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环境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环境建议范文1
关键词:幼儿园;剪纸;传统文化
剪纸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是时代的沉淀与智慧的折射。在剪纸艺术中,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古老的中国艺术特色,还能体会当时的社会意识以及人们的审美取向,同时,剪纸本身就有着很大的欣赏价值与使用价值。将剪纸艺术应用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来,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使幼儿受到艺术的熏陶,形成对于构图、造型以及颜色初步的认知,为其他艺术类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对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幼儿的参与度较低
在进行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时,受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都是独自制作和布置教室的墙面,很少让幼儿参与进来,环境教育就沦为空谈。人们对幼儿园环境的要求是整洁、美观、素养,这样,当家长或幼儿走进来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和认可感,同时这些因素也会对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产生很大的束缚。此外,大部分教师都是在课下进行园内环境创设的,这就使得幼儿很难参与进来,或是参与的时间较短,这就对他们思维能力的开发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并且,幼儿园环境创设是要进行班级评比的,教师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幼儿参与就来,就很可能起到反作用。
(二)没有足够的动态创设
在当前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教师所采取的材料大多是静态形式的,很少将实物运用到环境创设中来,这就使得幼儿只能在这个环境中进行观察和欣赏,无法进行交流和互动。有的幼儿园只在开学前进行一番环境创设,然后就会维持整个学期,主题大环境一直都没有什么变化,这种静态性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很多的不利因素。
(三)没有将民族文化融入到环境创设中来
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内容是能够对幼儿园的生命成长提供支撑作用的,它们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精神。这些内容的重要性无须赘述,将其应用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来也有着自身独特的意义和重要性。但是,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很少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倒是对一些西方的节日比较热衷,到了圣诞节就会准备圣诞树、圣诞礼物等,万圣节的时候也会准备南瓜灯、万圣节墙面等。在过这些节日的时候,幼儿园就会非常热闹,也会在环境创设方面下很大的工夫。但是在过中国传统节日时,教师所进行的主题环境创设则很少,也没有相应的宣传和教育。一些西方文化的材料很受教师和幼儿的欢迎,但是我国的传统民族艺术却被丢弃一旁。以剪纸艺术为例,很少有幼儿园专门针对剪纸艺术进行主题环境的创设,幼儿对于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深意就无从了解了。
二、剪纸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
(一)锻炼幼儿的手部小肌肉群
在剪纸的过程中,要想剪出自己想要的图形,幼儿必须能够灵活操作和使用剪刀。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手部肌肉尚不发达,经过了剪纸的锻炼,他们就能灵活进行一些精细的动作,长期坚实下来,小肌肉群就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他们多动手去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大脑,还能使其产生更多的动手意向。剪纸是一种趣味性极为浓厚的活动,很受幼儿的欢迎。据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回到家后还会想拿起剪刀剪一番。
(二)使幼儿体验艺术之美
剪纸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对称美、线条美等,这些元素都能帮助幼儿很好地感受美、体验美,产生对于美的向往。由于幼儿的能力所限,他们的剪纸形式都比较简单,常见的是剪一些对称的图形或小花、小树等。教师要对学生的剪纸方式进行指导,如利用镂空帮助学生剪出一朵小花,打开镂空之处,就能再次看到一朵花,将纸旋转之后就能剪出波浪的形状。我们还可以将一些与剪纸相关的视频播放给幼儿看,利用艺术家精湛的技术为幼儿带来视觉上的刺激,使幼儿从情感上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同。
三、剪纸艺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
(一)利用剪纸美化园内环境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是有一定要求和规则的,有着整体性、复杂性的特点,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与发展特点来进行环境的创设,使环境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在美好的环境中,幼儿不仅能够获得身心的愉悦,还能学会对美进行欣赏和感受,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力。剪纸是一种充满了美的艺术,教师和幼儿一起拿起剪刀,共同创造具有美感的作品,再将这些作品应用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来,就能充分发挥剪纸美化环境的作用。以往,我们也曾经带领学生一起剪纸,但是剪完、展示完之后就处理掉了,或是让幼儿拿回家去,剪纸就成为了一门无法走入学生生活的课程,很难使学生受到相应的启发。因此,我们要努力避免这种教育误区,和幼儿一起利用剪纸来进行园内环境的创设。在剪纸活动中,幼儿会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作品,虽然他们的手法较为稚嫩,也剪不出太复杂的形状,但是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经常会有一些超乎想象的作品出现。幼儿的作品不像成人那样是熟练操作而已,他们赋予了作品丰富的情感,这也是幼儿创造力的有效体现。我就经常利用学生的剪纸来布置教室,还专门腾出来一面剪纸墙,并用幼儿的作品来对其进行美化。看到自己的作品放到了教室的墙上,幼儿心里的满足与激动就溢于言表了,他们对手工操作和环境创设有了更大的兴趣。
(二)剪纸为幼儿园环境创设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材料
在进行环境创设时,教师所采用的材料是丰富多样的。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考虑材料的成本,还要为幼儿的健康负责,选择一些安全性较强的材料,且这些材料要有很大的可操作性,不然会给教师和幼儿的操作过程带来很大的麻烦。剪纸所采用的材料就是纸,它的成本非常低,有着丰富的创作空间,只要幼儿能够想象得出来,他们就能够制作出自己想要的作品,当然,这些作品都是简化了的。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创造剪纸作品,并设计各种各样的主题,如“春天来了”,就可以剪一些长长的“藤蔓”挂在墙顶上,再用绿色的彩纸剪一些“小草”,小草中间点缀几朵“小花”,几只“蝴蝶”在窗户上振翅欲飞。这样,不仅丰富了环境,也丰富了我们的环境装饰材料和内容。总之,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剪纸艺术有着独特的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剪纸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利用幼儿的剪纸作品来进行园内环境的创设和美化,使幼儿能够全面参与到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罗娜.快乐体验:幼儿园美术创意角落的实践研究[J].儿童与健康,2013(6):16.
幼儿园环境建议范文2
关键词:民间文化;环境创设;幼儿教育;创意美术
美术是幼儿最喜爱的艺术活动之一,在对幼儿全面培养和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创意美术能够让幼儿在学习中,通过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和视觉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幼儿园的伙伴分享自己的成果,在分享快乐的过程中,体会艺术创作带来的艺术魅力,能够让幼儿积极地去思考和创造新的艺术美感。民间文化是广大人民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体现与传承,在幼儿园创意美术环境创设过程中融入民间文化,不仅能够让幼儿从小就尊重和理解民间传统,还能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的精髓。本文就基于民间文化的幼儿园创意美术环境创设与实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一、利用班级活动的环境创设
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应该将民俗节日文化、民俗戏曲文化、民俗饮食文化等民间文化作为环境创设的内容,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应该随着民间文化的不断演变而变得丰富多彩。首先,应该通过绘画的形式,让幼儿利用美术描绘出自己喜欢的画面或场景,培养幼儿初步的认知能力和对美术的兴趣;其次,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美术,让幼儿在相互比较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培养幼儿初步的判断能力和审美意识,最后开展主题活动,场景的布置应该充分地考虑和应用民间文化,幼儿能够通过活动场景的创设而被民间艺术所吸引,产生积极向往和探索的欲望。活动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民间戏曲创设不同场景的话剧,戏曲中的声音、服饰、故事等都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饰演不同的景物和角色,初步了解民间文化的魅力和精神,同时还可以邀请不同班级的幼儿进行活动,增强幼儿的沟通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对自己好奇的东西主动寻求答案,培养幼儿积极向未知探索的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幼儿园内公共环境的创设
在幼儿园内环境的创设过程中应该灵活地应用海报、壁画、展台等媒介,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示民间文化,进而吸引幼儿对民间文化的喜爱和关注。民间文化与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传统的节日、不同的饮食起居风俗等都反映出人们对美好事物和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由于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间文化也是精彩纷呈,在幼儿园内环境的创设过程中应该以时间为线索,展示不同时期的民间艺术文化,并且在展示的区域设置不同时节、不同节日的主题内容,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民间文化艺术氛围,让幼儿在学习生活中体验不同的民间文化。民间文化包括很多内容,民间文学是其中的一部分,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藏深厚的民族精神,在园内环境创设中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让幼儿体验民间文学的丰富与魅力。在园内的主要通道墙壁上可以粘贴多种形式的民间故事壁画,如: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经典的神话传说故事能够让幼儿初步了解我国故事关于人类的由来,体会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以及那种顽强不屈、积极探索、顽强奋斗的精神;同时可以粘贴国内外著名的童话故事壁画,如:神笔马良、白雪公主,让幼儿在了解我国民间童话故事的同时开阔视野。同时每一幅壁画都应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去阅读和理解,不断地熟悉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让幼儿产生对民间文学的爱好。在听觉方面,可以选择不同内容的童谣、绕口令等,让幼儿在初入幼儿园时就能时刻感受到一种民间文化的艺术氛围,不断地提高幼儿对文学的兴趣,并产生创作热情。
三、幼儿园外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外环境的创作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利用民间文化进行创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综合性和情景喜剧性,积极开展不同形式内容的橱窗宣传,让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他们初步的动手能力,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利用丰富的民间艺术进行大胆想象,在活动中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在活动中播放不同主题的民间歌曲,让幼儿在活动中渗透民间音乐教育。利用橱窗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家长意识到民间文化对幼儿成长教育的重要性。
总之,不同的地域有不同色彩和特点的民间文化,幼儿教师在进行创意美术环境创设时应该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充分和创造性地利用这些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为幼儿创设一个了解、认识、融入民间文化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幼儿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参考文献:
[1]张娜.在环境创设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9).
[2]陈白鹭.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建设园本课程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学前教育研究,2010(12).
幼儿园环境建议范文3
新入园的孩子情绪不稳定,他们对新环境和设施不熟悉,个别孩子哭闹现象严重;多数孩子不会自己吃饭,不喜欢用幼儿园的水杯和毛巾,但对从家里带来衣服、玩具感到亲切。很多孩子喜欢听故事、听音乐,喜欢玩新鲜的玩具。他们对成人有强烈的依恋,喜欢和固定的老师交往,怕见生人。由于他们情绪易受环境的影响,所以,他们很容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注意力容易转移。
月重点工作
1.熟悉幼儿园的环境,逐渐认识常用物品及标记,尝试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2.在轻松的生活环境里,培养幼儿愉快的情绪,逐渐摆脱焦虑情绪。
3.开展主题活动:《开心宝宝》。
4.结合教师节和国庆节,激发幼儿爱老师的情感,并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愉快气氛。
5.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入盥洗室,学习解小便、洗手,学习独立进餐、擦嘴,并把餐巾、碗、勺放在指定地点,安静地就寝。
月教育目标
1.知道自己上幼儿园了,对幼儿园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喜欢老师和小朋友,逐渐习惯和适应集体生活,会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同伴及幼儿园其他工作人员。
3.能听懂并学说普通话。
4.喜欢听故事、看表演,翻阅图书,简单理解其表达的意思。
5.乐意参与集体游戏活动,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减轻入园焦虑,乐意上幼儿。
6.学习相应的行为规则,逐渐适应集体生活,增进与老师、同伴的情感。
月工作准备与建议
区域活动:
开放区域:生活区、娃娃家、语言区、美工区
娃娃家:提供同类的布娃娃、毛绒玩具、塑料食物、婴儿用品等2-3份,模仿照顾娃娃、收拾屋子等。
生活区:1、喂小动物:将纸板箱装饰成小动物,嘴部挖空,用教大的塑料勺子将塑料泡沫块、干蚕豆、玻璃珠等作为食物给小动物喂食,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2、扣纽扣:准备缝有各种纽扣的小衣服,供幼儿解开、扣上。
美工区:1、海绵画:把海绵切成各种形状,蘸上颜料,在纸上轻拍、挤压或摩擦。
2、撕报纸:随意撕、粘。
3、橡皮泥塑:提供橡皮泥、模具,供幼儿压印或捏塑。
语言区:1、一页一页翻书看,看护图书,不撕书不卷书。 和同伴友好地看书,不争不抢。
2、提供各种与主题相关的图书和幼儿从家中带来的图书,供幼儿阅读。提供玩具电话机两部,供幼儿自由交谈。
环境创设:
1.创设安全、温馨、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幼儿尽快与教师建立依恋关系。2.活动室的整体布置体现家的温馨、舒适,墙面用彩色纸进行装饰。
3.墙饰主题为“开心宝宝”,拍下小朋友开心的笑脸并张贴。
4.在墙面上设置“我与好朋友手拉手”展板,每个幼儿的照片旁都贴有一长条皱纸,让幼儿根据意愿与自己的好朋友连“线”粘贴。
家长工作: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小班幼儿入园的适应性方法。
2.了解幼儿家庭情况及生活习惯,建议家长有意识地向孩子介绍幼儿园的愉快生活,激发幼儿想上幼儿园的欲望。
3.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情况,特别是适应幼儿园生活方面的情况建议家长根据幼儿适应情况,逐步延长幼儿在园时间。
小2班9月份主要目标与活动安排
月教育活动 主题名称 活动内容 涉及领域
健康 语言 科学 社会 艺术
开心宝宝
小动物和大灰狼
小碗
小乌龟上幼儿园
小手拍拍
谁和我一样
绕毛线
找小猫(1)
我的朋友在哪里
点名时间
木头人
手指谣
百宝箱
你喜欢上幼儿园吗
找小猫(2)
天天午睡身体好
吹泡泡
我该怎么办
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告诉妈妈
小动物找家
有礼貌的猪宝宝
开火车
好朋友
我爱我的幼儿园
猜朋友
朋友树
小兔找朋友
碰一碰
幼儿园环境建议范文4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及《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精神,大力发展我县学前教育事业,坚持以公办幼儿园为主、民办和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工作思路,整合教育资源,完善保障机制,集中精力抓好学前教育三年规划的建设和发展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3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8所,民办幼儿园22所;在园幼儿4974名,其中公办2147名,民办2827名;现有幼儿教师442名,其中公办206名,民办236名。特别是自2011年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全县新建、改扩建完成7所公立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27%,新建乡镇幼儿园占乡镇总数的46%,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为85%。
1、公立幼儿园建设稳步推进。我县规划新建、改扩建14所公立幼儿园,其中城区3所,乡镇(社区)11所。2011年新建了店头镇中心幼儿园、润良幼儿园,改扩建了县幼儿园、河西幼儿园、太贤幼儿园、侯庄幼儿园、桥山镇东区幼儿园;2012年新建4所幼儿园,其中阿党镇中心幼儿园、田庄镇中心幼儿园正在内部装修,双龙镇中心幼儿园、隆坊镇中心幼儿园正在建设中;改扩建仓村乡中心幼儿园、腰坪社区幼儿园和新建桥山镇西区幼儿园正在规划。
2、幼儿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一是着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按照学前教育“两教一保”教师配备原则,2009、2011年两次转岗培训了小学富余教师150余人,新招聘幼儿教师60人。目前,公办园教师占在岗教师的47%,大专以上学历198人,占公办园在岗教师的97%;幼师专业毕业37人,占公办园教师的18%。二是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大培训力度,分阶段举办幼儿教师培训,对所有教师进行教学过程实践培训;选派33名园长、118名幼儿教师,分批参加省、市各类培训活动;2011年后季对全县所有幼儿教师分5期进行全员跟班培训,2012年对新聘40名幼儿教师分2期进行岗前培训,使各园园长和教师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三是着力贯彻幼儿教育方针。坚持依法办学,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保教保育工作计划。同时,根据需求制定幼儿教师招聘方案,继续采取招、转、培训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充实学前教育教师队伍。
3、学前教育投入切实有力。一是优先保证幼儿园建设经费。2011、2012年分别投资1462万元、2234万元,优先用于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今年秋季前投入使用7所,使2147名幼儿顺利入园。二是认真落实学前教育免费政策。2011年秋季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免费标准为学前一年幼儿每生每年1000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前一年幼儿补助生活费,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一年按250天计算),即每生每年补助750元。2012年秋季全面实行学前三年免费教育。三是逐步加大资金补助力度。按照每人每年200元标准给幼儿园补助公用经费,基本保证了幼儿园的正常运行。2011年,对民办幼儿园维修改造实行“以奖代补”政策,补助资金30万元,并对民办幼儿园安保补助13万元。
4、学前教育管理日益规范。一是切实加强幼儿园管理。严格执行民办教育机构的审批和年检制度,依法清理非法办学机构,2011年以来取消不规范幼儿园7所,对管理规范并取得办园许可证的幼儿园全部给予支持和鼓励。扎实开展幼儿园分类定级工作,目前,全县有省级示范园1所,二类园25所(公办7所、民办18所),三类园4所。二是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坚持“保教结合,游戏为主”的办学特色,积极开展幼儿教育改革,突出幼儿特点,合理设置教学与活动时间,防止和纠正“保姆式”的教育模式和“小学化”倾向。三是切实加强检查指导。对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进行检查,指导幼儿园改善设施,提高办园水平。协调相关部门检查指导幼儿园各方面工作,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及时化解安全隐患,确保万无一失。充分发挥县幼儿园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对乡镇薄弱学校的帮扶工作,促进整体水平提升。四是切实加强早期教育工作。探索构建政府统筹,以乡镇(社区)为依托,教育、卫生、妇联等部门和组织协同运作的早期教育服务网络,每个乡镇(社区)依托辖区幼儿园,聘请专业人员定期为辖区0-3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提供早期教育服务,促使家长科学育儿能力不断提高。
二、存在问题
1、建设资金到位率不高。我县学前教育建设已完成投资3696万元,其中争取各类学前教育补助到位资金1019万元,占资金总额的27.6%;目前缺口资金达2677万元,占资金总额的72.4%。由于资金实际到位率较低,多数建设项目靠施工企业垫资实施,对幼儿园建设造成较大影响。
2、公办园建设亟需加强。特别是城区、店头的公办园规模不足,城区各公办园大班额现象日益突出,一些班级严重超员,给学校管理带来诸多困难。店头镇现有幼儿1532名,而该园只能容纳412名幼儿入园。全县公办园在园幼儿仅占在园幼儿的44%,公办园明显不足。
3、民办园办园困难较大。民办园基础设施差、办园标准低、师资水平低、管理难度大、收费矛盾突出,多数民办园只能维持正常运行,保教质量难以保证,加之随着学前三年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和公办园建设数量的增加,家长择校明显向具有资源优势的公办园倾斜,民办园发展空间萎缩,对学前教育整体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4、幼教队伍力量薄弱。幼教工作人员与幼教事业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公办园现有教师大多数是小学转岗教师和新招聘人员,学前教育专业仅有37人,特别是音乐、美术、舞蹈等特岗教师严重不足,难以保障学前教育需要。民办园在岗教师学历水平较低,流动性大,多数教龄短,经验不足,给学校管理和培训带来一定困难。
5、卫生管理不够严格。部分幼儿园食堂卫生管理较差,一些厨师未按规定办理健康证,没有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专用手套,有的厨房未挂门帘、纱窗破损,室内有苍蝇、蜘蛛网等;少数幼儿园周边居民环境卫生意识不强,特别是河西幼儿园门前生活垃圾成堆,气味难闻,直接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和师生身体健康,学校及家长对此反映强烈。
三、建议与对策
1、加大投入,提供资金保证。建议县政府认真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对公立幼儿园建设投资力度,切实解决建设资金到位率不高的问题,确保公立幼儿园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2、优化布局,增加校舍数量。一是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对目前规划内在建的阿党镇、田庄镇、双龙镇、隆坊镇中心幼儿园,改扩建的仓村乡、腰坪社区中心幼儿园,以及新建的桥山镇西区幼儿园,在保证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力争1-2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全县形成“公办为主、民办为辅、一乡一园、多点覆盖”的幼儿园建设格局。二是增加城区校舍布点。结合县城西区建设要求,统筹做好康崖底、尧坡、平天3个公立幼儿园的规划、建设工作,力争3-5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使城区公立幼儿园规模由现有的3个增加到6个,从而有效地解决城区幼儿入园难和大班额问题。三是完善小区配套建设。目前,我县各建设小区规模较小,小区幼儿园建设未到位。建议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加强对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在小区建设前进行科学规划,预留幼儿园建设空地,力争使今后新建3000户以上小区都能配套建设幼儿园。
3、政策扶持,改善办园条件。目前,民办园仍是我县学前教育的主要力量,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民办园继续进行政策扶持很有必要。建议主管部门提高民办园的准入门槛,督促其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适当提高收费标准,继续实行民办幼儿园“以奖代补”机制,鼓励扶持民办园改善办园条件。同时,对公办园应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抓好软件建设,高标准配备各类教学、游戏设施和器材,为入园幼儿接受优质学前教育创造良好条件。
幼儿园环境建议范文5
幼儿园;人性化管理;现状;途径
在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中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是办好一所幼儿园的关键。下面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谈谈自己关于人性化管理的看法。
一、当前幼儿园人性化管理缺失现状
1.缺乏教职工的民主参与。
幼儿园有效管理的关键是教职工的参与,然而在多年形成的层级管理模式下,教职工被看成是单纯的管理对象,处于被动接受管理的地位,导致其缺乏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对幼儿园的管理丧失信任感和归属感,难以形成集体的凝聚力。
2.人事工作缺乏科学性。
用人贵在用其长、避其短,然而,当前许多幼儿园的用人模式落后,忽视教职工的需求与合理规划,人员配置随机性强,抑制了教职工潜能和优势的发挥,扼杀了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幼儿园的办园质量。
3.教职工评价制度缺乏合理性。
现行的主要以奖惩性管理制度为标准的幼儿园评价制度的基本功能在于对幼儿园工作人员实施管理,难以实现评价的激励功能,而且这种评价不看过程看结果,不利于幼儿教师的职业成长以及教职工的良性竞争、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4.缺乏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注。
由于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所得回报不明显以及师资紧张难以调剂等诸多因素,幼儿园教职工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的机会十分有限,从而影响了教职工对工作投入的热情,不利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工作价值的实现。
二、幼儿园实施人性化管理的途径
1.强化人性化管理理念,营造以人为本的和谐氛围。
在幼儿园管理中,管理者要以人为本,给教职工一个弹性空间。为教职工营造一个开放、自主、适宜的工作环境,激发教职工的创新灵感和内在潜能。同时,管理者要调节人际关系,为教职工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在管理中尊重教职工的人格、劳动和个性特点,注重与教职工间的相互交流,并善于采取不同的心理沟通方式,利用人际吸引和人格魅力来密切人际关系。另外,幼儿园管理者要加强人文关怀,关注教职工的生活和需要,及时将集体的关心和帮助传达给每一位教职工。
2.充分发扬民主,获取教职工的普遍参与和认同。
参与管理、参与决策是人的一种自我实现需要,是精神方面的一种高层次需求。因此,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要注意接收来自于教职工的呼声,倾听她们的意见建议,特别是要发挥园务会和教代会的职能作用,凸显教职工的管理者身份。例如,笔者在一些发达地区的幼儿园参观考察时发现,有的幼儿园设有“合理化建议登记簿”,认为教职工提的建议越多,说明就越关心幼儿园事务。所提的建议被采纳了,促进了工作发展,提建议者则会受到表彰奖励。
3.知人善任,为教职工创造发挥自己才干和特长的条件。
教职工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幼儿园管理者应做到对每位教职工心中有数,用其所长、容其所短,捕捉每位教职工身上的亮点,为教职工提供适宜的施展才干的机会。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发挥人力资本作用,做到人尽其才,还可以使教职工有效发挥个人优势,提升工作质量。
4.健全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管理心理学的激励理论认为,动机的产生有赖于激励,有效的激励来自于合理的评价。因此,要想使教职工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就必须依靠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一方面,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根据每位教职工的不同背景,将统一的评价标准与个性化的评价相结合,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注重教职工评价的动态性和发展性,为教职工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和相应的机会。另一方面,在激励的过程中,多样化的激励方式能有效凝聚教职工的团队精神。
5.关注教职工的专业成长,将人员的使用和培养相结合。
幼儿园环境建议范文6
关键词:小班幼儿;入园适应;建议
一 、引言
对于幼儿来说, 幼儿园生活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转折期,对幼儿一身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对新入园的小班幼儿而言,幼儿园是一个非常陌生的环境。刚入园的幼儿大多数表现出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如果这种负面情绪不能自然消失继而会产生恐惧、悲观、失望等对心理健康发展更为不利的情绪,出现更为严重的“拒园”行为,从而阻碍幼儿的成长。因此,一直以来,入园适应问题是学前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之一,也是家长和一线教师颇为关注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要创设平等和谐的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由此可见,解决幼儿园适应问题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因而我们有必要对儿童的入园适应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在寻找有效措施缓解儿童精神压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其成功适应新环境,新事物,为儿童更好地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东阳市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情况又是如何呢?为了了解这一情况,本研究对东阳市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情况进行了调研,试图了解东阳市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情况。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抽取了东阳市三所幼儿园的200个幼儿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200份,实际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100%。
三、结果与分析
表1幼儿入园哭闹、教师安抚情况的统计(%)
从表1中可以看出54%的小班幼儿能轻松入园,高兴地跟老师打招呼,37.5%的幼儿有入园哭闹,教师需安抚的现象,8.5%的幼儿哭闹现象严重,教师无法安抚。
表2 幼儿入园依赖程度的统计(%)
从表2中可以看出51%的幼儿喜欢亲近老师,愿意听老师的要求,45%的幼儿偶尔会缠着家人或老师,4%的幼儿喜欢完全依赖家人和老师,不听要求。
表3 幼儿在园与同伴之间的关系的统计(%)
从表3中可以看出66.5%的幼儿能友好的对待同伴,比较合群,28%的幼儿偶尔会去攻击他人,只有5.5%的幼儿对待同伴不友好,喜欢攻击他人。
表4幼儿在园交往情况的统计(%)
从表4中可以看出46%的幼儿乐意与他人讲话,沟通交流,51%的幼儿交往能力一般,不怎么喜欢与他人交流,而3%的幼儿沮丧少话,默默伤心不理他人。
表5 幼儿在园进餐情况的统计(%)
从表5中可以看出只有42%的幼儿完全适应这方面,能自己独立地开心的吃饭。而52%幼儿还需要借助教师的帮助才能完成,甚至有12%的幼儿进餐比较困难,不愿吃饭。
表6 幼儿在园大小便情况的统计(%)
从表6中可以看出88.5%的幼儿大小便正常,没有尿裤子的现象。9%的幼儿因某种原因,偶尔会有尿湿裤子的现象。2.5%的幼儿自理能力较弱,有大小便不示意,常常尿湿裤子。
表7 幼儿在园午睡情况的统计(%)
从表7中可以看出74,5%的幼儿能自己安静地午睡,不需要老师的抚慰。20.5%的幼儿睡前需要有老师的陪伴或听听故事才能很快入睡。5%的幼儿没有很好的建立午睡的习惯,不愿午睡。
表8 幼儿在园参加集体活动情况的统计(%)
从表8中可以看出60% 的幼儿能积极参与集体活动,39%的幼儿会参加集体活动,但积极性不够。1%的幼儿会排斥活动,不喜欢被这个大集体的一些规则所约束。
表9 幼儿在园情绪表现情况的统计(%)
从表9中可以看出68.5%的幼儿全天的情绪比较稳定,30.5%的幼儿偶尔会情绪不稳定,会闹闹小脾气,只有1%的幼儿情绪比较低落。
四、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1.对于幼儿在园行为表现情况的讨论
从表2的数据来看,只有51%的幼儿不会依赖家人或老师,愿意听老师的要求,能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而45%以上的幼儿依赖性还是比较强的,对幼儿园环境产生不适应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幼儿与养护者分离而导致的不适应,在刚入园的孩子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孩子会紧紧抓住养护者的手不放,这也是幼儿入园时普遍出现的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现象。因为幼儿在婴幼儿时期已与他的养护者之间建立起了依恋关系。这种依恋是深刻持久的,它为幼儿提供了情绪安全的保障,能帮助幼儿自信的适应环境。在依恋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幼儿也相应的出现了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分离焦虑是幼儿在与依恋对象分离时表现出的恐惧和戒备反应。陌生人焦虑是指幼儿与陌生人接近时表现出的恐惧和戒备的反应。幼儿入园,养护者的离开,幼儿园环境的陌生、教师的陌生、小朋友的陌生,导致幼儿面临着这样两重焦虑的存在。自然幼儿入园的最大的不适应在于与养护者的分离。
从表4和表8的数据来看,只有46%的幼儿乐于与同伴沟通交流,60%的幼儿能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中,已经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而51%的幼儿和39%的以上幼儿喜欢自己一个人伤心不说话,排斥集体活动,产生不适应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导致的不适应。因为现在的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为中心”的发展阶段,自我为中心认识的孩子不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的规律以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在与同伴一起交流、一起游戏时就会产生不一致的理解,因而会产生冲突性。致使有些幼儿喜欢自己一个人默默地伤心不说话,不理他人。再加上现在幼儿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为主,在家里习惯于独享父母之爱,独享玩具、食物,进入幼儿园后却要与小朋友分享,同时还要遵守幼儿园这个大集体的一定规则,需要她们的约束和克制。这些要求都使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感到陌生、不安和恐惧,进一步导致幼儿入园的不适应,因此产生排斥集体活动的现象。
从表5的数据来看,只有46%的幼儿自己能独立进餐,开心的吃饭,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好,适应幼儿园。而51%的以上的幼儿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不会自己独立进餐,产生不适应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幼儿生活能力差而导致的不适应。因为幼儿在脱离熟悉的家庭环境到幼儿园时,需要改变在入园前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系统---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这对于幼儿来说又是一大挑战,这使得幼儿适应困难。因为这部分幼儿在入园时,不会独立吃饭,这就导致幼儿在幼儿园里出现吃饭慢吞吞,甚至不愿吃饭的现象的产生。这都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导致的不适应,这样的不适应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在集体生活中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导致幼儿产生自卑和胆怯的心理,加重分离焦虑带来的负面情绪,最终使幼儿不愿入园。
从表1、表3、表6、表7的数据来看,幼儿会产生不适应的现象的主要原因都可能与幼儿与养护者分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和对幼儿园作息制度不习惯、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有关。因此教师和家长要高度重视这几方面,教师不要一味注重自己的教学效果,而忽视幼儿常规的培养。家长与老师还要共同协助,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必定是稳定的,在以后去改就来不及了,所以一定要尽早。老师和家长要去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2.对于幼儿在园人际关系情况的讨论
从表2和表3的数据显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和幼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来看,一般来说幼儿刚入园先和老师先亲近,与老师的关系要好,可是数据显示45%以上的幼儿不怎么亲近老师,而只有28%的幼儿与同伴间的关系处理的不好,两者相比,后者要比前者要好。这说明教师自身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对幼儿的投入还不够,对幼儿不够关心,致使幼儿不喜欢亲近老师。因为教师是幼儿在幼儿园中的“重要人物”与“权威人物”,她们期待着教师亲近他、关心他,渴望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把教师当作最可依恋和信赖的人。因此教师应好好思考。
3.对于幼儿在园情绪表现的讨论
从表9的数据来看,68.5%的幼儿全天的情绪已经比较稳定,只有30.5%以上的幼儿情绪会有低落的现象发生,产生不适应的现象。这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正常的,因为小班的幼儿处于“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偶尔会闹闹小脾气,小脾气一过又会恢复良好的情绪。因此教师应加以关注每个幼儿,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她们,让他们能快乐地生活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
(二)建议
幼儿是稚嫩的、可爱的,为了让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再结合以上的原因,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儿入园前家长帮助其做好充分的准备―入园适应的良好开端;幼儿入园时教师的爱―入园的关键点;幼儿园―入园适应的桥梁;家园合作―入园适应的合力。
参考文献
[1]朱蓓凌.儿童入园适应心理分析[J].幼儿教育,2007,Z1:38~39.
[2]姜永杰.心理学视野中的幼儿入园适应探析[J].幼儿教育,2006,Z1:22~23.
[3]唐林兰.幼儿入园适应问题探析[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96~97.
[4]汤肖丽.2~3岁婴幼儿“入园适应”教育对策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5,12: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