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范文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各项制度的完善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政治民主建设取得很大进步,公众的政治参与意愿逐渐增强。列宁对人们参与政治活动有过精彩的论述,他认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要确立民主,必须群众自己立刻从下面发挥主动性,实际参加一切国家生活。”舆论监督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途径。互联网的出现为社会民主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平台,为公众监督提供了一个较为自由的话语空间,使人们直接进行监督成为可能,激发了人们的参政热情,实现了舆论监督主体的公共性,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监督方式—网络舆论监督。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内涵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概念界定
网络舆论监督是传统监督方式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的拓展。周甲禄在其著作《舆论监督权论》中指出,“网络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借助互联网对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公众人物与公众利益有关的事务进行揭示、批评、建议的行为,是公众通过互联网形成舆论进行监督的行为,是新时期舆论监督的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网络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公众利用互联网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公众人物进行褒贬和评价,通过网民的互动和交流形成一股强大的网络舆论压力,对现实社会进行监督、检查和评定。
(二)网络舆论监督的特征
1.参与主体的多样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38亿。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发源地。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成本更低,因此公众参与监督的门槛也更低。通过网络载体,无论你身处社会的哪个阶层、哪个行业,无论你的教育背景,知识构成如何,都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参与社会热点问题事件的讨论、评价,并且针对不同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见解。
2.监督内容的广泛性。高度开放、透明度极强的虚拟网络空间给公众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网民信息时,无需透露真实姓名和身份,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上的信息传播者。正如万维网的发明者伯纳斯·李所言:“在网上,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从时事政治到国计民生,从道德到法律,公民通过网络舆论监督参与社会管理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3.传播速度的迅捷性。在舆论形成的时效上,网络媒体具有迅捷性的优势。报纸传播信息受到出版和发行时间的制约,广播和电视播报同样也受到播出时段的限制。相比之下,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在信息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几乎没有时滞,缩小了公众传播和接收信息的距离,加快了网络舆论的形成速度。
4.意见反馈的交互性。网络传播的最大特点是双向互动性。传统媒体的报道一般呈单向性,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基本是被动的。开放的网络平台打破了话语特权的垄断,公众享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公众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又可以是信息的者。正如陈力丹所说,“在网络上,所有用户都可以自由地选择接收的信息和表达观点,所有用户既是传播者也是接受者,逻辑上地位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对同一问题相互探讨、争论,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实时相互交流,从而顺利实现意见的交流和自由碰撞,并最终促成舆论的形成。
二、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律缺失导致侵权现象泛滥
目前我国关于网络管理、网络监督的相关法规尚不健全。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随之不断壮大,然而法律对于网络舆论监督进行有效规范与保障的步伐相对滞后。一方面缺少对舆论监督的主客体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的清晰界定,另一方面缺少对网络暴力的有效制裁,特别是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侵权现象泛滥,没有明确的法规对其加以规范和调控。这极大地增加了公众受到网上不法言行侵害的概率和机会,引发人们对滥用网络舆论的忧虑。可以说,网络舆论监督是游走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稍有偏离,就可能给公众造成困扰。
(二)道德失范导致监督存在异化
网络舆论监督主体成员组成复杂,结构多样,同时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使得网民在匿名的情况下真实或虚假地发表自己的想法,网络上发表的内容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各阶层、群体利益的调整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与日俱增的生活压力,网络给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积累了心理压力又无处宣泄的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释放出口。一些人在网络匿名的掩护下,大肆渲染一些病态心理,发泄在现实生活积累的不满和怨恨。更有甚者通过网络宣扬恐怖、暴力、、迷信等低俗之风,传播各种消极、低迷的观念。网络的匿名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网民的诚信品质,使其陷入非正义非道德的伦理困境,从而降低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公信力。
(三)信息虚假导致舆论引导流变
网络是一个大的信息“收容器”,许多网络信息传播者为吸引他人眼球,利用互联网虚假信息将信息发酵放大甚至变形,或出于商业利益的需要,或有意编造新闻大肆炒作,或出于其他个人目的。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网民具有从众心理,因此舆论往往因为缺少足够的事实支撑而容易走向偏差。不知情的民众在网络舆论中盲目地跟从,在意见表达过程中由于非理性因素作梗,而一旦偏激或极端情绪化观点占据了上风,便会影响整个舆论氛围,最终将网络舆论监督引入歧途,违背舆论监督的初衷。
(四)把关缺位导致舆论监督失效
真实可靠的信息是网络舆论权威性的源泉。然而海量网络信息时常出现重复、失真等现象,不仅使受众易于陷入注意力分散的困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公众对舆论监督的严肃性。此外,在很多网络舆论监督事件中,网民缺乏专业的眼光公正对待,往往夹杂着自己的主观情绪,占据道德或正义的制高点对监督对象及其行为任意评判,使得以维护正义为名的舆论监督偏离正轨。由于缺少专业的把关人,缺少理性的规范,网络舆论的产生往往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自由有余而规范不足,网络舆论监督的信誉度倍受质疑,这将成为网络舆论监督发展中最为致命的软肋。
三、健全网络舆论监督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制
任何文明社会都离不开法律,通过法律来进行社会治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通行法则,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日益重要的传播手段,同样需要法律来进行引导和规范。当前我国虽然针对互联网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处理网络相关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却存在着调节性不足、适用性受限、操作性缺乏等问题。此外,许多法律法规在网络言论管控,著作权、隐私权保护,网上虚拟财产保护等领域尚存滞后。因此,加强对网络传播内容的有效监管,明确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责任,加快针对网络侵权、犯罪的相关立法工作,形成完整、系统、全面的网络舆论监督法律法规显得迫在眉睫。
(二)加大网络公民教育力度
网络舆论监督的质量关键在于公民素养的高低。如果网络空间没有理性和负有公共精神的公民存在,我们也很难期待用网络民主去推动现实社会中的良序民主。因此,引导公民理性地参与网络舆论监督的关键在于提高其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对网民开展道德和法律教育活动要常态化,使其熟悉网络法规和条例,促进发表网络舆论自律性的增强。其次,建立健全上网实名认证制度,力求杜绝网民以隐蔽身份发泄情绪或散布错误信息,防止网络舆情的偏差对社会产生的危害。再次,网民自身要学会自律,不盲目跟风。健康的网络舆论氛围,既需要刚性法律制度加以规制,更需要网民的柔性自律作为保障。
(二)强化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
目前来看,我国网络媒体对信息编辑过滤机制不完善甚至缺席,这是网络媒体权威性不足的根本所在。因此,为了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加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合作,能够使两者相得益彰,促使监督效果的最大化。相对于互联网而言,一方面传统媒体可以恪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对信息的内容和形式有一定的甄别和过滤。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对舆论监督事件的调查、原因分析、结果处理等方面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易于形成高质量的舆论监督。借力传统媒体的把关功能以及对事件的后续声援和跟进,有助于推进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良性运转。
(四)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网络化时代的媒体监督有利有弊,合理的舆论监督常常有助于解决公众质疑的问题;但是不合理或者不合法的舆论监督,则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会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无可挽回的影响。因此,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发展形势,建立舆论引导的新机制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加强网络主流媒体的建设。网络主流媒体的知名度和品牌优势更容易得到网民的认可和信赖,因而往往成为网民获取信息、发表评论的首选网站。通过这些平台建立起党和政府与社会公众的联系,留意网络舆论的产生和发展,针对受众的疑虑展开严密的调查,对网络舆论的偏差和漏洞采取措施及时纠正,以防止网络舆论走上极端,为社会和谐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面对鱼龙混杂的信息和言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肩负着传播绿色健康信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重要责任,对受众的认识起着引导作用。因此,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有助于对网络虚拟信息和网络舆论的控制和引导。
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网络 行政管理 积极作用
网络的普及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近年来,我国网民人迅猛增长,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人们对网络的依赖度愈来愈高,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对行政管理的作用不可忽视。
一、网络传播的特点
网络传播的特点是:开放、及时、便捷、双向、平等。只要实现网络普及,人们便可以参与到信息的发散、传播、接受的队伍中来,甚至许多手机也具备了互联网的功能,为网络信息传播提供了便利。这种人人平等、人人可参与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信息垄断、公众被动接受信息、“有苦说不出”的局面,成为民众参与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1]。行政管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离不开民众的广泛参与,更离不开网络的推动作用。加强社会管理就是要加强行政管理,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进展,社会处于转型期,人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关心国家大事不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实实在在的体现在行动上,网络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以往公共权力对社会舆论的垄断逐渐被打破,跳出传统舆论模式的局限,公众话语权得到有效发挥。行政管理部门只有真正意识到网络潜藏的巨大力量,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有效整合信息,研究对策,才能切实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实现行政职能的转变。
二、网络对行政管理积极作用
网络对行政管理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利弊各占,但总的来说,网络自身的开放性、平等性、便捷性、共享性推动了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完善,促使相关部门的办事效率不断提高,可见网络对行政管理起到了正面、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网络打破了传统社会管理中由于地理、文化、语言、民族等不同因素带来的不利局面,成为群众参政议政、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实现了信息互动、信息沟通、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这就大大改善了公民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技术手段。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诉求,传递民意,建言献策,成为广大群众参政议政的全新表现形式,极大提高了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加强社会管理,就要走群众路线,倾听百姓的声音,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自由和民主。行政管理部门在做决策的时候,不能忽视这些民众的声音,而更应以广大网民的箴言为参考,所行充分表达民意,想民之所想,顺民之所愿,实现管理的公开化、透明化,接受民众的监督与批评,只有这样,行政管理才能真正实现民主。
2.网络有利于实现舆论监督
建立阳光型政府离不开行政监督,更离不开民主监督,作为承载民众表达权的一种新方式,网络舆论发挥着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监督的作用,也充分体现了的舆论力量[2]。如在“4.20”雅安地震中,网民通过网络及时最新信息,哪里有余震、哪里有险情、哪里有伤员、哪里需要救助……都通过网络出来,为救援的及时和有效提供了重要信息。震后,民众又参与到救援物资的去向中,为行政管理提供了建设性力量,也形成了广泛的舆论监督,实现了行政工作的有效性和透明性,形成了政府与群众的良性互动。能否接受舆论监督,顺利解决社会问题是政府建立良好形象的关键。可以说,网络舆论监督为社会的进步制造良好契机,推动了社会的民主进程,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
网络监督、网络问政成为当今时代公众参与行政管理重要方式,通过网络舆论监督,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鞭挞政治腐败。其有效的手段是网络发帖,引起多方媒体的关注,引起网民的关注,实现批判与互动的融合,各抒己见,形成广泛的共识和声势,迫使相关部门和人员接受网民的监督,解释并公开处理的承诺,促使事件的进展和顺利解决。网络舆论监督是一股强大的潜在力量,实行舆论监督,是对行政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全新考验。网民参政议政,使得政府各项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透明化。
3.网络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
当前,政府充分重视和尊重网民。随着网络普及和公众素质的提高,网络舆论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些草根意见甚至成为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网络对行政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现实意义。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关注民情、听取民意,采纳民众的建议和意见,是社会进步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相反,如果无视网民的心声,不顾群众的意见,一意孤行,会给社会的发展进步埋下不安定的分子,不利于社会和谐。
一些突发性的社会事件,多半是由于不法分子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进而使得心理、价值观的扭曲,从而采取了偏激、暴力来发泄,不仅伤害了他人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更是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网络充当社会情绪和心理的调节器、缓冲阀[3]。通过网络将自己的诉求和不公待遇网络,不仅能平复自身怒气,更理性对待问题,还能听取其他网民的建议和意见,作为处理问题的参考,进而推进问题的顺利解决。这样可以提高社会稳定的程度,减少突发事件爆发的可能性。
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舆论关注;司法公信力;重塑;良性互动
如法谚所讲: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信力是公民形成坚定法律信仰的基础。公民对于法的信任理应属于法的一部分。在具体的司法工作中,亿万个普通公民的声音汇集起形成的强大的舆论力量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司法工作的风向标。随着时代环境的转变,公民的法律意识逐渐提高,监督权的行使较以往更加充分,于此同时,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也为公民行使舆论监督权提供了宽阔便捷的媒介。舆论以其对司法工作的高度关注,对热点案件的激烈讨论,给司法公信力带来了不可回避的挑战与机遇,积极正面的舆论能够使得司法机关与公民良好的互动和交流,而批判和负面的舆论不可避免的使得司法的信誉遭到质疑,司法形象受到破坏,加剧了司法信赖危机。司法工作绝不能忽视舆论监督的力量。在此背景下,处理好舆论与司法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的良性沟通与互动,重塑司法的公信力是新时期司法工作中的关键任务。
一、 反思――舆论关注与司法公信的交融
舆论监督自古有之,是公民社会遏制公共权力和维护公民权利的有力武器,公众通过舆论来表达对政府的支持或不满,在司法工作中,公众同样可以通过舆论来表达对司法过程或结果的态度。公众舆论的活跃程度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其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从本质上说,舆论关注代表的就是民意。自有司法以来,民意就与之伴随,二者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时而相互促进,时而相互阻碍。
(一)舆论关注于司法公信力的积极作用
古语说:民意不可违,司法公信力的塑造与舆论关注一路相随。在法治社会中,舆论引导的价值虽然不能代替法律,但公众的舆论对司法工作的影响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从积极方面看,民意的参与和舆论关注普遍意义上有利于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司法的公信力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显著体现在司法过程的公正性、透明性和裁判结果的社会可接受性。法院审理案件的透明性主要体现在审理的程序正当合法并保证司法公开,在这一问题上,大众传媒这一媒介为司法的公信力提供了有力保障。1999年3月26日中央电视台直播了重庆市某县虹桥垮塌事故所涉及的两个刑事案件,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刑事案件进行电视直播。在此之后,中央电视台又直播了“张君系列杀人抢劫案”、“北京最大制毒案”等,包括近一段时间的“案件”,都受到观众的高度关注。同时网络的普及也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司法的新平台。随着博客,微博等公众平台的流行,许多政府部门和司法部门也拥有了自己的官方平台,使民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对司法工作进行监督,同时,公众也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微博微信就疑问与司法机关沟通。这些传媒的舆论监督通过广泛的公开报道形成强有力的社会舆论,无疑是给公众打了一剂强心剂。另一方面,裁判结果的可接受性是司法公信力有力证明。公平正义是司法工作者和普通民众共同的追求,“徒法无以自行”已经成为法律世界中的指导准则,可接受性是人们对外在世界的某种因素或者成分的认同,认可、吸纳甚至尊崇而形成的心理状态或者倾向。在注重平等与交流的现代社会,法院的裁判结果得到民众的共识,利于在社会环境中形成一致的法律价值观,对提高司法公信力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舆论关注于司法公信力的阻碍作用
反思当今的舆论关注下的司法公信力现状,可以说司法公信力下降非常严重,这与我们司法工作及改革的初衷相悖。公众舆论是把双刃剑,受环境影响和个人法律素养的影响。大众传媒为民众提供了公开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不分差异的任何人,可以随时随地就自己的想法发表看法,正是这种现代平台的便捷性和开放性也在另一个方面上造成了舆论监督的不可控性。许多人缺乏法律知识,甚至缺乏基本的道德素养,任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或报道,造成舆论的负面导向,司法的公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例如杭州飙车案的替身质疑,汹涌澎湃的网络质疑中充满了仇富心理和对司法机关工作的猜忌,后经有关机关查证,交通肇事案被告人胡斌是替身的说法被证明是谎言,始作俑者湖北省鄂州市无业人员熊忠俊,最终因捏造,散播谣言被公安机关依法作出行政拘留。案件事实虽查明清楚,但类似事件对司法公信力的冲击和破坏是客观存在的。在很多人心目中,传媒的报道就是官方的声音,当媒体的报道代替了官方的声音,舆论对司法造成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舆论关注与司法公信力相互交融,有力的舆论监督司法是保障司法树立公信力的需要,而不利的舆论关注势必会冲击司法公信力。
二、抉择――司法公信与舆论关注的沟通
如何扭转这种趋势,如何有效利用飞速发展的大众传媒传播司法观念,疏导司法与舆论的矛盾,让社会民众参与司法,了解司法,是司法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我国,司法追求公平正义的本质,决定我们在追求法律理性的同时也需要了解倾听民意,使法律真正适应社会需要,不断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的统一,使司法与舆论得到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一)司法机关对舆论的回应及态度
在法治社会的背景下,司法机关既不听命于舆论,也不应漠视舆论。司法回应民意是弘扬我国司法传统和法律文化的需要,在民意面前,努力营造一个倾听性司法与透明性司法。司法想要获得舆论支持,就需要对社会事实进行最权威的法律解释。法院是司法机关的主体,法院在舆论监督下开展审判工作要始终坚持在司法独立的基础上回应舆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的加快,法院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社会各界对法院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法院队伍面临的考验越来越多。目前我国司法机关对待舆论监督的态度越来越开放开明,2009年12月印发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中就明确指出,人民法院应当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主动协调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例如案公开宣判,李某某等五人案进行公开宣判,王书金、故意杀人一案于27日上午公开宣判,三起案件被纳入司法公开的运作轨道,以近乎透明化的方式回应公众的担忧和疑虑,这种程序本身意味着中国司法已经重新向着法治中国的目标再出发。就此而言,三起案件无论实体上的结果如何,程序上的价值已经初步显现,并将赢得舆论的好评。
(二)健全的司法体系为沟通扫清障碍
需要明确的是,舆论监督不能代替司法。良好的司法体系,强有力的司法体制改革是引领理性舆论的制度保障。我国的司法独立也正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我国司法独立运作行政化,司法权力地方化,同时我国的司法独立还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的保障。完善司法独立才能使公众更加信任司法,从而保持司法的权威,减轻舆论对司法独立不利的一面。正确处理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的关系要求法官一方面积极主动的接受舆论的监督,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升办案质量,另一方面,不受舆论噪音干扰,保持客观的态度和立场,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进行审判工作。
三、重塑――寻求舆论关注与司法工作的平衡点
舆论监督和司法公信力的重塑在民主法治的进程中都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二者在不断的碰撞和融合中不断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点,那么司法机关如何实现舆论与司法的良性互动。
(一)司法工作人员要转变思想观念,接纳网络监督面对舆论监督的迅猛发展,既不能盲目乐观,
也不能一味排斥,人民法院要以宽容开放,平等和互信的态度对待网络监督,从中听取意见,建议,发现信息线索,提高监督实效。将网络舆论监督的压力转化为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案效率,实现司法公正的动力,以网络监督促科学。对舆论声音的尊重并非是要法官在审判过程中被民意牵着鼻子走,要解决诸多舆论关注与司法公正的问题的关键是传统观念的转变,法官不仅要转变观念,更要坚定职业准则,提高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二)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引导形成科学性舆论
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网上正面舆论强势,牢牢把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首先,必须确保监督产生的合法性,作用的程序性以及错误后果的责任承担,使独立审判权既得到尊重,又能受到正确的、合乎法律程序的制约。其次,加强行业自律,积极鼓励引导互联网网站遵守行业道德公约,力保舆论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不传播恶意,不真实信息。对于严重失实报道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公民要追究相关责任,对舆论监督行为规范化,法治化。另外,人民法院要善于利用网络媒体,取得舆论主动权以宣传应对民意,化被动为主动。扩大网络宣传平台,善于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媒体宣传法院工作和典型案件,在大众媒体上形成一种制度化,经常化,多样化的宣传机制。
(三)增强民众的责任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法律是一门专业化和技术性很高的学科,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民众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民众的法律意识需要引导,借助网络等平台,以更加直接有效的方式对公民进行法制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和素养,架起公众与司法沟通的桥梁。首先,突破网络工作者的缺乏法律素养的局限性,网络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其对法律之知识的系统掌握才能为形成良好的民意表达环境创造前提条件,另外,不论网络上某些网民或某些媒体如何倾向性引导歪曲事实,社会公众都应该有自己的理念和选择,对事实有自己的判断,这就需要公众有一定基本的法律素养,基本的法律常识。
舆论关注对司法公信力的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司法机关一方面要认识到司法自身的缺陷是引发舆论关注下司法公信力缺失的根本原因,司法人员素质低,司法效率不高,一定程度上的司法腐败存在等问题都亟待司法制度的大力改革来拯救,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提升全民的法治理念,提高整体的法治意识,是建立双方互动交流的重要桥梁。舆论与司法的不平衡在一定情况下长期存在,重塑司法的公信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但相信在民主法治进程中,在司法制度改革完善的大背景下,二者一定会实现价值一致的和谐共存,重塑司法的公信力。(作者单位: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卫东.公民参与司法研究[D].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10.
[2]高一飞,龙飞.司法公开基本原理[D].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6.
[3]郭卫华.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D].法律出版社,2010-3.
[4]娄正前.诉求与回应[D].法律出版社,2011-5.
[5]郑帆.论舆论与的冲突与协调[J].法制与社会,2013.
[6]余双彪.从舆论司法走向司法舆论[J].民主与科学,2012.
[7]陈仲翔.新闻舆论与司法关系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8]袁娜.刍议网络舆论与司法的良性互动[J].新闻爱好者,2011.
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范文4
今年,乡本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坚持加强舆情监督引导和处置以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本着全面、及时、准确、实效的原则,切实加强舆情监督引导和处置工作,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服务,为实现全乡安全稳定的舆论环境发挥重要的作用。现将今年舆情监督引导和处置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由同志任组长,为副组长,为成员的舆情监督引导和处置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在人员、经费、设备上给予保障。同时,根据涉腐网络事件发生的区域、行业,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了舆情监督引导和处置工作的责任主体,并将在明年把舆情引导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行政效能测评内容。
二、完善机制,健全制度
(一)建立完善舆情工作机制。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及时处置、妥善应对”的原则对舆情进行收集、报送、研判、处置、总结评估的同时,加强网评引导,通过撰写评论、跟贴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疏导、引导网上舆论,妥善回应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关切,形成正面舆论氛围。
(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由各村(居)、各单位等组成的舆情监督引导和处置联席会议。通过联席会议及时对舆情形势进行分析,研究应对措施。
三、严格把关,提高质量
1、根据舆情信息工作时效性、政治性、政策性强的特点,坚持把讲政治、讲大局的要求贯彻到舆情信息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及时全面了解社情民意,关注社会舆情的动态,特别是对各种重要问题、重大事件、突出事件的反映和特殊群体的思想动态。既注意从互联网上发现和挖掘素材,又时刻关注其它新闻媒体,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针对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有关热点问题,新闻发言人及时信息,主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通报情况,分析形势,阐释政策,加强正面舆论引导。
3、规范信息内容。坚持与政务信息公开相结合,认真梳理对外公开事项,突出重大决策部署及重点工作进展情况、重大隐患治理挂牌督办情况、重点项目建设情况、重特大事故和典型事故的救援和查处情况、群众举报和新闻媒体反映的热点问题等内容。本着实事求是、及时主动的原则,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
4、切实做好事故查处挂牌督办结果的公告。按照事故查处的权限和责任,坚持分级查处督办的原则,做好各类事故查处情况的专项检查、信息汇总、宣传报道,及时事故处理结果。对事故查处不到位、责任追究不落实的公开曝光。
四、创造有利条件,畅通监督渠道
1、深入贯彻落实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有关规定。完善事故灾难现场报道应急工作机制,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组织、正确引导的原则,按照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要求,第一时间公布事故灾难的基本情况,及时救援进展等方面的信息,切实做好舆情监督引导和处置。
2、健全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监督机制。不断扩大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公众参与范围,方便社会公众了解情况、参与监督。
3、扩大实施监督举报途径。设立举报电话,确保专人值守,并认真做好信息接报,及时核查举报内容;通过设立专门电子举报信箱,或公开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相关专职人员的联系方式,在本系统网站开设网络留言板、有关论坛等方式,畅通社会公众和职工群众举报渠道。
五、做好整改信息反馈和监督落实工作
1、加快推进舆情分析工作。加强信息化建设,关注有关媒体和网络对工作的报道、监督、评论和建议,高度重视社会和舆论对有关重大隐患和事故查处情况的反映和监督,及时搜集、整理和分析,按程序做好报告、督办工作,并公开处理结果。
2、建立完善舆论监督反馈机制。对新闻媒体有关工作的批评性报道,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在报道后的1周内,将整改结果或查处进展情况向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反馈。
3、及时反馈举报信息。对群众举报或新闻媒体监督的事项实行登记制度,落实信息核查责任,并及时反馈查处情况。对经查实的举报事项,及时按规定给予举报人相应的奖励,并对举报人相关信息严格保密。
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网络舆论 政府公信力 双刃剑
近年来,网络舆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革新,也对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网络上频频爆出不少轰动全国的事件,诸如“华南虎事件”、“天价烟事件”、“70码”等等,甚至于最近的“钱云会之死”都实实在在地反映了网络舆论对于现实社会的巨大影响。而与此相关的各级政府部门在对事件进行干预时却存在滞后、被动乃至漏洞百出的情况,折射出目前各级政府薄弱的公共关系能力。笔者认为,如何理清网络舆论兴起的原因及其特点,提高政府的公共关系能力予以正确应对,已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严肃课题。
一、网络舆论兴起的原因及其特点
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矛盾激增,普通民众缺乏畅通的诉求表达渠道。由于网络的普及与网络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及互动性,使得现如今许多民众认为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在网络媒体上更能有效地表达自己观点和诉求,这也使得民众参与网络舆论的热情普遍高涨,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反映也呈现出了与传统媒体所不同的特点。从正面来说,网络舆论往往反映的是底层民众的声音,由于政府的决策和行为最终也将作用于底层民众,所以这种源于民间的舆论监督有利于民众客观地对各级政府施行有效的舆论监督,以及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但从反面来说,由于网民的身份是隐匿的,名字是虚拟的,道德与法律在网络上难以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再加上很多网络媒体的自身管理未到位,网络舆论也时常会泥沙俱下,出现一些针对政府的非理性的谩骂与攻击,甚至是刻意散布虚假信息或谣言以图制造混乱的情况,从而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不良影响。所以说网络舆论对于政府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舆论,是政府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网络舆论折射出政府在处理公共关系方面的缺陷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未能正确处理好公共关系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危机议题的干预上,各级政府部门往往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弱点:
首先是未能掌握最佳干预时机。从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重大网络舆情事件上来看,各级政府部门对于危机议题的干预在时间上多是滞后的。由于错失了最佳干预时机,网民对于政府不满情绪已经积蓄到一定程度,舆论倾向已经不利于政府,所以即使干预机制已经启动,但是政府不良的社会影响却已经难以挽回。
其次是干预方式不够科学专业。由于目前多数政府部门往往不具备危机公关和议题管理的专业知识,亦没有制订专门的危机公关预案,所以在应对危机议题时多少显得过于稚嫩。此外,在缺乏必要的公关知识与专业公关人员的情况下,政府官员在面对媒体时,常会出现表述上的漏洞,引起舆论的误解,同样也造成了很多不比必要的麻烦。
三、政府应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重塑政府公信力
“危险与机遇”,是组织命运“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对于政府来说,危机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能是政府公信力走向衰亡的开始,也可能是走向新阶段兴盛的契机。政府对危机的态度、反应和措施会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政府在信息时代应该合理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有效传播,通过与公众充分地沟通与交流,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最终有效化解危机。
1、建立网络舆情检测机制,搭建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
政府与公众实现沟通互动的平台,最可行的方案应是建立“电子政府”。如果政府能够把握网络舆论的契机,迅速对其中反映出的民情民意进行细致分析,反思自身政务管理的不足,积极回应网民提出的建议,那么不仅可以避免信任危机,政府的运作也会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网络舆论就能有效增强政府的行政活力。
2、及时公开信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信任危机发生后,政府应充分利用网络新闻、电子公告、网络论坛等形式及时准确地有关危机的最新、最真实的消息,以此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对公众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使人心得到稳定,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为政府解决危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3、重塑政府公信力,提高网民媒介素养
政府在应对网络舆论催化的信任危机和积极引导网络舆论以化解信任危机的过程中,还应注意提高普通网民的媒介素养,使网民在面对网络中的海量信息时,懂得用批判的眼光评估各种信息资源,自觉审视信息本身蕴藏的价值和意义,积极抵制负面信息的影响,具备发现并有效地利用网络促进自我发展的能力。
笔者认为,政府良好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处理好公共关系更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虽然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困难和挫折,但是如果各级政府部门能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着力于改善民生,同时依靠成熟的公共关系学理论,提高自身公共关系能力,相信网络舆论与政府形象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在不久的将来也必能消弭。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版。
[2]叶皓《政府新闻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版。
[3]陈力丹《舆论学一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7月版。
[4]薛澜,张强,钟开斌 《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5]赵宇峰《行政改革中的政府公共关系建构》,理论建设,1999年3月版
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范文6
【摘要】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赋予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也是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实现知情权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地方台政风行风热线类节目多年运作经验切入,探讨在民生新闻节目“遍地开花”、网络媒体急速发展的情况下,这类节目如何在保持公信力的同时,增强灵活性、服务性,为广播节目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
关键词 风热线节目 公信力 服务性
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大都由媒体与政府部门联手推出,由职能部门负责人与群众直接对话,由此打造出一把兼具舆论监督、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优势的“三刃剑”。它的这一特性使其较以往的舆论监督节目更具权威性,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更为直接、畅通。
《1584 热线》是安庆原人民广播电台一档直播节目,旨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为政府搭建沟通百姓的平台。1997 年创办伊始,节目播出时间是每天早上7:20,时长为20 分钟,由一名主持人独立主持。“1584”为中波播出频率,后被群众谐音为“要我办事”。2005 年11 月1 日起,在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监察局、市政府纠风办领导下,推出《1584 政风行风热线》,并成立“安庆市1584 政风行风热线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节目从主持人单独面对听众答疑释惑,改为邀请政府职能部门、窗口单位负责人上线,直接与听众互动交流,节目时间延长到40 分钟。节目中政策类问题解答率达100%,重点督办问题解决率达到85%以上。《1584 政风行风热线》不断求变,拓展节目内容和形式,提升节目的公信力、服务性,已成长为本地最具影响力的广播舆论监督节目。
一、互动:立体交叉延伸广播舆论监督功能
政风行风热线类节目不仅改变了传统广播舆论监督节目形态,而且延伸了广播舆论监督社会功能。《1584 政风行风热线》开播以来,栏目组一直在这方面做积极尝试。
1、互动性延伸
互动性被视为现代广播的最大优势。政风行风热线类节目主要是以直播化的播出方式与听众见面的。热线电话的介入使节目在听众、主持人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官员三方之间实现即时互动。这种互动方式不仅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保障公众舆论的充分表达,而且改变了听众与节目之间传统的传受关系。在这里,听众既是节目的服务对象,又是节目的传播主体,节目实现了话语权的转移。但这只是广播最初、最普遍的互动。经过摸索,《1584 政风行风热线》已实现多种交叉、立体互动:部门领导做客直播间与听众对话,和本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准时收听联动;各部门解决处理问题和记者跟踪采访互动;记者讲究时效,及时报道问题处理进展并向听众反馈,也是一种互动。这使广播媒体拥有了其他媒体无法超越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吸引更多听众,也扩大了广播媒体的社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广播媒体的社会地位。
2、注重解决问题时效
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开办之初,因政府职能部门直接参与、解决问题更快广受群众欢迎。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上线周期长、流程设置固定等特点也显现出来,容易造成节目程式化甚至走过场,后劲不足。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对一档舆论监督节目至关重要。《1584 政风行风热线》开播之初,听众当期反映问题后最快得在三天后的节目中了解跟进情况。为了推进问题处理的时效性,2006 年,在每天傍晚的6:15-6:45,又增开了一档录播的《1584政风行风热线反馈版》,将当天早间的直播节目进行选择性地重播,并将当天热线所反映问题处理情况的回馈内容及时加入,做到“早上反映问题,晚上便知结果”。
这样一来,节目“不仅和职能部门建立起紧密的互动,能快速行动及时处理问题,另一方面也和听众企盼问题得到快速解决的急迫心理同步互动”①,从而形成节目的立体交叉互动。
二、突围:坚持民生取向参与公共服务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也面临来自其他媒体、其他类型节目的挑战。②在此背景下,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如何突围?开播以来,群众反映热点始终集中在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1584 政风行风热线》抓住这些热点,搭好“桥梁”,把政府关注的工作重点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在坚持民生取向的同时,增强节目服务性。在《1584 政风行风热线》平台上,每天都汇聚方方面面的具体问题,诸如化粪池漫溢、路灯不亮、供水供电维修、公交服务等和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节目组都及时跟进转交给窗口单位,促成问题解决。
在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发现:大量问题都源于政策宣传不到位。为此,《1584 政风行风热线》采取多种方式来宣传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变政策条文为针对群众个案的服务式解答,在确保导向正确的前提下,构建起政策解答权威平台来化解社会管理工作中的矛盾,从另一种渠道有效地参与了社会管理工作。目前,《1584 政风行风热线》及时解答政策、解决群众困难的件数已占整个节目量的70%以上。
三、提升:多媒体整合,打造品牌
广播媒体因“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先天性弱点,在社会影响力竞争中一直处于弱势,但“危机”也可能转化为“机遇”。数据显示,超过70%以上的听众经常接触的媒体起码有两种。③广播媒体正视弱点,自我调整,同样可以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
《1584 政风行风热线》属于舆论监督类热线直播节目,关注着城乡听众生产、生活的各类热点和疑难问题,具有广泛的潜在受众,具备了打造名牌节目的受众基础。名牌节目既要在媒体内打造,更要在媒体外运营,必须在社会上形成。④因此,拓展节目形式和传播渠道也是节目组在打造品牌节目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从2010 年起,《1584 政风行风热线》网络收听的空间开始打开。通过网络收听广播的比例在逐年递增。栏目组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每期节目的录音上传到网上,供听众随时点播收听,《1584 政风行风热线》微博也已成为听众参与节目的重要方式。对节目中听众投诉的问题,栏目组及时将处理结果及时登载在网络论坛上,延伸了节目的作用和影响。网络的加入对于节目打破地域界限也有积极意义。听众收听网络广播的时候较多是本地广播节目点播或者在线收听,但也有30%及以上的听众会收听异地节目。⑤通过互联网,不少身在异地的安庆人也参与到节目中来,周边地区的固定听众日益增多。
2013 年《1584 政风行风热线》创新活动形态、拓展服务空间,推出了走基层系列活动———“十二相送”。“十二相送”每月开展一次,分为送温暖、送服务、送春风、送税法、送真情、送清凉、送爱心、送农技、送文化、送岗位、送平安十二个主题。邀请多个部门现场参与,直接面对市民。进一步拉近了职能部门与受众的距离,增加了解决问题的数量,拓展了节目受众群,延伸了广播影响力。
目前,《1584 政风行风热线》已形成广播、电视、报纸、网站联动的播出格局,全方位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中,将品牌打造得更靓。
参考文献
①赵连军,《努力拓展舆论监督的空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3)
②金曙,《地方台舆论监督栏目的困局与突破》[J].《视听界》,2011(9)
③⑤赛立信媒介研究有限公司:《新媒体时代的广播听众———2011 年全国广播听众收听行为分析》,2012-05-21
④王广文,《从质量提升到品牌运营———写在(阳光热线)荣获全国“十佳”栏目之际》[J].《中国广播》,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