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的核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法治建设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法治建设的核心

法治建设的核心范文1

关键词:法院信息;网络;科技;创新

人类进入21世纪,在全球知识化进程中,人们充分利用信息产业重新构建了工作及生活布局,特别是信息化对法律工作及确保司法公正等方面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信息化、网络化对司法工作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助推力有利时机,是我们各级法院首要工作任务。需要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效率,逐步实现各级法院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全方位实现审判工作全程数字化,从而树立法院公正、高效的良好形象,本文就加快法院信息化建设与法官素质教育谈几点看法,展示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明天。

一、法院信息化建设是法官创建学习的新模式

如何利用先进的、新型的信息化网络系统来促进法院工作,促进审判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使民众有机会自由地与法院进行信息交流和对话沟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民主法制环境。这一切需要我们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把信息化建设摆在首位,齐心协力把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好,把法院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推向新台阶。

各级法院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功能,结合基层法官的职业特点为,开展专题讲座、庭审观摩、案例分析、研讨会、辩论会等方式以开拓法官视野,提高法官认知社会、解决纠纷的能力。必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方式,使基层法官的再学习课程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上受信息化等载体的影响,在树立终身学习全过程中提倡“开放共享、全球受益”的教育新理念,结合自身优势孕育出新的学习模式,提高了高等教育受知面,为法官职业生涯铺平了道路。同时,课程国际化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基本的重要举措。所以,对国际开放教学资源情况的了解与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快地了解国际教育发展情况,引进新的教育思想,与世界同步。不断的为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建设增加活力,更有效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可见,法官接受高等教育可以在身边,只要在办公室敲击一下鼠标,就能听到一流的法学教授讲课,清华、北大、南开等法学教育资源就在眼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开拓了法官创新意识。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远程庭审、远程调解等实现“公正与效率”的理性化,以形成正确的职业教育方式。远程教育对于我们的法官再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形成新的培训机制,促进偏远地区和内地区域在受教育平等。在重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院校和不同学科之间基础和资源存在差异中,要鼓励打破校际各自为战的书面,整合各种资源形成高校社会资本群体性。以伊春为例,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这一平台,从而使中国的法律教育大众化在伊春法官培训中更加辉煌发展。

二、法院信息化建设是法官教育载体的有机结合

在信息日新月异的今天,法院整体工作通过虚拟管理软件中心连接业务管理、信息、办公自动化三大系统,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挖掘并统一数据结构,整合成各网络、各系统公用数据库,使社会公众了解法院建设情况和审判工作的透明度。法院信息资源库的建立,为广大干警从传统办公状态进入网络化办公,信息化办公平台,将各类文件、法规、信息情况均放在资料库中,通过网上办公、批示、阅读、案件分析,从而在无纸办公和办案中真正实现现代化。尤其在加强基层法官素质教育,除了加快培训基地、设备、教材等载体建设外,还要广泛利用网络、大众传媒等手段提升教育效能,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吸收、消化、扩展教育培训成果。时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办公自动化建设,努力推进案件流程管理网络化,庭审活动数字化,案卷公文电子化,数据传输高速化,形成法学教育是多种法学教育模式的结合,法学教育体系框架内人才培养取向多元化。充分利用信息化为新时期法官学历再提升和知识再积累提供了必要学习环境,提供充实技术力量,抓好应用培训,完善应用软件,提高智能程度,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帮助法官认识社会,提高工作的预见性,积极利用教育载体开拓创新司法体系,创建学习型审判机关,优化教育培训机制和环境,拓展法官知识面,提高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

法治建设的核心范文2

中图分类号: TM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c)-0195-01

随着不断成熟的风力发电技术、持续下降发的电成本和国家政策的支持,风电建设项目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这类建设项目不能盲目发展,必须在权衡建设项目社会效益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实施风电建设项目。为此,笔者采用基于秩和比的可信区间法评价某风电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为决策者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评价风电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分为3类,社会经济指标包括环境污染指标、土地效益指标、就业指标和区域经济指标,社会环境指标包括节能指标、噪声指标、视觉景观影响指标和辐射与干扰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包括鸟类影响指标和植被影响指标,仍选用文献[1]给出的各指标归一化的权重系数。聘请专家对某风电场的相关指标进行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差5级定性评价,所得各指标各等级的构成比和。

1.2统计方法

应用基于秩和比的可信区间法[2]综合评价某风电场反映社会效益三类指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95%CI时,为降低I类错误,检验水准按照bonferroni法进行校正。设原检验水准为0.05,则校正后的检验水准α=0.01667,对应μα值为2.39。

2结果

2.1秩和比的计算

将反映社会效益各指标的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差等级的百分比分别按高优、偏高优、部分、偏低优和低优进行编秩其中高优按数值从小到大编秩,低优按从大到小编秩,偏高(低)优秩次=(高(低)优秩次+不分)/2,不分是指不论该等级的数值如何均编以平均秩次,即(n+1)/2(n表示评价指标数量,下同)。数值相同者编以平均秩次。之后按照公式RSRij=ΣR/mn、RSRi=ΣWiR/m=ΣWiRRSRij(Wi表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R表示秩次,m表示评价等级,下同)分别计算各指标和各类评价指标的秩和比。

2.2三类社会效益指标的比较

将各类社会效益指标进行平方根反正弦代换,将代换值y按照公式y±μαSy计算其95%CI。比较y的95%CI可知,社会经济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本文计算得到的秩和比是反映风电建设项目社会效益的一个综合指数,由于编秩时区分各等级的程度不同,所以计算得到的秩和比越大,说明社会效益(或类指标方面效益)越高。可见,该风电建设项目的社会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环境(>表示优于),反映了该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因为从该风电场的基本情况看[1],场址区海拔高度1900~l970m,为低山丘陵地貌,梁沟发育,有较为开阔山顶场地,地形起伏较大,交通便利;周围区域内居民相对较少,风电机组运行产生的噪声较少干扰附近居民生活;风力发电自动化运行水平较高,风电场运行和管理人员较少,集中处理后的生活废水能达到排放标准,对水环境未产生不利影响;风电场安装了机型、转速、色彩相同的风电机组,建成后可为当地旅游事业的开发提供新的景观。但是,对夜间迁徙的候鸟可造成危害[3],建设中风机基座、塔架基座及道路建设和施工会破坏土壤和植被。但从各指标的秩和比看,土地效益指标和区域经济指标的秩和比相同是其不足之处,因为这两个指标的各等级百分比不完全相同,编秩时只考虑了同一等级中各指标的百分比的相对大小。

法治建设的核心范文3

关键词: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业转型;现代农业;循环经济

新型农民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新兴概念,党的十已经将新型农民确立为现代农业经营的主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日益凸显,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已经成为推动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将就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在建设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概念的提出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与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密不可分,都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新现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科学化水平,实现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近年来,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已经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以农户合作经营为方式,依托先进的农产品平台,在资金、技术、人力、物流等方面,实现农民的合作经营,建立经济组织。2007年,我国正式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给予大力支持,并进行立法,以规范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和运行。

二、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必要性

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自1978年以来,我国一直实施,这种经营方式有利于农民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与此同时,相对分散,农户之间以家庭为单位相互独立,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一旦掌握的信息不对称,用户很容易遭受较大的市场风险。

与传统的分散经营相比,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具有以下优势:

(一)提升农户的整体竞争力

建设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能够将组织内所有农户的土地、资金、信息、技术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合作经济组织的方式投入市场,农户的整体竞争力得以提升,有利于增强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灵活性,掌握发展自。

北京市平谷区基于农业发展的现状,先后建立了北京绿谷土特产品产销协会、北京平谷区大桃标准化种植协会、北京胜泉康汇农产品合作社等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这些产销协会和种植协会提供统一的销售信息、启动资金、技术服务、辅助谈判等,降低了农民独立参与市场竞争的风险,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传统的经营模式下,农产品独立销售,农户们的信息渠道有限,产品附加值低,农业综合效益低。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以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其他小型农户加入合作组织,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的产业组织,龙头企业的加入,有利于解决农户的农产品滞销问题,农产品加工实现规模化生产,有利于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改进农业生产技术,通过农业科技致富,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三)发展机制更加灵活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能够实现农户间的资本联合、劳动联合、产销联合,而且发展机制更加灵活,根据现有的发展经验,很多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签订了合同,根据产品的交易量进行分红,发展方式灵活多样,农户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选择性参与,有较大的自主性。

随着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农户还可以以土地、资金、劳力、技术等参股,以产权为纽带,形成机制更加灵活的新型经济共同体。同时,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还与农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对参与合作组织的农民提供保护价,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真正实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三、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目前,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我国农业发展底子薄、农民基数大,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很多的问题,目前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数量相对较少,规模也不大,服务能力尚有待提升。就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强化政策扶持,鼓励农户承担农业项目

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组织间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从最初的蔬菜、水果、养殖等农产品为主的单一合作,逐步发展到旅游、生态农业、科技服务等综合性领域,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试点覆盖面积也不断增大,这就需要政府强化政策扶持,鼓励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探索新的新领域,给予帮扶和优惠。

以生态农业的建设为例,对承担了相关项目的农户,在前期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包括果袋、肥料、农药等农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定期提供技术培训和销售支持,对于农产品种植效果好、质量好的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还可以给予适当奖励,以此激励农户积极承担农业项目。同时,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时可能面临很多问题和困境,单靠政府的作用和帮扶是不够的,需要集合社会各个团体的力量,加强产业帮扶和招商引资,广泛参与到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中去。

(二)完善培训体系,为农户提供持续性培训

在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要发展现代化农业,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参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素质,通过持续的技术培训来宣贯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持续性培训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由于参与培训的农户多数文化水平并不高,因此应该选择深入浅出的培训方式,采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进行授课,并尽量以理论结合实践的途径来帮助农户加深印象,以耐心、细致、负责的态度传播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

其次,培训的内容应该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户们多对种植技术应用、病虫害防治、优质高产等与产量直接相关的问题感兴趣,应以此为重点开展系统的培训,辅以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市场经济规律和品牌建设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在提升农民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品牌观念。

(三)加快升级换代,打造高效生态型现代农业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对粗放,农业生产效率整体不高,产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在进行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时,应注重其对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鼓励发展高效、生态、环保的循环农业经济,推动农业现代化、科技化、精细化进程。

在建设高效生态型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循环经济无疑是近年来发展的一个热点,围绕循环经济的发展,生态养殖业、生态种植、生态牲畜业、生态渔业等合作经济组织遍地开花,成为我国建设高效生态型农业的有益探索。

以现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农民私自燃烧秸秆污染环境为例,政府屡次出台政策明令禁止,但难以根治,如果能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集中农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秸秆粉碎,通过青贮、氨化、沤化等方式产生沼气,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沼气是一种对农业生产有益的气体,大量的沼气可以发电,并可以用于农业除臭,少量的沼气则可以用来进行蔬菜的杀虫工作,从沼气中提取出腐熟度好、质地细腻的沼渣,与其它有益复合肥混合后,还能够形成有益于农产品生长的有机肥,整个过程低排放、低污染、低消耗,实现资源、环境、经济效益的三赢,构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绿色、环保、低碳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

四、结语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不仅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扶,还需要地方团体的大力配合、农户的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的推广实施,构建一个新型的县域特色经济合作和技术创新平台,实现对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在技术研发、信息服务、技术培训、产品加工、政策帮扶、产业升级等方面的支撑,推动县域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申茂向,尹昌斌,邱建军.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科技论坛,2011(05).

[2]地方科技工作发展战略研究组.切实加强地方县市科技工作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地方县(市)科技工作调研报告[J].中国科技论坛,2014(02).

法治建设的核心范文4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高校集聚区;校区与社区联系

Abstract:This paper puts fort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university town and community is not natural.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should be reinforced through conscious selection of relevant models and system design. Then, through researching on the three cases,the paper sums up the linkage model of the system type, function type and ecological cultivation type. Finally it is put forward that for university town development to integrate into the building of regional innovative system, the links like planning, framework, organization, ecology, platform, system and market principle are related.

Key word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university and college concentration area;connection between campus and community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09)07-14(5)

作者简介:屠启宇上海社会科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双聘教授

苏宁上海社会科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一、序言

高校集聚区(早期也称大学城)建设自1999年起步以来,在全国发展迅速,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50余个大学城。由于各地竞相上马,大学城一时泛滥,造成诟病良多,许多新增项目被紧急喊停。但已经在建的诸多高校集聚区,仍在探索建设与成长成熟的路径和模式。在实践中,高校集聚区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在一定意义上将自身的建设探索推进到了一个内涵深化的新阶段。本研究首先梳理1999年以来我国大学城建设中出现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而提出假设,认为高校集聚区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同所在地的经济社会生活达成更好的衔接,并指出同产业和社区的有机互动是大学城本身良性发展和对所在地形成正溢出进而达成高校集聚区建设初衷的核心。作为一种尝试,上海市提出了大学校区同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三区联动”,实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大学城发展的构想。本研究选择上海市三个不同类型的高校集聚区,分别考察它们与区域经济社会功能的互动实践,归纳提出推动高校集聚区深化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二、高校集聚区实践发展及研究焦点

1.我国高校集聚区的发展回顾

我国高校集聚区建设虽然时间不长,但发展势头迅猛。1998年8月国内第一座高校集聚区――坐落于河北省廊坊市经济开发区的东方大学城开工建设。2000年8月,7所大学的近万名学生首批入驻东方大学城,拉开了中国各地高校集聚区建设的序幕。由此,“大学城”在中国各地大量兴起,仅两年时间,全国规划建设的大学城达50多座,涉及21个省、市。2002年大学城建设总投入达325.89亿元,校园建筑总面积达1436.97万平方米,容纳高校134所,在校学生59.7万人 ①。

在高速建设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2004年,土地使用方面出现的问题使大学城建设受到众多批评。2005年6月,审计署通报了2004年对杭州、南京、珠海、廊坊4市大学城开发建设情况的审计调查结果,发现高校集聚区建设中存在着违规审批、占用土地和银行贷款比重高等值得关注的问题。

随着高校集聚区建设的规模成型以及种种问题的出现,各地政府及学界已开始反思高校集聚区建设的方向和发展模式,高校集聚区的空间快速扩张阶段正开始逐渐向内涵深化阶段转变。

2.国内外研究回顾

我国理论界对高校集聚区始终保持着关注,学者们相继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从学者们关注焦点的变化过程中,也可以发现我国高校集聚区发展的演进历程。以下我们通过对这些热点问题的顺序回顾,力图发现高校集聚区建设的阶段性特征。

(1)教育资源重组

从我国高校集聚区出现之际,国内学界就对之保持着高度的关注。这一关注尤其表现在学者们对高校集聚区在教育资源重组、开发的重要作用这一热点问题的研究上。王伯伟(2001)认为,高校集聚区的兴建是城市范围内教学资源重组的新尝试,教育产业运作与教学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是高校集聚区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他主张,高校集聚区应当将自身具备的硬资源(资金、技术装备)和软资源(文化资源)加以有效转换,为其他系统提供附加值,从而形成教育产业的巨大科技影响力和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力。皮耐安(2002)则从微观层面上阐述了高校集聚区软资源共享问题必须抓住的三个要点,即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尽快建立校区的师资中心、以课程建设为中心,整合校区专业和学科。

潘懋元(2001,2002)在高校集聚区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开创性工作。他在2001年指出,高校集聚区应当作为知识经济产业来办,应当成为“以大学为主体,企业为主要投资者,政府起支持、指导、协调作用,采取市场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高等教育新模式。

(2)高校集聚区的效应问题

随着高校集聚区建设的发展,一些学者开始从经济学角度对高校集聚区的效应问题进行分析,力图从中寻找这一新生事物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曾国平等学者(2004)指出,高校集聚区的意义在于其通过在教育、科研、人才、信息等资源的集中整合、优化配置和立体发展,实现在更大范围内、更大程度上对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他们从外部效应的理论范式入手,一方面从人才、市场化运作、聚集效应、城市功能四个方面分析了高校集聚区的外部正效应,另一方面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土地使用的大圈地现象等三个方面探究了高校集聚区的外部不经济。他们还根据外部效应的矫正机制,提出对高校集聚区建设的对策建议,即市场主导;政府促进;学校管理;全面、协调、科学的发展。

肖郴松(2004)则分析了高校集聚区的集成效应。他认为,高校集聚区的创建和集成效应的发挥无法一蹴而就,都需要经历一定的阶段演进。他将高校集聚区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先后为:教育资源集成、综合人才集成、第三产业集成、科技产业集成及城市形象集成阶段。通过有效利用高校集聚区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五个阶段的集成效应,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贡献。一旦集成效应没有达成,也将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资源集成变为圈地运动,产业集成变为空壳之城,形象集成变为形象工程等。这就要求高校集聚区的发展必须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妥善处理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真正有效地发挥高校集聚区的集成效应。

彭岚兰(2004)等学者撰文从选址原则角度入手,探讨高校集聚区对城市化及城市经济的作用。文中指出,高校集聚区建设的选址应当符合城市发展战略的原则、后备土地资源储备的原则、环境宜人、交通便利的原则、科研资源基础的原则以及社会文化积淀的原则。

(3)高校集聚区的内部管理与运营机制

高校集聚区的管理及运营机制,随着全国各地高校集聚区的先后建成和运作,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又一热点。葛新斌、胡劲松等学者(2005)从国内现有实践经验出发,结合民法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对高校集聚区产权结构和运营机制进行了探讨。他们指出,高校集聚区成败的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明晰高校集聚区的产权结构和治理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高校集聚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运营机制模式:启动期采取政府主导的“大学城管理委员会”模式,成型期采取大学城主导的“大学城董事会”模式,成熟期采取高校主导的“大学城协调委员会”模式。

陈发美(2001)则着重对高校集聚区内部管理体制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她认为,高校集聚区管理体制的构建包含领导体制、管理机构以及各办学实体等多个层次。在领导体制上,应实行多成分的委员会制,下属管理机构则应职责分明、精简有效,各办学主体实行自主管理。在管理中,应重视管理机构和管理规范的统一性,努力做到宏观协调和微观自主管理的统一。

(4)高校集聚区与高技术园区的关系

高校集聚区如何发掘自身人才、技术的丰富资源,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学界一直以来十分关注的问题。一些学者根据国外的相关经验,提出高校集聚区与高技术开发区的融合发展,为高校集聚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江苏大学的宋东林教授对这一课题尤为关注,他与其他学者共同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对高校集聚区与高技术开发区整合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宋东林等学者(2003)通过对硅谷的案例研究,从硅谷知识开发城的构建机理、高校集聚区与高技术产业区的互动效应方面入手,揭示了硅谷营造高校与企业融合体的经验,并提出了我国构建高校集聚区与高技术产业区融合发展的知识开发城的思路。

在后续研究中,宋东林、刘明显等学者(2005)撰文指出,高新技术开发区与高校集聚区的建设不宜分别实施,而应融为一体,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高等教育发展、高新技术开发与产业振兴的互动与协调发展。高校集聚区与高技术园区之间有许多互补之处,二者的相互融合可从地域、资金、产业结构与学科结构、人员、技术等多方面着手。

(5)高校集聚区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

经过初期的扩张及中期的反思,我国高校集聚区的发展已日趋成熟,学者们对高校集聚区的关注焦点也从高校集聚区自身逐步转向高校集聚区与周边整体城市环境的互动和融合发展之上。高校集聚区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近期学界探讨较多的问题。早在2002年,蒋朝晖就从规划角度对高校集聚区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他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高校集聚区的成功建设,必须一方面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运用市场化的土地策略。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将为高校集聚区提供发展动力的根本,也成为土地策略存在的基础。

王成超、黄民生(2006)从高校集聚区的空间模式角度入手,对高校集聚区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高校集聚区作为具有独特功能的城市社区,因组成、规模、功能、城市规模、用地条件等诸多软硬因素的不同,在地理空间上也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可总结为城市边缘区模式、卫星城模式、城内城模式等。在不同模式的发展中,高校集聚区始终是一个开放性的城市社区,与周边区域有着紧密的联动关系。对我国高校集聚区与区域的联动进行深入探究,探索高校集聚区与区域紧密融合的内涵及具体措施,充分发挥高校集聚区应有的效力与作用也成为这一领域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6)高校集聚区与区域创新体系之间的关系

高校集聚区作为直接参与创新的主体,对于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学界对高校集聚区与区域创新体系之间的关系探讨不断深化。盖文启(2003)在对创新网络的研究中指出,大学对本地域创新网络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① 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和技术;② 承担教育和培训的职能;③ 直接承担衍生企业的角色;④ 建立科技园,承担企业“孵化器”的作用;⑤ 推动产学研密切合作网络的形成,迅速将科技信息和知识转变为新产品。

张辉鹏、石嘉兴等学者(2004)从区域创新体系角度阐述了高校集聚区的作用。他们认为,组建以大学为依托,“官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性大学科技园,对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有重要意义。综合性大学科技园能够成为技术创新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科技成果交易市场、经济和科技信息发源地,从而推进创新网络的研发支撑体系建设。

从我国学术界的总体研究情况上看,高校集聚区作为大学应对城市化发展的建设新模式,自始至终得到了学者们的关心,高校集聚区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主线。同时,在发挥创新作用,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上,高校集聚区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智力源作用。对于高校集聚区与区域创新体系之间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学界深入探讨高校集聚区建设意义和目的的另一重要主轴。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从高校集聚区自身教育资源开发起始,不断向外延伸,直至高校集聚区与外部主体的互动融合,形成由内及外、层层深化、延展联系的逻辑路径,学界理论的热点转换与实践的发展始终保持密切呼应。

由于高校集聚区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因此,国外学术界对高校集聚区的研究也较为深入。目前,国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已经逐渐超越对高校集聚区本身的考察,其重点已进一步深化为对大学-社区或大学-城市等主体之间关系的探讨。美国学者G・斯帕尼尔(G.B. Spanier 1994)指出,大学传统上就具备独立开展教学、科研以及社区服务的多重功能。E・肯尼迪、L・汤普森等学者进一步认为,高校应当与社区形成互动,共同制定惠及当地居民的研究项目和科技政策。他们指出,一个成功的学校-社区合作模式应当基于双方的相互尊重和共同学习,各个主体间必须彼此了解对方的文化和知识层次。围绕高校与城市其他主体之间的合作模式,国外学者从多个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杰罗德・格林伯格、多娜・霍华德、S. 罗索斯、米提斯・苏利文、詹姆斯・凯利等学者对高校与城市公共健康部门的合作进行了研究。杰弗瑞・纳尔逊、艾萨克・普里拉特斯基、海斯・麦吉里瓦里等学者则从社区心理角度对高校与社区合作内涵进行了探讨。道格拉斯・吉尔斯、马迪・巴特勒、安格鲁・罗斯等学者从城市规划角度对社区中的学校-社区合作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以芝加哥为案例,探讨了学校-社区合作在城市规划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国外学者对高校与城市多主体的合作模式研究为我国的高校集聚区研究提供丰富的借鉴和重要的参考。但应看到,国外学界的研究多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校及高校集聚区为研究对象,其发展历史远较中国高校集聚区为长,且发展路径也大相径庭。以发展轨迹观之,欧美高校集聚区大多为自主生长而成,其发展模式多为先有大学,后有城区。这一特点在美国尤为显著。由于早期宽松的土地和规划政策,美国的许多大学先于城市本体在一定区域内建成,且拥有的土地面积巨大。在随后的高校集聚区形成过程中,城市、社区的发展都受到大学的主导,从而形成一种自我生长型的高校集聚区发展模式(Blake Gumprecht 2003)。当然,也有一些西方新兴高校集聚区(如日本筑波大学城)的形成模式属于外生模式,主要由城市政府规划全新地块并资助建设而成。但从总体上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著名高校集聚区大都呈现出自然生长的发展模式,这种情况与我国高校集聚区建设中较为普遍的规划外生发展模式有很大区别,因此在理论借鉴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二者间的差异,避免全面照搬国外经验和相关模式。

除了发展模式的差异外,国外知名高校集聚区的发展已经过了长期的积累,与周边区域的互动和联系已相当成熟。因此,在推进创新和区域发展的目标路径上,西方学者更倾向于长期、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而我国的高校集聚区多为全新创制,且在建设初始就承受资金、社会义务、创新期待等多方压力,因此更倾向于短期见效的速成路径。以是观之,许多西方学者提出的经验和模式不宜仅经时空尺度的高度压缩后就直接照搬。当然,国外高校集聚区在微观层面上的许多成熟做法以及学界在此方面的成果,无疑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但在探讨和应用中应与我国高校集聚区的具体情况紧密结合。

3.本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本文研究是以上述逻辑路径为基础,继续向前延伸。我们的基本假设认为高校集聚区良性发展的关键在于高校集聚区能否同所在地的经济社会生活达成更好的衔接与互动,能否成为区域中有机的组成部分并对城市形成正溢出。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基于对三重螺旋(Triple Helix)模式和校区-社区理论的拓展性运用②。“三重螺旋”模式由亨利・埃茨科威兹与罗伊特・雷德斯多夫(1996)提出,主要强调创新活动中的多主体合作,认为创新无法仅仅依赖于科研机构(包括高校)、企业、政府等个体的单独行为,相关个体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该模式认为,科研机构-产业-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应密切合作、相互作用,三方中的每一方都表现出另外两个的一些能力,同时每一方都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由于联系与作用,代表这些机构范围的每个螺线都获得更大的能力来进一步相互作用与合作,支持在其他螺线里产生的创新,由此形成持续创新流,共同发展。该理论还指出,三重螺旋区域创新空间由三个方面组成,即知识空间、趋同空间和创新空间。实现区域三螺旋创新模式关键在于这三种空间的创造。区域三螺旋相互作用可以被归结为发生在一系列空间中。这三个空间彼此重叠,相互交叉③。这一理论对于营造区域创新环境,改善创新体系运行,减少创新网络形成过程中的障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还有学者提出可以将劳动力、风险资本、公众等看做第四螺旋,对这一理论提出进一步的补充。

本文认为,三重螺旋模式和校区-社区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高度抽象各创新主体的角色担当和先验设定各方利益诉求,而没有充分认识各主体在长期运转中相对固化了的差异性工作目标、运行逻辑和评价体系。因此,无论是推动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还是更泛化地讨论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社区的创新合作,关键取决于如何在实践中探索形成能够兼顾各方的全新运作机制,以引导多元目标的统一、沟通不同运行逻辑,达成集体行动。为此,本文在研究路线上,选择上海市推动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三区联动”实践为对象,通过若干案例研究,分析高校等多元主体在创新合作中的有效机制。

①胡志伟,魏欣.大学城遍地开花令人忧[J].经济论坛,2004,(7).

法治建设的核心范文5

关键词:交互性;职教新干线;空间;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3-0012-03

基于云计算的职教新干线空间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重要任务,是高职教育真正实现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职教新干线是信息库、交流平台,而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于交互性。这里所说的“交互性”,一方面指使用者之间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进行交流与互动,另一方面指平台本身为使用者提供人性化的、方便的交流方式和友好的人机界面。没有充分的、活跃的交流互动,再多的资源也会变成一潭死水,再好的理论也被会束之高阁,职教新干线信息平台就不能发挥其根本作用。由此看来,良好的交互性是职教新干线生命力的源泉,是其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在平台使用上,应将交流互动作为中心内容进行要求和引导;在平台的设计上,应进一步完善平台交互的便捷性、兼容性和实时性,为使用者能够进行交流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一、良好交互性是职教新干线生命力的源泉

首先,在教学中,良好的交互性是基于空间平台的新教学模式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与保证。

如果说从传统的板书教学到采用多媒体形式教学是实现了教学效率上的一次飞跃,那么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到采用职教新干线空间平台进行教学,是教学模式上的又一次飞跃。与传统多媒体课件相比,它不仅有更多的资源、更灵活的形式、更方便的使用途径,而且其资源的更新速度与频率也大大提高。

然而,面对更多的资源和更快的更新速度,如何将这些资源充分、有针对性地应用于教学,使学生受益?那就需要发挥空间在资源丰富与交流方便等方面的优势。借助空间的庞大资源,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尽量多地传授知识,需要的案例、佐证材料可以信手拈来,省去了携带资料的麻烦。通过空间多样化、立体化的展示形式,可以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课堂外,学生可以随时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登录教师的个人空间、各类机构空间,查阅相关的教学资料,还可以在线进行咨询与交流,真正实现“时时课堂”、“处处课堂”,从时间和空间上大大拓宽了课堂的传统定义。以上教学方式的实现,都是建立在交流的基础上的。如果教师空间的资源迟迟不更新,或者更新的过程很繁琐、很费力,就会失去活力;如果空间平台设计不人性化,学生查阅和交流不方便,话题没有吸引力,学生课后就不会积极登录空间与教师交流、向教师提问,空间的优势就不能充分发挥。

教师之间积极良好的交互性也是职教新干线平台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教师之间不仅可以交流和共享资源,还可交流教学方法和教学心得,从而更好地发挥职教新干线平台的作用,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良好的交互还有利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

第二,良好的交互性是通过职教新干线空间形成全校性的交流网络,实现学院领导、教职工及学生的建议、看法及时得到表达的保证。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院长话题”栏目持续火爆,自设置以来,从院长到学生都能够畅所欲言,收到极佳的效果,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如果话题不吸引人,大家不愿参与;如果没有充分调动全院师生的积极性,认真思考并热情参与、充分交互,这样的火爆场面是难以想象的。要实现职教新干线大信息量、可持续地发展,涌现更多的像“院长话题”这样的优秀的主题信息交流平台,必须以良好的交互性为动力。

第三,只有在管理中保持良好的交互性,才能在学校管理中发挥职教新干线空间平台高效率的优势。

管理是讲求效率的活动,更加需要充分考虑信息的时效性和交流的便捷性。职教新干线空间的建立,使指令的传递和信息的反馈更加迅速。通过职教新干线信息平台,可以实现直接垂直的信息交流,实现各级之间全方位、无障碍的沟通。比如,只要登录空间,基层的管理人员就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院领导的最新动态和管理信息,并能及时进行信息的传播。各种管理信息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管理网络。这个管理网络是建立在良好的交互性的基础上的。每一个管理者都是管理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只有每一个节点都能保证信息的时效性,才能保证整体的流畅运行,实现管理的“全息化”。管理网络的形成和不断健康发展是以良好的交互性为动力的。学生管理也是如此。

二、如何提高职教新干线空间的交互性

良好的交互性对职教新干线空间的建设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提高职教新干线空间的交互性,为其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呢?笔者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正确认识职教新干线作为新的信息平台和交流平台的作用,形成以自身工作需要和研究实际需要为目的、以自身职责为中心的职教新干线空间使用习惯。

法治建设的核心范文6

[关键词]民生 跨越式发展 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生态环保

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对民生高度关注之后,以及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理念与完整的政策取向,并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景,其中有许多提法具有新意。如此全面系统地阐述民生问题以及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方案是前所未有的,如此旗帜鲜明地突出公平、平等、共享理念,并将改善民生作为国家发展的目标指向也是前所未有的。

改革开发以来,新疆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4274亿元,比实施西部大开放的1999年增长1.6倍,年均递增10.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926元,比1999年增长1.2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到388亿元,比1999年增长4.5倍,年均增长18.5%。棉花、粮食、特色林果、畜产品四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石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二位和第一位。对内对外的开放水平快速提高。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58元,比1999年增长13倍;农民人均纯收笔4005元,比1999年增长1.7倍。特别是从2000年至2009年,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万亿元,是前十年的4.4倍。

但黄金发展期往往也是矛盾凸显期。在民生方面的问题,如贫富差距、阶层矛盾、劳资关系、教育医疗住房等。另外,新疆历来就是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而且是民族众多,据非官方数据统计以维吾尔族为主,新疆目前有55个民族。各民族起源、发展、壮大以至到今天,各民族历史沉淀各有不同,各有特色,相互融会贯通又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新疆疆域内,文化认同很难统一,祖国认同难形成,历史认同也无从谈起。所以,新疆的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较之内地阻力更大,千扰因素多,困难重重,要达到预期民生效果也要历时之久。那么针对新疆特殊的客观现实境况,民生问题如何解决与如何改善呢?这里谈一下自己几点粗浅看:

1 全力推进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

1.1 以科技为支撑,加快发展新疆工业,打造特色林果业基地,示范基地,形成新疆特色农产品新疆、国家、世界知名品牌。

新疆优势能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要从全局考虑,支持新疆合理提高资源加工利用的比例,面向市场发展一些下游产品。新疆发展特色农牧业大有可为,要帮助当地建设好农业示范园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特色林业和畜牧业,加快推进农牧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精品加工、深加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统筹规划建设工贸园区,搞好配套设施,构筑发展平台,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要支持新疆深入实施面向中亚、联接内地的对内对外开放战略,发挥东引西出、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帮助受援地加快承接内地产业转移,建设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商品中转集散地。围绕增强发展能力开展对口支援,往往是互利互惠的。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而且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仅需要支援方的付出,也会给支援方带来收益;不仅要开拓新疆当地市场,还要开拓内地和周边国家市场,开成区域经济协作的综合效益。着力打造特色林果业基地,示范基地,形成新疆特色农产品新疆、国家、世界知名品牌。

1.2 加快新疆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要想富,先修路。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条件和必要前提,也是决定一个国家的市场规模的主要条件之一。在铁路公路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出现以前,或在交通基础设施不发达的地区,运输成本极高,从而减少了人们的运输需求,人们的经济活动只能局限于极为狭小的地理空间之内,而且人们的大部分劳动要花费在与生产和生活有关的运输活动中,就不可能形成国内统一的大市场,就不可能存在规模经济。

没有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高昂的运输费用会割裂市场联系,把一国经济划分成不同的孤立市场,从而限制专业化分工的范围与深度,抑制经济发展。

虽然近年来新疆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民用航空等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但和沿海及一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建设和发展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尤其对实施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还不能适应。如新疆运输距离长,交通建设资金短缺,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差,运输方式的结构不合理,造成各种工农业产品运输成本高,降低了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抑制了新疆资源优势的发挥。因此交通长期以来始终是我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1.2.1 对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分类指导,分类建设。根据交通建设项目的性质、所在地、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资源状况、交通基础设施现状、开发目标和发展潜力等因素综合分析,将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分为“经营性项目”、“公益性项目”和“一般性项引’三类,实行分类投资指导政策,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1.2.2 在目前新疆财政收不抵支情况下,仅仅依靠地方交通规费收入已难以保证常规发展,更谈不上加快发展和超常规发展。新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继续申请国家的大力支持,积极发挥国家投资的主体作用。

1.2.3 积极要求国家在运价政策上给予我区更多支持,实行优惠的价格政策。以减少进出我区货物的运输成本,促使东西部地区建立良性的互补关系。如我县(岳普湖县)招商引资政策中的产品运出和原材料运进优惠或减免政策等。

2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充分享受社会保障是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前提,也是广大老百姓的迫切愿望。然而,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还存在亟待解决。如社会保障覆盖面窄,制度体系不完善;社保资金来源不足,缺乏法律保障;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分散,政出多门等等。针对以上问题,可采取一下措施完善新疆的社会保障制度。

2.1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

加快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其覆盖面,实行包括农村、城镇相对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形成国家、单位、个人共同负担的养老保险费用体系。

2.2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失业保险体系

一要使国有企业所有非自愿失业职工都能获得事业救济和再就业帮助;二要使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覆盖城镇农村及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职工以及和机关、团体、事业单位订立劳动合同职工;三要合理确定基金使用的目标,做到以失业救济和保障基本生活为主,紧密结合再就业,实行有效管理。四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