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法治建设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法治建设建议

法治建设建议范文1

(1)理顺体制,完善网络。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各部门单位联络员,理顺领导和管理体制。指导各村(社区、单位)建立健全依法治村(社区、单位)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认真开展建设“法治合格村(社区、单位)”活动。(责任部门:党政办、组织科、财政科、综治中心、村、社区、单位)

(2)配强人员,落实经费。加强街道领导小组办公室机构建设,落实编制、优配和充实工作人员,并建立相应的综合工作小组。法治建设所需经费列入年度街道财政预算,为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提供足够的保障。(责任部门:组织科、财政科、综治中心)

(3)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制定年度建设“法治合格街道”活动实施方案,各个专门协调指导小组及成员单位分别制定建设“法治合格街道”工作实施意见。(责任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

(4)健全制度,明确奖惩。要建立健全议事制度、联络员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检查督办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制度、成员单位职责制度、协调指导小组工作制度、培训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科、综治中心)

第二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5)9月中下旬召开全街道建设“法治合格街道”活动动员大会。各成员单位、责任部门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签订《法治街道建设责任书》。(责任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

(6)将9月定为“法治宣传月”。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建设“法治合格区”的目标、任务和重要意义,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责任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党政办、司法所、)

(7)通过设摊现场答疑,发放法律手册,宣传单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法下乡活动,送法到镇(街道)、村(社区)、学校、企业。(责任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司法所)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

(一)依法执政

(8)建立健全党工委议事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决策评价制度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责任部门:党政办)

(9)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责任部门:纪工委)

(10)收集汇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本地民主法治建设提出的议案、提案和建议。将提案、建议案递交有关部门办理,并将办理结果向本级人大代表通报且向社会公示。(责任部门:人大工委、党政办)

(11)落实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责任部门:街道机关各部门,村、社区、单位)

(12)开展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活动。(责任部门:党政办、纪工委)

(二)依法行政

(13)开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及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活动。(责任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综治中心)

(14)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公示制、告知制,政务公开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责任部门:党政办、综治中心)

(15)街道专题汇报。(责任部门:各行政执法部门)

(16)组织对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综治中心)

(三)学法守法

(17)有效落实法制宣传教育规划。(责任部门:司法所)

(18)开展党工委中心组专题学法讲座。(责任部门:党政办、司法所)

(19)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及行政执法人员学法培训。(责任部门:组织人事科、司法所)

(20)检查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落实情况。(责任部门:司法局)

(21)指导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法制教育。(责任部门:司法所)

(四)依法管理

(22)督促检查村、社区落实“四民主、两公开”(责任部门:社会事业科)

(23)监督企业依法安全生产经营。(责任部门:安监办)

(24)指导企业依法组建工会、建立健全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制度。(责任部门:工会、经管科)

(25)开展对企业落实职工工资及社保医保的专项整治活动。(责任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所)

(五)组织保障

(26)召开依法治街指导小组会议。(责任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

(27)召开依法治街道工作联络员工作座谈会。(责任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

(28)召开村(社区、单位)依法治理工作例会。(责任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

(29)检查指导村(社区、单位)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工作。(责任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司法所、社会事业科)

(30)总结推广法治建设先进典型经验,开展法治建设工作调研。(责任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四阶段:自查验收阶段

(31)查制度。对各部门、各环节法治建设的各项制度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责任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协调指导小组)

(32)查台帐。对各级各部门法治建设活动的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活动情况、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台帐资料进行检查。(责任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

(33)查过程。对照本《实施计划》所规定年内要开展的各项活动如专项整治、现场会、推进会等要求检查完成情况。(责任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

(34)查效果。对照建设法治合格区的指标要求,定性、定量进行达标情况检查。(责任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

(35)查民意。对市民群众进行法治建设“知晓率”和“满意率”进行测评。“两率”均应超过85%。(责任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协调指导小组)

法治建设建议范文2

【关键词】高校档案;法制建设;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192-02

档案法制,通常是指国家关于管理档案事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档案法制建设主要包括档案立法、档案行政执法和档案普法等三个方面。立法工作是档案法制建设的前提,随着档案工作的不断法制创新,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情况不断涌现,为有效开发利用新形势下的档案资源,预防和惩处档案工作领域违法违纪行为,必须依靠立法来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标准,切实做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档案行政执法是档案法制建设的关键,通过到各系统、各行业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运用法律的手段加强档案管理的监察,确保档案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是依法治档工作中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重要体现。有效的档案普法宣传教育,是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时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教,使大家能够了解掌握相关的档案法律法规知识,引导他们自觉参与到档案工作中,为档案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氛围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2013年3月,国家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联合签署并以第30号令的形式实施了《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规定》的颁布实施,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管档、依法推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进一步加强国家档案管理,深化依法治档进程,确保档案完整与安全,提高档案工作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性和针对性。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档,是新时期档案工作法制不可避免的新形势,更是推动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档案工作在不断走向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同时,还应适时适当的推进其法制化进程。笔者作为一名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现从微观层面分析探讨高校档案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高校档案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法制观念不强,依法治档意识淡薄

在高校档案工作中,普遍存在法治意识薄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的意义认识不足。由于对教育改革的狭隘认识,档案事业建设在高校中往往从属于教育改革,档案事业经常被一种对当前教育改革是否有用的实用主义来衡量,即以实用主义来评估档案工作是否有用。但是档案是历史的产物,往往不能产生直接的教改成绩或效果,所以这一观念其实违背了档案的价值属性。所以在高校中,档案往往是到检查评估利用的时候才显出它的价值。二是教职工对依法治档的观念淡薄。档案违法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往往具有间接性、隐蔽性,人们一般都没有意识到某些行为已经构成档案违法行为,更不知道档案违法行为会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而且在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很多时候教职工都认为档案资料的收集、转移麻烦而且无意义,常常不当回事,将其视为负担,所以在学期或学年结束,该交的档案资料也没有整理移交,需档案管理人员的多番催促。

(二)高校档案执法力度不够,执法方式单一,执法者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与其他各类档案工作类似,也存在着各式违法行为。诸如:违反规定非安全保管档案,私自藏匿档案材料,拒绝或折扣移交应当归档的档案,擅自转让或出卖珍贵档案以牟取私利,泄露机密档案等。但此类违法行为却鲜有被查处的,即便有被查处的情况,也往往存在执法力度不够和方式单一的问题。高校档案行政执法人员是高校档案行政执法工作的主体,其法律素养和执法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档案法规的实施效果。许多高校档案执法人员虽对档案业务较为熟悉,但法学知识较为欠缺,对依法治档的把握能力较差,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能坚决执法,甚至知法犯法的严重情形。因此,如何在现有形势下,一方面不断加强高校档案执法力度,丰富执法方式,另一方面将提高高校档案执法人员素质落到实处,增强执法监督效果,进而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权利,并维护高校档案法律、法规的权威,将是高校档案法制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三)档案工作常处于被动状态,档案工作无动力无目标

档案工作在很多时候都处于被动状态,坚持依法治档往往只是高喊口号,并没有落实到工作实处,形式大于内容,被动大于主动。这是由于对档案重要性认识不足和档案法治意识薄弱所造成的,而在高校中,这种现象往往更为严峻。原因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比档案局和各级档案馆的档案管理更容易被忽略,同时也使人们产生了档案室是“最闲”、“无作为”的工作部门的误解,致使高校档案工作者失去工作积极性甚至产生懈怠心理,出现了“不主动”、“不作为”的不良现象,档案只有到检查评估利用的时候才凸显它的价值,档案室似乎在这个时候才有所作为。部分工作人员存在“不主动”、“不作为”的不良现象,只是按部就班完成指定工作或上级交代的任务,被动的机械化的工作使学校档案工作停滞不前。同时,档案事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档案部门不在热线,档案工作也鲜为人知,因而很少得到社会和大众的关注和重视,使得部分档案工作人员忽略了档案事业的重要性,造成档案工作人员对于自身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不明其意义所在,存在“为何做”、“做何用”的困惑,长期以往则对档案工作无动力无目标。

二、加强高校档案法制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档案法制宣传,提高档案法治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所有优化档案工作管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办法和措施,都必须以树立正确的依法治档意识为前提,才能得到顺利的实行,也就是说,强化档案法治意识,是坚持依法治档之首。为了提高广大师生的档案法治意识,必须加强档案法治宣传力度。

第一,在学校公示栏布告档案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在固定的宣传月举办成果展览,增强师生的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法治观念,促使其自觉遵守档案法律法规,为依法管理档案工作打好群众基础。另外还通过学校的内部网络进行宣传,建立档案馆网页和互动平台,达到更广泛的宣传效果的同时便于师生查询了解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动态,并为档案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档案员不断优化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

第二,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向全体档案工作者开展全面深入的档案法治教育。一方面,在内部召开研讨会、座谈会,深入学习依法治档的理论、法律知识和进行执法案例分析,以案说法,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法治意识;另一方面,通过订阅档案期刊和其他大众媒体,传播关于档案工作的最新信息和理论知识。

(二)加强档案执法监督力度,提高档案执法者的综合素质

要加强档案执法监督力度,提高依法治档水平,重点要抓好四个结合:一是执法检查和日常执法监督相结合。要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并形成有效的检查制度,这是增强档案执法监督力度,提高执法水平的重要一环。二是行政执法与业务指导相结合。高校档案行政机关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档案业务规范对档案的基础业务进行指导活动,对具体的档案执法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加强理论学习,逐步提高档案执法者的综合素质。只有密切结合,互为表里,协调动作,才能更好地增强档案执法的力度。三是行政处罚与宣传教育相结合。行政处罚是保障法律实施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不是基本手段,更不是唯一手段。在档案行政管理活动中,对少数违法者依照《档案法》实施行政处罚是十分必要的,但决不能乱罚、滥罚。而且,处罚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纠正违法行为,因此,在实施行政处罚时,要着重对违法者进行教育,责令并帮助其纠正,以纠正违法行为,充分体现教育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觉守法为目的的立法精神。四是档案法制建设与档案管理机制建设相结合。要建设现代化的高校档案事业,不能没有档案法制建设作保障,而要加快高校档案事业发展,就要建立和完善档案工作自身管理的运行机制。

(三)调动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将推动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依法治档的目标

法治建设建议范文3

一、执政理念――体现以科学的工商行政管理发展观为出发点,以“工商行政管理法治建设、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工商行政管理人才建设”为基本框架的执政思路

执政理念体现了国家的政策取向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领导者的全局意识,决定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政思路和工作方向,是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基础。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怎样在国家工商总局的指导下,正确选择和确定自身建设的重点内容和主导方向,是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我们能否贯彻上级精神。体现工作实际的首要标准。当前,科学发展观是全社会各项工作的主导思想,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促进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就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科学地判断工商行政管理发展的大趋势,增强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真抓实干上,放在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上。

在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工商行政管理发展观的基础上,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按照上级工作要求统筹谋划长远发展目标和总体工作思路,体现当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需要把握的中心和重点,确实能够切实指导工作实践的执政思路。一是从社会发展的大局看。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三个第一”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首要标准,所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思路也应该围绕“三个第一”的理论分析做出选择,体现“发展、科技和人才”这三个重点。二是从国家工商总局的要求看。树立科学的工商行政管理发展观,主要应该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把握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灵魂;要深化改革,健全机制,激发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动力;要强化管理,优化服务,打牢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要以人为本,从严治队,提高工商行政管理队伍的素质。这四方面的工作,让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大有作为的是“依法行政、市场监管和从严治队”三个方面。三是从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实践看。我们面临的重点和大量工作就是要不断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水平,增强工商行政管理的执法刚性和力度:依托计算机等信息现代化手段,不断提高工商行政管理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熟练、执法规范、作风优良”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综合以上的分析判断,笔者认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依法行政的进程上,科学技术主要体现在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上,人才资源主要是培养适应工商行政管理发展需要的工商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所以,现阶段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必须重视法治、信息化和人才建设,以这三项建设为重点,带动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二、执政方式――建立以依法行政为目标。以科技加管理为手段的工作能力为主体的依法行政能力

依法行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按照这一精神和“三项建设”的理论分析,依法行政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形式,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执政方式的本质体现,是进一步加强以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进行工商行政管理管理的过程,是通过科技加管理的手段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工作。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树立法治观念。我国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了根本大法。实现工商行政管理法治化,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工商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这既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工商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灵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重要的行政执法部门,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正确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二是规范执法。对行政相对人,执行法律要公平公正,要符合工商行政管理法律的程序要求,严格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不随意简化、省略。对工商行政管理干部,要按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进行严格要求。要按照行政执法透明化的要求,大力建设“阳光工商”,促进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的公开、公正、公平。三是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我们要牢固树立管理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学习管理,研究管理,着力从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两个方面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全面实施工商行政管理法制员制度,按照“定岗定责、全程监控、精细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法制员在经济户口管理、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中的作用,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要把市场监管作为工商行政管理管理的首要任务。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市场监管职责,完善重点市场监管分级监控网络,拓展行政执法信息来源渠道,定期开展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信息的综合分析。要建立市场监管数据指标体系和市场监管分析的数学模型,按照地区、行业、企业等对所辖监管对象进行分析监控,侧重对影响本地区主要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相关指标及其增减变化进行分析,主动为行政执法评估提供信息反馈。四是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科技手段。要逐步发挥科技手段在依法行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信息科技手段分析、制约行政相对人,通过信息科技手段监督、约束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要运用好工商行政管理监管信息综合系统,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数据的管理和应用,做好系统初始化的各项工作,严格按规则操作,通过软件的规范设计带动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规范工作,完善执法程序,减少执法弹性和自由裁量权。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全员信息化知识培训,提高应用技能,注重信息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技术提高培训和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知识的学习。

三、执政基础――夯实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线,以发挥队伍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标准的内在基础

执政基础,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根本所在,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做好一切工作的先决基础和条件。我们有一支积极进取、廉洁奉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是工商行政管理事业蓬勃向上的基础。所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就是加强我们的执政基础建设,是提高我们执政能力的根本。笔者认为,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使各级领导班子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洞察力,提高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的理论思维、科学决策和组织协调水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二是加强人才建设。要创建学习型机关,要坚持以人为本,大胆探索,锐意改革,创新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充满活力、奋发有为、能打硬仗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培养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良好氛围,提高广大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三是加强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要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和“两个务必”的教育活动,督促和帮助广大干部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断增强干部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做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的模范。积极探索建立内、外结合的行风建设长效机制。要加大对、执法犯法等行政违法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重点查处干部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的行为。

四、执政使命――增强以树立工商行政管理经济发展观为方向,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服务经济为特征的外在本领

执政使命,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对象,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开展、实施的指向物和作用物,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存在和产生的源泉,也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最终目标。工商行政管理来源于经济,经济决定工商行政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政使命无疑是与工商行政管理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以及经济的具体附着物――行政相对人。明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政使命,是要发挥工商行政管理与经济的相互作用,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服务经济的水平。一是进一步树立工商行政管理经济发展观。经济决定工商行政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工商行政管理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全面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作用,努力实现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要自觉地把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放在地方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分析,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大局为己任,使工商行政管理、服务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工商管理部门要综合运用工商行政管理政策、信息资源,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良性循环。要严格遵循依法行政原则。按照吴仪副总理“加强依法行政、依法监管,不断提高六个方面能力”的指示精神,坚决贯彻“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工商”的原则,不断推动工商行政管理执政能力上台阶、上水平。二是用足用好工商行政管理优惠政策。工商行政管理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将“三农”、下岗职工再就业、吸引外资等各项工商行政管理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要切实抓好“三农”、下岗职工再就业等工商行政管理优惠政策的落实,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积极主动地促进地方经济投资软环境的改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通过工商行政管理优惠政策的使用,体现国家的经济导向和产业政策,体现工商行政管理的调控监管能力,使更多的人得到实惠,进而实现更大的发展。三是搞好工商行政管理服务。要达到服务设施人性化、服务制度规范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内容全面化的标准,制订更加完善的制度。实施更加优质的服务。要牢固树立以服务对象为本的观念,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利益,全面实行“一站式”服务、“一窗式”管理,积极推广网上登记等现代化办公手段,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减少服务对象时间。降低服务对象费用。减轻服务对象的负担。要建立健全工商行政管理服务质量监控和考核考评机制,推行细微化服务,将服务内容进行细化量化,增强干部优化服务的责任感,把工商行政管理服务贯穿于工商行政管理的全过程,实现双方利益的有机统一。要将行政执法、服务等工作自觉地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加大公开力度,增加与群众的交流渠道,尊重广大行政相对人和服务的合理建议。要利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信息多、沟通广、业务强的优势,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大扶持力度。

法治建设建议范文4

关键词: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法制建设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程度相近地区的经济接洽和合作加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点的经济区。我国区域经济按地理地位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深圳、湛江等全部海岸线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第二层次是从哈尔滨、沈阳、石家庄、太原、郑州、武汉、合肥、南昌、长沙等内陆属于发展较慢的经济区域;第三层次是西部地区为发展落后的经济区域。

(一)东部沿海地区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已进入工业化的腾飞阶段,走在全国前列。市场经济体制已基础形成,并在WTO规则下迅速与国际市场接轨。国民经济以年均10%--11%的速度增长,超过全国平均2个以上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65%以上,人均GDP达1700美元。这一地区形成3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和都市圈,即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这三个区域相继创造出区域发展的奇迹。今年以来,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更是高速赛跑,成为我国的制造业中心,占全国经济的比重愈来愈大。

(二)西部地区

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的几年里,国债投资及其带动的投资达7000亿元国民币,五大标记性工程: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两线工程进展顺利。东部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资加快了西进步伐。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传统产业和高新技巧产业都涌现可喜发展的势头。各省市区内的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水利、县乡道路、农村电网改革等基础设施推动很快。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三)东北地区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的出台,给解决东北问题带来了一次新机会。东北地区制造业的基础优势和宏大潜力,是东部沿海地区所不具备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已进入本质性操作阶段,政策和操作方法都与西部开发不同,采用直接面对一个个企业的政策和方法,核心内容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革传统技术,用市场化的先进管理代替传统管理模式,所需资金采用多渠道筹集方法,包含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别较大

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履行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加上其地理地位优势,目前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凸显出来了。向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使全国经济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也产生了很大差别。东南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宏大差别,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产生冲突,使国家总体改革方案难以设计与贯彻落实。

(二)中部经济凹陷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沿海发展战略和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行,中部地区已成为全国的“经济凹地”,十六大后又提出“支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革”的方针,中部地区经济地位相对降落。中部地区农业比重很大,农村人口过多,由于靠农业发展的前途越来越窄,而制造业又没有涌现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梯度效应,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会加大,“经济凹地”有可能会加深。

(三)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区域经济特点不显著

1、重复建设,这不仅涌现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基础设施领域尤甚。

2、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区际接洽还要小于与国际的接洽。

3、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加速扩大的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政府“兴地富民”的客观压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上置全局性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程度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这不仅限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施展,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进步。

(四)地方保护现象比较严重

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方式,或以隐蔽的方式进行地方保护。如区域间为争取紧俏资源而展开的资源大战;构筑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互相实施资源、技术、人才、商品的垄断和封锁等来掩护本地区的利益。不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而且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竞争、开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难以形成。目前,各地区进一步扩大面临的共同障碍,是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

三、完善区域经济法制建设的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合作制度

法治建设建议范文5

一、强化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文件要求,今年要重点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等新出台和新修订法律法规的培训与学习。

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继续采取政府常务会议、局务会议会前学法,举办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讲座和研讨,开展自学等形式,强化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灌输。今年市政府拟举办两次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讲座,集中开展对《行政强制法》等培训与学习,进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理政能力。

重点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轮训。继续采取“请上来”与“走下去”相结合的方式,对市直机关、执法单位和各县(市)、区所有行政人员开展《行政强制法》培训。培训后进行法律知识测试。

同时,要做好对新参加工作和岗位轮换人员行政执法资格的培训与考核,考试合格后方可颁发行政执法证件。

开展各种有效的法制宣传活动。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和信息网络、政府法制简报等平台,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种法律法规知识、法制工作正反两方面典型等宣传教育,增强法制工作的普及和辐射面。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法制机构要及时向国务院和省政府法制信息网报送信息,充分反映和展示我市法制工作的成果。

深入开展法制理论研究工作。要紧紧围绕如何进一步加快政府法制建设、政府法制工作如何为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服务、如何完善和改进行政执法、如何推动行政管理方式创新、如何改善全市经济发展环境等重要课题,开展调研工作。撰写出一批具有指导操作作用和具有实用价值的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二、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提升依法决策水平认真执行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要结合政府换届,重新修改完善重大决策议事规则,并严格按照议事规则办事。特别是要认真履行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和集体讨论等程序。对于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群众意见,使决策合民心、顺民意。

坚持信息公开制度。切实关系群众利益并有重大影响的决策确定后,要通过媒体和信息网络平台等向社会,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要开展对重大决策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对决策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预测和综合研判,并采取有效处置预案。

坚持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重大决策的执行,决策机关要跟踪问效,督办检查,确保各项决策按期实施。对实践证明错误的决策特别是造成严重后果的决策,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深入搞好地方立法,进一步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坚持正确的立法指导思想。在坚持法制统一的前提下,本着“少而精、少而特、少而管用”的原则开展立法工作,实现立法的预期目标,即有利于规范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有利于创新提高城市和社会化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和谐有序、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实施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凡是列入市人大和市政府立法计划的项目单位,要高度重视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草案的起草和提请工作。要做到立法人员、立法经费、立法调研、组织领导四到位,确保按期完成立法的起草任务;对纳入预备项目的单位,也要积极开展调研工作,为尽快进入立法程序做好准备;没有纳入立法计划的单位,也要根据工作和领导批示及时提请立法,特别是对社会高度关注、实践急需、条件相对成熟的立法项目,要集中力量攻关,使其尽快出台。

严格履行立法程序。开展立法调研、听证和征求意见、法制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和公布实施,这是每个地方性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制定的必经程序,必须严格遵守。尤其是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立法项目,要突出立法协调、听证、论证等环节,充分听取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坚决克服立法中的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倾向。市政府法制办要认真把好立法审修关,确保文字、体例、结构和条款的设定符合立法的本质要求,实现立法的公正性、严肃性、规范性和操作性。

积极探索立法评估机制。要对立法成本效益、社会风险和实施后情况进行评估,根据立法后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每部法规和规章,增强其生命力和执行力。

四、搞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进一步提高政府抽象行为水平严格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规定制发规范性文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本着“精简实用”原则,制发规范性文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能不制发文件的就不制发文件,能用一般文件代替的就不制发规范性文件。凡是必须制发规范性文件的,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要求,不得违规设定行政权力,不得违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规范性文件出台前必须经法制机构严格审查把关,未经合法性审查的不准出台。同时,各级法制机构还要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依法审查把关好本级政府和部门新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将要签约的协议、合同文本,保证政府行为的合法性。

认真执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原则,强化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市政府制发的规范性文件由市政府办公厅及时上报省政府法制办备案(市政府规章及时向国务院法制办报备)。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部门制发的规范性文件必须在之日起15日内向市政府法制办备案,备案率要达到100%。市政府法制办对县(市)、区和市直部门报送的文件要认真开展依法审查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对严重违法的规范性文件要及时修改或撤销。

为不断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市政府法制办要定期开展对规范性文件的查评工作。每半年通报一次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情况。

五、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进一步提高规范执法水平各级行政机关和执法单位要牢固树立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的观念,以良好的法律素质和执法形象,开展各项执法活动,从而为全市经济特别是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城市改造和改善民生等提供优质服务。

深入开展执法监督工作。为不断提高规范执法水平,今年要下大气力重点抓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收费、行政强制等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设卡等违法行为。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监督形式。努力建设好政府执法监督平台,整理完善执法单位工作流程,强化执法网上监督。继续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检查执法单位与走访管理相对人相结合、检查执法现场与调阅案卷相结合、专门检查与互查联查相结合等方式,加大对公安、工商、交通、土地、质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重点执法部门、执法领域进行监督检查。深入探索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限定工作。总结推广龙沙区的工作经验,逐步建立完善适合我市的自由裁量权的适用规则和基准制度。坚持行政重大处罚报告制度,作出重大处罚7日内必须向本级政府法制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深入开展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考核工作,进一步完善考核奖惩办法,加大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力度。深入推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处罚权工作,在有条件的县(市)、区积极开展启动推进工作。

深入搞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认真贯彻省清理行政审批文件精神,及时完成清理工作,依法开展行政审批。市政府法制办要积极会同市监察局等部门对全市行政审批项目流程进行再造,减少审批项目、精简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继续强化道路检查站点的监管工作,深入治理公路“三乱”,为招商引资和我市经济发展开辟“绿色通道”。

六、深入做好行政复议和仲裁工作,进一步提高化解行政争议和经济纠纷的能力按照省政府法制办的要求,迅速启动市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委员会各项工作制度,推行相对集中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同时,抓好县(市)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

深入抓好《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宣传贯彻和落实,不断扩大行政复议的受案率和办结率,提高办案质量。继续坚持有案必受、按程序办案、协调在先和案结事了的原则,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热情受理和办理各类行政复议案件。

对于不属于受案范围的案件,要做好解释和告知工作,坚决杜绝无正当理由不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行为。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过程中,要严格履行调查、勘查取证、听证等办案程序,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科学合理作出决定。要突出调解工作力度,凡是能调解解决的案件,就不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通过有效的工作积极化解各种行政争议和矛盾,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贡献。今年要把行政复议工作作为检查考核县(市)、区行政执法工作的重点,对案件减少、办案质量不高的,一律取消评优资格。

积极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部门要积极配合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活动,对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要按规定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并指派或者委托相关人员出庭应诉,自觉履行人民法院作出的各种判决和裁定。

深入宣传贯彻《仲裁法》,让更多的公民、法人和经济组织了解仲裁的作用。认真做好仲裁工作。健全仲裁管理机制,规范仲裁办案行为,热情受理仲裁申请,不断提高仲裁办案质量,及时高效化解民商事经济纠纷,增强市仲裁机构的公信力。

七、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政府法制建设的水平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提高对政府法制工作的认识,切实把政府法制建设作为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民主与法制化进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要落实行政首长作为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切实把政府法制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级行政首长要定期组织召开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分析政府法制建设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政府法制建设的规划与意见,推动政府法制建设深入开展。

法治建设建议范文6

(一)组织领导方面

1、调整充实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明确职责要求,建立完善创建奖惩机制和责任制;

2、局党政联席会全年专题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不少于2次,法治创建领导小组研究布置法治建设工作每季度不少于1次;

3、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在局办公室,由局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各项工作的运转。

(二)依法行政方面

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由局专职法制员审查后报局办公室、分管领导审阅,同时报县法制办审查同意;全年向县依法治县办公室报告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情况2次;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到行政执法主体规范,在局办公大厅内公示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依据和行政执法程序;依法履行职责、公示稽查执法流程、依法作出行政决定,没有不作为或越权行为、不发生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和行政复议撤销案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局责任制的要求认真抓好学习、落实,各科室建立相应台帐;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制度,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公示申办零售药店程序、时限,搞好一站式服务,做到服务零收费、零距离、零投诉;坚持局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联席会议、公开办案制度;结合全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际,出台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点;加大依法行政和防止行政渎职行为工作力度,有效推进廉政法治建设,全力打造“风清气正、争创一流”的食品药品监管队伍。

(三)认真落实法治惠民举措

今年是为期两年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的最后一年,要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回头看”,巩固整治成果。要加强基层药品质量大检查,推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和查处非药品冒充药品、通过寄递等渠道销售假药,以及严重违反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的违法违规行为。对国家暂停销售使用的药品品种,要及时组织市场巡查,依法查处擅自销售使用行为。加大虚假违法药械和保健食品广告监测力度,及时移送工商部门查处涉嫌违法广告,进一步规范广告行为,对严重违法药品信息的生产经营企业依法严肃查处。

(四)继续完成机构改革推进过程中的有关法治工作

1、依据新职能适时修订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保障新执法的需要。

2、梳理新增加的保健食品、化妆品执法权力事项,及时输入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公开,并报县法制办后在全县内网政务大厅公开透明运行。

3、对全体执法人员进行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法律法规和执法技能的全面强化培训。

(五)建立健全学法制度,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1、制定年度学法培训计划,做到教员、教材、课时、组织“四落实”,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不少于2次;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干部职工年度学法不少于40小时,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更新培训累计不少于15天;各科室所年内围绕法治建设工作撰写2篇以上较高质量、有影响的信息或调研文章。

2、定期对学法笔记、台帐进行检查,年底对学法内容进行考核。

3、积极参与县里听庭评审活动,提高执法骨干法治意识和水平。

二、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依法行政工作落到实处

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充实局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法治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科室、个人,形成层层有人抓,全面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为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夯实基础。

(二)强化学习教育,不断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

采取集中学习、网上课堂、案卷质量综合评议等多种方式灵活学法,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全局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实际执法水平,不断把依法行政工作引向深入。

(三)强化制度责任,完善依法行政工作机制

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全面完善法治建设有关制度。制定本局行政执法一系列规章,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活动。在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及案卷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工作有计划、中间有督促、任务有落实”的一整套工作措施,形成严格靠制度管人、管事、管物的依法行政工作机制。

(四)强化普法宣传,积极营造依法行政工作氛围

在认真总结剖析我局“五五普法”成效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和实施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启动好全局的“六五”普法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六进”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加大涉药涉械法律法规知识普法宣法力度,增强行政管理相对人法治法制意识和公众依法维权意识,努力营造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行政、涉药人员依法执业、人民群众支持配合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