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宏观调控常用的经济手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宏观调控常用的经济手段范文1
关键词: 巧借; 韦恩图; 中职; 德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2-0108-01
中职德育课程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教学中许多相近的概念,既要从内涵角度来理解和区分,也要从外延角度来比较说明,而数学上的集合就是描述概念外延的一种方式,表示集合关系的韦恩图能更直观、清晰、生动、形象地反映概念之间的同一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和并列关系等,并直观醒目、简明扼要、美观大方揭示知识间的内在关系和隐性联系。把政治教学中的术语翻译成学生熟悉的韦恩图语言,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使知识由抽象变得直观生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会使课堂教学得以优化,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符合当前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潮流。笔者教学中注意收集,具体整理如下:
1.图1反映了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之间的关系,说明物品不都是商品,劳动产品不都是商品,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2.图2反映了市场主体、企业、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符合一定条件可成为上市公司。
3.图3反映了我国所有制结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从韦恩图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4.图4反映了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和税收之间的关系,社会总产值是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净产值,国民收入一部分形成财政收入,税收形成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5.图5反映了宏观调控、经济手段和财政、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其中经济手段为主,而财政、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6.图6反映了认识、理论、真理和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理论是概念、观点的系统化,科学理论是真理认识的系统化。
7.图7反映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之间的关系,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比较而言的。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则可以有多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相比较而言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个,而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只有一个。
8.图8反映了大、中、小文化之间的关系,“大文化”,即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类。其中,物质文明是通过物质活动及其成果体现出来的人类文化,如建筑、道路、文物、工具等“人化”的自然。精神文化是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体现出来的精神层面文化,即“中文化”。“中文化”包括:意识形态部分(如:思想道德、法律制度、人生价值观等)和非意识形态部分(如:语言文字、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非意识形态部分就是“小文化”,即狭义的文化。
宏观调控常用的经济手段范文2
关键词设问艺术 政治课 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1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内涵是什么
设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完整的逻辑思维过程。“是什么”是下定义,形成概念,揭示事物的内涵和外延,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理性思维形式;“为什么”是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揭示事物的地位、形成的原因、作用、产生的结果(意义);“怎么办(怎样)”是分析问题后,启示我们应该如何解决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意义,揭示解决问题的途径、正确方法、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是连续性的设问,一环扣一环,一问衔一问,问问深入,步步逼近问题的解决――既点出了思维的起点,又展示了思维的走向,也拨正了思维的航向。
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的设问艺术,优化政治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为主体词,依次加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进行设问,然后分别回答、详尽讲授的课堂教学过程。
例如讲授新课“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的设问顺序,依次设问:
(1)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什么?讲解宏观调控的定义和主要目标;
(2)国家为什么要宏观调控?讲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因;
(3)国家怎样宏观调控?讲解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2 为什么要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
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组织政治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有利于优化政治课堂教学。设问是每位教师在教学中所不可缺少的最为基本又最直接的手段。对教学内容加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及讲授回答,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组合,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诱导作用,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合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地位。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有利于发挥教师教学活动的“导演”作用;有利于发挥教师深刻讲解的“导播”作用;有利于发挥教师释疑解惑的“导航”作用。
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设问艺术的成功运用是成功点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优良思维品质的极为重要的方法和最为直接的手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是有序的、适时的、灵活的、高效的设问,是培养与发展学生集中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研究探索能力、周密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极为重要的方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递进式设问,它常运用于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思维全面、深入地理解政治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观点,为达到由点及面、或由浅入深、或由表及里、或由表象到本质等目的而设计的系列化设问,它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的一种好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开放式设问,它是为了培养学生发散的思维能力而设计的一类设问,利用这类设问常可使学生开拓思维的宽广度,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激情,形成讨论式、探究式的课堂教学环境。
3 怎样运用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问艺术
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的设问艺术,可以对教材内容的框题、节题、课题进行设问。
例如讲授新课“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应依次这样设问:
(1)“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什么?组织讲解“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内容;
(2)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制定和坚持“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组织讲解“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提出和实施、重大意义;
(3)怎样坚持“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组织讲解我国坚持“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讲授复习课,可以对节题、课题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样)”的设问,对问题的回答组织讲解,则是对教材内容的梳理、优化组合,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例如复习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可以设计设问、组织课堂教学,讲解回答: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它包括的方法有:事物是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1)一分为二。
①什么是一分为二?
一分为二是认识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②为什么坚持一分为二?
既然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下转第72页)(上接第64页)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那么,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
③怎样坚持一分为二?
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既要分析两方之间的对立,又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统一,即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为什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还在于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①什么是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时,要首先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即重点;在正确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就必须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主流。
②为什么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主次矛盾及相互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矛盾的主次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怎样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宏观调控常用的经济手段范文3
首先,记笔记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信息筛选和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浓缩加工信息的能力。
其次,记课堂笔记有助于稳定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记课堂笔记使学生实现了眼到、耳到、手到、心到的统一。在新的高考模式下,思想政治课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明显下降,学生学习政治的时间十分有限,因此课堂45分钟就显得十分珍贵。要求学生课堂上记笔记,有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尽量不分心。而且,教师要求学生记的笔记内容绝不仅仅是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还有其他一些需要学生主动发挥的东西,如果不专心,就往往会跟不上教师和班级整体的节拍。另外,记笔记也会减少学生在政治课课堂上做其他科目作业的尴尬现象。
再次,清晰的课堂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再现教师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后期的复习。因为学生记下来的笔记往往是对教师课堂讲解及自己思维结果的语言重组,是最好的备忘录,可为以后的复习带来方便。
最后,记课堂笔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服务。记学习笔记,是自学能力的一种体现。学习笔记本身又可以分为读书笔记、会议笔记、课堂笔记等不同形式。而对于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记课堂笔记。
二、课堂笔记应记什么
笔者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不少学生不善于记笔记的原因是不知道记什么、什么时候该记。有的学生认为记笔记就是在书上划一划,以标明教师所讲内容;有些学生记笔记也多是照搬照抄教材提纲;还有的学生笔记记了但基本不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以下笔者结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的教学谈谈这方面的几点认识。
第一,记教师的板书。好的板书,集教材的“编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于一体,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它能简练、系统地体现教学内容,以明晰的视觉符号启迪学生思维,提供记忆的框架结构。其实每门学科的知识,都不是杂乱无章的,知识与知识之间都有内在联系,形成了一个知识结构体系。这个体系,用语言表达不容易全面把握。而板书则能对教学内容删繁就简,把教学重点、难点和一般知识点,串成线,结成网,形成结构,使学生一目了然。比如我在教学新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时,设计了如下板书:
学生记下此板书提纲,既可从整体上把握这一课的知识,又可把零碎的知识放到系统中理解,避免遗漏。
第二,记教材上没有、教师补充的内容。首先,教材上所展示的是《经济生活》的基本理论,有些理论理解起来容易些,但有些理论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做细致讲解,这时就需要学生做好记录。因为课堂上不一定能消化,而学生可以在课后对照笔记慢慢感悟。比如对纸币含义的理解: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这个概念虽然文字不多,但蕴涵的信息很多,诸如纸币的发行主体、纸币的性质、纸币是不是商品、纸币能执行什么职能、国家有权发行纸币这个“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等,都需要学生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记在笔记上,以便全面理解纸币。其次,教材有些知识需要教师在上课时联系实际适度扩展才能让学生正确理解。比如在学习宏观调控手段中的经济手段时,教材只是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对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内容只是以相关链接的形式做了简单介绍,而学生看过之后往往也是不知其所以然。此时就需要教师结合实际生活分别介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含义、基本类型、具体措施、使用背景以及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学生必须在听课过程中记好笔记,以便理论联系实际地掌握知识。
第三,记某些内容的归纳总结。教材知识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融会贯通,自觉进行总结。比如在新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多处出现了与价格有关的理论: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以及物价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第一、二两单元所出现的关于消费的理论: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和恩格尔系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等。对于这些内容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做相关的笔记整理,从而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
第四,记疑点。学生听课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某些疑问,又不便于随时向教师发问,这时便可以记下来,以便课后找教师交流。另外,在做习题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某些不懂的经济学概念,这时也要记下来,以便查阅相关资料或找教师交流。
三、如何指导学生做笔记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自始至终细心加耐心地培养、指导与督促。
首先,教师本人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记笔记的重要性,然后再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介绍记笔记的重要性、本学科课堂笔记的特点、要求及课堂笔记如何使用等。
其次,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应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与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及为突破重难点而使用的相关素材,以便在课堂上及时提醒学生做笔记。
宏观调控常用的经济手段范文4
关键词:通货膨胀预测;ARIMA模型;CPI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8)08-0038-05
一、引言
目前不少西方学者认为,通货膨胀预测已经成为制定货币政策的关键变量,央行的决策越来越依赖于未来的通货膨胀走势,而不仅仅是基于历史信息,有些中央银行甚至把通货膨胀预测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orge Ivan Canales.Kri.jenko.Turgut Kisinbay,Rodo.fo Maino,and Eric Parrado(2006)对通货膨胀预测机制作了全面的描述。他们把通货膨胀预测机制描绘成类似一个生产过程,通货膨胀预测机制包括以下内容:数据管理、信息收集、适当的统计机制、合理传导机制。其中最复杂的、也是最关键的内容是通货膨胀预测模型的构建。因此,通货膨胀预测模型也成了近年来国外金融经济学者的研究课题,学者们通常运用三种系列的模型对通货膨胀进行预测。
从国外研究通货膨胀预测模型来看,最具影响力的模型是基于失业率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其理论基础是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过去的失业率存在交替关系,反映的是凯恩斯学派对通货膨胀的观点。James.H.Stock & Mark.W.Watson(1999)运用美国1959年1月到1997年9月的通货膨胀数据检验了基于失业率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预测效果,并比较了基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利率、货币、商品价格)的预测模型,发现基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所作的预测比基于失业率的菲利普斯曲线更为有效。此外,他们还提到两种很具有启发性的多元预测模型的构造方法:一是直接利用多个变量构建模型;二是构建一个包括一组变量的复合指数,然后利用指数进行检验的模型。Paul MeNelis and Peter McAdam(2004)延续了Stock和Watson的菲利普斯模型对欧洲国家的通货膨胀进行了检验。然而An-drew Atkeson&Lee E.Ohanian(2001)对基于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预测模型进行了重新评价,认为这种传统的预测模型是非常有用的预测工具的观点是错误的,他们通过对过去15年的数据检验发现,该模型并不能精确地预测通货膨胀。第二种预测模型是印尼Urea Ramakrishman and Athanasios Vam-vakidis等学者(2002)利用分布滞后模型构建的一个通货膨胀预测模型。他们的模型不但选取了国内的通货膨胀因素,而且加入了外国通货膨胀输入的因素,主要变量有:外汇、外国通货膨胀、货币供应增长率。他们认为这些因素对印尼的通货膨胀具有很强的解释力。Toshitaka Sekine(2001)同样运用了分布滞后模型作为预测通货膨胀的主要模型,但其运用的变量更多,主要变量包含四大块:供给方面、需求方面、货币因素、国外因素。在模型中,产出缺口和货币供给因素被认为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第三种预测模型主要运用时间序列来构建模型。AR(au-toregression)自回归模型是一个一元线性模型。与其他精致的预测模型相比,虽然简单,但也常被认为是最具有竞争力的预测模型,Stock and Waston(1999a)发现AR模型是在一系列的线性和非线性的模型中表现得最好的预测模型。Charles S.Bos,Philip Hans Franses&Marius Ooms(2000)比较了ARMA(1,1)和ARIMA(1,1,1)模型,发现后者比前者的预测更为准确,并且运用该模型拟合了美国核心通货膨胀的月度数据。
通过对几种模型的比较分析,发现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是一种理论驱动型模型,对理论基础的依赖性相对较强,它也是一种先验性模型,涉及的经济变量全面,预测更为精确,但模型复杂,变量过多,且数据收集难度高。分布滞后模型和ARMA或ARIMA模型的运用则更少依赖于理论基础,属于数据驱动型模型,但分布滞后模型只能对未来一期的通货膨胀作预测,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虽然ARIMA模型没考虑对通货膨胀产生重要影响的供求方面的变化会产生误差,而且其预测的通货膨胀转折点会滞后于实际值,但ARMA或ARIMA模型是一种简单、预测精确度较高的时序短期预测方法,很受学者们的青睐。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日渐增大的通货膨胀压力,2008年2月我国的CPI指数达8.7%,创近12年来新高。自从2007年3月份以来,我国的CPI指数持续走高,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加大,防止通货膨胀成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通过构建合适的通货膨胀预测模型,利用历史数据对未来通货膨胀进行预测,以期判断未来的经济形势,稳定通货膨胀率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也就成为我国中央银行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任务。本文的研究旨在构建我国通货膨胀预测机制,稳定我国未来通货膨胀水平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并为我国人民银行未来的货币政策取向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选择
鉴于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复杂性和分布滞后模型的局限性,我们选择一种成熟的通货膨胀预测模型,即简单方便、易于估计且短期预测能力强的时间序列(ARMA)模型,其原理是:某些时间序列是依赖于时间t的一组随机变量,构成该序列的单个序列值,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整个序列的变化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近似描述。AR-MA模型是一种精确度较高的时序短期预测方法。因此本文集中估计一个ARIMA(p,d,q),然后利用模型进行预测,并比较预测结果和历史数据,以期能提供更好的预测。
ARIMA模型全称为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简记ARIMA),是由博克思(B0x)和詹金斯(Jenkins)于上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著名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所以又称为Box-Jenkins模型。该模型的表达式如下:
wt=φ1wt-1+φ2wt-2+…φpwt-p+at-θ1at-1…-θqat-q
式中,wt是经过差分后的变量,即wt=zt-zt-1,φ1,φ2,…φp为自回归系数;θ1θ2…θq为移动平均系数。
引入滞后算子后模型可表述为:φ(B)dzt=θ(B)at,其中φ(B)为自回归多项式;θ(B)为移动平均多项式。B为滞后算子,为差分算子。记为B*zt=ztzt-1。
其中,AR是自回归,p为自回归项;MA为移动平均,q为移动平均项数,d为时间序列成为平稳时所做的差分次数。ARIMA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将预测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形成的数据序列视为一个随机序列,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来近似描述这个序列。这个模型一旦被识别后就可以从时间序列的过去值及现在值来预测未来值。
(二)数据和指标的选取
我们的模型估计选取了我国1990年1月到2007年11月的CPI月度数据作为研究的对象。度量通货膨胀的指标通常有CPI(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批发物价指数(wholesale price index)、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等。消费者物价指数(CPI)(consumer price index)是用来度量一定时期内居民所支付消费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化程度的相对数指标,它是反映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CPI指数作为生活成本指数,不仅能够及时和明确地反映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而且是定期公布,广为人知,易于获取和明了,容易被公众理解。选取CPI作为通货膨胀的指标有利于合理引导公众和市场对经济的预期,有利于政府综合运用价格和其他经济手段,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三)实证检验
1.平稳性检验。
建立ARMA模型的基础是时间序列必须是平稳性的,因此首先考察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序列平稳化的方法有图示法、Daniel检验法、Kendallr检验法、自相关函数[ACF)检验法、修正的Box-Pierce Q检验法等,经验提示进行平稳性检验,可结合多种方法综合判断。Eviews为我们提供了ADF(扩展的迪克-福勒检验)检验统计量,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t-统计量为-1.686111,在各个临界值的右方,因此认为CPI是一组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对于ARMA模型来说,只有平稳性序列才有意义,因此要对序列进行一次差分。
利用Eviews对CPI进行一阶差分得到新的变量DCPI,同样的,利用单位根检验方法,检验的结果如表2所示,t-统计量为-3.868811,在各个临界值的左方,因此DCPI是一组平稳时间序列。可以对DCPI建立ARMA(p,q)模型,也即对CPI建立ARIMA(p,d,q)模型。其中d=1。
2.模型的识别。
找出适当的p,d和q值,运用B-J法最关键的工具是相关图和偏相关图。由平稳性检验可以知道CPI是一阶单整的,记I(1),即d=1。为了找到合适的p,q,对CPI的一阶差分变量DCPI进行自相关分析,图1给出了DCPI的自相关(ACF)图和偏自相关(PACF)图。
通过DCPI的自相关(ACF)图和偏自相关(PACF)图,偏自相关系数在一阶后很快的趋于0,而自相关系数在K=1,2阶显著不为零,但在第5阶到第10阶也显著不为零,因为DCPI通过了单位根检验,为此我们仍然认为它是一组平稳的时间序列。可对CPI初步建立ARIMA(1,1,2)或ARIMA(1,1,10)模型。但由于自相关系数在滞后3,4阶不显著,为了更加合理的设定模型,我们可以将3,4阶剔除,即在ARIMA(1,1,10)的基础上得到疏系数模型ARIMA(1,1,(1,2,5,6,7,8,9,10))。同时DCPI在滞后11阶以后的自相关系数都落入随机区域内。下面我们对这三个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再比较这三个模型,从中选取拟合程度较好的模型,选择的方法主要是残差分析,如果能通过残差分析,说明模型的设定是合理的。其次再利用AIC准则和SC准则。我们选取AIC和SC较小的模型作为我们的预测模型。
3.模型参数的估计。
利用我国1990年1月到2007年11月的CPl月度数据,我们对ARIMA(1,1,2),ARIMA(1,1,10)和ARIMA(1,1,(1,2,5,6,7,8,9,10))的参数进行估计,下面我们给出各模型的表达式:
ARIMA(1,1,2):(1-0.906639B)*DCPI=(0.60760B+0.140934B2)at ……(1)
ARIMA(1,1,10):(1+0.720431B)*DCPI=(1.140748B+0.274868B2-0.073951B3-0.030489B4+0.143010B5+0.573052B6+0.714229B7+0.513253B8+0.121454B9-0.278750B10)at ……(2)
ARIMA(1,1,(1,2,5,6,7,8,9,10)):(1-0.595052B)*DCPI=(-0.346478B-0.108101B1+0.360270 B5-0.040052 B60.357857 B7-0.136718 B8-0.031655B9-0.062768B10)at ……(3)
4.模型的检验。
参数估计后,我们对ARIMA模型的适合性进行检验,即对模型的残差序列et进行白噪声序列。若残差序列不是自噪声序列,意味着残差序列还存着有用信息没有被提取,需要进一步改进模型。在残差序列中不应该存在任何的信息,若残差序列中存在某些信息,就会使残差序列的ACF值变高,而ACF值过高就会导致Q统计量的值过高。
我们采用Box-PierceQ检验法来对模型进行检验:零假设Ho:{et}是白噪声过程,或假设Hi:{et)不是白噪声过程。当在一定的置信度下,Q大于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反之Q小于临界值,则接受HO假设。
本模型中不包含常数项,在显著水平a=5%下,可知Q1016.785<X20.95(10)=18.307 Q统计量小于临界值,接受原假设,{et}是白噪声过程,同理可证模型(2)、(3)也为白噪声序列。这一结论表明:模型1和2均通过了检验,三模型的设定均是合理的。
另外,我们将参数估计后的检验结果汇总列入表(3)。比较表(3)中各个模型的检验结果,ARIMA(1,1,10)的AIC、SC的值都较小,且试预测值显示其预测的精度更高,调整后的决定系数也优于前者。因此认为ARIMA(1,1,10)是较适合对我国通货膨胀进行预测的模型。
(四)预测
ARIMA模型最主要的功能是能够进行预测,特别是短期预测方面。B-J方法采用L步预测,即根据已知n个时刻的序列观测值y1y2…yn,对未来n+L个时刻的序列值作出估计,线性最小方差预测(Minimum Mean Squared Error LMMSE)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我们给出了利用和ARIMA(1,1,10)预测1990.1-2007.11的通货膨胀情况,如图2所示CPIF,以及预测值的残差图,如图3。由预测图和残差图可以看出,模型的短期预测的偏差较小。
基于BOX-JENKINS方法的分析预测简单明了,主要应用于预测频度高的短期预测。与其他传统的方法相比,BOX-JENKINS方法的显著优点是动态建模型,因此分析预测精确度更高,但是由于BOX-JENK-INS方法仅对单一种时间序列进行分析,而不对其他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时间序列分析,这就决定了它的局限性。不能对某一特殊事件的短期影响进行预测是单变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缺陷。随着预测期限的延长,预测的误差将逐步增大。残差图所示即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偏差。
三、结束语
宏观调控常用的经济手段范文5
【关键词】低碳经济;聚类分析法;评估
关于低碳经济的概念,离不开碳排放量的脱钩理论,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增长不断的降低这样一个过程。无论是哪个国家,通过建立相关的脱钩指标,都能够对这一国家和地区的气候变化政策进行有效地检验,以验证其是否合理,是否低碳经济。而制定合理适用的脱钩政策则离不开对于导致脱钩的众多因素的合理分析和寻求。
我国的低碳产业联盟将低碳经济定义为为了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而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同时减少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产业联盟指出为达到低碳经济可以采取一系列现代较为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如可以通过产业转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还可以通过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以及从整体环境制度上进行创新等。除了低碳产业联盟,CCICED等均对低碳经济的定义给出了一定的描述。国外研究也指出,低碳经济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在经济发展与低碳排放两者之间找到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在本文中,我们则认为低碳经济就是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兼顾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从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既建立起低碳技术体系、能源体系以及产业结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碳生产力,最终有效降低碳排放量,保证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评价指标体系
(一)体系构建作用
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体系构建主要是为了对不同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全面、合理和客观的评价,从而根据不同区域的低碳发展水平,分析具体影响该区域低碳水平的因素,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低碳措施来指导该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首先通过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对不同区域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客观合理全面的评价,同时能够对该区域未来的低碳发展进行较为客观的预测。其次,通过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从根本上分析和评估出影响经济发展与低碳排放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影响因素,能够有利于决策者根据实际是影响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低碳决策和措施,指导不同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最后,通过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使决策者较为宏观地看到不同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能够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低碳经济水平较为薄弱的区域发展,并借鉴低碳经济水平较好的区域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的整体低碳发展水平。
(二)构建基本原则
低碳经济发展系统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综合体系,其中涉及到各个不同的领域,包括环境、社会、资源、经济等众多方面,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环节,这就决定了对于该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一系列的原则。如综合系统原则、针对目标原则、动静态结合原则、主导可操原则、全面整体原则以及科学科比原则等。
(三)指标的选择
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一共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以及三级指标共三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是综合评价指标,二级指标主要包括四个内容,即碳排放指标、经济指标、环保指标以及能源指标,通过对二级指标的确定,能够为三级指标的确定指明一定的方向。比如,通过二级指标碳排放指标的确定,能够确定出相关的三级指标,包括居民生活碳排放率,碳强度,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碳排放率等。这些三级指标均为逆指标。其中居民生活碳排量与居民消费支出的比值即为居民生活碳排放率,而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业碳排放率分别为该产业碳排量与该产业的总产值比值。二级指标能源指标的确定,能够进一步确定出相应的三级指标,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占据的比例以及能源强度。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所占比重为正指标,其余两项为逆指标。能源强度即能源消耗总量与GDP的比值。二级指标经济指标的确定能够进一步确定出相应的三级指标,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以及人均GDP。其中第二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为逆指标,其余三项均为正指标。GDP与人口数的比值即为人均GDP。二级指标环保指标的确定能够进一步确定相应的三级指标,包括城镇建成区绿化、湿地、森林的覆盖率,环保投资指数、三废治理投入产出值以及R&D经费投入强度。其中三废治理投入产出比为逆指标,其余各项均为正指标。
(四)评价方法选择
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确定必须尽量本着科学合理适用的原则。最常用的评价指标确定方法包括Delphi法(德尔菲方法)、AHP法(层次分析法)、粗糙集方法、FAHP(模糊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MFA(物质流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以及因子分析法等。每种评价指标的确定方法既有它的优势之处,也有其不足之处,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针对具体情况选择最为适用的方法。其中,聚类分析法是以距离为分隔依据将评价数据分为多种类别,通过多元化的统计方法,不断缩小同类评价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不断放大不同类别评价数据之间的差异性,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类别的评价指标进行类别内系统的、全面的、较为客观和合理的数据分析和比较。下面主要就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多个区域进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从而针对各个区域的低碳发展水平,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发展策略,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二、聚类分析法评估探讨
(一)聚类分析方法体系
聚类方法就目前而言具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体系,常见的包括非层次聚类、层次聚类以及智能聚类这三种聚类方法。层次聚类方法就是以距离作为评价的标准依据,通过对距离的定义以及计算,将不同范围内的距离段定为不同的评价类别,将各个评价结果归至不同的类别内,或者是先将全部的评价数据均归到一个类别内,然后在根据实际距离的远近和标准等将不同的数据分开类别进行统计。
(二)层次聚类法步骤
首先将评价的全部数据分别归为一类,将归为多类的数据依据距离相关定义,对距离进行定义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比如组间平均距离法、最短和最长距离法、离差平方和法等。不同的距离定义方法会导致最终的评价结果有所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尽量保证不用类别间的相似样本。其次,进行数据的合并,即将对于定义出的距离最近的两类数据进行合并,这样原先的类别数量就减少了一个,在这种条件下,继续对新类别进行相关距离以及相似度的计算,进而形成一个跟之前距离矩阵不相同的新的距离矩阵。然后,按照这个步骤进一步对最接近的定义距离内的数据进行合并,且对形成的类别进一步进行相关距离以及相似度的计算,进而形成新的距离阵,以此类推,每一次新的类别都比前一次的数量要少1。直至最终所有的数据都合并为一个类别。最后,进行根据画出的谱系图进行相关的结果评价。
(三)方法应用探讨
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采用的软件为SPAA13.0。通过对我国多个省区进分析,得出不同省区的低碳发展水平。具体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方法(AnalyzeClassifyHierarchical Cluster);(2)选择变量(分别将省区以及Fac_1、Fac_2…Fac_5导入到Label Case by框与变量框中);(3)选择统计量(间距选择Minkowski、聚类方法选择Ward’s Method、选择绘图为系统树状图、选择Zscore标准化。(4)选择解的范围;(5)输出并分析结果。
(四)最终策略分析
通过将我国多个省区划分为五类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对各类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可以得知,从整体而言,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同国外相比,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该从国家宏观调控着手,针对我国不同区域低碳经济水平,制定不同的制度和措施,加快我国低碳经济进展。
首先我们应该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保证低碳经济发展能够在有利的环境中得以健康快速发展,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强制性手段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其次,我国应该放眼于国际,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加强与低碳经济强国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同互通,拉近我国同国外低碳经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使我国能够与世界先进国家一同并肩作战,应对气候变化。另外,我国应该加强对企业排污的控制,通过调整市场体制和采取必要的经济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倡导和促进企业进行低碳经济发展,降低企业排碳量。最后,我国还应该加强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低碳经济发展不是依靠个别人、个别部门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依靠全民参与,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进行低碳排放。
三、结语
在现代社会工业建设和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我国的国民经济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是取得这些成绩的代价就是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低碳经济,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切实落实低碳排放,从而保证全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13,24:154160
宏观调控常用的经济手段范文6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是 中国 的财税体制改革,特别是1994年的财税体制大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财政收支规模增长迅速;但另一方面,国家的财政困难,财政对经济社会稳定及 发展 的“瓶颈”性制约现象也日渐突出。
从现实情况看,这种财政“瓶颈”,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财政经常性收支方面的突出矛盾和“瓶颈”制约。一国财政的经常性支出,是有效履行国家(政府)职能的基本财力需要,也是安邦定国的必要财力保证。近些年来,政府管理部门和公检法机关的行政经费欠缺,本应由国家预算解决的教材文卫、公用及其他事业单位的经费紧张,不少地方甚至连正常的工资发放都成为 问题 ,以及由此而造成的政府职能“缺位”,由此而诱发的“三乱”(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现象和行为扭曲等,就在很大程度上与财政的经常性支出不足有直接关联。
二是国家财政调控上的“瓶颈”制约。这方面的突出问题又主要有三:
1、政府投资调控上的“瓶颈”制约。即由于财政困难,使政府投资特别是中央政府投资,在全社会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持续地非正常下降,从而弱化了政府的投资调控功能。国外的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投资,一般应占社会总投资的20%~25%左右,而在我国1995年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来源于国家财政的投资仅占3.1%。
2、中央政府在实行财政纵向平衡方面的“瓶颈”制约。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时,采取了照顾各地既得利益的“税收返还”办法。这种过渡性的、非规范化的转移支付数额,高达近2000亿元左右,且对各地财政能力差异的平衡作用十分微弱。而自1995年实行的较为规范的“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则因其投入的财政资金数额很小,亦起不到多少纵向平衡的作用。就是说,中央政府因其可支配财力上的“瓶颈”制约,故使其现有的财政纵向平衡、纵向调控能力较弱,既不利于为全国各地提供大体相等的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对各地公共投资需求的平衡与满足,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3、对无收入和低收入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方面的财政“瓶颈”制约。随着企业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下岗及失业职工的人数,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对低收入人群的经济补偿问题,将在近期内变得十分突出。按照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这一类再分配问题的解决,包括对下岗、转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对职工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和必要购买力的维持等,都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强力支持。而当前我国的财政状况,则与这种财政政策干预和收入分配调节的现实需要相矛盾。
很明显,上述这些紧迫的财政“瓶颈”制约问题,如不能尽快得到有效缓解,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和基础性的障碍。
这方面的总体思路是:从切实加强国家财政实力中“增”一块。即通过切实增加政府的可支配财力数量,以提高其对促进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支撑力。从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中“移”一块。即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通过解决财政职能的“越位”问题,为加强和改善财政的投资地位腾出必要的财力。从减少农民和各类企业繁重的“非税”负担中“促”一块。即通过切实解决农民、乡镇企业和其他企业的非税重负,以增强其投资和消费需求能力。从加快建立政府间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中“调”一块。即通过打破当前以保护各地既得利益为主旨的税收返还办法,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以提高国家财政平衡和调控区域投资需求的能力。从适度适量增发国债中“用”一块。
充分发挥财政经济杠杆在扩大需求中的引导与刺激作用。
具体地说,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为了保持适度消费和投资需求增长,确保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头,似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紧迫问题,即采取如下的财政对策:
(一)尽快增强国家财政实力,提高财政对社会需求的调控能力。
这可以说是振兴我国财政、缓解和消除财政“瓶颈”的一个核心 内容 与基础性环节,也是缓解与消除东南亚 金融 危机对我国影响的一个必要的“固本”之策。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这方面应采取的措施又主要有三:
1.尽快改变国家财力分配过度分散的不正常局面,增加财政的可支配财力。
造成我国近些年来财政赤字的不断扩大的原因,固然与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直接关联,但国民收入和财政分配格局的失调与扭曲,也是一个带基础性的成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财力分配向地方、部门、和居民的过度倾斜,不仅形成了财力分配和使用上的散、乱局面,也使国家提高“两个比重”的努力因缺乏可资动员、可供支配的财力基础而屡屡受挫。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分散面广、数额巨大的预算外资金,特别是各种收费和基金挤占税收及侵蚀税基的问题。其结果,不仅使很大一部分规范的国家税收收入即所谓预算内收入,变成了非规范或不甚规范的预算外收入,从而减少了国家的可支配财力,而且使这些“费”或“基金”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游离于财政的运用与监督范围之外,既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也往往给某些财经违规乃至腐败行为开了方便之门。事实和资料显示,当前在中国的不少企业已经出现了“费”大于税的情况,一些地区也出现了非税收入的增长规模和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税收收入增长规模与增长速度的不正常现象。这种税收收入“缺位”和非税收入“越位”的状况,不仅已对国家财政收入的正常增长和我国财经状况的好转造成了严重威胁,而且也极大地损害或降低了农民、乡镇企业和其他企业的投资与消费需求能力。其中,特别是在住房建设中,由于各种名目繁杂的附加收费过滥、过多、过高,从而成了抬高房地产价格和抑制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大力整顿和规范预算外收支,改革税费制度,已迫在眉睫。
诚然,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或准预算管理的轨道,在增加国家财政可支配财力的同时,也相应扩大了财政的支出范围,在短期内并不一定有明显的增收减支作用。但从统筹安排、集中运用国家财力、加强财政管理和预算监督以及减少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等方面来看,则无疑能收到维护国家预算的完整性原则,有效利用有限财政资源,从而有利于缓解财政收支矛盾的良好功效。
2.逐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财政投融资制度,以便从制度上解决财政投资需求与投资供给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增加国家可支配财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无论是从亚洲一些新兴 工业 化国家或地区的 历史 经验,还是从中国的迫切需要来看,积极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财政投融资制度,都是积极开拓财政性投资来源、保证和加大国家财政的基础性建设投入、缓解“瓶颈”产业制约、从而在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促进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增强国家财政稳定和发展功能的一条有效途径。在这方面,特别是日本已实行40多年的财政投融资制度与政策,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和经验。无论从我国当前的迫切需要,还是从长远的战略考虑;亦无论是从解决我国财政性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的困难,还是从强化国家财政宏观调控与经济稳定功能的角度来看,逐步摸索、推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投融资政策,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3、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切实加强税收征管。
财政收入的主渠道是税收,因而不断优化税制,充分挖掘税收潜力,就成了增强国家财政实力的重要环节。1994年的工商税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在1993年各地竞相扩大税收基数的基础上,1994年增加税收871亿元,1995年增收912亿元,1996年增收1100亿元,1997年又增收1114亿元。连续四年税收的大幅度增加,充分显示了中国的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基本成功。然而,尽管如此,现行税制结构(如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资源税)、税源税率的进一步调整完善,一些新税种(如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利得税等)的开征,减免税的继续清理整顿等,仍然有着很大的财政增收潜力。至于加强税收征管可能带来的财政增收效应,就更是极其可观、众所周知的了。如果再考虑到我国 目前 的总体税负水平,无论与经济发达国家还是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都明显偏低,即存在着提高总体税负可能性的情况,则财政增收的前景就更为明朗。
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指出,如中国做好对非国有企业的纳税工作(它们是经济增长中最为迅速的部分),改进对税收征集的激励机制,制订有效的审计程序,采用 计算 机化信息系统,以及实行对各种逃税行为进行严厉而公平的罚款新制度等综合举措,其所能增加的税收份额,到2000年将达到gdp的6%。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比如到2020年,甚至可能达到gdp的10%。无论世行报告的可靠性如何,我国税收的增收潜力无疑是十分可观的。
(二)认真调整、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就当前的突出矛盾而言,其任务或重点则可概括为三句话,这就是:调整范围,突出重点,强化支出效益约束。
所谓调整范围,就是要严格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级财政事权,来重新规范和界定支出范围,特别是要彻底从过去那种大包大揽、惯于插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免在新形势下重蹈超负荷运转、越位运转的覆辙。通过这种调整,就可用退出某些领域和项目、削减部分财政支出的办法,来达到同时加强那些应该加强的政府投资的目的。这也是调整、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的客观需要。从当前的实际需要看,这方面的要点:一是配合政府机构改革,大力整顿和压缩近年来增长过速、膨胀过度的行政管理经费;二是配合国企改革和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改善,逐步减少巨额的企业经营性亏损补贴和价格补贴;三是争取尽快退出国家财政在竞争性加工工业、一般性商业服务领域的相关支出。通过这些“压、减、退”的途径,尽快使国家财政从职能“越位”与“缺位”并存的矛盾与困境中解放出来,面对新的形势和问题,加强其应有的宏观调控和需求管理功能。
所谓突出重点,就是要根据现有财力状况,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以及轻重缓急的优先次序来安排财政的支出重点。根据多年的经验,在这个问题上,尤其不能用撒胡椒面的办法,为后续财力安排留下窟窿、造成被动;同时也不能再用鼓励各单位、各部门、各地区通过“创收”的途径,去解决财政范围内的支出缺口问题,以免造成分配秩序的混乱和分配规则的破坏。
最后,所谓强化支出的效益约束,就是要把支出效益作为财政支出决策的出发点及其归宿,坚持用必有效、有效方用的理财原则,从而在支出到位和尽力避免损失浪费的基础上,促进和保证财政收支的积极平衡。
(三)切实减轻农民和各类 企业 繁重的非税负担,促进消费和投资的增加。
即通过切实减轻农民、乡镇企业和其他各类企业沉重的非税负担的途径,以相应增加其有支付能力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为开辟我国广大的 农村 市场,扩大企业可支配的投资来源和技改能力创造条件。
特别是为了使房地产开发、住宅建设真正成为我国新的 经济 增长点,使住宅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就必须改变当前因房地产开发、住宅建设中所承担的各种名目的收费过滥、过多,房屋成本和售价过高,致使空置房数量与年俱增,住房货币化、商品化及房地产业的 发展 ,都迟迟不能进入良性循环轨道的不正常状态。
(四)通过建立政府间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一方面提高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同时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平衡和引导地区投资需求创造基础条件。
分税制改革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各级财政的分级、分权、分税,以及政府间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前者重在解决与各级财政事权相适应的收入来源的规范化 问题 ,但却解决不了各地的财政能力差异问题,即解决不了某些地区在提供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方面所存在的政府财力缺口问题,因而不利于实现这些地区的财政收支平衡。1994年进行分税制改革时所实行的、基本上以照顾各地既得利益格局为特点的“税收返还”办法,尽管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但却既不利于公平分配,又不利于某些地方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的财政平衡。近三年实行的过渡性转移支付办法,虽然有利于克服这种不足,但又因中央财力的严重匮乏,用于规范化转移支付的财政资金极为有限(1995年仅为20亿,1996年仅为30亿,1997年计划亦仅为40亿),故对地方财政平衡的调节力度十分微弱。因此,如何逐步消除分税制改革中的旧体制痕迹(按照既得利益格局进行“税收返还”),适当加快政府间规范化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健全的步伐,就不仅成了促进和保证我国地方财政实现稳固平衡的一个必要因素,而且将对改善各地区的投资环境,平衡和引导地区间的投资需求,产生极为重要的 影响 。
(五)制定和实行积极而又审慎的国债对策。
国际经验表明,正确、恰当的国债政策,是解决各国财政问题的一个有力手段。而衡量国债规模适度与否,不能只从个别的、单一性的指标出发,而必须进行全面 分析 ,从综合性的指标显示,来作出符合实际、顺应时势、瞻前顾后的判断和结论。为此,根据世界各国衡量国债规模所采用的几个通行,睦看 中国 在这方面的具体情况。
1.债务依存度。它是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其 计算 公式是,债务依存度=(当年债务收入额÷当年财政支出额)×100%。这个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有多少是依靠国家借债来筹措的。这一指标的计算有两种不同的口径:一是用当年的债务收入额去除当年的财政支出额,再乘以100%,习惯上叫作“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二是用当年的债务收入额去除当年的中央财政支出额,再乘以100%,称之为“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迄今为止,由于中国国债全由中央财政来发行、掌握和使用,并由中央财政负担国债的还本付息支出,故使用后一种口径更具实际意义。
对这个指标,国际上有一个公认的控制线经验数据,即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掌握在15~20%为宜,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则控制在25~30%的幅度内为当。我国的资料显示,自1994年开始,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当年债务收入额÷[当年财政支出额+债务支出额])就超过了上述的安全线,达到20.2%,1995年为22.2%,1996年为26.4%,1997年(预计)是28.2%。而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自1994年开始,也超过50%以上,1994~1997年分别是:52.41、53.28、55.61和57.77(预计数)。与国际上的经验数据相比较,如果说我国当前超过20%以上的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虽然已属偏高,但还不太为过的话,那么,早已超过50%以上的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则显得大大“离谱”了。日本即使在财政最困难的时期,这一指标的最高值也不过37.5%而已。
2.国债偿债率。它是指当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这一指标说明,国债规模需受到财政收入状况的制约,要把国债规模控制在与当期财政收入状况相适应的水平上。关于这一指标的数量界限,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应控制在8~10%的幅度以内为宜。我国的情况是:1994年前之前,由于国债发行规模较小,故国家财政的债务支出额也不大,1990~1993年的累积额也只不过1000亿元左右,每年的偿债率约在7%上下(1992年除外)。但从1994年起,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剧增,这一指标也呈陡然递增之势。1994~1997年分别为:9.6、14.2、17.7、23.3(预计值),每年所借新债中用于归还旧债的比率也不断上升。
3、国债负担率。它所衡量的是当期的国债累积额占当年gdp的比重。这是度量国债规模最重要、最常用的一个指标。因为它是从国民经济总体或全局来看,而不仅仅是人财政收支角度来考察的国债数量界限。国外的经济学家大都认为,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债累积额最多不应超过当年gdp的45%,这与经济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平均比重大致相当,即一定时期的国债累积额最多相当于当期的财政收入总额。从这一指标来看,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又无比经济发达国家低得多。1989年我国的国债发行额占当年gdp的比重只有0.35%,1996年也仅为2.84%;从国债余额占当年gdp的百分比来看,1991~1996年分别为:5.41、5.25、5.50、5.21、5.45和5.60。
4.居民的应债力。一般可表述为:国债余额占当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重。这是从居民的国债承受能力来考察的国债规模指标。当然,在居民投资意愿、投资选择、投资渠道多元化的情况下,国债规模与居民储蓄存款状况不存在完全的正相关系,但也能近似地反映居民的应债力。从年度国债发行额占当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重看,1990~1996年分别为:1.32、2.18、3.42、2.06、4.77、5.09、4.79。再从国债余额占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重来看,1991~1996年的情况则依次为12.8、12.1、11.8、11.5、10.6、9.87。可见,无论从哪个指标看,当前我国居民的国债应债力,都有很大的弹性或潜力。
综观以上几个指标,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看似矛盾的结论:从反映国家财政自身“承债”能力的指标来看,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债务压力已经很大,几乎没有进一步扩增国债规模的弹性和空间;另一方面,从国债负担率和国债余额占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重来看( 目前 的gdp是国债余额的20倍,居民储蓄存款也相当于国债余额的17倍),国债规模的进一步扩增又有巨大的潜力。而且,从动态趋势看,如国债的发行规模即使按现在的增长速度扩大,在未来10年内,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也不会超过14%,即仍旧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债负担率警戒线。
为什么会在中国出现这种极为明显的矛盾现象呢?究其缘由,根本之点就在于,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的严重扭曲,gdp的财政贡献率过低,致使国家财政的承债能力十分有限、十分脆弱。从现实情况看,由于国家财力极度分散,预算外资金、非税收入极其庞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可支配财力相对萎缩,因而大大制约了偿债能力与发债规模的同步增长,形成了扩增国债规模潜力巨大,而财政承债能力则相形见绌的矛盾结局。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解决这个矛盾的对策有二:
1、扩大国债规模必须与集中国家财力、振兴国家财政同时进行,使财政实力的切实增强和国债规模的相应扩大,做到双向协同、相辅相成。
在 现代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的确不必拘泥于仅仅通过税收来取得资金,需要灵活有效地运用国债手段、国债政策来调控经济的运行。然而,国债又是需要还本付息的,故国债的发行规模必须顾及到财政的应变和承受能力,不能只顾需要、不顾可能与可行而盲目扩张。因此,无论从 理论 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进一步扩增国债规模的主要障碍,或者说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国家财政收入或其现实的可支配财力的制约。所以,根据十五大精神,如何切实地集中国家财力,增加各级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的可支配收入,增强财政的承债能力,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如果中国今后能在提高两个“比重”上尽快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通过整顿预算外资金、清理规范非税收入、加强税收征管等途径,使国家的可支配财力数量有较大增长,那国债的发行规模就能随之进行“跟进性”的更大扩增。
2、国债规模的扩增要建立在国债结构不断优化的基础之上。
这是因为,合理的债务的结构,不仅有利于充分挖掘 社会 资金潜力,满足不同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而且也有利于降低国家的筹资成本,减轻财政的未来负担,提高国债的使用效益。根据我国当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近期似应 研究 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是调整国债的期限结构,适当增加长期国债比重。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是以3~5年的中期国债为主,很少有10年期以上的长期国债和1年以内的短期国债,国债期限结构缺乏均衡合理的分布。这种结构单一情况,使国债缺乏选择性,很难满足持有者对 金融 资产期限多元化的要求,同时又使国家财政的还本付息压力过于集中,客观上为国债规模的扩大设置了障碍,因此必须加以调整。
二是国债品种结构需进一步 多样化。如财政债券、建设债券、可转换债券、储蓄债券的交叉运用等。这既可满足国家财政的不同需要,又扩大了投资者的选择余地,有利于使国民的应债能力得以充分释放。同时对于减轻巨额国债的发行压力,充分挖掘国债的经济功能也有很大的意义。
三是调整国债的持有者结构。国债的持有者,包括中央银行、机构投资者、企事业单位、居民个人和国外持有者等。当前的问题是,需要改革国债市场主要在财政部、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居民个人这样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循环的格局,以利于扩展国债的发行空间。这方面可供考虑的举措,包括可考虑逐步取消对商业银行购买和持有国债的某些限制;着力培育和鼓励机构投资者,以及有条件地允许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的国债市场等。
(六)充分发挥财政经济杠杆在扩大需求中的引导与刺激作用。
――运用财政转移性支出手段,诸如灵活运用针对某些社会群体的财政补贴、主要针对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等手段,通过保障低收入者的最低生活、福利水平及其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以防止社会购买力的过度萎缩,确保社会、人心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