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的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环境的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环境的管理

幼儿园环境的管理范文1

关键词:新环境;幼儿园班级管理;精细化管理

幼儿园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基础部分,只有重视幼儿教育才能使幼儿园长足的发展下去,才能保证其他教育部分的顺利进行。管理对于幼儿园来说是实现发展的前提,因此,只有管理抓的好,幼儿园的发展才能日新月异。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很繁琐,要保证它的有序性就需要运用一种相对实用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模式无疑是最合适的。具体的实施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树立正确观念

班级管理长期处于权威管理的阶段,在新环境下不能满足幼儿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转向服务观念。在管理模式的调整中,要做到放权,也就是让教师、家长都参与到管理中来,甚至幼儿也可以参与管理。另外,教师和家长要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规则并不是在限制幼儿的自由,而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幼儿的自由发展。班级制定的规则是为幼儿自由发展服务的,必须长期的执行下去。正确的、恰当的规则,家长不应提出反对意见,而是要和幼儿园一起,帮助幼儿在规则中养成良好的习惯[1]。

二、制定合理规则

规则是教育有序进行的保障,让幼儿有规则可遵循,合理的规则在执行中的操作性强,能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身心。

(一)用规则管理人

1.对教师的管理

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工作内容不同,因此分工和责任也不同。教师要在合作与分工的前提下,坚持统一的管理规则。幼儿园的班级管理繁琐且复杂,无法依靠一个或者两个人来完成任务,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精细化,即把工作和责任都具体分到个人,要做到各尽其责。各个班级的教师不能随意进行班级管理,要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保持一致的管理态度,将管理落到实处。

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作为幼儿学习的标杆,自己的行为决定了幼儿的行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规则的指导下教育幼儿如何做人。

2.对家长的管理

家庭是幼儿园实现发展必须重视的一部分,也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对家长要充分的尊重,保持平等和合作的关系,也要在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中赢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提高家长教育幼儿的水平。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对家长的管理不容忽视,要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开展的每工作,并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其中。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要听取他们的建议,并关注他们的要求,尊重、体谅他们。同时,也要对家长提出合理的要求,要求要依据规则来提出,让家长真正的做好幼儿的第一任老师[2]。

3.对幼儿的管理

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幼儿是主体,幼儿本身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等还没有养成,因此需要规则的塑造。规则的制定,可以让教师对幼儿的管理行为有规矩可依,使幼儿在教师和规矩的双层教育下渐渐的实现自我管理。

教师要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与幼儿一起制定简单又便于实施的规则,让规则和行为之间的联系最直观的反映在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中。幼儿在没有规则做出提示时往往会忘记这些规则,也不会自觉地去执行,所以规则的制定一定要明确化、具体化,教师可在班级里贴上图示来提醒幼儿遵守规则。让幼儿一直处在规则的指导下,这会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表现特别优秀的幼儿,可以让他们做值日生或者小老师,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让其他幼儿看到小老师的表现,并向他学习。

(二)用规则管理事

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标准是将事情简单化、流程化、定量化、信息化。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幼儿对事情的发展是有明确认识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要怎么去做,怎样做是对的,让幼儿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行为。在执行规则时,对事情的管理要将责任分配到个人,安排的值日生要有明确的分工,分别负责班级的不同事务:指定个人,专门负责整理图书或者专门负责分发水果。这样就使幼儿和教师的工作都能轻易的完成,使班级更有秩序,班级管理也更加简单。

(三)用规则管理物

1.班级物品规格要实现统一

班级里使用的物品规格要统一,可以使班级的形象得到塑造。班级里要进行统一的管理,例如幼儿的水杯要统一购买,学习用品和卧具等也要统一,摆放整齐划一,使幼儿的集体感在环境的影响下有效养成,又避免了幼儿间的相互攀比[3]。

2.物品的摆放位置要固定

物品有固定的摆放位置,可以避免用过之后凌乱,依照幼儿的学号、位置号等对应的方法进行摆放,将物品进行明显的标识,这样可以让幼儿知道自己物品的摆放位置,使幼儿能够更好的实现自我管理。

3.随时丢掉垃圾

在幼儿的玩耍和学习时会产生一些垃圾,这些垃圾要随时的清理掉,使教室保持整洁。如果教室的用品有损坏等情况,教职工要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使幼儿懂得爱护公共设施,学会节约使用物品。

三、执行规则

班级成员对规则的执行要坚持,教师可用争当值日生等方式来激励幼儿遵守规则,并及时表扬幼儿,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班级管理在整个幼儿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幼儿园从教的教师和其他职工都应该对班级管理足够重视,在实际情况的指导下,探索出不同班级的管理模式,不断的发掘新模式,并付诸实践。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还不够明显,因此需要幼儿园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不断的完善,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东敏.新环境下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5,4(5):218-218.

幼儿园环境的管理范文2

[关键词]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生态环境系统;作用机理;比较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3)05-0027-0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并确定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促进公、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是学前教育普及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幼儿园作为一个组织系统,其发展既受组织内部调节的影响,又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公、民办幼儿园并举的办园格局尤其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研究者尝试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剖析公、民办幼儿园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及其作用机理,以期促进公平的幼儿园发展生态系统的构建,推动公、民办幼儿园的共同发展。

一、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在教育机构发展分析中的应用

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 Theory)由美国心理学家尤芮·布朗芬布伦纳(UrieBronfenbrenner)于1979年在《人类行为生态学》一书中正式提出。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发展受多层次环境系统的影响。这个多层次环境系统包括:微系统(microsystem),涉及儿童和即时环境之间的关系;中系统(mesosystem),即儿童周围即时环境间的联系;外系统(exosystem),是对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社会环境;宏系统(macrosystem),指儿童所处文化环境中的价值观、法律和习俗等。生态系统发展模型还包括时间纬度,或称历时系统,即视时间为个体成长变化的参照系。概言之,儿童的变化或发展是时间和环境共同作用于儿童的动态过程,是个体对生态环境系统适应性调节的结果。

生态系统理论起初是用以解释儿童发展的理论,后来被一些研究者用以分析学校组织的发展。例如,简楚瑛曾运用生态系统理论揭示了台北市一所私立幼儿园近20年来内部的变化及其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本研究将比较分析公、民办幼儿园的生态环境系统及其作用机理。

二、我国幼儿园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各种不同层次的环境因素对幼儿园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不同层次的生态环境系统包括: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如下图所示,各系统之间相互关联,不同层次的生态环境系统及其作用机理简析如下。

1.微系统作用机理

家庭、社区、管理部门、人才市场是与幼儿园发展直接关联的微系统。家庭通过表达对幼儿园教育的期望与要求、对教育机构的选择等作用于幼儿园,同时,幼儿园通过园所活动引导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社区通过物质、空间、人员或组织等多种途径影响幼儿园的发展。同时幼儿园也会通过多种形式,如举办家庭教养讲座等回馈社区;管理部门通过对幼儿园的管理促进其发展,同时幼儿园发展面临的困难等则会不断对管理部门提出挑战;人才市场为幼儿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幼儿园则会对人才市场提出人才数量和质量方面的要求。

2.中系统作用机理

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中系统。具体来说,管理部门与家庭、社区、人才市场之间会发生联系,家庭与社区之间会产生互相作用。其中,管理部门可通过提供有关早期教育的指导与信息服务,让家庭进一步了解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与方法及社区内有关幼儿园的基本信息,而家庭对幼儿园提出的意见或建议也需要管理部门自身作出回应或督促幼儿园作出回应;管理部门要求社区配齐公共服务设施,并为幼儿园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提供物质或空间支持,社区则可能会要求管理部门制定有关幼儿教育发展及其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管理部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人才市场的运作,人才市场的运作则需要管理部门适当监管;家庭之间的联系有可能影响社区相关组织的形成,影响社区的文化氛围及其对幼儿园教育的关注与支持度,社区也可以将各个家庭联合起来,共商幼儿园发展事宜。

3.外系统作用机理

社会分层、社区发育程度、政府职能与管理体制、劳动力市场类型等构成了幼儿园发展的外系统。社会分层会影响家庭对教育机构的选择;社区发育程度会影响社区教育资源及其与教育机构的互动质量;政府职能定位与管理体制会影响其对教育机构的履职程度;劳动力市场类型会影响劳动者的工资待遇与队伍稳定性,最终影响人才供给的质量。例如改革开放后,因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总体可分为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体制内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工作、福利待遇较好,所以队伍较稳定;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工资待遇差,所以队伍不甚稳定。

4.宏系统作用机理

价值观、法律和习俗等构成了幼儿园发展的宏系统。价值观尤其是教育价值观,如对学前教育和民办教育的认识等,会影响法律政策等的制定与执行,影响管理部门对不同性质幼儿园的履职程度,影响家庭和社区对幼儿教育机构的态度和选择倾向,影响学前教育资源的类型和丰富程度;法律政策,尤其是涉及教育、民办教育、学前教育的法律政策,规定了幼儿园法律关系的相对主体——政府的相关职责,从而影响幼儿园的发展。总之,宏系统对幼儿园的影响是立体网络式的,即通过影响外系统继而作用于中系统、微系统,最后作用于幼儿园。

三、我国公、民办幼儿园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比较

1.微系统的作用机理比较分析

研究者从家庭、社区、管理部门、人才市场四个角度分别对公、民办幼儿园发展微系统作用机理作比较分析,并对微系统之于幼儿园发展影响的整体状况作一评估。具体见表1。

2.中系统的作用机理比较分析

研究者就微系统各要素间的关系对公、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主要涉及管理部门与家庭的关系、管理部门与社区的关系、家庭与社区的关系及其对幼儿园发展的影响,最后就中系统对公、民办幼儿园作用的整体状况作一评估。具体见表2。

3.外系统的作用机理比较分析

研究者具体分析外系统各要素对微系统的影响。包括社会分层对家庭的影响、社区发育程度对社区的影响、市场类型对人才市场的影响、政府职能与管理体制对管理部门的影响四层关系,并比较分析其对公、民办幼儿园的作用机理,最后评估外系统对公、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影响。具体见表3。由于影响幼儿园发展的中系统整体作用力较微弱。故不再展开分析外系统对中系统的作用机理及其对幼儿园发展的影响。

4.宏系统的作用机理比较分析

价值观、法律政策等是影响幼儿园发展的宏系统,其作用机理比较分析见表4。

四、促进我国公、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的建议

总体上看,公办幼儿园处于支持型的生态环境系统中,可优先获取财政与人力资源,因此教育质量整体较高,竞争优势明显;民办幼儿园则处于努力争取政策与财政支持,在抗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中。随着国家新一轮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对公办园建设的高度重视,民办园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生存和发展空间可能被压缩。基于对公、民办幼儿园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及其作用机理的比较分析,研究者认为要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构建富有活力的公、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以下几点很重要。

1.树立正确的民办教育价值观。建构公平、支持型的政策环境

民办园可满足差异化教育需求,这对于激发办园体制活力意义重大。我们既要从观念上充分认识民办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通过政策引领与多途径财政支持帮助民办园做强、做出特色。这其中,特别要通过制订合理的民办园教师最低工资标准等约束性政策促使民办园规范化发展。

2.建设服务型政府,将公、民办幼儿园的发展都纳入公共服务体系

有研究者指出,学前教育是“公共产品属性不断趋强,公共性程度仅次于义务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因此,不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尤其是普惠性民办园,都具有公益性,皆宜纳入公共服务体系。

3.缩小体制内、外劳动力市场间的鸿沟

如可规定非事业编制幼儿园教师的最低工资标准不低于当地城镇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或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一定比例:实施人事制度,非事业编制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工龄计算、培训等方面与事业编制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4.进一步加强家庭、社区与幼儿园间的联系

总体来说,当前家庭、社区与幼儿园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幼儿园从中获得的支持较少。要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幼儿园可以指导建立家长委员会或社区教育委员会,积极参与社区的相关活动,以获得家庭和社区对幼儿园教育的更多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家庭和社区也要认识到自身是支持幼儿园发展的重要力量,自觉地发挥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劳拉·E·贝克,儿童发展:第五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5-37.

[2]龚维义,刘新民,发展心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2-50.

[3][4]简楚瑛,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看一所台北市私立幼儿园的变化U],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457(11):5-6.

[5][7]赖德胜,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J],经济科学,1996,(6):19-23.

[6]陈淑华,上海市幼儿园家长教育选择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8]刘世听,能上重点公立幼儿园的家庭非富即贵,私立幼儿园两极化让工薪层够不着[N],中国青年报,2010-08-13.

[9]胡卫,董圣足,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发展研究,2011,(1):18-22.

幼儿园环境的管理范文3

关键词:焦虑期;情绪管理;和谐生活

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阶段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幼儿园生活是每个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同样也是幼儿成长的最重要时期,因此加强对幼儿的教育十分重要。而目前在我国幼儿在初入幼儿园时,普遍出现焦虑的症状,因焦虑对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不是十分向往。本文通过对幼儿产生焦虑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求寻出解决对策,改善幼儿入园时的焦虑状况。

一、幼儿产生焦虑的原因

1.幼儿教师的工作能力对幼儿入园的影响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初入幼儿园时,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幼儿对于幼儿园中的生活环境无法立刻适应,经常会由于思念亲人而哭闹。尤其是在幼儿教师进行幼儿教学时,幼儿经常与其他小朋友一起说笑打闹,部分幼儿教师无法忍受幼儿不听话的行为,偶尔对幼儿进行惩罚,导致幼儿哭闹。在幼儿园中要求幼儿教师具有十分专业的管理技能,对各种突发事件能够做出良好的反应。幼儿教师工作能力的不足对初入幼儿园的幼儿焦虑状况只是有增无减。

2.环境变化对幼儿的影响

环境的变化对于幼儿焦虑现象的产生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在家庭中生活成长,对于自己家庭的生活环境十分熟悉,所以不会产生焦虑心理。但是当幼儿进入到幼儿园中,园内的生活环境对于幼儿而言十分陌生,幼儿教师和其他小朋友对于幼儿而言也是陌生人,由于幼儿年龄小,所以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既恐惧又紧张,因此幼儿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和焦虑症状。

3.家长负面情绪对幼儿的影响

在幼儿进入幼儿园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幼儿园的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家长的教育也十分重要。由于幼儿一直与家长生活在一起,所以幼儿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家长焦虑情绪的影响。在家庭中教育中,部分幼儿家长对幼儿过于溺爱,造成幼儿自理能力欠佳,致使幼儿在入园后无法适应园内生活产生焦虑现象;部分幼儿家长对幼儿过于严厉,造成幼儿胆小怕事,致使幼儿入园后由于紧张而产生焦虑现象。

二、帮助幼儿度过入园“焦虑期”的对策

1.幼儿教师管理情绪,避免对幼儿惩罚

幼儿教师在幼儿入学和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必须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幼儿教育能力。幼儿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无限的耐心和责任心、爱心和亲和力,同时也要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管理情绪,不能对幼儿进行惩罚,要耐心地教导幼儿,使初入幼儿园的紧张感消失,从而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

2.幼儿教师经常对幼儿进行鼓励式教育

幼儿教师在对待初入幼儿园的幼儿要时常对其进行鼓励式教育。初入幼儿园的幼儿由于对幼儿园环境、幼儿教师和其他小朋友不熟悉,会产生紧张和不安等心理情绪,从而产生焦虑现象,因此幼儿教师对待初入幼儿园的幼儿要悉心照料,让幼儿感受到父母般的温暖和关爱,同时要时常对幼儿进行鼓励式教育,使幼儿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使其逐渐度过初入幼儿园的“焦虑期”。

3.家长管理情绪,创建和谐家庭生活

家长在初入幼儿园的幼儿顺利度过“焦虑期”的阶段内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幼儿能够感受到家长的各种情绪,并且会受家长情绪的影响产生相应的情绪,因此家长在生活中以及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对于幼儿,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过分严厉,要对其进行教育,使幼儿面对小事情时能够独当一面。在家中父母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幼儿的心中充满阳光。通过家长对情绪的管理,逐渐配合幼儿教师,使幼儿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

初入幼儿园的幼儿会由于生活环境和幼儿教师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焦虑的现象,通过幼儿家长以及幼儿教师合理的管理情绪,不断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逐渐消除焦虑症状是十分重要的。幼儿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不仅要家园共同努力,还要及时沟通和学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本文主要分析了幼儿产生焦虑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幼儿教师管理情绪,避免对幼儿惩罚,经常对幼儿进行鼓励式教育以及家长管理情绪,创建和谐家庭生活环境等对策,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孟新.幼儿入园适应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6(2):67-69.

幼儿园环境的管理范文4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以人为本;教育环境;文化建设

作为一名幼儿园管理者,我觉得对农村幼儿园的管理,应该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才能管理好幼儿园的工作,在千头万绪的日常事务中,理出头绪,逐步落实并夯实管理责任,从而使幼儿园的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以人为本,加强管理。

办好幼儿园的关键不仅是硬件,还有园长的管理水平。要建立一整套科学的规章制度,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使管理走上法制轨道。先抓管理,以管理为龙头,向管理要质量,使幼儿园走出封闭的“自我”小圈子,把自己放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向社会展示自己,宣传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并逐步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家长的认可。

1、率先示范,爱岗敬业。

“一个好园长就是一所好幼儿园”。特别是大的幼儿园,要想让家长认可,让老师满意就更难。这就要求园长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必须用崇高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全体老师,率先示范,以身作则。这样才能带出一支好队伍,带出一个好园风。我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幼儿园要求8:00入园,我每天7:00前一定赶到幼儿园,在我的带动下,只要是上班的日子,不用我几次三番地向园内老师强调几点到园,但是,她们没有一个迟到的,有些老师甚至来的更早。

2、凝聚人心,形成合力。

管理是以人为核心,人是管理的首要因素。现在的幼儿教师要具有创新能力,教师从主导者变成了研究者,这是对每位幼师的起码要求。如果幼儿园的管理制度过于教条,必然会影响教师学习研究和开发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建立幼儿园管理制度时,既要达成规范化科学化,又要体现人性化,充满人文关怀。做到真正尊重教师,充分理解教师劳动的特殊性与创造性,

给教师的学习研究和开发课程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师的需求,提高教师的主人翁意识,集体荣誉感,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师积极愉快地投入到教学中去。

3、优化教师队伍,形成带教网络。

(1)合理搭配,优势互补。

不同年龄的教师有着不同的优势:中年教师具有很强的责任心,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而青年教师具有新的思维方式,善于接受新的思想和信息,具有较强的研究意识和探索冲劲,专业敏感性强。因此我园在教师的搭班上注意优势互补。如:让新教师与有经验的中年教师搭班,在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关键期培养其责任意识,学会驾御一日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中年教师也可以从青年教师获得新的信息和学习新的思维方式;让不同气质与特长的教师搭班,使她们在相互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总之,不断地对教师提出新的挑战,让每个教师都处在最能发挥优势的位置上。

(2)树立服务意识,重视骨干教师培养。

园领导牢固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注重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为骨干教师创设条件,提供学习与实践的机会。不仅在政治思想上关心她们,找她们谈心,提高她们的政治素养。还让骨干教师参加中心组的研究,使她们获得最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某一领域的技能;参加各类培训班,转变观念,提高理论认识。同时,不忘给她们压担子,承担任务,锻炼她们的实践能力。只要园方能办到的,尽心尽力为她们服务,为她们创设有利于发展的环境,使这些骨干教师逐渐脱颖而出。

二、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场所,为了向幼儿进行全面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尤为重要。

1、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教师对自己教育对象的发展状态进行观察,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有计划、有目的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和游戏的过程中,要考虑教育对象的个体发展,因人施教,促进每一个幼儿在自己的水平上获得发展和进步,不同的教育环境,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教育作用。所以,教师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精神,创设一个既有要求又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2、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

从幼儿特点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周围环境和有利条件,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符合幼儿发展的物质环境,使幼儿愉快生活,健康成长。因此,园容园貌美化力争做到幼儿化、教育化,孩子在这个环境里既感到轻松愉快,又可以学到知识,受到教育,达到了一举多得的目的。

3、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生活,缓解工作压力。

现在做教师的普遍感到压力很大,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压力就会更大,这压力并不仅仅是来自管理者对他们的要求,更多的是来自自身对自己的要求,来自幼儿园的氛围中。适当的压力能成为教师工作的动力,但过度的压力则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所以作为管理者,我们则要想办法来缓解教职工的工作压力,多为他们举办一些文体活动,调节工作生活氛围。

三、管理科学化、民主化。

1、要增强和提高教师自身的民主意识。教育教学民主的实施者之一是教师,如果教师本身的民主意识薄弱,又怎么能期望他们能对幼儿进行民主意识的培养。

2、在管理中要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经常听取教职员工和职能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扬民主,积极发挥教职工大会的作用,使全园上下形成共识,共同监督,保证制度和规定得以落到实处。

3、创设有利于制度实施的环境和条件,培育和提高师生员工遵守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意识。同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完善和修订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园内的各项工作,提高办园效率和质量。

幼儿园环境的管理范文5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年龄差异;主体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

要。”可见,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影响极大,良好的环境可以使幼儿快乐健康成长,而且还有益于身心发展。

一、幼儿园环境的概念

幼儿园的环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泛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人的成长是在环境中,同样幼儿的成长也需要一定的环境,而且幼儿时期的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幼儿园环境是幼儿依赖和接受的硬件设施。如果不重视环境的建设,就无法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内的良好环境建设,不但影响孩子的成长,而且可以促进孩子对各种信息的接受,形成各种信息的刺激。环境也是幼儿获得情感体验的途径,直观、形象的环境因素,可以启迪幼儿的思维,启蒙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目前幼儿园环境建设的问题

1.环境创设的目的不纯

部分幼儿园由于管理工作的缺陷,对环境建设没有从促进儿童发展的角度出发,而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强调环境的整洁和美观,没有从有利于幼儿成长的角度着眼。追求装饰效果,注重外在的感觉,没有将环境作为幼儿教学的一部分去对待,不注意发挥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2.环境创设单一片面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内容存在单一片面的弊端,缺乏整体设计和布局,没有一个系统性,更没有科学性。只是为了追求环境的布置而进行创设,没有考虑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和教育因素。

还有一部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单纯考虑了室内和墙壁,园内的其他空间则相对考虑较少,尤其是一些隐性环境因素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使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教育作用减弱。

3.环境创设没有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一部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都是大人的作品,是老师和学校的单方面心愿,没有体现学生本位的主题。幼儿作为一个从属,没有机会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幼儿只是环境的读者,由成人随意处理和安排。这种环境创设不利于幼儿的成长,更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形成和创造力的培养。

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策略

1.体现幼儿特色

幼儿园的环境是为幼儿的成长服务的,所以创设要以幼儿的心理特点为主,同时考虑到幼儿的生理特点。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无意注意是心理特点的主要表现,所以,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应该体现色彩鲜艳、形象鲜明、新异多变、生动直观的设计特点,以能够引起幼儿的注意力为主。比如,那些色彩鲜艳的游乐设施,夸张的、卡通的人物形象,都会让幼儿耳目一新,并且身心愉悦。购置的儿童游乐设施,一定要注意色彩,醒目鲜艳才是

首选。

2.注重艺术化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环境艺术化,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对于年纪尚小,懵懂无知的儿童而言,更应该注意环境的艺术性。所谓艺术性就是要将园内环境创设成一种符合幼儿审美的意境。给幼儿创设一种花园般的氛围中,怡怀愉性,在美中接受教育,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

3.重视三维空间的创设

所谓三维空间是指幼儿园室内外的地面、墙面和空间,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接受熏陶和教育的环境与机会,满足幼儿无意识学习的需求,利用园内环境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教育。比如,在室内外的地面画上各种图形、迷宫,让学生走迷宫,开发智力;在走廊地面涂写上颜色或数字、字母,让学生随时辨认,启迪思维。利用节日促进环境的变换,各种不同的节日来临之际,在园内的墙壁上画上不同的特色图案,让幼儿根据图案认识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学生感到环境的常换常新,避免长期不变的乏味感。

4.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在教室内设置涂鸦板,学生可以自由涂画;设置活动角,学生可以在此期间自由拼图;让学生绘画四季不同的景色,春天的小草、夏天的树叶、秋天的果实等。学生亲自参与的环境创设,才更具有教育的实效性。

幼儿阶段是人体发育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早期教育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产生的暗示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极大地影响幼儿的成长。为此,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一直将环境创设作为重要的内容,同时也体现园长的管理水平、教师的专业程度。

参考文献:

[1]郭星白.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2(04).

幼儿园环境的管理范文6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策略与措施

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是指依据幼儿自身发展的情况,促进学校安全运行和幼儿健康发展的工作。目前幼儿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给幼儿家长和幼儿园教职工敲响了警钟,在此,需要运用相关管理策略来减少隐患事件发生的几率,保障幼儿的安全。

一、幼儿园安全问题的现状

(一)办学水平低下、设施配备不安全

当前一些个体、企业性质的幼儿园越来越多,这些幼儿园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对其进行评价;有些没有经过正式登记注册的违规办园,为幼儿园安全问题埋下隐患。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多幼儿园违规向外扩张,开办分园;有些为了扩大办学规模,私自增加幼儿园班级和人数,设施配备不达标,导致对幼儿的饮食健康、住宿条件、活动场所等造成影响,同时校园周边环境、消防设施等不符合相关规范;有些偏远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幼儿园,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房屋设备简陋,师资队伍素质不高,这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如:2004年8月11日,河南济源市克井镇后沟河村一民办幼儿园发生房屋坍塌事故,造成39名儿童被埋,2名死亡,28人受伤,经调查跟危房有关。

(二)安全意识淡薄

幼儿园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是各个层次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受幼儿时期年龄特点,教师教育方式及家长宠爱、溺爱的影响,孩子对安全的概念并不理解,缺乏对危险的辨识,缺乏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近年来,教师工作职责不到位,校车超载,司机安全意识淡薄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如2011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省正宁县“小博士”幼儿园一辆黄色金杯面包车改装的校车,在搭载幼儿及教师63人的途中,与一辆自卸货车迎面相撞,事故导致21人遇难。经初步调查,该车涉嫌严重超载,校车司机逆行,行驶速度较快,导致惨剧发生。

(三)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如果说教育行政等部门的管理、监督、引导是保证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外力,那么健全、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则是安全管理实践的至关重要的内因。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公办、民办幼儿园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的幼儿园无专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也没有门卫管理制度,或者有制度但形同虚设,并没有落实各项制度,如2011年8月29日早上约9点,巴南界石镇近3岁的宇宇独自一人出园,流落街头,直到下午,宇宇的妈妈去接孩子,学校才发现孩子丢了,最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找回了孩子。这些都是由于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而造成的。

二、幼儿园安全管理对策

(一)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规范化规章制度的建立是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关键,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幼儿园安全工作落到实处。首先,结合各校实际情况,幼儿园教职工实行分层责任制,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网络管理体系,将责任明确落实到责任人,树立“安全人人有责”的思想意识,并加大监督与安全力度,保证安全工作的实施。其次,加强防范意识和安全管理问责,消除安全隐患,如定期召开安全小组例会等,针对幼儿园的安全保卫、消防管理、食品卫生等情况进行研究、讨论,建立安全检查档案,总结和改进安全工作,对一些事故的发生,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以规范、教育教职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科学化。

(二)加强幼儿园安全环境建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实际教学中,学校要加大安全投入,从幼儿生活需求出发,创设安全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设施。幼儿园要加强硬件工作的建设,杜绝一些游戏设备和幼儿手摸到的墙角、边缘等地方带给幼儿的安全隐患。如学校的消防器材、安全保卫工作、食物的卫生度、室内活动场所和攀爬区域的地板砖的软硬度等,这些都是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同时学校监控系统的投入使用,也要符合国家的规定和幼儿园内的实际布局,如幼儿园内不可安装吊扇、阳台的栏杆不可低于1.5米等,确保学校设备的安全性、规范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培养幼儿安全文化的氛围,反映幼儿园特色的安全理念,定期为幼儿购买相关的安全教育书籍,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处,坚持贴上丰富的幼儿安全知识宣传画册,构成良好的安全环境,促进幼儿安全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提升教职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三)树立危机意识,强化幼儿园安全危机管理

强化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就是要树立危机意识,加强对教职工、家长、幼儿三方的安全教育培训,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等有关知识及岗位职责培训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培训,教职工方面可以提高法律意识,明确日常安全管理的要求、事故处理方法和对幼儿意外伤害所需承担的责任等,树立以预防为主的思想及高度的责任感,时时注意推动安全知识教育的普及。其次,安全教育也需要家长的支持才能共同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提高家长保护幼儿的安全意识,使家长可以主动配合幼儿园教师工作,为家园双方合力保护幼儿打造良好基础。学校和家长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心理特征,通过一些与安全相关的小游戏引导、教育幼儿,如外出时,对于遇见的各种危险情况及时告知幼儿,起到警示的作用,以确保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树立安全第一,防范于未然的思想观念,营造以幼儿为中心的工作局面,是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它是将安全知识教育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掌握知识的同时,拥有快乐、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成刚.幼儿园课程管理运作及其诉求[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