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资金整合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涉农资金整合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涉农资金整合方案

涉农资金整合方案范文1

一、责任管理原则

(一)坚持依法行政与依法监督的原则。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开展依法管理、依法监督、依法追究。

(二)坚持分级管理与权责统一的原则。按照事权划分,明晰权责主体,防止管理“越位”和“缺位”。

(三)坚持政策激励与管理约束的原则。建立以支农资金使用结果为导向的激励分配机制,通过审计、财政监督检查和考核,对使用效果好的在项目资金的安排上予以倾斜,对违纪违规的依法予以追究。

二、管理责任划分

县财政、涉农项目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是承担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的主体,按照各自的职能,正确行使职责。

(一)县财政部门责任

根据县委、县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合理编制本级年度农口单位部门预算,会同农口部门统筹安排使用本级支农资金;认真落实上级支农专项资金,及时转发支农资金指标文件,配合涉农项目主管部门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支农资金整合要求,会同涉农项目主管部门制定年度支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联合申报支农项目,明确支农资金监管责任人;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和国库集中支付要求,及时审核、拨付项目资金;配合农口部门核实各种惠农补贴资金的基础数据,按照“一折通”方式及时足额兑付资金;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严格招标、采购、拨付、报账程序;负责惠农资金及涉农专项资金信息录入,按要求上网公开;配合审计、财政监督等部门对支农资金开展审计和监督;对上级下达的涉及财政部门事项整改通知负责整改到位;配合涉农项目主管部门对重大支农项目开展检查验收和绩效评估;督促乡镇财经所支农项目专管员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支农项目效益发挥;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审核和拨付程序的规范性负责。

(二)县涉农项目主管部门责任

县直涉农项目主管部门要紧密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和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编制和申报本年度部门预算;按照财政改革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配合财政部门统筹拟定年度支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按照资金整合要求,联合财政部门共同申报项目,明确项目责任人;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负责组织项目实施、检查、验收、评估和信息反馈;依据本级财政部门预算和上级下达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把资金落实到项目;对本部门主管或者直接组织实施的项目,进行报账单据审核;会同财政等部门核实惠农补贴资金的基础数据;按照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审计、监督整改通知要求整改到位。对财政支农项目的真实性、专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负责。

(三)乡镇人民政府责任

具体组织本乡镇财政支农资金责任管理工作,研究布置本乡镇责任管理的目标和措施,按照职责把责任管理落实到位。根据上级财政和涉农项目主管部门确定的支农资金计划和项目,负责组织本乡镇支农项目实施、检查、验收、评估和信息反馈,确定专人对本乡镇支农资金报账单据进行审核;按照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审计、监督整改通知要求,督促整改到位。对本乡镇财政支农项目实施的真实性、专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负责。

(四)乡镇财经所责任

建立财政支农项目专管员责任制度,设置财政支农项目资金台帐,全过程参与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督促项目所在村对惠农补贴资金和项目进行张榜公示;根据上级财政和涉农项目主管部门确定的支农资金计划和项目,审核、拨付资金;归集整理乡镇、村组织实施的支农项目报账单据,并进行初审,经乡镇政府审核后,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或受县财政局的委托,实行委托报账制;组织开展惠农补贴资金的“一折通”发放;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村各项基础工作数据调查、统计、核实;对上级下达的涉及财政事项的整改通知,整改到位。对所在区域内的支农项目资金(包括惠农补贴)运行安全负责。

(五)项目单位责任

1、村级组织责任。配合乡镇财政部门做好惠农政策的宣传,搞好本村的资源信息统计、登记和张榜公示;为支农项目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受上级委托直接组织本村支农项目的具体实施;向上级反映群众对支农惠农政策及资金落实情况建议和意见。对上级有关单位安排在本村支农项目实施的真实性和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负责。

2、项目实施单位责任。对县通过招标直接确定或者由县级涉农项目主管部门确定的项目实施单位,要严格按照项目设计方案实施项目;定期向项目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反馈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接受财政部门、工程质检机构、项目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验收;对各级下达的项目整改通知按要求整改到位。对项目工程质量负责。

三、管理责任追究

(一)责任追究的依据。财政支农资金违纪违规责任追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各级审计部门、财政部门正式下达的整改和处罚结论为依据,以《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政策法规为准绳,按照各个环节、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准确认定违纪性质,区别不同情况,由有关部门给予相应的处分和处罚。

(二)责任追究的方式。行政处罚处分或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三)责任追究的落实。责任追究涉及及刑事责任追究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涉及到行政处罚的,按照谁审计、谁处罚、谁负责落实的原则进行责任追究,人事处分按照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条例》和《会计法》等有关法规程序办理;建立以支农资金的绩效管理为导向的考核分配机制,将惠农补贴资金等不适合绩效挂钩以外的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绩效挂钩;将支农惠农资金责任管理情况与支农工作考核挂钩。

四、责任管理措施

财政部门和涉农项目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抓资金管理就是抓资金投入、抓资金管理就是抓使用效益、抓资金管理就是抓资金安全”理财观念,建立工作责任体系,强化基础工作,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财政支农资金责任管理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

(一)建立责任体系。按照财政财务管理职责分工,建立县政府统一领导、财政部门和涉农项目主管部门通力协作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责任体系。财政和涉农项目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部门分管和业务股室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承担管理责任,具体负责制定措施和落实。县政府成立上述主要负责人为县级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协调落实专班,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责任管理的指导,协调布置各项工作,确保财政支农资金责任管理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的开展。各乡镇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本乡镇财政支农资金责任责任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各自的职责把责任管理落实到位。

涉农资金整合方案范文2

一是高度重视。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政治工作和底线工作来抓,定期召开碰头会议,研究解决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强化责任。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股室、乡镇财政所长为成员的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领导小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周密部署。局党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调度财政扶贫工作,财政评审每两月出台一次小型公益工程项目预算最高限价表,对村级扶贫工程造价实行动态管理,对2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村级自行组织实施,对40万以下的项目实行“四自两会三公开”模式,确保扶贫资金用得下、用得快、用得准、用得好。特别是2017年8月以来,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进度,做到一月一调度,一周一通报,督促项目单位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四是强化制度建设。为确保统筹整合工作顺利开展,我县出台了炎陵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炎政办发[2016]8号)、《炎陵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实施方案》(炎政办发[2016]24号)、关于推广小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四自两会三公开”建管模式的指导意见(炎政办发[2017]44号)等一系列文件。

二、资金的整合和监管情况

2016年-2018年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共计59118.3383万元,其中2016年8511.12万元,2017年32446.3334万元,2018年18160.8849万元。

2019年计划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5810.65万元。

在资金监管方面,县财政部门严格按照上级决策部署,抓细制度建设、抓好资金筹措、抓准资金投向、抓严资金管理、抓实监督管理、抓紧问题整改,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抓细制度建设

——出台了《炎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创新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炎政发[2016]18号)文件,成立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年度统筹方案的确定、项目实施、督办检查、验收考评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落实和监管,制定统筹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财政资金有序统筹、有章可循。

——制定了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实施意见》(湘政办法发[2016]53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每年制定了《炎陵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明确了资金整合的范围及整合程序。整合的范围包括中央、省、市、县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中央层面主要包括: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等20项;省级层面主要包括:扶贫专项资金、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一化四体系"建设的资金除外)等19项。

——制定了资金管理办法。先后下发了《炎陵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炎政办发〔2016〕8号)、《炎陵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炎政办发〔2016〕75号)和《炎陵县精准扶贫产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炎扶发〔2016〕2号),就扶贫资金的分配、使用、审批、拨付、管理和监督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同时,简化资金审批和报账流程,确保扶贫资金用得下、用得快。财政评审每2个月制定一次小型公益工程项目预算最高限价表,对村级扶贫工程造价实行动态管理,对2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村级自行组织实施,对40万以下的项目实行“四自两会三公开”模式。

(二)抓好资金筹措。严格按照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范围,应整尽整。

(三)抓准资金投向。严格按照《湖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湘财农〔2017〕21号),围绕培育和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改善小型公益性生产生活设施条件、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等方面,确定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范围,2017年明确统筹整合的资金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 “七个一批”和“六大工程”安排使用,落实定资金、定项目、定责任、定时间的“四定”原则。整合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转移就业、农户补助等方面,不得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各项支出、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等与脱贫攻坚无关的支出。2018年以后,整合资金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发展两个方面。

(四)抓严资金管理。一是实行专人、专户、专账核算。二是建立了项目资金台账。各乡镇、县直相关单位依据下达的扶贫资金使用计划,按照项目文号、项目地点、项目名称、项目内容、资金规模、支出金额等要素,建立了项目资金使用台账。三是全面推行公开公示制度。县级方面,炎陵县涉农整合年初方案、调整方案和全年下达的整合资金计划均在炎陵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站长期公示。村级方面,村级实行扶贫项目行政村公示制度,切实提高脱贫攻坚工作透明度。在贫困村村部设立脱贫攻坚公示专栏,明确专栏的扶贫政策、扶贫资金项目、贫困对象管理等公示公告内容,同时公布项目监督单位及监督电话,并留影像资料备查。四是加大培训力度。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让全县相关财务人员、扶贫帮扶工作队员和村干部知晓熟悉财政扶贫政策。

(五)抓实监督检查。一是严格纪律监督。扶贫、财政、审计每年对统筹整合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检查。二是严肃追责问责。对全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进展情况实行一周一排名、一周一通报。县人民政府对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当月各个项目进度排名倒数第一及整体进度排名倒数第一的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三是扎实开展股所共建。局班子成员和相关股室每月下乡镇财政所,对乡镇扶贫资金支出的合理性、合规性进行核查,指导乡镇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掌握乡镇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动态,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六)抓紧问题整改。一是严格按上级要求抓整改。三年以来,国家、省、市级多次对我县扶贫资金管理、分配、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各类问题,县财政局根据反馈意见,列出问题清单,下发整改督办通知单,要求相关单位按时整改到位。二是审计抓整改。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专门的审计组,对所有涉及扶贫资金管理、分配、使用的县直单位、乡镇、部分村进行全面审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并反馈给相关单位,相关单位按时进行了整改。三是全面自查抓整改。县财政局组织局纪检、监督股、乡财服务中心对所有贫困村扶贫资金、财政涉农统筹整合资金管理、使用进行全面自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即查即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同时,对群众举报问题进行专门调查,一个一个核实,及时回复举报人,并将核查结果及时报告省财政厅。

三、统筹整合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及取得的成效。

炎陵县始终以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首要责任、第一民生、苦战硬仗,举全县之力朝着脱贫摘帽目标扎实推进。2014年,全县建档立卡初始贫困人口8164户26761人,贫困发生率16.57%,贫困村66个(建制村合并后调整为54个);2014-2017年,全县累计脱贫6633户22881人,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6%。2017年12月,通过市初审;2018年2月,通过省核查,在全省5个同类县中,贫困发生率最低(0.6%)、群众认可度最高(98.49%);6月,通过国务院专项评估检查,错退、漏评均为“零反馈”;8月3日,经省政府批准宣布脱贫摘帽。主要围绕“五个字”做文章:

(一)驱“贫”——让产业收入多起来。牢牢把握发展绿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这个脱贫的关键,千方百计让贫困户的“钱袋子”鼓起来、“腰杆子”硬起来。文化旅游方面。打好炎帝牌、红色牌、生态牌,基本形成“一心一环三大版块”旅游格局,炎帝陵创5A进入冲刺阶段,标语博物馆成功创4A、云上大院成功创3A,神农谷旅游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带动39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48家休闲山庄、412家农家乐加速发展,帮助5600名群众就业创业,其中贫困人口2112人,人均增收1.8万元。绿色农业方面。“一带八基地”成为群众脱贫致富“主阵地”,带动6096户18846名贫困人口,户均年增收6800元。特别是炎陵黄桃连年产销两旺,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湖南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炎陵县获评“中国优质黄桃之乡”。生态工业方面。“一区两园”扩大到11平方公里,炎陵工业集中区进入全省园区综合排名20强。把握贫困县IPO“绿色通道”机遇,成功引进欧科亿、国声声学、全康智能家电等3家投资10亿元以上的预备上市企业,入园企业发展到14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6家,安置就业1.4万余人,带动2692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2.5万元。

(二)治“穷”——让内生动力活起来。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他们的心更热、腰更直、手更勤。“扶志”。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和正向激励,引导和帮助贫困户从精神上立起来、强起来、硬起来。“扶智”。突出抓教育扶贫,开展“千名教师扶贫大走访”活动,通过教师进村入户比对确认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信息,做到精准资助“一个不漏”、控辍保学“一个不失”、条件改善“一所不差”,全县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无1人因贫辍学。“扶技”。大力开展就业援助,免费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和“两后生”, 帮助缺技术的贫困劳动力掌握致富技能,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开发生态护林员、生态管护员、乡村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728个,引导和帮助群众实现就业增收。全县农村贫困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6658人,占59.5%。

(三)解“困”——让基本保障强起来。坚守底线,突出重点,政策始终向贫困户聚焦、向贫困人口叠加。保障“房子”。扎实推进“三大工程”,实现“居者有其屋”。坚持定户、定点、定标、定期、定责、定业的“六定”举措,分2年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234户4013人,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按照“一提三分一统”的思路,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327户,其中贫困对象农村安居工程2543户;兼顾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完成6122户农村土坯房集中整治,拆除5366栋闲置、废弃、空心破败的农村土坯房。保障“身子”。大力开展健康扶贫,形成了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综合保险、特殊医疗、便民服务“六重保障”。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服务。贫困患者县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90%以上,5452人纳入国家健康管理系统实行分类管理和救治,有效降低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几率。保障“底子”。针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实行农村低保制度兜底脱贫,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全县农村低保对象1349户2940人,其中兜底对象294户516人,兜牢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最低保障网。实施生态扶贫,投入补偿资金6568万元,让贫困群众既守住身边的“绿水青山”,又从“金山银山”中分享红利。

(四)提“质”——让村容村貌美起来。实施“六大工程”,贫困村、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交通更通畅了。投资14.59亿元,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提质改造161.51公里,建设农村公路808.22公里,危桥、渡改桥25座,客运站场224个。饮水更安全了。完成水利设施投资3.67亿元,100%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其中91.7%的行政村通自来水。网络更发达了。光纤宽带和手机4G信号全覆盖,农户100%通生活用电,农网改造全面达标,51个村级光伏电站建成并网发电。环境更优美了。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4.38%,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及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文化更丰富了。全县人均文体设施面积2.07㎡,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文体器材等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成效显著。乡村旅游更兴旺了。纳入全省“神奇湘东”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39个贫困村纳入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发展星级乡村旅游点42个。

(五)担“责”——让结对帮扶实起来。全面压实“五个责任”,严格遵守“五项制度”,坚决兑现“五个不论”,结对帮扶做到“身入”“心入”“深入”。“身入”,就是贫困村、非贫困村帮扶工作队全覆盖,贫困户帮扶干部全覆盖,累计开展“大走访”21.46万人次。“心入”,3641名帮扶干部深入千家万户,开展“三同五好”2.59万人次,成为最感人、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深入”,根据“贫困户所需、帮扶干部所能”,实打实为群众解决问题,帮助贫困户实现各类“微心愿”2.16万个。“大走访”经验获省委《工作情况交流》刊文推介。

四、涉农整合资金中农林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成效典型案例

炎陵县发展黄桃产业推进精准扶贫

炎陵黄桃生长于炎陵县海拔300-1200米的深山之中,得益于充足的阳光、凉爽的气温、昼夜温差明显的独特气候以及松软肥沃的土壤条件,“炎陵黄桃”具有果形周正、颜色橙黄、甜度适中、酥脆可口,香气浓郁等特点,受到市场的青睐。该产业已经成为炎陵县带领广大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主导农业产业,炎陵黄桃线上线下热销,并带动炎陵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对促进农民脱贫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2784户8152名贫困人口因黄桃种植直接受益,年人平增收约8500元左右。获“湖南十大农业品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优质黄桃之乡”等荣誉和称号。它集精致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互联网+农业等多个现代农业元素,是炎陵农业发展史上一个成功的范例,“炎陵黄桃”也成为了炎陵县一张响亮的名片。

涉农资金整合方案范文3

一、基本情况

我市是xx美丽镇村建设“1818”空间布局唯一整体推进县市,也是全省美丽镇村建设整县推进试点县。自2018年实施美丽镇村建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下,我市镇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批卫生更加洁净、环境更加美化、民生更加改善、品牌更加响亮的美丽镇村示范点不断涌现。目前,全市布点规划的49个美丽镇村中心村,已建成26个、在建7个。2018年,我市被授予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铜城入选全省美丽宜居小镇,汊涧长山村获批全国生态文化村、全省绿化村庄示范试点村并入选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万寿镇汊河村、金集镇井亭村也同时入选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二、存在问题

1、项目申报各自为战。由于涉农项目多头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在前期申报时,缺乏有效沟通和统筹谋划,加之项目布局和编制缺乏科学系统论证,项目库建设前瞻性不强。一些镇街对项目申报入库不够重视,致使项目下达后,仓促设计施工,被动地将所在项目区的涉农资金糅合在一起,资金集聚效应未能达到最大化。

2、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由于涉农资金政出多门,资金来源管理多以“条条”为主,主管部门资金管理机制制约,项目和资金使用不能随意更改以及部门项目申报初期沟通协调不够等种种因素影响,导致项目申报多头,项目管理缺位、资金投放交叉、施工建设重复。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造成许多项目资金使用浪费。

3、资金整合有待提高。近三年来,我市分年度打造的26个中心示范村,2018年实际整合用于美丽镇村建设资金5306万元,占当年我市下达省级指导目录涉农资金总额的18.9%;2018年5731万元占17.9%,2015年7275万元占25%。从上述数据看,这三年我市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均达到了省级占比15%的要求,且呈不断提高趋势,这说明我市涉农资金整合仍有较大空间。

4、项目管理制度不全。对于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范围、整合方式、监管办法、考核奖惩等,目前我市还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管理办法,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无章可循。同时上级下达的涉农投资项目多达30项,加之市级财政资金配套、项目实施时间等方面达不到有关规定要求,导致整合工作难度加大。

三、意见和建议

1、强化领导监管。为保障涉农项目资金在推进美丽镇村建设上发挥实效,建议尽快调整市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委,与美丽办、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办合署,抽调专人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全市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工作。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监管机制,切实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可由发改、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联合或委托第三方对整合项目开展绩效考评,对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进行分析评价,促进涉农项目合理配置、资金利用高效回报。

2、统筹项目规划。要结合我市农业发展整体规划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的工作思路,科学谋划编制涉农项目,对全市涉农项目进行筛选汇总、开展论证评审,尽快建立涉农项目库,并将涉农项目纳入全市项目库统一管理。要严格备选申报新增项目,注重项目库年度间的衔接,从源头上杜绝无序申报、重复申报等行为。各相关部门要全面梳理涉农项目资金的来源渠道、投入规模、支出用途和使用管理,对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涉农资金进行合理归并和分类整合,不断扩大项目资金整合范围。

涉农资金整合方案范文4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的管理,提高整合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中央、省有关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规定以及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管理按照“规划引导、产业归集、项目带动、分类合并、集中投放、分步实施、组织保证”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

第三条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投向范围重点用于支持我县主导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新型农民培训、农业综合开发和涉农补贴等项目。

二、项目申报、审核及审批

第四条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由各涉农部门根据“十一五”规划及整合资金项目重点投向,科学、合理的规划项目,报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整合办”)审核。

第五条县整合办审核项目规划,审核内容主要包括:项目

申报单位及所申报项目是否符合申报条件;填报是否符合规定要

求,相关材料是否齐全;项目内容是否真实可靠,项目是否合理

等。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将其纳入支农资金整合项目库,并按投向重点排序。

第六条县整合办将审核后的项目实施计划报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研究审批,并报上级财政部门备案。对于重大项目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需考虑聘请专家研究评审后审批。

第七条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审批通过的项目,实行公示制,扩大监督范围。项目一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确因特殊原因需变更调整的,必须报告县整合办重新审核,并报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批准后方能实施。

三、项目实施

第八条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主管单位要加强项目管理,根据报批的项目规划编报项目具体实施方案。所有项目实行法人负责制,要制定详细的管理措施,确保支农资金整合项目落到实处。

第九条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实施单位,由纪检、监察、财政部门会同项目主管单位实行招投标、议标、评标方式选定,并签定项目施工合同及目标责任书,确保质量要求和工程进度。

第十条各业务主管部门为技术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的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要按照协议和合同规定,严格项目管理,及时向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和财政部门反馈项目资金的使用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随时接受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和财政部门的检查、监督和指导。

第十一条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凡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必须实行政府集中采购;投资较大的,需实行项目监理制,由纪检、监察、财政部门会同项目主管部门公开招聘监理单位或监理人员,并签定合同。

第十二条项目建设实行公示制,须将项目实施单位、实施地点、投资规模、工程进度等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四、项目验收

第十三条项目竣工后,由项目主管部门或项目实施单位向县整合办提交验收申请,并提交项目建设财务决算及相关资料。县整合办在接到验收申请后十五日内组织对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并将验收报告报上级财政部门备案。上级财政部门对项目进行适时抽查验收。

第十四条项目工程凡验收不符合规定或偏离项目建设预算的,其支出一律不予核销;验收不合格的,限期纠正,重新验收。

第十五条项目竣工验收后,形成资产的,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明确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及时办理移交手续。建立健

全运行管护制度,保证项目工程正常运转,确保长期发挥效益。

五、项目监督检查及绩效考评

第十六条审计部门要对各项目实施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确保项目资金安全有效、专款专用。

第十七条县委办、政府办、纪检、监察等部门共同组成督促检查组,在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负责督促检查资金整合的各项工作,并对工作过程中失职、失误人员进行处理。

涉农资金整合方案范文5

一、统一组织领导,形成开发合力

一是统一认识。要改变当前支农资金种类繁多、使用分散、效益不高这一现状,必须整合支农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推进规模开发。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迫切需要对支农资金进行整合,形成“1+1>2”的规模效应。基于这一认识,武冈市在启动这一工作之前,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反复征求意见,广泛宣传发动,坚决破除遍地开发、“友情”开发等认识误区,把思想统一到资金整合上来,把精力落实到规模开发上来,从而形成了共识,统一了思路。二是成立班子。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项目区建设指挥部,明确为全市规模开发的执行机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指挥部的日常事务。市党政主要负责人经常深入一线调研,解决项目区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各责任单位也相应成立了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确定了信息联络员。三是制订政策。出台了《武冈市整合支农资金和重点项目区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整合支农资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整合范围、管理使用、监管办法、重点项目区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分解、考核奖罚等制度,为推进规模开发指明了方向。四是广泛宣传。在项目区组织乡村干部、群众代表共商建设大计,让群众参与项目规划制订、施工建设的全过程,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定期编发项目区建设工作简报,制作宣传窗,及时通报工作动态,公布项目进度。同时,制作年度项目画册影像,及时在各级新闻媒体刊发了系列通讯报道,扩大规模开发的知晓度。五是加强督查。采取专门督查组定期督查、工程技术组巡回督查等方式,准确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整改到位,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六是加强配合。在确保资金管理权限不变、补贴政策不变、部门职责不变的前提下整合资金,市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指挥、调度、协调项目区建设工作。建立完善了责任机制,把责任分解到部门,实行量化考核,奖优罚劣。通过责任落实和奖惩激励,激发了部门动力,形成了工作合力。

二、统一规划布局,明确开发重点

武冈市坚持以规划选项目、定资金,按规划建工程、办实事,让涉农部门都有施展的平台,让支农资金都有为农服务的载体。为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布局的合理性,坚持把群众积极性和自然资源条件结合起来,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把尊重群众意愿和规模开发大局结合起来,同时,将规划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定并做出决议,确保了规划的合法性、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不因为人事的变动和个人行为而随意更改规划。在具体工作中,注重“三性”。一是注重规划的统一性。围绕规模开发项目区建设,明确了支农资金投放方向和惠农项目建设地点,做到惠农项目向规模开发项目区倾斜、支农资金向规模开发项目集中、技术力量向规模开发项目区聚集。2010年在转湾大垅整合涉农资金8800万元,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规模开发两个项目区,共建设高标准农田3.9万亩。由于统一规划,从而避免了开发的随意性,增强了开发的全局意识,加大了整体推进力度。二是注重布局的科学性。按照群众积极性高、基础条件好、开发潜力大的标准,筛选出有“全市粮仓”之称的“湾头大垅”、“转湾大垅”、“托坪大垅”作为规模开发项目区,优先立项开发。三是注重项目的完整性。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统筹安排项目,做到既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又有高效农业发展、社会公共服务项目,使每个参与单位都有施展为农服务的载体。同时,针对各类部门项目存在的内容交叉、标准不一的实际情况,对同类工程采取规划时地点结合、建设时工程互补的办法进行处理,确保工程标准一致、质量可靠。

三、统一建设标准,规范开发行为

不同部门由于投入机制不同,建设标准各异,影响了群众筹资的积极性和工程质量标准的统一性。为此,武冈市在规模开发中努力做到:一是规范工程造价。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市场行情,在指挥部的组织协调下,全市同类项目工程实行同一价格,防止偷工减料;二是规范质量标准。根据有关行业标准,结合总体规划,制订下发了《项目区项目工程建设质量标准》,统一规范了路、渠等基础建设项目的选材用料和工程质量标准,使工程质量管理有章可循;同时,采取现场查看、临时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通过统一建设标准,各类工程建设顺利,质量优良,没有发生一起劣质工程,没有发生一起工程违纪行为,塑造了农业综合开发的良好形象;三是规范管理程序。制定了《项目区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各责任单位对每个项目制订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严格执行项目工程公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质量监理制,凡不执行上述规定的一律实行“四不”,即不收方、不验收、不报账、不拨款;四是规范资金投入与监管。积极创新受益农户筹资投劳制度,调动农户参与热情,充分发挥群众在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在项目建设开工之前,要求受益村交纳一定筹资投劳保证金,工程才能开工,完成计划规定的筹资投劳任务后,退还保证金。同时,创新项目单位资金集约投入机制,调动市直单位争资引项的积极性。对同类工程,实行投资由部门包干分摊,形成“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投入模式;严格项目资金监管,制订下发了《项目资金管理操作办法》,规定了项目资金结算、审批、付款的具体程序,要求项目责任单位在市会计核算中心设立“整合支农资金”专账,实行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凡未经指挥部最后会审签字盖章的一律不予付款,杜绝了项目资金的挤占、挪用。

四、统一检查验收,确保开发成效

一是严把材料关。指挥部工程技术组对建设项目所需材料全程参与把关,从源头上控制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二是严把技术关。工程技术人员与施工队同吃同住,对工程施工进行全程监管,发现问题立即限期整改,从而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三是严把验收关。下发了《关于做好项目工程复核验收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复验内容,规定了复验程序,成立了由市领导任组长,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程复核工作小组,在各责任单位对责任项目进行自查自验的基础上,再严格统一验收,凡经复核验收不合格的一律不予办理资金结算手续。四是严把管护关。工程竣工验收后,统一移交所在乡镇、村管理和维护,要求项目所在乡镇成立工程管护领导小组、村成立管护委员会,制订管护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安排管护资金,进行经常性管护,并鼓励发展农民用水协会,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项目工程五年不小修、十年不大修。

五、统一奖罚措施,落实开发责任

涉农资金整合方案范文6

(一)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1、方案编制情况

2010年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我们汲取了09年项目时间仓促,调查不足的经验教训,按照省厅的部署,早设计、早施工。从今年2月份开始就开始了相关调查工作,充分了解、掌握项目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建设方案和实施方案,建设方案于2010年5月份通过评审,实施方案于2010年9月通过评审。

2、招投标情况

为做好2010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县严格实行了“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项目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的“四制”管理方案。组建了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部为法人单位。2010年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分12个标段进行公开招标,于10月29日开标,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确定了符合要求的施工队伍和监理单位,并签定了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严格按合同管理。自11月5日起各施工单位陆续进场施工,目前各标段均已全面开工,开工时间比09年提前了20天。

3、资金到位情况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重点县建设的资金要整合农业、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土地整理等涉农资金,形成资金合力。我县为此召开了专门的县长办公会议,各部门就整合涉农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达成一致意见,决定以后的资金安排主要以《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为蓝图。2010年的资金总投资3498.46万元,资金来源为小农水资金263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重点县建设补助资金700万元,省级财政补助资金700万元,县财政配套420万元,受益群众投工投劳881万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867.46万元,其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725.8万元,扶贫资金55.46万元,农业局退耕还林资金86.2万元。省级以上1400万元补助资金到位后,县财政承诺按要求及时将配套资金拨入小农水项目建设专户。目前,以上涉农项目资金管理部门的整合资金已全部落实到位,有部分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项目实施乡镇群众投工投劳已下达投工投劳计划数和农田水利建设责任书,各乡镇正积极组织农民投工投劳,已完成项目区部分渠道改造的土方工程。

4、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①群众投工投劳:我县早前召开了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乡镇分管领导座谈会,向各项目乡镇下达了投工投劳计划数和农田水利建设责任书,要求各乡镇发动群众搞一次农田水利建设大会战,积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清修渠道,掀起农田水利建设新。会后各乡镇积极行动,效果明显,到目前为止已完成群众投工投劳10多万工日,完成渠道土方清淤24万余方,折合资金652万元。

②砼预制情况:我县砼预制采用U型槽的形式,U型槽实施政府集中采购,县政府采购办于9月20日确定了中标采购单位。现在为止已完成U型槽预制4万米。项目部在U型槽预制场派驻现场监理。U型槽出厂层层把关,监理、项目部、乡镇、项目村分别验收签证。

③工程施工情况:11月5日县召开了2010农田水利建设动员大会,大会由副县长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各乡镇的乡镇长、分管副镇长、农办主任、水管站长,各项目村村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会议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要将今年的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一个大战役来打,一件最大的事来抓,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组织一次全县农田水利大会战,要严把质量和进度关,要把工程做成人民放心的民心工程。目前,各施工单位均已进驻施工现场,并组织进行施工。到现在为止,已完成U型槽安装3万米,砼现浇70多千米,完成渠道改造约220千米。重点县建设共计完成投资约1995余万元,占2010年批复投资的73%。

5、信息收集及宣传动员工作开展情况:项目部要求各乡镇、各施工单位就工程进展情况每周五上报一次。再由县小农水项目部每周五向省灌排中心和省农水处汇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项目部定期以简报的形式向各乡镇、小农水重点县成员单位通报工程开展情况,并报送市水务局和省水利厅,目前已完成简报三期。为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氛围,提高全民参与小农水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我县将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标语、宣传车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6、农民义务监督组织情况: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领导小组要求各乡镇每个项目村聘请义务监督员2名。项目部组织监理单位到各乡镇对农民义务监督员进行了培训。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和管理,为提高项目区群众对小农水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此次项目管理权以乡镇为主体。项目乡镇负责工程施工的组织,项目乡镇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对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工农矛盾及其他工作进行协调,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由乡镇按灌区片聘请责任心强的老党员、老干部对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同时抓紧完善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组建工作。

二是县水务局对小农水项目进行全面监督管理,把好工程的技术关、质量关,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同时加大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的宣传报道工作力度,营造良好的小农水建设舆论氛围,使党的惠民工程深入人心,涌发农民群众参与小农水工程建设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