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信息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信息报告范文1
在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无异是连接广大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纽带,上市公司通过它把经营状况、赢利状况等各种信息传递给投资者;而投资者也是通过财务报告获取所需的信息,做出自己投资的重大决策。由此可见,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中,财务报告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广大投资者乃至其他信息需求部门的切身利益。目前我国的信息披露中存在财务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时和不规范等问题,其中不乏法规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但鉴于财务报告对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本文将从财务报告的改进方面入手,阐述信息披露规范的问题。
一、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表现出的局限性
1.财务报告无法反映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非财务因素
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等因素与企业的生存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另外,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列示。财务报告所列示的信息是企业的经营成果,但经营成果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现行的财务报告只能使报表的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于形成这种状况的各种因素,尤其是表外非财务因素缺乏必要了解。
2,现行财务报告主要是提供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财务信息,这一特点限制了其披露内容的充分性
首先,历史成本原则使得财务报表只反映已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的费用等历史性信息,但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不确定性信息比以前更多、更突出,而目前的报表却无法披露与企业有关的各种不确定信息。
其次,近几年来衍生金融工具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因为它可以“以小搏大”,所以企业一旦参与交易,就会承受很大风险,而且这种交易可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极大影响,衍生金融工具又无法用历史成本计量,导致其有关信息无法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此外,历史成本没有确认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收益的概念是以维持货币资本为前提的,在通货膨胀时期,报表上的费用项目并不包括维持实物资本所需要的部分赔偿金额,从而使利润虚增,信息失真。
财务报告主要提供以历史为主的财务信息,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因此,目前的财务报表普遍缺少前瞻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而许多信息使用者需要的恰洽是事业的前景状况。历史信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示未来,但决不能等同于代表将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展示着过去辉煌的业绩,但随后经营状况却直线下降,此时投资者也往往受财务报表的蒙蔽而遭受损失。
3.现行财务报告滞后性严重
按照会计期间假设,财务报告是定期编制和披露的。我国《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规定,中期报告于每个会计年度前六个月结束后的两个月编制完成并披露,年报于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四个月内编制并披露。试问,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这样长的时间间隔内,企业的财务状况会发生怎样大的变化?最典型的例子是巴林银行,1994年底其帐面净资产为450亿一500亿美元,而到1995年2月底,该银行已进入破产境地,此时其1994年的财务报告还未完成。由此可见,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已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由于金融工具的创新等原因。企业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因一笔交易而使财务状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目前财务报告的披露水平来看,这种变化是无法及时使决策者获悉的。
除以上几点外,财务报告还有其它几点局限性,譬如它只能列示以货币表现的项目,经常把重点放在法律形式上而不是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上等等。、综上所述,种种局限性的成因可分为两种:一是由财务报告本身内在属性所决定的;一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财务报告赖以发挥作用的条件有所变化,使财务报告的质量有所下降。对于前者,我们不应过分指责,相反的,应考虑用其它方式宋弥补。我们考虑的是在第二种情况下应怎样对财务报告进行改进,使其逐步适应目前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进一步满足信息披露要求的未来财务报告模式
为进一步满足信息披露的要求,财务报告应考虑到投资大众的广泛信息需求,将企业经营面临的机遇、风险、前景、背景等信息更全面地揭示出来。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日趋复杂,目前的财务报告体系必须在内容、体系等方面做相应改进,才能满足上述要求。
1.财务报表的改进
(1)不再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基础
前文已列示了采用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财务报告显示出的种种局限性。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末来的财务报告将同时采用多种计量方法,譬如针对新金融工具的出现,可采用公允市价来计量。在选择计量基础时,随着对信息相关性的日趋重视,将来市场价值或现行价值有可能作为一种计量基础形成一套独立的会计报告模式,但就短期来看,由于可靠性等原因,似乎现行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一时不能被取代。
(2)更多的披露不确定性和风险信息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经营与财务风险不断提高,不确定性信息大量增加,企业需要加强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控制,财务信息使用者也迫切需要更多了解这方面的信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87年发表了《风险与不确定性特别工作小组报告》,专门对重大风险、不确定性和财务弹性的披露问题发表意见。因此,财务报告将更多的披露有关企业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信息。
(3)更多增加分部信息
跨国经营的大集团公司的经营业务及分支机构都比较复杂,提供分部信息显得日益重要。分部报告的目标是:就企业面临的机遇和风险提供多种标准的补充信息,因此分部信息是全面分析企业所面临机会和风险的重要依据。有关分部信息的确认与披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改进财务报告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4)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将日趋增加
前文中指出许多影响企业经营状况的非财务因素无法披露,类似的这种信息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因财务报表的复杂化,无法包容更多的信息,而某些必要的说明又必须加以补充,所以要在附注中说明。另外,还有一些采用与报表不同基础编制的信息等内容将更多的扩充到表外的附注中去,以便使财务信息使用者更多地获知企业各方面的信息。
2.建立实时财务报告系统,提高信息报告的及时性
财务信息披露的严重滞后不仅给信息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有时也为某些别有动机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人们迫切要求及时获得可靠的信息,信息技术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建立实时报告系统成为可能。电子联机实时财务报告将取代传统手工的财务报告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及时性相可靠性。建立实时财务报告系统后,企业所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都将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并将其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阅的数据库中,使使用者随时查询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变动情况及其它主要事项,虽然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系统给传统财务会计及报告理论带来冲击,但相信它是会计改革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产物。文秘站版权所有
三、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改革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还很不完善,因此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很不规范。在证券市场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改革仍稍显滞后。财务报告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与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无关联。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改革应特别注重完善财务报告规范体系。这也是我国目前“财务披露不规范”问题亟待解决的一个方面。
1,协调各项会计政策,规范信息披露
我国会计规定可谓政出多门,关于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规定,主要有两个部门来制定:财政部和证监会。前者通过会计准则及具体准则对信息披露进行规范;后者主要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和《财务报表附注指南》进行规范。两者尽管分工较默契,但协调性不够。应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使各项会计政策协调起来,以便更好的指导信息披露工作。
2,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加快具体准则制定工作
我国目前已发表的具体准则只有很少一部分,在我国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会计改革和财务报告的改进都需要具体准则的尽快出台。而相应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定位和具体内容等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完善
3,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发挥审计鉴证作用
充分发挥审计的签证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督体系对财务报告的改进和信息披露的规范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菲·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探讨[J]·财会月刊,1998(2)
财务信息报告范文2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开展,从内部挖潜增效,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财务管理活动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财务会计报告系统则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职能。因此,建设好财务会计报告系统,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
一、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现状与评价
1992年实行两则两制的财务会计改革以来,财务会计报告经历了动态的发展历程。国有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从最初的三张主表,发展到如今财政部要求的大量附表和附注的披露,其内容在逐步地丰富和细化,既满足了企业对外披露信息的需要,同时也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支持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的报告体系还远远满足不了现代企业高效管理的需要,财务信息细化的程度不够,披露的时效性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从全局的角度统筹规划财务会计报告的建设,使财务报告真正发挥其在财务管理中应有的作用。
现状一:企业可以做到会计核算电算化和财务会计报告的电算化,但是二者还没有有效地衔接起来
从企业自身的层面来看,企业的会计核算电算化和财务会计报告电算化已经初具规模,两者都有通用的软件系统支持,但是从会计账簿数据直接编报财务会计报告的功能一直没有实现。会计人员只能先通过EXCEL等办公软件系统拷贝账簿数据,然后粘贴到报表格式上来,这种半自动化的过渡导致会计人员无论是编制中期财务报告还是年度财务决算时,都时间紧、任务重,经常加班加点非常辛苦,但结果往往还不如人意。
现状二:财务会计报告仅仅满足对外披露的需要,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求
目前,无论是财务预算报表还是财务决算报告,由于有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的要求,编报时基本上以及时、较好地完成对外披露为主要目的。而企业内部日常管理对信息的需求显得匮乏,尤其在专项业务管理时,往往需要纵向和横向全方位的统计数据,但目前不能够随时获得,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重新收集资料。信息资源不能共享造成了工作的无序和资源的浪费,显然要应对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是十分不利的。
现状三:财务会计报告中,预算报表、财务快报、财务决算中报和年报自成体系,缺乏相关性和整体性
目前,上述几套报表体系在管理上各立门庭,按照业务模块划分,不同人员有不同的分工。这样就使报表之间虽然基础数据相关,但是报表数据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变得复杂,股东、董事会以及其他与企业相关的信息需求者不能够直观地解读财务指标,这对融资、投资等重大资本运营会带来一定的困难。
现状四:软件系统缺乏统一性和连续性,造成数据在企业间、不同报告期间不兼容,降低了数据的可利用价值
有些企业没有统一要求其下属企业的核算和报表软件,下属企业可以自主开发或购买软件系统,造成上下信息流传输不畅,转换工作量很大。同时,近年来软件系统的更换也造成企业的前后期数据不能兼容,直接影响多年经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总体上来讲,目前的财务会计报告一是缺乏系统性;二是深层管理的深度有待加强,缺乏统一的财务信息体系和系统开发是制约管理的瓶颈。
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核心――信息元素
从财务会计报告的现状可以看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财务会计工作手段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如:会计工作的数据载体由纸张变为磁介质和光电介质;数据处理工具由算盘、草稿纸变为高速运算的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实现了实时数据的直接输入输出。这些变化直接导致了会计披露目的的改变,由原来受托于经营者的事后反映和总结,转为倾向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的总结加前瞻性的预测信息,信息的有用性和实效性决定了财务会计报告披露的价值。因此,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建设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是信息数据的相对固定和统一,增强连续型、可比性和相关性;二是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目的使用者对财务会计报告的需求;三是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提升财务数据预测与分析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必须研究会计信息的披露形式和手段。经过多年的实际工作,我们发现由于信息使用者需求的日益增加,尽管目前财务会计的报表格式和内容一直在不断地完善,但是任何一套财务报表体系都不能说可以完全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因为使用者的动态需求使财务会计报告需要年年调整。鉴于此,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应该打破固定格式和固定框架的限制,笔者建议引入“信息元素”的概念,以建设“信息元素型”财务会计报告体系来解决目前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元素的含义
所谓信息元素,就是指围绕着财务会计报告这一主题设计的基本财务指标或非财务指标项目,犹如人体的“细胞”,作为独立的基本单元存在并具有既定的指标含义。
(二)信息元素的范围
1992年,我国的“两则两制”改革确定了基本的三张会计报表后,尽管对报表的披露要求不断细化、报表格式和内容一直在丰富,但是相对而言,会计要素的基本定义要稳定得多。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而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体准则》对会计要素的定义又进行了重大调整。这次调整完全是按照2000年国务院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将这些会计要素作为信息元素的范畴,可以为构建统一的财务会计报告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从财务会计报告披露的内容来看,财务会计报告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财务指标的披露上,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以及生产技术性指标等在内的非财务信息也成为财务会计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信息元素的范围要大于单纯的财务或会计要素的范围,它是完全围绕报告披露和财务分析、财务预测及财务决策而设计指标并发挥功能的。
(三)“信息元素型”财务会计报告系统的构建
构建“信息元素型”财务会计报告系统的基本思路是以信息元素作为基本落脚点,将信息元素纵向分级划分,设定一级主干信息元素和二、三级分支信息元素,构成“信息元素树枝结构”,从而构建起财务会计报告披露信息的体系框架。具体步骤如下:
1.在基本层面上应将信息元素划分为“财务信息指标”和“非财务信息指标”两大类。2.将“财务信息指标”体系,分为“基本指标”和“比率指标”两种类型。其中:在“基本指标”下首先需要对现有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分析,寻找出报告中的基本信息单元,它们是计算其它比率指标的基础,也是披露的基本内容,对此进行初步分析,如“应收账款” 、“固定资产”等一级会计科目作为一级主干型信息元素;再在一级基础上设计二级信息元素,如“往来单位”、“坏账准备”等,以下级次依此类推。需要说明的是,在不断细化的过程中应将与报表项目有关的细节加以说明,如“长期借款贷款期限”、“实收资本的构成”等信息的相关性也归属在这里,作辅资料进行披露;“比率指标”部分必须借助“基本指标”中的基础信息,结合企业财务管理,重点设计可以作为信息元素存在的计算公式较固定的比率指标。这些指标公式明确、计算惟一,便于直接进行财务的分析、预测和决策。3.在“非财务信息指标”中按照目前披露的、有关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人事、采购、生产、销售、质量管理等多方面材料进行披露,主要基于信息使用者的关键点需求进行披露。4.在指标间的逻辑关系上,需要测试并稽核,防止生成错误的信息元素。5.按照上述结构和内容开发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系统,建立电算化环境下的“信息元素型”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实现最终的数据转换、收集、汇总等多种功能。
(四)信息元素的组成特征
从企业建立整体信息库的角度来看,为了便于在信息库中查找、筛选,一个独立的信息元素,至少应具备以下四方面的内容:名称、时间、填报单位、金额,这四项内容横向描述了该信息元素的基本特征。因为我们设计的出发点完全基于“某一信息元素”而不是“某一张报表”,打破了目前财务报告软件系统不能实现同一指标不同期查询、分析的局限。这样一来,只要按照这四项内容排序输入查询条件,就能够瞬间完成统计数据的收集工作,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利用价值。
(五)信息元素的指标来源及其种类
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涉及方方面面,报表的披露详细全面,所以信息元素是一个强大的信息数据库。数据库里的指标可能成百上千,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指标:
1.可以从账簿中直接生成的财务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直接从账簿中取数,是形成报表主表和附表财务信息的基本来源。比如以“ 应收账款”、“应交税金”期末数等指标生成资产负债表,“主营业务收入”、“管理费用”本期数等指标生成利润表等等。这些数据有一级科目直接生成的,对于具体的科目披露还有从二级甚至二级以下级次会计科目中取数的情况,因此占信息元素的比重应该是最大的。
2.经过计算自动生成的财务指标
如果一项指标是从其他数据加工得来的,那么这项指标尽可能不作为信息元素,换句话说,信息元素以该指标(数据)从来源上直接生成,不需再分解为宜。但是如果某些指标计算公式固定,含义惟一,不产生歧义,也可以作为信息元素存在,但这些指标只占信息元素的少部分,比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指标。
3.行业生产技术类的经济指标
这些指标是编报企业行业技术指标表的来源。具体来说可依据行业的不同而设计不同的指标,比如电力行业的“发电量”“设备利用小时”等指标。部分指标同样需要计算而成,比如电力行业的单耗类指标。
4.从其它统计渠道得来必须手工填写的基础数据
这些指标多为统计口径的指标,是编报“企业基本情况表”等报表的来源,比如从人力资源部门得到的“职工人数”、从统计部门得到的“工业总产值”等指标。
5.其它文本说明性指标
这些指标往往需要从多种途径中获取。比如有助于理解对外重大项目投资说明的“利率情况”、“预期完工年限”、“项目完工程度”,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长短期借款中的“借款到期日”等指标。
三、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化的实施
信息元素的构建和实施必须结合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化的完成,财务会计报告系统开发的成败,是整个财务会计报告管理的决定性环节。与通用财务软件开发一样,需要专门的软件开发人员并结合企业内部会计人员共同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以实现从核算系统到报告系统的对接,能够直接从核算系统中取数生成信息元素。
(二)由于非财务信息的存在,可以借鉴分部式报告的观点,考虑让相关部门参与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比如,有关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可由人事部门协助披露;有关销售协议方面的信息由销售部门披露,披露部门从会计部门拓展到了人事、销售、计划等部门。
(三)在开发的过程中,除了按结构层次构建信息元素外,还可以将相对稳定的报表比如三张主表延伸开发,实现报表的实时生成,这样将大大提高披露的效率。
(四)信息系统生成后,将信息分为核心与非核心信息。非核心信息作为公共产品具有及时使用性,不需保密,可以对外公开;核心信息只由财务部门、企业高层管理当局和董事会主要成员垄断使用,不对外公开。
(五) 在建立信息元素的基础上延伸信息模型的建立。既然元素固定,就可以运用这些元素进行项目预测、决策分析、经营结果分析等,实现图表结合、基础数据与计算结果联动的目标,以更直观、简便的方式进行不同时期的比较和不同指标的平衡。比如,建立预算考核平衡计分卡模型、成本因素分析模型、不同时期经营成果对比柱形图、项目投资后评价模型等等,这些对企业的决策非常有意义。
另外,要注意秉承开放式的开发思想。即在开发过程中要考虑预留接口、将来有可能进行的整体信息化流程(如ERP)整合等,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信息的及时上报、传递和分析。
四、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化的配套建设
真正贯彻和落实好这套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系统,建设配套的外部环境非常有必要。
(一)建立相应的财会制度,提供制度保障
建设信息元素型财务会计报告体系至少应建立以下相关的财会规章制度:
1.明确财务会计报告中信息元素的指标解释
以指标手册的形式明确信息元素的组成、指标解释以及指标间的稽核关系等内容,使信息元素规范、有章可循,这种手册的优势在于设计内容相对统一,手册相对固定,而不是年年变更。
2.规范财务会计报告电算化操作的办法
主要包括两层含义:(1)在每个单位内部建立局域网环境下的财务会计报告电算化操作流程设计和权限分配,通过身份确认和密码设置等手段,使职责权限分工明确,保证软件系统操作的安全;(2)在上下级单位的报送过程中,利用互联网或系统远程网络建立相关的操作流程和权限,保证及时、准确地报送和接收数据,真正建立起通畅的财务会计信息流。
(二) 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保证执行效果
由于系统不仅需要实现软件功能的运用,而且要注重对未来信息的预测与分析,因此,加强对财会人员的财务和会计知识的综合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计算机技能显得非常重要。不仅如此,培训内容还应包括信息元素的讲解、软件操作培训、模型的设计和运用等。同时,还要加强对财务分析的培训,提高财会人员运用指标分析现状、提出处理或改进建议的水平。唯有如此,财务人员才能真正扮演好经济参谋的角色。
财务信息报告范文3
摘 要 目前,我国少数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上提供虚假信息,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损失。本文通过研究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的原因,帮助认识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的各种手段,进而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财务报告 虚假信息 原因 控制措施
财务报告是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也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做出科学投资、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所谓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即会计核算及会计报表编制的过程中违反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采取一些不正常的手段和方法人为影响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会计附注等相关信息及资料,使财务会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从而达到某种特定目的行为。虚假的财务报告之所以会产生并不是公司会计人员的过错,而是公司股份的持有者或高级管理层的意愿,比如经理、厂长、上级领导、大股东等。
最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财务报告造假的现象不断出现,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事件也日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究竟怎样才能使企业财务报告客观、公正,需要了解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的原因,最后才能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财务报告的职能与作用
(一)反应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
财务报告最能反应企业目前资金的运转状况,资金来源和资金去向,也可以了解企业的投资方向和企业管理方针。更进一步的反应企业的财务是否稳靠、以此来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
(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许多的企业经营中,通过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此来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在这一点上,企业财务报告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企业通过对财务报告的分析,总结企业发展的利弊,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这样就能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
(三)通过企业财务报告,对过去进行总结
企业财务报告是反应企业过去经营的一面镜子,企业的经营者和财务人员要对报表上的数据,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总结。以此来了解企业过去生产经营业绩、销售数额和现在资金运转的情况。从而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经营管理的状况和企业发展得失。
二、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的原因
企业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的原因有许多,总体而言主要是个人和企业两个方面。比如,个人为了获取巨大的利益、提升和推卸责任及企业为了获取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偷税、漏税等目的,所以在企业财务报告上产生了虚假信息。下面将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一些政治意图
这种情况适用于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为一些国有企业为了扭亏为盈、创造良好经营业绩,所以就在财务报告上做虚假信息。因为对他们来说达到良好经营效益,已不仅仅是经济任务,而是一项政治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就会在财务报告上做虚假信息。
(二)较少纳税,获取更多利润
众所周知,企业的净利润多少与税收直接挂钩。依据税法: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率而得出的。所以很多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净利润,就在财务报表上动脑筋。
(三)增加效益考核
财务报告是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基础。它不但关系到公司企业的总体经营状况评价,而且还关系到企业管理人员业绩的评定,影响到他们的工资、奖金及以后的升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可能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
(四)获取更多的银行贷款
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出现了亏损、倒闭现象。他们不得不去求助于银行进行贷款。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不会向已经亏损和即将倒闭的企业贷款。所以有些企业为了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及其他途径的资金,一般会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以此来获取银行贷款。
(五)达到公司股票上市的目的
根据我国的《证券法》对企业股票上市有着严格的规定,其中企业近几年的盈利状况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基于此,有些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就有计划的进行做虚假财务报告。甚至有些企业与社会中介机构串通,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三、控制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的措施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保障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
第一、要严格执行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对会计从事人员必须是通过正规的程序和途径取得执业资格证。第二、还必须要对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并且运用所学的法律道德知识保证自己行为的合法化。对于会计从事人员不仅要加强自己的职业技能培训,更需要加强自己的职业道道培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以更好的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二)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
会计基础工作不仅是会计工作的基础,而且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企业应当严格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对财务报告的编制、对外提供的分析利用全过程的管理,明确相关工作流程和要求,落实责任制,确保财务报告合法合规、真实完整和有效利用。
财务信息报告范文4
关键词:经济;会计信息;披露经济
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重要体现,而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的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经济情况的直观表现,对于经济决策者的决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企业对于自身发展的参考衡量指标,所以这些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我们所重视。
一、财务报告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对无形资产的披露不全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企业的发展的影响因素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一个企业的固定资产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它并不仅仅包括金钱,物资等有形的财产,也包括知识产权,发明创造等无形的财产。并且这些在一个企业的资产评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知识为代表的的无形资产更能直观的评价一个企业的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也更能判断企业的未来经济走向。而在财务报告会计信息披露中,往往依据传统的信息披露的原则,而忽视无形资产这一点。这就导致了财务报告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全面,不能满足投资者,债权者以及企业管理者决策的需要。
(二)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
不全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必须要承担和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也是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对企业发展的必然影响。一个企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免不了其他企业和行政执法部门的互相影响。在资源的使用上,企业对于资源的获取途径和对资源的使用率以及生产方式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同的。另外企业的生产免不了会对社会环境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这些都属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体现在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中。但事实上有不少企业忽略了这一点,并没有将社会责任纳入到会计信息的核算中,主要注重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社会责任的重视,是会计信息的核算不够完善。
(三)信息的披露缺少时效性
信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财务报告的会计信息也是如此。市场的形式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可以说经济市场受多种因素的调控,所以他每时每刻都处于动态的变化中。这种情况下,经济市场的一点小的波动,都会影响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决策。但现在一般的财务会计信息报告是采取定期报告的形式,而缺少实时的披露,这就不能满足决策者对于信息时效性的要求,不能满足决策的需要。
二、强化财务报告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监管力度
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依法治国的国家,要想保证一项工作很好的进行,必须有一定的法律规定进行约束。对于财务报表会计信息披露也是如此,要想加强对其工作的控制,必须完善相关的法规,这是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合理的对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管理,加强相关立法,加大惩罚力度,对企业管理者和会计进行相应的法制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意义。另外有关部门也要加大监管力度,定期和不定期的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工作进行一定的检查,并且制定一系列的惩治标准,对其工作可以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二)加强对无形资产和社会责任的披露
对于无形资产核算的忽略,我们应该从企业内部入手,加大对无形资产方面的重视。具体可以增设相应的科室,聘用专门的人员,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与鉴定,建立无形资产核算的体系。其次,对于社会责任的披露的忽略主要是在体现在企业对于环境的影响,这可以用法律规定来约束,企业的管理者也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可以说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对于企业生产中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必须付一定的责任,这也从某种角度体现了社会的公平。
(三)提高创新能力,使会计信息披露成多元化发展
目前,我国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进行改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告别以往单调的信息,编制全面完整的专用信息报告表,其中的项目必须多样,以满足不同需求者的需要,可以使决策者从多方面了解会计信息的情况。这就要求企业对于经济市场的情况足够了解,需要有专门的经济市场分析人员配合会计的工作。企业管理者一定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会计信息的披露,防止鼠目寸光,过分关注眼前利益而使财务信息失真。而新的会计信息披露中也应该反映出对于会计信息时效性的要求。首先在报告的周期上,我们可以适当的进行缩减,在信息的方式上,我们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表格,图像等,使决策者可以对信息有更直观的了解。另外在信息的传送方式上我们最好采用网络传送的方式,这样可以减少一定的时间,实现信息的时效性。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财务报告会计信息披露存在这些的问题,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但具体的改革也是小的改革措施汇集起来的,所以在现阶段,我们还是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方式,对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小问题进行优化和创新。是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朝着准确,完整,直观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张艳 单位:大庆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田茂礼.我国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6).
财务信息报告范文5
关键词:会计信息; 相关性; 财务报告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应该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经济决策密切相关,利于投资者等相关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发展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及预测。一般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主要由反馈价值、预测价值、及时性来决定。
1、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财务报告主要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效果的书面反映文件,包括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状况说明书。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企业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债权人及政府管理部门与社会监督体系等。会计相关性主要指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对企业产生的投资、交易、借贷、监督、管理等决策性活动中,对财务报告信息提出的要求。从会计相关性角度出发,财务报告改进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1历史报告与未来报告相结合
会计信息决策的相关性既包括对历史业绩的评价相关性,也包括对企业未来发展状况预测及决策的相关性。而在现有的企业财务报告中,重点提供历史信息却忽略了未来信息,财务报表的改进应注重历史与未来相结合,加强未来报告。
1.2财务报告与非财务报告相结合
财务报告主要是以货币计量的报告方式,具有综合性,同时符合价值管理需求。但有些情况下,货币计量无法如实反映效率与实物量的真实情况,对决策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因此,在财务报告中,应该以坚持货币计量为主的前提下,增设非财务指标,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1.3通用报告与按需报告相结合
现有的财务报告主要适用于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投资者、经营者、债权者、供应商、员工、客户及政府管理等多方面信息,但是由于财务报告的篇幅有限,且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不同,因此通用报告不能满足所有特殊需求。从会计相关性角度来看,应注意将通用报告和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按需报告相结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4定期报告与实时报告相结合
会计信息相关性对财务报告的及时性提出要求,现有的财务报告中分为月报、季报、中报和年报,但其中有些只有年报而没有月报。从会计信息决策者的需求角度出发,信息的实时报告十分重要。尤其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实时报告更具有必然性。因此,财务报告应尽量缩短周期,考虑定期报告与实时报告相结合,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时效性。
2、 改进企业财务报告的有效策略
2.1对企业未来价值趋势的预测
在经济环境较稳定的情况下,决策者可以通过企业过去经营成果及相关财务报告来推测企业未来。但是如果经济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那么发展规律很可能发生改变,就无法根据历史财务报告来推测企业未来,否则会降低财务报告的相关性。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应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对企业未来价值趋势的预测报表。但是如何确保预测信息的科学性,目前尚有不同的认识与方法。从理论上来说,完整的预测报告是最佳披露形式;但是从实践角度来说,若想编制完整的预测报告,具有一定难度,可操作性不强。因此,目前很多国家仅要求上市公司提供预测数据,一般企业则不要求,因此企业对此重视度不够。若想披露企业未来价值趋势,应尽量在报表中提供详细的企业未来价值信息,如企业投资状况、材料成本波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开发新产品等内容,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尽可能多提供信息,提高财务报告的实用性。
2.2增设报表披露的内容
根据财务报告中充分提示的原则,凡是能够公正表现企业经济活动的信息,都应该完整的提供出来,以便于决策者的使用与理解。因此,在现有的财务报告基础上,首先,要增加对无形资产的披露,包括人力资源、科技发展等,以无形资产充分体现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其次,完善财务报表的附注信息。在会计水平较发达的国家,会计报表的附注内容基本是报表自身内容的5倍,可见附注的重要地位,而我国的财务报表则停留在以报表为主要内容的阶段,适当增加报表附注内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增加对表外项目,如长期购买协议、知识资本、人力资源等均可以体现,这也是对报表的使用者提供了更有用的材料。另外,在现有的财务报告中,会计数据仅能体现资产价值,而无法看出资产数量。如果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不能掌握报告主体对资产的管理情况,忽略报告主体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就可能造成决策失误。因此,财务报告应加入对资产实物计量指标,同时提供货币金额与实物数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
2.3重视对环境影响的财务信息披露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既创造了社会财富,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环境问题对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影响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是环境自身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影响;二是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并对企业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通过财务报告了解环境对企业影响的重要性,对于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及相关利益集团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生存是关乎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经营的重要问题,如果一个企业无法持续发展,那么基于持续经营理论的会计信息根本无法发挥作用;其次,获得由环境因素产生的负债或治污成本,以及资产价值的贬值、其他环境风险损失等对企业发展产生影响的信息,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在现有的财务报告中,常忽略环境信息的披露,无法满足当前环境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经济形势的要求。因此,在财务报告中加入环境影响方面的信息,也是财务报告未来发展趋势。
2.4加大财务报告的监督力度
为了避免由误导性信息、虚假信息等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一方面应提高企业对财会人员的管理与监督,重视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在财务报告的编制方面,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财会人员的指导与培训,以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财会人员的动机、行为,避免会计行为的失范,同时加强对财会人员舞弊行为的监督与处罚力度,确保提供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另一方面,加快完善企业内部的会计规章制度的建设,并注重制定实施细则,从源头上避免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建立起规范有效的内部会计信息披露监督体制。根据财政部门及证监部门颁发 的规范意见,整改内部财务报告披露不全面、不完善等问题,不断加强修改与补充,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相关性。
2.5制定实时财务报告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一方面,我们要缩短财务报告的间隔时间,缩短提供财务报告的周期,例如采取季度财务报告或者临时财务报告的形式;另一方面,以定期财务报告与实时财务报告并存的形式,建立一套能够保障信息及时性的财务报告控制制度。让定期报告成为财务成果分配的根据,而实时财务报告则是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对提高财务报告的相关性与及时性提供了技术保障,并可将财务报告存储于互联网中,用户可随时通过互联网进入企业报告的系统中寻找自己所需的信息,进而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时效性与价值性。
由上可见,在改进企业财务报告的过程中,加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关键内容,最终目标是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效服务。因此,在促进企业财务报告改革中,应严格遵守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防范会计信息漏洞,提高会计信息的科学性、准确性、相关性。
参考文献:
财务信息报告范文6
[关键词] 会计信息;现状分析;对策思考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6. 002
[中图分类号] F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6- 0003- 02
由于现代企业的运行机制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必然存在多重利益博弈。切实处理好这些利益博弈,对于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1.1 注重财务报表中信息,忽视表外信息
为企业利益相关人及时全面披露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当局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我国会计制度对外报送会计报表格式、内容和填列方法的统一固定性,致使企业对外提供报表的信息量有限。
1.2 强调会计信息数量,弱化会计信息质量
不同的利益相关人,其行为目标不同,因此,在经营业绩稳定增加时想方设法隐瞒业务收入,逃避纳税;在经营状况不佳,利润下滑时则授意财务人员虚构数据,粉饰财务报表。
1.3 注重历史信息,忽视前瞻性信息披露
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以披露历史性数据为主,没有考虑信息使用者需要全面了解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需求,缺乏前瞻性的信息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决策对信息相关性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不确定因素在大量增多,企业管理当局有义务根据其所处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对自身未来时期可能出现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变动情况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前瞻性、预测性信息资料。
1.4 信息披露成本高,使用效果差
会计信息的披露也存在着成本效益问题。只有信息产生的效益大于信息的成本,信息的生产才具备经济上的合理性。这种信息披露成本既包括为扩大、改进披露而聘用更多的有经验的会计人员,设置更多的组织机构以及由此发生的更多披露费用和审计费用等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有形成本,也包括为改变会计披露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的负面效应。
1.5 通用财务报告信息量有限,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不足
主要表现在:①企业对外提供的通用财务报告中,涉及会计核算的业务范围较小,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量有限,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不高,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②货币计量假设导致许多无形资产无法计量,自创的无形资产在会计核算上没有坚持持续经营假设,使投资于不同资产形态的企业会计数据可能失去可比性,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导致企业的实际价值无法得到反映,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充分性。
2 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措施
2.1 完善信息披露法规,加大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处罚力度
从近些年来的执法实践来看,对违规造假处罚的力度不够,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采取措施,严厉打击企业违规披露会计信息行为,以增加他们的违法成本是当务之急。同时,强化审计队伍的自身素质建设力度,增强审计队伍力量,明确划分财政审计、证监部门各自的职责范围,进一步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接受业务委托的方式及报酬支付方式,也是规范会计信息披露,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选择。
2.2 扩大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增加表外非财务信息披露内容
传统财务报告无法反映非财务因素,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又影响了披露内容的充分性,特别是有许多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没有在财务报告中体现出来。因此,打破财务会计报告只反映财务信息的观念束缚,及时全面披露企业所选用的会计政策、会计变更、或有事项、社会责任等非财务信息内容显得十分必要。
2.3 健全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全面披露企业未来价值的预测信息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完善,现在和潜在投资者都急需了解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情况,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应尽可能详细地披露企业未来价值趋势信息、外部环境的相关信息,以利于相关信息使用人的经营决策。
2.4 改革通用财务报告内容,实行会计信息的个性化披露
现行的财务报告已经无法适应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其财务报告体系应在规定的基本财务报告内容和格式的基础上,实行个性化信息披露。通过编制差别报告,以满足不同用户的特殊信息需求。差别报告可以在两个层面上实施:①由报告单位为不同使用者提供内容或时间上有差别的财务报告,有选择、有重点地披露某些使用者特殊需要的信息;②由政府部门通过有关的准则或法规的规定,对不同规模或类型的企业,在编制与提供财务报告的种类以及披露的会计信息的格式、内容、数量、详尽程度等方面,实行有差别待遇的制度安排,以满足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决策之需。
2.5 充分披露无形资产信息,如实反映企业市场价值
传统财务会计报告把信息的重点放在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的披露上,而将知识资本中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管理方法等的披露排斥在财务报告之外的做法,已日益显现出它的弊端。事实上,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类信息却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保持持续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计量中心将从有形资产转向无形资产,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正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从有形资源转向无形资源,从财务资源转向知识资源,其最大障碍将是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在会计系统中适当引入“公允价值”、“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等多种计量属性记载不同项目资产,对真实披露企业财务报告信息,反映企业市场价值十分有利。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