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幼儿启蒙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工智能幼儿启蒙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工智能幼儿启蒙教育

人工智能幼儿启蒙教育范文1

一、南澳州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一)信息技术软硬件资源配备丰富

计算机、网络、投影设备和教育教学软件等基本的软硬件资源配备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前提条件。南澳州的学校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学校虽然建校历史不长,地理位置偏远,但政府追求教育公平,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办学条件差别不大,都是根据各个学校学生的不同需求而配备相应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南澳州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多的教育技术工具是计算机、电子白板和iPad等。南澳州的整个教育网络是由一家公司建设和维护,网速一般为10MB,可供20万人同时在线学习。南澳州的学校,不论是在平时的课堂,还是在图书馆、艺术中心,多媒体电脑、笔记本电脑、无线网络、投影设备和相应的教育教学软件都一应俱全,可充电的专用放置笔记本电脑的活动橱柜随处可见,在教室走廊、阅览室、图书馆等公共区域都配备了打印机和复印机,方便全校师生使用;另外,学生都是通过刷卡到校登记,老师可通过打印的单子动态掌握学生的到校情况。

(二)信息技术启蒙教育

在南澳洲,多数家庭都有计算机,并接入互联网,为期一周的Homestay可以无线上网,并且上网速度都较快。即使那些条件不好的失业家庭,也可以随时到社区公共图书馆,免费使用那里的计算机。社区公共图书馆里还设有专门的儿童学习区和计算机游戏学习区,基本上能够保证大多数孩子进行较早的信息技术教育,让多数儿童都成长在很好的信息技术环境里。

我们所重点考察的查尔斯坎布尔学校,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学校。当园长带领我们参观幼儿园活动室时,我们发现孩子们正兴致勃勃地在电脑上玩一些益智性游戏。实际上在南澳洲的学校,用智力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的做法很普遍。

(三)信息技术课程有统一大纲,没有固定教材

澳大利亚各州之间人口流动较多,为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澳大利亚教育部门制订了统一的课程大纲,并将其文本内容放置在网络平台上,学习者可以访问到,进行开放式在线学习,交流不同的看法。至于具体开设了哪些课程内容,教育部并不做统一的规定,由各州自行确定,一般选修课有50多门。

走进南澳州学校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我们发现这里的信息技术课程名称多种多样,如Information Process & Publishing(用Word处理文字或用Publishing制作杂志)、Media(传媒课)、Digital Design(数字图画设计),没有固定教材,而教学内容是由教师按照学生学习的需求、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自行设计的。

(四)南澳州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南澳州课堂教学的最大特点是信息技术与主题学习活动的充分融合。这里的信息技术与主题学习活动的结合,既类似于又不同于我国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一方面,澳州的信息技术应用是自然的,是为了满足学科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普遍、大众化的,师生可随时随地应用信息技术。

1.课堂高效

原来一直认为没有统一的教材,课堂上开放网络,学生可能会游离于学习之外,迷恋于网络游戏。实际上,听了查尔斯坎布尔学校一两节的Media(传媒课)后,我们的观点完全改变了。Mr J.Edson让学生自己制作喜欢的作品,内容不限,并用网站的形式展现出来。当看到学生充满自信的眼光和富有特色的作品,听到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流利讲解和阐述时,笔者震惊了。喜欢游戏的同学用JAVA语言编写了小游戏程序,用网站详细介绍制作游戏的过程,展示源程序代码,让老师和同学尝试实践后提出修改建议,自己再不断完善;爱好音乐的同学用声音编辑器把自己的歌声进行采集并借用其他曲子进行加工,像歌手在录音棚录制节目一样演唱,戴着耳麦操作,感觉特别专业;有的同学通过制作卡通漫画的形式来展现自己的所思所想;还有的同学到专门的视频制作室,录制关于“恐怖片”之类的视频。课堂上完成的这些作品,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各有特色,个性张扬,体现了每一位同学的兴趣和爱好,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微笑自信的神态,彬彬有礼的表现,流利大方的口语解说,这水平完全高于高中的学生,分明就是传媒专业、面向国际的“大学生”。

2.师生参与

南澳州学校教师的教学非常注重与生活的结合,注重作品的完成,教室里张贴了很多学生的电脑绘画和设计作品。教师不注重系统地讲解知识,往往是从一个点、一个任务、一个问题、一件事情出发,先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实践,遇到问题时再相互帮助和探讨,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Mr J. Edson为欢迎笔者的到来,热情地介绍了他的学生和学生的作品,他的讲解是发散,跳跃式的,看起来好像没有给同学更多的辅导和统一讲解;接着的两节课完全改变了笔者的看法。面对10年级的学生,关于数字图案设计,他曾6次进行集中介绍作品中的艺术性,其中3次是让学生边演示解说,老师边指导,师生共同参与。因班额较小(学生有19位),虽然他们的个别辅导较多,但遇到共性的问题等,教师还是会经常组织学生一起进行集中探讨的,只不过方式方法和我国的 “一言堂”不一样。

3.评价独特

南澳州的中小学是采用电子学习档案袋和纸质档案袋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非常重视过程性评价。学校不仅帮助每个学生建立了很多不同学习主题的文件夹,还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了电子成长文件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很多电子作品可以很轻松地保存在自己的电子文件夹里。比如,笔者观摩的两节关于制作网站课程的评价,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是整体项目评价,占50%;二是关于网页自身的评价(主要为图形、图片、标题等显性的元素),占30%;另外的20%聘请外面的专家来进行,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其评价量规也是非常具体的,项目也较多,特别强调特色。尽管澳大利亚有统一的课程教学大纲,也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但真正实施起来,他们并不墨守成规,而是特别注重“为什么这样做”,这和他们追求个性化教育是相吻合的。另外,澳大利亚把平时的评价成绩以70%计入高考成绩中。

二、对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启示

(一)软硬件信息技术资源配备要均衡,科学建设“三通两平台”

追求教育公平、以生为本的南澳州丰富的信息资源软硬件配置,给我国的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样板。为使我国中西部教育均衡发展,除加大对西部教育投入外,我们还要统筹兼顾硬件资源配置(计算机、网络、投影设备等)和软件资源配备(优秀课程资源库、网上学习平台等),完善信息技术环境建设机制,并建立从前期购买与配置到后期的运行与维护的一体化投入机制,以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作用。

当前,全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三通两平台”。这既立足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又回应了高度发达的世界教育信息化的潮流。“三通”即加强学校宽带网络建设,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加强优质数字资源建设,初步实现“教学资源班班通”;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即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努力做到家家用。[1]

要明确“人人通”是核心,“班班通”是关键,“校校通”是基础。为此,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各校完成三大任务:一是搞好现有基础上的硬件升级改造工作,如网络物理接入云平台建设、数字化网络教室建设等;二是创新推广数字化学习模式,加大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力度,建成学校数字化社区,重点做好教师、班级、学生三空间的建设;三是加强提升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校本培训。

(二)信息技术教育要从小抓起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学计算机没有固定的年龄限制,如果可能,应尽早地学习。在少儿时代学计算机,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益于智力的开发,也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南澳州较早的信息技术启蒙教育,以益智性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的。“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2],儿童对于计算机有一种天生的自发兴趣,但对枯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易产生厌烦心理,而运用益智性游戏可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如利用金山打字通、趣味迷宫、智慧拼图、答题过关、赛车等游戏软件可练习指法,提高输入速度和反应能力,开启儿童的智力。教学中,教师还要本着正确引导、合理控制、有效选择、适度运用的原则,选择优秀、适合的游戏,充分发挥游戏的趣味性、益智性和学习性的功能,做到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三)“一纲多本、三层架构”教学内容的重建

南澳州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是在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下,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自主成长发展而确定的,其内容难度差别不大的选修课有12门,课程内容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学生可以根据本人的兴趣、志向和愿望来进行选课走班,教师在办公室和上课教室合二为一的选修教室里等学生上课。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是在全国课程标准下以多种不同教材为媒介进行呈现的,采用必修加选修(1+5)的形式。

目前我们存在的问题:一是以零起点为依据设置的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蜻蜓点水式”地将所有选修模块的内容涉及一遍,却未能为后续选修模块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五个选修模块难度不均,选修比率极不平衡,选修率最高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和《网络技术应用》的内容具有比较强的操作性,相对容易。有一定难度,较受学生欢迎的《算法与程序设计》适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仅有少数学校开设。难度较大的《数据管理技术》与《人工智能初步》缺少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仅在经济发达地区教育质量最好的个别学校开设。[3]

受南澳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启示,笔者认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应成为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主导理念、成功关键和最高境界。因此,“一纲多本”的课程内容设置是必要的。因高中信息课程标准的内容比较宽泛,使用较多、各有特色、采用案例以及编排风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五套教材的知识内容都达到了基本要求。但是,随着信息基础的变化、信息技术环境的变化、社会需求的变化,需要重构新的课程内容与结构。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要遵循“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要与学生和教育的特点相适应”的一般原则,还要考虑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新方向。建设具有较强科学性的课程内容,架构以技术工具(相关基础知识及技术工具的操作技能)为基础、以技术活动(利用工具及其操作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为核心、以技术思想为归宿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组织线索[4],改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度技术化取向的现状。这也是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诉求。

(四)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

南澳州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五个特点:学得有效、形散而神不散、以生为本的辅导、多维学习评价、自我提升的教师素质,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也产生了如何构建有效课堂的述求。

一是为了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使每个学生学得精彩,以学定教;教师是服务者、指导者、灵魂的工程师。二是教的目标设计与学的目标设计切合实际,明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做到知识结构性设计与指导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和自我教育设计相结合。三是“教”强调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学”强调知识的建构性、学生综合素质的生成与发展。四是以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活动为主,教学过程环节衔接与交替井然有序,时刻关注学生。五是教者自我评价客观、全面,学生形成并建构了知识体系、能力与综合素质生成与发展。六是课堂教学做到民主、公平、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尊重和开发。[5]

构建有效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犹如师生共同“谱写”优美动听的乐曲。生动有趣的问题引导,是其“前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目标准确、难度适宜的教学任务,是其“节拍”;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建构知识、综合素质生成与发展的协作学习,是其“主旋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举一反三,注重创新的课外扩展,是其“”;让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教学评价的多样化,是其“升华”;从而真正体现“以生为本”。■

参考文献:

[1] 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R]. 2012-9-5.

[2] 那罗.游戏,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J].电脑知识与技术,1997(5):6.

[3] 肖广德,郭芳,樊磊,黄荣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施情况调研结果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4(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