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教师总结与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教师总结与反思范文1
[关键词] 高校 公共体育 教师能力
当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正处在攻关阶段,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让我们对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不得不重视起来。高校体育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才能极大地提高我国高校公共课程体育教育的质量。那么,如何培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呢?笔者总结如下。
一、优化体育教师培训模式
教育部明确指出,实施教师培训的指导性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学用结合,采取多种形式,注重质量和实效。”以往的体育教师培训主要是采用“灌输式”的培训模式,被培训的体育教师缺乏主题性,培训所产生的实效性不够强。我们的体育教学大多都是室外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对体育教师的培训模式因此也应该有所创新,突出“以教师为中心”,把体育教师放在主体地位,实现“师生、生生多向立体”的互动,加强体育教师培训课堂的示范性以及实践性,将我们的教师培训行成以教师演练课堂教学技能为主的实践课常。
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更注重的是实践,在形式安排上,实践课堂形式应多样化、个性化、实效性,有讲授,有示范,有讨论,有反思、有操作,使讲台由教师一人的专利变为共同的舞台,共同研讨,共同解决,共同提高,充分调动了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为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创设一个驱动平台
行为科学实践证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能受到充分的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80~90%,以至更多。外界环境对体育教师的教学以及专业能力发展有着极深的影响,所以我们构建高效的高校校园文化平台,营造轻松、活泼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再者,我们的上级主管部门要不断更新观念,提高大家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对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多尊重、多理解。要积极的关心体育教师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努力解决体育教师的待遇以及奖励方面的有关问题。在体育教师的职称评定等问题上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为体育教师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大环境。
我们要建立一个共同学习的环境氛围,目的是促进体育教师之间的交往和对话,为学校中的每个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这个团体称为“体育教师协作发展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体育教师之间彼此信任,取长补短,培养体育教师继续学习与积极反思的良好习惯,让共同体中的每位教师拥有一个良好的专业能力发展平台。
三、行动中探索,实践中反思
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注重的是教师的实践智慧,专业发展的标准并不是教师取得了多高的学历,也不是发表了多少科研成果,也不是获得了多少荣誉,而是教师自身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是获得了一些镶嵌于实践活动中的、情景性、个性化的知识。反思是对自己教学中的行为和由此而产生的效果进行回顾、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较强的教师,其发展欲望就越强,成长就越快。
体育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有人说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我认为没有反思的教学经验也应该是一种狭隘的教学经验,最多也只能形成相对肤浅的教学认识,它(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也同时揭示了高校公共课程体育教师的教学自我反思在他们专业化能力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才能真正符合作为“研究型教师”、“教育家式的教师”的角色定位。
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要将自我反思贯穿于体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前要通过反思针对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教学状况进行必要的预测与分析,然后针对各种情况制定相应的预案。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反思来监控教学全过程,随机应变的处理好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在课后我们要通过反思自身的课堂教学情况,然后再进行批判与总结。
四、实行个性化体育教师评价
个性化教师评选充分体现了教师专业个性发展提出的“效益优先”、“自我超越”、“进步就是优”的原则,为每个体育教师提供了实现自我的机遇和挑战,唱响了“追求、发展、提高”的生命旋律。概括个性化教师评价,简而言之只有五个字――进步就是优。个性化体育教师评价让我们对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评价发生了两个重要的转变:第一个方面,将“一把尺子变成多把尺子”,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尊重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差异与专业化发展特点,帮助体育教师打造了“多把衡量自我的尺子”,让体育教师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人人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二个方面,由“学校造尺子转变成体育教师自己造尺子”,进行自我衡量,充分的认识自己;学校要做的就是帮助体育教师构建一个适合体育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帮助体育教师把握好尺度。学校应该相信体育教师、依靠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个性化教师评价”也让我们的体育教师寻找到了一个专业能力自主、持续发展有力的支点。
五、结语
由于笔者所收集的研究资料有限,加之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原因,本文的深度还不够,权且作为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同行的指导。通过本文的研究我加深了对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更增强了我对体育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信心。
参考文献:
体育教师总结与反思范文2
关键词:教研;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6-0047-03
体育课中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取决于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目标与内容不同则方法各异。教师运用教学方法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长期不断地积累和实践。本文以此抛砖引玉,从教师教研的视角探讨体育教师运用教学方法能力的策略。
一、教师素养培训是促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发展的基础
促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发展的培训途径较多,有自我研修、学历进修、集中培训、骨干培育等,其中教师素养培训是促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发展的基础。
1.全员培训,提高参训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
体育教师培训任务不轻,教师每学期参加16学时教师素养提升培训活动,每5年参加一次90学时培训。我区的教师素养提升培训采取“专家引领,理论浸润;教学实践,议课研讨;挂职锻炼,自我反思”的形式,将任务落实到各合作小组上。目标明确,任务到人,各团队要完成策划、磨课、组织、宣传和活动日志撰写,在活动中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新教师培训要求站稳讲台,为人师而不误人子弟,为正确运用体育教学方法提供保障;中、初级教师培训要求提升课程理念解读的能力,做到即教书又育人,为体育教师提升教学方法运用能力提供帮助;骨干教师培训则为教师创造专业发展的需求,为其搭台子,压担子,指路子,最后使之成“样子”,完成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提升体育教学方法运用的技巧与能力。
2.校本研训,促进区域体育教师互动交流
区教师发展中心规定各校体育教研组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主题研训活动。各教研组从教师和学校的需要出发,选择合理的培训内容,探索有效的培训模式,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培训的实效性,逐步形成校本培训机制。同时在校本研训的基础上着力推行联片教研形式。联片教研就是几个相邻或相关的学校联合组织的教研活动,是校本研训的深化,也是一线教师的教研需求。因此,活动更有主动性,更加突出主题。相关学校开展强强联合、强弱互补等合作方式。活动由一所学校的体育组负责组织和策划,明确活动目标和主题,突出对教学疑难问题的解决。开展有主题的联片教研活动,培养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促进教师互动与学术交流。研讨活动中针对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的达成着重研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改进。让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思想形成互补性,活动有效提高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运用能力。
3.网络研讨,提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开展主题网络研讨,有效利用体育教师企业云盘、QQ群、博客、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图1),学习信息,共享教育教学资源。鼓励教师随时随地参与浙江教育资源网及天天公开课进行研讨活动,真正进入“互联网+”的时代,有效运用现代网络提升研修效果。在网络研讨中实现互动交流并进一步借鉴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
二、教学研讨是促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发展的关键
自新课程以来,体育学科出现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有趣有效,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分层教学法,基于学生情况,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游戏竞赛法,能激发学生好胜的心理,以赛促学,提高运动强度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合作练习法,有效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充分考虑育人的教学效果;自主探究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锻炼;三维融合法,即“技术、体能与运用”三维度融合,将学习体育运动技术、锻炼学生体能、运用所学技术进行体育运动三个维度有效地融合,促进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1.尝试“三字经”教学,有效融入教学方法
在多年的体育教研工作中,我发现部分老师对自己的职业认识不够,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方式和教学策略单一。基于此,笔者将“师之道,生为本;新时代,体育人;知学情,懂策略;评价好,促发展;教得好,为不教”五个方面编成“三字经”供老师参考学习(表1)。
2.开展学科团队赛课,合力创新教学方法
以往的体育学科课堂教学评比都是以教学设计评比为先,筛选部分优秀的教学设计者参加说课,再进入最后一轮上课比赛。参加比赛的老师往往都是单打独斗,整个比赛下来既很辛苦,收获也不大。自2012年开始,我区体育学科开展团队赛课的新尝试,逐步形成研、训、赛一体化的比赛模式。
团队赛课是一种创新的课堂教学评比模式(图2),教师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参与比赛,各项比赛都凝聚集体的智慧,比赛结果既体现个人魅力也体现集体的荣誉。
F队赛课比赛体现了校本研训的一个完整过程,各团队将赛前的研训、研讨、研磨过程再次呈现给大家,有助于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其中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贯穿于团队赛课的整个过程中。团队赛课改变以往个人参赛单打独斗的局面,鼓励人人参与、团结协作,在合作交流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效促进校本研训的开展和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发展。
3.开展“议课”研讨活动,积极锤炼教学方法
在各种体育教研活动中,最常见的是简单易行的听评课,但其活动方法单一、形式传统。其程序是先由授课老师作课后说课,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课;或事先指定几位老师进行评课;或现场点名进行评课。这种模式常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有的教师应付了事――“这节课很成功,好的地方盖过不足之处”;有的老师“卖弄才华”――滔滔不绝地讲一大堆建议;还有的老师闭口不言、心不在焉,等等。总之,常规评课的效果不太好,评课的气氛总是很沉闷。
为了提高教研活动效果,改变教研活动模式,我们进行了“以议代评”的新尝试,即让每一位参与活动的老师都成为学习者,首先,议课老师的语言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我觉得……”变为“我发现……”“我觉得”是议课者的主观判断,而“我发现”则是课堂的事实存在;其次,议课的对象从原来的人到课堂中发生的事,是对课堂中所呈现的事件的审视与追问,议课高度聚焦于“教学方法的问题探讨”上;第三,议课时心平气和,对事不对人,是一种平等、互动、面向实践的对话,有助于从大家的议论中改变教学设计,积极锤炼教学方法。
三、教学反思是促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发展的核心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及时有效的教学反思。他提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功公式:成功=经验+反思。基于教学实践所进行的有深度的反思过程,还能帮助教师进行“二次备课”。“二次备课”基于首次备课的不足进行反思与改进,运用更有效的方法让教师专业得到更快的发展,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立足教学方法,养成撰写课后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为了让教师养成课后撰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区教师发展中心规定在教案中必须撰写课后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其实就是研究自己教学方法运用的效果,从教学反思中总结自身的动作技术讲解能力、动作示范能力、纠正错误动作能力、队伍调动能力、组织游戏与竞赛能力等,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反思的内容力求精准,以便能有效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先“三个教”即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达成”三个方面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再从“四个W”思考教学过程:What这节课教什么,反思教材内容的选择问题;How怎么教,反思教学方法运用的合理性;Where教得怎么样?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度;Why“为什么这样教?除了这样教以外还有没有更好的教学方法?如果下次再教同踊蛲类的内容,将会作如何的调整?”多一些问号,多一些思考,就会有更多进步。
2.开展挂职锻炼,导师跟班提升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发展
挂职锻炼是我区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自2012年以来,中小学体育教师在90学时培训中安排一周时间的“赴杭挂职锻炼”任务。期间聘请了杭州市江干区优秀教师进行结对跟班指导,每4~6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分派到一个学校,并由正副两位导师进行指导。
自落实《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来,挂职锻炼过程中导师指导体育教师需要着手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备课要体现“技术、体能与运用”的教学理念;其次,学员上课,导师和其他学员议课,帮助授课老师进行磨课,磨课中要突出“教材三个一”和“复习成环形”的设计要求;第三,授课教师在课后及时撰写教学反思,根据导师和同伴的议课情况反思教学得失,总结各种体育教学方法运用的效果与策略。
四、结语
经过多年的教研实践探索,我区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中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模式。其核心在于每次培训活动中落实以体育教学方法研讨为重点的培训内容;在日常教研活动中突出体育教学方法的研讨;在自我反思中追问教学方法运用的有效性;在沙龙式、论坛式、主题式的团队活动中发现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运用中的问题;利用集体的智慧合作解决教学方法运用问题,掌握其技巧与策略,共同进步,逐渐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体育教师总结与反思范文3
(许昌学院 体育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摘 要: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对河南省高中体育教师反思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我省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现状;结果发现我省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个维度中,平均得分最高的是理论反思能力维度,其次是毅力维度,最低的是经验反思能力维度;通过对反思现状的讨论分析,发现问题,为提高高中体育教师反思能力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师;反思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109-03
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课程的实施者、执行者,更是其开发者、建设者,其教学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终身锻炼意识,关系到学生身体的未来发展.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能力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教师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教师自己的反思而形成.[1]体育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师思考过去的教学过程,从中总结教学经验教训,它是体育教师教学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是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和途径.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说过“成长=经验+反思”,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在对教师的发展研究中也将反思作为了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素质.[2]本文以施小菊的《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量表》问卷为基础,对河南省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我省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现状,为提高高中体育教师反思能力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文献收集和检索工作,查阅了有关教师反思能力大量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方法和理论依据.
1.2 问卷调查法
使用施小菊《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量表》问卷第二部分,其共20个题目,分为三个维度:理论反思能力(8题)、经验反思技能(5题)、毅力(7题).[3]理论反思能力是指体育教师以特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根据进行相对理性的反思的能力;经验反思技能是指体育教师借助体育教学与教育经验对自身主体性和体育教学行为与观念进行相对直觉的反思的能力;反思的毅力是反思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持续”的追求与不断的督促自己去实现体育教学的合理性及战胜教学困难、忍受痛苦等的“韧劲”上.
在河南省随机向212名高中体育教师发放问卷,回收208份,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94.34%.
1.3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进行整理输入Excel表格、和spss17.0,获得相关数据结果.
1.4 逻辑分析法
对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河南省高中体育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随机抽取河南省高中体育教师212名作为调查对象,并发放问卷,回收问卷208份,有效问卷200份,对问卷进行数理统计,得出表1、表2:
由表1、2可知:河南省高中体育教师以男性为主,占总人数的78%;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占总人数的80%;教龄基本在10年以内,占总人数的70%.
2.2 河南省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现状和差异比较
2.2.1 河南省高中体育教师整体教学反思能力以及不同维度的现状
对河南省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表中三个不同维度和总量表的得分进行统计,得出表3:
《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量表》采用5级评分制,以3为参照值.因此,由表3可知:河南省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整体得分平均值为3.636,程度为中等偏上范围,总体教学反思能力并不很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教学反思能力的三个维度中,理论反思能力最高,为4.075;其次为毅力3.589;经验反思能力最低为3.000.所以,我省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行为、教学观念等的反思能力相对较低,缺乏主动性教学反思.
2.2.2 被试特征变量对河南省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以被调查者的性别、学历、教龄、学校类型(是否为示范型学校)4个方面的特征为变量,这4个变量对我省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有什么样的影响?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来探讨以上4个变量对我省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影响.
2.2.2.1 性别因素对我省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影响
以性别为自变量,以毅力、理论反思能力、经验反思能力和三维度的总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表4:
由表4可知:我省高中体育女性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平均总得分高于男性教师,且在三个不同维度上的平均得分都高于男性教师,特别是在经验反思能力上要明显高于男性体育教师平均得分;高中男性体育教师的经验反思能力的平均得分最低,为2.944,中等偏下.在三个不同维度方面,理论反思能力的平均得分相对较高,其次是毅力,最低的是经验反思能力.经显著性分析,三个维度的P值和总得分的P值都高于0.05,说明我省高中不同性别体育教师之间的教学反思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2.2.2 学历因素对我省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影响
以学历为自变量,以毅力、理论反思能力、经验反思能力和三维度的总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得出表5:
由表5可知:我省中专学历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平均总得分高于其它三组,为3.875.在毅力维度方面,中专学历的平均得分最高,为4.286;其次为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在理论反思能力维度方面,研究生学历的平均得分最高,为4.250.在经验反思能力维度方面,中专和本科学历的平均得分较高,而研究生学历的平均得分最低,为2.533.不同学历的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在三个不同维度方面,理论反思能力的平均得分相对较高,其次是毅力,最低的是经验反思能力.经显著性分析,三个维度的P值和总得分的P值都高于0.05,说明我省高中不同学历体育教师之间的教学反思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2.2.3 教龄因素对我省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影响
为发现不同教龄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之间的差异,以教龄为自变量,以毅力、理论反思能力、经验反思能力和三维度的总得分为因变量,对数据进行了单因素分析法及进行多重比较结果(LSD法),得出表6:
由表6可知:我省不同教龄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平均总得分基本相同.在毅力维度方面,随着教龄的递增,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平均得分递增.在理论反思能力维度方面,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平均得分,出现中间(6-15岁阶段)高,两端(1-5、16-20岁阶段)低的现象.在经验反思能力维度方面,教龄在6-10年的平均得分最高;而教龄在1-5名的平均得分最低,为2.645.不同教龄的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在三个不同维度方面,仍然是理论反思能力的平均得分相对较高,其次是毅力,最低的是经验反思能力.经多重比较,得出三个维度的P值和总得分的P值都高于0.05,说明我省高中不同教龄的体育教师之间的教学反思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2.2.4 学校类型(示范、非师范)因素对我省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影响
为发现不同学校类型的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之间的差异,以学校类型为自变量,以毅力、理论反思能力、经验反思能力和三维度的总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表7:
由表7可知:我省示范型学校的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平均总得分略高于非示范型学校体育教师,在三个不同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也都略高于非师范教师,但基本相同.不同类型学校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在三个不同维度方面,依然是理论反思能力的平均得分相对较高,其次是毅力,最低的是经验反思能力.经显著性分析,三个维度的P值和总得分的P值都高于0.05,说明我省高中不同类型学校体育教师之间的教学反思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 结论
3.1 河南省高中体育教师中男性比例较高,教师学历中以本科学历教师为主体,教龄基本在10年以内.
3.2 河南省高中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整体程度为中等偏上范围,其总体教学反思能力并不很高.在教学反思能力的三个维度中,理论反思能力最高,其次为毅力,经验反思能力最低位,因此,我省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行为、教学观念等的反思能力相对较低,缺乏主动性教学反思.
3.3 高中体育女性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平均总得分不仅高于男性教师,而且在三个不同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也均高于男性教师;高中男性体育教师的经验反思能力的平均得分相对最低.
3.4 不同学历的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中,中专学历的平均总得分高于其它三组.在毅力维度方面,中专学历的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为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在理论反思能力维度方面,研究生学历的平均得分最高;在经验反思能力维度方面,中专和本科学历的平均得分较高,而研究生学历的平均得分最低.
3.5 我省不同教龄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平均总得分基本相同.在毅力维度方面,随着教龄的递增,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平均得分递增;在理论反思能力维度方面,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平均得分,出现中间(6-10、11-15岁阶段)高,两端(1-5、16-20岁阶段)低的现象.在经验反思能力维度方面,教龄在6-10年的平均得分最高,而教龄在1-5名的平均得分最低.
3.6 我省示范型学校的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平均总得分略高于非示范型学校体育教师,在三个不同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也都略高于非师范教师,但基本相同.
3.7 不同性别、学历、教龄、学校类型的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在三个不同维度方面中,均理论反思能力的平均得分相对较高,其次是毅力,最低的是经验反思能力.经显著性分析,三个维度的P值和总得分的P值都高于0.05,说明我省不同性别、学历、教龄、学校类型的高中体育教师之间的教学反思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参考文献:
〔1〕王冬明,张小菊,谭鸳鸳.教育实习中师范生教学反思状况的调查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3,33(1):107-110.
〔2〕张瑞红.师范院校教师反思现状及校本培训策略探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45-46.
〔3〕施小菊.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量表的编制与测查[D].福建师范大学,2006.
〔4〕洪燕,曹曦东.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22(2):76-77.
〔5〕廖祖英.“课例研究”反思性教学:培训体育教师反思能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12):14-15.
〔6〕韩梅,张连.反思性学习:体育教师教育智慧的意蕴[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12):8-10.
体育教师总结与反思范文4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 体育教学 研究
前言
教师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推广,这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已得到充分的佐证。如何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当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界极其关注的话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如何优化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一直是广大体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长期以来,教师们大多通过向老教师学习和自身经验的积累或是通过培训等形式来完成业务素质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却较少从理性的高度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理性精神和反思态度的缺失是制约广大体育教师迅速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重要障碍。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师范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提出了反思性教学理论。90年代引入我国,许多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使人们深受启发,也值得我们去借鉴。笔者试图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高校体育教师的实际,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反思性教学做一探索。
1 反思性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我国的熊川武教授对西方有关反思性教学的理论进行了解读,采撷众说之长,将反思性教学定义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为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育的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它的基本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点。教师不机械地按照教材和课程标准按部就班地行事,而是在领会的基础上,重点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学过程更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益。第二,在探索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反思性教学中教师不仅“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仅想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而且要对效果及相关原因进行思考,总是要问“为什么”,无止境地追求教学的更高层次的合理性。第三,两个“学会”,加速师生共同发展。“学会教学”即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向自己的经历学习,逐步成为学者型教师;学会教学是反思性教学的直接目的,学会学习是终极目的,要求教师从学生学会学习的角度去思考,最终实现两个“学会”的统一。第四,反思性教学,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在浓郁的反思氛围中,反思性教学帮助教师从缺乏分析,以冲动式、凭知觉、简单重复的反应性例行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理性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改进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成为更有效率、更富创见的学者型教师。
科顿和斯巴克斯―兰格(A.B.Colton & G.M.Sparks-Langer,1993)提出的教师反思框架描述,反思性教学的过程应为:(1)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加以关注,从可能的领域,包括课程方面、学生方面等,收集有关这一问题的资料。(2)教师分析收集的资料,形成对问题的表征,以理解这一问题。他们可以利用自我提问来帮助理解。提出问题后,教师会在已有的知识中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如果搜寻不到,教师就去请教其他教师和阅读有关书籍来获取这些信息,这种调查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教师形成新的、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3)一旦对问题情境形成了明确的表征,教师就会开始建立假设以解释情境和指导行动,并且还在内心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加以考虑。(4)考虑过每种行动的效果后,教师就开始实施行动计划。当这种行动再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循环。
2 体育教学中应用反思性教学的策略
2.1形成自觉的反思意识。
作为体育教师只有真正意识到教学是无止境的,无论自己的课教得何等有效,不断提高总是必要的、可能的,教师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至于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首先,要深刻认识反思的价值。充分认识到反思教学对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重要作用,明了反思能帮助自我在体育教学中识错纠偏,同时优化已有的认识,提高自身水平。其次,增强体育教学的责任感。教师要经常思考自身的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教学对象,是否符合教学对象特点要求,是否促进教学对象思维的发展。第三,形成习惯化的反思行为。教师要养成对教学进行反思的习惯,有了反思的习惯,势必会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一有疑点即进入反思状态。
2.2反思性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操作步骤。
在借鉴国内外反思性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方便体育教师操作的要求来考虑,笔者认为:从当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实践出发,可以把反思性教学的过程设计为以下五个步骤:(1)确定目标。教师在审视自己的体育教学实践基础上,就应当设计下一步奋斗目标。具体的内容,可以是解决某一个问题,也可以是向某一发展水准迈进。比如:在排球专项课解决教学难度较大的扣球技术的同时,提高了体育教师指导教学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体育能力的同时,提高了体育教师实施探究教学的能力。(2)设计方案。即行动方案。问题确定以后就要设计具体的行动方案。其中包括教学中要采取的主要措施、行动的步骤及时间安排、预期结果及其表现形式(总结、论文、报告、教学观摩、学生成绩等)。解决问题的周期,可以是一个学段,也可以是一个学期或是一个学年。(3)方案的实施。反思性教学行动方案进入实施阶段以后,要把各项措施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从每个课时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每个环节,不断观察反思实施的效果,并随时对计划进行修改,以保证自己的教学行为向预定的目标前进。(4)总结性评价。反思性教学方案实施一个周期或一个阶段后,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体会进行总结,并作出相应的评价,其主要内容有:反思性教学目标所达到的程度如何?其成效大小的原因何在?自己从中能取得哪些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在教学理念的转变上有哪些收获体会?今后我准备进行哪些新的尝试?显然反思性教学的总结与评价是前一个阶段的终结,也是新一轮反思性教学的前奏。
现举一例,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多数学校学生的体育能力、生理状况、运动素质不整齐,差距较大。通过大量的观察与分析,认为其背景原因,是各省市地区的体育教学质量不同,城市与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不均衡,有些农村高中基本不上体育课,高考的“指挥棒”影响等。进了高校按班授课,导致统一性和学生个体需要之间的矛盾,形成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现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教师去思索,查阅相关文献,吸取先进的方法和教学理念。设计出新的教学方案,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实施教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班级学生按能力分组,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分层次异步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试评价合理划分层次)等多种教学改革,能较好地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思想,解决课堂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转变了后进生的面貌,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在实施反思性教学的教程中,会出现一些新问题,要求教师去大胆实践,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不断循环,教师也就不断地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以提升体育教学的合理性。
2.3培养体育教师的反思能力。
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可通过以下的途径来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
(1) 自我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四个相互区别但却相互联系的视角来进行自我评价。①自传反思所提供的视角。包括回忆自己当学生时对教师教学的体会,自己当教师以来教学工作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②自己的学生所提供的视角。从学生眼中发现他们对教学的感受,发现他们给予肯定或感到压抑的那些教学行为是什么。③同事所提供的视角。请同事对自己的教学提出中肯的意见。④教育文献所提供的视角。阅读有关教育文献,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明确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一个体育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可以说他已经步入反思性教学的殿堂。
(2) 编写日志,从中反思自我。
传统体育教学使教师习惯于任务式教学和模式化教学,使复杂化的劳动简单化,提倡教师编写教学日志,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喜悦、困惑、问题记录下来。日志无疑会给人们一个很好的反思空间,它有助于教师通过联系自己的教学经验内化新的信息,形成个人的实践知识。通常的日志一般有两种:记流水账和一般性经验总结,而笔者提出的日志应是a)解决问题;b)受到启发;c)对实践经验的理化性。
(3) 观摩与分析。
我国现行教学过程中均要求教师在每学期对同事的教学进行听课活动或教学观摩活动,而传统的体育教学观摩只是作为教学评估的一种手段,因此造成了许多教师不情愿参加听课,也不喜欢他人来听课。而笔者所提到的观摩与分析应是收集教学的有关信息的途径。主要是观察教学的计划性、课堂组织、时间安排、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等。交流中寻找各自教学思想的亮点,取其精华,充实和改进教学,在反思他人的教学中,促进自身教学的发展。
(4) 展开研究。
组成研究小组(一般由教师、教学理论专家和教育管理者等组成),研究小组要帮助教师发现教学问题(个别教师拥有的或普遍存在的),由执教教师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这样设计的理论依据,召开座谈会,进行思考与讨论,产生思维碰撞,根据讨论结果重新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方案,并写出反思性总结。
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科学地借鉴反思性教学的合理因素,树立科学教学观,引导教师进行深入细致,审慎持久的反思,使广大体育教师从习惯性常规的教学活动中解脱出来,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是极有必要的,然而,反思性教学在体育教育领域还是一个新鲜事物。笔者也只是通过学习,对之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以上的介绍一定有不当之处,愿与大家共同研讨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卢真金.反思性教学及其历史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1,(2).
[3]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2,(7).
体育教师总结与反思范文5
[摘要]校本教研是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新途径。高校应从全面推行体育校本课程、营造‘‘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舆论氛围、创建和谐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人手,提升体育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促使其转变观念,实现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优化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目的。
随着校本研究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校本教研逐渐成为了推动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大学体育作为推动大学生各项素质提高的重要力量,已经越来越受到高等院校的重视,校本教研也逐步深人到了高校体育教学领域中。
一、校本教研的概念、内涵和实质
所谓校本教研,就是以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宗旨,以教师的教育教学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学校各种教育资源,以解决学校教学问题为主要目的的教研活动方式。校本教研要求学校确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人本”管理思想,并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课程改革,以期充分调动教师个人、集体以及专业人员的积极性。
“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一方面要求各种改革必须将重心下移到学校,在体育课程设计过程中,体育教师以教学中所面临的相关问题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从实际出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夯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性的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专业的发展。
校本教研的实质有三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要求体育教师不断强化教研意识,提升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二是要求院系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多种形式的体育教学比武、体育教学研讨会等,调动体育教师自身参与;三是要求学校采取措施、拓宽渠道,鼓励体育教师多进行专业研讨,不断提高专业素养。这既是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发展学校校本教研的重要措施。
二、校本教研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要求
1.自我反思是开展体育教学校本教研的前提
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z7。反思是每个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推动校本教研的前提。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自我反思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自觉性,即体育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从而进人到更优化的高校体育教学状态,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达到身心发展的和谐统一。其次是自我批判性,即实现“存在问题—整改,发现问题—深思,找到经验—升华”的三步曲。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向高层次迈进。第三是个性化,即以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形成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如部分体育教师通过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的热情度来评判教学的过程,或者采用教学设计、备课、执教、听评语以及观看课堂录像等措施,加强对教学的自我反思,达到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的目的。
大学生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校本教研改革的对象。体育教师作为校本教研的主要实施者,进行自我反思时必须时刻以学生为对象,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2.团结协作是开展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
校本教研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强调加强体育教师之间在体育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和共同分享经验川。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风格各不相同,教学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校本教研可以激发教师之间的竞争性和协作性,也能充分发扬个性和特色,扬长避短。因此,体育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高校体育的校本教研主要表现为:以教研室为互助载体,开展集体备课和讨论,有效促进体育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采取听、说、评课和教学比武等方式,加强体育教师间专业能力的切磋,通过实际比赛,让体育教师素养得以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培育,意志得到锻炼,素质得以提升。通过校本教研,高校体育校本课程的教学可实现由单一的体育教师的技能教学过渡到情意教学,集体的教研活动使学生从心理和情感上正确认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增加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激情,从而达到锤炼个人人格魅力的目标。
3.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得以提升的关键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围绕本校的实际情况与问题而展开的,但它又不完全囿于本校的范围,这就要求学校要确立专业引领的思路。一方面,本校优秀体育教师的参与是校本教研最重要的因素,是校本教研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校应注重体育骨干力量的引领作用,注重调动骨干体育教师校本教研的积极性,注重在学校形成一个民主、和谐、共进的教研氛围,使他们能在宽松的教研环境中提升研究能力。另一方面,本专业知名专家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是校本教研不可缺少的因素,是校本教研可持续发展的有益补充。学校应创造条件,聘请不同类型的体育教学领域中杰出的人才引领课程改革,通过开展专业研讨会、报告式引领、观摩式引领等不同的途径,促进本校体育教师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专业引领过程中,学校要多为体育教师提供“新理念、新课程、新视点”的开放式教学活动,通过组织课前钻研教材、教研组研讨、相互学习、公开教学、教学观摩、课后说课、评议、反思等系列活动围,使全校体育教师得到学习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机会。
三、高校体育教师完善校本教研的途径
1。学校层面
(1)全面推行体育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建设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 民主决策过程,是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有关教学活动的相关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的一种新型教学活动。高校体育校本课程是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叫。
目前,体育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基础教育,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将更有利于让大学生了解必要的体育与健康方面的技能,使大学生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增进身心健康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树立起“以校为本”的理念,制定出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开展以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为对象的校本教研活动,是促使体育教学由浅人深不断深化的重要手段。高校要组织一批长期在体育教学一线的、经验丰富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出符合本校校情的校本课程,并加以推广,在实际教学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同时,高校要把对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学、研、用”作为对体育教师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检查内容,列人日常检查和教师达标考核活动之中,使校本课程逐步深人人心。
(2)营造“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舆论氛围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育教学。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研究活动在高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也在由单一的教学实践型向教学研究型过渡。因此,如何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把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舆论氛围显得非常重要。 校本教研成功的关键在于激发和培养教师的研究需求和乐趣,养成自觉的研究态度和习惯,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自愿并乐意为之的行为。因此,体育校本教研必须充分考虑教师的主观感受和内在需求,突出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教师主观能动性,使教师真正进人到研究的状态,将日常教学与日常研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持续增长,校本教研充满生机和活力。实际上,校本课程的出现,已经为校本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课程基础,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校报、广播和电视台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在教研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及典型事例,通过交流学习、经验介绍、评优活动等加以肯定和鼓励,对在教学研究中取得成就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心。让体育教师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品尝到研究本身的成功和喜悦,是推进高校体育校本教研的关键。
(3)创建和谐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
校本教研能更好地突出学校办学的特色,是推动高校教学文化氛围的一种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整个学校教学改革的深人,营造和谐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促使体育教师乐于将校本课程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是校本教研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建和谐宽松的体育教学环境应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大学体育教学的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更好地推动整个改革的发展,同时也是营造和创建和谐宽松的学校环境的基础。
第二,建立激励机制。随着国家校本教研相关文件的颁布与实施,将校本教研的各项制度落实到各学校体育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并将学校自身制定的综合考评与体育教师教学评估相结合,已成为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第三,实现开放式的教学管理。在学校制度方面,应确保教师拥有校本教研的时间和空间,赋予其一定的自主权力,如让教师拥有随时借阅一定的教育教学类图书、教育期刊的权利,拥有自己组织教学、科研人员参与教研团队的权利等。惟其如此,才能真正为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营造健康的、积极的、探究的文化氛围,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建立制度上的保障。
2.教师层面
(1)高校体育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
高校体育教师应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在学习方式上,可采取集中评讲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要有计划地参加跨区域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抓住机会向专家学习;要养成反思交流、团结协作的研究习惯。在学习方法上,应注重学习记录和学习心得的交流和梳理,让自己养成积累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的良好习惯,并注重对自身教学能力上存在的漏洞进行修补。在学习内容上,要注重将先进的体育教育思想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加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训练学以及专业理论等基础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用先进的体育教育前沿理论指导解决体育教学实践中具体问题。
(2)以“说、听、议”三位一体的教研活动为载体,优化课堂教学
体育教师在实施校本教研活动时,应把以“说、听、议”三位一体的教研活动和优化课堂体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具体而言,应以教研组为单位,以三位一体教研活动为依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针对所授班级,对照先进体育教学理论,反思自己的体育教学过程,研究优化课堂体育教学的方案,用辩证的观点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进行扬弃,创造性地开展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活动,形成具有学校、教师自身特色和风格的体育教学新模式叫。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抓住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估、学生的特点这五个体育教学的重点环节,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推动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体育教学之余,应坚持有计划地参与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评比活动,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改革活动,积极参加多层次的体育专业领域的改革探讨,注重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提升自己的教学研究水平。
(3)转变观念,实现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体育教师总结与反思范文6
一、何谓自我反思能力
自我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自我以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体育教师通过对已经上完的体育课进行教学反思,能够激发教学智慧,改进教学方式。
二、自我反思能力的主要内容
体育教学活动过程包括备课、上课、课后的练习与评价、课外辅导(训练)、考核评定等五个方面。这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的全过程,同时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也围绕这五个方面展开。
体育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根据教学目标,反思上课过程是否达到备课要求;课后做好及时的记录与练习任务安排,反思整个教学过程;针对学生个人和学校团体的要求,做好课外辅导工作;考核评定既是评定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能力的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三、利用录像课提高反思能力,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电教设备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最常见的就是录音录像课和多媒体教学。所谓录像课就是用摄录设备将上课教师的上课过程记录下来,形成影像资料。录像课可以让学生以第三者的身份来看待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可以让老师同样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反观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发现一些在课堂组织、口令、教师仪态等方面的问题。录像技术的运用能使很多抽象的东西直观化,使上课过程可以留存,便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
四、如何通过录像课对上课的各环节进行反思
1.回看学生表现,反思备课
学生的上课表现能检验一堂体育课的好坏,学生课上的表现同样也在检验老师的备课水平。体育录像课与传统的体育课存在着不同,传统的体育课随着上课时间的推移,老师对学生的表现只留下一些支离破碎的记忆,往往记不全。录像课就不一样,它将学生的表现全程记录下来,给老师留下课后反思的资料。上课的效果反映教师选择教材的能力,学生掌握动作的程度呈现出老师备课过程对学生差异的了解。仅仅通过课上对学生的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借助录像,通过课后回看教学的视频,反思备课过程中对教材的研读到不到位,教材的选择合不合适,有没有在备课中关注个体差异,给老师反思备课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例如:在回看视频过程中,学生对学习的东西不感兴趣,说明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教材的选择脱离了学生;体育课上课过程中,由于学习动作的难度太高造成有些学生胆怯不敢参加,说明老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足。通过视频回看,老师可以了解到自己备课的不足,针对不足作出调整,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提升自我反思的能力。
2.回看上课流程,反思课堂组织
教师的课堂组织是整节课的指挥棒,是整节课的灵魂。课堂组织得当,上课的流程就顺畅。在传统的体育课上或教研课上,教师只是在“顺”自己教案上的流程,机械地将各个部分拼接,课上完之后对自己上课流程只剩下很少的记忆,哪些流程没接上,哪些环节过渡得不顺畅,也想不起来。将上课过程录像,可以方便教师对自己上课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回忆,找出上课流程组织不当的地方,针对不足制作出调整的方案。
3.回看教师仪态和口令,反思教师基本功
教师的仪态和口令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展现出一名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往往通过仪态和口令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学校的常规课上,老师的仪态和口令一般都只有学生看到,学生有时碍于老师的威严不敢表达出来;老师自己有时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些不好的仪态和不规范的口令。
通过几年对在教研课后同行的建议的总结得出:建议中提起最多的也是教师的仪态和口令等问题,如何规范教师的仪态和口令也成了关注的重点。录像课将老师的仪态和口令转化成视频图像,给上课教师留下了有力的证据,上课教师在听到同行的建议后再回看自己的教学视频时,会很容易发现一些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好习惯和不规范口令。针对发现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改正。只有这样,教师的仪态和口令才能被重视,教师的自身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五、借助录像开创一种全新的自我反思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