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阅读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阅读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阅读总结

幼儿阅读总结范文1

                       李俊英       

序言

《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是清代袁枚所作。作为一个非常注重生活情趣的人,他在园中遍植花草,营造理想中的诗情画意,偶然发现生长于阴暗潮湿之处的苔藓,虽然花如米粒般细小,生长在太阳也照不到的地方,并不会因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而是凭自身的力量争得和花一样开放的权利!

教育和艺术的本真就是如此--平凡而坚韧卓越,平凡的教育者润物细无声,却让孩子们的成长充满了阳光而意义非凡!每月的总结又何尝不是将教育者的点滴痕迹一一记录反思,从而为我们成为更好的教育者而无畏前行呢?时光无漏,明月无忧;鲜衣怒马,无畏无言!

 

   三月伊始,春暖花开,一派繁荣烂漫尽收眼底。新学期,我主要负责英语特色教学及管理、园所宣传策划两大工作内容,下面我将就三月份重点工作进行回顾总结:

 

一、英语特色打造方面:

 

1.坚持园本英语教学教研,坚持英语主题教学形式!

目前,英语主题教学已成为我园园本英语教研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形式,因其活动形式的多元性及英语教学主题的可控性,目前已深受家长的认可及孩子的喜爱。本学期,我园将颜色定为第一个园本英语教学主题,内容涵盖了颜色、颜色的混色、形状及服装颜色的衍生,学习涉及面较广,实用性非常强,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

 

2.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手段!

本学期开始,我和郭园长全权接手全部的英语课时,我们在颜色主题教学过程中,互相讨论配合,积极创新教学形式:大胆采用英语整合科学实验活动、美术活动、多媒体活动、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等,使我园园本英语教学丰富多样化,增加了许多与主题相关的英语歌谣以巩固主题学习内容;将全园各班英语负责复习的教学老师进行研学习,纠正发音,并要求其每周承担一次英语复习游戏活动,利用闲暇时间复习每周所学内容。

 

3.将英语学习融入环境,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更好地将英语学习氛围融入到环境中,整合英语常规教学、英语颜色实验操作教学、艺术领域英语美术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我们将孩子的学习环境拓展成此次英语主题教学的辐射面,让孩子多维度、全方位地学习和感受英语主题《COLORS EVERYWHERE》的教学内容,营造我园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各班针对本次英语主题教学内容经过精心设计与布置,在教室内呈现了一幅幅既美观、又实用可移动可操作式的英语学习主题墙!

经过各班教师代表的综合评定,我园英语主题墙设计评比如下:

第一名:中二班、大一班、大二班          

第二名:小二班、中一班          

第三名:巧虎班、小一班       

亮点:注重主题墙的实用性及美观性。既符合班级主题环环创的整体性,又能实现互动复习英语教学内容,以教育者的姿态,将环境真正赋予教育的含义,体现了教学环境所隐含的教育价值!

不足:对于主题教学内容涵盖面不全面,设计缺乏综合性,和适当考虑根据教学计划,统一设计,分期上墙,与孩子一起承担起英语教学环境创设的工程师!

幼儿阅读总结范文2

根据幼儿园制定阅读月的方案,特制定小班级部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活动目的:

1、借助阅读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营造读书氛围

2、渗透阅读理念,提高亲子阅读质量

3、促进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提升人文素养

二、活动过程:

(一)宣传阶段(11月1日-10日)

1、以飞信和班级qq群向家长下发活动方案及倡议书

2、制定班级的具体活动方案并传至网站

3、以飞信和班级qq群向家长及幼儿说明活动方案、具体要求,进行阅读书目、方法、理念的宣传

(二)实施阶段重点活动:

日常读书与主题活动相结合活动、温馨睡前故事、图书角、表演角、儿歌、经典学习等活动照常开展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以下活动

第一周:

1、班级活动:整理并美化图书角

2、幼儿活动:利用晨间区域活动,每位幼儿参与阅读活动。

3、家长需配合:再次通过飞信和班级qq群的形式通知家长 1、带幼儿参观书店,为幼儿添新书带入幼儿园,园内借阅,家中亲子阅读

2、利用拍照、录像等不同形式记录参与活动的过程及阅读感受,放表于我园网站。

4、教师活动:确定自己的阅读书目,撰写阅读心得。

5、记录家长借阅档案

第二周:

1、幼儿活动:利用晨间区域活动,每位幼儿参与阅读活动。

2、家长工作:征集亲子读书感悟、照片等

3、教师活动:上传网站一份读书体会

第三周:

1、幼儿活动:班级进行绘本故事讲述活动的评选,根据幼儿的讲述情况评选班级的故事大王

2、教师活动:自制大图书一本,为绘本教学展示课做准备

3、班级活动:美化创设表演区,让幼儿感兴趣,提高幼儿的参与性。

4、评选“读书小明星”

幼儿阅读总结范文3

【关键词】延伸 选书 阅读

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也是早期教育中重要的任务之一,3-6岁的幼儿又是阅读活动的主体,我们幼儿教师应该怎样帮助幼儿培养阅读的兴趣及获得初步的阅读能力呢,我觉着首先选书是很重要的,其次是读书,最后是阅读后的延伸活动,我把这三个阶段总结为早期阅读三步曲。

一、选书

首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图书,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图书的画面、故事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小班的幼儿注意力时间短,对熟悉、具体、生动的事物感兴趣,应为他们选择内容短小生动、情节简单的图书,小班可以选择《拔萝卜》、《小兔乖乖》;中班的幼儿喜欢结构富有想象力、感染力和思想性的图书,情节有变化,有悬念但不过于曲折,中班选用《逃家小兔》、《小猪的爱情》等。

其次,根据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来选择图书。选择的图书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比如:我们小班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明显,常常会为一件玩具争吵,我们与小朋友分享了《两只小兔》的故事,体现了好朋友之间要相互分享、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情感;有的幼儿嘲笑别的小朋友尿床的现象,我们就分享了《尿床了》的故事,让幼儿懂得尊重别人,不能嘲笑别人。

最后,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图书。我们班幼儿特别喜欢《小兔乖乖》的故事,好多幼儿都能跟着老师把故事复述下来,所以组织幼儿表演故事的时候,幼儿显得非常快乐。我们还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图书带来与小朋友一起分享,并把这些图书放在区域角里共幼儿观看。

二、读书

开始阅读前,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教师要熟悉故事的内容和细节,仔细观察画面的内容,把自己当作一名幼儿,遮住文字,设想幼儿可能会观察到的情况,同时想想自己应该提哪些问题来引导幼儿阅读。只有自己对图书的内容非常熟悉,对画面观察非常仔细,才能更好的驾驭这本书。

其次,确定阅读的思路,图书的内容不同,阅读的方向就不同。阅读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教师给幼儿故事的主线,也就是大致的阅读方向,引导幼儿通过这个主线进行阅读。第二种是教师通过对重点画面的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根据画面内容准确猜测故事内容。第三种是,教师与幼儿一起观察画面,鼓励幼儿通过画面内容推测出全新的故事来。这样的图书在故事内容、对话等方面有很大的猜测空间,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猜测一个全新的故事,比如《洞》、《万花筒》等。

最后,阅读活动中教师的设问要注重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想象式的“结果前置”提问,启动阅读。在阅读提问中运用想象式的“结果前置”提问策略,通过对前置结果的提问,引导幼儿连接新旧经验,并对经验进行思考、归纳、整合,积极的想象与表达,调动幼儿对阅读的参与欲望,启发幼儿的自主阅读与探究。

2.掘进式提问。这种类型的提问就像一根链锁,每个问题都是链锁上的一个链环,前后勾连,环环相扣,不断拧紧幼儿思维的发条,加深幼儿对思维对象的认识。

3.拱月式提问。这种类型的提问主要是让许多小问题围绕一个大问题,一个大问题统领许多小问题。所以,在与幼儿读书的过程中,“提问”是非常关键的。

三、阅读后的延伸

阅读活动后,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情况组织延伸活动,帮助幼儿选择不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故事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故事表演。根据故事的内容开展表演游戏,是巩固幼儿对阅读材料记忆的一个有效手段。幼儿通过对话、动作、表情等外显行为再现文学作品,能将静态画面与动态体验紧密结合起来,并将接收的到的语言信息再现到相应的动态情景中,不仅在表演中获得了愉悦感、胜任感,而且还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2.绘画活动。可以尝试用绘画的方式,帮助幼儿表达对阅读材料的了解,幼儿没有文字基础,绘画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幼儿还可以通过绘画活动大胆想象和发挥,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符号转化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勇敢的船长》、《犟龟》等。

3.制作图画书。在制作图画书中,需要幼儿对阅读内容的准确理解,可以是幼儿独立制作,也可以与家人、小朋友合作完成,在制作活动中不仅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还与同伴交流作品中分享了阅读经验,获得成功感。

总之,我们教师要正确地、有效地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为幼儿增长知识、开拓眼界,陶冶情操打下坚定的基础,为幼儿今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麦浪.幼儿看图书特点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1999.

幼儿阅读总结范文4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我园幼小衔接工作继上阶段进行的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进一步在学习性适应能力的培养方面开展工作。大班下期,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有了改变,随着学习难点的增加,有意注意时间的延长,以及入小学的各方面要求,使幼儿在学习上产生了诸多问题。关注幼儿的问题,帮助他们达到学习适应的发展水平便是我们本阶段的主要任务。

最初阶段我们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单纯为开展入小学的学习性准备,即重视知识技能的衔接。随着不断的思考和实践,我们逐渐开始认识到幼小衔接背后的那些对幼儿终身发展有益的重要内涵要素。学习适应指的是关注大班幼儿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养成,为幼儿入小学做好能力、习惯、兴趣的准备。我们试图从学习幼小衔接新的教育理念入手,逐步通过落实和解决幼小衔接教育中教师环境创设及教学实践能力的问题,来提升教师幼小衔接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的教育观念的确立,使我们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策略。

一、 从思维教学切入,为学习能力准备

研究中我们结合园特色课程思维活动,对幼儿进行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我们发现,幼小衔接由于长期的教育观念,致使知识传授偏重,思维能力的准备明显不足。于是,我们选择适切的思维活动内容,对活动中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为幼儿提供环境和材料,激发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充分利用具体的事物和情景进行学习,丰富他们的感知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1、注重思维方法的集体教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常常会急于了解答案,而不关注思维方法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也有忽视对幼儿方法的教学,专注于答案的解答。因此,在集体教学中我们尝试改变以往的形式,对活动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大班幼儿思维特点,着重从设计问题情景出发,引导幼儿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思考、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在方法交流的环节则侧重比较谁的方法更快、更方便,使幼儿深刻感知解决问题的多种思维方法,体验运用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成功。

在小熊分饼活动的研讨中,我们在活动方案中设置了为两只小熊公平分饼的问题情景,让幼儿通过操作、讨论来解决问题。并通过不同形状的饼、不同分饼方法的比较,让幼儿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感知和运用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使幼儿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培养了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2、注重独立思考操作的个别化学习

独立思考是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积极地探索创设个别化活动环境,帮助幼儿积累主动运用不同思维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的经验。在实践研究中我们根据阶段的思维内容与要求,选择适合幼儿独立操作的思维练习内容,设计多项个别化思维练习活动。设计中,我们强调对幼儿任务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设计任务卡提示,引导幼儿养成学会先看清、看懂任务卡,再进行思考操作的习惯。

猜猜它的位置在哪里的活动中,我们在同一项内容中设计了多个任务卡,即把活动要求分解不同层次。幼儿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任务卡,根据任务卡上的提示,独立进行操作,完成后再自行对照答案图检查。这一过程让幼儿有了独立、认真、细致完成学习任务的练习机会,对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我们还注重分享交流环节中的方法比较,使幼儿在与同伴的比较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考操作方法,提升幼儿思维能力。交流中以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猜的?谁的方法简单方便?引导幼儿对思维方法的关注,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思考问题。

二、 从兴趣阅读切入,为学习习惯准备

大班下期的阅读活动,由于不同幼儿在识字量上的差异,造成在阅读活动中倾听、理解不均衡的问题。认字多的幼儿常常会因独立阅读而忽视倾听别人。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通过研讨,以兴趣阅读为切入,在阅读中创设情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倾听习惯。我们分析阅读材料,根据不同内容和侧重点将以认读汉字为主的阅读、以看图讲述为主的阅读以及以观察情景的阅读有机结合。同时运用策略性的引导,帮助幼儿关注倾听的重要,学会在仔细倾听,学会在倾听基础上的补充、评价。

在《看图说话》阅读本的活动中,我们初步形成了一套模式来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活动中,先引导幼儿按图的顺序独立阅读,鼓励不同识字量的幼儿用自己的方式阅读。然后,引发幼儿通过各自对阅读的理解、感受提出问题,大家一起分享解决,这一过程是利用差异资源进行相互学习,运用细致的倾听展开活动的重要环节。最后的集体完整阅读、整体感受交流,使幼儿在倾听中完善自己对图片的观察、故事的理解。又是一个刺激幼儿倾听的机会。这个模式的运用,已收到实际的效果,对大班下期幼儿尤其适用。

三、 从转变活动方式切入,为学习兴趣准备

幼小衔接在学习性适应方面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则应从情感上关注幼儿的学习情感。让幼儿习惯在生活中学习,并能学以致用,真正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活动方式的转变是以幼儿的发展特点来决定的,如果沿用过去的知识衔接,固定的活动方式则趋向小学化,造成幼儿学习兴趣的低落。我们认为,只有确立幼小衔接的观念,才能明确教育方法,让活动方式顺应幼儿的特点,让幼儿乐意主动参与,从而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持久性。

春游活动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我们将这个话题作为一个幼小衔接专题活动内容,根据大班幼儿独立、自主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需要,努力地找寻幼小衔接活动的结合点,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对活动进行设计安排,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自己长大了的积极情感,学习一些合作、策划、统计等的经验。活动从喜欢去哪的多项选择,到投票决定最终的目的地,到为春游准备什么合适的物品,给家长写通知书,分组策划春游活动内容,等多个活动组合,从情感上激发了幼儿留恋幼儿园生活、萌发长大了,独立做有意义的事的情感,同时发展了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通过实践与探索,让我们领悟,只有立足于正确的教育观念,将幼儿的终身学习、后续发展放在第一位,才能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有所突破和创新。我们感到,学会幼小衔接活动的形式是容易的,而掌握幼小衔接教育理念,具备幼小衔接的意识是难的,所以必须要不断的摸索研究,在实践中反思才能把幼小衔接工作做得扎实、有效。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本学期,一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愉快、顺利的进入小学生活。回顾一学期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在做幼小衔接工作时,首先要突破家长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认识的误区。这三个误区分别为:1、家长操之过急,希望孩子尽早具备小学生的素质,并提前入学。2、盲目重视知识的灌输,给孩子造成学习压力。3、家长包办代替,忽视能力培养。

正是由于这三个误区,造成了小学生在入学初的不适应。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学习不适应(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慢)2、社会性不适应(规则意识差;随意性强)3、心理不适应(教师形象的突然变化使他们感到压力和负担、要建立新的伙伴关系、环境变化、要求提高,所以有的压力大,出现厌学、紧张等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从孩子入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能力

1、学会整理(书包)

2、学会生活(穿脱衣服、主动喝水、入厕等)

3、学会劳动(值日生)

4、学会学习(善于倾听、自主阅读、握笔训练、拼音教学、规则意识的培养、安全教育、自我保护)

5、改变环境(作息时间、铃声等的调整)

二、从研讨入手,加强幼儿园与小学间的教学衔接

1、举行公开课,共同研究幼小衔接课堂。

2、课堂教学兴趣化,向幼儿园教育靠拢。

3、与幼儿园教师交流,探讨幼儿教育方法。

4、进行个案研究(观察、记录学生表现,形成新的教育策略)

5、教师写教育随笔、论文、反思,针对性开展一日常规活动。

三、从家长入手,争取家园配合,共同做好幼小衔接

1、召开幼小衔接家长会,宣传幼小衔接的策略。

2、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家长需求,调整教育策略。

3、走进课堂与开放日(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教育,参与孩子的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家长积极配合,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学生顺利由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家长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协助学校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帮助孩子实现心理过渡。

2、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实现习惯过渡。

3、培养孩子大胆与人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实现能力过渡。

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幼儿阅读总结范文5

关键词:中班幼儿;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68-1

阅读是一个人从事各项工作必备的基本能力。有研究发现,2岁是口头语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教师若能抓住幼儿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培养,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即培养自主阅读的意识和技能,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如何培养幼儿这种意识和技能昵?近几年来,我国幼教界开始关注幼儿的早期阅读问题。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倡重视幼儿的早期阅读,已有一些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成果问世。现根据已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成果,结合本人在工作中的思考,谈一谈对于中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掌握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特点和需要的条件

在组织幼儿早期阅读时,我们要十分注意幼儿学习的基本规律,把握幼儿语言学习,尤其是书面语言学习的特别要求,将“阅读”和“活动”两个方面的特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为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提供以下条件:

1.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

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因而需要教师向幼儿提供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教师可利用一切机会、场所,让幼儿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例如除了集体的语言阅读活动外,还要在日常活动中定时和不定时的安排一些阅读时间。在班级中设有图书角,让幼儿随时阅读,如,晨间来园时,让幼儿自由地与同伴相互欣赏各自从家中带来的书,或是幼儿园的各种图书;自由活动时间,也让幼儿随意地欣赏图书、讲述故事;午饭后,先吃完饭的孩子也可以自由看书;下午离园以前,幼儿也可以自由阅读图书。

2.提供合适的阅读材料

(1)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如中班一般选用的故事内容应跌宕起伏,富有神奇的想象和幽默;有神奇的事件和人物发生;人物心理和情感富于变化;主题比较广泛、深刻;故事语言要细腻,刻画入微、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色彩。

(2)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图书。如大书:即尺寸超大的故事书。这样,整个组的孩子就有机会一起阅读书上的图片和说明,而标准尺寸的书只能让几个孩子一起阅读;样板书:即由至少半重复性的或可预测的文本组成。通过细读这种图画书,孩子便可以在培养基本的书本运用习惯的同时,学会如何运用预测和图画提示,对文本内容增加了解或加以巩固。

(3)提供具有表意性质的阅读材料。幼儿认识的特点决定了早期阅读活动必须为幼儿提供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有趣的图文并茂的故事,有实在意义并有一定规律可寻的文字,能帮助幼儿形成有关书面语言的初步知识。从这样的特点来考虑,幼儿接触的书面语言,是他们已有概念的文字代码,书面语言能够即刻引起他们接通口头语言以及表征意义的联想。这样也有利于幼儿逐渐认识到书面语言的表意性质。

二、有效地设计和组织早期阅读活动

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幼儿学习书写语言行为的教育活动,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在幼儿园班级集体的教育范围内,如何促使幼儿生动活泼地参与早期阅读活动。

1.多种方式进行阅读

(1)让幼儿自己阅读。“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先生说什么,学生也说什么,那便如学戏,又如同留声机器一般了。因此,教师要创设机会让幼儿自己阅读。这种方式一般用在阅读活动开始时,这一步骤将阅读活动学习的书面语言展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自由地“接近”本次活动的学习内容,观察自己的认识对象,获得有关的信息。此时,幼儿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开始观察、认识的,教师引导的方法有多种:如采用提问的方式,用问题引导幼儿的思路,指示他们观察、认识的途径;又如向幼儿提出观察的要求,然后教师操作、表演,让幼儿完整、安静地阅读观看。

(2)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一般在幼儿自己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阅读。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实际上是在幼儿自己观察、认识、接触到的书面语言信息的基础上,由教师带领幼儿进一步学习、理解这些书面语言信息。值得教师们注意的是,在这种方式中,教师不必着重“告诉”幼儿什么,而是可以采用“平行”的方式,与幼儿平起平坐地共同阅读。这种方式将有助于幼儿从自由地“接近”阅读信息,过渡到按照教师的指导去接受阅读的信息。

2.及时有效地进行反馈

在阅读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行为表现反映了幼儿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思考程度,教师应及时地根据幼儿的表现采取积极的反馈策略,适时适度地调节阅读活动的进程和目标等。

(1)示范性反馈。幼儿早期的语言是靠模仿来获得发展的,阅读活动中可供幼儿模仿的语言主要来源于阅读材料和教师。当幼儿的语言表达出现停顿或困难时,教师要用阅读材料中的语言或是自己组织的语言进行示范,促使幼儿流畅、完整地表达故事内容。

(2)总结性反馈。在阅读活动中,当幼儿的回答比较片面或不得要领时,教师可以采用总结性的语言帮助幼儿概括和梳理他们的回答,促进幼儿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和概括性。

幼儿阅读总结范文6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绘本阅读;指导中图分类号:G61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8-0268-01"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绘本阅读对幼儿发展的重大意义。绘本教学既可以培养幼儿对图画与文学的审美情操,又可以激发幼儿好奇好问的学习行为,还能促进其社会化情感的发展。然而,由于目前绘本教学还处在起步阶段,很多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时还存在一些误区。在此,我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一点看法。

1.看重过程向培养兴趣转变

绘本教学活动中,老师们都会刻意安排自主阅读的环节。自主阅读前,老师通常会有意识地提出要求,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读。如提醒幼儿要一页一页仔细地阅读,要关注封面、环衬、扉页、封底的信息等。可是,在幼儿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幼儿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读,他们随心所欲地翻看自己感兴趣的画面,时而会心一笑,时而和同伴交流几句,虽然不符合老师的要求,可在阅读过程中非常投入。当自主阅读结束,老师提问时,一些孩子侃侃而谈,可是却往往答非所问,他们说得最多的是自己在阅读中感兴趣的内容。

成年人看书,会习惯性地先看一下目录,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阅读。那么,我们为什么总是要求孩子第一次拿到书开始阅读时,就必须一页一页仔细地看,同时严格按照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这个顺序来读呢?阅读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当幼儿了解、掌握了阅读方法之后,尊重、保护他们的阅读兴趣也是很重要的。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孩子有时候关注到的细节可能是我们成人不曾发现的。所以,我们不妨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感触,听一听他们阅读之后的心声,了解一下他们对画面、文字、色彩以及结构的理解,进而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组织自主阅读时,教师要尽可能地关注幼儿的阅读兴趣,并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每一次自主阅读都发挥实效,而不要以固定的活动过程去约束幼儿,使自主阅读仅仅流于形式。

2.关注意义向感受快乐转变

绘本教学,挖掘有价值的教育意义似乎成了约定俗成的模式。阅读活动结束前,很多老师都会习惯性地问幼儿:"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当孩子们各抒己见之后,老师还会补充一个总结性的陈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会因为年龄特点、生活经验、阅读能力的差异等对绘本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虽然孩子的感悟有些稚嫩、粗浅,但那都是他们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教师可以对此进行适当的提炼,但切不可架起空中楼阁。我们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绘本,尊重孩子的个性感悟。

3.只管课堂向课外延伸转变

绘本教学在很多幼儿园都轰轰烈烈地开展着,探索绘本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策略等。我们常常能观摩到老师们组织的绘本教学活动,大家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选择适合的绘本内容,精心设计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绘本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对于一些阅读难度大的绘本,还常常用很多课时去开展教学。在课堂中幼儿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引领为辅,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场景,对课堂外的延伸阅读却很模糊。

我们知道,幼儿喜欢反复阅读绘本。如在亲子阅读中,家长们常常发现同一本书孩子会要求看多遍,似乎百看不厌,而且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绘本教学局限在短短30分钟的课堂之内呢?一次或者两次教学,并不能满足幼儿对于同一绘本的阅读需求,我们可以通过课堂外的延伸阅读来拓展绘本教学的空间与时间范围,进一步满足幼儿的阅读兴趣。可以发动家长在家中开展亲子阅读,以亲子互动的方式让绘本教学取得实效。这种多渠道参与的绘本教学为幼儿深入阅读、欣赏和理解绘本内容提供了帮助。

4.理解局部向整体感知转变

绘本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绘本是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的一个完整故事,是图文合奏,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种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绘本教学的难点就在于正确把握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关系,倘若把握不当,就会走入绘本教学的误区。如有的老师过分注重图画,忽视了绘本文字的魅力,用随意性的语言解说画面,这使绘本教学看起来像是看图讲述。还有的老师过分关注文字,忽视幼儿观察画面,直接向幼儿讲述故事内容,这使绘本教学看起来像是故事教学。

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时,不仅要让幼儿观察绘本的画面、色彩,还要用绘本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具体内容。教师在提问时就应该以开放式提问为主,对于画面内容,多问"××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让幼儿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用绘本语言进行总结提炼。总之,图画和文字在教学中相辅相成,任何一个都不可或缺,教师一定要把握得当。

5.语言培养向整合阅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