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的任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运营的任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运营的任务

新媒体运营的任务范文1

一是深化调研、寻求定见,确保施行定见契合实践。为使标准摊区既便利市民生涯,又不影响市容情况和交通次序,市对城区的占道运营近况进行摸底查询,实地踏勘拟摆摊区地址,制订了《关于暂时占道摊区一致设置和标准治理的施行定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军同志还专门约请15位占道运营户共话暂时摊区设置和治理任务,并亲身走访占道夜市运营户调查有关状况;市城管局屡次召开座谈会,听取运营户对摊区设置的要乞降建议,接纳与运营户一起寻觅摊区设置地址的方法,既标准了市场运营次序,又保证了摊贩的好处。

二是加大宣传、做好发动,确保摊区设置任务顺畅进行。积极与宣传部分,省、市新闻媒体对接,及时暂时占道摊区有关任务,使任务公开化、通明化,并盲目承受市民和社会各界的监视;经过专题采访,执守《晚报》礼拜天特殊效劳热线等方法,具体解析有关政策,加大与广阔市民,特殊是运营户的沟通和互动。以做事处为依托,依照属地治理的准则,自动上门做好辖区占道运营户的思维任务,宣讲有关政策和事项,并奉告运营户摊位请求的有关顺序,对不契合请求前提的,耐性仔细做好分析和答疑,任务施行进程中,没有发作一同严峻影响社会不变的事情。

三是严厉搜检、公道公平,确保摊位安顿任务平稳推进。为包管有限的摊位可以优先分派到低保户、失业下岗职工、残疾人等坚苦群体。专门制订了运营户准入、退出准则,并由城管、纪检监察、做事处、社区等构成结合搜检组,对提出摊位请求的运营户严厉进行资历审核,对不契合请求要求的运营户做好分析阐明,关于造假、谎报状况申报摊位的,一概不予安顿,并对当事人进行劝诫。运营户入市后,未经同意私自将摊位转租、让渡别人或移作他用的,治理部分将作废运营户运营资历,将摊位另行布置。为鼓舞运营户入市运营,各区除依照规则收取运营户渣滓措置费外,2至3年内,不收取运营户其他任何费用。

新媒体运营的任务范文2

【关键词】呼叫中心;全媒体;电子商务;客户服务;课程设计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全媒体信息的多方位应用,呈现出信息瞬息万变、渠道高速交互的局面,提供给消费者多样化的信息源和多元化的信息量,同时开辟了网络互动交流平台。随着电子商务移动端的建设和发展,许多传统行业的企业将线下实体业务扩展为线上线下一体化,以增强客户体验,因此电商客服类职位的需求日益显著。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客户服务的课程设计只有顺应时代变化,在基于现代呼叫中心运营的基础上,充分融合全媒体的服务需求,增加电子商务客服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制订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一、全媒体电子商务呼叫中心的内涵

一个全媒体电子商务平台的目标,是要建立多媒体接入、一站式平台融合服务的网络营销模式及服务网络,包括传统语音呼叫、邮件、短信和新型微信、QQ、微博和互联网电子商务。在这个平台上,建立与客户接触的不同渠道,涉及与客户接触的不同周期和不同媒介,如咨询、服务、投诉、销售等。通过全媒体信息多元化、渠道智能化的平台优势,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服务,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进而使之成为最具竞争优势的服务平台和互动平台。电子商务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交易,全媒体呼叫中心是信息媒体和通信渠道的统一融合,并提供统一的接入、路由、排队、服务、处理和回复的综合通信服务。它相对传统媒介而言,不受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又比传统的互联网更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比如,网络与电话的结合就弥补了各自的不足,电话中不能产生视觉影响,只有声音,而网络是一个有声有色的环境,具备互动性强的特点。“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将是一场视听盛宴,全媒体呼叫中心是未来电子商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全媒体电子商务呼叫中心客服项目运营的条件

(一)构建运营中心

全媒体客户服务中心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渠道多元化、信息传播速度光速增长,原始的呼叫中心,单靠语音沟通已经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业务需求:以往的企业只是单纯地通过普通语音坐席来了解客户体验、处理客户意见,没有监测和洞察“互联网+”时代各种全媒体渠道,所以对市场态势的变化和异常不敏感,这种工作方式效率低,无法适应极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电子商务企业越来越重视云计算和大数据在客户服务和营销上的覆盖,我们通过大量的数据汇聚、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辨析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深入挖掘到消费者的购买初衷,还原购买场景,进而预测市场经济变化的形势,只有切实感知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并增加用户体验,才能扩大市场份额、增强企业和品牌的影响力。如何在中职学校教学环境的基础上构建可实现正常运营的全媒体呼叫中心?为此,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工作,首先参观考察了多所中职示范学校,结果显示,同类学校中并没有可参考的样本。其次我们把目光投向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生存的各企业,从他们的角度来思考,与传统环境下开展客户服务工作相比,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并具有一些新的行业特点。最后就是一些大型的呼叫中心,他们正在尝试为电话以外的多媒体电子沟通手段制订详细的运营及管理计划。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尝试设计席位、购买设备,建设电子商务呼叫中心。

(二)设计运营流程

基于全媒体呼叫中心的电商客服项目运营流程主要有两种,一是面向客户的关键流程,二是面向服务的关键支撑流程。面向客户的关键流程包括呼入服务流程、呼出流程、内部升级处理流程、危机处理流程及信息收集反馈流程。关键支持流程则是为了确保关键流程实施的实效性,从招聘和培训员工,到监控业务流程、规范现场管理等,切实保障了员工的服务质量。为了打造实战商业化的实训环境,首先明确业务及管理规则,保障客户服务的专业性和一致性;其次通过项目调研、实施、评估、分析,不断完善改进以对原有各项流程进行优化,归纳和创新了12种全媒体客户服务常规流程,包括:业务流程、工单服务、业务测算及排班、业务异常应对、投诉处理、线上问题处理、知识库维护和改进、持续流程优化管理、常见问题及预防、持续评估改进等。在运营流程的设计上,我们在实训中遇到许多现实的问题,比如服务水平指标经常被简单地当作呼叫中心的绩效指标或目标。事实上,它确实是全媒体呼叫中心运营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呼叫中心所有重要活动预测、排班、执行的决策基础。

(三)管理运营人员

从历年的中职电商专业对口就业的信息以及顶岗实习检查的数据来看,专业的电商客服岗位缺口很大,且呼叫中心的客服人员流失率相当高。电商呼叫中心的客服人员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是招聘信息,突出人员的基本要求,如语种、技能要求以及岗位职责;第二是收集招聘信息,进行面试,包括语音测试、表达、倾听、沟通能力测试和一些基本的电脑操作和文字录入技能测试;第三是培训,包括公司项目、管理制度的介绍,安全教育和业务的培训等;第四是进入试用期,在此前期,监听人员和班长将对新进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考评,这段时间内班长要主动了解和信任新招的人员,做好辅导工作。如果合格将会被正式录用,录用后根据录用企业的实际需求不同,会安排一系列的针对员工个人成长的培训,比如:入职关怀,可以稳定新人情绪;心理辅导课程,可以帮助客服人员舒缓负面情绪;企业文化参观,可以建立企业的归属感。电商呼叫中心的客服人员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呢?这将直接影响客服人员流失率的高低。第一是技能培养,在一线人员中提拔优秀人员进行其他技能业务培训,结合其个性特征及培训结果综合判断其可成为哪个业务组的后备补充人员,为其职业能力的提升打造基础。第二是精英培养,为团队中专业表现优秀的员工提供公司内部或外部的专业技能提升培训课程,帮助其进行个人能力的成长。第三是储备干部培养,在一线人员中提拔优秀人员结合其个性特征、适合发展岗位进行有意识的培养,通过储备干部管理培训合格后,成为管理团队的储备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可获授权承担一定管理工作,提升应变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为将来的职位提升夯实基础。

三、基于全媒体呼叫中心的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的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首先,我们以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的工作岗位职能为导向,配合实际的工作项目,或者模拟工作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得到工作体验,突显对学生实操能力的考核,同时注重培养和提升职业素养。这样的设计理念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讲授型课堂,而且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典型的项目教学模式,进一步实现与行业岗位职能的无缝对接。其次,以全媒体呼叫中心客服的主要工作内容来进行项目设计和制订考核标准,学生的实操过程即为客服实际工作过程,项目的设置,必须是来源于实际工作,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综合能力运营特点。我们希望项目内容具备普遍性和实用性,使学生通过项目训练能适应一般电商客服岗位的需求。

(二)课程目标

客户服务作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课程面向呼叫中心坐席代表、客户服务代表(CSR)、电话营销员、客户经理等客服类职位,系统地教授客户服务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提升职业素质。通过理论学习和项目实践,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信息化媒介,如电话、QQ,聆听客户需求,应对各种异议和投诉,进而化解客户的抱怨;同时能针对产品的特点设计说词,进行主动营销,从而胜任电子商务行业网络营销、客户服务等工作。

(三)课程内容

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导向,电子商务客户服务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面对日新月异的电商客服类岗位的实际需求,系统讲授客户服务领域的知识,增加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后续顶岗实习和就业奠定基础。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上遵循了“职业活动导向,项目载体、学生主体”的原则,较好地贯通了“用项目模拟工作环境,用任务训练职业能力”的思想,课程设计体现实际岗位需求。以实际工作内容为基准来设计各种训练项目,学习实践过程反映岗位工作过程,主要内容包括:语言和听力训练、抱怨与投诉处理、网络营销、情绪管理等。

(四)课程组织形式

本课程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演练,通过教师的引导,组员之间相互配合、协商互动来达成教学目标。我们可以视班级人数进行合理分组,强弱搭配,每组5-6人,同时选出组长,有效组织小组成员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体现职业环境特点的教学氛围,通过岗位角色扮演,把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素质巧妙地蕴含在一个个项目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提升岗位技能,促进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在此过程中,教师担任教学的组织者和裁判者,及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评,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与此同时,独创项目实训周,引入企业人员和真实项目,首先让企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如业务流程、产品信息、软件操作、工单填写等培训。其次,由熟练的企业客服人员一人对应一个小组,进行演示和实操指导,并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与教师一起进行辅导。最后,由真实的企业考评分数替代一部分的课程考评分数,体现真实有效性。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引入,全媒体呼叫中心所要承担的工作职能更加多样性,同时具备智能化、信息化、复杂化等特点,消费者对信息时代客户服务的要求随着媒介的不断更新和演变,他们的行为习惯正在产生巨大的改变,单纯依靠传统的客服热线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的呼叫中心正在成长为功能更强大的全媒体服务平台,因此,中职教育的电子商务客户服务课程也将把各种媒体的应用融入课程的学习中,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适应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赵溪.呼叫中心运营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张水云.中国呼叫中心产业的发展与规范[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3]周哲敏.多媒体呼叫中心在线客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4

[4]严青红.浅谈中职电商客服人员的培养模式[J].职业,2016(21)

新媒体运营的任务范文3

广告的发展随承载媒体不断演进,从早期传统媒体到互联网媒体,至2000年左右中国移动引入DoCoMo的iMode模式,搭建移动梦网并开启移动增值及WAP媒体时代,广告进一步从平面、桌面到移动时代演化。区别于前二者的单一承载形式,基于移动终端的不同应用具备不同媒体特性及呈现方式,在WAP站点广告的基础上,广告运营商进一步发展出短信/互动营销广告、彩信/手机报刊广告的广告形式。

艾瑞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大屏触控移动终端的流行,基于各类操作系统开发的移动应用(App)成为移动广告新的载体。受益于移动互联网整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更新迭代,移动应用广告被行业视为新的蓝海,具备极大的掘金机会及战略意义。

平台化成应用广告主流运营模式,参与企业迅速增加

艾瑞咨询根据移动应用广告平台运营方不同,将国内已有平台分为手机应用商店内置平台、第三方平台及移动广告优化平台。

手机应用商店内置广告平台:多数提供广告服务的应用商店为操作系统提供商,处于产业链上游,具备较大掌控力及话语权。其提供广告服务优势在于兼具渠道特征,拥有海量且直接的App资源,具备广告智能投放及精准监测的条件。目前手机应用商店一般采取收购或外包方式提供广告服务。国内类似平台有中国电信天翼空间、机锋网等。

第三方移动应用广告平台:第三方平台是该行业参与主体,参与企业多样。除新型垂直类移动互联网企业外,传统广告网络公司、手机广告网络公司、无线增值服务提供商等也都参与到市场中来,依托各自优势提升平台竞争力。

广告网络公司:传统广告网络公司涉足移动平台是近来行业发展的普遍趋势。该类企业在互联网领域具备长期积累的品牌广告资源、广告智能投放及管理等优势。其进入市场一般采取广告主资源迁移、移动应用渠道合作等方式进行。国内代表企业有易传媒等。

手机广告网络公司:传统上专注于短彩类广告、wAP广告及手机报刊广告的公司,依托手机广告的平台运营优势,将App纳入广告平台覆盖范围。该类企业在手机端广告上具备长期运营经验,具备媒体覆盖及用户通达优势。国内代表企业除亿动广告、百分通联、架势无线、哇棒等传统手机广告网络公司外,也出现有米、微云、多盟等新兴以App覆盖为主的垂直类企业。

新媒体运营的任务范文4

本期,《客户世界》媒体采访了上海微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顾立庭先生,他将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为我们深度解析当下企业服务市场的发展趋势和运营解决之道。

《客户世界》:您如何看待新型平台技术给客户服务领域带来的变化?

顾立庭:首先,近年来服务企业中的人力成本逐年增加,据行业数据统计,从08年到14年人员工资上翻了一倍左右,这迫使企业开始考虑使用软件和系统来提高人员效率,给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节省更多成本。精细化运营成为很多企业生死攸关的事情,基于云技术的SaaS模式解决方案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和使用门槛,让无论是小企业、中型企业或是大企业在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享受到软件使用的便利性。

其次,当企业使用移动化和云端的平台技术以后,消费者随时随地使用服务的便捷性会大大提升用户体验,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企业可以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来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管道,将其深度融合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

第三,在新技术的驱动下,企业提供的服务不再仅仅是解答客户的疑惑和进行服务支撑,直接快捷的沟通渠道、统一的知识库平台以及大数据分析和智能交互等多重能力将帮助企业服务平台支持更为复杂的信息交互和客企互动活动,同时渠道也将具备扩展的可能。

《客户世界》:您认为当前企业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点和难点有哪些?

顾立庭:当前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品快速迭代所带来的挑战与风险。以手机制造业为例,其快速迭代已经发展到极致的水平,一个新款的智能手机产品生命周期6个月左右,而在传统制造业中一代产品的迭代周期是18-24个月左右。互联网环境加速了产品的更新速度,如果企业适应不了,就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面对如此快的产品更新速度,如何减少企业风险,保证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关键在于高效获取市场反馈、捕捉用户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如此才能帮助企业定义和修正产品及服务。反之,则会形成灾难性的后果。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建立一套有效接触客户、搜集反馈、快速了解市场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平台。

互联网企业的主要业务都是基于互联网的,天生具有大数据分析等优势,在技术以外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和接入服务资源;而传统企业的所有环节和数据更多的是基于线下的,则面临改造、对接和迁移的问题。

《客户世界》:如何理解“微企信息”的“微”?

顾立庭:“微”主要有两重含义,一是代表了企业应用软件产品的移动化小型化的发展方向,二是代表了服务对象的小型化,顺应了互联网经济的特征。基于这样一种发展理念,我们在创立后不长的时间内先后推出了三款企业移动应用产品,知新――企业社交平台,微会汇――会议/活动管理平台和微上客――全渠道智能客服平台。

“微上客”是我们于2015年4月推出的新型智能客服平台产品。它的特点是实时在线,可以轻松处理来自微信、微博、网页、邮件、易信等多渠道客服信息,客服可通过PC端和手机端随时随地提供服务。

《客户世界》:不同类型的企业在采用新型平台技术时,其业务模式、管理方式需要如何调整来适应?

顾立庭:对于互联网企业,可以很快上手使用,因为他们不需要面临转型的挑战,很多互联网企业没有设计自己的呼叫中心,也没有线下的客服和服务资源,所有的服务都在互联网上完成。而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因为它有线下的服务资源和服务手段,如传统的呼叫中心,线下的门店、人员等,则面临着对接和转型,对于这样的企业,则需要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咨询,而微企信息的优势也正在于此――有大量的服务于传统企业的项目和经验,包括整合传统IT和互联网IT、传统服务和互联网服务。

《客户世界》:“微上客”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顾立庭:目前,微上客客服平台的客户主要分布于快消、金融(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制造业、生物制药、电子商务等领域。例如达能集团在今年上半年正式使用了微上客产品,达能集团对消费者开放的服务渠道分别有旗下各品牌官方网站的Webchat、微信、微博等。

《客户世界》:关于在线渠道运营,针对传统企业,您有什么可以分享的思路和经验,如何才能做活一个渠道?

新媒体运营的任务范文5

关键词:IPTV广播电视电信互联网

一、我国IPTV发展现状

IPTV作为电视新展现形态的数字新媒体,日益被用户所看重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与全球IPTV快速发展大趋势一样,随着国内运营商IPTV试商用的地区与规模逐渐扩大,以及广大消费者对IPTV认知程度的提高,在用户规模总量偏小的基础上,我国IPTV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态势,IPTV用户总数已经从2004年的4.6万增长到2007年的120.8万。2008年以来,虽然处在电信业产业重组的诸项事宜未落定而造成不利影响的背景下,我国IPTV用户总数仍然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底,全国IPTV用户数突破300万,与上年同比增长超过1.5倍。

IPTV等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发展印证了电信业的媒体属性。就电视内容本身而言,与传统电视(有线、无线、卫星)相比,IPTV并无区别。由于网络互动性特征的存在,让IPTV更方便地提供视频点播、互动游戏等交互式增值服务。电信重组改变了现有电信运营商的格局,中国电信将是IPTV发展的先行者,中国联通是IPTV业务的追随者,中国移动将凭借其资金实力,将IPTV作为发展固网业务的主要手段,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助力。

二、我国IPTV存在的发展问题及其政策原因

IPTV代表着三网融合的发展方向。我国IPTV发展总体规模明显偏小,庞大的宽带用户群是IPTV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如何在宽带用户中大力发展IPTV用户,是电信企业等IPTV运营主体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IPTV是集互联网、电信、娱乐于一体的新型业务,它涉及PC终端和电视机终端。因此,传统的单一电信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IPTV业务发展的需要。从2003年至今,经过6年多的运营,我国IPTV运营商仍然面临运营模式和生态链的问题,如内容、运营模式、收费模式和生态链等,依然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但各运营商都在积极探索自己的发展模式。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说已经找到了完全适合IPTV发展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与IPTV类似,从全球来看,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融合性业务商业模式都还处于探索阶段。盈利的根本除了成本因素之外,扩大用户规模及提升其ARPU成为关键。数字电视的发展就是如此,仅依靠传统的广告盈利也有很多问题。

数字内容是IPTV等数字新媒体吸引用户的根本动力之一。随着数字新媒体的爆炸式增长和人均媒体消费的提高,内容为王的日子即将来临。但是,我国IPTV主要运营主体——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国有电信企业在内容上不具备竞争优势。我国互联网上混乱的版权状况和免费的业务形态,对IPTV内容价值形成较大压力。部分IPTV运营企业已经遭遇知识产权费用过大等问题;当前IPTV传播的内容主要以传统电视节目为主,新颖的、有吸引力的数字新媒体内容还相当缺乏。实际上,我国的传统电视节目也不能满足观众对媒体内容的渴求,只有15%左右的电视节目是首播的自制内容。

IPTV具有区域竞争市场特征。从竞争的角度来讲,每一个IPTV运营商所面临的竞争对手首先是当地的广电系统。在很大程度上,IPTV产业发展的最大阻力来自于当地的广电系统。目前,部分地区正在尝试从党建、农教等行业性业务入手,逐渐拓展与电信在IPTV经营上的合作范围和合作层次。

三、我国IPTV发展趋势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深入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我国面临的长期任务。我国广播电视、电信和互联网等不同的网络设施产业,正加快从产业分立走向产业融合的步伐,是产业发展大趋势。在此背景下,随着2008年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关政策的调整,我国包括IPTV在内的三网融合性业务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

IPTV竞争优势来源于其个性化、人性化的电视节目内容和互动形式。随着应用的不断普及、市场规模的扩大,IPTV市场将吸引更多的内容提供商、内容集成商和增值服务提供商的进入,他们将为内容的创新、业务模式的探索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TD-SCDMA的大规模商用和新一轮电信重组的完成,3G已经走入大众市场。从用户角度来看,3G终端可以成为IPTV用户终端的有效延伸。借助于3G终端个性化,IPTV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将会得到极大释放。

随着新一轮电信重组的完成,运营商不同的发展战略对IPTV的发展将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是,对于三大全业务电信运营商来讲,IPTV都会是其业务组合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已经获得IPTV牌照的5家IPTV牌照运营商已经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发力IPTV;而广电运营商通过数字电视双向改造和互动化也在推进向数字新媒体转型。2008年底,我国拥有300万IPTV用户,到2011年,我国IPTV用户总数将达到2200万。

产业共赢是IPTV和数字电视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IPTV的媒体属性要求IPTV运营商以市场为基础,以网络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积极与媒体、娱乐、信息内容服务合作。IPTV业务运营的核心问题并不在接入带宽上,而是在内容上,这是电信的弱项。因此,要满足市场需要就必须发挥IPTV与数字电视的功能互补性。除功能互补之外,还表现在覆盖区域的互补上。在那些有线电视不能覆盖的地区,IPTV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IPTV是下一代网络(NGN)中最重要的业务之一,也是未来数字家庭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业务形态。随着ICT的发展,电信网、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的融合已成必然趋势。三网融合发展要求电视机终端和PC终端都可以同时连接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在接入互联网的同时能够接收数字电视广播。多种接入方式并存,保证以最优的方式提供单播、组播、广播和双向交互业务的发展,满足数字新媒体的需求,电信与广电产业价值链的融合必然实现。IPTV和数字电视运营主体应该摒弃成见,相互借鉴对方发展战略、运营经验,共同推进三网融合,形成合产业共赢的和谐发展新格局。

四、促进我国IPTV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

在全球IPTV快速发展和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大环境下,需要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强化三网融合政策的制度效应、立足IPTV的规模效应、培育电信和广电竞合效应、推进数字电视等媒体的集群效应,以有效促进我国IPTV产业进一步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1.强化制度效应,修订《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分类发放标准,扩大IPTV对内开放范围,制定互联网视听服务业务指导目录,做好IPTV发展的制度化、规范化工作,统筹促进三网融合相关政策,实现政策功能有效协同,消除制约三网融合的体制和政策性因素。

2.立足规模效应,以规划为导向,上下结合,重点突破,扩大IPTV应用范围和市场规模,推进产业化运营。以三网融合为目标,推进IPTV产业化运营。广电部门增加IPTV牌照申请的范围和牌照数量,为国有电信企业增发全国性IPTV运营牌照。同时,要快速处理有关IPTV业务的申请不能无故驳回申请。鼓励国有战略投资者投资IPTV相关数字内容提供企业,提高IPTV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

新媒体运营的任务范文6

IPTV作为电视新展现形态的数字新媒体,日益被用户所看重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与全球IPTV快速发展大趋势一样,随着国内运营商IPTV试商用的地区与规模逐渐扩大,以及广大消费者对IPTV认知程度的提高,在用户规模总量偏小的基础上,我国IPTV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态势,IPTV用户总数已经从2004年的4.6万增长到2007年的120.8万。2008年以来,虽然处在电信业产业重组的诸项事宜未落定而造成不利影响的背景下,我国IPTV用户总数仍然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底,全国IPTV用户数突破300万,与上年同比增长超过1.5倍。

IPTV等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发展印证了电信业的媒体属性。就电视内容本身而言,与传统电视(有线、无线、卫星)相比,IPTV并无区别。由于网络互动性特征的存在,让IPTV更方便地提供视频点播、互动游戏等交互式增值服务。电信重组改变了现有电信运营商的格局,中国电信将是IPTV发展的先行者,中国联通是IPTV业务的追随者,中国移动将凭借其资金实力,将IPTV作为发展固网业务的主要手段,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助力。

二、我国IPTV存在的发展问题及其政策原因

IPTV代表着三网融合的发展方向。我国IPTV发展总体规模明显偏小,庞大的宽带用户群是IPTV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如何在宽带用户中大力发展IPTV用户,是电信企业等IPTV运营主体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IPTV是集互联网、电信、娱乐于一体的新型业务,它涉及PC终端和电视机终端。因此,传统的单一电信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IPTV业务发展的需要。从2003年至今,经过6年多的运营,我国IPTV运营商仍然面临运营模式和生态链的问题,如内容、运营模式、收费模式和生态链等,依然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但各运营商都在积极探索自己的发展模式。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说已经找到了完全适合IPTV发展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与IPTV类似,从全球来看,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融合性业务商业模式都还处于探索阶段。盈利的根本除了成本因素之外,扩大用户规模及提升其ARPU成为关键。数字电视的发展就是如此,仅依靠传统的广告盈利也有很多问题。

数字内容是IPTV等数字新媒体吸引用户的根本动力之一。随着数字新媒体的爆炸式增长和人均媒体消费的提高,内容为王的日子即将来临。但是,我国IPTV主要运营主体——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国有电信企业在内容上不具备竞争优势。我国互联网上混乱的版权状况和免费的业务形态,对IPTV内容价值形成较大压力。部分IPTV运营企业已经遭遇知识产权费用过大等问题;当前IPTV传播的内容主要以传统电视节目为主,新颖的、有吸引力的数字新媒体内容还相当缺乏。实际上,我国的传统电视节目也不能满足观众对媒体内容的渴求,只有15%左右的电视节目是首播的自制内容。

IPTV具有区域竞争市场特征。从竞争的角度来讲,每一个IPTV运营商所面临的竞争对手首先是当地的广电系统。在很大程度上,IPTV产业发展的最大阻力来自于当地的广电系统。目前,部分地区正在尝试从党建、农教等行业性业务入手,逐渐拓展与电信在IPTV经营上的合作范围和合作层次。

三、我国IPTV发展趋势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深入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我国面临的长期任务。我国广播电视、电信和互联网等不同的网络设施产业,正加快从产业分立走向产业融合的步伐,是产业发展大趋势。在此背景下,随着2008年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关政策的调整,我国包括IPTV在内的三网融合性业务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

IPTV竞争优势来源于其个性化、人性化的电视节目内容和互动形式。随着应用的不断普及、市场规模的扩大,IPTV市场将吸引更多的内容提供商、内容集成商和增值服务提供商的进入,他们将为内容的创新、业务模式的探索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TD-SCDMA的大规模商用和新一轮电信重组的完成,3G已经走入大众市场。从用户角度来看,3G终端可以成为IPTV用户终端的有效延伸。借助于3G终端个性化,IPTV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将会得到极大释放。

随着新一轮电信重组的完成,运营商不同的发展战略对IPTV的发展将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是,对于三大全业务电信运营商来讲,IPTV都会是其业务组合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已经获得IPTV牌照的5家IPTV牌照运营商已经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发力IPTV;而广电运营商通过数字电视双向改造和互动化也在推进向数字新媒体转型。2008年底,我国拥有300万IPTV用户,到2011年,我国IPTV用户总数将达到2200万。

产业共赢是IPTV和数字电视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IPTV的媒体属性要求IPTV运营商以市场为基础,以网络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积极与媒体、娱乐、信息内容服务合作。IPTV业务运营的核心问题并不在接入带宽上,而是在内容上,这是电信的弱项。因此,要满足市场需要就必须发挥IPTV与数字电视的功能互补性。除功能互补之外,还表现在覆盖区域的互补上。在那些有线电视不能覆盖的地区,IPTV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IPTV是下一代网络(NGN)中最重要的业务之一,也是未来数字家庭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业务形态。随着ICT的发展,电信网、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的融合已成必然趋势。三网融合发展要求电视机终端和PC终端都可以同时连接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在接入互联网的同时能够接收数字电视广播。多种接入方式并存,保证以最优的方式提供单播、组播、广播和双向交互业务的发展,满足数字新媒体的需求,电信与广电产业价值链的融合必然实现。IPTV和数字电视运营主体应该摒弃成见,相互借鉴对方发展战略、运营经验,共同推进三网融合,形成合产业共赢的和谐发展新格局。

四、促进我国IPTV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

在全球IPTV快速发展和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大环境下,需要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强化三网融合政策的制度效应、立足IPTV的规模效应、培育电信和广电竞合效应、推进数字电视等媒体的集群效应,以有效促进我国IPTV产业进一步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1.强化制度效应,修订《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分类发放标准,扩大IPTV对内开放范围,制定互联网视听服务业务指导目录,做好IPTV发展的制度化、规范化工作,统筹促进三网融合相关政策,实现政策功能有效协同,消除制约三网融合的体制和政策性因素。

2.立足规模效应,以规划为导向,上下结合,重点突破,扩大IPTV应用范围和市场规模,推进产业化运营。以三网融合为目标,推进IPTV产业化运营。广电部门增加IPTV牌照申请的范围和牌照数量,为国有电信企业增发全国性IPTV运营牌照。同时,要快速处理有关IPTV业务的申请不能无故驳回申请。鼓励国有战略投资者投资IPTV相关数字内容提供企业,提高IPTV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