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导师制课程设计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导师制课程设计总结范文1
关键词: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本科生导师制;设计性实验;评价定量化
一、高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一)校内实践环节出现封闭性、延后性和被动性的特征
校内实践环节一般都有成熟的实验内容,“且多为验证性实验,不利于学生综合实验技能的培养,社会需要的前沿技术得不到及时补充”,造成体系封闭;新知识内容想要成为成熟案例,要经过长期整理,造成信息延后;实践教学内容多年不变,教法标准僵化,学生科研能力得不到足够训练,造成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
(二)校外实习环节的效率偏低
校外实习环节的设置本身就是因为校内实践不足,校外实习环节如果充分而完整地实施,理论上能够完成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的人才培养需求。但自1999年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后,本科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反映在实践教学体系上尤为明显。目前,学生就业压力大,派驻实习基地的教师数量有限,造成校外实习质量下滑,效率偏低,没有达到预期实习目标。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从上述分析看出,现有体系无法快速有效的与社会人才需求沟通,也不能充分满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必须考虑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一)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构架(图1)
整个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它们环环相扣,首尾呼应。
第一部分是从市场需求到人才培养规格的描述。与市场需求接轨最直接快速的方法,就是加大市场需求紧迫的热点技术研究。通过增强学生对研究的适应性,反过来再促进人才培养规格的实现,最后落脚点还是教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符合学校在快速变动人才需求压力下,灵活有效地调整培养目标的基本原则,将使学校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第二部分描述了在本科生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基本框架。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开放性实验室的建立、设计性实验的开出是此构架的三个关键性因素。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前提下,具有社会需求的科研项目以立项方式交给学生。学生组成研究小组,申请进入开放性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全过程,从查阅文献、制订研究方案、研发产品原型、组装测试到撰写研究总结报告,是对课堂知识的深化和检验,从中掌握较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开发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我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描述了本科生加强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学生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其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自然而然地完成了素质教育的任务。教师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研究中获得的成果,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申报大学生校园科技创新基金、甚至可以参与到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活动中。这就完成了本科生实践环节培养由单纯的学习型向社会型转变,增强社会责任感,丰富了工作经验,提升掌控自我发展轨迹的自信心。
(二)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反馈效应
1.设计性实验对开放性实验室的反馈效应。学生申请进入开放性实验室,能有效增加学校仪器设备的使用率,突出开放性实验室的服务功能,设计性实验研究结果亦可以作为开放性实验室运行效果的实证。
2.设计性实验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反馈效应。很多高校都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众所周知,导师考核量化问题是个难点。本文认为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的设计性实验的完成率和应用率可以作为考核指标之一。教师只有认真地挑选难度适中,实用性强的题目,并在指导中尽心尽责,秉着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才能激励学生高质量地完成项目。
3.开放性实验室对教学的反馈效应。开放性实验室对实验成果加以分类汇编,形成实践教学案例,可以加快在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的速度。
4.本科生导师制对科研的反馈效应。结合本科生导师的科研项目下达的设计性实验任务书,指明研究目的和方向,其研究成果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协助教师科学研究。
5.科研对教学的反馈效应。教师利用科研中积累的经验,补充课堂教学案例。
这个反馈体系也再一次说明了,创新型实践教学出发点来是满足社会用人需求,反馈归结点是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基本事实。
(三)现行与创新型两种实践教学体系的关系
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不是现行体系的替代,只是积极补充和完善,最终目标是加快高校实践与教学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究其原因有(图2):
1.现行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个层次,即教学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之间互相呼应,前一层次是第二层次的铺垫,后一层次是前一层次的结果和目标,以“密切联系实际”原则为指导,安排课程实验,指导课程设计,选择毕业设计题目。这种实践体系思路严密,内外配合,并且经过长期的运行,具有很强的可靠的、实用性和规范性。
2.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开放性实验室建立和设计性实验开出三个要素均具备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其中,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创新型实践教学环节成败的关键。从分类上看,本科生导师制有不同形式,如完全导师制――导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科研导师制――主要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工作,锻炼科研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优秀生导师制――英才教育模式,让最优秀的学生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在导师指导下脱颖而出,取得优秀成果。很明显我们这里使用的是科研导师制。因此这就意味着,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能力培养有很大优越性,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参与到我们的这种实践教学环节中(比如考研或者在非本专业领域希望有所突破的同学),由于不能完全覆盖教育对象,就必须依靠现行实践教学体系。
很明显,在两种模式相互结合的情况下,所有学生将获益最大。
三、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运行质量的评价
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与实施后,需要在学期末对其运行质量进行评价,即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正确衡量系统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这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该体系本质的认识,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为高校管理部门进行客观分析和制定政策提供重要的量化依据。
(一)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运行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现在领导组织、导师绩效、开放性实验室、设计性实验、学生状况五个方面。
1.领导组织。要求实施前必须建立质量控制领导组织机构,即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工作检查小组。由主管教学的院(系)领导负责,成员包括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检查小组负责审核导师资格,检查工作计划和记录,监督设计性实验选题、开展和应用过程。检查小组本身也要有明确的纲领性工作文件,包括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和改革措施。最后,要保障经费的合理投入、有效使用。
2.本科生导师。要求对本科生导师的师资结构加以合理化。除了科研有能力外, 更重要的是有社会责任感。要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熟悉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各教学环节的相互关系及全部培养过程, 具有专业学习指导能力; 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老师来做本科生导师。指导人数一般应控制在10-14人之间,指导过程中要有完整的指导记录。最重要的是,导师要尽量指导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中,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问题处理能力,最大限度的完成导师交代的设计性实验,并争取能将其应用到生产实际中。
3.开放性实验室。要求可以全天开放,保证有预约实验的学生准时进入。实验管理人员要专职配备,学期初就有实验室工作日程,按计划准备好实验要求的仪器设备条件,并做好使用记录。最重要的是,要定期对积累的结题项目进行汇编整理,为现行实验教学服务。
4.设计性实验。要求进行设计的学生有严格的文档记录,包括文献检索、开题报告、过程记录、组织分工、结题报告,并要提供必要的产品原型。
5.学生。学生定期对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满意程度进行打分,并要求学生提供结合设计性实验,参与大学生科技活动或创业创新比赛有关的实证材料。
(二)创新性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构成(图3)
(三)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评价定量化
这里,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最后对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定量评价。注意到指标既有绝对值又有相对值,既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因此必须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然后用线性加权求和法进行综合评估,其评估模型为
Si= Σwi xii= 1 ,2 ,3…, n
其中:xi 为n个评价指标的无量纲转换值, wi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四、结论
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实干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高校教学实践检验,也证明现行实践教学系统存在着一些缺陷。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加之有效的评估和管理,对现行实践教学体系无疑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完善,找到新的契入点,必将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有效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月秀.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15-117.
[2]韦卫星.基于导师制的本科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高教论坛,2005,(4)40-43.
[3]郑礼平.论科研导师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156-157.
导师制课程设计总结范文2
【关键词】本科生 导师制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16-02
1.引言
进入新世纪,我们国家提出了“强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性教育方针,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成为当前教育理论研究热点。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经验,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在我国部分高校得到了实践。所谓本科生导师制是指高等学校聘请那些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及综合素质较为全面的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给予学生在学习、思想、心理、生活乃至人生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关心和指导,既指导学生“做学问”,也指导学生“做人”。本科生导师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近年来本科生数量的大幅增加,高校师生比的下降,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旨在结合我国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寻找解决的方法,提出一种以研究生导师、青年老师和博士生为主体的导师团队指导制度,以推动我国高校导师制的进一步发展。
2.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现状
2.1本科生导师制的起源
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379年,由英国温切斯特主教威廉・维克姆首倡,牛津大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将其推广用于本科生的培养。当时导师制的主要做法是大学与学院分工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大学实施课堂讲授制,学院实施导师制,实现课堂教学和学院教学的结合。学院给学生指定导师,导师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针对学生特点形成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包括为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布置研究论文,提供阅读书目;与学生定期进行个别辅导谈话,就学生的品行表现予以训导;与学生进行学术讨论,自由地交流思想。20世纪70年代,牛津大学导师的职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虽然在其后漫长的岁月中,牛津大学经历了无数次变革,但导师制都被作为一种最值得信赖的教学制度保留了下来。时至今日,仍为牛津大学引以为傲,牛津大学历史上产生的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常被认为得益于此。
中国导师制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曾于1929~1931年留学牛津大学的费巩教授把大学生导师制带到了中国,他于1939年执教浙江大学时,写了《实施导师制之商榷》一文,认为“此种教法,重博览群书,不是重捧住一本课本或几篇讲义;重思想见解,不得强记呆诵,足以进启迪诱掖之功,养成有器识抱负之学者。因材施教,尤足使聪明才智不为愚劣庸陋所牵累。导师与二、三学子,时常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或集诸子共处茶点小饮于导师之家,剖析疑难而外,并得指示学生修养之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导师视门人如弟子,门人视导师如良师益友,从学之期虽短,而缔交则终身,受其潜移默化,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也。”
2.2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方面高校扩招致使师生比居高不下,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新形势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需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导师制逐步成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管理制度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自2002 年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全面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我国其他学校则处于不同程度的试点探索阶段。
2010年秋季,国防科大率先开办“钱学森创新拓展班”,目的是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先进做法,选拔一批优秀学员,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配备一流师资力量,提供一流教学条件,实施特殊配套政策,发现和解决本科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钱学森班”为每名学员配备1名导师,导师须有高级职称,教学科研经验丰富,教书育人工作成绩显著。导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帮助学员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并对学员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全方位指导。信息工程大学在此方面也已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3.军队院校现行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初确立大学生导师制的核心思想是:在教育教学方式上注重个别指导,强调导师对学生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在教育教学内容上注重德智并重,导师不仅指导学生的学业,而且关注学生的品行,同时关心学生的生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营造密切的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的氛围,强调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自由平等的交流。它蕴含的教育理念一是教育从根本上说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过程。二是教育是根据“人”的特点培养“人”的活动,而不是按照统一标准制造“产品”,必须因材施教。三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传授给学生系统化、理论化的书本知识即明晰知识,又要传授一些默会知识,即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步获得、积累和形成的经验知识。这些年以来,虽然很多军地院校在导师制的研究实践中已经有很多的尝试,但一直存在以下六个问题:
(1)没有教学任务要求约束,导致导师制成为教员个人的自觉行为。导师的职责定位既是对其工作范围的准确界定,也是正确实施导师制的关键所在。但在现阶段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中,并没有给导师以明确的教学任务要求,而且由于本科生培养的多方面需要和人们对导师制内涵功能的多重理解,造成一些高校对导师职责定位得比较笼统,导师的工作职责不清晰,使导师制成为教员个人的自觉行为,往往导师时间多时多辅导一些,而时间紧时就少辅导或不辅导,从而难以保证导师制的教学质量,也使得导师的核心培养目标不明确。
(2)一对一的指导方式加上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使得导师力量严重不足,指导时间难以得到保证。我国高校导师起初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选课和制订学业规划,但随着高校扩招和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本科生传统的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多方面需要,而本科生导师制适应了这种需求,因而成为一种被赋予了宽泛内涵与功能的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但高校的扩招也使得师生比例严重不平衡,一个导师往往需要指导十几名甚至数十名学生,再加上导师本身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不但导师制时间和效果难以得到保证,而且学生的多样性也使得导师的知识结构和精力严重不足。
(3)导师制中的导师职称结构参差不齐,师生交流的内容和平台不确定,难以保证效果。导师指导学生主要是通过交流的方式,而交流必须要有实质内容,同时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环境。牛津大学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各种潜质和才能都能自由发挥的平台,为各种可能转变为现实提供了条件。虽然我国现阶段有些高校实行导师制,但由于交流的内容不确定,导致导师指导的内容存在随意性;由于指导场所不确定,限制了导师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影响了导师指导活动的质量。同时,学生的人数众多使得所任命的导师年龄各异,职称结构和阅历、经验各不相同,导致指导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4)年龄原因使导师不了解学员,学员不理解导师,存在沟通困难。在现有导师制实施的过程中,因为导师都是由学校直接指定任命,学员没有太多的选择权,这就形成了学生必须适应导师的特点和指导方式,而由于部分导师与所带学生年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差异过大,从而导致在实际教学指导过程中效果不理想,学生不认可的情况。
(5)部分教师对导师制的认识不到位。有些教师对导师制不甚了解,误认为是学校把本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压在身上,对导师工作重视不够,继续把工作重心放在授课和学术研究上;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经有了专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做,自己再去管理和指导可能显得多余,于是只限于帮助学生选课,较少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6)导师制的配套措施不够完善,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完整的导师制度的内容包括聘任制度、评价制度、激励制度、导师职责及工作规范等。由于目我国导师制的实行还处于起步阶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学校在导师的任职条件和聘任方式上还存在一定差异,加上导师职责范围宽泛,导师工作不易量化,考核评价标准尚未确定,激励和配套措施不够得力,影响了导师工作的积极性。
4.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新思路和主要做法
4.1形成以教学小组为主体的导师梯队
导师主要依托系管理干部、教员、研究生构成(部分教员可外聘),改变以往导师制的运行模式,每名学员不仅仅是由单一导师进行指导,而是把学员和导师都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导师小组对应指导一个学员小组,导师小组由高职、中职、初职教员、管理干部及博士研究生搭配组成形成导师梯队,全方位对学员小组进行教育指导。这样既可以改变因导师与学员性格特点不同而造成的教学指导困难,又能够形成多元化知识层次,培养学员发散型思维模式,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建立导师工作制度和总结制度,成立导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导师导学工作的计划制定、协调管理等工作,还负责检查、监督、评估、考核各导师工作小组工作开展和导师的导学工作。每学期开学以教学任务的形式下达学期指导计划,然后按照计划严格执行,最后进行工作情况考评。确保导师小组每周开展教学指导、每月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每学期开展导师工作情况总结。
4.2采取课外全程导师制,全面培养学员
导师小组教学内容包括学员的课程学习、动手能力、科学素养、组织管理能力、事业心、责任感、品质意识、兴趣爱好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导师小组不仅在课堂上对学员进行教学指导,同时创造各种条件在课外对学员进行培养,并在适当时机配合管理干部做好学员在管理、训练和生活等方面的工作。形成教管统一的育人机制,做到日常管理、组织训练、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课外指导于一体。导师组在教学指导学员的同时,要注重学员兴趣爱好的培养。广泛开展军事、科技的兴趣小组活动,引导学员的军事素质爱好和宽阔的军事视野,提高学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3实行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指导模式
学员在导师小组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等活动,从而培养学员的科技素质;创造条件让学员到试训队或武器生产厂家见习跟踪,或参加部队的试验任务,使学员尽可能多地在任务现场感受氛围,亲身体验。每学年结束时,各导师小组要对学员一年的工作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重点分析学员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指导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不断完善指导过程,确保最终教学指导效果。
4.4开展以研促学的新型辅导模式
改变以往本科学员只是最后半年才进行毕业设计,而大三时只是进行专业基础课学习,没有导师辅导的情况。在第五学期提前下达毕业设计课题,在第七学期确定,中间允许学员对内容和方向进行改变,使学员尽早在导师小组指导下,开始准备理论基础知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丰富视野。同时也可将毕业设计研究内容与实践教学环节融为一体,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此外,让学员直接参与导师组的科研项目,通过参加活动和项目,感受科研学术氛围,培养学员的科研素质及创新精神。
4.5建立分组考评的机制开展考核
按照科学文化水平、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专业兴趣、身体素质等条件分组,并结合平时成绩、综合作业、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小论文、期末考试等环节,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进行考评。考核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并且采取全程淘汰机制。利用好学校的末位警示、中期考核等淘汰机制,使优秀的学员脱颖而出,末位的学员有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推动全体学员共同进步。导师小组及每名导师的考核由导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根据学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以及导师指导评估情况、工作能力等方面确定对导师工作的考核等级,并记入教员业务档案。考核等级为优秀的,给予一定奖励,并作为教员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取消下一年度导师资格。
5.小结
本科生导师制是本科生教学管理制度中的一种重要制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在各大高校中得到广泛采用。随着本世纪初本科生规模的大幅扩大,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困难。本文从高校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当前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导师团队为核心的新型导师制,为本科生导师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3册)[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9.
[2]何莉.本科优秀生导师制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导师制课程设计总结范文3
实验教学与外界环境脱节。实验教学应加强与地方企业的联系,积极开展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建高水平、多功能的实训基地,使企业、学生受益。
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还不够完善。
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对策
要彻底改变目前的现状,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实施一系列改革。
1.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根据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特点和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的需要,按基本技能训练、设计综合技能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三大模块进行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重组实践教学内容,形成金工、电工电子实习———基础实验训练———课程设计———综合系统性设计———以工程为背景的科研训练———创新科技竞赛训练等组成的一个实践训练环节链,构建一个“三层次、六类别”的实验实践教学新体系。
2.改革实验教学内容、突出多元化、系统化。合理安排不同类型实验的比例,优化基础性实验,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既有面向单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又有面向多门课程的综合性系统设计等。及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际应用成果引入实践教学,将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和学生申报的学术基金、实验室开放基金等课外科技活动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作为新的实验教学内容。
3.全方位开放实验室,在培养方式上体现层次化、个性化。完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实行全开放管理机制,设立课外实践教学学分、开放基金项目、科技竞赛等开放激励机制,采取预约式选课开放、结合项目课题开放、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全天开放等开放措施,设置丰富的开放实践教学内容,倡导学生自主性的实践学习和实践研究,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综合平台。
4.运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创建现代实验教学平台。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网络技术和仿真技术建立现代实验教学平台。进一步完善中心现有网络化信息平台的各项功能,实现视频教学、远程教学、远程设计等智能化、信息化教学功能,使教学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
5.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包。建设好面向行业、企业,高校网络化、共享型“专业教学、产品研发、职业培训”为一体的教学资源包。
6.建立实验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实施教师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和学生评估制度,每学期校、院学督导专家进行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三次教学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求教师和学校督导专家不定期跟踪听课,建立质量评价档案。
7.实行导师制。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导师制,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在高校内实行导师制无形中加大了对学生的监管力度,有力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8.积极开展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了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扩大学生创新科技活动的受益面,利用企业人才和资金在学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实质性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模式与课程体系,以专业合作为基础,选派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出国访问与进修,加强与粤港台三地高校的合作,并将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受益。
(二)在实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1.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注意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这是实验方法改革的核心,整个实验过程均强调必须由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强调学生的“三动”:自己动手,自己动脑,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策划、引导和激励。
2.集中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学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差异较大,为给优秀学生一个最大限度的能力发挥空间,在实验任务安排上将实验内容分为基本要求和提高要求;在教学指导中,教师对优秀学生提出更高的设计要求。
3.课内训练和课外竞赛相结合。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每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竞赛一到两项,并对参赛学生进行赛前培训、赛时指导、赛后总结;鼓励学生跨学科组队,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使学生在竞赛中享受创新的乐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应用。
1.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利用网站,在国内外积极收集相关资料,投放学院网站,提供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包括实验室介绍、仪器设备使用和多媒体课件等。实验课程的课件含相关实验的指导、实验过程、步骤、方法等。
2.多媒体课件的应用。通过精心设计与制作的各课程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仪器操作等,提高了教学效率。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结合使用传统的板书和挂图,避免“讲解员式”的讲课效果,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和富有启发性。
3.各种工具软件的仿真应用。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工具软件进行设计仿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设计参数对设计结果的影响。同时,这些工具软件也是工程应用中的常用工具,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4.网上预约教学。开通网上实验预约系统,学生可以自行决定实验指导老师和每次实验的时间与内容。
结语
导师制课程设计总结范文4
毕业设计是高校教学任务的最后一站,是设计类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笔者以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为例,根据当前毕业设计教学任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通过对毕业设计选题、指导、答辩、评价等环节的模式改革,实现高职院校社会人才输送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性人才的主要基地,教学模式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在注重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1],通过侧重学习实践知识与实用技能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室内设计专业作为培养室内空间设计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的课程体系,对相关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素养要求较高。毕业设计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训的最后一站,是教学计划中巩固与检验教学质量的有机组成部分[2]。然而由于室内设计专业特殊性与局限性,传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无法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科复杂性与特殊性,对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与创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教育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变革,在取得显著效果教学成果的同时也迎来了全新的挑战,特别是高职院校中的室内设计专业,面临着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的尴尬处境,导致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存在诸多不足。笔者通过调研多所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现状,总结出当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缺陷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院校更注重职业技能的训练,然而,受教学环境、师资结构等条件的影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仍无法摆脱传统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的影响,教学模式大多停留在教师传授理论知识的层面,学生作为单纯听课的受众,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境,导致知识结构仍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具备独立的室内空间设计能力。上述教学模式反馈到毕业设计教学中,最终就会导致大部分毕业生不具备社会需求的职业技能,从而丧失了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培养特色。
2.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偏低
室内设计作为设计行业的一部分,具备其独特的技能手段和行业特色。一方面,传统的毕业设计仍肤浅的停留在理念设计中,由于就业压力大、毕业课题缺乏明显主体性,大多高职毕业生只是为毕业而进行设计,从而缺乏针对性的研究与实际性考虑,使得毕业设计只是流于形式,不具备实际应用价值,无法充分了解社会需求,自身技能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进而无法顺利完成学校到社会的过渡[3]。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自身重视度不高或水平限制,毕业设计选题不具备良好的代表性和可行性,课题来源往往是历届学生做过的题目或较为陈旧的实际项目,学生通过参考以往方案或照搬设计思路即可顺利完成设计,使得设计脱离了实际生活,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并没有模拟实际设计过程,缺乏创新思维的锻炼和对设计作品的修改与磨合。
3.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美是因人而异的,设计评价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更多高职院校对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也不明确,一方面是大部分毕业设计课题无法变成实际空间场景,从而缺乏现实性;二是指导教师时间与水平有限,自身也缺乏实际设计能力,无法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设计作品进行指导与评价。毕业设计作为检验教学成果的试金石,广大高职院校理应加强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对于室内设计这种实践性更强的专业,更应重视对毕业生的设计考核,切实提升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从而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做好学子与社会连接的桥梁。
二、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提出的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针对性的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法,通过对毕业设计选题、指导、答辩、评价等环节的模式改革,努力培养具备一定设计能力的技术性人才,更好的与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和全民教育相互渗透[4]。
1.毕业课题的真实性
室内设计专业的社会性决定了它与市场之间的紧密关联性,将毕业设计课题来源选定为真实的社会项目,可以让学生将设计思想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将作品从图纸层面转化为实际场景。毕业设计与实际项目挂钩,既可以提高学生设计能力,也可以锻炼自身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增强毕业生的自信心与竞争力[5]。学校在将真实项目作为毕业课题的同时也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将毕业设计作为“竞赛项目”,企业相关人员参与评选并由企业提供奖学金,调动学生参与设计,深化设计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以赛促学、以赛精艺”的教学模式[6]。毕业课题的真实性与“以赛促学、以赛精艺”教学模式的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与专业能力,也可以让社会检阅学校与学生的成果,从而提升学校自身教学水平,培养出符合社会与行业需求的理论与实践兼备的设计人才[7]。
2.毕业指导的双导师制
教学模式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项目化”、“工作室”等方面展开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8],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监督、指导、评价也可以引入相关企业专业人士,在毕业设计的师资配备上形成高校、企业并存的双导师制。毕业课题采取真实项目在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以赛促学,以赛精艺”教学模式的实施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对教师队伍从通用理论型教学向专业实践型教学转型的一种要求[9]。然而受客观条件的制约,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很难满足这种要求。因此,将传统毕业设计导师制从院校导师转变为院校与企业并存的双导师制,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现存的教师质量问题。
3.毕业设计的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从本质上看是学生从学习向工作转变的过渡阶段,因此,毕业设计的课程设置应当从构建学生职业素养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发。只有设立新的评价体系,同时将学校、行业、社会三方都纳入到这一考核评价体系,才符合所有人需求,真正落实高职院校的教育职能。以往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评价机制主要为主题表达、装饰风格、效果渲染等课堂理论的表现,然而当毕业设计变为真实项目,其考核形式也将变得更为复杂和多元化,因此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院教师、企业人员与项目实际甲方三方共同考核才能将毕业课题尽可能从行业、社会角度进行公正评价。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评的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更可以突出设计对细节的处理和对甲方特殊需求的满足,社会场景的模拟度更高。通过导师指导及毕业设计综合考评,可以让学生在学校的“最后一课”变得更生动与现实,最终培养出具备高实践能力与实际设计能力的人才,实现设计行业全面、科学的发展。
4.毕业设计展示的一体化机制
“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是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10],将毕业设计作为学生系统化教育培养过程就要把毕业课题的项目设计融入到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中,进而在毕业设计展示中将毕业设计展览、答辩、求职纳入一体化流程中,既方便毕业生求职,也利于企业人才招聘。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的一次弹性转变,将毕业设计同人才招聘之间渠道打通,可以让学生从心理重视毕业设计,从行动上积极实践,从而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将毕业设计做成自己最合格的一份“简历”。企业也可以通过毕业设计更加了解学生,从而找到更适合企业的员工,减少人力、财力的消耗。
三、结语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是行业进步的必然结果。针对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偏低、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现状,通过充实毕业课题来源、毕业指导双导师制、完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引进一体化毕业设计展示机制等改革措施,院校教师综合素质得到改善,学生毕业设计水平可以得到不断提升,学生综合应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得到相应锻炼,社会对高职院校认可度也会逐步提升,从而迈入院校、企业、人才共发展的良性循环中。
作者:宋国栋 单位:北海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室内陈设设计课程设计探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06.
[2]黄艳丽,戴向东,李节.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初探[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1(12).
[3]刘春侠.“呼叫服务工作坊”解决方案[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4]李顿.社会转型期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现状、问题与政策选择[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06.
[5]韩倩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国际经贸语言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5(09).
[6]姜亚娟,邓伊玲,阚淑敏,杜佳.中职护理技能教学构建“以赛带教、以赛促学、以赛精艺”模式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18).
[7]宋国栋,尹云霞,郭峰君.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多元化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索[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03).
[8]徐群英.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3:06.
导师制课程设计总结范文5
关键词 创新竞赛;应用创新人才;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109-02
1 前言
我国的高校在不断地对学生参加创新竞赛进行研究和探索,对学生的培养和教学的改革也产生不少研究成果,扩展了高等教育的方法体系。国内各高校[1-2]已经普遍认识到创新竞赛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性,都在分析开展创新竞赛的作用与意义,讨论在开展创新竞赛过程中相关的管理措施、激励机制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国外主要国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3],但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国外大学都强调学术自由,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通过寄宿制和导师制在学习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等方面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的高校应借鉴国外的经验,优化校园校舍环境、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校风学风等,在加强师德建设、校风建设的同时,要在实验、实习和实训条件和学习生活娱乐的硬件设施方面增加投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和良性的、能促使学生更好成长成才和成熟的环境。
重庆市教委积极组织重庆高校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方面迈出扎实的步伐。以创新竞赛为切入点,从利用创新竞赛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创新竞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的重要意义。
2 创新竞赛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从科技创新协会动员学生报名参赛,到校内预赛、地区竞赛、国家级竞赛,这是一个坚持和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在竞赛的整个过程中,系统地把学生学习的多学科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消化和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创新兴趣,养成严谨求实、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吃苦耐劳的科学态度。总之,竞赛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竞赛知识有效结合,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科技创新协会鼓励学生参赛 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动员学生参赛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在准备阶段,科技创新协会动员学生参赛,通过橱窗、展板等形式,展示历年竞赛的作品,介绍作品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案,播放历年竞赛视频、图片等来激发学生参赛兴趣,鼓励更多的学生报名参加创新竞赛。
面向竞赛学生提供培训 报名参赛的学生由科技创新协会统一安排指导教师团队对其进行培训,学生根据竞赛的要求自己设计作品,从设计原理、设计方案等方面进行校内预赛,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根据竞赛经费的实际情况,优先选出前几名参加地区竞赛。
加强竞赛技能指导 学校通过开设培训课,分模块对学生进行长期竞赛培训,主要对参赛作品的功能、设计、结构、工艺制作、性能价格比、先进性、创新性进行多方面训练指导。根据竞赛的要求,地区决赛时要提交说明书(论文)、设计图纸、视频等资料,说明书(论文)撰写质量直接关系创新竞赛的成绩,加强论文撰写的规范性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在竞赛过程中,每个小组由指导教师指定一位组长,由组长将各个阶段的竞赛任务给组员分工,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工作,团结协作,使竞赛顺利进行。
积极开展科技竞赛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和能力,搭建学生科技创新的平台,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保障。然而,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教师是关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重要。
3 加强竞赛师资队伍建设,为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质量保证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必须有大量的既能承担理论教学又能承担实践教学的教师。专业技术过硬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保障。学校制定教师外出去企业培训的政策,由学校或者教师自己联系外出培训单位,去企业或者科研院所培训。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对应用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制定青年教师导师制 要更好地实行创新教育,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学校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而青年教师则是学校的未来。为青年教师选择副教授职称以上的大学教师或者工程师作为他们的导师,发扬“传、帮、带”的教学和科研带头作用,对青年教师科研、教改等方面给予指导,让青年教师更好明确发展方向和提高自己的科研、教改方面业务水平。鼓励竞赛指导教师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促进教学,全面提升竞赛水平。
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和培训 教师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学术会议、培训能指明工作方向。为支持学校教师进行学术交流,紧跟国际学术前沿,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学校鼓励和会议相关的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培训。参加学术会议、培训,得到名家的教诲,是自己业务发展的动力。名家之所以成为名家,是由于他们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的追求,一辈子的矢志不移,是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如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和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笔者在工作中注入新的活力,在竞赛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参加学术会议和培训的启示有关。同时,学术会议和培训对笔者教改项目的成功立项和教学课堂的创新也有很大的启发。
4 建立宣传和交流平台,为良好的学风建设提供条件
为了进一步加强创新竞赛的宣传,学校设置创新竞赛QQ群,开设宣传模块,包括竞赛种类与类别、竞赛时间、历届竞赛的基本介绍,学生竞赛成果展示,竞赛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学历、研究方向、教学研究成果等基本团队情况介绍,让学生能全面深入了解各类科技竞赛。
创新竞赛使那些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实践环节感兴趣,尤其对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他们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理论与实践相联系,通过赛前的培训及大赛的洗礼,各个方面更加成熟。这些学生的成才也对低年级的学生产生良好的辐射作用。
5 开展创新竞赛,促进教学方式改革
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竞赛的过程中发现,竞赛知识涵盖了多门课程的知识,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广,并且要求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加强学生对课程的运用。在教学方面可以做以下教学改革。
优化培养方案 在培养方案中开设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这门课程重点要求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需求,增加自己的社会责任感。题目要求实时性,能够给实际生活带来便利的设计。学生自拟题目,在这门课程中设计方案。
在原来传统的课程设计基础上增加创新专题 创新专题提高了设计的趣味性,扩大了学生对课程设计的选择面,增强了学生做课程设计的积极性。课程设计操作流程可以借鉴竞赛赛制,让几个学生一个组,指定组长,调动组员积极完成课程设计内容。在课程设计考核环节也可以借用竞赛答辩模式,调动组员的积极参与性。通过实践证明,优化培养方案、增加创新专题,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很好地促进了教学方式改革。
6 开展赛后总结
学生在比赛过程中,通过和兄弟院校交流,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比赛结束后,指导教师要求每位参赛学生写一个总结交给老师,总结围绕整个竞赛的亮点、不足和后续竞赛需要改进的方面。指导教师将每位学生的总结进行整理并装订成册,以便后续学生的参赛做参考。实践证明,这个总结养成了学生的赛前准备、赛后总结的良好习惯,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7 结语
积极开展创新竞赛,加强了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良好的竞赛成绩彰显了学校的组织能力和科研能力,有益于学校办学成果和特色的宣传,有益于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高。努力培养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和能力,搭建学生科技创新的平台,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保障。创新竞赛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为良好的学风建设提供了可能,同时让指导教师受益匪浅。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教师2013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工程综合能力竞赛,荣获全国一等奖一项,重庆赛区特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2014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荣获重庆赛区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2015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工程综合能力竞赛,获重庆赛区一等奖两项。
参考文献
[1]柏连阳,蒋建初,盛正发.基于学科竞赛的新建本科院校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8):65-66.
[2]夏百战,吕D.学科竞赛对独立学院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7):167-169.
[3]裴文英.国外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们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12):79-81.
导师制课程设计总结范文6
关键词: 信系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交叉性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156-01
0 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简称“信管专业”。它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它融合了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知识,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手段,深入研究并解决各类社会系统中的信息管理问题[1]。其重点是掌握分析设计方法及实现技术,利用计算机来搜集管理信息、挖掘分析信息,因此他与计算机专业有所不同。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既懂经济管理知识,又懂信息网络技术的高层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2,3]。
从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之后,其它各财经院校,理工院校相继创办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1998年教育部调整学科专业目录,把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图书情报检索、信息学及林业信息管理等专业合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管理门类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2]。虽然我国建立“信管专业”已经很长时间,但是还有部分老师和学生对这个专业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尤其是新申请到此专业的大学。咸阳师范学院于2007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置“信管专业”,隶属于信息工程学院,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2011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学生为43人。
1 信管专业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我院2011届信管专业已毕业学生43人,其中3人考取研究生(1名计算机方向,2名管理学方向),其余分别就业于软件外包、教育业、保险行业、电子行业、贸易行业等,还有8人没有签订就业协议。从就业的情况来看,信管专业学生就业面比较广,就业区域较广泛。但就业单位多是一些小型的信息科技公司,从事计算机方面的管理与维护工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其他人士对信管专业的认识不够,工作岗位需要信息管理专业,但招聘却明确注明需要计算机专业,造成许多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对信管专业的认识不够,学生不明确专业方向和目标,代课教师不能分清楚信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相同课程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从而造成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需求相脱节。
在对该校信管专业的大三本科生调查了解到,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不是很明确,对课程的设置不满意,对学习的重点也不明确,导致学生专业定位不明确,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2 信管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与思考
2.1 重视引导新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对于新入学的信管专业学生,要不断地引导他们明确专业方向,定期聘请企业人士为他们做报告,让学生知道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学生应该随时具有就业意识,及早制定方向,规划大学生活。
2.2 采用“本科导师制” 信息工程学院于2011年初步推出“本科导师制”,也称为“生活导师”,就是希望4-5名学生能够经常和教师就生活学习等方面进行交流,减少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陌生感和迷茫性。让每个学生在与导师的交流指导下,不走弯路,少走弯路。我院2011级信管专业学生共有45人,我所带学生有6人,在初次与学生见面交谈后,感觉学生对此专业了解不够,就业意识淡薄。
2.3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无论教师教授什么课程,都必须让学生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学习。例如,在教授信管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管理运筹学》的过程中,起初学生只一味地纠缠于公式的推导和运算结果的演算上,而无暇顾及其中的方法和思想,更谈不上掌握和理解。因此学生把这门课程当做数学课程来学。随后,我改变教学方法,重新订购了教材,主要侧重与讲解运筹学中的方法和思想,至于求解结果只需要使用Excel工具中的规划求解即可,对于信管09级的学生来说,此门课程学习比较轻松,而且也认识到这门课程所涉及到的领域,以及对就业的影响。
3 建设具有特色信管专业的措施
3.1 重实践,重应用 ①加大实践环节,减少理论授课;②实践教学独立设课;③建立实践模拟企业环境,建立实习基地;④加强课程设计,课程实验的比重;⑤毕业设计选题采用世纪工程背景的课题;⑥组织不同形式的校企学术交流活动;
3.2 培养一技之长,采用分支模式 ①一技之长纳入人才培养模式,可按不同标准培养不同的人才;②分支模式融入一技之长,在“专业”中划“专业”,学生自主选择主攻方向。
3.3 设置6+X专业课程方案 ①6为教育部明确规定必开课程,X为学院自开课程;②课程机动灵活,可随时加入专业特色的最新内容。
3.4 导师制的学习培养方式 ①学生入学起,教师指导并带领学生10-15名;②建立学生兴趣小组,可选择不同的方向;③师生形成团队与企事业单位合作。
3.5 工程教育,产学研结合 ①构建与工程教育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②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实验。
3.6 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①针对不同人才需求,结合企业发展方向,确定人才培养模式;②ERP专业方向,电子商务专业方向和管理信息系统方向多元化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教高[1998]8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