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报表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报表的概念

财务报表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目标;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

2002年10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决定联合制定趋同的概念框架。2006年7月,FASB向公众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财务报告目标与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初步意见稿),同样的文件也被IASB,旨在征求各方意见以更好的完善相关理论。随后FASB和IASB共收到了179份回信。FASB考虑了所有的评论和外界的其他看法,在2008年5月,同IASB一起了“征求意见稿”,此次FASB收到了142份回信。之后,在2010年9月FASB同IASB一起促成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第八号公告》的诞生。第八号概念公告包括两大部分,分别取代了FASB原来的第一号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告目标》和第二号概念公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本文拟就第八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财务报告目标部分试做探析。

一、第八号概念公告与第一号概念公告的比较

1.报告目标表述上的不同。在第二号概念公告中,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对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使用者进行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而第八号概念公告中,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为方便现在与潜在的投资者、出借人及其他债权人进行企业资源配置决策而提供有用的财务报告信息。

2.报告主要使用者方面的不同。定义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才能使财务报告的目标与要求更加明确。第八号概念公告中明确指出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是投资者、出借人和其他债权人。第二号概念公告虽指出与权益和债务投资有关的使用者是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但其所指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是广义的,包括提供建议的人和人,而第八号概念公告虽不排除为决策者提供建议的人,但更直接地关注为企业提供资源的使用者。

3.报告信息的关注点不同。第八号公告指出财务报告不应当把有关财务状况或是经营成果的信息作为财务报告最重要的信息。第一号概念公告认为财务报告最重要的信息是企业的收益及其构成即经营成果方面的信息,但第八号公告认为财务报告要想对决策有用就必须提供有关企业资源、权利及其变动即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因为企业的收入、损失、利润等都依赖于企业的资源与权利。此外第八号公告指出财务报告应当关注资源配置决策,因为资源配置决策还能同时反映出管理者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其他方面的不同:(1)报告局限性方面的不同。第八号概念公告客观地指出了第一号概念公告中没有指出的财务报告的局限性。第八号概念公告中指出:财务报告只能提供通用的信息,不能保证为主要使用者提供所有信息。(2)第八号概念公告对通用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用性有了客观认识。FASB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的使用,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可能会过时。但就目前来看,第八号公告中提出的财务报告目标仍是最有效的。

二、评议

(1)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资产负债表的准确性。因为利润表是动态报表,发生舞弊的可能性较大且较难审核,而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审核更为方便。(2)第八号概念公告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同决策有用观一致,认为决策有用观涵盖受托责任观,但并没有忽视管理者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例如公告中指出通过关注企业资源与权利的变化,有助于了解企业管理层是如何履行受托责任、保证企业资源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我国向来重视决策有用观,但同美国相比,我国股权分散程度小,中小股东维权意识薄弱,应该更加重视反映包括中小投资者在内的报告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3)虽然FASB把报表扩展到了报告,但却未明确指出报告应当包含哪些信息。目前国际上越来越要求财务报告进行前瞻性信息披露、分部披露、现金流量信息披露、社会责任披露、针对非本国使用者的特殊披露、公司治理披露和网络经营报告披露。我国也应当在这些报告信息的披露方面有所完善。

参考文献

[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第八号公告》.2010(9)

[2]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第一号公告》.1978(11)

财务报表的概念范文2

“重要性”是财务会计中的重要概念,是“相关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关键方面,在会计确认、计量、报告中都涉及此概念的运用;但是目前不管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还是美国FASB的会计准则法典,以及我国的会计准则,都没有给予具体的实际应用指导,从而造成了“重要性概念”在实际运用时不一致,尤其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编制者不能恰当地进行重要性评估,造成了财务报表“信息过载”或“遗漏重要信息”的现象发生,从而削弱了财务报告信息相关性。

IASB于2015年了《重要性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Practice Statement:Application of Materiality to Financial Statements)的征求意见稿。主要目的在于:解释和举例说明“重要性(materiality)概念”,并且帮助财务报表编制人员运用“重要性”概念。本文对“重要性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重要性实务公告”)进行解析。

二、“重要性实务公告”征求意见稿制定背景

作为对2011年咨询议程的响应,IASB在2012年启动了“披露倡议”;2013年,IASB根据关于财务报告披露的讨论会以及来自其他方面的相关调查得知:“重要性应用的贫乏”造成财务报表中出现过多的不相关信息,而相关信息不足;根据这种反馈,IASB决定开始“重用性项目”,于是2014年“重要性项目”被添加到“披露倡议”中,IASB开始了“重要性实务公告”的制定工作。

“重要性项目”目标:帮助管理人员运用“重要性概念”,编制出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一致的通用财务报表;并促使审计人员、监管方应用“重要性概念”作出判断,以便使财务报表变得更容易理解。

“重要性项目”的阶段:“重要性实务公告”目前已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16年2月26日;IASB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反馈,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制定最终的指南,IASB准备于2016年“重要性实务公告”最终稿。

(一)为什么以“实务公告”的形式“重要性应用指南”?

IASB提议把“重要性应用指南”以非强制性的“实务公告”形式,而不是强制性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主要原因有:首先,考虑到“强制性指南”可能会与所在国法律框架相冲突;其次,“非强制性指南”可以给IASB更大的空间进行讨论,可以列举出更好的应用实例。“重要性实务公告”虽然不是“强制性指南”,但其制定也要遵循充分的、适当的步骤和程序,包括最终稿前的公开征询。

(二)“重要性实务公告”会改变国际债务报告准则的“重要性概念”吗?

“重要性实务公告”不会改变或影响现存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重要性定义”;“重要性实务公告”也不会改变主体披露重要性信息的责任;在“披露原则”的讨论稿中有关于重要性定义的讨论,IASB不希望影响“重要性实务公告”的相关内容。

IASB关于“重要性项目”的最终声明是一个“实务公告”,而不是一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以,如果主体受特定具体的(法律)管辖权限制,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时没有必要和“重要性实务公告”保持一致。而且,会计主体不遵循“重要性实务公告”,不会妨碍其财务报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一致性。

三、“重要性实务公告”征求意见稿内容分析

“重要性实务公告”(Application of Materiality to Financial Statements)的目标是帮助管理人员运用“重要性概念”,编制出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一致的通用财务报表,使用范围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用于编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一致的通用财务报表,二是应用于和财务报表一并报送的,带有相互参照性信息的其他报表。

“重要性实务公告”征求意见稿提供了“重要性概念”应用指南,指南提供了管理人员应用重要性概念的解释和例子。

(一)重要性的一般特征

重要性的一般特征主要阐明了:重要性定义、重要性概念的普遍性、重要性判断、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重要性考虑、性质及数量方面的重要性评估、个体及整体基础的重要性评估。

1.重要性的定义。

IASB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提供了重要性的下列定义,在“IAS1:财务报表的列示”和“IAS8: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中也有相似的解释。

重要性的定义:如果信息的遗漏或错报,能够影响使用者据以特定报告主体财务信息为基础所作出的决策,那么该信息就是重要的。即重要性是以性质及数量为基础的、一个主体相关性的特定方面。项目的重要性与其性质及数量有关,也与单个主体财务报告的情境有关。重要性定义中的“能够影响”一词在“IAS1”已经澄清,“IAS1”指出,重要性的评估应当考虑:使用者在以财务报表为基础作出经济决策时,是如何能合理预计信息的影响。

财务报表是一种通用目的的财务报告,是主体以内部记录的方式,向外部当事人报告的总括性财务信息。“重要性概念”的运用可确保:能够对(以财务报表为基础、作出决策的)使用者预计产生影响的财务信息,被分开列示在主要财务报表中,或披露在和财务报表一并报送的附注中。

“重要性概念”也可被用做“过滤器”,确保财务报表是对包含主体内部会计记录信息有效的、可理解的概括及汇总。如果财务报表信息不能以清晰的、有助的方式概括或合并,如披露过多不重要信息,模糊化或隐藏重要信息,都会减少财务报表对使用者的可理解性。

2.重要性概念的普遍性。

“重要性概念”对财务报表的编制来说是普遍存在的。IFRS的规定及要求,如果其效果对整套财务报表来说是重要的,规定及要求必须执行;如果不运用这些规定,效果对整套财务报表来说不重要,就可以不执行IFRS的规定及要求。

3.重要性判断。

当评估财务报表中的信息是否重要时,管理人员需要运用判断去确定:信息是否预计能对使用者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决策产生影响。当运用判断时,管理人员应当考虑主体的具体情境及信息将怎样被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所运用。主体的情景会随着时间而改变,所以在每个报告期,需要根据那个期间主体的具体情境,对主体信息的“重要性”进行再评估。包括比较当年信息和前期可比信息,进而评定期间主体经营活动或情景的变化。

4.财务报表使用者和他们决策的重要性考虑。

(1)信息是否重要,要考虑使用者的特征。信息使用者应是主要信息使用者(投资人、贷款人、债权人等),管理人员有权假定它们拥有经营和经济活动方面的理性知识。主体如果具有多个层级的主要信息使用者,财务报表揭示和披露的信息应满足使用者数量广泛的那些层级的共同需要。如果信息与不同层级中较多数量的主要使用者或主要使用者的一个重要层级相关,信息通常被预计是重要的。

(2)信息是否重要要考虑主要使用者决策需要。投资人的投资决策、贷款人的提供及收回贷款决策、债权人的信用决策,都要以评价主体未来净现金流入前景为基础,为此需要关于主体的资源、要求权信息。对有权参与投票选举或影响管理人员行动的投资人、贷款人、债权人来说,解除管理层责任的信息对决策也是有用的。通用财务报告不提供、也不能提供投资人、贷款人、债权人需要的所有信息,考虑其他来源的适当信息。

财务信息如果具有预测价值、证实价值、预测及证实价值,它就能对决策产生差异。重要性评估的焦点是:信息预计是否能够对使用者决策产生影响,而不是它仅能够改变使用者的决策。如果信息证实了主要使用者作出的、被合理预计到的、强化决策的趋势,那么就是重要的。如主体的盈利可以增加预期的一致性,盈利信息会增强购买、持有或出售主体股份的决策。信息提供要考虑成本、效益的平衡,“运用IFRS的成本”不是管理人员评估信息是否重要时的因素。

管理人员评估信息对主要使用者来说是否重要时主要考虑:第一,考虑使用者预期的信息,包括他们认为主体如何被管理的信息,通过使用者的讨论或从公开的信息中收集。第二,考虑在相似的环境中,管理人员作为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他们需要哪些信息并作出决策。第三,观察使用者、信息的市场反应、信息的要求,比如特殊交易、主体发行的披露、外部相关者(财务分析家)的反应。第四,观察在同一产业经营的主体提供信息的类型。

5.性质及数量方面的重要性考虑。

评估一项信息是否重要取决于规模大小、性质、并须根据主体的特定情境作出判断。评估一个项目是否重要也取决于数量方面的考虑,包括主体的特定因素关于数量方面的信息,但一个项目的价值或账面余额,不是评估一个项目是否重要的唯一因素。所以主体运用IFRS单纯依靠数量指导是不合适的,对IFRS来说,制定统一的重要性数量门槛或预定特殊情形下什么是重要的,都是不合适的。数量门槛不是决定性的,却是运用重要性时的有用工具;数量门槛提供了一个项目是否重要的初步评价基础。

下列情形考虑数量方面,对重要性评估是没有帮助的:第一,决定应否披露一个特殊的会计政策,管理层应考虑披露对理解会计报表是否是必需的;如果不披露或不适当披露,主要报表使用者不能为决策而充分理解会计报表,那么从性质上来说,该项会计政策的描述就是重要的。第二,考虑不确定性、或有事项的重要性,不确定性所涉及的货币性金额并不总是可知,或有事项结果有潜在的、广泛的范围。

一些情况下,重要性考虑将会更加敏感,因为与主要信息使用者的关键统计数据、管理人员沟通目标、主要使用者特定重要领域相关。可能的例子:第一,信息可能触动法律管制要求的非遵循,或违背贷款契约。第二,信息可能让使用者合理预计到主体未来经营的关键领域,但它们对当期的主要财务报表来说不重要。第三,稀少的或非寻常的交易,管理人员推断该交易预计可能对主要使用者的决策产生影响,如一项交易非寻常,因为是基于特殊条款和主体相关当事方发生的交易。

6.个体及整体方面的重要性考虑。

信息是否重要的评估应当建立在个体和整体的基础上。即使信息单独来看是不重要的,但如果和其他信息放在一起进行考虑,该信息可能是重要的。

(二)财务报表揭示和披露的重要性评估

IASB在“重要性实务公告”指出:编制财务报表时,管理人员应当考虑财务报告的目标,即提供有助于使用者评估主体未来净现金流入的前景、评价主体资源受托责任方面有用的信息,这一财务报告目标提供了重要性评估的具体情景;编制财务报告时,“信息是否重要”应当根据财务报告目标作出判断,并需要考虑整套财务报表。

1.年度财务报告的重要性评估。

财务报告目标要求对财务报表不同部分,必须结合不同情境进行不同的重要性评估。IASB提议的财务报表揭示和披露中的重要性评估分为3个步骤:第一步,评估信息“应否”及“如何”在“主要财务报表”中列示;第二步,评估信息“应否”及“如何”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包括对适当侧重点的评估);第三步,对财务报表整体进行复查后,“第一步”“第二步”评估是否要改变。通过重要性评估,确保财务报表是全面综合文件,使财务报表成为平衡各方所需信息的、适当的整体组合。

披露不重要信息会增加财务报表的长度,减少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并使主要报表使用者花费更多资源寻找重要的信息,因此管理人员需要考虑:不重要信息披露是否会造成重要信息的含糊不清;但在有些情况下披露对主体不重要发行信息可能是有益的,如简单声明主体持有不重要额度的债务,可能提供了重要信息:有效的管理是如何保护主体资源避免遭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

虽然IASB承认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不能阻止主体披露不重要信息,但仍声明主体不能通过混淆重要及不重要信息、或合并具有不同性质(功能)的重要性项目,削弱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

2.中期财务报告的重要性评估。

中期财务报告目标与年度财务报告目标不同,因此“重要性概念”应用的“目标及情景”也不同。中期财务报告目的在于提供最近整套财务报表的更新,因此中期财务报告的焦点集中于新的活动和环境,而不是对以前报告信息的复制。

国际会计准则“IAS34”把“中期财务报告”视为年度最近财务报表的更新,“IAS34”指出:中期财务报告重要性评估的是与中期相连的财务数据,而不是年度预测数据;在进行重要性评估时,需要确认:中期计量相对于年度计量来说,依赖多大程度上的估计;中期财务报告重要性评估也需要进行判断,标准依据是:中期数据确认及披露决策的理由必须是为了中期数据的可理解性;目标是保证中期财务报告包括一个主体、其所在那个中期、其财务状况、业绩的全部相关信息。

(三)确认和计量的重要性评估

“重要性概念”也可应用于IFRS没有明确规定及要求的主体决策,“重要性实务公告”强调一些主体可能借此而选择一些“实际的权宜之计”,“声明”列举了几种“实践中的权宜之计”:(1)IFRS没有对一个主体内部记录及保持程序作出具体规定,因此主体可能决定不运用标准程序去记录一个特定的项目,后来提供信息时,为了与IFRS相一致则作出了调整。(2)一个主体有一个内部政策:资本支出超过一个具体的门槛时才资本化,而较小的资本支出数额就列入费用。因为任何较小的支出都可清晰地被认定是不重要的,所以管理人员评估后认为,此项与IFRS的不一致不会对现在或将来的财务报表产生重要影响。如果这样的政策不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要影响,就不会造成主体的财务报表不遵循IFRS。(3)习惯上一个主体会选定一种货币计量单位,对选定的计量单位进行限制,以保证对结果的准确性及细节造成的影响不具有重要性。

“重要性实务公告”指出:如果结果是重要的,就必须运用并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确认及计量要求。尤其是IAS8申明:如果财务报表包含有重要性差错、或为了获得对主体的财务状况、财务业绩、现金流量进行特定揭示而故意造成的不重要差错,那么该财务报表就没有遵循IFRS。

(四)遗漏和错报的重要性评估

遗漏(即把相关的数据、信息排除在外)、差错和其他信息的错报(即对信息模棱两可的描述或重要信息含糊不清),在文献中整体上“三者”都被称作“错报”。如果错报从个体或整体上,可以合计预计会对主要使用者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决策产生影响,那么“错报”就是重要的。IASB认为:管理人员应评估信息的错报(遗漏、差错、错报项目)对财务报表来说是否重要,这种评估包括考虑(包含前期追溯)比较信息中的任何错报;“已确认差错和遗漏”的重要性需要分个体并从财务报表整体基础上进行评估;互相抵消的重要错报或遗漏仍要作为财务报表的重要性错报而考虑;评估错报的重要性影响时也应考虑交易计量的精确性程度(不确定性)。如果前期不重要的差错可能造成当期财务报表的重要错报,管理人员也应考虑前期不重要差错的影响。如果管理人员为了达到特定列报效果而故意错报报表项目,如管理人员选择不适当的负债折现率,进而减少报表负债的折现金额;这种错报可以合理预计到会影响财务报表主要使用者的决策,那么这种故意造成的错报将总是被认为是重要的。

四、结论与启示

IASB制定的《重要性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征求意见稿,采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从重要性的一般特征、确认及计量中的重要性评估、财务报表列示及披露的重要性评估、遗漏及错报的重要性评估方面,详细阐述了重要性应用指南。

主要贡献是:首先,提出了“重要性的一般特征”,即“重要性的通用一般指导准则”;不仅适用于财务报表信息的提供,而且也适用于审计人员提供“审计报告”、统计人员提供“统计信息”,对提供经营信息的“重要性应用”提供了一般指导。其次,发展了“财务报告理论”,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阐明了“重要性”原则在财务报告中的具体应用,并通过正确应用“重要性概念”来增强通用财务报表信息的可理解性。最后,重要性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是对“相关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补充,完善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相关内容。随着2016年正式稿的及实施,必将对“编制财务报表时重要性的运用”提供更加有益的指导,提高财务报表信息对投资人、贷款人、债权人的决策支持。

财务报表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 概念框架; 质量特征; 会计准则; 会计趋同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of Financial Accounting)(以下简称概念框架)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76年最早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通过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关系概念体系,解决各项会计准则在概念运用、处理程序与方法上的缺乏协调而产生的矛盾。这种使用概念框架来指导准则制定的理念现今被广为接受。虽然各国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名称不尽一致,但实质是相同的。通过对概念框架的比较,可以相应地评价其会计准则的制定标准与其既有会计准则的质量。本文拟将中国-东盟五国,即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越南、柬埔寨五个国家起到概念框架作用的文件进行比较,以此反映中国-东盟各国实现国际会计趋同的程度及其制定会计准则的特点。这五个国家亦各自分属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不同的经济发展层次,具有不同的会计环境,比较的结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一、中国-东盟五国相应的概念框架文件及其地位

本文所比较的中国-东盟五个国家由于准则制定模式的不同,起到概念框架作用的文件也不相同。

(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非准则概念框架

在概念框架的名称上采用了与IASB一样的名称:编制与呈报财务报表框架,在地位上都不属于会计准则,内容与IASB的概念框架基本相同并略有自己的特点。马来西亚在概念框架中与IASB一样强调了概念框架并不是一份准则,因而不对任何特定的计量或披露问题确定标准。此外,马来西亚在2007年对概念框架进行的修订中,增加了“所有的财务报表必须依照证监会、中央银行或公司注册处的所有法规,按马来西亚会计准则委员会认可的会计准则编制”的新内容。新加坡概念框架的内容简洁明了,在目标、地位部分指出制定框架是为陈述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概念基础,但不特别说明框架不是准则的组成部分,不对任何特定的计量或披露问题确定标准,也未修订类似马来西亚的新增内容。相比之下,反而更突出了概念框架对准则制定的指导性。

(二)中国、越南和柬埔寨:准则式概念框架

中国、越南和柬埔寨起到概念框架作用的文件都归入了准则体系。越南、柬埔寨将之作为第1号准则,而中国作为基本准则,统驭的地位更强。

中国的基本准则第三条明确规定,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本准则。可见,基本准则是具体准则所必须遵从的依据。越南则制定了“越南会计准则第1号――会计准则框架”来作为概念框架。柬埔寨起到概念框架作用的是“柬埔寨会计准则1号――财务报表呈报”。在该准则的目标中,明确指出此准则“制定呈报财务报表的全部条件、财务报表的结构与报表最基本的内容”。由于受柬埔寨本身会计发展水平的约束,1号会计准则内容较为简单。但是,1号会计准则的制定大量引用了IASB“编制与呈报财务报表框架”与IFRSs具体准则的内容。

二、概念框架内容比较

五个国家起到概念框架作用的文件形式各不相同,内容体系也不尽相同。但是,国际会计趋同使许多国家的概念框架都与IASB的“编制与呈报财务报表框架”趋同。因此,在内容的比较上笔者以IASB的概念框架内容为基础进行比较。

(一)基本假定――普遍接受但表现形式各异

IASB的概念框架基本假定是权责发生制和持续经营,这两个基本假定在所比较的五个国家中都得到了普遍接受,只是表现形式各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将之作为基本假定,中国在基本准则的总则中仍延用以往的习惯,把约定俗成的会计主体、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的基本假设与这两项一起列出来。在越南,这两项是会计基本原则中的组成部分,柬埔寨在财务报表要考虑的全部因素中列为两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二)财务报表质量特征――理论层次、应用要求及所强调的会计目标的差异

1.五个国家的财务报表质量特征

(1)新加坡、马来西亚――采用了与IASB概念框架相同的财务报表质量特征:1)四项主要的质量特征: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2)对相关性的进一步解释:重要性;3)对可靠性的进一步解释:忠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谨慎性、完整性;4)相关与可靠信息的制约因素:及时性、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平衡、质量特征之间的平衡;5)真实与公允的列报:虽然概念框架不直接涉及这类概念,但是,对主要质量特征和恰当会计准则的应用,通常可以产生能够传递真实和公允的信息或公允地反映信息的财务报表。

(2)中国――在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中“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有: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3)越南――会计准则框架没有明确提出财务报表质量特征的概念,但是与此相关的内容分别在两个层次中反映,一是在基本原则中,包括:配比原则、一贯性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另一部分在“对会计的基本要求”中,包括:真实性、客观性、完整性、及时性、可理解性、可比性。

(4)柬埔寨――对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要求在“全部需考虑因素”中反映,包括:一贯性、重要性和综合性、可抵销性、可比性。

2. 理论层次的差异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概念框架与

IASB的概念框架内容基本一致。作为一种纯粹的理论性框架,它们体现出一样阐述概念理论的分明的层次,各种层次的质量特征存在着严密的内在逻辑,体现出在理论上高于具体准则的特质。而中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虽然与IASB的概念框架大部分相同,但是并没有对质量特征划分层次。不过从罗列的次序上可以发现在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分级体系。越南和柬埔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对地显得更重视可操作性而忽略理论体系。

3.应用要求上的差异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与IASB的概念框架一样,要求在提供相关和可靠信息时,考虑提供信息的收益与成本,但是中国、越南、柬埔寨没有这样的要求。这与后三个国家的会计准则由政府部门制定,对其执行和应用具有强制力有关。如柬埔寨的可抵销性就要求资产和负债、收益与费用须按准则和指南的要求才可抵销。

4. 强调会计目标上的差异

虽然各个国家概念框架文件的目标中,都认同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这一目标,但从具体的质量特征要求中可以发现,中国、越南、柬埔寨这三个资本市场发展较不发达的国家更强调可靠性。强调可靠性更符合受托责任观会计目标的要求。而“实质重于形式”这种属于相关性会计目标所要求的质量特征,越南、柬埔寨均未提及。这体现了信息质量特征背后不同的经济环境需求。

(三)财务报表要素及其计量――应用多种会计计量属性的环境制约

1.财务报表要素趋同

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与IASB的概念框架一样,反映财务状况的报表要素有资产、负债、权益;反映经营业绩的报表要素有收益和费用。中国因为使用习惯和一直强调利润的原因,反映经营业绩的报表要素分别是收入、费用和利润。而柬埔寨在“财务报表提供信息”部分列出的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权益、收益和费用(包括利得与损失)、其他权益变动、现金流等。各国的财务报表要素基本是趋同的。

2.多种计量属性与单一计量属性的选择

(1)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定义了多个会计计量属性

新加坡、马来西亚与IASB的概念框架一样,定义了四种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结算)价值、现值。这里的现行成本与我国所定义的重置成本是一样的。

中国的基本准则定义了五种会计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相比,多出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我国基本准则的定义是:“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允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这种会计计量属性进一步完善了会计计量属性的组成。基本准则还强调,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2)越南、柬埔寨――环境对多种会计计量属性应用的制约

越南在“基本原则”中的成史成本原则体现了越南对会计计量可靠性的要求。而柬埔寨在1号会计准则中没有对会计计量的要求,指出“确认、计量和披露具体交易和其他事项将由其他准则与指南来解决”。其具体准则大多数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表准则制定。

历史成本以外的会计计量属性的运用,需要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与较高素质的会计人员、较先进的会计核算手段。如果各种因素不够完备,应用这些会计计量属性不仅不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反而使之走向相反的方向。我国在推行公允价值的计量时就经过了一波三折。从对会计计量属性的要求上,就可以明显看出各个不同国家所处的会计环境差异。柬埔寨和越南在多种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与中国早期一样,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四)资本保全概念――与应用多种会计计量属性一样的难题

新加坡、马来西亚与IASB的概念框架都提出了资本保全的概念,包括财务资本保全和实物资本保全。而中国、越南、柬埔寨均未明确提出资本保全的概念。

实行资本保全有利于保护企业各方的利益。在资本充实原则下采用财务资本保全概念,仅仅是会计账目的保全。要实行实物资本保全,就要对实物资产进行现行价值计量,较好地应用多种会计计量属性。我国虽然提出了多种会计计量属性,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与会计人员素质等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仍然强调多种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需以可靠性为前提。因此,资本保全概念与多种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一样,受着应用条件的制约。

三、比较结果之一――会计环境使概念框架差异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

五个国家在概念框架的文件形式及其内容上都各有差异。作为指导准则建立的文件,概念框架具有较强的理论特质。这种表现在理论上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其会计环境的差异。各国会计环境的差异将使概念框架的差异在较长时间内继续存在。

首先是会计准则体系的差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同属海洋法系国家,海洋法系国家在会计监督上更倾向于行业自律,会计准则的制定大都由民间团体来制定。因此,脱胎于这种环境的概念框架对准则理论指导的特点更为纯粹。而中国、越南、柬埔寨均属成文法系国家,在这些国家,会计准则由政府部门制定,起到概念框架的准则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还具有类似上位法这样的地位。

其次,是经济环境的差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五个国家中,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都较其他三个国家高,但又由于本国经济对外部资本的依赖性,因而在财务报表质量特征、会计计量属性的运用上,与代表发达国家会计水平的国际会计准则亦步亦趋。而其他三个国家,由于其经济发展层次不同,受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对财务报表的质量要求、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更趋于偏好可靠性和体现本国的特点。

除上述的环境差异以外,这几个国家在国家政治体制上、会计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上,都存在着诸多差异。这种差异都会对制定会计准则的理论基础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将在较长的时间内决定着各个国家之间会计准则的差异。

四、比较结果之二――中国-东盟五国概念框架的趋同判定区域会计合作的空间

从比较中也可发现五个国家的概念框架虽有差异,但也有诸多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反映了长期以来进行国际会计协调,进而实现国际会计趋同的成果。IASB所确定的会计目标、财务报表质量特征、会计计量属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得到了认同。在基于会计环境与会计水平所能达到的前提下,很多理论概念实现了趋同。概念框架的趋同,奠定了各国间财务报表可比性基础。前述已指出,这五个国家在东盟十国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以它们为基础得到的比较结果,可以发现尽管这一贸易区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级差,但由于国际会计趋同的成果,仍然有着较好的会计合作基础以及区域会计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新利,吴明涛.中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比较研究.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01).

[2] 梁淑红.中国-东盟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比较.会计之友,2008,(6)(下旬刊).

财务报表的概念范文4

从确认计量方法、财务报告的种类、内容和形式来展示财务报告的演进历程,并从报表之间的本原逻辑来分析原因。然后,介绍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即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主要包括报表的性质、特征和分类列报方法。之后,又介绍了几种关于财务报告改革和未来发展的不同观点,包括FASB和IASB联合制定的概念框架的新观点、基于广义资本的财务报告。最后是对我国的启示,我国要采取渐进式改革,不能盲目跟从。

关键词:财务报告;演进;现状;改革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43

1财务报告的演进

财务报告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逐渐演进。从早期的简单记录,到复式记账再到以财务报表的形式报告信息,最后形成现在的财务报告框架:基本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报告的确认计量方法、种类、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改进。

1.1确认与计量方法的演进――以美国为例

早期的会计主要研究收入与费用的确认,采用收付实现制。后来由于委托关系的出现,又开始使用权责发生制。人们对收益的确认,也经经历了从“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

关于计量方法,传统会计主要是以历史成本计量,后来由于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影响各方的利益,再加上美国出现通货膨胀,FASB在SFAC NO.5中提出,根据项目的性质,可以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就出现了几种计量属性(主要是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实现净值和公允价值)同时并用的局面。后来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快速发展和大量运用,人们又开始倾向公允价值。

1.2财务报表的种类不断增加

早期是直接的、基础的财务会计报表,主要是反映增值额(期末总资产减去投入资本总额)的信息。后来由于企业的出现和经济业务的复杂,就需要反映增值的原因和资本结构,就出现了资产负债表,但是单一的资产负债表并不能满足上述需要,又逐渐出现了损益表,即资产负债表加损益表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也不能解释资本结构变动的原因,于是又出现了财务状况变动表,并衍生了现金流量表,替代财务状况变动表。后来为了弥补传统报表违反漏计损益原则的缺陷,出现了全面收益表。

财务报表的种类不断增加,由开始的资产负债表,到增加损益表,到增加现金流量表,后来又出现综合收益表。这是因为四大财务报表存在天然的勾稽关系,报表的演进与报表之间的本原逻辑关系有关。

1.2.1财务报表的逻辑关系

由上述发展历程可知,早期没有利润表,因为那时生产与交易及其组织形式简单,通过期初期末净资产的变化就能确定利润。随着经济业务的复杂化,这样的计量方法显然不再适用。而是需要一张能够反映净资产变化的具体影响因素的报表,即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而所有者权益变动主要包括企业资本易的变化及经营业绩,这就又需要一张报表能反映其变动数量与影响因素,即“利润表”。因此,按照本原逻辑的思想,利润表由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衍生的一张附表。

按照本原逻辑,收入和费用其实衡量的是净资产的变动。原本这些变动是可以直接用净资产来记录的,只是由于我们需要这样一张表来单独归集,才用“收入”、“费用”的名字表示。因此,利润表的要素与资产负债表的要素是有逻辑联系的。

然而,资产负债表仅表示企业的财务状况,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更为关注。早期利益相关者用流动资本来表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除了利润表,还需要一张报表来反映企业期初期末财务状况的变动及影响因素,即“财务状况变动表”。由于“现金为王”的观念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现金就取代流动资本来衡量企业偿债能力,即用“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可以说现金流量表是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一种表示方式。

1.2.2逻辑关系的瓦解与重构

由于财务报表之间逻辑关系的存在,报表种类按照上述过程演进。后来出现历史成本计量原则,使得确认范围不仅限于未实现损失,还包括未实现利得。既提倡未实现原则又试图固守实现原则,就导致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的逻辑关系开始瓦解。进一步,传统财务会计模式对会计环境变化不适应,即会计环境与目标在改变,而与之匹配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没有随着该变化而构建起来。

由于逻辑关系的瓦解,人们就开始寻求重构的方法。现阶段只是形式上的重构,即在现有框架下,将除资本易之外,其他导致期初与期末净资产变动的因素及其影响金额,用一张报表呈现,即“全面收益表”。从而在形式上重构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的本原逻辑关系。

所以现行的四大财务报表,它们的演进是伴随着报表之间本原逻辑关系的存在、瓦解与重构的过程的。

1.3财务报告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改进

早期的财务报告仅反映单一主体的财务信息。由于控股企业的出现,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企业规模的扩大也需编制分部财务报告。报告的时间也由“年度报告”发展为“中期报告”。财务报告的内容越来越全面,全面收益表就是以满计损益为基础的报表。报告也不仅限于表内的确认与计量,而是逐步增加表外披露信息,也就形成了现行的财务报告框架:“财务报告=财务报表+其他财务报告”。

2现行财务报告模式

2.1财务报告的性质与特征

现行财务报告框架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这两者的性质和特征有差别,应加以区分。然而在FASB和IASB联合制定的概念框架中,认为财务报告不是精确的表述,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和判断。这样的定义没有对“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加以区分,似乎有待商榷,也引起了广大学者对财务报告性质的研究。

2.1.1财务报表的性质

在研究财务报告性质时,基于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当前有两种具有代表性观点,基于会计目标和基于会计职能。会计目标即决策有用性,代表的是信息使用者的主观要求。而职能反映的是财务报告的客观作用,主要是如实反映一个企业的经济资源、义务及其变动的信息。在当前的财务会计框架中,目标起着引导性的作用。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其实后者更重要。

会计的基本特征是由会计基本职能决定的,即通过财务报告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会计对企业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有严密的操作程序,所以,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估计,即使有时需要少量的必要的估计和判断,那也只是会计职能的补充。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体系的核心,提供基本的信息,其他财务报告提供补充信息。财务报表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财务报表提供企业最主要的三大指标: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财务报表的编制以交易或事项为基础,严格遵守会计准则。所以联合概念框架中的观点,不符合财务报表的实际。

会计职能具有客观性,会计目标含有较多的主观成分。但是,职能的阐述也有主观的判断,目标也要建立在能够实现的基础上,二者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融合的趋势。会计目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表现为决策有用性,而关于会计职能的讨论仍然是固守在传统的经济环境的基础上,并没有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也不会被估计所替代,现在的市场仍然需要的是可靠的财务信息。

2.1.2其他财务报告的性质

其他财务报告的作用,就是在财务报表之外,进行补充披露。以及运用必要的估计、判断和预测,揭示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报酬。即运用估计判断,捕捉不确定性,主要是为了满足相关性的要求。其实,如果用上述联合概念框架中的定义来评价其他财务报告的性质,是恰当的。

总体来看,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在基本特征上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别。主要表现为:两者的目标相同,都应当具有基本信息特征――相关性和如实反映。但是二者也有显著的差别,财务报表中财务信息的确认与计量,必须先遵循会计准则,再经过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而其他财务报告可以遵循会计准则也可以不遵循。在信息质量方面,财务报表是在相关性的前提下,确保如实反映,而其他财务报告,需要具有相对可靠性,突出的是相关性。

财务报表反映历史成本,其他财务报告反映公允价值。财务报表反映财务信息和历史信息,但随着市场的发展,仅仅陈述历史信息,显然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需要由其他财务报告运用估计判断,利用现行价格来反映非历史信息。所以,在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中,必然存在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双重计量属性。

2.2现行财务报表分类列报方法

现行四大财务报表的分类列报方法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资产负债表以会计要素与流动性为标准进行划分,利润表先按照收入和费用分为两大类,再根据业务性质及收入来源对收入进行细分,根据性质或功能对费用进行细分。现金流量表则是按照业务性质和现金流来源进行划分,主要分为三类,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及筹资活动现金流。

从总体上看,现行财务报表大多是按照“会计目标―会计要素―报表项目”这种递进系分类列报的,体现了目标导向的原则。

现行的分类列报方法,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1)列报方式不一致。根据现行财务报告准则,都包含几种可供选择的列报方式,影响不同主体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2)列报信息缺乏内在一致性。各报表提供的信息没有保持逻辑一致,导致信息使用者难以理清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

3财务报告的改革与未来发展方向

3.1FASB和IASB联合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新观点

针对现行财务报告在分类列报方法上存在的问题,FASB和IASB在联合制定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提出了新的观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描述主体活动的内聚性的财务图像。即将财务报表,都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分类列报,体现内聚性。

(2)流动性和财务弹性目标。财务报表信息应有利于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投资能力等。

按照上述原则,提出了新的财务报表分类方法,将“资产负债表”、“综合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调整为相似的结构。都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分类列报,区分经营资产和经营负债、投资资产与投资负债、融资资产与融资负债等等。对现行的财务报表结构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按照这样的改革思想,财务报表已然没有体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重要会计恒等式。这既是对公认并使用500多年的复式簿记的挑战,也违背了IASB与FASB联合制定概念框架时坚持的要素应该引领确认与计量的逻辑关系。

目前,已有学者试图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出发检验改革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列报方式后,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明显增加,财务报表的决策有用性显著增强。但是,编制新结构的报表需要引入大量的职业判断,这必然会大大增加编制报表的复杂性以及相应的制度成本,同时也会增加外部审计的难度。因此,目前看来这一改革并不能实现,只是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可以借鉴。

3.2基于广义资本的财务报告

有学者提出,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即经济形态的变革――从工业经济到新经济;发展观念的转变――从无限增长观到可持续发展;公司性质的转变――从“经纪人”到“社会生态经纪人(经济人、生态人、社会人的有机整体)”。企业的资本也呈现出一种泛化的趋势,逐渐从传统会计中的财务资本转变成包括财务资本、组织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生态资本等在内的广义资本。

所谓广义资本,就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通过隐性或显性的交易契约在企业投入的资本。广义资本所有者也就是利益相关者,承担出资义务,同时也享有一定的权利。比如,股东投入权益资本,同时也享有分配净利润和股利的权利。这种产权交易契约的签订过程,实质上是市场对广义资本进行配置的过程。通过企业内部的再配置,资本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就变成了企业的经济资源,所有这些资源的集合,称为“泛资源”,是实现广义资本所有者在企业权益的保证。“泛资源”的价值也就等于综合权益。

企业的经济活动,也就是履行企业产权交易契约的结果。企业的经济活动分为经营性活动和非经营性活动。经营性活动引起广义资本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发生“收入”、“费用”形成经济收益。非经营性活动,则形成“利得”和“损失”。经营活动实现的收益和非经营活动产生的损失共同构成综合收益,即产权价值的增值。所有这些产权交易,就构成了会计要素。

因此,就构成了基于广义资本的会计基本要素体系,既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综合资产”和“综合权益”;第二层次,包括“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第三层次,包括“经营收益”“非经营收益”和“综合收益”。

基于这样的会计要素体系,就构成了基于广义资本的财务报告,也分为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其中财务报表中的会计报表有三个:“综合资产权益表”、“综合收益表”和“增值分配表”。这种结构也是对现行财务报告的重大改革。

4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经济环境的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财务报告的改革也势在必行。面对国际化的改革措施,我们不能盲目跟从,应该积极关注和正确理解其新发展、新观点。与此同时,关于财务报表分类列报的改革应坚持渐进式道路,在引入IASB和FASB新观点的同时保持谨慎的态度。这是因为部分新观点的有用性还有待检验,改革的成本很高,而且改革会对现有的财务报告体系有重大影响。如果盲目改革,很可能会引起混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财务报表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会计目标;决策有用观;财务报表;全面收益表;会计国际化

2004年以来,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成立了联合工作组,着手制定全球一致的会计标准,以取代各自的会计准则,并取得了一些成果。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财务报告准则的弊端。因此,合作双方加快了会计标准改革的速度。2008年10月,双方联合了《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以下简称“初步意见稿”),要求对财务报表体系进行改革,变利润表为全面收益报表,同时对现行财务报表体系,特别是对财务报表的内容和披露方式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2010年9月,双方共同了第8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将通用财务报告目标定位于资本市场资源提供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用决策有用涵盖受托责任观,以便为财务报告准则的重建提供内在一致的概念框和理论指导。但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轮的财务会计概念和财务报告准则的改革,是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主导下进行的,较多地考虑了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和会计信息需求,其改革成果是否适合我国现实是值得研究的,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程度,还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利益。本文从会计目标演变研究入手,首先分析了会计目标理论的变化及其对财务报告准则的影响,然后以此为基础总结了最近几年国际会计财务报告准则的主要研究成果,最后结合我国特定的经注环境,对我国会计准则的目标的定位和财务报告准则的改革策略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经济环境的变化与会计目标的演变

1940年,佩顿(Paton)和利特尔顿(Littleton)在他们合著的《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认为,会计的目标是“提供关于某一企业的财务数据,加以汇集、整理与提供,以满足管理当局、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要求”。会计目标的演进主要体现在“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变迁上。会计目标的形成和发展与会计实践所处的经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经济环境主要取决于企业组织形式、资本结构以及资本市场发育程度等。

1.受托责任观的产生。受托责任是指资源的管理者对资源的提供者承担的、对资源资源进行有效经营和管理的责任。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情况。可见,受托责任观是以委托关系的存在为前提的。20世纪30以后,至70年代以前,是受托责任观产生和发展的时期。在该阶段,股份公司成为主导的企业组织形式,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比较彻底,但该阶段,出资人主要以直接出资的方式向企业提供资源,委托关系十分明确,出资人有较强的控制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动机,需要利用会计信息了解受托人对受托资源的经营和管理情况。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关注资本保值和增值、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信息,要求会计计量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基础,财务报表以经营业绩为报告重点,收入费用观占主导地位。

2.决策有用观的提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是决策有用观形成的时期。在该时期,决策有用观赖以存在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突出表现在资本市场逐渐成熟,股权分散化程度提高,小股东普遍存在搭便车现象,参与企业管理决策的动机减弱,股东的“委托人”身份变成了“投资人”身份,原来意义上的委托关系被投资和受资关系所取代,会计目标由提供受托责任信息演变为投资决策信息。决策有用观的形成以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于1970年发表的第4号研究公告“财务报表所依据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原则”为标志,该公告认为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提供报表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经济决策所需的信息。

3.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平行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公司治理领域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现象:管理当局的高薪引发不满、敌意并购的涌现、股东投诉案件的激增、机构股东的兴起。机构投资者的出现解决了股权分散情况下股东缺乏动力对管理当局进行监督的弊端,由于他们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所以机构投资者的存在使受托责任观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得到扬弃。决策有用观代替受托责任观是历史的必然。受托责任并不能涵盖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全部动机。第一,受托责任观不能合理解释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企业的财务会计目标。因为在财产权上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的企业不存在受托责任关系。第二,为数众多的证券持有者和被投资企业并不存在委托受托关系,他们获取信息的目的是为了作出是否投资的决策,而不是了解管理者经管责任的完成情况。但是,决策有用观同样不能够涵盖会计的所具有动机。因为即使在最发达的市场环境下,受托人仍然是存在的,他们需要了解人履行受托责任的信息。因此,“决策有用观”应当包括“受托责任观”、受托责任契约履行情况的评价以及受托责任契约是否延续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决策。由此,两观融合的观点逐渐产生。‘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并不矛盾,‘受托责任观’是决策有用观的基础,‘决策有用观’是‘委托责任观’的发展,明确经管责任的目的仍在于决策。1999年,英国ASB在其“财务报告原则公告”中,率先提出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相融合的会计目标。ASB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一个广泛范围内的使用者提供关于一个报告主体财务业绩和财务状况的信息,以利于他们评价该主体管理当局履行受托责任情况并进行相应的经济决策。”

4.决策有用观主导受托责任观的阶段。FASB之前以股东为导向的公司治理模式,将股东和债权人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据此建立的会计准则诱发了大规模的财务舞弊事件。为此,2004年4月,美国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FASB)和IASB召开了联合会议,双方同意建立一个单一的、完整的、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概念框架。2010年9月,FASB和IASB共同了第8号概念公告,将通用财务报告目标定义为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其他信贷人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参与者作为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提供决策信息。

二、财务报表改革对会计目标变化的呼应

上世纪末以来,金融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大量的非传统收益,因而原有的收益报告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而且,在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框架下,各财务报表列报的内容极不统一,不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因此,世界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都加快对企业盈余报告的修订。英国在1992年10月率先在第3号财务报告准则“报告财务业绩”中增加了“全面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美国在1997年6月也颁布第130号财务会计准则“报告全面收益”,要求在收益表中增列其他全面收益,或者增加“全面收益表”(第二业绩报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10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联合《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以下简称“初步意见稿”),对现行财务报表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

1.财务报告目标的改革。与理论层面的第8号概念公告所提出的会计目标相呼应,初步意见稿从准则层面把决策有用观这一会计目标表述为提高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帮助“资本提供者”提高决策能力。这一目标可分解为“内在一致、信息分解、流动性和财务弹性的评价”三个具体目标。“内在一致”要求各报表各项目分类方法相同,以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掌握各报表之间的关联信息;“信息分解”要求合理分解报表项目,以增强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流动性”要求报表信息便于评价债务履约能力,“财务弹性”要求报表信息能够评价企业的临时投资和再融资能力。

2.对财务报表格式的改革。初步意见稿变原有的“利润表”和“全面收益表”两张报表为单一的“综合收益表”一张报表,以便于报表使用者取得“综合收益”信息。

3.对财务报表列报方法的改革。初步意见稿要求按照“性质法”把财务状况表、综合收益表、现金流量表中的项目均划分为业务、融资、所得税、非持续经营和权益五大类,这一列报方法可以使综合收益表中的收入和费用与产生这些收入和费用的资产和负债在财务状况表中的列报方法保持一致,从而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和相关性。

三、我国财务目标的定位与财务报表的改革

2006年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但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第8号概念框架将双目标改为单一目标,初步意见稿又对报表体系和结构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差距进一拉大。在这一背景下,迫切需要重申我国会计的目标,并对财务报表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

1.立足国情,重申我国财务报告目标。美国有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市场,股权十分分散,公司主要资金来源于股票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和私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出于组合投资的需要,无法控制任何被持股企业,没有强烈的动机关注公司管理层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而数量众多的私人投资者,存在搭便车倾向,对公司管理层受托责任的信息更是漠不关心。因而受托责任观逐步被淡化,并且被纳入到决策有用观的统治之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属于经济转型时期的新兴市场国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国有资产的受托经管责任依然是国有资产出资人考核的重点,出资人对历史成本信息的关注超过了对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和未来现金流量的关注。因此,2006年我国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把“受托责任观”置于与“决策有用观”同等的地位,是与我国当时和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这一目标定位对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不能因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目标的改变而动摇这一选择。

2.调整财务报表内容,持续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2010年4月2日,中国财政部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表明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态度和决心。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要求在利润表中报告“其他综合收益”,是实现我国财务报表准则国际趋同的重要举措。

3.调整财务报表列示方式,保持报表项目的内在一致性。财务报表是一个体系,报表之间的数据应当内在一致,能够互相解释和补充,例如在现金流量表中不能反映出的项目可以在资产负债表和其他报得以表中补充,例如,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在现金流量表中就不能被反映而在资产负债表中可以得到其相关信息。但是,在现行的财务报表体系中,现金流量表单独列示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而经营活动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中却没有被单独列示,报表使用者无法通过收入和费用判断现金流量和利润的质量,也无法分析各种资源的获利能力及其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把财务报表划分为经营、融资、所有者权益、终止经营活动和所得税等活动,以增强报表间数据的内在一致性和互补性。

(1)经营活动。经营活动指投资活动和营业活动,包括与供应商、客户等交易相关的资产、负债活动。在营业活动中,使用资产和负债会取得收入、产生费用,因此应将营业活动产生的资产和负债变化列示在利润表中的营业活动类和现金流量表的营业活动。投资活动是管理层认定的日常经营中与企业核心目标无关的资产、负债及其变化,所以应将投资活动产生的资产、负债变化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类中列示。(2)筹资活动。筹资活动指的是为企业经营活动和其他类活动提供资金的活动。筹资活动分为筹资资产和筹资负债。筹资资产是指与为企业经营活动和其他类活动提供资金活动有关的金融资产,其变化(价值)在利润表中列示;筹资负债是指与企业经营活动和其他活动提供资金活动有关的金融负债,其变化(数量)在现金流量表中列示。(3)所有者权益活动。所有者权益就其本身性质而言属于筹资类,但是利润表只反映与非所有者之间的交易,为了保持财务报表一致性,将所有者筹资部分分为所有者筹资和非所有者筹资,并将其分别列示为权益类和筹资类。(4)终止经营活动。指与终止经营活动有关的符合资产、负债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终止经营活动资产、负债的变化应该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终止经营项目列示。(5)所得税活动。指按照会计准则所确认的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在利润表中,要在持续经营活动、终止经营活动以及其他综合收益中列示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4.引入全面收益概念,拓展会计收益报告范围。利润是报表使用者决策的核心指标之一,但是现行的利润表没有完整地反映企业损益状况,只包括直接确认为利润的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被排除在外。为此,可以借鉴初步意见稿,在利润表中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专门反映资产负债表中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便与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李勇,左连凯.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比较研究: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5(12)

[2]何日胜.我国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会研究.2006(10)

[3]黄晓波.基于广义资本的财务报告[J].会计研究.2007(10)

[4]黄珍文,胡海波.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缺陷及其改革[J].商业研究.2002(4)

[5]刘玉廷.关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问题[J].会计研究.2009(9)

[6]卢兴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变革及中国对策――2010年中国会计学会资深会员论坛综述[J].会计研究.2010(4)

[7]宋永春.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亟待改进[J].财经科学.2007(12)

[8]王军.迎接挑战加强合作共同推进高质量全球财务报告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会计研究.2009(5)

[9]王萍.试论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J].中闰行政管理.2007(4)

财务报表的概念范文6

1992年威廉?佩顿(William Paton)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最早论及的六个假设,但是这六个假设中并没有涉及到权责发生制。直到1961年美国会计学会提出如下的概念与原则:作为整个会计领域基础的一系列假设、原则和准则是:主体概念;企业持续经营概念;货币计量概念;成本基础与成本流转概念;实现(确认)概念;配比(权责发生制或分期)概念;客观性概念;一致性概念;重要性概念;充分揭示概念;稳健性概念。以上所述的诸多概念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基本层次,即会计基本假设及修正性惯例。但权责发生制在美国也仅是属于原则一类的概念。而随后我国文献中对权责发生制的认识不断发展。

二、权责发生制在实务中的运用

随着科技与信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企业经营活动与管理理念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不可避免的是企业经营风险也不断增加。伴随而来的是在这种形势下,财务报表的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会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一些新的交易或事项而引起的财务报表项目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信息使用者包括股东、债权人、政府、社会公众等要求在财务报告中尽可能予以充分的披露。财务报告除了作为提供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之外,还被要求提供对决策有用的未来信息。面对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的新问题和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的更高要求,权责发生制作了相应的应对:

权责发生制依然在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中占据主导地位。现在乃至未来,权责发生制在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中占主导地位的这一事实不会改变,这是因为:第一,相比与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更有利于企业提供历史会计信息。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比较,前者更有利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企业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的信息。权责发生制是按照会计上普遍承认的“收入费用观”,来正确合理地界定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及企业经营成果的前提。收入的确认应当符合实现原则,费用的确认应当符合配比原则。这两项原则都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假设基础之上的。第二,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计量属性下,权责发生制仍有主导地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会计要素的金额。在现在和未来,历史信息依然是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主要信息,因为基于交易的企业历史信息是一个企业以前经营状况、规模和发展速度的反映(夏冬林,2006),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起点,对于企业经营中的预测、控制和决策以及受托责任的报告都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权责发生制在取得历史信息上的优势决定了其依然是财务会计的主导确认基础。

三、应计制与财务报表分析的思考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它在财务会计的确认与计量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权责发生制的应用确实也产生了诸多问题。而利用财务信息做出决策的信息使用者无论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还是企业外部的债权人、政府乃至社会公众都希望通过进行有效的财务报表分析来优化自己的经济决策,以此来增强效果,提高效率。在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带了的诸多问题中,它对财务报表分析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财务报表分析对于各方财务报表分析显得尤为重要,财务报表分析的前置条件是识别报表粉饰;其次,现行财务报表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们是以应计制为基础来编制的。应计制充分强调了会计中的配比概念,但是应计程序是模糊和难以定义的,财务报表中有许多事项都存在多种应计的方法,应计制的模糊性导致了它在实际应用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并且依靠大量的假设。由此可以看出应计制为企业提供操纵利润、造假的空间。

应计制会计的使用是导致公司财务报告出现许多复杂情况的根源。在会计确认,计量等方面存在很多应计制方法选择造成企业利润操纵的情况。

利用收入确认粉饰报表的典型手法是提前或推后确认收入、或者确认虚假的收入。虽然《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准则对收入确认进行了规范,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但是收入确认存在很大的主观性。企业一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前或者推后确认收入,比如某些企业准备上市,这种企业出于对净利润的需求会提前确认利润;而某些企业出于减少所得税的目的会延迟确认收入。

很多企业利用虚拟资产高估利润,利用虚拟资产科目作为“蓄水池”,不及时确认、少摊销或不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在20世纪末,东北制药股份公司就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将大量的折旧费用、管理费用、退税损失等确认为“递延资产”;现在的乐视控股也正在上演着同样的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