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计划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才培养计划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人才培养计划方案范文1

关键词:卓越计划;独立学院;校企对接;工学结合

作者简介:赵玉晓(1972-),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副教授;刘文献(1979-),男,山东潍坊人,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副书记,讲师。(浙江?杭州?31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基于‘卓越计划’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SCG41)、2009年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测控类专业三性实验项目教学设计与开发”(ZC09038)、2009年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基于‘项目驱动’的测控专业课程设计群的改革实践”(ZC0909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27-02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很大程度上与社会需求脱节。学校教育缺乏与现实生产实践的充分有效结合,一方面导致学生就业后不能很快上手工作,企业必须花费较大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培训和培养;另一方面造成学生对现实的体验较少,多数不能踏实地从基层做起。这无疑提高了企业用人的成本和风险,后果就是企业不愿接收应届毕业生。[1]

多数校企合作仅限于形式,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在人才培养上深层次、实实在在、持续性合作的很少,即使是将实习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来安排,也缺乏计划性和规范性,随意性很强,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机会很少甚至没有,只是参观。[2]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应有准确的定位。目前,我院按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标准进行学生培养已经达成共识。但如果照搬照抄母体的势必导致人才结构失调,所以学院基于母体的基础,加紧对现有的25个本科专业的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进行改革,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既区别于母体又区别于高职高专的独立学院特色的本科人才。[3-4]

一、研究方案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它非常符合独立学院的培养定位。我们基于“卓越计划”,以浙江省的独立学院重点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为出发点,在全院内通过“校企对接、工学结合”的途径,根据学生的就业需要、企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采用学校与企业共建的模式,调整培养方案,开展内涵建设,促进校企人才的无缝对接,以提高独立学院的学生培养质量、就业率和就业层次。[5]

本课题先以与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企业合作为起点、试点,它在地理位置(距离近,无需企业安排学生住宿、交通等)和合作企业(企业多、行业全、专业需求广泛)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二、研究内容

1.调研企业,开展校企对接、工学结合,促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自2010年6月起,以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企业为主要合作对象,充分利用课题组成员的社会关系和资源,构建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网络,于暑期组织小分队,从独立学院层面、有专业侧重地开展以“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调研”、“企业人才需求调研”等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深入了解专业背景、企业情况,并调研人才需求和合作意愿。签署了与生物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等十几个专业有关的25家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基地的协议。杭州市政府为实习学生提供实习津贴等,在政策上减轻了实习企业的负担,大大提高了企业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

组织低年级学生以社会实践、认知实习为主,高年级学生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为主,将集中性实践环节尽量安排在企业实施,顶岗实习。在短学期等时段利用杭州公共实训基地的地利资源。实习前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实习期间,企业派专人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学校派指导教师动态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并征询企业与学生对于学校教学计划等方面的意见,即双导师制度;鼓励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选择既是企业需要解决或探讨的问题又满足本科毕业设计的深度和工作量要求的专题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学校与企业为每位学生各确定一名指导教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深入考察课题的实践背景与总体要求,补充专业知识,提高与岗位的契合度,并在此过程中与企业磨合,使学生在企业学习的时间不少于一年。先后选派了200多名学生进行实习活动,部分学生已在企业就业,如浙江正泰中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杭州爱知工程车辆有限公司、杭州松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学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比2010届提高了0.4个百分点。

将企业精华“请进来”:邀请有经验的工程师、管理层进校讲座、授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至今已开展二十多次,如举办“优秀校友进校园系列活动”讲座,组织学生参加杭州市劳动局主办的为期1个月的创业实训模拟公司培训,邀请某公司老总、流量专家作了《大学生阳光心态塑造》的报告,举办模拟法庭表演会、杭州市大学生就业创业主题宣讲活动、“创·享未来”职场精菁英赛。

人才培养计划方案范文2

【关键词】生化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代制药企业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人才培养方案若不具备高职特色,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就难以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制药产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等特征。其高技术不仅表现在对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的要求高,更主要表现在对参与者的素质的高标准、严要求。在制定生化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既要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循序渐进,又要符合行业技术特点,处理好岗位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的关系。首先,要通过充分的社会调查和专家论证,对人才需求、岗位设置状况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提炼出岗位工作任务,再根据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构建课程体系,形成人才培养方案。以下是我院生化制药技术专业建设的具体做法,与相关人员交流。

一、制药企业岗位调研及工作任务分析

生化制药技术专业主要服务于利用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生产原料药的制药企业,包括抗生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等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的生产企业。该类企业技术发展迅猛,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结合, 使得技术水平提不断升级,技术的复杂性与精确度愈来愈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生产已越来越势在必行。由于以上特点,该类企业对一线技术人才的要求不同于一般的技能型产业,而是既要有过硬的操作技能,又要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及综合应用能力。所以,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从广泛、深入的企业调研开始。

通过走访企业、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一系列调研工作,确定生化制药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岗位有:发酵、药物合成、药物分离、精制、分析检验、资源回收等生产一线技术岗位;次要就业岗位有制药及相关企业的生产组织与管理岗位、技术改造、新技术开发等。汇总调研结果,归纳出生化制药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责如下表所示。(见表1)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1.创建“三对接,五段式”工学结合的才培养模式

分析完成以上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及所需的知识、技能及素质,整合为课程。依据学生认知规律、职业成长规律,由易至难,由基础到综合对课程进行序化,构建课程体系,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生化制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具备原料药生产现场操作与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化学、生物、分析检测等实验操作能力,具备一定的技术研究、开发能力,能够在医药、化工、生物等行业的生产一线从事生产操作、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根据制药产业技术复杂集成化程度高,生产品种多,工艺技术更新快,专业性强而且所涉及的物料危险性大、工艺过程复杂、设备抽象等特点,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由此我们创建了“三对接、五段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即“课堂与车间、课程与岗位、学业与职业”三对接,“职业基础学习、专业实践、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专业拓展与综合实训、顶岗实习”职业能力培养五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

2.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

第一阶段(第1~2学期):校内课堂为主,企业与实训室为辅。学生入学后首先到“厂中校”或其他校外实训基地进行1周参观实习和职业素质教育,由企业兼职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初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认知能力。之后,在校内完成基础领域课程及部分岗位技术课程的学习,基础领域课程主要由校内专任教师完成,培养学生职业基础能力;岗位技术课程主要由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完成,部分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由企业兼职教师完成。本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计算、信息搜集、逻辑思维,实验与化验、基本识图与绘图、初步分析解决技术问题等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基础。

第二阶段:第一学年的暑期,安排学生到“厂中校”或其他校外实训基地开展专业实践3~4周,认识和体验制药专业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与工作程序,培养学生安全、健康、环保、质量等职业素质,认识和体验制药企业生产组织管理、生产过程,学习生产工艺,培养学生基本工作能力。

第三阶段(第3~4学期):完成岗位技术课程全部教学任务,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厂中校”进行,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做”一体的项目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以及药物中间体或产品分析检验、安全生产与健康保护能力、制药现场管理与维护能力。由实践技能强、理论水平高的企业兼职教师、校内双师素质教师共同指导并完成相应考核,要求学生取得相应的中、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第四阶段(第5学期):首先进行专业拓展,然后进行企业轮岗实习与校内专业综合实践(综合实训、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根据课程特点与实施计划,专业拓展课程由校内、外双师素质教师完成教学与考核任务;专业综合实践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问题为目的,由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内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共同完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项目研发或设计,真题真做,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掌握行业标准规范能力,以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

第五阶段(第6学期):开展顶岗实习。学生进入制药企业的岗位进行半年顶岗实习,由企业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指导(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按照严格的顶岗实习指导、考核与管理办法,使学生能够完成相应岗位工作任务,学会做什么?如何做?怎样做得更好?并融入企业工作氛围,系统培养学生工作适应能力与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学生实习结束后颁发相应企业“工作经历证书”,以利于今后的就业与发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将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

我院生化制药技术专业自2008级开始实施“三对接,五段式”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并进行综合对比发现,该培养模式改变了学科体系下学生学习被动,适应岗位能力差的不足,学生学习热情高,工作上手快、职业能力强。近三年,本专业的毕业生共有860人,在生化制药企业工作占85%,其中在大、中型制药企业就业人数占80%,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整体优势。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本专业以“校企共建,培养现代制药企业岗位人”为特色,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普遍好评。华北制药、石药集团、北京万全药业等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普遍反映 “业务素质好”、“实践动手能力强”、“岗位适应快”。近三年学生“双证书”取证率均达100%。

参考文献:

[1] 刘佰猛. 高职制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讨[J].科学探究园地,2008年第2期:103-104

[2] 钟尉方等.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 职业时空,2010年第7期:71-72

作者简介:

李丽娟(1966- ),女,石家庄市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生化制药技术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计划方案范文3

【关键词】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1],反映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2]是当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和总结、工学结合机制的探索与制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以“工学六融合”[4]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说既是高职院校所有改革与建设工作的“总纲”,也是专业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的基础性工作和能否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根本保证[4]。

原有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以教学计划形式经过5年的实际运行,暴露出学科式课程体系与高职教育目的相矛盾,教育过程与就业现实脱轨等弊端,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育人机制是当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必然趋势。我校通过成立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与指导委员会,根据职业教育目的和用人单位需求,突出“工学结合”,借鉴发达地区优秀高职学院积极交流建设经验,经过多次讨论,我系建设委员会确定了切实可行、符合实际,又利于培养出与国家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一致的“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人才方案特点鲜明,优点突出,现就该方案的构建与探索作一分析。

(1)创建“两段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本质特征是“工学结合”,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在两个育人环境培养学生做人做事,使培养的人才尽可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让学生在实际生产、科技推广和技术开发岗位上接受教训,寓教学于实际生产、科研之中,达到学有所长、一技多能、毕业即能上岗工作的职业教学目标。在校企合作方面,也使得职业教育对工作和技术产生影响,发展到对企业组织设计产生影响,强化了紧密合作关系。

(2)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过去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不调研,课程体系和授课方式的确立跟着经验和感觉走的错误。现方案的制订我们先细致调研,汲取先进职教理念和方法,认真与一线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充分交流,清楚认识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过程,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基本原则,清楚理解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新增了石化职业岗位分析、工作范围分析、核心职业能力分析、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分析、专业的能力结构、专业素质结构等内容,并分别细致分析一级培养目标和二级培养目标。例如:工作范围调研结果,毕业生主要面向石油化工企业或相关部门的生产、技术、管理等领域,从事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生产操作、石油化工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过程控制、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具体有:1)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工作;2)石油化工炼制与油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原料和产品的储运工作;3)石油化工原辅料和产品检验工作;4)单元装置的设备操作工作;5)石油化工装置日常维护及检修工作;6)石油化工反应器的操作工作;7)石油化工管路与阀门日常维护及检修工作;8)仪表使用及维护工作;9)化工DCS中控系统操作控制工作;10)石油化工产品采购与营销工作。原人才培养方案只是指出了学习、能力要达到的目标而缺少细致分析,对学生需要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没有考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往往喜欢套用固定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法,不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教学过程不仅生硬、呆板,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而且教学效果不会理想,许多学生并没有被教会或者说学生并没有学会老师教给他的东西。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模式极大抑制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的建立。在新的方案中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变革,特别是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应该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学组织围绕“学生”的需要进行设置,使学生真正成为实践教学的活动人和受益人。

(3)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因为经过充分的企业调研,掌握了生产岗位要求技能和素质的第一手需求资料,强化核心的课程设置。而原方案中不存在对岗位的具体描述和分析,很容易造成学习与目标的背离。

(4)采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六步法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方案的构建,重难点突出,教学手段多样。现行新的方案多门课程进行了适合高职形式和我院实际的课程开发,通过企业调研,对生产过程进行任务分解,确定石化装置操作、油品检验、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与装置装配、生产管理与产品营销等四大职业岗位群及化工工艺操作等12项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重组教学内容。而在原来方案中对于课程仅停留在主要内容描述上,对学习目标、学习手段与方式等均没有设计,内容、方法单一。

(5)实训基地建设内容详实。加强校企合作与交流,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使得专业教学软硬件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校外基地建设目标明确,同时为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奠定了良好基础。

(6)教学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改进有如下三点:一方面,建立了以过程管理为核心,建立管理以学院为主体、考核以企业为主导的顶岗实习管理机制。制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办法、顶岗实习手册。第二方面,进一步完善教学了督导机制。落实学院领导、教学督导、教师三级听课制度,完善教学事故处理办法;成立教学督导小组、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小组,明确职责,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制、课程改革与建设、教学设计与实施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全方位记录和监控。第三方面,建立起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和质量评估系统。学院、企业、社会和家长共同参与对教学结果的分析评价,及时反馈信息。通过积累和分析,建立和完善包括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评价等内容的教学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得到实质性的加强,“工学结合”的培养要求能够落到实处。理论指导实践,真正从教学实施的角度去以任务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要求[5],特别注意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评测,避免“工学结合”偏离方向、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邓志辉,赵居礼,王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重构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2010(04).

[2]曹晔,邵建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制度的宏观探究[J].职教论坛,2006(17).

[3]钟建珍,李桂霞.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研制的思考[J].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2010(07).

人才培养计划方案范文4

【关键词】公共体育 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性设计 整体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24-01

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高校公共体育所培养出来的多数学生体育意识淡薄、身体素质下降、运动技能差、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竞技化等问题,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问题层出不穷,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迫在眉际。

1.高校公共体育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目标过于笼统。学校体育的目的都是在我国学校素质教育全面育人的指导思想下形成的统一目标,而没有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与学生的需求而设定。多数高校公共体育课内容仍是满足于一年级的基本课、二年级的选项课。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几个选项内容,理论课和保健课还只存在于教学大纲中,原有的格局并没有打破。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单一,课程组织多年来一直严格按照讲解―示范―练习的模式进行体育教学,显得机械、呆板,学生缺乏主动性,体育课缺乏生机。因此,紧紧围绕这些问题,修订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体育人才的需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重要而迫切的战略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高校公共体育才培养方案的创新设计

2.1 形成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体育素养”为教学中心的课程目标

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开展切实有效的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成为新时期所需要的具有竞争实力的人才。此外,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应以发展大学生的体育素养为中心。主要包括一定的认知要素、情感要素和操作要素。认知要素包括一定的对体育卫生、保健、康复、体育评价等常识。情感要素包括喜欢体育运动、主动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具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等;操作要素则包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能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等。总之,大学公共体育课应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以育人为目标,以知识技能为主导,培养能力为重点,身心发展相协调,终生体育为方向。

2.2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身体发展水平,个性特征,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在项目的选择上,开展一些比较时尚、流行的课程。例如瑜伽、定向运动等。此外,课程设置还应考虑其实用价值,强调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担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课程设置,不仅能扩招体育课程的内容,还能打破全国材的分类体系,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来制定出具有特色的课程。

3.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

高校体育类本科专业应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为此,我们对高校公共体育的课程体系做全面而细致的分析研究,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从而为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课程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3.1 对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目前,各校的公共基础课一般都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鲁东大学体育类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公共必修课的比重偏高且社会学方面的课程比例也较大。优化体育教学评价要注意评价的全面性、民主性和发展性,最重要的是突出评价的激励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新体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选修与必修内容的学时安排上,其趋势是从小学――中学――大学,必修学时依次减少,选修学时依次增加,这样的安排使体育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增加,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基础。同时还应加强英语与计算机的授课时数,并有通级的要求。另外,课程组织形式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体现由师生教学互动而产生的知识传递与应用的价值,并根据活动类课程的适用标准,使它们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加强师生间的合作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3.2 对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

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反映了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体育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直接接触的材料,它是否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是否对学习内容感兴趣都最终影响到体育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因此,必须优化使之更具有可学习性,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公共体育课程增加一些健康教育、娱乐教育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体育内容,根据职业需要调整专业方向课的内容,增强课程的行业实践价值。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与选择还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增强课程内容的灵活性与创新性,使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新动向有机结合,提高课程与行业实践的适应度,建议要动态地看待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建立与改变,而不是静态被动地接受。

专项训练时间与教育实践安排要合理,要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培养学生个性,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学术活动、运动竞赛、社会实践,、获得专利等各项创新成果。我们应该增加体育健康教育类课程,加强健康教育,增设体育保健、体育康复、运动处方等相关课程;关注现代科技的最新发展,增设体育现代教育技术等新型课程;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各学校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开设个性发展自主选择课程,允许学生跨学科、专业选修,结合学生各专业特点,创设结合学生专业技能特点的选择性必修课。

4.小结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作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体育人才的重要平台,应科学整合和有效发挥一切可利用的优势与资源,因人而异地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塑造,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体育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要进一步调整外堂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关系,凸显理论学习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指导作用,同时提高学生教育实践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丁涛.学院积极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申报工作[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1(05)

人才培养计划方案范文5

关键词:高校;考试模式;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5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216-02

考试是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实际水平的重要环节。考试的目的是评估、检验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指导和督促学生系统地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检验其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考试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标准,是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各类高校都在结合自身的特色围绕如何培养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符合社会各类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进行着不断的改革与探索,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正是由此而生。但是,考试作为检验教与学的效果和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却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仍旧套用传统的模式,无法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甚至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桎梏。由此可见,必须改革高校现行的考试模式。

一、高校现行考试模式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高校现行的考试模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颇深,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等弊端。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试目标定位不正确

简单地说,就是注重成绩评定,轻视信息反馈,重知识的掌握,轻能力的培养。高校考试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更在于发挥其反馈功能,既包括对教师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反馈,又包括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对自己学习情况加以了解的反馈。虽然大部分高校都要求教师进行卷面分析,但多停留在形式上,还未能把试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真正反馈给学生。而片面地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必然影响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和创新能力培养。

(二)考试形式不合理

考试形式单一,方式固定。高校的课程考试多是安排在每个学期末,期末的一次性考试决定学生成绩的优劣。一张试卷、110分钟、不区分课程性质的“统考”难以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更无法实现“因材施考”,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三)考试内容固定,考试题型固化

考试内容多是侧重教材和课堂笔记,只考学生的记忆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范围,造成学生考前突击,死记硬背,“背多分”是大学生对现行考试的评价。考试的题型基本上多是使用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计算等客观性试题,论述、分析、实验操作等主观性试题所占比重较低。考试题型的限定无疑也限制了教师对学生考核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关于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

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应注重学生的思想启发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观,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摒弃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做法,把考试真正当作是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避免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

(二)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和形式,注重能力测试,覆盖全面

国外大学的考试形式很多,如课程论文或设计、答辩、口头演示、阶段考试、开卷考试、闭卷考试、作业、个人研究项目、小组研究项目、口试、实习笔记、资料分析、专题讨论、实地考察、实际应用、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等。通过考试方式向多样化转变、考试内容向注重能力考核转变,推行开卷、闭卷、开闭卷结合、答辩、实践技能操作,撰写论文及多种方式结合等多种形式的考试制度改革,增加作业、课堂表现、论文、技能实训情况等成绩在学业成绩考试中的比重,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广泛性掌握方面情况的同时重点考核学生知识的专、深和能力运用。

(三)强化过程性考核,让考核贯穿全程

传统的考试基本上是终结性的评价,反馈功能发挥不出来。重视包括平时测试、作业测试、课外阅读、社会实践、即时考试、期中考试在内的多个阶段考试,发挥考试诊断性评价的作用,指出学生考试的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并且根据学生的不足给以个别辅导。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根据实际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过程中来,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四)实行结构化成绩

对学生一个学期的课程考核不应仅仅是主考教师一人评定,应该采取主考教师评定、考评组评定、学生参与评定、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等多种成绩评定方式。同时,应该强化实验、实践、实习、实训、参考书等课外学习效果的考试,并以结构化成绩形式纳入该门课程的学业成绩。不应一刀切地按平时10%、期中考试20%、期末70%,全部以书面形式体现。课堂讲授内容可以书面考试为主,讲练结合的内容应以过程考试为主,而实习、实践、实训类应以综合设计应用考试为主。课程考试成绩比例一般按课程内容的特点进行相应设置。要明确命题要求、考试范围、考试方式与方法、成绩评定形式、各类形式考试所占比例等。

三、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下考试模式改革

(一)模块化教学方案设计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结构化、集约化、生成化、整合化的教学操作,是一种知识大容量、学生高投入的教学方式,它的最大好处就是能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学生形成高结构和灵活化的知识、系统化的操作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模块化教学的理论流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北美实行的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模式,即“能力模块”,注重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第二种是国际劳工组织(TLO)研发的(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MES模式,即“任务模块”,注重完成任务要求。

以《电声技术》课程为例,在课程教学方案改革和探讨的过程中,我们同时借鉴了两种模块化教学方式。

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CBE模式,按照专业培养要求中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来进行课程教学模块的设计。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多级化模块的划分,首先是整体内容的划分,根据知识的相关性等特点划分出课程的一级模块。在一级模块的基础上,规划二级模块,继续划分下一级模块直至细划到知识点。

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MES模式,以项目教学为导向,依据电声系统构建等任务要求进行实践项目的设计。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理论知识,可以作为实践的基础。在实践中学生可以依据掌握的知识,结合教师提出的设计要求进行电声器件的选择、匹配及线路连接,实现符合要求的电声系统的构建,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模块化教学下考试模式改革

模块化教学下考试模式的改革重点是变传统考核方式为对学生创新精神、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检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归宿,以《电声技术》课程课为例:

第一,明确考试目的。电声技术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声学相关知识,理解、掌握电声系统各类器件的性能、特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电声系统构建及应用的方法,以期在实践中能针对不同环境、不同条件合理设计电声系统,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本门课程的考核必须以学生综合能力检验为出发点,同时又要以学生真正掌握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归宿点。

第二,增加课程设计内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注重应用能力考核、培养。比如说,可以让学生结合学校体育馆、音乐厅、演播室等场所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进行电声系统的设计(适应MES培养模式)。课程设计的成绩占总成绩的15%,课程设计不集中时间进行,具体的工作均放在学生的业余时间。

第三,加大平时考核力度,提高阶段性考核比重,增强考试反馈作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全程监控。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学实际设计两次小考,每次成绩占总成绩的10%,平时作业成绩比重提升到15%,推行考、练结合,及时把考试结果反馈给学生,这样可以对教师的教起到反馈调节作用,以利于优化教学内容,同时对学生具有预警、督促和激励作用。小考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等内容,也可以是实践中的某个项目,比如说小型数字音频工作站的构建、实验室中小型电声系统的构建等。

第四,拓展考试形式。以平时小考为例,可以结合实际采用开卷、闭卷、开闭卷结合、答辩、操作、调查报告或多种方式结合等多种形式,同时突出课程重点、难点以及发展趋势。

第五,引入学生自评、互评机制。这种机制的引入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促进学习者之间地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兴趣。

第六,变换期末书面考试题型。在体现全面、基础性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死记硬背类记忆性内容,加重分析、表述、操作技巧类的考核。同时安排两道综合设计性题,一道是必做,另一道属开放式附加题,以此引导学习理解、批判地学习,使各层次的学生在考试时都有题做,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机会,尤其要充分发挥想像力,因为“想像比知识更重要”,从而激发学生客观展示自己的特长以及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使考试成为不再只是知识的再现和机械记忆的过程。

考试模式的改革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成败,应充分发挥考试的检验、督促、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将高等教育引向培养会学习、能思考、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轨道,真正达到教、学、考三者的和谐统一,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诚彦.CAD/CAM技术在数控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7,(31):369.

[2] 李海涛.模块化教学条件下课程体系的构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82-83.

人才培养计划方案范文6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模式;工作过程;计算机应用技术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2009年开始推进实施基于工作过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化教学是基于工作过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载体,突出体现“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项目教学法的载体是项目,通过项目的形式组织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信息收集、团队合作等多种工程应用能力。通常一个完整项目的实施会包含多个学科的知识点,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基于项目化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如何合理的制定是一个需要亟需解决的问题。

1.项目化教学模式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以程序设计为主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网页设计师方向)是一个注重工程应用实践极强的专业。项目化教学模式的需要工程应用项目的支撑,必然需要企业的参与,同时发挥企业的重要作用。在制定基于项目化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将企业因素及与企业相关的方案实施均要考虑进去。以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网页设计师方向)为例,在制定基于项目化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时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有别于基于学科的传统课程。传统学科课程,在知识点上相对独立,课程体系设计时只考虑知识点内在逻辑的先后关系即可,而项目化课程中的”主线项目“有可能是跨学科的。如:ASR NET程序设计课程,该课程由网页设计、数据库程序设计、、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等多个学科课程组成,并且项目的进度与课程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先后关系。如何优化组合符合项目化教学的课程体系是制定基于项目化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_。

1.2企业参与

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项目完成情况为考核点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将教学理论进行职业培养转化。企业是人才培养质量效果的最终评价方,企业真实项目是项目化教学的“项目”基础。制定基于项目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企业的参与。企业采用什么样的途径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才能使培养效果最优化,也是本文研究的问题之一。

1.3人才培养方案实施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以项目为主线。传统的以学科课程为主的方式按照学期先后分散式开设己不能满足项目化教学的跨学科式的课程体系,特别是无法满足企业的共同参与。研究适合基于项目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方案是本文的另一重大问题。

2.项目化教学模式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相关问题的研究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自2009年推进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以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基于项目化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效能、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与实践。

2.1基于工作过程构建项目化教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2.1.1岗位工作及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网页设计师岗位为例

所谓“工作过程”,指的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的着力点在“基于”,其并不完全等同于工作过程本身,而是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工作过程进行包装设计,使其满足教学化需求,同时使课程内容尽可能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

通过对IT软件开发类企业的调研,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网页设计师方岗位)主要包括需求分析、UI设计、数据库设计、代码编写、软件测试等典型工作任务。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能够确定网站的功能和风格、能根据网站需要进行内部或外部的CSS样式进行UI设计、能根据网站功能需要进行数据库表创建、能够根据客户需要完成网站功能开发、能够掌握网站测试的工具及方法等核心工作能力。具体如表1所示。

2.1.2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网页设计师方向)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对课程进行了领域划分,分为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同时又依据课程与项目的关系将课程划分为外延辅助课程与核心课程。外延辅助课程的功能是用来延伸提高网页设计师工作技能,拓展就业出口。如:PhotoShop平面设计、Flas设计等。核心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如:PHP程序设计、数据库建模、数据库程序设计等。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时,要明确有企业参与研讨及设计。

2.2强化校企合作效能

企业是项目的来源。企业是以最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兼顾企业利润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是最理想状态。另一方面,基于工作过程也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任务为目的,与企业生产具有共同点,可以产生效益。经过,几年的探索,目前计算机应用专业(网页设计师方向)课堂+工作室模式实现两者的结合。课堂教学采用将真实项目是进行分割重组实现项目的仿真教学。工作室则在老师、学生、企业共同参与下进行项目外包服务,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在这种模式下既提供了学校的项目化实践平台同时也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提高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2.3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

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在实施时采用的是并行式的开课方式,比如:PhotoShop平面设计与网页设计等其他课程同时开设。并行式的开课方式知识点分散,而一个完整的项目在某个阶段需要多个知识点共同支撑。经过几年的实践,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网页设计师方向)采取了集中分段是教学。可以根据模块涵盖的知识点多少,安排多名教师或企业人员共同参与。集中分段式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场景,更能使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更加有利于学校教学与企业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