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 医院;财务信息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32;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 0029- 02
21世纪的信息科技处速发展的时期,财务会计工作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网络信息技术。财务管理是医院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1 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1.1 医院信息系统不完善
医院的财务记账系统包括工资结算、购销核算等子系统。目前很多医院还在使用传统的会计软件,而传统的会计软件只有财务部门才能使用,无法和其他部门进行资源共享,数据传输缺乏一致性、系统性,不利于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另外,医院应用会计软件主要是为了会计核算,而很少考虑到财务管理。医院财务指标往往是在财务报告编制出来之后进行人工计算,降低了效率。如果领导要想了解经济信息,财务人员一般需要加班统计数据,而且是已经处理过的数据,不具有时效性,或许还会出现计算失误的情况。由于缺少及时的动态资金流信息,医院领导层很难控制资金流,不利于决策。
1.2 财务数据不规范
医院使用的财务数据标准没有统一,也没有规范的信息编码,由此导致信息资源难以共享,财务数据不能被有效整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由于财务数据的利用程度不高,财务信息无法及时披露,在程序操作上容易出现错误。当前,医院的业务管理账目在不断增加,会计业务工作量更大,要是不能解决好财务数据的统一性问题,就不利于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
1.3 缺乏专业能力强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财务信息化是一门交叉学科,它融计算机科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于一体。医院有一些财务人员虽然具备一些计算机知识,但是与实际应用需要仍有较大差距。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其后续教育中缺少财务信息化管理培训。当前,熟悉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财务人员还比较缺乏,有不少人不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如果在应用时出现了突发事件,则很难应对。
2 如何做好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
2.1 提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医院的管理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做好财务管理,财务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地反映医院的整体效益,还能够帮助医院收集、整理各种业务运营信息。所以,财务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十分重要。医院要想建设财务信息化,那么就需要将其作为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从医院领导到财务人员,都需要真正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要具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医院的相关领导需要按照医院的运营情况、财务发展、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科学布局财务信息化建设,在做好科学规划的同时,以财务信息的实用性、综合性为主,确立目标,通过给予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来进行基础性建设。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执行才能进一步实现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另外,要对医院内部进行监管,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2 统一医院财务信息编码
医院要想做好财务信息化建设,就必须重视财务信息编码的统一性问题。可比性、交换性是规范的信息编码的两大特点。畅通的信息、能够共享的资源是信息编码能够统一规范的保障,财务信息系统必须能够实现财务管理部门内部信息的互通,信息采集和处理也要及时。规范、统一的信息编码是医院对其财务整体状况进行分析的重要基础,能够为医院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信息资料,从而让领导能够据此作出正确而科学的决策。另外,医院要想保证财务资金的安全,必须统一和规范财务数据管理,将资金的利用率不断提高,从而减少医院的成本。因此,医院必须保证财务数据能够正确、完整地输入管理系统中,在输入时要进行严格的校验,以防出现错误数据。只有提高财务工作质量,才能真正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2.3 培养财务信息化人才
医院的财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财务信息化人才。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医院的财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来说,作为医院的财会人员,不但要具备专业的财会知识和相关业务经验,还要对各种必要的电子信息工具十分熟悉。因此,医院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必须引进高水平的财务信息化综合性人才。首先,医院要对岗位上的财会人员进行信息化管理培训,实施综合性的会计信息化培训,使之能够更加熟练地应用财务信息软件,能够独立使用和维护财务信息化系统。其次,医院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引进高水平的财务信息化专业人才,以此弥补医院财务信息化系统设计和开发人员的不足,从而优化财务信息化建设队伍的人才结构。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医院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个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医院必须转变思维,将财务信息化建设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努力提高医院财务工作管理效率和水平。医院通过引进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手段,优化财务管理人才队伍,整合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资源,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从而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所以,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一步,更是当前医院财务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1]韩晟,邵庆东,王锦伟,等.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设计与实现[J].医院管理杂志,2007,14(11):865-867.
[2]丁晓东.论医院信息化建设[J].湖南有色金属,2008(6).
[3]赖春玲,刘亚姣.浅议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2).
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哈尔滨;财政收入;财源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1-0067-03
一、哈尔滨市财源的基本状况
随着“十二五”的深入实施,哈尔滨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哈尔滨地区生产总值与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税收收入稳步增长,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税收收入随着GDP规模扩大而增加,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高,详见表1、图1。
二、哈尔滨市财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哈尔滨市政府在促进财源建设上采取了众多措施:制定哈尔滨市区县(市)财源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和考核评比实施细则;大力推进重点产业项目、产业园区等财源项目建设;加大财源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和推进招商引资;制定财源建设激励机制等,尤其是2012年确定的财源建设重点推进项目和工作要点更是对哈市财源建设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但哈市财源现状和财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可忽视。
综合表现为:尽管财政收入年增幅达19.71%,但对比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其收入规模和增速都比较靠后,财源规模相对较小;近年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保持在6.1%左右,整体占比偏低;县(市)级地方财政总体规模太小,但财政收入增幅远高于区级收入增幅,且差距越来越大,区县(市)级财源问题较为突出;从行业构成来看,哈市财政来源的支柱仍是传统行业,新兴、高科技行业发展较慢,高创税型行业比重低;哈药集团、哈航集团、电站集团等财源骨干企业税收增长幅度小,创税能力弱;哈尔滨市的主要财源仍是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非公有经济的财源贡献很弱;加上在建设过程中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度不高,资金、土地等要素的制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小,新项目对财源增长的拉动力不强以及招商引资水平低,引进项目结构不合理等都是当前哈市财源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促进哈尔滨市财源建设的一般对策分析
财源是财政收入的源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财源建设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直接影响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哈尔滨市做好地方财源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完善财源框架,优化地方税收收入结构
地方税主体税种是地方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地方履行政府职能提供比较稳定的资金。完善财源框架,就应从优化地方税收收入结构开始做起。一方面应调整税源的税种结构。实现税收增长,提高哈市企业的盈利水平,保持企业所得税的增收创收能力;适当扩大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将一些与营业税性质相近的基金、收费改征营业税;进一步挖掘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空间,尤其是要大力发展以契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为代表的小税种,逐步培育不动产税(物业税)等支柱性税源,构建合理的税种结构体系,奠定财源建设基础。另一方面要优化税收收入的产业结构。改变哈尔滨市依靠传统产业税收为主的局面,将地方未来的税收收入重点向服务业转移。一要提高农业的专业化,发展现代农业,保持现有税源。二是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开拓新兴第三产业税收为核心的财源体系,为未来壮大地方财力提供重要支撑。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财政汲取力
当前哈尔滨正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因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传统产业仍然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其中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石化四大产业在哈尔滨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应作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重点。首先要加快技术革新,通过大力推广产学研相结合模式,引导企业建立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的战略合作,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加快消化、吸收 和再创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其次是要加强管理,加大对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优化传统产业布局,优化配置资源,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配套政策。 推进以哈飞集团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促进食品产业集群发展,依托哈尔滨秋林食品有限公司、哈尔滨裕昌食品有限公司等传统特色企业大力发展食品行业;此外,医药产业是哈尔滨市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应保持其现有的规模优势;大力支持哈尔滨市石化行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其产业增加值,打造骨干财源。再次要积极实施名牌战略,通过提高质量、提升档次,不断扩大企业产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中的覆盖面,积极开发满足城市多样化需求的名优产品,努力研制国际市场需求的技术型产品。切实提高哈市传统产业增加值,打造骨干财源。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财源
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此外对服务业征收的营业税是属于地方税的,因而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对推动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和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效益。现代服务业是黑龙江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发展现代服务业首先要立足实际,作为省会城市的哈尔滨,要充分利用好区位优势和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金融、保险、证券、房地产、会展、中介、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扶持律师、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以及会调查、评估、计算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同时要继续注重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大力发展冰雪产业。其次要采用多重发展模式,加强跨区合作。依托哈市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生产业,促进产业融合;依据自身区域特色,建立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吸引更多FDI进入。此外要着眼于市场格局,引导企业与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服务业企业加强合作,吸收它们的先进经营理念、管理水平、人才培养、品牌策略、技术力量等,增强哈尔滨现代服务企业规模和品牌知名度,提高竞争力。
(四)培育县域经济,拓展县域财源
县域经济是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全市实现跨越发展的潜力和动力所在,也为财源建设开辟了新前景。发展县域经济,一方面以工业化为突破口,优化企业结构,扩宽财源渠道。对于资本实力强、经营效益好、拥有品牌或独特优势产品的中型企业,要加快资产重组步伐,实现低成本扩张,壮大企业经营规模。对于产品市场前景好、企业经营机制好、管理基础好的小微企业,要努力培育其成为在产品和技术结构上小而优、小而特、小而专、小而新的“小巨人”企业。同时构筑快捷灵通的网络信息平台,培养企业管理新型人才和农村技术人才,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实施“富民强县”战略、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实力。另一方面要发挥地方优势,培育经济增长点,发展特色财源。一是充分发挥农业资源比较优势,结合本地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实际,通过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改变种植模式、加工转化、包装改造、优质销售服务、提高科技含量来展示自己的特色,树立县域品牌,提高农业的增值创收能力。二是要开发旅游资源,寻找财源突破点。目前哈尔滨的县级旅游收入在财政收入的比重是微乎其微,部分县基本没有这个领域的收入。各县在旅游先天资源并不丰富的条件下,应通过推广特色农业产品、农家乐文化来大力发展餐饮住宿、旅游交通、文化娱乐等产业,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形成带动经济发展的综合产业,不断为县级财政增加收入补充血液。
(五)实施园区项目模式培育,扩大税基
首先要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园区项目应定位于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立足当前实际,放眼长远发展,把园区规划与发展哈大齐工业走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结合,以园区为载体推动产业在区域空间内合理分布集聚发展,从而促进区域财源空间分布优化。其次要引导、支持企业向园区集聚。确定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相互关联的产业集群和集聚优势,有关部门要为符合产业发展的入园工业企业和项目的审批开辟“绿色通道”。 再次是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加大对园区投资项目的扶持力度,市里应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重点园区发展,并极力争取尽可能多的国家、省项目资金。在税收上给予适当优惠,对申请银行贷款的企业优先提供融资担保,尤其是要解决园区土地问题。加快园区路网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整合资源,并支持废物利用企业入园。集中必要财力、物力,调动各方面发展园区经济的积极性,形成新的财源增长点。
(六)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创新管理机制
科学的评价体系应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想观念为指导,在财源建设当中,一要摒弃传统理财重收轻支,重经济建设、轻公共服务,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理念,建设绿色财源考核评价机制,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而不是盲目攀比数字指标。二要健全财源建设考评各项制度,细化评价指标。对各区县、各部门财源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指标完成情况等进行考核评比,建立目标责任制、通报和督办检查制、奖惩制,加强对财源建设工作的跟踪和监管,保证财源项目建设任务顺利开展。三要运用科学先进的征收管理手段,加强税源管理,优化服务机制。在税源监管工作中引入高科技的信息网络技术,全面推广和应用专业软件,实现重点税源监管软件、计划快报软件和统计报表软件的全方位覆盖。管好存量税源,强化对社会关注的重点行业的征管;挖掘潜在税源,加强对税源流动性和可变性较大的行业的税收征管;堵塞流失税源,加强监控,实现应收尽收。在纳税服务上,建立起以纳税人自主申报纳税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优化服务、规范执法、科学管理,减少纳税成本。此外要完善财政预算体系和财政监督力度,深化财政支出管理,开源与节流并重,逐步规范财政资金支出的范围和比例,强化财政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职能。
参考文献:
[1] 刘尚希,等.县乡财源建设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50):2-13.
[2] 韩宪春,徐明阳.哈尔滨市工业园区资源整合的分析建议[J].统计与咨询,2009(6):49.
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3
一、收入现状及财源特征
20xx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40760万元,较上年37800增长7.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822万元,占预算的111%,同比增长22%,其中国税局完成2103万元,地税局完成5800万元,财政局完成919万元。从收入构成来看,其中:第二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65.1%;第三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13.1%。分行业来看,财政总收入中第二产业:电力提供17540.5万元,占43%,煤炭开采3556.6万元,占8.7%,建材(水泥)业1898万元,占4.7%,建筑业2912.6万元,占7.1%,纺织业287.6万元,占0.8%;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提供1050.9万元,占2.6%,住宿和餐饮业444.7万元,占1.1%,批发和零售业2560.9万元,占6.3%,信息传输(电信)433.1万元,占1.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76.5万元,占0.9%,房地产业218万元,占0.5%,金融业71.3万元。从当前全县财源现状分析,呈现以下三个特征:
(一)农业主体财源消失。2000年我县的农业“四税”达到4220多万元,占到当年财政收入的37.6%,由于国家推行农村税费改革,从20xx年起取消农业特产(!)税,此后又停征农业税,直接导致了我县财政收入锐减,而农业财源的主体地位也随之消失。
(二)重点企业对财政收入起支撑作用。近年来,我县通过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企业转轨重组、规模扩张,同时加快国退民进步伐,逐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运行机制,救活和诞生了一些骨干企业。如陕西华电**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0xx、20xx年税收总额分别达18606万元、16973万元;蒲白矿务局20xx年及20xx年分别为1393万元、1806万元;银河纺织有限责任公司20xx年及20xx年分别为196万元、217万元。此外,一些重点企业已走出低谷,对财政的贡献率也呈增长趋势。
(三)民营经济已成为财政增收的新亮点。近年来,我县大力加强招商引资,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20xx年,全县民营企业总户数发展到733户,注册资金6.5亿元,投资人员1259人,从业人员13146人,民营经济对财政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如陕西尧柏集团**分公司20xx年上缴税收总额645万元,20xx年实现1192万元。
(四)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过大。20xx年,财政非税收入达719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8.2%,财政收入增长质量不高。
二、财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源建设的总量不足。从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看,20xx年,全国是20%,全省约19%,而我县仅为8.3%,这一差距充分反映了我县经济运行整体水平仍然很低。从我县财政自给率的对比情况看,20xx年地方财政收入计划为7920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计划33449万元,财政自给率仅为23.6%,而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和各项补助,这些都说明我县财源建设的总量严重不足。
2、财源建设的效益不高。近几年,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幅很大,而全县财政收入同口径相比,每年都有所下降。投资的大幅度增长与转化为财税收入的下降极不协调。培植地方财源的作用短期还未得到有效发挥。
3、财源建设的稳定性不强。近几年,比较稳定的税源主要集中在电力、煤炭、建材、纺织、电信、交通运输、建筑业及饮食服务业,原有比较稳定的农业税收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已不复存在。同时,我县主要是群体财源,现有工业企业中,年提供财政收入上亿元的有1个,上千万元有2个,上100万元的仅有6个,多数企业都是以“小作坊”式经营为主,产品竞争力不强,科技含量不高,没有一个上市公司,更没有一个在全省乃至全国能拿得出手的规模较大、经营较好的知名企业,加之,我县资源性开采和加工企业受政策性和市场因素影响波动较大,如曾是我县主导税源的“五小”企业,由于投入不足,安全生产和环保条件差,被相继关闭;号称中华一绝,被国家列入“星火”计划的烟花爆竹也因生产运营不规范被停产整顿。特别是我县电力、煤炭、水泥等优势行业企业受限制生产等诸多因素影响,生产难以正常,税收任务更加难以保证。
4、财源建设的亮点不多。在农业产业上,目前,我县已建成的几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尚处于发展之中,未形成财源“气候”,工业上,新办企业和招商引资项目,在建设期和投产初期要享受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如石羊集团和尧柏集团,虽然投资巨大,产值也很大,但税收比重很小。其它在建和扩建的项目对财源的贡献目前还不能显现,财政缺乏支撑,财源缺乏亮点是财源建设值得研究和重视的问题。
三、加强财源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财源建设,做大财政“蛋糕”,关键是要固本开源。在继续巩固现有财源的基础上,加大支柱财源的培植力度,增强财政增收的后劲。
1、在思路转变上求财源。
一要强化工业财源的观念。欠发达地区财源建设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农业财政、工业财政、第三产业财政。三个阶段的依次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财源建设带有规律性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县财政还处于农业财政向工业财政的转型过渡期,必须强化工业主导地位的观念。工业兴、百业兴,工业强、财政强。全县上下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的工作思路,抓住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下功夫做大做强工业财源。在具体工作中,一是抓好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按照“一园一策、各具特点、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快“三园三区一带”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和软硬件设施,把园区建设成为商家抢滩登陆的投资宝地。同时,充分发挥园区的载体平台作用,逐步构建政府集中管理、集中服务、业主集中开发新机制,促使工业项目向园区有效聚集,提高工业经济集约发展水平,促进项目集群、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二是精心培育市场,集中资金、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大力扶持电力、煤炭、建材、花炮、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促其向大规模、高科技方向发展,形成工业骨干财源。二要树立效益型财源观念。即在经济发展的质和量方面,以效益为中心,兼顾速度。在新引进项目和招商引资中,既要考虑对经济的促进,也要考虑对财政的贡献。三要增强长期抓、两手抓财源的全局观念。搞财源建设、发展经济,是政府部门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要有长远的规划和打算,任何短期行为都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和财源建设的效果。同时,要增强全局观念,“两个财源”一起抓,实现财源建设的协调发展。即中央财源和地方财源都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互为发展基础和前提。没有中央财源的发展,地方财源要想长期突出发展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财源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两个财源”一起抓。
2、在非均衡发展上求财源。立足本县实际,统筹兼顾,分类指导。一是要巩固现实财源,壮大骨干财源。我县现有的9户年纳税在10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是我县重要的现实财源,其中的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更是我县财源建设的关键。在“十一·五”发展过程中,要倾斜力量,通过全方位扶持,促其做大、做强、做优,充分发挥其对我县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的支撑作用。二是要拉动梯度财源,注意可持续发展。要结合经济发展,制订科学的长期财源规划,对已建成的重点财源项目企业加强财务跟踪监控,实行分类管理,随时掌握经营状态,及时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在产、供、销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其快速成长。三是培植新兴财源,增强发展后劲。主要是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实际,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不断积蓄经济发展后劲。要把招引、新上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产业链长、关联度高的大项目、生产性项目作为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形成项目建设超常规发展的局面,增强工业经济持续跨越发展的能力。如我县20xx年在建的卤泊滩涉农化工项目、100万吨二甲醚生产线项目、罕井5万立方米中高密度板生产线、天源6万吨多品种果蔬加工生产线及200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线等财源项目的培植,将为今后财政增收注入新的活力。四是要挖掘潜力财源,促进财政增收。重点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盘活存量资产,堵塞收入漏洞;搞好人文宣传,挖掘旅游资源。
3、在多元投入上求财源。一是要向上争取资金培植财源。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投资和资金帮助,确保每年有3-5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并争取纳入省、市计划盘子,尽快培植成后续财源。二是对外招商引资培财源。招商引资是我县培育经济增长点的关键性措施。要牢固树立“无外不活、无外不快”的思想,大力推行“全民招商”。要充分发挥我县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绿色生态产品多样、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拓宽招商渠道,创新方式方法,引进有效投资,吸纳民间资本和团体资本,促进项目建设,培植长效财源。三是要整合各类财政性资金,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充分发挥财政项目资金“四两拨千斤”导向作用,努力扩大乘数效应,以此带动社会投资跟进增长。四是继续发挥银行信用社的投资主渠道作用,尽力支持给县域经济发展借贷较多的金融单位,合理引导存款流量,尽量为银行业放贷创造条件。
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4
一、预算收入情况:
2011年上半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比去年同期增长%。其中:国税收入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地税收入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加上各类专款收入万元,2011年上半年,财政收入是万元。
二、预算支出情况:
2011年上半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万元,占全年预算的%,具体情况是:
1、一般公务服务支出268万元,主要包括:办事处机关人员的工资,办事处机关日常办公经费,人口与计划生育支出和地税所经费。
2、公共安全支出支出20万元,主要是派出所经费及联防队员工资。
3、教育支出172万元,主要是盈园中学的建设投入,寒龙山小学的建设投入。
4、社会保障支出95万元,主要包括民政优抚,农村低保,社会救济,福利院经费、后期工程建设和前期工程欠款,寄思园投入。
5、医疗卫生支出31万元,主要是卫生院经费和新农合支出。
6、农林水事物支出35万元,主要是大环境绿化支出。
7、转移支付支出52万元,主要用于有线电视补助、村级道路建设补助、村水利建设补助、吃水补助。
8、其他支出192万元,主要是综合治税费用。
三、存在的问题
财政税收工作虽然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要求,但在财政税收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源不稳。今年以来,由于煤矿一直处于停产状态,税源基础十分薄弱,给财政税收带来困难;二是税种结构不合理。财政税收不均衡,企业所得税基数较低,增值税额度较小;地税收入超额完成任务,国税欠进度;三是税收质量不高,多数税收靠综合治税,成本较高;四是刚性支出较大。各类项目投入大,工资及遗留问题增支多。这些都给今年的财政收支增加了难度。
四、解决问题的措施
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任务目标,进一步增强信心,攻坚克难,多措并举,开拓创新,确保超额完成全年万元的任务目标。
一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大培植财源力度。按照向四个方面挖潜力、要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巩固提高现有企业。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通过政策扶持、产业引导、环境优化等措施,积极支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高新兴产业的税收贡献能力。在上半年引进限公司等9家新兴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借助外力,激活内力,启动民力,力争全年引进新兴产业企业15家以上。积极围绕工业园区和工业园搞好服务,大力发展新城经济、总部经济,为城服务、靠城致富。大力发展沿河、沿路经济,鼓励、吸引、扶持村集体和民间资本大力发展商贸、餐饮、物流、休闲娱乐等新兴服务业,积极打造中央商务区。积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借外力促发展。在完善落实好招商引资优惠和奖励政策的同时,加快、等民营园项目建设步伐,对占而不建、占多建少的必须尽快收回,对投资强度不够的,督促其增资扩股,确保招商引资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
二是深入开展综合治税,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继续坚持把增加税收作为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的关键来抓,稳定基础财源,注重新兴财源,狠抓后续财源,依法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继续突出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抓增收,着力解决漏征漏管和偷、逃、骗、欠税等问题。建立财政、税务、工商、地材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税源动态,完善税源动态监控体系,将大量隐蔽失控的税源变为可控可管的税源。充分发挥综合治税机构的作用,完善综合治税机制,配齐配强协税人员,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着重抓好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的税收征管,多方协调动态税源,切实做好零散税收、边缘税收的征管。充分发挥建材行业税费征收办公室的作用,加大建材行业税费征收力度。对于应属地征收的,切实做到有理有据,应收尽收,均衡入库。
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县级财政收入;存在问题;化解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发展的新常态,财政收入面临增长乏力的困境。2014年河北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580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64.5%,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河北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财源后劲,化解经济发展对财力的需求与可支配财力之间的矛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河北省内县域面积广阔,县(市)多,由于自然环境及资源禀赋各异,发展不均衡,当前财政收入运行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县级财政收入水平参差不齐,增长空间发力。河北既有财政收入几亿元的贫困县,也不乏几十亿的百强县,县域间财政收入差距大。以新河、柏乡、邱县等为代表的的平原县,长期依赖农业经济发展,比重将近50%,但一产税收贡献率还不到1%;迁西、平山、武安等县(市)第二产业比重偏高,钢铁、煤化工等重化工业“一业独大”,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大,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压力的逐步加大,财政增收的前景并不乐观;部分贫困县面临着经济总量小,工业基础薄弱,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明显的问题,发展空间不大。
二是招商引资税收效果不明显。近年来,县级政府纷纷招商引资,上项目,规划建设了各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园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周边园区为了争取项目,降低企业入住门槛,不惜以各种优惠政策进行竞争,导致一些县(市)经济发展压力巨大,财源流失严重,财政增收形势十分严峻。不仅如此,其下辖的乡镇也在大力发展产业园区,但由于区位、配套、交通等条件限制,只引进了一些规模小、粗加工、能耗较高甚至污染严重的企业,难以吸引优质的企业和项目进驻。而且,项目前期建设周期长,投产达产需要一段时间,落实固定资产税前扣除政策等,难以短时间见效。由于园区建设主要是政府主导,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县级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举债的方式解决资金缺口,进一步加重了地方的债务负担。
三是财政收入结构不尽合理。虽然税收收入构成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三产税收占比较低,部分县非税收入占比仍然过高,所占比重甚至超过了税收收入。部分县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税源增长乏力,在完成财政收入任务目标和考核排名的压力之下,将非税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多种方式增加非税收入,甚至通过财政空转实现虚增收入,来提高非税收入占比,冲抵税收收入增长减缓带来的压力。
化解当前县级财政收入运行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高县级财政保障能力,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
一是培植稳固财源。强化财源配置和收入组织,多措并举,不断做大做强财政收入“蛋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和社会投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促使其扩大产业规模,培育壮大一批在各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形成一批重点纳税企业和纳税大户,抓好新建项目的开工建设和在建项目的投产进度,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加强对重点税源行业、企业的监控,开展以电控税、以水控税、以票控税等手段,加大对增值税、所得税等主体税种的征收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切实增加财政收入。
二是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方向。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县(市)要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产业升级转移方面下功夫。沿海县(市)要利用工业基础、资源禀赋等要素,重点发展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等行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效益和辐射带动效应,丰富和夯实税源基础;环京津的县(市)要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优势,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做优环首都配套服务业、房地产业、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实现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内陆平原县要把农业培育成特色创税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增值创税能力,培育新的农业税收增长点。
三是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在强化县级财政收入增长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县级财政收入质量的提升。要不断优化县级三次产业结构,推动第三产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在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突出发展旅游业、交通物流业、休闲娱乐业,尽快形成第三产业的龙头,提高第三产业税收占比,使税收产业结构更趋合理。随着行政性收费项目的减少和“费改税”的推进,逐步降低非税收入在全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
四是健全收入考核机制。县级政府虚增财政收入的一大诱因是考核机制,要改变目前简单的以财政收入增速等因素为主的考核机制,将考核重点调整到对组织财政收入的履职情况上来,合理量化各项评价指标,将是否依法征管、应收尽收、依法缴库等作为考核主要内容。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征管考核机制,将是否存在空转、违规调节财政收入口径等行为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引导财政收入征管部门规范征管,保证财政收入的真实性。
各县应尽快破除传统守旧、固步自封、小进即满的思想障碍,调结构、转方式,破除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大力培育财源,实现财政收入稳增长,提升县域经济的持续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5.4.30.
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6
一、会议的贯彻落实情况
1、加强学习,统一干群思想。我场自10月27日相继召开了党政联席会、全场干部会和村干部会,传达了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结合我场实际,认真总结了我场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就如何破解现实困难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地研究,进一步增强了全场干部用心干事、务实干事、高效干事、干净干事的信心和决心;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促进大德和谐发展的意识,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念。将以更加开放的思想抓项目建设,促进财政增收;以更加深厚的感情落实民生工程,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三农”工作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更加前瞻的理念,统筹规划港北集镇建设。
2、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在今年最后的两个月中,我场将继续深化“坚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主线,以集镇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和机关效能建设,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千方百计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工作目标,要求各分管领导、干部职工对照各自的职责和上级主管部门目标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以具体求深入,以实干求高效,层层落实,牢固树立争先进位、赶超先进的信心和决心,力争实现年全场工作在全市排位前移。
3、制定工作措施,务求工作实效。一是对照机关效能年建设要求,推进制度创新,切实抓好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有效机制的落实。进行一次机关工作制度执行情况回头看,进一步端正党风、政风,切实增强“以制度来管理干部,以制度来规范干部的行为,以制度来约束干部行动”的效果,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二是建立健全“谁主管、谁负责”、“谁蹲点、谁负责”的工作机制。将所有工作责任到人,坚持一级做给级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树立“领导职务就是责任席位,就是能力席位,就是奉献席位”的理念,促使全场各级干部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的态度朝前既定的目标奋进。三是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做到事前明确责任,事后问效问责,使每项工作扎实推进。将场效能年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问效问责主体,加大对每项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按照规定及时处理,并将每次监督检查、处理结果记录在案,与全场党政目标考评、干部提拔任用结合起来,使每一位干部职工都能负全责、尽全力,在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真抓实干,尽职尽责努力作为。
二、后期工作安排
1、全面完成年财税工作任务。认真分析财政收入现状,积极破解税收来源比较单调、抗风险能力差这一现状,通过更优质的服务巩固现有财源,制定更优惠的政策培植新财源。坚持总部经济与项目建设并重,以总部经济快速弥补短期财源不足,以项目建设促进稳固财源形成,进而提高税收质量,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坚持激励机制与惩处机制相结合,以激励机制为主,让每个人都切实感受到招商引资和财税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抓财税工作坚强的战斗团体,确保完成全年200万元的税收任务。
2、继续实施招商引资基本战略。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以主攻工业招商为突破口,按照“攻大、抓中、不放小”的思路,主攻操作、强化服务,力争全年引进工业项目3个,引进资金2500万元;积极搞好项目建设,努力破解金融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力争年我场招商引资工作在08年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一是积极营造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大氛围,大海捞针抓信息,人手一份招商引资工作联系卡,抓信息收集和跟踪;开展一次打十个电话、交十个朋友、得十条信息活动;带着目的、带着任务组织招商引资小分队外出招商。二是努力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服务水平,人人争招商引资当行家里手;增强服务意识,为外商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三是突出抓责任落实,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在全场干部中继续实行招商引资风险金制度,正科级领导干部60元/月,副科级领导干部50元/月,一般干部30元/月,实行对奖对罚。
3、坚持服务“三农”,加大农民增收步伐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手段,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一是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惠农资金发放工作,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二是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三是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切实加强高源村吴茱萸生产的技术指导和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不断做大做强吴茱萸产业,力争达到2800亩规模,实现人均增收200元目标。四是采取多项措施,以大户造林和公司造林为主要形式,力争完成新造林2000亩。
4、加快集镇建设步伐。集镇建设是政府形象工程,关系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下步将进一步加大集镇建设力度,打造舒适、宜居的集镇环境。一是对港北集镇进行统一填平和绿化;二是集中力量进行集镇中坟地、猪牛栏拆迁;三是新建一个垃圾集中处理池,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