系统

的业务流程操作。因此,前续课程的不完善影响了学生对物流信息系

统的理解力。

2.学生基础薄弱

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一般设置在经管理类专业中,学生

大都以学文为主,且前续课程中对计算机学习不够深入,有的高校仅

仅只有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两门课程。这就无法要

求学生开发一些简单的物流信息系统,对深入理解该门课程知识形成

障碍。

3.教学方式不灵活,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物流信息系统理论知识传授中,仍以

教师讲授为主。虽然大部分老师采用多媒体教学,但PPT制作不够精美

,以文字堆砌,难以吸引学生眼球,且上课师生互动较少,这样大大

降低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实践教学环节比较简单,通

过现有的软件,教师演示,学生机械模仿进行。这样的实践,使得学

生不需要进行思考,只要按步骤机械操作就能完成,不利于调动学生

对物流信息系统的学习积极性及该门课程知识的深入掌握。

二、物流信息系统的教学模式设计

针对上述物流信息系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应用型本科高

校物流管理人才的定位、学生的基础等方面考虑,本文提出 “问题+

案例+演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具体如下:

1.以问题为导向传授理论知识

以问题为导向的传授方式源于PBL(Problem-Based-Learning)思

想。PBL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真实情景中的需要

为基础,通过课堂讲授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获得相应

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物流信息系统课程中引

入PBL方法,其真实情景的模拟还存在一定障碍,但是通过问题形式对

学生进行引导具有可行性。如在讲解物流自动化设备时,可通过不同

的设备图片或短片视频,先让学生对这些设备有个直观认识,激发学

生兴趣,接着引导他们去思索“这些设备为什么这么设计”、“有什

么作用”、“有何优缺点”、“各自应用在什么物流操作环节中”等

等。

2.设计案例帮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

案例教学是通过现实社会中已有的物流实例,让老师和学生共同

讨论和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根据已有理论知识,提出解决方案。案例

的查找可通过网络、报刊杂志、实习基地企业等方式获得,但获取后

需要结合已教过章节的理论知识,重新编写案例,设计思考题,引导

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通过案例掌握

已有知识,而不是形成案例与理论之间的两张皮。

3.以演讲为手段回顾前续知识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在内容上,有一些知识点与前续课程内容相重

复。如果教师一味以传统方式授课,不仅浪费教学时间,而且学生会

感觉毫无新意,会问“为什么已学过的知识还要再学一遍?”。因此

,将已学知识设计成专题、让学生分组以团队形式演讲专题内容不失

为一个好办法。老师可具体要求每个团队利用课后时间查找相关资料

、制作PPT并上台演讲。同时,老师不仅从内容的正确性、重要性等方

面进行评价,而且对整个团队合作程度进行点评。如物流信息系统的

开发方法这块内容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已学过,可设置成专题演讲内

容,让学生自己梳理不同开发方法的思想、通过比较找出各种方法的

特点,并进行总结。通过演讲这种方式,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

的理解,而且也能通过团队培养合作精神。

4.通过实践教学深化理论知识

物流信息系统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对理论知识系统地进行验证、进

而独立设计开发。对于文科类学生来说,通过项目驱动法让其开发一

个系统,不太现实。因此,面对这类群体学生,实践教学仅是个验证

操作过程。通过购买合适教学的物流信息系统软件,首先让每位学生

独立操作软件中的每个模块,熟悉业务流程;然后,将学生分组,以

团队形式,扮演不同角色,共同合作完成业务处理;最后,撰写实践

报告。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需对学生个体、团队及报告进

行过程考核,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流程操作的熟悉程度,而且也要多

提问“为什么”,减少学生机械式模仿,以促进学生开动脑筋,进而

对知识的深化理解。

综上所述,教师在根据该模式进行备课时,首先根据教学大纲对

物流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点进行整理(包括补充知识),区分出哪些

内容适合问题导向型教学、哪些内容需要借助案例进行深入掌握、哪

些内容适合演讲;然后,基于现有软件平台,编写实践指导书,将理

论知识融入软件模块中(如图1所示)。无论是问题导向教学、案例教

学、演讲还是实践教学,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帮助

学生理解课程知识点。

三、结束语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中,由于受课程设置、

教学手段、学生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仍还存在着不少障碍。

本文总结了物流信息系统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并提出了“问题+

案例+演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主动接受、分析、运用知识。

参考文献:

[1]洪运华.《物流信息系统》课程中实验教学的分析[J].物流科

技,2010(05).

[2]胡笑梅.PBL教学方法在管理类各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管理

信息系统课程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8).

[3]王小丽.《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物流工程与

管理,2008(10).

[4]刘燕,邝颖杰.《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J].现代计算

机,2007(07).

[5]孔继利,冯爱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研究[J].物流

技术,2010(12).

物流信息报告范文6

关键词:物流企业;信息化;标准化

1信息化建设现状

A级物流企业是物流行业的中坚力量,A级物流企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而信息化是物流企业管理标准化的基础,是现代物流的核心。浙江省A级物流企业众多,数量在全国各省市排名第一,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基本普及了信息化,但是还有一些制约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为此,浙江省物流与采购协会对省内A级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及一线员工进行了现场交流与问卷调查,以对省内A级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摸底。

2存在的问题

2.1公共信息平台未得到有效利用

浙江省的物流平台建设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政府和企业建立了许多信息交换平台。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运营主体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主导的;另一类是企业主导的。如设在浙江省交通厅的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一个多方共建的开放、共享的物流单据和服务电子交换基础网络,截至2014年4月,平台向社会提供交换服务的交换数据量达到7.8亿条,日均交换总量100万条;义乌市引进国内领先的物流信息化平台运营公司—新跃物流到义乌开发运营义乌陆运物流信息平台,通过城市物流配送信息平台,为社会公众免费提供物流信息。

2.2企业管理人员思想重视不够

信息化的基础是需要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化,内部流程操作的规范化,信息化不仅仅是上线一个软件系统的问题,而是整个业务流程都要重构的,通过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来保证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以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降低物流中间成本。浙江省A级物流企业以民营居多,大多数的企业管理人员学历水平不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深远意义,因此经费投入、人力保障、推进执行力度不够。

2.3员工观念难以转变

信息化系统的应用需要企业的员工改变观念和原来的业务操作模式来适应新兴系统的运行。有些物流企业已经购买或定制开发了一些业务系统软件,但由于公司体制问题和员工文化素质问题没有正常使用,如部分专线运输公司由于员工个体文化层次高低不齐而没有使用国家平台推广的专线软件;有些公司老员工居多,老员工对信息化的理解和使用都不如意,觉得信息化系统是对自己工作的束缚。

2.4缺乏信息化建设的专业型人才

物流企业由于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资金短缺等原因,往往不重视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导致企业员工缺乏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知识,既懂物流业务流程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信息化系统前期建设和后期维护困难重重,阻碍了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2.5信息孤岛问题由于缺乏规范的物流流程和信息化标准,物流信息系统的标准较为混乱,不成体系,难以实现互联互通及信息共享,阻碍了信息一体化的进程。许多物流企业内部各业务系统是由不同软件开发商开发而成,相互孤立;有些物流企业业务数据虽然能在企业内部实现流转,但不能与第三方进行数据共享交换。如有的企业运输管理系统和配送管理系统未与客户的信息系统对接,客户需要通过人工方式来查询货物的在途信息。2.6维护及升级问题严重由于软件系统自身不完善或者业务流程更新等原因,信息系统经常需要进行维护或升级,有时甚至需要更换为不同软件厂商的产品。在此过程中系统处于磨合期,如果对系统操作流程不熟悉,培训不到位,员工在使用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业务流程效率降低甚至会使业务中断。

3解决思路

3.1思想观念的转变

企业的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不论是领导还是员工,思想上都要对信息化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制度要明确,没有优秀的制度与合格的员工配套执行IT系统,信息化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不如不进行信息化系统时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随着信息技术在物流业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物流企业对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A级物流企业可以行业协会为载体和平台,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社会、企业、院校互动的交流模式,加快培养专业物流人才,特别是既懂物流金融、冷链物流、电商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等物流新业务、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物流业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参加行业协会主办的物流职业经理人培训。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以物流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课程,共同制定培养计划,订单人才,与学校合作建立培训中心或专业实训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训机会。

3.2依托国家平台,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建设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互联共享,是连接各个物流企业信息孤岛的“连岛工程”。A级物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选用国家平台提供的运输、仓储、园区管理、集装箱、国际货代等通用或推荐物流信息管理软件,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3.3提升物流信息标准化

信息标准是物流链互联互通的关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本质是实现物流企业的标准化作业,包括产品编码标准化、作业流程标准化等,通过标准化可以给物流企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变革。由于企业缺乏健全的物流信息标准化管理体系,需要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指导,从而提升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水平。为了跨区域、跨行业物流信息的共享交换,提升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效益,国家物流信息平台标准工作组编制了《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化建设方案(2013—2015年)》,了交通运输物流信息互联共享标准(2014),包括了数据元、道路运输电子单证、物流场站电子单证等3个行业标准。同时,标准工作组也完成了仓储、海运等相关业务的主要单证,物流交换代码、数据交换通用技术规范两个平台互联与共享标准的制定。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编制的车货跟踪、物流资源等5个服务和应用规范已在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互联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对加快物流信息化标准化进程具有深远意义。对于有定制开发需求的物流企业,其可以要求软件开发厂商按照物流交换代码、数据交换通用技术规范进行相关系统的开发,充分利用物流信息标准化带来的各种便利。

3.4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

国务院在2015年7月1日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传统产业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与“互联网+”相结合,坚持融合创新。推动互联网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渗透,以融合促创新,最大程度汇聚各类市场要素的创新力量,推动融合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新支柱。同时,《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要打造“互联网+”高效物流,鼓励大数据、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建设智能仓储体系,优化物流运作流程,提升物流仓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浙江省A级物流企业可以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和大数据预测技术,提高创新驱动能力。

4结语

浙江省A级物流企业要在重视企业人才培养与职业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提升企业的信息化与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国家交通物流信息平台的作用,通过互联网信息集聚优势,聚合各类物流信息资源,整合仓储、运输和配送信息,开展物流全程监测、预警,提高物流安全、环保和诚信水平。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指导下,加快完善物流信息交换开放标准体系,在更广范围促进物流信息充分共享与互联互通,使社会物流资源配置得以统筹优化。

作者:孙小华 汪亮 程红 夏星星 单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省物流与采购协会

参考文献:

[1]王自勤.物流管理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浙江省商务厅.2013年浙江省物流行业分析报告[R].杭州:浙江省商务厅.2013:6-7.

[3]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Z].杭州:浙江省人民政府,2011:1-5.

[4]阿里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报告[R].杭州:阿里研究院,2015: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