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处理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污水处理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污水处理意见

农村污水处理意见范文1

【关键词】农村 污水 设施 管理

江苏省太湖流域(以下简称“太湖流域”)农村污染排放总量占总污染负荷的比重呈逐年增加趋势,农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太湖流域氮、磷污染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全面开展,太湖流域建设了大量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改善农村水质,建设美丽乡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设施在运行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起步早、推广快,一些问题也较早地表现出来,对其他地区具有借鉴意义,应给与高度关注。

1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现状

(1)设施覆盖率不断提高。通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载体,太湖流域累计已建成5800余套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规划保留村庄处理设施覆盖率已超过40%,太湖一级保护区内规划保留村庄覆盖率近90%。地方政府对农村污水处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政策措施,例如常熟市制定了《加强全市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武进区出台了《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暂行规定》等。

(2)设施运行率普遍较低。据抽样调查,太湖流域已建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不到50%,约10%的设施已废弃或拆迁。设施运行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一是污水实际收集量与设计规模差距较大。大部分农村地区实际居住人员为老人、儿童居多,用水较为节俭,加之污水收集管网入户率还不高,产生的污水和收集到的污水量均较少,设施规划的处理能力与实际收集水量出入较大,长期以往造成设施闲置荒废。二是运行维护资金得不到充分保证。设施建成后,大多交由镇村运行管理,部分镇有几十套设施,加上提升泵站,一年运行管理费用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镇村财政大多比较紧张,有些地方为节省费用,出现“迎检运行”现象。三是布局选址不尽合理。少数设施建设时未考虑长期规划,在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部分地方人口减少、村庄撤并,处理设施逐步废弃。

(3)设施运行效果亟待提升。江苏省目前尚未出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标准,设施运行效果良莠不齐。一是早期项目建设水平总体偏低,部分工艺不合理。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各种工艺一哄而上,仅太湖流域就有120余种处理工艺,使用率在1%以上的工艺类型有17种,部分工艺不适合农村地区夏季及早晚水量大、冬季水量少;节假日及冬季污染物浓度高、平时及夏季浓度低;可生化性强,反硝化碳源不足的特点,处理效果较差。二是配套设施不完善。部分地方化粪池建设不标准,渗漏现象严重;雨污分流不彻底,导致雨期收集水量超过处理负荷,进水污染物浓度较低,影响处理效果。三是缺乏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护”现象。在设施建成初期,由于设备厂家负责调试维护或镇村安排专人管理,处理效果较为明显。但在设备厂家维护期结束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管护,同时设备不断老化,导致设施运行效果不佳。

(4)监管制度仍需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由环保、住建、农业、水务等多个部门负责建设管理,各部门工作自成体系,重建设轻管理,未能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制度,对地方农村污水处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力度不够。目前太湖流域已有锡山、武进、常熟、吴江、吴中、相城等6个区(县)实行设施统一委托运维,但大部分地区尚未出台相关管理规定,还存在工作要求不具体、监管措施难落实的问题。

2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的建议

2.1选择切实可行的治理路线和处理工艺

推行接管优先、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的治理路线,根据村庄的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状况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厌氧、生化等)、生态处理工艺(氧化塘、湿地等)或者是组合工艺。尽量选择免工艺参数调节、免设备调度、抗水质和水量变化能力强、维护简单的工艺设备。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规范、施工标准与监管体制尚未建立,工程建设随意性较大,责任不明确。有关政府部门应研究制定适宜工艺(设备)的建设和制造标准、技术规程等,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科学性、实用性。

2.2加快现有处理设施改造和配套管网建设

流域各地应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调查摸底,对存在工艺缺陷、设备损坏等问题的要安排经费实施改造,确保已建设施能够正常运转。将配套管网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尤其是完善支管网建设,打通“最后一米”,不断提高污水收集率。由于区划调整、人口减少等原因不适合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地区,可因地制宜建设经济实用的氧化塘、人工湿地等,防止污水直接入河。

2.3建立完善长效运营管理机制

认真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的“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实行农村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要求。参照常熟市“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监管”的四统一模式,在县(市、区)级层面整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管理,统一打包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运营,发挥专业力量优势,降低运维管理成本,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实现规模化效应。参照吴江区“区、镇级财政分别承担50%的运行管理费用”做法,加大市、县、镇财政投入力度,尽量降低村级组织投入比例或者不安排村级组织支付运维费用。发动经济效益好、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开展帮扶工作,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领域。

2.4加大监督考核力度

农村污水处理意见范文2

电网企业是一个社会公益部门,职能是提供安全、环保电力,满足人类和自然的发展需求。其环境保护设计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011)》相关要求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管理办法(HJ1.12-2010)》。应主要考虑:

(1)工程使用材料为环保型,充分利用二次能源的再生性、可输送性,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因为资源的浪费和减少,都要对生态平衡产生影响。

(2)站址和线路走径的确定要满足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不影响环境自身发展的需要,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

(3)设计成果在施工和建成后,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物质,能满足污染物的自净能力。

(4)满足对环境的可检测要求,如定量、定性指标的设定、测量和评价。

(5)预防为主,环保优先,当环保和工程需求发生冲突时,以环保为主。

2应采取的环保措施

根据以上思路,按照“避让、弱化、防控、修复”的原则,力争将环境影响减到最小值,由被动防护变为主动环保,必要时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设计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2.1变电站设计

变电站内设备集中,安装、检修、维护频繁,建筑物、电缆沟、给排水管道等一应俱全,站外杆塔林立、导线如网。

2.1.1站址选择

在考虑变电站安全因素的同时,严格控制占地面积,尽量使用贫瘠、边坡、改造后的土地,不破坏原始地形地貌,减少水土流失,把土地的使用情况作为环保设计的基本条件。站址远离居民区、村庄、学校,靠近工业负荷中心。应征求规划部门的意见,了解拟选站址附近的社会构成,防止产生环境影响。应靠近公路或街道,交通方便、减少进站道路占地和排污管道长度。

2.1.2建筑材料

建筑物不用或少用粘土砖,减少对土地的破坏;站内架构、设备支柱及其他支撑设施,在满足安全情况下,使用环形水泥杆,少用或不用钢材;电缆沟及盖板、给排水管道等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再生资源,既环保又卫生整洁。

2.1.3设备布置

站内设备布置要应合理,各种建筑物、配电装置以高层和中层为主。主控制室应布置在设备中心,减少各种电缆敷设长度;在城区使用封闭式室内变电站和地下变电站,地表面搞绿化或建筑,进出线使用电缆,和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2.1.4电磁辐射的处理

低频高压产生的电磁辐射的强度到底有多大,对人畜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到底如何,相关部门正在研究。设计部门应从有利于安全、有利于人类和自然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如在满足设备电气安全距离的情况下,在变电站院墙两侧种景观树(自然生长高度在7m以内),吸收和缓解电磁辐射的影响,又可减少设备运行噪音对外部产生的影响;也可用增高变电站院墙的方法进行电磁隔离等。

2.1.5站区绿化做好站区绿化,防止水土流失和扬尘污染,对站区污水应经处理后二次使用,也可通过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及城区污水管道,不得随意乱排,造成二次污染。对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定期清运。对站用变和自用水、自用电的设计和布局要严格计算和控制,减少浪费。

2.1.6应急准备措施

工程设计的应急准备主要是对设备发生事故的预防上,如变压器油外泄,绝缘气体设备漏气等,应有防止各种油料、气体乱流乱排的措施,如设置事故油坑、消防房、变压器灭火装置、电缆沟阻燃隔断等,缩小事故范围,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程度。

2.1.7站区设计标高

应考虑到站内施工和土石方开挖情况,既要减少垃圾产生量,又要减少余土外运数量,造成人为环境污染和破坏土地原貌。站内设计标高应以高于原地形30~50cm为主,使余土和建筑垃圾就地消化和深埋,不得随意抬高站内设计标高值,影响站区四周的自然排水。

2.1.8缺陷处理

对环评部门提出的环保处理意见,应采取有效措施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毕,不得以任何理由敷衍塞责,并将其作为以后环保设计的主要参考资料,用于设计实践中。

2.2送电线路的设计

线路工程距离长,所经过的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施工困难,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满足安全、技术的条件下,对不同的地形、地貌、环境,采用差异化设计,使环境影响和污染减到最小,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2.2.1线路走径

线路应远离居民区、工矿企业、学校、旅游区,在安全和技术满足的情况下,力求线路长度最短。跨越铁路、高速公路、高架桥梁、索道、河流时,满足最大弧垂时交叉跨越距离,保证原有建筑设施和人工环境的正常运行。

2.2.2保护植被杆塔基础

少占或不占植被面积,确需毁坏时要进行恢复或修补,以防止水土流失;对损坏的土地和道路,应进行复垦和修复;应充分估计线路施工时,对农作物造成的毁损情况,力求减至最小。

2.2.3树木和附着物

对跨越房屋和其他附着物时,应缩小耐张段长度,增加铁塔高度,当影响居住安全时,可进行拆迁,也可采用改线方法进行处理,必要时,使用电缆。线路跨越树木时,应选择移栽或改种其他树木类型的措施,对城区景观树要用跨越方式处理,经过经济林和成片树林时,采用高跨设计的方法,根据各种树木的自然生长高度,按照设计规程确定铁塔呼称高。要辩证看待资金投入和资产的关系,采用跨越或电缆时,表面看投资增大,实质是资产增大和保值增值的关系,这样做既提高了环保系数,又减少了资产流失,减少了二次维护费用。

2.2.4线路材料的使用

应全面分析和策划材料使用,原则上对农村、平原单回线路杆塔以水泥杆为主,铁塔为辅,扩大可再生资源的适用范围,节约钢材和基础混凝土,又可减少对原地貌的破坏。城区、山区和双回路、多回路线路,应使用紧凑型铁塔,多回路铁塔,提高单位通道的输送容量,减小线路防护通道宽度。杆塔选用应考虑占地少、不影响耕作,少用拉线塔、拉线水泥杆,多用深基础、大弯矩杆和钢管杆。杆塔制造质量也是设计必须考虑的内容之一,设计时可适当增大安全系数,防止因质量不合格造成重复施工或延长施工时间,从而扩大环境影响。

2.2.5基础设计

对山区线路,铁塔基础可采用高低腿基础,人工挖孔桩基础,变阶梯基础为独立柱基础、不等高基础形式等措施。减少对山体的破坏,并且可节约基础混凝土用量。对城区街道的铁塔基础,应做好绿化,符合当地城市建设的要求。

2.2.6电磁辐射

线路应避开村庄、学校,减少噪声和电磁感应对人群造成电磁辐射,必须通过时,应加高杆塔,辐射影响严重时可实施房屋搬迁,减少对人畜的影响。要远离飞机场和火车站,防止电磁感应对航行指挥信号和铁路信号机的干扰。要和弱电线路保持技术规范规定的交叉角和高度,减少跨越长度,杜绝近距离平行通过,必要时应和相关单位联系,做防干扰措施设计。

2.2.7缺陷处理同“3.1.8”节。

3结语

农村污水处理意见范文3

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都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县委、县政府重点抓的要事。所以,今天我们把四会合一,集中召开这样一个会议,一方面是因为这四件事情都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性质相近;另一方面也是政府转变职能、转变作风的现实需要。今后,这种压缩会议、精简会议的做法要坚持,提倡少开会、开短会。

刚才,县政府与各镇(办)、县直有关部门和部分企业签订了责任书。会议还对全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企业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企业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针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看到问题,切实增强做好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的责任感

过去的一年,各级各部门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重点工作,狠抓关键环节,强化监督、协凋、配合,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较好控制,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大力实施工程减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老城区污水管网得到改造,城市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污水处理厂完成技术改造,污水排放质量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结构减排,严格环境准入,严把新建项目审批关。不断加强管理减排,强化监督监管,“五大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重点企业、区域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大鲁阁、旺旺、达利等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得到提升,县新华能源有限公司烟气炉后脱硫治理项目进展顺利。人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深入开展以创建生态县为目标的建设活动,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我县顺利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初审和省级生态示范区的验收,标志着我县生态环保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高度重视节能工作,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发展循环经济取得初步成效。成立了县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和节约能源办公室,制定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县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等文件,建立了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将万元GDP能耗等节能目标纳入了科学发展考核体系。严格项目节能审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鼓励发展自主创新,实施了多项重点节能工程,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坚持依法管理,通过日常检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了对节能降耗重点环节和突出问题的依法监督管理力度,节能工作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

坚持安全发展,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稳定态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的体制、机制、责任制,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严格落实政府安全监管职责和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各镇(办)均建立了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中队,落实了监管人员。县政府投资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实现了与市级平台信息的共享和部分企业的远程监控。强化日常查处与专项治理,加大监督检查和隐患整改力度,先后开展了四次全县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703家,查出事故隐患1280条,当场整改824条,限期整改456条,下达整改指令书356份,提出合理化建议1382条,查处重大事故隐患3条。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制定了14个应急救援专业性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26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培训教育和科学管理,提高了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水平,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经济损失均有大幅下降。

切实加强消防工作,社会防控火灾的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火灾形势平稳。认真落实各级消防安全责任,大力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完成了济北消防站建设。不断强化消防队伍建设,组建了合同制消防队,抢险救援能力、战斗能力、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严格消防审批和验收,依法加大对消防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狠抓社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治理活动,火灾事故明显减少。年,全县共发生火灾338起,损失80万元,轻伤1人,没有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

虽然我县在环境保护等几项工作中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与群众的期盼相比,我们的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在环境保护方面,部分企业治污意识淡薄,治污能力建设和投入明显滞后,农村面源污染较为严重,全县环境监测能力和执法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随着我县招商引资工作的持续推进,每年都要有一批工业项目陆续竣工投产,势必会对全县减排目标的实现产生较大压力。在节能方面,经济结构、工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度依然较高。特别是土地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资源短缺显然已经影响到了我县的发展。大多数企业目前节能技术水平比较薄弱,能源、资源浪费现象依然存在。部分企业对节能工作的认识尚不到位,节能意识有待提高。在安全生产方面,事故总量仍然偏大,少数行业和企业潜在隐患较严重,个别单位、部门和企业仍存在麻痹松懈思想,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解决。在消防工作方面,消防责任制落实、消防经费投入、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全民消防安全意识诸多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诱发火灾的因素依然较多。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进一步抓紧抓好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

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出了“生态文明”、“安全发展”等重大决策,“一票否决”、“区域限批”、宏观调控等政策的执行力度持续加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作为必须完成的硬指标,必须遵守的“硬杠杠”,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影响日益加剧,任何违背政策的行为都会受到清理和制止。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县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一)关于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工作。要以生态县建设为总抓手,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生态城市建设。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要突出“绿”、“水”两个特色,在城市周围和入城干道两侧建设绿色屏障和绿色走廊;在城内广场、公园、空地建设大面积的绿地和片林;努力扩大老城区绿地面积,下决心拆墙露绿、见缝插绿、搬迁护绿,均衡绿化布局;要充分利用环城水系,在两岸形成水树相映的带状公园、绿色组团,创建“城在林中、水在城中”的生态园林特色。

二是生态工业建设。要强化企业环境管理,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对新建项目,严格执行环保法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严格落实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和公开监督制度,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聚集”的原则,集中搞好园区产业配套,实现园区综合效益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力争把济北开发区建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工业园区。

三是生态农业建设。要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施土壤改良工程和环境绿化工程,加强农村水污染预防和治理,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农药。要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实现养殖废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种植业、养殖业园区。重点抓好太平西瓜、曲堤黄瓜、垛石西红柿、县食用菌等8大生态农业园区和奶牛、生猪养殖小区的建设。要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起符合国际标准的农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监督检验体系和清洁生产体系,加速和扩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研发和推广,走优质、高效、有机农业的路子。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重点扩大太平宝西瓜、垛石西红柿、曲堤黄瓜、崔寨香瓜4大标准化基地规模,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今年麦收期间,各镇(办)要采取有效措施,严防秸秆焚烧,防止“狼烟四起”。

四是生态林业建设。要以抓好绿色通道、沟渠河道、围村林等林带为重点,把发展林业生产与改善生态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在巩固现有41万亩生态林的基础上,加大对220线、104线、248线、249线等重点干道和“村村通公路”两侧绿色林带的建设力度,把林业生产打造成县的“绿色名片”。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种养业,加快推行“林-菇”、“林-菜”、“林-鸡(鸭)”等生态种养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五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努力改善农村生活和生产环境,以农村“五化”(硬化、亮化、净化、美化、绿化)、四改(改水、改厕、改厨、改栏圈)、三通(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为建设重点,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要抓好科学编制乡镇建设规划这个关键,加快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的文章,创建环境优美乡镇,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孙耿镇、曲堤镇今年要完成省级环境优美镇的创建任务。

六是抓好污染减排。要大力构建环保型产业体系,努力实现增产不增污、增产要减污。要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着力改变以煤、油为主的能源结构。要提高工业、交通、建筑、服务业等重点行业减排水平,抓好旺旺、大鲁阁等7个重点企业减排,完成全县7家重点排污单位的环境自动监控设备安装,确保热电厂烟气炉后脱硫治理项目建成使用。要强化政策导向,强化属地管理,强化环境执法,进一步加大日常监管力度。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减排指标体系、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和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确保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要切实解决好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努力改善空气质量,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关于节能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坚持新型工业化战略,把能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生态农业放在优先发展地位。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大力提升产业层次,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构筑充满活力、富于竞争力、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按照有关规定,对达不到能耗准入条件的高耗能企业一律不予审批、核准和备案。

二是完善目标责任制。县经贸局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分析全县能源、水资源的基本状况和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能耗、水耗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节约潜力和工作重点。要强化重点企业节能管理,进一步抓好去年确定的全县22户重点耗能企业管理,加强对重点企业节能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和节能第一责任人制度。企业要加强对节能管理人员和重点用能岗位操作人员的节能培训,加快节能技术进步,深入开展创建节约型企业活动。

三是依法加强管理。要严格节能执法监督检查,加大节能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反节能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县政府将每年组织开展节能检查和监察专项行动,重点检查高耗能企业执行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情况。要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公开曝光违反节能法律、法规的单位,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并对重点案件挂牌督办。要强化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执行节能标准情况的检查,对建设单位开工建设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或者将该项目投入生产、使用的,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止生产,限期改造,不能改造或者逾期不改造的生产性项目责令关闭。要加强对淘汰落后用能设备或生产工艺的检查,对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依法没收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情节严重的,依法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要继续加强节能降耗的基础管理,建立健全能源利用的统计指标体系,逐步完善建设节约型社会统计公报制度。

四是建立健全政策机制。要建立和完善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重点推进阶梯式水价和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对高耗能行业中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实行差别电价政策。要结合我县实际和特点,逐步建立节约能源的相关制度。财政部门要积极安排资金,支持节能降耗的技术推广、示范试点和宣传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同时,完善鼓励节能降耗的税收政策,落实国家相关优惠政策。

(三)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年是国务院安委会确定的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我们要以四个“不放松”为重点,查隐患,治隐患,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不发生较大安全事故。

一是隐患排查治理不放松。要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把功夫下在平时,改变重事后查处、轻事前防范的现象。各级各部门要围绕“隐患治理年”的总体部署,对目前还存在的事故隐患,按照落实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人、落实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期限、落实整改经费这“五落实”的要求,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台帐”,做到一企一档,一患一档。要摸清一些共性的隐患和容易诱发事故的因素,认真排查,坚决整改,做到防患于未然。要重点加大对高危行业企业、食品卫生行业、人员密集场所等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做到发现一起,整治一起,排除一起。同时,要坚持经常回头看,反复抓、抓反复,不断巩固整治成果,杜绝产生新的隐患,努力实现长治久安。安监部门要发挥好综合协调作用,该督促有关部门解决的,必须督促有关部门限期解决,对在规定期限内不解决,又不能说明理由的,要及时通报,并提出处理意见。

二是专项整治行动不放松。在重点行业和领域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对于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压力容器、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等重点行业和领域,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抓紧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要把专项整治同隐患排查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各类事故隐患并跟踪督促整改,隐患不消除、问题不解决,绝不放过。要严把市场准入关,进一步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这里需要强调是,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建筑施工行业要高度重视,重点加大这方面的专项整治力度,坚决杜绝发生较大安全事故。

三是规范安全管理不放松。要从源头治理入手,加快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进一步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符合我县实际、有利于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理、标本兼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做到看得见、摸得着、易操作。要按照上级要求和安排,扎实搞好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使各地、各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达到“安全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健全、管用,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人且履职到位,所做工作有记录,基本数据、台帐完整真实,各项工作扎实有效且无较大责任事故发生”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是执法监督监察不放松。安全生产的发展过程,大体上经历自由发展--法律约束--自我约束--安全文化这四个阶段。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县安全生产正处于法律约束向自我约束过渡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企业还不能完全实现自我约束安全生产行为。必须依法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领域的违法行为,县安监、公安、工商、质监、建设、交通、交警、消防等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的部门,一定要加强执法监察,完善安全生产的监督监察制度,重点搞好事前监督检查,严防事故发生。

(四)关于消防工作。目前,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在这一关键和敏感时期,必须确保消防安全保卫工作不出任何纰漏。消防部门要严格执勤备战,强化实战演练,切实做好扑救各类火灾的准备。各级各部门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制定周密细致的工作措施,切实抓好落实。就全年来讲,消防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强化消防安全检查,继续保持整治火灾隐患的高压态势。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消防法》的要求,深入扎实地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整治,全力消除火灾隐患。要进一步加大消防执法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营业性场所,公安、工商、安监、文化等有关部门要依法注销注册登记或者吊销许可证照;对未依法取得许可证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要依法予以取缔;对确定的重大火灾隐患,公安消防部门要及时报请政府挂牌督办。对因火灾隐患整改不积极、措施不得力、工作不到位酿成火灾事故的,各级监察、公安消防部门要严查快办,依法追究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党纪、政纪和法律责任;对失职渎职而造成重特大火灾事故的,要视情节轻重严肃追究刑事责任。

二是深化“消防平安”创建,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今年是为期三年“消防平安”创建活动的关键之年。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巩固完善前期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对照创建标准,进一步落实各层面的创建工作责任,确保顺利完成年内创建目标。要重点抓好农村、社区等基层消防平安创建,进一步提高基层火灾防控能力,把创建的成果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关注民生、保障民生上来。

三是加大消防投入,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建设。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要求,尽快配齐消防器材设施,进一步改善消防装备,确保消防工作万无一失。全县各级公安机关、消防部门要以健全基层火灾防控体系为目标,坚持硬件、软件建设同时抓,着重抓软件,进一步提升消防“三基”工程建设的层次、质量和效果,确保完成消防“三基”工程建设的阶段性任务。

三、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做好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加快工作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细化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无论是环境保护工作、节能减排工作,还是安全生产、消防工作都是复杂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把以上几项工作纳入本地、本部门工作的整体格局之中,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和本部门的业务工作通盘考虑、统一部署。各级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企业法人代表要负总责,该管的事必须管,该花的钱要舍得花。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具体抓,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调度、重要案件亲自督办。要建立相应的部门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配合,形成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抓好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落实责任是关键。要进一步完善监管责任体系,强化工作责任落实,严格工作责任追究,在全县建立起一个层层覆盖、逐级负责的责任体系。刚才,县政府与各镇(办)、各有关部门和企业签订了五种责任书,大家回去后,要认认真真抓好目标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县委、县政府将把责任书的执行情况纳入了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完不成任务,出现问题的部门和单位,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决不姑息迁就。

三是狠抓监督检查。有关部门要组织督查检查组,深入基层一线,盯紧重点行业和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部位,开展不间断的检查,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章行为和问题隐患。对发现存在的普遍性、典型性和矛头性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措施。各级各部门要支持环保、节能、安监和消防主管部门依法开展工作,任何部门、任何企业都要自觉接受监督、服从监督。重点单位和企业要强化抓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就是抓效益、抓发展的意识,切实搞好对本系统、本单位的定期自查工作,通过经常性的自查,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