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利工程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利工程调查报告范文1
农村水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只有立足长远、科学系统的建设规划,才能克服农村水利工作中的短视决策行为,节省重复和无效建设投资,为持久发展赢得空间和后劲。由于连年干旱,地下水超采等原因,××市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5和1/13。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制约全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坚持以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核心,统筹全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布局,实行量水而行的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市委和市政府的决策基础。
一、周密调查,科学提供水资源资料报告。
为了全面贯彻这一指导思想,1999-2000年,市政府组织成立了十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对全市水资源和水田水利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形成了《××市水资源公报》、《××市农村水利建设布局分析》等一大批重量级报告文件,为十五规划的制定和十五期间我市农村水利建设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5年,结合全国南水北调工程进程和我市经济发展趋势,水务局组织各乡镇对全市农村水利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利用半年左右的时间整理出翔实的调查报告,为市政府制定十一五规划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二、实事求是、合理规划发展目标。
市政府组织水利专家,进行多次研究,依据××市水资源现状和水利工程设施基础,制定了《××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市农村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市节水灌溉工作“十一五”规划》、《××市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十一五”规划》、《××*灌区发展规划》等多个分项发展规划,内容既包含了“十一五”期间的长期目标,又明确了年度实施计划和具体措施,为“十一五”期间农村水利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三、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核心,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和人饮安全规划。
水利工程调查报告范文2
关键词:水利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强调的是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它不仅仅是指概预算编制、投资管理,而更是指从建设项目的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即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预测开始,贯穿工程设计阶段造价预控、经济性论证、工程造价预测、工程招投标与承发包价格确定、建设期间(即施工阶段)资金运作、竣工阶段工程实际造价的确定和后评价整个建设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
一、我国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缺乏全过程、动态的工程造价管理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和市场环境下,市场的调节作用对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己经越来越大。国内水利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职能应随形势发展及时转变,即实现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由微观控制为主向宏观调控为主的转变,真正贯彻“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归口管理、各司其职”的项目管理原则,使水利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真正实现全过程动态控制。但是,我国目前没有做到对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动态的造价管理,难以找到一个部门,能真正对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确定和控制负责,工程建设各阶段和各环节的造价确定和控制脱节。无论政府公告和市场信息都普遍滞后于应用的时期。如新型材料的和价格信息等。
政府管理部门没有做到对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动态的造价管理,造成工程建设各阶段和各环节的造价确定和控制存在脱节现象。而且现行水利水电工程定额及取费标准是由专门机构制定的,更新周期比较长,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手段却在不断向前发展,从而造成此标准与现实也存在严重脱节现象。还有许多施工企业在施工期间把费用回归自身的实际水平,在造价收入的盘子内,调剂平衡,并编制内部预算单价,进行成本控制,这种行为的结果往往是许多费用难以平衡,费用混淆,造成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失控。
二、加强水利工程的造价管理
1、项目决策阶段
水利工程投资决策阶段是工程投资控制的重要阶段,根据拟建项目的功能要求和使用要求,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条件的可行性和获利的可能性,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在优化方案的基础上,确定高质量的投资估算,它是工程建设中在各阶段预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依据。
2、设计阶段
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采用优化设计,经济设计,以降低工程造价,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审查设计概算。看它是否在批准的投资估算内,如发现超估算,应找出原因,修改设计,调整概算,力争科学经济合理。
进行设计招标,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多种方案的竞标,优选出具有安全、实用、美观、经济合理的建筑结构和布局的最佳设计方案。
实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设计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在初步设计阶段,各专业设计人员应掌握设计任务书的设计原则、各项经济指标,方案的比选,把初步设计造价严格控制在限额内。
3、招、投标阶段
我国水利委员会设计院要对水利工程项目的特点、施工现场条件、自身的管理能力、设计衔接、承包商的能力等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编写了水利枢纽详细规划报告。例如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曾对一个水利工程提出过一个标,两个标及三个标方案,各方案重点研究资源配置和工期、造价三者之间的关系,经专家评议,采用了三个标的方案。水利枢纽工程的招标文件是依据分标方案、当地情况调查报告和业主管理纲要进行的。招标文件严格按照世行招标采购指南的要求和格式编制,其中对有关世行要求的内容,如投标的有效期和投标保证金、合同条款、招标文件的确切性、标准、商标的使用、支付货币规定、支付条件和方法、价格调整条款、预付款、履约保证金、运输和保险、损失和奖励条款、不可抗力以及争端的解决等,都有详细和明确的规定。从水利工程实践来看,好的招标文件意味着今后的工程管理合同管理已经成功了一半,编制招标文件是国际工程招标中极为重要的工作。
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是整个水利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在施工阶段,要分割水利工程成本,优化项目资源配置。项目资源配置直接关系到成本控制的方法及程度,对于当前许多国有控股的大型施工企业来说,水利工程成本构成基本上是分包成本和施工队成本,而企业的主要经济效益来源为控制分包成本。二者的构成比例如何,项目成本如何划分,是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
5、结算阶段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竣工决算对工程造价的实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建设施工企业应通过审核人员的审核工作对合同预算外的费用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企业的经济利益。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在工程竣工后对工程量等数据进行再次核算,对于工程实际施工工程量与预算工程量的差异进行合理分析与解释。通过变更手续对工程量清单与实际工程量间的差异进行核算与变更,保障双方的经济利益。通过竣工结算等相关工作的科学开展,为工程造价的有效实施提供准确数据。并在这一过程中总结工程造价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与实施过程的重点奠定基础,促进企业工程造价的科学开展。
总结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基本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对合理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因此水利工程的造价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切实有效地控制水利工程造价,必须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因素较多,因此需要应用专业技术的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控,以及审核建设工程在各阶段上的工程造价,并按照法律、法规办事,要实事求是,让建设单位的建设资金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何康军.浅谈水利工程造价管理[J].内蒙古水利, 2010,(04)
[2]杨旭光.完善水利工程投标与造价管理[J].大众科技, 2010,(07)
水利工程调查报告范文3
*期(20*〜20*年)是我省水利建设飞速发展时期,在国家计委、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水利厅党组紧紧围绕新时期治水新思路和中心工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真抓实干,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在重大水利项目的建设、“五江一河”重点河段的堤防建设、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和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20*年至20*年水利资金使用情况
20*〜20*年争取中央、省及市县水利资金总投入133.4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47.49亿元,省级资金16.61亿元,市(州)县自筹39.47亿元,银行贷款29.85亿元。
主要用于以下水利项目建设:
(1)."五江一河”堤防工程99497万元;
(2).病险水库除险加固76179万元;
(3).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71404万元;
(4).水土保持工程61048万元;
(5).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104080万元;
(6).重点大型水利工程573933万元;
(7).骨干水利工程86248万元;
(8).其他水利建设工程57445万元;
(9).水利前期工作3902万元;
(10).节水示范工程10317万元;
(11).小农水专项工程190293万元。
截止20*年,全省累计建成各类水利工程61.77万处,(其中: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03座,小(一)型水库1007座,小(二)型水库5567座);蓄引提水能力达到248.62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2503.25千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累计达到5030.75千公顷;累计解决饮水困难人口(*期)383.63万人;达标堤防1135.86公里。以上水利工程的建成,为全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确保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2.水利资金管理情况
为加强水利资金管理,我厅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财经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出台了《*省水利国债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川水发〔**〕50号)下发市州;转发了国家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对水利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举办了培训班对市、州项目单位财务人员进行水利资金管理与核算的培训。全省水利资金基本做到了专户管理、专账核算和县级报账,国债资金还实行封闭运行。我厅每年都要组织监察、审计、财务等相关部门对全省各类水利专项资金进行重点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各市、州水利局也要组织检查组对各县水利资金项目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工程进度、质量、资金使用与管理以及资金到位情况。
坚持水利资金审计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所有水利项目在竣工后,都要接受审计部门审计,才能进行竣工验收。部分重点项目还接受省财政的评审监督。近年来,从审计部门审计的结果看,全省水利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是好的,挤占、挪用水利资金现象得到了竭制,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或不能完全到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利建设任务重与水利资金投入来源有限的矛盾突出。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期国家投巨资进行水利建设,我省每年财政投入近5亿元,省财政每年新增农业投入加大了水利投入。但由于水利基础脆弱,财政投入与实际需要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病险水库整治除已整治和列入中央投资安排的大、中型和重点小(一)型水库整治计划外,目前,我省还有50座小(一)型水库、399座小(二)型水库需要整治,需要投入资金7.2亿元。这部分投资主要靠地方财力自筹解决,而地方财力有限,基本为吃饭财政,这一矛盾就制约了病险水库整治的进度。
②全省已成水利工程干渠配套设计为89529.46公里,已配套63951.68公里;干渠防渗应防60072.22公里,已防30445.74公里,需要投入数百亿元资金,而每年投入仅1亿元左右。
万亩以下渠系配套设计为31.4万公里,到20*年底已配套22.2万公里,财政投入355.2亿元(包括群众投劳折资),目前还有9.2万公里渠道未配套,需要投入184亿元,按照目前每年投入不到1亿元计算,还需安排200年左右。如:长宁县支斗农渠1700公里,已防渗硬化渠道仅500公里,县财政每年安排40公里渠道整治,需要30年才能完成。
③据统计,20*年底全省有619.96万人饮水困难,截止20*年底已解决383.63万人的饮水困难,尚有236.33万人饮水困难。按照目前中央和省财政每年安排资金力度,在*期还不能解决,要延到“*”期才能彻底解决。
根据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评价体系》标准,据调查复核,我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为3144.57万人,需投资125.79亿元,这部分投资主要争取国家投资。
④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9665.84千公顷,截止20*年底已治理5030.75千公顷,还有14635.05千公顷需要治理,还需要投入巨资才能使全省的“山更绿、水更清”。
⑤全省有堤防3263.35公里,保护着1116.09万人,538.02千公顷耕地,20*年底累计已建成达标堤防1135.86公里,还有2127.9公里堤防需要达标整治,才能防御特大洪灾,保护人民财产、生命安全。
成都市城市防洪总体规划20*年7月经水利部审查通过,整治河道338.6公里,以及相应的排洪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总投资16.9亿元。截止20*年底,已完成6.01公里的河道整治,还需整治河道332.59公里,需投入资金16.1亿元。
2.占用水利工程设施及有效灌溉面积得不到补偿,造成水利资产损失和国家投资的浪费。
20*年由省政府研究室牵头,水利厅、国土资源厅、农业厅等部门参加组成的*省占用有效灌面情况调查组,调查报告中反映:**年至20*年全省共占用有效灌面215万亩,占全省水利工程有效灌面3754.95万亩的5.72%,占全省耕地面的3.22%,占近5年来减少耕地面积826.6万亩的26%;**年至20*年,全省占用、损毁水源工程2378处,占用、损毁渠道4335.6公里,占用、损毁渠系建筑物10107处,水利固定资产损失达10.85亿元。经调查测算,通过工程措施开发一亩有效灌面平均需投入2500?D3000元,按**年以来全省占用有效灌面215万亩计算,就有国家和集体投入的53.75〜64.5亿元资金浪费和损失。
成都市近五年,因城市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原因,有效灌面减少39.74万亩,平均每年净减有效灌面8万亩。据成都市新增灌面典型调查的投资估算,以兴建水利工程条件较好、投资较省的湔江堰灌区为例,新增灌面亩平投资3222元,如果按目前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按占一还一政策进行新增有效灌面建设,近5年被占用的39.74万亩有效灌面,其投资将超过12.8亿元。因此,有效灌面被无偿占用,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水利行业都损失巨大。
《20*年*省水利统计年鉴》反映,20*年全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9.07千公顷,而减少就为18.97千公顷。20*年减少的灌面几乎抵销了20*个全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造成近6亿元投资损失。
占地对水利工程设施的随意占用破坏,使农田灌排设施被破坏,严重影响了灌排功能的正常发挥,一方面造成旱涝保收基本农田面积急剧下降,危及粮食生产安全及社会稳定;另方面各级财政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修建的水利工程设施,建成的旱涝保收基本农田被大量占用和破坏,得不到应有补偿,使国家资金投资效益锐减,造成了国家投资的浪费,增加了国家的负担。因此,建立占用水利工程设施及有效灌面的补偿机制是有效保障水利资金投资效益的根本措施。
3.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和农业税后,县、乡、镇自筹资金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来源缺乏。
“九五”期间,全省平均每年投工14亿多个,群众每年投资水利建设达23亿元。“两工”取消后,群众的投工和投资基本没有了,而公益性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更多的主要依靠国家和地方财政的资金投入。
农业税取消后,县、乡(镇)政府无力进行水利项目的配套。由于现行政策要求项目所在县、乡、镇进行筹资配套,目前一些地方已出现了部分乡、镇拒绝搞水利工程情况。由于政策变化,建议水利工程应提高国家投资比例,减少地方配套比例,或不要求配套,以国家投入为主,减轻农民负担。
盐亭县两岔滩水库、三台县鲁班水库灌区渠系配套工程总投资1.96亿元,国家补助30%仅为6000万元,地方配套达1.4亿元,由于地方财政困难而无力解决自筹资金,造成工程建设缓慢,严重制约了工程效益的发挥,农民用水得不到有效保障。
4.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用于水利建设较少。
按照《国务院关于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8号)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174号)精神,据调查,20*年全省各市、州、县财政应计提土地出让金净收益15%达3.436亿元,而安排用于水利建设仅20*〜3000万元,其中,宜宾市安排了1100万元土地出让金用机坝堤防建设。
土地出让金相当大部分是占用水利工程设施及有效灌面而取得的,因此,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15%应主要用于水利建设,对占用水利工程设施及有效灌溉面积的相应补偿。
三、建议
1.集中财力,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省财政应适当集中市、州、县财政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净收益,调整土地出让金净收益支出结构,应重点安排用于水利骨干工程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病险水库整治、农村人畜饮水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出台《占用水利工程设施及有效灌溉面积补偿办法》,建立占用有效灌面补偿机制。
根据《水法》和水利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补偿办法》及《*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按照“有偿占用”、“等效替代”和“谁占用、谁补偿”原则,对占用有效灌面及造成的灌溉工程设施功能丧失进行补偿,实行有偿占用;对直接占用灌溉工程设施,根据占用时间、工程等级和工程设施的规模大小进行补偿或修建等效替代工程;明确补偿责任,谁占用、谁补偿,做到有法可依。
3.出台征收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筹集堤防建设资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国家设立水利建设基金,用于防洪工程和水利工程的维护和建设。受洪水威胁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加强本行政区域内防洪工程设施建设,提高防御洪水能力,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可以规定在防洪保护区范围内征收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受益范围明确的堤防、护岸、水闸、圩院、海塘和排涝工程设施,河道主管机关可以向受益的工商企业等单位和农民收取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其标准应根据工程修建和维护管理费用确定。收费的具体标准和计收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成都市测算每年可筹集1.3亿元,用于成都市河道治理,减轻全市的洪涝灾害。
水利工程调查报告范文4
一、课程分析及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属地方性校本课程,是一堂理论与地方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区域地理关于河流的研究方法,也在必修三学过《美国田纳西河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理论知识已经具备。本课要结合本地河流(石河)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学习石河开发的地理背景、开发的现状(石河一期工程)、未来的远景规戈Ⅱ(石河二期工程),并尝试提出自己的设想等,以达到既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又夯实理论基础、掌握学习规律的目的,还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石河的水文特征及石河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二)能力目标:增强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和竞争的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探索地理问题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石河的水文特征;掌握石河的开发治理措施。
四、课程内容
根据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三维目标及重、难点的定位,开发本课程的内容如下:
美丽的蜕变
――记秦皇岛市石河生态工程
一、概述
石河,古称渝水,因临渝关而得名。位于关城西1公里处,北南走向,因河床绝大部分由卵石组成故称石河。发源于秦皇岛市北部青龙县境内马尾巴岭,经抚宁县进入境内西北山林区,至孟姜镇小陈庄入近海平原,穿京沈公路、京哈铁路到石河镇田庄以东入渤海,全长67.5公里,是秦皇岛市区内最大的河流。
二、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石河流域地形基本上属于浅山丘陵区。流域内除石门寨附近有煤矿、电厂、水泥厂等工业设施外,其他区域均为农田,植被覆盖率较高,土壤以沙壤土、棕壤为主,河床为沙砾石构成。石河流域气候属于半湿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少雨且大风频繁,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秋高气爽。
1972年在原户远寨乡小陈庄西建石河水库。石河水库坝址下游河道的过水能力相当于20年一遇的洪水防护标准,超过这个数值对沿岸农田和山海关城区即形成威胁。随着岁月的流逝,石河的防洪能力逐年减弱。河道的行洪能力已不足二十年一遇,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洪涝灾害,不仅威胁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石河水系本应给城市带来的灵气和美感正逐渐消退。这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山海关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石河的整治和开发迫在眉睫。
三、石河治理工程
2009年,山海关区委、区政府依照“防洪、生态、休闲、宜居”的要求,启动实施了石河生态防洪综合整治工程。
石河生态防洪综合整治工程是集水利、道路、景观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治理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实施龙海大道至西关大街段;二期实施西关大街至燕塞湖段。一期工程自2009年10月18日正式开工至2010年7月19日竣工,水利工程从龙海大道至西关大街段,建设东西两岸及河心岛堤防11.6千米,防洪能力提高到五十年一遇国家防洪标准:道路工程修建堤顶路5.4千米,建设河心岛桥梁1座;景观工程为以石河水系为中心的沿岸景观、绿化建设,总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湿地恢复工程治理范围从石河河道内机场航标灯至西关大街段,恢复湿地面积70万平方米,种植水生植物30万平方米。二期工程治理范围为西关大街至燕塞湖段。水利工程:按50年一遇国家防洪标准设计,治理河道全长6.3千米,建设堤防全长15.08千米:道路工程:南起西关大街,北至东干渠渡槽,全长5.25千米;景观工程:以石河水系为中心,沿线绿化50余万平方米。在东岸根据地形要求打造一条长5.25千米,宽12至20米的梯田式绿化景观带,同时石河二期的景观建设更“接地气”,大量融入山海关、大石河的文化元素。(石河一期、二期工程详细资料略)
现在,绿树成荫、碧水灵动的石河已经呈现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迷人景色,为古城群众和四海宾朋带来回归自然,感受历史文化的精神享受,真正实现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四、课堂的部分教学设计
(一)教法分析
采用小组课下自主收集资料、自主探究、课上合作讨论、实践研究的学习方法。
(二)探究问题的设计
1.石河的自然地理特征?(学生展示要求:文字配套图片形式)
2.石河的水文特征”?(学生展示要求:学生要按照高考的思路总结整理。)
3.石河的“昨天”?(学生展示要求:石河的历史和开发前的状况?)
4.石河的“今天”?(学生展示要求:石河生态防洪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措施和成果。)
5.石河的“明天”?(学生展示要求:石河生态防洪综合整治二期工程规划和具体措施。)
(三)作业
水利工程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 湿地资源;保护利用;现状;问题;建议;辽河三角洲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242-01
为充分了解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通过采取实地看、认真听及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较为全面地了解了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情况。
1 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辽河三角洲(盘锦)拥有湿地面积31.485 7 hm2,其中人工湿地面积15.493 8 hm2,自然竦孛婊15.991 9 hm2,约占盘锦市国土面积的79%。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辽河生态经济区、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红海滩旅游度假区、市湿地科学研究所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使宝贵的湿地资源得到积极保护与合理利用,已经成为盘锦市一张靓丽名片,名扬海内外。
1.1 芦苇湿地面积逐步扩大,湿地经济稳步发展
建国初期,辽河三角洲芦苇湿地面积不足4万hm2,现在已经发展到8万hm2,芦苇产量由3.5万t发展到现在的40万t以上,产值由280万元上升到现在的2亿元以上。
1.2 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已经形成
在发展芦苇产业的同时,河蟹、河鱼、河虾养殖蓬勃兴起。以红海滩、芦苇荡为主要特色的生态旅游业逐步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产业。
1.3 生态环境进一步恢复,已经成为珍稀鸟类的栖息地
在“以粮为纲”的年代、辽河油田开发初期,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近几年的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恢复,拥有丹顶鹤等珍稀鸟类资源267种,辽河三角洲――盘锦,被授予“黑嘴鸥之乡”。
1.4 生态服务价值巨大,已成为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
根据对辽河三角洲自然湿地生态监控区域专项调查报告及相关综合数据分析,运用生态经济学理论,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价值初步估算,辽河三角洲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每年为144.6亿元以上。其中:资源功能价值19.2亿元,环境功能价值51.34亿元,人文功能价值74.06亿元。
2 辽河三角洲自然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保护资金投入少,影响湿地资源的持续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盘锦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从事芦苇湿地保护的企业变成了低效益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变成了被扶贫对象。这种反差严重地挫伤了企业和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现在实行了农业补贴政策(补助1 347元/hm2),而湿地保护得不到任何补助。最近,国家、省级有关部门多次到辽河三角洲湿地进行调研,意在解决湿地生态补偿问题,但是尚未出台相关政策。职工生活存在困难,也就难以保护湿地资源。
2.2 水资源短缺,影响湿地的生态功能
辽河三角洲境内拥有大小河流21条,大多数处于干枯断流、上游截流的状态。大凌河上游的白石水库、辽河(双台子河)大闸每年虽然在农田用水之前给湿地调配水源,但是放流的时间短、数量少,不能满足湿地用水需要。湿地灌溉用水以工农业废水、近海混合水为主,遇到干旱年份,根本无水源灌溉湿地。湿地没有水资源作保证,是导致湿地退化严重、影响动植物栖息和生存的根本原因。
2.3 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不能进行及时、合理排灌
辽河三角洲芦苇沼泽湿地多年来一直靠人工排灌。大部分水利工程及其配套设施都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轻工业部投资建设的,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从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开始,由于缺少资金投入,大部分水利工程及其配套设施年久失修,不能进行正常排灌,是导致湿地退化严重、影响动植物栖息和生存的重要原因[1-2]。
2.4 工业废水的流入对湿地造成污染
在辽河三角洲湿地上游的河流中,有的工业企业将未处理的有害废水偷排到河流中,最后流入辽河三角洲湿地,对湿地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破坏了鸟类资源的栖息环境,导致鸟类种群数量减少。
2.5 辽河油田开发建设导致湿地严重破碎
据不完全统计,辽河油田的废弃井场、道路等设施星罗棋布,约有6 666.67 hm2湿地失去生态功能。
3 加强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3.1 建立机制,纳入计划,适时保证自然湿地用水
从根本上解决辽河三角洲湿地用水问题。一是把辽河三角洲自然湿地用水纳入全省淡水资源分配计划;二是明确自然湿地用水的主要来源;三是根据湿地用水的特点和规律统筹兼顾、合理分配,适时保证自然湿地用水的需要[3-4]。
3.2 加强水利工程体系建设
建立辽河三角洲自然湿地良好的生态系统,加强水利工程体系建设,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把湿地水利工程体系建设纳入省、国家计划,大力实施修复、改造芦苇沼泽湿地的桥涵闸站、土方工程修复、调水工程、电力设施等配套设施建设。
3.3 建立长期、稳定的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尽快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各级政府要把湿地生态补偿作为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在确定补偿对象、补偿标准的基础上,以直补的方式及时、全额兑现。
3.4 加大退化湿地恢复投入力度
对人为破坏的湿地资源,实施退化湿地恢复工程建设,农业开发、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林业、农垦等部门要把湿地恢复列入投资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3.5 提高生态经济循环模式质量,实现湿地效益的最大化
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集育苇、养殖、旅游为一体的生态经济循环模式,但是整体发展很不平衡,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巨大。要利用科学技术,实施科学方法,提高芦苇单位面积产量,扩大养殖面积,完善旅游设施。
3.6 加强和完善湿地监管
要认真贯彻执行“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建立湿地保护、监测的长效机制,加强湿地动植物、河流等的监测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湿地主管部门的主动性、权威性,对擅自开垦、违法建设、发生污染等行为,坚决打击,依法处理。
4 参考文献
[1] 蒋卫国,李京,李加洪,等.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生态学报,2005(3):408-414.
[2] 刘红玉,吕宪国,刘振乾,等.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与区域持续发展[J].地理科学,2000(6):545-551.
水利工程调查报告范文6
当代水利工程管理已逐渐呈现出系统化、集成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水利工程管理专业领域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为了培养业务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应对新时期工程管理的需求,近年来管理单位十分重视人员的能力素质培训,把抓好培训工作作为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和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最有效途径。
一、现有职工培训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工作现状
常熟枢纽职工培训工作包括日常培训、新职工岗前教育培训和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等。其中日常培训采用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培训与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理论知识培训涵盖各类规程预案、闸站电气、机械、保护、自动化、网络通讯、监控及水工建筑物等内容;实践技能培训包括水工观测、电气一、二次接线、机械加工、设备维修、故障排查以及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正确的培训理念。
职工培训是一项长期战略性工作,并不能直接产出经济效益。因此单位的管理层往往过于强调短期效应、使得培训工作缺乏长期、系统的战略支持,无意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随意性:
(1)重规划化、轻落实。对职工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有计划有目标,却往往因为工作的临时调整影响培训计划的实施。常熟枢纽受体制的限制,人员结构不够合理,工作任务重,基本没有富余精力。因此,生产和培训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只抓生产不问培训,不能适应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而想要正常的开展培训,又会影响现场生产工作的开展。为了满足生产任务需要,培训工作只能见缝插针、草草了事,严重偏离既定计划和目标,拖沓现象也比较明显,从而影响到全年培训计划的顺利完成。
(2)重形式、轻实效。单位管理者存在一定的理念误区,将职工培训当做一种不断追求进步的形象宣传、为了完成全年培训任务而培训,培训形式过于简单,科目设置缺乏针对性,并且没有建立严格的培训考核制度。
(3)重结果、轻过程。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出现时集中培训,缺乏中间应用过程及实践操作培训。管理者有时认为,当新技术或新设备投入使用时,需要针对该新事物进行专业技术特点方面的培训。事实上,导致工程管理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职工缺乏早已发展成熟的基本素质和实践技巧,这类职工即使接受了新技术、新设备的专业培训,也很可能由于自身技能欠缺而大打折扣。
(4)重全才、轻专才。水利工程管理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泛的系统工作,是一种需要大量工作经验方可满足管理需要的积累。工程管理的大概念包括机电设备运行维修、水工建筑物综合管理、自动化监控系统、网络通讯系统、视频监视系统、水利工程施工、机电安装施工调试、维修养护项目管理、软件管理、工程资料管理及仓储物资管理等等门类,又包括与供电系统、水情调度系统、集成商维保和地方相关部门的业务对接等。在有限的人力资源和人员层次结构的条件下,完全不可能“大而全”的开展一系列的培训工作,既不能大到所有门类、更不能大到培训范围扩展到所有职工层面。
目前,还有些单位的管理者将培训看成是对职工的一种福利,而对于职工是否参加培训、培训的效果如何却缺乏有效的跟踪调查管理;对培训结果缺乏考核,培训好坏一个样;培训成效没有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经济责任挂钩。与此对应,一些职工没有理解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不管是作为培训者还是被培训者都把培训工作当做简单应付的差事。这无疑降低了培训工作的效能、偏离了培训工作的目标宗旨、更是无端浪费了宝贵的工作时间。
2.尚未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
据一份权威机构对中国企业的培训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企业内部的职工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在培训需求方面,没有几家单位进行规范的培训需求分析。很多单位一提到培训,无非就是来场讲座、外派学习或单位内部往复循环的交流学习等,很少考虑自身需要,更多的是为了培训而培训,对培训的有效性及可实施性缺少综合管理评估机制。
3.师资力量相对匮乏。
培训范围有两个“有限”,一是教师力量范围有限:单位内部培训往往是请现场生产骨干力量来担任培训授课的老师,常熟枢纽技术岗位工作人员受年龄层次和工作经验欠缺限制,专业技术能力不能完全满足职工培训要求,更无法做到触类旁通、一专多能。二是培训方向范围有限:单位目前已开展的培训主要是针对技术图纸讲解、设备使用介绍以及规程预案等方面的内容,对其他门类、实操技能方面有较大程度上的欠缺。
基层职工教育工作中的师资力量主要源于现场生产骨干,这一类技术骨干理论能力强于实操能力、现场工作经验相对欠缺,很难将培训工作开展的生动形象、扎实到位,被培训者收到的实际效果不佳。
二、职工培训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经过分析与思考,我们认为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职工培训工作。
(一)培养形成良好的培训理念
1.进一步重视职工培训工作。
管理者需要转变原有的思想观念,应当将职工培训镶嵌于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之中,与职工的职业规划和单位的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突破原有思维、采用新办法,从高层设计开始努力做好新时期的职工培训规划工作。
2.加强职工思想教育。
要让职工明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职业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大学毕业后从学校走入社会,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变,也是学校学习向终身学习的转变。要不断的去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才能满足基本的工程管理需求。
要引导职工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自觉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加大培训工作在职工中的宣传,让培训的任务、目的和意义深入人心,借助“建设学习型班组”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人人能学习、人人爱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尊重人才、渴望成才蔚然成风。
3.切实出台合理的奖惩措施。
单位内部培训需要建立适合的成果奖惩措施,将培训效果与工作机会挂钩、与经济责任挂钩,建议单位应在现有薪资分配的基础上酌情考虑配套职工培训效能奖励,以促进职工培训工作的开展、增强培训工作的成效。为提高工程管理综合水平提供一专多能的人才保障。
(二)建立健全培训体系
1.细化分类分层次,计划和实施有的放矢。
根据水利工程闸站技术管理特点,结合单位内部人员结构的能力层次,制定不同类别不同范围的培训计划。
我们把门类复杂的各类培训归纳为四个部分:特殊岗位劳动技能培训、基本工作能力培训、专业核心技术培训以及综合素质能力培训。特殊岗位劳动技能培训主要面向工作实际需要的特定上岗培训,一般由社会劳动部门组织开展,如高压进网值班、高低压电工、起重工、电焊工、车船驾驶员、专职安全员等。基本工作技能培训面向工程管理一线职工,主要对工程观测、日常运行养护、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方面进行针对性培训。专业核心技术培训主要面向专业技术骨干,这部分人理论基础较强、接受新事物速度快,如维修养护项目管理、工程施工及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故障排查处理以及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等内容。综合素质能力培训应与单位长期发展规划、人才战略储备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主要包含工作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和办公软件应用等方面。
另外,为了抓住水利工程管理的核心特点,在排定培训计划的时候应当更加缜密,降低理论知识培训与实践操作培训相互脱节的影响,理论学习后应及时组织实物教学与实践操作培训,以对理论知识加以巩固,更好的融会贯通。针对实践操作技能无法很好的与工程管理细节相对应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当以干代练,合理利用体制内的有利资源,大胆锻炼,例如通过维修养护项目实践操作、项目管理、流程管理等内容的实施,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积累更加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
2.制定切实有效的考核办法。
(1)对培训工作进行程序化管理,年度培训工作按照“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培训效果评估培训总结反馈”的模式,实行闭环管理。
(2)落实相关政策和培训专项资金,创造“请进来、送出去”的机会,适当增加与相关设备厂商和行业内有丰富经验的单位之间的交流,对此类培训开展进行量化考核和经费进度考核。
(3)在单位内部培训时,为保证培训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达到预期的培训目的,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和实施完毕后,要对培训者进行考核和评估,对培训课件、资料等准备工作进行考核,对过程中的表达能力、指导能力进行评估打分;要对被培训者进行考核和评估,通过抽查、考试等手段评估被培训者的获益情况,并与其综合考评挂钩,在考核性奖励中予以体现。
3.加强培训评价措施。
(1)职业能力状况评价。根据不同人群现场工作的年限和综合能力,对被培训者现有职业能力状况进行评价,通过对被培训者已有业务素质、能力的分析评价,了解培训对象的培训起点和侧重点,特别是针对新上岗职工的具体情况做好针对性的培训规划。
(2)培训目标分析。分析被培训者在现岗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明确找出单体之间存在的差距,帮助被培训者确立培训目标,并将其作为制定培训计划的重要依据。
(3)培训效果认定。通过评价准确的回答所实施的培训在什么内容上、多大程度上提高了被培训者的水平,是否达到了培训目标要求等问题。可对被培训者培训前后的认知效果、操作能力、故障处理能力、质量判定能力等进行比较来加以综合评价。
(4)对培训目标、内容、方法、培训管理等环节在内的培训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提出还需要调整、补充、改进的方面,以促进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如通过组织培训参与人员的讨论、或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职工对课程安排的反应,对培训计划是否满意、培训收益及价值感等方面的反馈情况。
4.注重培训效率、提高培训成果。
培训的根本目的是学以致用,切实提高职工的工作技能。因此,单位管理者应当努力培育环境,适应培训成果有效转化的氛围,以培训成果带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从而相辅相成的达到提高培训效果的目的。首先,积极提倡将培训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对运用效果好的职工予以奖励;其次,要充分调查了解培训内容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有多少,再根据调查结果调整培训内容和工作细节,确保培训内容最大限度的为工作实践服务。
三、结语
在职工培训工作中,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很多,但我们要坚定信心,有了明确和详细的培训办法、有了单位自上而下的支持,以发现和培养符合时展要求的职工队伍为目的,更新观念,认清发展方向,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多做探索,新时期的职工培训工作一定会获得更丰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