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财务存在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财务存在问题范文1
关键词:财务报销;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一、企业财务报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报销票据填写不规范:票据上付款单位名称、购买内容、日期和数量等信息填写不完整或空白;票据上无开票单位财务专用章,或者印章模糊;票据上大小写金额填写不符,或者书写不正确;票据没有按序、逐栏、全联一次性填写,出现了随意涂改现象。(2)报销票据内容不真实:票据上填写的经济业务与实际发生的业务内容不符,有些人职务之便,甚至将个人消费的项目篡改为单位合法的报销项目,例如,将电话费、餐费、车费列支项目写为“科研经费”。(3)报销票据材料不完整:票据上缺少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主管领导的签字确认;缺少签订的相关合同或协议;没有提供票据所涉及经济业务发生的相关证明材料等。(4)报销票据不合法:报销过程中出现了假票据、过期票据,或者不能作为报销凭证的收据和白条。
二、企业财务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报销管理机制不科学。一方面,企业没有建立会计信息责任保证系统,导致法人代表责任、总会计师责任、注册会计师责任、会计人员责任和社会职能部门责任不明,出现了票据处理滞后,凭证收据不全等现象,造成了企业的会计工作混乱局面。另一方面,企业会计人员管理机制不合理。
(二)企业财务报销审核机制不完善。现阶段,“一支笔”签字仍是我国现行报销制度的一项主要内控制度。企业财务报销的原始票据先由相关负责人或者企业领导审批签字,然后再交由会计人员对其进行审核并完成付账、记账工作。然而,相关负责人或企业领导可能不熟悉财务规定,不能准确的判断原始票据是否合法合规,如果他们审批了错误的票据,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财务工作,甚至会造成国家资金的流失。其次,会计人员进行报销时,如果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对经办人提供的报销票据进行审核,一看到领导签字就直接报销,将会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损失;如果,会计人员按照规定将不符合规定的领导审批通过的原始票据退回给经办人,经办人有可能和会计人员发生冲突。
(三)企业财务报销监督管理不到位。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在我国会计法中已经确立,但是在实际的财务报销中,这三者之间不能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完成财务报销监督管理的职能。其次,有的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不高或职业道德缺失,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不规范,不能严格按照规定对原始票据进行认真审核,对财务报销的票据监控不力,给原始票据的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报账人员或经手人对企业财务报销有关规定不重视。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等与经手人、签字人员的责任意识有直接的关系。报账人员或经手人经常无视企业的报销有关规定,责任意识不强,报销时经常出现不合理项目在经费中列支的现象。在报销票据的“验收人”栏签字管理不重视,随意性比较大,常有与此业务不相关人员随意填写,或者 “验收人”的人员由于各种原因而缺少必要的审核,直接签字,不能保证票据的真实性及准确性。
三、解决企业财务报销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1.建立科学的财务报销管理体制。首先,企业应从财务报销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会计信息责任保证系统,从企业领导、部门负责人到一般会计人员、具体经办人员,各自应该明确自己承担的责任,对财务报销的每个环节进行高质量审核和把关,强化财务报销管理力度。其次,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实行上级主管部门向企业委派财会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使会计人员得人事管理脱离所服务单位的控制,提高会计人员的独立性,排除行政权力对会计、审计工作不必要的干预,加强会计自控和审计监控,才能有效地杜绝财务报销问题的发生。
2.完善财务报销审核机制。首先,企业应采取“先审核后报销”的报销程序,报销的原始票据先由会计人员对其规范性、真实性、合法性和资料完整性进行技术性审核,符合要求的票据再由相关负责人或企业领导审核决定是否能够报销,批准签字。企业应对对一支笔领导签批财务报销的原则、权限、额度、承担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对于额度巨大或者技术性较强的业务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其次,会计人员在对报销的原始票据进行审核时,要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做到报销审核手续齐全,使用发票规范,杜绝财务报销凭证失真的情况出现。对于不合规、不合法的票据,会计工作人员坚决予以退回,拒绝报销,规避“一支笔”的财务报销审核带来的风险。
3.建立完善的财务报销监督机制。为了提高财务报销工作质量,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应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构筑最广阔的监督网络,确保财务报销工作顺利开展。企业领导、各部门的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自我监督和互相监督,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时或不定时对各部门的发票报支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报销手续进行报销的现象,根据处罚规定追究部门及其经办人员的责任。
4.加强会计人员业务知识水平、技能培养和考核。企业应建立有计划、有步骤的人才培养机制,使会计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会计政策、法规,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严格按照核算程序审核票据,规范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工作,做到客观和公正,同时应建立考核机制,激发积极性和责任心,使会计人员主动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更重要的是,企业不仅要重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更应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应注重选拔和任用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
5.加强各部门报账人员的素质培训。由财务部组织,对各部门的报账相关人员进行一般常识性的经济财务知识和有关票据法规的培训,使他们明白各种规定,具有鉴别真伪的基本能力,不断规范自己的财务行为。例如,“验收人”签字栏应该由明白该项业务的真实性、数字准确性的人员签字。
综上所述,通过对企业财务报销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的分析与研究,认识到财务报销机制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财务报销的每一个环节和手续所涉及的人员都应规范化化操作,认真审核,严格把关,保证企业经济业务真实、准确、合理、合法的发生,提高了企业财务报销工作质量,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振宇.现行财务报销制度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上),2007(2).
企业财务存在问题范文2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会计管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经济也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想要管理好企业的经济,各个企业就应该加强财务会计的管理,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机制,为企业进一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
一、当前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管理者对财务会计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都对财务会计管理认识不足,并没有对其形成足够的重视,甚至都没有把财务会计管理纳入到企业管理制度中。对财务会计管理的认识不够,使得其在企业的管理中没有发挥出应该有的作用
2.会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者自身文化水平较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法掌握程度较浅,许多会计管理人员不能够准确把握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作支撑。还有一部分企业采用家族管理式经营,譬如会计、出纳这样的财务职位都是领导者自己的亲戚朋友,这些人没有会计的专业知识,不具备从业资格,却掌握着一个企业的命脉。这样的会计管理队伍是没有可能起到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的,现代化的会计管理更是无从谈起。
3.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部分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落后,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较低,导致企业的现金管理不严,未参加生产周转,造成资金的闲置或者不足,资金流失严重。这些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残缺不全,譬如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查清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采用家长式管理方法,财务由老板一人控制。这些不完善、不健全的会计制度导致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整体管理混乱、风险控制系统缺乏等情况的发生。也有的企业的会计制度相对较健全,但是在具体财务操作中的,会计制度名存实亡,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
4.企业财务会计监督不力。大部分的企业其财务会计的监督力度都不够,无论在外部监督还是在内部监督上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财务会计的内部监督是通过决策者的意图来监督,而不是准照会计法规来监督。企业的财务会计监督显得形式化而缺乏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导致假账、营私舞弊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提高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水平的建议
1.提高企业管理者对财务会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对于企业而言,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定要有深刻的认知。首先,企业要对财务会计管理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充分发挥财务会计管理的指导作用。其次,财务会计管理人员要不断地更新会计财务管理理念,尤其是要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从而满足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需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企业要想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首先要加强人员设置结构的处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力度,对从事会计相关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同时要加强分配制度的创新,采取新型的人才招聘方法,不断充实企业的会计队伍。其次,企业要定期举行会计工作者的交流活动,促进工作人员之间取长补短,使得会计工作者的显示责任感增强,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企业要加强对会计工作者的培训,使得会计工作者的自我约束能力提高,促进他们更好地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第四,企业要实行定期轮岗制度,定期对工作人员的岗位进行调整,使得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进而提高会计工作者的素质。
3.完善会计管理制度。对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完善,首先要建立企业的法人治理机制,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培养有实力的法人实体;其次,企业要建立内部结算部门,加强对货币资金的使用,以此增加企业的实际收益;第三,企业要建立健全预算体系,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第四,建立企业会计管理系统,加强会计信息的交流,科学分析企业的经济活动,全面控制企业的会计管理。
4.强化企业财务会计的监督力度。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中的每个环节都应该有监督和控制的机制,加强财务会计的监督力度尤其的重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改进:第一,明确经济业务事项、记账、会计事项审批等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并且使之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第二,加大对资金调度、资产处置、对外投资等重要经济业务决策与执行的监督力度,制定相互制约程序;第三,对财产清查的组织程序、期限和范围,在充分明确的条件上加强监督。另外,企业最好还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内部审计制度,从而有效监督财务收入支出的真实有效合法。
三、结语
在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经济也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想要管理好企业的经济,各个企业就应该加强财务会计的管理,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机制,为企业进一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任何一个企业想更好地发展,想在竞争如此激烈、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在经济和技术两者之间,经济起这绝对的主导作用。所以在一个企业当中,企业的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显得格外的重要。这一切都告诉我们,任何企业都应该重视自己的财务会计的管理,完善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水平,为企业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持续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存在问题范文3
关键词:企业财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完善
一、企业财务
(一)企业财务的定义企业财务,简单来说就是指企业在自身的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价值运动,通常可以是企业发展中各项资金的获得、应用以及对应的分配,等等。从本质上来讲,企业财务就是指企业与各项活动之间经济的联系,可以对应企业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企业与外单位之间的经济关系、企业内部中各个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以及对应企业与企业中员工之间的经济关系等。
(二)企业财务的作用在企业中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分析是关键的工作内容,企业财务的管理不仅可以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决策的各种信息,企业管理层在进行决策时能够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现状最终制订复合企业发展的决策,通常可以是企业的投资决策、纳税筹划以及企业中的各项融资过程,还可以对企业所获得的收益进行对应的监督与管理。而对外的话,则是可以外企业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应的信息,可以是政府部门、债权人以及一些潜在的客户借助对应企业的各项信息来进一步做出对应合理的决策,进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当前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分析体系没有完善在当前的各个企业中,对于财务的报表没有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仅仅是根据财务表上的数字进行简单的对比与分析,或者是对企业中的小部分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而不是根据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所有信息进行分层次全方位的分析与研究。最关键的是当前的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没有完善,目标不明确,仅仅是停留在财务报表的表面,不能很好地分析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对企业的发展趋势,并且不能从长期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发展,进而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的促进企业财务分析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必须是健全和完善对已等企业财务分析体系。
(二)选择企业财务分析的方法不准确在各个企业的发展中,各自的资金获取,应用以及分配等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进而不能完全根据企业财务分析的理论知识进行对应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每一种企业财务分析的方法都具有一定的使用条件。如果只是依靠企业财务分析的理论知识而不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来进行对应的财务分析,就会使得到的企业财务报表与现实的企业资金存在不符合的情况出现,不能很好地体现出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而不利于企业的制订各项决策与措施,会制约企业的发展。
(三)财务分析力度较弱,不能与企业的业务结合紧密在当前的部分企业中,对于企业财务分析的力度较弱,不能与企业中的各项业务进行紧密的结合,甚至是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在没有深度了解财务知识的情况下,就进行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在此情况下不仅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严重的影响,还会对企业的财务指标产生影响。同时财务指标仅仅是对各自企业自身运行情况的体现,如果企业的财务指标与企业的业务数据产生错误,就需要对应的工作人员按照数据进行反方向的检查,这样才能够检测出现错误的原因,而后期才可以根据财务指标来制订适合企业发展的改进措施。如果没有与企业的业务进行结合就很难开展企业的改建措施,难以触及企业的长期发展。
(四)财务分析的结论适用性较弱在一些企业中,财务工作人员仅仅是将企业财务分析出的结果交予企业的管理者就认为自己的工作完成了,其实财务的工作不仅是分析出财务的结果与结论。得到企业财务的结论仅仅是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一个小小阶段,需要财务分析工作人员结合企业的发展趋势、企业自身的业务等,全面分析得出的结果与结论,进一步的解决结论产生的问题,最终提高企业财务分析结论的适用性。
三、对当前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对应的企业财务分析体系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财务分析是企业较关键的工作。因此,要重视企业财务的分析工作。所有的企业都要重视企业的财务分析,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具体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提高财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同时企业管理人员在进行财务的分析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企业的业务情况来进行企业财务分析的工作,进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对应的信息,制订符合企业发展的各项措施与决策。
(二)在进行企业财务分析时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在进行企业财务分析的工作时,一定要强调每一个财务人员要明确财务分析方法是具有一定的使用限制条件,不能完全生搬硬套企业财务分析方法来进行企业财务的分析工作,明确各种财务指标的应用条件。更重要的是,在进行财务的分析过程中出现差异时,一定要选择其他的分析方法再次进行财务的分析工作,提高财务分析工作的精确度,进而为后期制订各项措施提供准确的信息。
(三)在对企业财务进行分析时要与业务紧密结合在进行企业财务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与企业的业务进行紧密的结合,将得出的企业财务报表作为核心,与各个业务模块进行对应的结合,先在每个模块中分析出原因,进而将各个模块中的原因进行全方位的汇总,对在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进而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为后期制订正确的改进措施与决策提供信息,最终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四)提高企业财务分析结论的适用力度在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不仅是要得出对应的该财务分析结论,更重要的是对得出结论的深度解剖。财务人员要将得出的结论与企业的实际发展以及企业的业务进行结合,全方位的分析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进而得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运营,同时还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自身的格局。
企业财务存在问题范文4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预算管理;财务从业人员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6-0134-0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体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国家本着抓大放小的原则,除了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门,其余企业不断被推向市场,迎接市场的考验。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发现大多数企业在国际竞争下顽强地活了下来,这也为我们的国有企业改革树立了榜样。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参考很多已经成功的企业先例进行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通过对资本的重新设置和对利润的重新分配,企业的财务活动变得越来越有组织和条理,这对于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国有企业的发展势头是良好的,很多企业已经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如果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当我们把所有行业的国有企业集中在一起来看的时候,仍然觉得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体现:
1.1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国内企业在企业制度建设方面与先进企业之间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通过把国有企业的管理控制制度与国内外先进企业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在内部控制制度上,国有企业依然存在很多缺陷,企业的人情大于制度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在很多管理内容上也缺乏必要的检验监督,企业的很多职位之间缺乏相互制约平衡。而在很多企业的职权部门中,更是存在有章不循、随意支配的情况,比如所有企业都非常重视财务问题,但是针对财务工作人员的制度建设却依然不够完善,财务支出前后的监督工作有形无实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给一些腐败人员提供了温床。
1.2 预算管理不完善,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
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中,预算管理应该属于中心环节。但是目前从国家对国有资本的预算管理来看,存在的漏洞很多,举例来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方面的规定,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与《企业国有资产法》就存在明显的区别。前者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明确要求“专款专用”,而后者所确认的却是“专款通用”原则,两者存在明显的冲突。在实际使用上,国有企业往往在某些项目的使用上过于宽泛,有些支出则过于紧张狭窄。缺乏计划性是最为常见的通病之一。另外,由于财务支出的混乱,也导致了企业真正需要资金的地方反而资金不够充裕,使企业总是处于被动状态,极大地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1.3 国有企业财务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时代的演变,人作为生产力的主体和催动者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也正是基于这种发展趋势,国际社会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国内企业对此也逐步在认可此观念。但是在国有企业中,由于依然残存着很多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致使在人员的使用上也缺乏正确的引入和使用机制。举例来说,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优先照顾老员工的子女,即使是其学历过低、能力过差,在人情面前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客观上来说,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在财务体系中,由于地位特殊而重要,人员素质过低往往会导致企业出现重大经济问题,这对企业的发展来说可谓是影响巨大。而且不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也无法完成企业应有的财务风险控制,在经营核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漏洞。
2 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前面所述,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上要想有大的突破,就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好功夫:
2.1 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制建设
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在现代企业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建设。国有企业应当将强调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建设。财务人员要增强按照法规和相关文件政策认真实施内部控制的意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办事,这也是其基本的职业规范。同时要防止无原则、惟命是从的人治情况,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以标准制度为依据,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循私情。
2.2 强化预算控制和管理
对于预算的控制一直是国有企业的老大难问题。国有企业在制定年度经费预算时,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收入预算必须做到既积极又稳妥。支出预算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对经常性支出要适度从紧,建设性专项支出的预算要量力而行,要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不搞财政赤字预算。
2.3 全面提高国有企业财务人员素质
员工素质的高低已经在企业发展中展现出了不同的结局,国有企业虽然有其特殊性,但是依然要参与国际竞争,所以在财务人员的选择上一定要坚持高素质人才。国有企业要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对会计人员加强培训,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组织会计人员参加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大力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3 结语
总体来说,由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要求我们应该真正对其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要做客观认识,这也是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所做的自我突破。我们一定要正视目前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将这些问题通过制度建设、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加以解决,从本质上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国有企业又关系到国计民生,我们一定要对这个问题有着足够清醒的认识,从大局出发,力争使国家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白秀梅.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市场,2012,(4).
[2] 周春英.浅谈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34).
[3] 张科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初探[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10).
企业财务存在问题范文5
关键词:财务管理;外贸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进出口权逐步放开,对于外贸公司而言,不仅原有的政策优势荡然无存,而且要面临着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和日趋激烈、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环境。这对外贸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也给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虽然国有外贸企业多年推行改革,已取得了可喜成果,在财务管理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务管理较以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于历史积弊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反映在财务管理上的弊端还是很多,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仍处于记账管理阶段,与市场经济的主体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观念滞后
尽管外贸企业已经被推入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然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观念和习惯却不能很快改变,虽然也树立起了一些市场经济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感,但在财务管理上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有效防范措施却十分滞后。
以前,企业把财务管理仅仅理解成是借钱、付款、执行财务纪律,是财务部的事情,财务管理游离于经营活动、经营管理举措之外,财务管理根本称不上管理,已丧失其本来意义。
现在,国有外贸企业进行改革,不管是整体改制,还是分离改制,都是向业务骨干倾斜,大部分的业务员成了公司的股东和主要领导,又形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和以前不同的是,企业领导不仅独权,而且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领导层都是业务出身,对业务比较熟悉,因而,在日常决策和工作中,不自觉地偏向业务方面,存在重业务、轻财务、重融资、轻管理的情况,形成了效益是业务做出来的,而不是的财务管理出来的观念,财务管理没有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二)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外贸企业资产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是不良资产多,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而企业管理不善是其产生的主要根源。面对架子很大而实际质量不佳的空壳化资产,许多外贸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关注资产质量,但不良资产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遏止,集中体现在:
1、应收款项欠亏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止。应收款项管理体制没有质的改变,应收款项清欠的呼声很大,得力措施却很少,边清边欠、前清后欠的现象普遍存在。近几年来,外贸公司为解决应收账款问题制定了许多措施,如明晰资金管理权限、限制结算方式风险大的业务等,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堵塞了逾期收款产生,但也导致公司业务贸易机会的流失,形成应收款项管理与业务开拓难以调和的矛盾。这种一味“堵”的做法,使外贸企业不能形成一套完整、可行的管理措施,在控制风险的能力上十分薄弱,如在赊销时缺乏严格、科学的调查程序;销售后对对方的监控不力;货款拖欠后保全债权的行动迟缓等等。
2、投资能力弱,成功的少,失败的多。外贸竞争压力越大,外贸企业就越急于寻找多种经营的路子,但由于在投资领域缺乏经验,方向难以把握,投资盲目,失误较多。二是由于自身规模较小,投资所占的比例较大,成百上千万的资金投入项目,造成资金大量积压和沉淀,企业面临的风险也更大。三是在投资领域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即使投入巨资占领控股权,但经济效益却每况愈下,如果再加上投资合作伙伴选择不当、银根紧缩筹资不利、投资监督不力钱权交易等情况,损失就更加惨重,企业很容易限于困境。
(三)筹集资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前,外贸企业因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企业自有资本很少,外贸经营使用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进行周转。目前,外贸企业面临的是困难,资金严重不足,形成了越不能贷款,业务越无法进行,越不开展业务,越无法贷款的恶性循环。
1、融资方式单一,争取银行借款困难。异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外贸行业目前在商品和价格竞争的余地越来越小,付款方式作为竞争的重要手段在国际、国内贸易结算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利用商业信用周转的时空越来越狭小,因自身原因,又不能通过发行债权或股票进行融资,只能从银行融资,融资方式单一。而争取银行借款又十分困难,主要原因:一是规模小,风险大,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二是外贸属于流通企业,竞争激烈,很难找到借款担保,就连贸易项下融资,如开立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押汇等往往也是通过抵押或担保都相当困难,更别说一般流动资金贷款了。
2、资金运用不当,缺乏融资成本观念。企业盲目上项目,挤占流动资金,在资金运营上往往流动比例下降,影响正常周转。另外,企业对融资成本的观念比较淡薄,资金报酬率低,业务利润仅仅够支付银行利息。
(四)财务监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薄弱。企业改制后,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但对决策层的控制仍是个难点和盲点。管理层把控制看成是对下属员工的管理手段,不自觉地把自己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使得公司股东形同虚设,监事会制度更是流于形式,董事长和总经理缺乏有效的分工和相互制约,争权夺利,没有科学的决策机制,个人说了算,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
2、会计核算只有反映,没有监督。对财务人员的挑选,以是否“听领导的话”为标准,财务人员对经理言听计从,不敢监督。整个业务流程只有业务员知道,别人插不进去,收购商品和结汇都是滚动的,一笔出口的采购应该与哪笔销售收入、出口费用相对应,只有业务员才清楚,财务人员只是根据业务员的“配单”来做账,对实际发生的业务活动无法进行有效的跟踪,业务过程,只有到收汇时才能看出,这时再谈控制风险已经晚了,根本谈不上对业务的监督。
3、财务核算失真。有些外贸公司有业务,为了逃税等目的,常常做一些“真自营假”、“假自营真”的花账,有些外贸公司自身业务没有一笔,仅仅靠提供服务生存,为了提供“优质服务”,帮助实际业务人拿到出口退税和业务利润,违反会计真实性原则,将做成自营,财务账面所反映的不是经济业务的实质,表面上亿元的自营收入,都是过账,其实质是收入,所以,很多财务分析指标失去其真正意义。外贸企业只是一个票据流转中心,一台收汇机器、付款机器、退税机器,帮助业务人逃避税收的机器。
(五)财务人员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外贸企业多年动荡、改革,一些有经验、有能力的财务人员跳槽选择了更稳定、待遇更好的单位,造成财务人员队伍不稳定。另外,财务人员仅仅注重会计核算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没有将工作重心由对凭证账簿的管理转移到对业务环节和原始业务信息的管理上,对财务管理的各个工作阶段所应具备的专门知识,包括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方面以及筹资、投资和分配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十分匮乏,不能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
二、改善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路
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历史的积弊,也有新生的问题,既有宏观的因素,更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一套有效、科学的、完善的、灵活的财务管理制度也不是一朝一夕、一个财务部门就能搞好的,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资产结构、产品结构、经营方式等实际情况,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建立相关财务管理体系。所以,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能搞简单的“一刀切”,没有包治百病的通用方法。
企业建立财务管理体系的手段和思路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不管具体的思路和措施是什么,要想建立有效的、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企业要形成财务管理是生产力的共识
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上下要纠正财务管理只是算账、报账的观点,要树立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的资金管理、经营决策、风险控制、盈利分析、偿债能力、内部监督等实施管理的活动,有其他任何管理无法替代作用的观念。只有从思想上重视,才能在行动上形成前进的动力。
(二)明确财务管理的目标
只有目标明确,做事才能有的放矢。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体系运行的方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的目标在成本效益原则的指导下,应兼顾股东、员工、合作伙伴等与企业关系密切的利益主体,这样企业才能长久发展,否则,忽视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必然导致矛盾冲突,最终损害企业的价值,导致失败。
(三)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财务管理的基础
企业财务存在问题范文6
关键词:公交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应对措施
公交行业不仅为城市居民的出行提供给了便利,同时还具备花销少,出行成本不高等特点,得到了上海城市居民的广泛欢迎。截止到2012年末,上海一共拥有的公交线路1204条,拥有的公交数量为17165辆,此种背景下,为了有效推动证公交企业稳定的发展,就要加大公交企业的财务管理力度。除了要提高公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之外,还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公交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出相应的财务管理完善对策,达到规避公交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
一、公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滞后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逐渐完善,公交企业管理制度开始朝着现代化企业制度转型,对于公交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性要求也逐渐增高。公交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整体效益。而现在,很多公交企业都没有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更没有重视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仍然秉持着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企业管理,只重视公交企业亏损指标,没有重视企业的长期发展。此外,大多数的公交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建设时,大多数的财务管理人员都是通过行政直接安排到财务部门,他们没有具备完善的管理能力和知识,进而导致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存在问题。
(二)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不准确
由于公交企业一般规模较大,许多公交企业都是以企业集团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公交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主要受到两种经济性质的影响,第一种是社会性质;第二种是经济性质。因此,为了推动我国公交企业更好的发展,就要对公交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进行合理的定位。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深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使得我国公交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由于没有具备较高的社会服务意识,使得在进行公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时,存在定位不准确的现象,进而导致公交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缺少公交车辆维修的管理档案
公交车辆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出现设备磨损的现象,因此,为了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就要对车辆进行定期维修,例如车辆的刹车片,一旦发现刹车片出现磨损的现象,就要进行跟换,同时要及时对油泵进行清理和更换,这样可以有效的延长公交车辆的使用年限,降低车辆的营运成本。此外,在定期对车辆进行维修过程中,虽然对车辆进行了维修,保证的车辆的安全。但是,每次对车辆维修结束后,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公交车辆维修的管理档案,总是会出现维修用具乱摆放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会给车辆维修方面带来影响,同时还会给公交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四)缺少公交企业资金管理力度
在进行公交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少公交企业资金管理力度。公交企业的财务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补贴,为了帮助公交企业处理后顾之忧,在进行政府补贴结算时,拨付在下一年度,有的还会存在下一年度的年末。因此,为了保证公交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就要加强预算管理力度,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当政府补助到位后,还要进行财务管理,从而将资金价值进行全面的发挥。但是,由于大多数的公交企业缺少公交企业资金管理力度,使得企业在资金的使用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从而保证公交企业资金使用有效。
二、加强公交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对策
(一)加强财务管理力度,保证公交企业的财务管理安全
为了保障公交企业的财务管理安全,建立加强公交企业财务管理力度是非常必要的。首先,首先要结合公交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设,对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将企业的财务运行情况以及财务分析情况进行结合,进而导致公交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性和科学性。在进行公交企业的库存管理时,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一定时间内向物资公司领取相应的维修票据,并将这些票据给相关的维修企业。在进行进料时,管理人员要仔细核对进料票据,确定无误后在票据上进行签字。当配件放入到料架上时,要认真核对,在进行收料收据的填写,并将填写的数据在电脑中进行记录和保存。每到月底,管理人员要仔细核对相应的领料信息,并进行详细的记录,进而保证企业的财务安全。
(二)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给公交企业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
公交企业的核心财务管理目标不仅是给社会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同时可以给公交企业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最大化是保证公交企业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为了实现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共同发展的标准,首先就要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众所周知,公交企业作为企业,就要充分考虑企业整体的社会效益,但是,公交企业也不能一味的追求社会效益,同时还要承担社会责任,给社会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所以,在进行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时,首先要将社会价值放到政府补贴下的最根本的财务管理标准首位,将付出的所有成本价值视为公交企业的最大目标成本,再次标准的束缚下,企业通过其他方式,来寻求成本和收益的平衡。
(三)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加大维修材料与油料的库存管理力度
在公交企业中,为了实现对资金的有效控制,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应用最广的预算方法就是全面预算管理。在公交企业中,要结合公交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对企业运营时资金收入和支出进行编制,其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公交企业的财务进行全面预算,通过对预算管理的监督,来掌握公交企业资金运行情况,并对公交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控制,进而提升公交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另外,车辆的质量情况对企业的财务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公交企业来,避免不了车辆的维修。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就要对公交车辆进行维修和护理,在进行工具的选用上,一般分为两种工具,第一种时常用工具;第二种是专用工具。而常用工具主要是由维修人员进行使用,在应用之前,维修人员需要办理一种工具应用卡,并做到时间、工具类型、工具数量等信息的记录。最后,还要进行油料的库存管理。在整个公交企业管理中,公交运输离不开油的帮助,因此,要想实现公交企业的财务管理,就要加大油料的库存管理力度,对油料配置进行优化,降低公交油料资金的占用额,对价格风险进行规范,提升油料的库存管理水平,从而给公交企业带来更好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阐述,使得我们对财务管理对公交企业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深入的认识。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也给公交企业的今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总而言之,为了促进公交企业的持续发展,就要实现公交企业财务预算的科学化管理,根据市场的需求,对企业的财务进行全面的监管和控制,由此来规避公交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而保证公交企业财务的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邹泽华.浅议公交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4,02:60-61
[2]王莲君.公交企业财政补贴下的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4,12:173+252
[3]黄子俊.试析旅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6,02:166+232
[4]麦桂珍.公交企业的资金管理现状及对策探析[J].人民公交,2011,09: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