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反应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反应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范文1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改革
政府会计改革,曾经以为离我们很遥远。
一直以来,在广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工作实践中,习惯了按现有制度处理会计业务,很少去深入思考制度本身的问题,对改革的反应往往是迟钝的,更难于主动萌发改革的意识。2014年12月,国务院批转了财政部制定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方案明确:我国将在2020年前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准则体系尚未全面建成之前,要求在现行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暂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和相关报告标准,编制出反映一级政府整体财务状况的财务报告。
政府会计改革的脚步声已经越来越近了,你,准备好了吗?
一、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
我国的政府会计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三大板块,长期以来实行收付实现制为主的会计核算基础,编制的政府会计报告为反映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决算报告,这对准确反映国家的预算收支情况、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单一的决算报告制度日益暴露出诸多弊端,例如,无法准确全面的反映政府的资产和负债情况,从而不利于加强政府资产管理,无法准确核算和管理政府债务;没有成本核算的意识,因而不利于强化和降低行政成本、提升运行效率等等。随着我国提升政府财务管理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日益迫切,政府会计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二、政府计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制定统一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
该体系包含基本准则(概念框架)、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政府会计制度,普遍适用于财政总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等全部政府会计主体。从而改变了当前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三套制度并行,各主体之间信息割裂,不具有可比性更不利于统计的现状。
《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已于2015年10月,连同2016年7月相继的存货、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四项资产具体准则,都将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财政部正在酝酿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将统一所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二)实行政府决算报告和政府财务报告“双报告”制
构建了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明确政府会计主体应当通过预算会计核算形成决算报告,通过财务会计核算形成财务报告,分别服务于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和反映整体财务状况两个不同的目标。
(三)实行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双基础”制
在预算会计核算体系内,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在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内,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明确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主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四)重组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科学界定会计要素的含义,明确其计量属性
提出了会计3+5要素和双等式的概念,在预算会计体系内,使用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3个预算会计要素,并满足“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会计等式要求;在财务会计体系内,使用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5个财务会计要素,并满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会计等式要求。
在会计要素的界定方面更为科学严谨,如,“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由政府会计主体控制的,预期能够产生服务潜力或者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该定义使得“服务潜力”成为资产的核心特征,从而将原本游离在政府资产之外的市政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纳入政府会计核算范围。首次提出的收入、费用要素,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大大区别于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中的收入和支出,能更准确的反映政府会计主体的运行成本,更科学的评价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
在对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属性方面,在保持历史成本计量为主的基础上,引入了现值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等属性,既考虑了政府会计实务现状,也体现了政府会计改革的前瞻性。
三、应对政府会计改革的措施
笔者认为,对政府会计各组成单位的广大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应从制度、人员、手段三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以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顺利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工作。
(一)制度的准备
各单位应广泛学习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内容和精神,并据以修订本单位相关的财务制度和其他内部控制制度等,使之紧扣改革要求,为改革的顺利实施打好制度基础。
(二)人员的准备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加进了权责发生制核算的重要内容,强调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其复杂程度必将远远超过现行以收付实现制为主的简单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这对广大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各单位财务部门应加紧组织业务培训,优化财会干部队伍结构,提升队伍整体水平,为改革的顺利实施做好人才储备。
(三)手段的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单位应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在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出台后,及时调整和更新现有会计信息系统,使之完全对接新的制度与准则,满足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需求。
参考文献:
反应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范文2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 会计模式 创新
一、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研单位没有科学的会计核算基础
我国现行的农业科研单位的核算基础采取的是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实行的是两种会计核算基础并行的核算制度。在原有的预算管理模式和会计环境中,这种会计核算制度为加强我国的公共资金管理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结构的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需要进行改革和变更。农业科研单位在确认当期收入时采取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方式,该种记账基础只记录了以现金支付的支出,而没有反应没有用现金支付的隐性债务,这样农业科研单位反应的盈利状况和负债情况都是不准确的,这就使得农业科研单位对财务风险的应对能力比较差。此外,由于企业只有在支付金额时才能确认支出的发生,这样科研单位对其成本的核算就成了一个难题,那些已经发生尚未支付的费用不能确认为当期支出,使得农业科研单位的单位成本不准确,也不利于农业科研单位进行成本控制。
(二)农业科研单位的会计要素没有合理划分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要求,会计要素要划分为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和所有者权益。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是其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农业单位的净资产是其开展业务活动的基础,是由国家或者其他组织投资兴办并由事业单位拥有的,在价值量上其数值等于总资产减去负债的金额。这里的净资产仅仅是数量上的概念,不能明确说明净资产这个会计要素的性质。此外,现行农业科研单位会计核算制度中的净资产包含基金项目和历年累计的余额项目,也包括当年的结余项目;包含存量指标的同时也包含流量指标。同一个要素之内包含不同类别项目使指标变得不利于分析和使用。
二、农业科研单位会计模式的创新
农业科研单位现在最重要的会计模式创新工作就是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方式。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式要求科研单位在交易或者事项发生的当期就确认收入或者费用,并不考虑现金什么时间支付或者收回。因此,收入反应的是在会计期间内实现的数额,支出则反应在会计期间内应该支出的金额。权责发生制,顾名思义,它是在会计分期的基础上,计量会计期间收入和支出的配比财务成果,这是一种综合地反应会计主体在一段时期内经营业绩的成长的核算方式。农业科研单位采取权责发生制核算方式进行会计计量,能综合反应其单位情况,例如其举借的外债,其拖欠的职工工资,其应收而未收到的服务收入等等;权责发生制也有利于农业科研单位进行成本核算,便于其成本管理,因为不管任何单位要精细地进行成本核算,必选选择权责发生制的模式进行核算,这样才能真实的反应单位内各部门在经济活动中履行责任的情况。
农业科研单位会计模式创新还要把会计要素重新划分,农业科研单位的净资产应该分解为基金和结余两个要素。因为基金要素不包含负债的因素,也能反映科研单位使用资源的限制,并且农业科研单位的基金要素划分符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设置事业基金、固定基金和专项基金的规定;而结余刚好可以反映本期的发生额,和基金这个期末余额指标可以对应。
农业科研单位还应该在会计报表体系上进行改建和改善。农业科研单位在会计核算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我国现行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中披露的信息很少,不能满足使用者对农业科研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完整的会计报告应该包括基本的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表和企业的财务情况说明。但是,伴随着农业科研单位面临的会计环境日益复杂和多变,农业科研单位应该对会计报告之外的情况做出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例如农业科研单位的会计核算基础、单位的负债情况、单位面临的或有事项和非主营业务内的项目等等。此外,农业科研单位应该像普通企业一样编制现金流量表,因为近几年来,农业科研单位承担的项目越来越复杂,经营的业务也越来越广泛,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管理者和债权人想要了解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仅仅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农业科研单位应该编制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是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内收到的现金,它可以反映农业科研单位在会计期间内的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收到或支出的现金。科研单位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让报表的使用者直接、直观的了解到最准确的现金流量情况,预测科研单位未来的现金流量。
参考文献:
[1]詹丽香,沈新芬,夏海英.农业科研单位会计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7
[2]周琦.农业科研单位会计模式的创新[J].湖南农业科学,2007
[3]戴静.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9
反应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范文3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变化 影响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包括了一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我国会计体系与国际财务惯例的趋同和接轨,将对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财务核算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的影响。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对企业涉税业务的处理产生直接的影响,但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的目的、基本前提、原则等均有所不同,各行各业掀起了学习和掌握新会计准则的热潮,期望将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尽快与生产经营结合起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通过对新、旧会计准则的学习、比较,发现新会计准则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会计目标的变化
新旧准则关于会计目标的描述是两种经济体制在会计上的具体反映。原规定符合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新准则目标明显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营实体,是“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的融合体。
例如,原基本准则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而新的基本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2.会计要素定义的变化
新准则对会计六要素的定义作了重大调整,按国际常用概念重新定义了会计六要素,是在《企业会计制度》已做调整基础上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如:负债的原制度定义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新准则定义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新旧会计要素定义的变化更加突出了负债的现实义务。
3.会计计量属性的改变,引入公允价值计量
在现行会计准则和制度中,主要采用的会计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按规定可以使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等。新会计准则除规定了以上4种计量属性外,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反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标志着我国的会计计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公允价值会造成企业财务报表利润的波动,可能导致企业盈利能力的波动性,给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创造了很大的空间。
4.会计报告体系及信息披露方面的改变
新准则突出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地位;不再要求必须编制财务状况说明书,但强调和丰富了报表附注的重要性和内容,增强报表附注的信息披露力度;按照国际惯例,对一些重大会计事项进行了比较细致和严谨的规范,所以实质内容更为丰富,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5.新准则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增加一些特殊的行业准则
新的会计准则中首次提出了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年金等新概念,同时增加了金融业务、保险业务等特殊行业准则。例如为了适应我国股票、基金和债券等金融投资方面迅速发展的现状,为了正确引导和规范,引入了“金融工具”,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涉及面广,与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差异很大,主要体现在按照新准则对于涉及的会计科目、会计报表项目的重新设置和分类。
二、新会计准则对税收的影响
税收在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目标为取得财政收入和保持社会经济环境的公平;而会计的作用是会计核算,目标是满足信息披露的要求,这就决定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必然对税收产生影响,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政策的应用对税收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一些业务的处理中规定了很多会计政策,企业可以选择应用,所以,到底采用哪一种会计政策对纳税有好处,可以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节约税金,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税负,是很值得研究的。例如,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可以采用直线法、加速折旧法等方法,虽然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内,两种方法提取的折旧总额是一致的,似乎对利润和税金不产生影响。但实际上,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的折旧额在量上并不一致,从而影响各会计期间成本费用以至影响企业的当期纳税额;同时,受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影响,由于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在前期多提折旧,从而达到延期纳税的目的。
2.会计计量基础多样化对税收的影响
新的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除了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外,还允许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很显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的整个财务运作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势必对企业的税收也产生不小的影响,很值得企业,尤其是主营业务为投资性房地产、股份支付等的企业认真研究;再例如,在收益计量方面,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凡是债务人所获得的债权人给予的让步,一律作为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而会计制度和旧准则规定计入“资本公积”等,这些变化将对会计利润和税收产生影响。
3.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为配合新的会计准则,国家颁布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新的税法变化之大,为建国以来所罕见,新税法不仅将原来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合二为一,从一定程度上为内资企业的营造了良好的税收环境;另外对环境保护企业,新能源、高科技等企业有很多的优惠政策;对业务招待费等成本费用扣除标准也做出了重大调整。
4.对新行业、新业务的税务影响
反应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范文4
【关键词】 财务报表;列报;变革;逻辑
一、引言
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从其产生到现在,一直在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批评中逐渐完善。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英为主的西方会计学者、准则制定机构以及其他相关利益组织开始对企业财务报表以及财务报告的缺陷进行思考,提出改进意见,进而推动企业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的逐步发展。然而,财务报告的改进始终在环境变化的需求和会计特有程序与技术的限制之间缓慢的发展着(葛家澍、杜兴强,2004)。
早在2001年,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就在各自的日程里添加了一个财务报告的项目,并相互独立地进行了研究。至2008年10月16日IASB与FASB联合《讨论稿――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意见》(Discussion Paper――Preliminary Views on Financial Statement Presentation,以下简称“08讨论稿”)。“08讨论稿”在改进现行企业财务报表的内容分类上作了显著的改革,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将财务报表项目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进行分类,对财务报表的列报提出新的模式。即企业应编报的三个基本财务报表――“财务状况表(资产负债表)”、“全面收益表(扩大了的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表内的分类、再分类及其排列组合都有重大的改变(葛家澍,2009)。针对“08讨论稿”IASB与FASB从之日至2009年4月14日进行了广泛的意见征求,于2009年12月8日重新了针对“08讨论稿”修改的“讨论稿”(以下简称“09讨论稿“,征求意见截止于2010年5月6日)。IASB与FASB计划于2011年1月1日在全球上市公司执行改进后的财务报表列报模式,距离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
二、传统财务报告概论与述评
(一)会计信息:经济学还是管理学
基于交易流程的账户设置及数据流转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从经济学角度的资源配置来看显然注重市场反应,并且遵循着“股东至上”观念,即财务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进而享有会计信息产权。通常认为财务报告是企业主体对其全部利益相关者的最有效的标准沟通工具。 以上所述即是传统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基本涵义。
传统的基于财务报告的会计信息的生成模式如下:传统财务会计理论将企业主体发生的业务活动按照既定特征划分为一系列会计要素,其目的在于将业务活动所引发的数据加以初步分类; 为了实现初步分类的类内明细核算,会计科目及其与此对应的会计账户便被设计出来,并且按照惯例归纳了每一账户的使用方法;由于一定会计期间内每笔业务活动都是通过记账凭证单独反映,导致每一账户的总体变化状况也是分散反映的数据而未形成信息形式;为了将分散于记账凭证上的数据实现初步信息化而设置了账页,这样使得每个账户的全部增减变化及其结存数都体现在统一的载体(空间);会计信息真正形成于会计报表,基于此便将会计账簿中的账页名称基本上与会计报表项目相对应,每一账页的结存数便构成了会计报表项目数据,也就汇总成为了会计信息;为了实现表内信息公允与透明而将报表项目信息含量以会计报表附注这种信息披露形式予以说明。会计报表由于其使用对象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因而其信息含量只需要满足社会平均需求状况,特定使用者很难将特定信息需求从会计报表信息中完整分离出来。
将会计核算流程直接指向与市场反应的相关性的后果就是极易形成如电影《黑客帝国》所描述的那样,拟像世界与真实世界间越来越具有本末倒置的意味,由媒介制造的影像被看作事实并进而成为人们安排未来活动的依据。假账泛滥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过度市场反应压力造成的必然后果。
传统会计核算中的会计要素划分及具体分类尽管也发挥着一定的管理职能,但其视角却在于企业的流动性管理,这体现出企业债权人的约束性,这种约束性显示着债权人的两方面意图:其一是按照流动性排列资产负债表项目,流动性越强则变现能力就越强,债权人的资本保全越容易实现;其二是非流动性资产弱流动性而强盈利性,但盈利真实与公允的易操纵性导致债权人要制定对股利分配的约束条款以确保资本最大程度保全。这也构成了企业会计准则由早期的收入费用观向现在的资产负债观变迁的影响因素之一。
企业会计准则作为会计实务的具体规范,会计信息质量保证机制的构建是系统工程(葛家澍,2000)。比如我国就建立了完整的制度体系,包括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内部控制、财务监控体系、会计信息化。同时,财务会计的新职能逐步被挖掘,比如反倾销会计、反垄断会计、低碳会计等。
(二)传统企业财务报告及其所受到的挑战
目前,财务报表三大报表(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或四大报表(还包括了全面收益表或股东权益变动表)表内项目的分类列报方法已经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在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之间基本形成了一致的做法。总体而言,现行财务报表,除了现金流量表之外,实际上是基于“会计目标会计要素报表项目”的递进关系进行表内项目分类列报的,这与目标导向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导向是密切相关的。下面简要说明各张报表表内信息分类列报方法。
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资产负债表由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大部分组成。在资产部分,按照流动性进行划分是最普遍的做法;在负债部分,按照债务到期先后顺序进行划分。因此,资产和负债上都是按照流动性进行划分的。根据收入、费用两大要素分类方法,首先划分为收入和费用两大类。而对收入和费用的进一步细分,有关文献先后提到过三种做法:1.按照主营业务和非主营业务分类;2.按照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分类(葛家澍,1999);3.按照当期经营业绩和总括财务业绩分类。其中,第一种方法是经常采用的方法,我国就曾经采用这种方法将收入划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第二种方法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94年的《论改进企业报告》当中提出的旨在改进财务报表的建议之一;第三种方法,严格上说并不属于收入费用划分方法,而是利润表收入费用包括范围的观点。现金流量表是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现金流的渠道进行分类,划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以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局限性如下:1.重法律形式而轻经济实质;2.重成本而轻价值;3.侧重于企业历史经济活动而忽略未来可能经济活动;4.侧重于利润核算而忽视现金流量有关信息;5.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内容的不完整性;6.财务报表项目不确定性与确定性逻辑混乱(葛家澍、杜兴强,2004)。而未来财务报告发展趋势可以简单概括如下:1.信息的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变;2.通用报告向按需编制的专用报告转变;3.重视可靠性到重视可靠性与相关性转变;4.强调历史成本向公允价值转变;5.以有形资产为主向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并重转变;6.从表式信息向表式信息与图像信息并存转变;7.从货币计量向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转变;8.从事后信息揭示向事后信息与前瞻性信息并存转变;9.从定期信息揭示向定期信息与实时信息揭示并存转变(葛家澍、杜兴强,2004)。
综上所述,传统财务会计制度精于把分割的业务以货币为中心“集成”为综合财务数据,是总括的显性资产投入与财务报表产出的效率分析,尽管在不同的时期都有改革的呼声,但总体上看还仅局限在对生成于传统会计核算流程的会计信息结构的解构(谢德仁,2010)。 当前依然是从改进信息披露工作方式上寻求突破,这主要在两个层面展开:其一是将当今信息技术能力与投资者需求进行匹配。比如运用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进行信息披露;其二是拓展了财务报告编制底线和基础,财务报告三重底线(也称作可持续发展报告)概念被提出。
三、企业财务报表列报变革――基于FASB&IASB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的趋同项目
财务报表分析有助于挖掘财务报表信息的有用性,而财务报表表内信息分类列报影响了财务报表信息分析,从而影响到财务报表信息的有用性。财务报表表内信息分类列报主要影响的是财务报表分析中的比率分析。现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主要包括流动性分析、资产管理效率分析、盈利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等方面。这些比率的计算,通常需要同时运用到不同财务报表表内信息。然而,现行财务报表各张报表之间报表项目分类方法的差异,影响了报表与报表的内聚性,从而影响了各张报表作为一个整体反映主体整体财务图像的能力,也必将影响到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最终影响到财务报表信息的有用性。
本文认为,从系统论观点出发,从财务报表分析角度改进财务报表信息分类列报,可以遵循如下的逻辑关系:
为了提高财务报表决策有用性目标(葛家澍、张金若,2007)应该提高财务报表表内信息有用性因为财务报表分析有助于提高表内信息价值所以表内信息分类列报的改革要利于报表分析表内信息分类列报应该满足的目标和原则。
2008年,FASB与IASB了《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讨论稿,该讨论稿提出了一些新的财务报表表内信息分类列报观点。虽然委员会并没有明确提出其分析角度是立足于财务报表分析,但其内容实际上正好符合了上述逻辑关系(葛家澍,2009)。因此,下文将对FASB与IASB财务报表列报趋同项目取得的初步意见的主要观点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列报》的改革。
两个委员会的目标是制定一份会计准则,取代各自原有的会计准则,规范财务报表信息的组织和列报。总体而言,财务报表列报准则是服从于财务报告决策有用性目标的,因此,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改革必须旨在提高财务报表信息的有用性,以帮助信息使用者进行资本配置方面的决策。为了取得这一总体目标,财务报表列报必须满足如下几项原则:
第一,财务报表应当是描述主体活动的内聚性的财务图像(葛家澍,2009)。不同财务报表之间的项目的关系应该是清晰的,主体的财务报表应该可以尽可能地相互补充。在这种方式下,财务报表列示的数据,应该是清晰阐述不同财务报表之间的信息的关系,应尽力寻找到恰当的列报方法使这些信息容易被理解。内聚性目标,主要是针对目前主体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缺乏一致性而言的。没有任何一张报表是单纯服务于单一目的的,也没有任何一张报表可以提供决策有用的全部财务信息。因此,必须关注报表之间相关数据的关系。现行财务报表当中确认的交易或事项,并没有在每张报表中按照相同的方式进行描述或分类,这使得信息使用者很难理解某张报表中的信息与其他报表中的信息之间的关系。为了取得内聚性目标,不同财务报表之间应该在线性项目层次上具有内聚性。具体而言,在各张财务报表中,某项资产或负债与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变动产生的影响,应该以相同或相似的位置列示,使得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识别不同财务报表之间的相关信息的关系;主体能够将现金流量表的大多数线性项目与全面收益表的项目连贯起来,因为它们都属于流量财务报表,是反映当期资产和负债变动原因的。如果当期产生现金流、收益或费用项目的某项资产或负债,在期末没有被确认继续财务状况表,将会影响到连贯性。为了取得财务报表细分目标,征求意见稿建议,主体应该将创造价值方面的信息(即企业业务活动信息)与筹资方面的信息分开列示,并将业务活动信息进一步划分为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根据融资渠道划分为业务活动筹集资金的活动,将终止活动与持续活动,将所得税信息与财务状况表和现金流量表中其他所有信息分开列示。
第二,财务报表信息的细分目标。主体应该采用相似的方式对各张财务报表的信息进行细分,使其有助于评估主体未来现金流量的数量、时间安排以及不确定性。会计主体在会计期间内发生了各种类型的交易或事项,财务报表需要以概括性的数字或词语描述这些交易和事项的影响结果。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不同项目、不同合计数是区别对待的。这就意味着财务报表数据的汇总程度或细分程度非常重要。过度概况或汇总的数据可能会模糊一些重要的信息。同样,过于细分的信息可能会使得信息杂乱无章,将重要信息掩盖在冗长的信息堆之中。在现行的财务报表列报中,对报表项目的列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缺乏足够的指南,执行中经常存在差异。
第三,流动性和财务弹性目标。财务报表信息应该帮助使用者评估主体满足其财务承诺的能力以及投资经营机会的能力。正因为如此,财务报表信息应该有助于评估企业长短期偿债能力、现金满足投资机会的能力等。
根据以上目标和原则,财务状况表、全面收益表与现金流量表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报表结构,三大报表分类简表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财务状况表、全面收益表与现金流量表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报表结构,或者说传统的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在报表结构上向现金流量表趋同,是由业务活动与财务结果的多因一果型模糊对应发展为业务活动与相应资源配置及运作效率的一因一果型完全对应。
原先企业状况是以会计要素的形式综合反映,是将会计语言的特定表达方式作为主体来反映企业活动,而未来财务报表列报方式则以企业具体业务活动分类作为主体,用相应的资源配置及运作效率与之对应,这样企业财务报表就同时明晰了业务活动与资源配置及效率的两类真实,因此较原先的仅指的会计信息真实更具有了信息含量,并且提升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尤其是透明度与相关性(温青山、何涛,2009)。
未来财务报表列报新方式改变了过去重视企业的交易性而忽视企业的本质在于财富创造,开始将企业财富创造的途径予以列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清晰地使企业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上的资产配置及运作效率得以披露,无疑展示出了企业的商业模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计与企业本质的对称,会计也才有可能摆脱传统观念上的技术观而具有了契约化制度观。
我国财政部在2009年9月2日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其中着重对财务报表列报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即在财务报表中引入综合收益是可取的,财务报表列报第二阶段讨论稿提出的列报结构和项目的出发点是满足成熟市场中理性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需要。但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是,市场成熟度不高,投资者理性程度不够,依赖财务报表进行投资决策尚未完全形成主流,财务报表的作用更主要是用于企业业绩的考核与评估。若按财务报表列报第二阶段讨论稿提出的方案改变报表结构和项目,将给企业带来较高的信息转换成本(温青山、何涛,2009),甚至涉及对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修订问题(葛家澍、张金若,2007)。
因而本文认为财务报告“双轨制”的过渡性制度安排是必要的。财务报告“双轨制”是指财务信息由一元性向两元性的过渡,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式:其一是将两类会计信息真实方式以相同的重要性予以并列报告,但表外信息披露还以原有方式进行;其二是将原先的报表体系作为核心而将未来财务报告体系以附表的形式披露。这两种方式的“双轨制”实际在信息技术上已经完全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
[2] 葛家澍.未来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模式[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1999(1):1-5.
[3] 葛家澍,程春晖.论财务报告的改进――财务业绩报告的发展趋势[J].会计之友,2000(10):10-14.
[4] 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业绩报告改进的新动向[J].会计研究,2000(12):2-8.
[5] 葛家澎,陈少华.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6] 葛家澍,杜兴强.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的缺陷及改进(上)[J].财会通讯,2004(5):17-19.
[7] 葛家澍,张金若.FASB与IASB联合趋同框架(初步意见)的评价[J].会计研究,2007(2):3-10
[8] 葛家澍.试评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的某些改进――截至2008年10月16日的进展[J].会计研究,2009(4):3-11.
[9] 谢德仁.财务报表的逻辑:瓦解与重构[J].会计研究,2010(10):30―37.
反应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范文5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稳健性
一、稳健性的内涵
会计盈余作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最为关注的一项财务会计信息,它的稳健性一直以来都是会计确认与计量的重要原则,直接影响会计实务以及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制定。传统会计的概念中,稳健性是指“预见所有尽可能多的损失,但不预期任何不确定的收益”(Bliss,1924),即如果没有法律意义上存在可以证实收益存在的证据时,是不允许确认收益或预期收益的。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1970)将稳健性定义为:“企业投资者、管理者和会计工作者都偏于低估资产和利润,以避免在计量过程中出现的小偏差。提出了稳健性理念。”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80)中指出,稳健性原则是指“对于不确定性的一种审慎反应,以确保经营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内在风险被充分考虑到。因此,在未来收到或支付两个估计的金额之间有同等的可能性时,稳健性要求采用比较不乐观的估计数。”然而,这种概念并没有对不确定型的审慎反映做出清晰阐述,以及怎样实现充分考虑企业不可预期的风险,(Givoly和Hayn,2000)。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1989)在其概念框架中对稳健性定义如下:“稳健性是指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需要运用判断做出必要的估计时,判断过程应包括一定程度的谨慎,以便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在近些年的学术研究中,广大学者均广泛引用Basu(1997)提出的关于稳健性的概念:“相比‘坏消息’而言,会计人员倾向于寻找更多的证据来支持对‘好消息’的确认,即会计盈余反映坏消息比反映好消息更及时”。 在此基础上,Beaver和Ryan(2005)将会计稳健性明确区分为条件稳健性和无条件稳健性两个子概念。条件稳健性指的是盈余反映坏消息比好消息更快,当期消息的性质和盈余反映速度有直接关系,又称为盈余稳健性、损益表稳健性或事后稳健性,条件稳健性的例子包括存货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长期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等。无条件稳健性指的是会计程序中应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通过加速费用确认或推迟收入确认产生预期未记录商誉的会计方法和估计,而持续低估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使净资产账面价值相对较低,又称为“资产负债表稳健性”或“事前稳健性”,它是一个总体的偏见,和当期的消息没有关系。无条件稳健性的例子包括内部无形资产研究成本的立即费用化,资产的折旧采用超过其经济折旧的加速折旧法等。
1992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第一次对稳健性原则提出了明确要求。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不足之处,该准则没有明确提出稳健性原则的概念和含义。而2001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稳健性的概念首次做了比较清晰的解释和阐述: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
20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稳健性的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明确。新会计准则的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与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在对稳健性的定义进行阐述时估计二字被突出强调。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稳健性动因分析
Watts(2003a),提出影响稳健性存在的动因有大概有四种:公司契约、法律诉讼、税收、会计管制。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运行环境还不够完善,在契约、诉讼和税收方面,我们对稳健会计信息的强大需求与美国市场相比还存在差距。在目前环境下,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稳健性变化的重要因素主要是会计管制,即会计准则对于稳健性要求的变化可能使上市公司不同时期的会计盈余的稳健性程度产生结构性的变化。而我国许多学者也证明了会计管制的变化对会计信息的稳健性程度有着重大影响。(秦勉、王玉蓉,2007;朱茶芬,2006;贾瑞芳,2008;迟旭升、洪庆彬,2009;曲晓辉、邱月华2007等)。
三、新会计准则在会计稳健性方面的突出变革
1. 首先在财务会计的目标定位方面新准则明确提出: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与原准则相比,新准则对财务会计目标的提法更加有机地统一了会计信息的“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
2. 新会计准则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这一章中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坚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这是稳健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一在我国准则制度中的第一次明确提出,稳健性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提升。明确提出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而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规定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首要一条要求贯穿于整个准则制定体系的各个具体准则内容中。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的财务报告在为企业投资者和社会公众信息使用者做出科学决策提供相关、真实、可靠、公允的会计信息的同时,对会计确认计量原则作了严格、系统的规定。
3. 会计计量的基本概念及其属性也是第一次在新准则中提出,基本准则规定各会计要素一旦被确认,应及时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会计报表中。会计要素的确认必须以按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为前提确定其价值,充分体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4. 新准则明确提出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五种计量属性。其中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一大亮点,也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趋同的重要标志。同时,为防止利润操纵导致公允价值滥用的情况发生,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前提有明确的界定:必须保证所确认会计要素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并取得。
5. 新会计准则对原有的财务报告披露要求作了全面梳理和显著改进,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新会计准则对信息披露的时间、空间、内容、范围的全面而系统的规定,有助于促进企业提高包括盈余信息在内的会计信息的质量。
四、会计准则背景下对会计稳健性影响分析
新会计准则从源头上防范盈余管理行为,对利润的操纵行为具有制约作用,可提高盈余数据信息质量,使其更能真实地反映公司的实际业绩。同时,以提升盈余稳健性为基调的新会计准则也顺应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总体趋势。
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稳健性有着明确的定义。相较于美国FASB的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相比,我国新准则对于会计稳健性在整个会计概念结构中的定位层次更高。在新会计准则中会计稳健性是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部分,即新准则将会计稳健性定位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限定条件,而不仅仅是会计处理的一个原则。
然而,新准则对于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强调可能会对会计稳健性带来冲击。新准则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而公允价值被认为是稳健性的对立因素,那么新准则如何体现以提升盈余稳健性为基调的呢?
首先,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使用是有严格范围限制的。新准则只允许一部分资产项目,比如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使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而且,新准则强调:“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也就是说公允价值的运用要以可靠计量为基础,历史成本仍然是首选计量属性。
其次,理论上讲,公允价值计量在体现客观真实地反映交易和其他事项的会计本质方面,可能是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但是,如果市场环境不活跃, 就难以直接获得公允价值,导致必须使用现值技术来进行估计。这种估计会涉及大量又不确定性的因素,需要特定主题的估计。在这种情况下,要使会计师在会计的确认和计量过程中不受主观意见左右和不带任何偏见,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即使面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提出,稳健性原则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再次, 新准则中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范围进一步扩大,对其确认和计量的规范更加具体,并进一步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将不允许转回。这就意味着:只允许对长期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而不允许对其进行重估,这种不对称的要求本身就是稳健性原则运用的重要体现。
五、实施新准则过程中有效提升盈余稳健性的几点建议
1. 严格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加强相关评估机构监管建设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作为新会计准则的重要变革,在准则实施过程中是最难绝对把握的。金融工具等准则明确要求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首先要全面分析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各种因素,同时密切关注市场活跃价格从而保证最大程度上合理确定公允价值;对于不符合准则规定的关于使用公允价值前提的事项,要采取不强求的使用态度。此外公允价值的计量确定离不开相关评估机构,因此,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相关评估机构的监督管理,合理规范评估业务从而提高评估质量,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2.逐步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制度,提高会计环境质量
作为一个会计准则体系需要有相适应的制度环境与其共存,会计准则的实施氛围在我国还不够原则化和制度化,上市公司治理环境本身还不够完善,存在国有企股东缺位、市场监管不力、一股大等弊端。逐步完善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监管“空白地”的建章立制,保证合理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保证新准则实施环境的公正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不良现象的滋长。同时我们仍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即企业会计制度就目前我国市场环境看还不能立即取消,必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非上市企业在一定阶段内仍会实施企业会计制度。为避免新旧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的冲突,《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亟待解决。
3.充分结合会计信息披露,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
在处理会计实务过程中遇到不确定事项时稳健性原则要摆在首位,然后才使用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所以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必然受到不同判断结果的影响。由此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带来差异化,影响信息使用者做出科学决策。充分的信息披露能有效地提高信息可比性和及时性,从而使与企业有利害关系者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充分体现稳健性原则的若干问题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包括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的应用程序、时间和范围。
4.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为新准则有效实施创造良好的运行基础
企业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优化建立企业组织结构、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打造高效可行的运作程序,设立先进可靠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提升企业及时获取信息能力,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等等。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对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会计核算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断加强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完善企业内部监督与评审,保证内控规章制度有效落实,为新准则实施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和基础。
5.加强会计人员关于新准则制定和实施的专业培训教育,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
会计人员在会计实务处理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新会计准则涉及很多新的会计理念和核算方法,如公允价值的确定与运用、金融资产的分类及其核算、各类资产减值的核算、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合并报表的调整、研发费用的划分等等,扮演着报表编制者和估计师双重身份的财会人员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为保证新准则有效实施,加强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教育,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曲晓辉,邱月华.强制性制度变迁与盈余稳健性――来自深沪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7,7
[2]李增泉,卢文彬.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发现与启示.会计研究,2003,12
[3]潘哲盛.我国新准则背景下的会计稳健性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5)
[4]李军蕊,熊正平.新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稳健性和盈余质量分析.会计之友,2008,7
反应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范文6
一、《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的主要内容
(一)财务报表列报目标 委员会提出财务报表列报的三个目标:一是描述一个主体业务活动的内在一致的财务状况。该目标要求各财务报表上项目之间关系清楚,且财务报表之间尽可能地相互补充。二是分解信息以便其有助于预测主体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分布、不确定性的财务报表分析时,使用者需要合理的分解的财务信息。因为如果各项且经济意义不同,使用者在预测未来现金流量就需考虑该差异。三是帮助使用者评价主体的流动性和财务弹性。有关主体流动性的信息能帮助使用者评价其在融资合约到期时的履约能力,而有关主体财务弹性的信息能帮助使用者评价其投资和应对未预料资金的需要的能力。
(二)财务报表项目分类 委员会提议的财务报表列报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改变报表项目分类理念和方法,即委员会支持按主体业务活动列报,根据管理层的意图进行分类而不是按约定俗成的要素分类,其理由是运用该方法编制的财务报表能反映管理层如何对待和经营主体及其资源。该方法能使管理层将其业务活动的独特方面提供给其财务报表使用者。至于列报顺序只要在主体自身的每张报表中一致,可以按不同的顺序列示报表中的部分及内部分类。并且还要列示每一部分及其分类的小计。全面收益表也要有利润、损失或者净收益的小计以及全面收益合计。表1是提议的财务报表项目分类表。
(三)财务报表格式 提议列报模式要求主体提供的一套完整财务报表包括:财务状况表、全面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和权益变动表及附注,并要求分别列报其有关创造价值方式(业务活动)和为业务活动的融资方式(融资活动)。具体包括:主体在经营活动部分应进一步将业务活动与投资活动的信息分别列示;主体应根据融资来源来分别列报为业务融资的信息;主体应分别列示非持续经营与其持续经营和筹资活动信息;主体在财务状况表和现金流量表中将其所得税与其他所有信息分别列示。主体在全面收益表中应单独列示以下各项有关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信息:持续经营收益(即来自于经营活动和融资活动的净收益或净损失);非持续经营收益;其他全面收益项目(税后金额列示)。
二、《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的简要评介
(一)财务报表列报理念的变化 一是列报的目标导向:决策有用观。该讨论稿受美国的影响,面向资本市
场,明确提出对外财务报告的通用目标是:提供有助于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及其他信息使用者进行投资、信贷和类似资源配置决策的信息。这表明:一方面其使用者是广泛的(主要包括权益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雇员、客户、政府及其机构和管制机构、公众成员),而不仅仅是满足单一集团的需要,即反映的是主体观,;另一方面将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为决策有用性,但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同样希望评估主体管理当局履行的经管责任,并对资源配置决策的信息表示关切。评价管理当局履行经管责任要求的信息通常也是资源配置决策需要的信息。因此,双方委员会认为,决策有用性包括了受托责任观,这样就没有必要专门将受托责任作为财务报告的目标。二是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内在一致。主体应首先将其财务状况表中的资产、负债按“管理层意图法”分成几类和项目,该分类强调与主体如何运用资产、负债以及其对待业务活动的方式相一致,还要求将该分类方法一致运用于全面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中。有多于一个报告分部的主体应根据报告分部如何运用该资产、负债为基础进行分类。分类决策权属于管理层,其分类的依据将作为会计政策讨论内容列示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就实际应用来说,主体在每一张报表中应用同样的标准分解、归类和合计项目,这样就使资产、负债、收益、费用和现金流量在项目层面有内在一致性,使用者可通过报表及其项目之间的关系计算重要财务比率。三是报表中心转移:财务状况表。从对项目的分类依据,即资产和负债的管理层分意图类法,到全面收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权益变动表的项目列报,均以财务状况表为基础,体现报表重心由收益表向财务状况表的转移。这种转移从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入和流出主体的角度定义资产和负债等会计要素,到该讨论稿提出对现行收益表的格式和内容进行改革(单一的全面收益表),目的是使财务状况表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使企业的业绩报告从更深层次上关注净资产的计价。
(二)财务报表的具体变化 一是财务状况表。财务状况表按主要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分类,而不是按资产、负债权益来分类。在业务和筹资部分列示的资产和负债将能清楚表明管理层在其业务和筹资活动中使用的净资产,将使使用者计算主要主体业务活动或融资活动的主要财务比率更容易。在每一类资产和负债内将被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小类,除非主体认为按流动性列示资产和负债能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在财务状况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中,主体还应列示资产负债合计数、短期和长期资产、负债的分类小计数。二是全面收益表。提议列报模式取消了目前允许主体选择在收益表或者全面收益表的列示收益要素的做法(两表法),或者在权益变动表中列示其他全面收益信息。所有主体将提供单一的全面收益表,在其中将其他全面收益单列。该报表应列示一个会计期间利润、损失或者净收益的小计以及全面收益的总计。因为全面收益表中有其他财务报表中相同的部分和种类,所以该表将列示比目前的收益表或全面收益表更多的分类小计金额。这些增加的分类小计金额使使用者能够比较不同财务报表的影响。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当一个项目的分别列示能增强其在预测未来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有用性时,主体应分别列示。委员会还认为一张全面收益表中包括全部收益和费用项目也便于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三是现金流量表。在现金流量表中,主体应采用直接法分别列示经营活动中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主要分类。原因是:直接法比间接法更符合提议的财务报表列报目标;直接法列示有助于使用者将经营性资产和负债、经营收益费用信息
与其经营现金收入和支出联系起来。提议的列报模式还包括从现金流量到全面收益的新的调节方法,并将其作为财务报表的附注,该调节方法将收益细分为现金基础收益、除重新计量的应计制基础收益、重新计量部分收益。由于不同组成部分在预测未来现金流量和评价盈利能力中的作用经常不同,使用者应分别项目来分析。另一个变化是将现金等价物独立出来,不再用与现金同样的方法列报。
三、《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对我国准则的启示
(一)强化管理层意图分类法 初步意见对列报项目的分类采用“管理层意图分类法”,即主体对业务和融资部分资产和负债应以最好反映主体使用资产或负债的方式进行分类。同时用一致的方式提供信息,主体按与财务状况表中对资产或负债同样的分类在全面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中列示资产、负债和权益项目的变化,即财务状况表中的资产和负债的分类,决定了资产和负债的变化在全面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分类。管理层意图分类法能使管理层将其特有的业务信息提供给财务报表使用者,在采用该种分类方法时,委员会考虑到主体会有不同的业务,且相同类型的资产和负债会在不同的业务中发挥不同的功能。我国新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分类强调根据管理层意图来进行分类,而对其他资产并未强调,会带来不一致。因此,我国应借鉴初步意见的做法,将管理层意图分类法贯穿于整个报表体系,增强各报表项目的内在一致性。
(二)改进资产负债表 初步意见将“资产负债表”改为“财务状况表”,首先,通过列报业务活动、融资活动中有关资产、负债以及有关净权益,能够提供主体财务状况,同时使用者容易计算主体业务活动或融资活动的主要财务比率。其次,财务状况表不再以要素为基础来分类,而是以功能为基础分类。业务和融资部分列示的资产和负债能清楚地表达管理层在相应活动中净资产的使用情况。列报的变化加上全面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中对业务和融资活动的分列,使用者就容易计算主体业务活动或融资活动的主要财务比率。另外,如主体经营活动的销售额能直接与带来销售的经营性资产比较,与利用目前财务报表相比,使用者能更容易、更直接地评价经营资产报酬。有些使用者喜欢用负债权益比率(或者其他财务杠杆比率),该比率中分子用金融负债而不是全部负债,而使用目前列报方法很难区分金融负债与其他负债。我国应借鉴该做法改进资产负债表的列报方法,凸现“资产负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