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单亲家庭学生关爱帮扶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单亲家庭学生关爱帮扶计划范文1
__市现有总人口14万,约有儿童4.2万人。2012年4月数据统计,全市共有困境儿童2431人,其中贫困家庭儿童1746人,残疾家庭儿童153人,单亲家庭儿童409人,留守儿童100人,流动儿童179人。
1.贫困家庭儿童。据统计,__市现有贫困家庭儿童1746人,大多分布在农村各学校。此类家庭经济来源单一、不稳定,且具有双重性,即大多数家庭属于残障、单亲或因病返贫家庭。这些儿童不仅面临物质生活匮乏,进一步生存发展空间狭小,同时也存在性格障碍、心理偏差失衡等问题,无法持续完成学业,易与社会发展脱节,出现贫困导致教育的缺乏,教育的缺乏又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
2.智障及患病儿童。我市目前在册残疾家庭困境儿童约150人,目前均能就学接受义务教育。为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__市专门建立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特教班现有学生16名,其中多是生理缺陷儿童或智障儿童,如盲哑儿童、残疾儿童,这部分儿童上学不仅要有专人看护,还要进行行为训练等形式的技巧培训,一方面家庭负担重,无力再让儿童继续接受教育,另一方面教育资源不足,经费紧张,无法满足儿童成长各项需求。
3.留守流动及单亲家庭儿童。家庭结构不全、家庭环境不稳定形成了留守、流动、单亲家庭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这类儿童由于缺乏社会重视、家庭关爱、家长监管和专业心理辅导,普遍存在学习成绩不佳、性格发育不健康、生活习惯差等问题。目前__市已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为摸排出的100名留守儿童、179名流动儿童、409名单亲家庭儿童建立了档案,下一步将有针对性的开展困境儿童家庭教育培训、“大手拉小手”结对帮扶等活动。
1.扎实开展“春蕾计划”活动。__市积极推进“春蕾计划”纵深发展,活动自2001年在全市实施以来,累计资助春蕾女童2436人次,发放助学金104.088万元;修建“春蕾小学”4所,筹集建校款95万元;举办“春蕾计划”实用技术培训班,免费培训学员237人,累计评选优秀春蕾女童50余人。“春蕾计划”已经成为妇联工作的品牌工程,成为凝聚社会奉献爱心的公益平台,成为一项社会支持、群众满意的公益品牌。
2.广泛开展“恒爱行动”系列活动。“恒爱行动”活动在我市开展以来,累计发放毛线300斤,回收新毛衣300余件,接收捐赠的全新毛衣、鞋帽、围巾和书本近2000件。活动不仅为本市困难家庭儿童、孤残儿童和特教学校的儿童送去爱心,还为革命老区孤残儿童送去了温暖;不仅为困难家庭儿童、孤残儿童家庭解决了实际困难,同时也为爱心人士搭建了一个关爱孤残儿童的慈善平台;不仅实现了物质增值,更实现了精神增值、社会资本增值和人的能力的增值,目前此项公益活动已成为针对孤残儿童的一项关爱品牌。
3.积极创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状况,__市各级上下联动,于2009年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七里镇中学、孟家桥中学建立了两所“留守儿童之家”,目前各项工作已步入正常轨道,管理机制逐步完善,达到了有一个稳定阵地、有一支教育队伍、有一个“一帮一”形式的“三个有”和有一个好的组织领导、有一套好的工作方案、有一种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的“四个一”工作要求,社会成效显著。
4.关爱帮扶等社会救助扎实推进。一是积极拓宽捐助渠道。__市妇联组织充分把握机遇,牵线搭桥,精心运作,向上争取资金的同时大力争取企业和个人支持,如吸引__立新超市等爱心企业、刘艳等爱心人士共同参与,为__市捐资助学活动的开展增添了活力和光彩。二是开展“爱心助春蕾”、“圆梦大学”等捐助活动。如:2009年组织机关干部对莫高镇因交通事故父母双亡的杨玉婷同学进行生活帮扶募捐,筹集资金2.4万元。三是大力营造关爱弱势群体氛围,积极动员市直机关各部门、单位等与困境家庭结对帮扶,倾力帮扶困境儿童家庭。
目前,困境儿童救助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如救助工作的覆盖面与困境儿童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救助工作的长效机制还未完全形成,资金募集和运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等等。根据调研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1.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积极营造关爱困境儿童社会氛围。开展“困境儿童救助工作”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妇女儿童根本利益的生动体现,是为群众解难的“民心工程”,为做好、做实困境儿童救助工作,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使救助工作可持续发展;要围绕困境儿童开展更深入的调研,针对他们的特殊困难、实际需要和成长要求,争取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困境儿童,保障困境儿童享有的权利;促进救助工作与政府政策有效对接,使救助工作从妇联自发的公益活动变为政府及职能部门的长期职责和自觉行为;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大力营造关爱困境儿童氛围。
2.整合资源,建立社会化、全方位救助新模式。困境儿童救助工作作为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要以推动解决困境儿童的实际困难为重点,积极探索救助模式,充分
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开展各类帮扶活动,努力推动改善困境儿童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况;要善于“借势”,做好“联”字文章,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努力推进“救助工作”;要整合优势资源,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争取有关非政府组织、国际合作项目的扶贫资金,实行项目化运作;要大力争取政府及职能部门在扶贫、社会救助、大病救助等方面的资金倾斜,探索出一条全面救助、综合服务的新路子。3.坚持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拓宽困境儿童救助内容和范围。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及时调整帮扶重点,拓宽救助内容和范围;要认真履行救助职责,定期为他们送去知识与温暖,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要在帮扶内容上,从钱物帮扶延伸到情感与物质同时帮扶,实现开展困境儿童心理帮扶工作的专业化、标准化和职业化,弥补其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因亲情沟通不足而留下的缺陷,促进困境儿童的心理帮扶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轨道。
单亲家庭学生关爱帮扶计划范文2
为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我校计划倡导在年全校教师中开展对学生“结对子、送温暖”活动,为学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使他们不因身体残疾或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而成为未来孤立无援的社会弱势者。通过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和学生自己的努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援助力度
1、继续争取政策扶持,拓展资金来源。
2、广泛宣传,进一步加大社会各单位、团体和个人捐赠。
3、发动本校教师捐款捐物。
三、援助方式
1、倡导全体学校教师与学生结对帮扶,每人援助一名学生;
2、具体活动由学校组织进行,学校教师自愿援助,援助名单学校统一安排;
3、援助包括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资助、学习上帮助提高。
四、援助内容
1、思想上解惑
鉴于我校学生的家庭特殊,有的是父母长年患病,无经济来源;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甚至是孤儿。他们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关爱,因而资助方要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许多残疾生往往有自卑心理,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要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进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的道理;帮扶者平时要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或弟妹一样看待,平时多与班主任、任课老师联系,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
2、生活上资助
我校学生来自家庭的生活费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因而援助方要适当的资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安心地投入学习。
3、学习上帮助提高
这些残疾学生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往往成绩不如人意。而他们要在真正改变现状,提高成绩,为未来人生打好底色,就必须培养他们自己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未来社会立足,有所建树,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援助方要从学习上去帮助,帮助他们学好功课,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
五、援助要求
1、援助工作自愿进行。热忱欢迎并提倡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2、援助工作应保持持续性、稳定性;
单亲家庭学生关爱帮扶计划范文3
__市共辖_个乡镇、_个街道,下辖_个村、_个社区、_个乡镇居委,总面积_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2.59万,其中女性_万,至20__年底外来人口_万,其中女性_万。改革开放以来,__一直跻身于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列(20__年位居20),20__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2亿元,财政收入40.3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61元)。__市委、市政府历年来十分重视妇女的发展问题,把妇女作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创建“平安__”、“和谐__”的重要力量,通过法律引导、政策扶助、维权保障等措施,贯彻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为妇女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我市妇女在就业与保障、参政议政、教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随着当今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的调整及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的性别文化影响,妇女作为社会利益格局中的弱势群体,其权益还会经常受到侵害,妇女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妇女群众的矛盾和纠纷不断显现。据__市局统计:20__年全市受理群众各类共26297批次(来信4498批次,来访1896批次,来电19903批次),30277人次,涉及妇女群众参与的件占40左右。去年,市妇联接待的件共335件,从接待来看,反映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妇女权益受侵害引发的矛盾和纠纷。主要类型:一是劳动权益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女性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一些原因,总体素质和相对竞争能力较弱,从城镇失业情况看,失业妇女总量较多,单从20__年第一季度情况来看,城镇登记失业总人数363人,女性227人,占63,受文化。年龄、技能、观念等影响,再就业十分困难,尤其是农村大龄女性外出就业难;局统计件中,劳动权益案件有2958件,占妇女利益件的25。二是在婚姻家庭领域,女性权益受到侵害问题比较突出。比如家庭暴力,现在不仅是农村,在城市,家庭暴力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离婚妇女的财产权益受到侵害,非法同居女性在身心、财产方面受到侵害等等;三是农村出嫁女征地补偿权受侵害等现象。
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要“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节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这是根据我们当前遇到的各种社会矛盾的新情况,对我们处理矛盾的方式方法提出的明确要求。妇联组织作为代表妇女的群众团体,站在最广大妇女根本利益的立场上,代表维护最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妇联的职责。我们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紧紧依靠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依靠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变“个唱”为“合唱”,通过促进自身发展、健全预防和化解矛盾机制等多种措施,努力开辟预防和有效化解妇女群众利益的矛盾的工作新方法、新途径,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二、实践与做法。
1、发挥职能优势,积极为妇女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立足服务,围绕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的为妇女群众服务理念,竭妇联之力,尽妇联所能。发挥妇联优势,实施三大工程,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女群众的矛盾。
(1)实施巾帼创业服务工程,致力于妇女的创业与再就业。主要措施:①树立创业典型,激励更多妇女树立“四自”精神。妇女的创业与再就业关键要靠自身的努力,为了增强广大妇女的创业自信心,我们妇联通过举办就业再就业形势分析会、转变就业观念培训会等形式转变广大妇女的就业创业观念,同时,广泛宣传创业与再就业的典型事迹,如翁巧琴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广大妇女树立了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竞争就业的新观念,极大增强她们创业与就业的信心。目前,已有全国级双学双比女能手3人,全国绿色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省巾帼创业致富带头人2人。②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妇女就业竞争能力。在开展妇女创业与再就业工作中,我们始终抓培训促创业、抓创业促就业的工作格局,在培训中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为了提高农村妇女的劳动技能和素质,在河姆渡镇创建成立全市女性创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基地的培训、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科技指导服务队伍,组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活动,有针对性的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农村妇女实现转产转业。据统计,全市共建立农村妇女学校298所,三年来,共举办失业失土妇女的职业技能培训班461期,农村妇女科技培训班370期,培训妇女4万余人次;组织开展科技下乡128次,受益妇女达4.5万人。举办女性创业培训班26期,参加人数达1860人;举办女性就业洽谈会9场,推荐就业近20__人,帮助就业和创业妇女达3000人,③实施资金扶持,帮助更多妇女走上创业之路。为帮助贫困妇女解决创业资金匮乏问题,充分发挥“娘家人”的帮扶作用。20__年开始,市妇联通过牵头协调,由市政府出台了"市巾帼创业致富"活动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建立了由市财政贴息、市农信担保
公司担保、市农村合作银行(原市信用社)贷款、市妇联具体负责的贷款运行机制,解决了贷款资金的贴息和贷款担保两大难题。现已为183人次困难妇女解决生产发展资金810万元,贴息31.9万元,启动和扩展了130个妇女发展项目,并带动帮助2500名农村妇女实现增收致富,摆脱贫困,走上自主创业之路。④组建合作组织,增强农村创业女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提高农村妇女市场竞争力、推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我们努力培育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村妇女生产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市已建立市科勤兔业专业合作社、巾帼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朗霞街道丰华兔业专业合作社、牟山鸭业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妇女专业合作社5个,有妇女参加的专业合作社49个。
(2)实施帮困扶贫工程,致力于弱势群体的帮扶。主要措施:①完善“妇女健康工程”项目内容。为了不断完善20__年提出的妇女健康工程项目,20__年我们组织开展了“妇女健康在老区”免费妇检活动。协调市卫生局、计生局对山区3个乡镇的近万名育龄妇女进行免费妇检,并对在免费妇检活动中,检查出患有疾病的贫困妇女实施疾病救助,进行慰问走访。同时,为了使广大妇女群众逐步树立健康意识、扩大健康知识面、不断提高健康素质,我们通过讲座、培训、座谈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共举办健康知识培训20余期,培训人数达4000余人次。②深化困难母亲希望工程。20__年,为了不断深化“困难母亲希望工程”,创新帮扶形式,在“困难母亲希望工程”“爱心接力棒”的基础上,通过与__西摩电器进出口有限公司沟通商量,开始实施“西摩希望之行”冠名助学活动,由__西摩电器进出口有限公司对符合“困难母亲希望工程”中受助条件的大学生、高中生伸出援助之手,使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据统计,共为16名大学生、10名高中生提供冠名助学金106000元。③关爱单亲特困家庭。随着离婚家庭的不断增多,单亲特困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凸现。市妇联把更多的关爱倾注到这类家庭之中,使单亲家庭子女不因为贫困而丧失受教育的机会,不因为家庭特殊,而造成心灵上的扭曲。借助巾帼帮扶协会这个平台,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建立扶助单亲特困家庭的机制,号召各级妇女组织开展关爱活动。如阳明街道妇联在今年“三八”节期间组织关心弱势群体的人士、家庭与20多户单亲家庭结成对子,丈亭镇妇联组织各村妇代会开展“帮困助学,关爱单亲特困家庭”帮扶活动,使19户单亲家庭孩子找到了“第二个妈妈”。④关爱外来妇女家庭。随着我市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多,流动人口妇女及家庭的生活、工作、发展成为我们妇女工作的新焦点。为此,我们加强对流动人口妇女的关爱,妇联实施的优惠分娩等政策对流动妇女实行同等待遇,并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企业建立流动人口妇女组织,建立以外管外的工作机制,便于为流动妇女提供更好、更周全的服务。如凤山街道宝丰工量具有限公司成立流动人口妇女管理小组,泗门镇谢家路村成立流动人口妇代会,小曹娥镇成立外来妇女之家等等。
(3)实施法律服务工程,致力于妇女合法权益的保护。主要措施有:①强化普法宣传,做妇女法律法规的宣传人。利用妇女学校、妇女家庭教育点等阵地采取以案释法、审案旁听等形式,对《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宣传。特别结合“三八”维权周,组织妇女维权志愿者开展上街法律宣传服务活动,送法律下乡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制作法律宣传展版,提高妇女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据统计,仅今年“三八”维权周,全市共举办法律培训班30余班,发放法律宣传资料80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1万余人次。②关注典型案件,做妇女维权的撑腰人。市妇联通过家庭暴力、交通案件等典型案例的调解、协调,切实保护受害妇女的合法权益。如兰江街道,茅某因丈夫赌博成性,经常拿她当出气筒,屡次殴打茅某,致使茅某头部严重受伤,茅某坚决要求离婚,后在市妇联一而再,再而三的思想教育后,其丈夫才悔改过来,写下保证书,表示痛改前非,夫妻关系逐步得到缓解。诸如此类的案件很多。③开通绿色通道,做贫困妇女维权的代言人。为那些不懂法律的妇女会打官司,打不起官司的妇女能打官司,市妇联开通法律绿色通道,为受害妇女伸张正义。对那些没有文化,不懂法律的侵权妇女,市妇联法律顾问小组成员除免费为他们解答法律问题外,还为她们诉状。对那些因病、贫、残等原因打不起官司的,市妇联为她们多方协调,或与市法院联系,申请缓交或减免诉讼费,或与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联系,免费申请律师进行诉讼。
2、创新完善制度,形成预防妇女群众矛盾的社会化工作机制。
妇联用务实作风,以促进自身发展,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的工作理念,得到领导和社会的认同,受到妇女群众的欢迎。同时,积极突出协调能力,创新和完善五项制度,形成预防和掌握矛盾的社会化工作机制,及早及时发现矛盾,把矛盾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1)建立接待日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妇女群众的热点、 难点问题,20__年开始建立了市妇联领导接待日制度。市妇联班子成员轮流在每周一上午参与接待,具体了解来访内容,参与有关案件的处理落实,解决实际问题。据统计,去年,班子成员参与接待80余人次,涉及婚姻、家庭教育、邻里纠纷、子女就业、个人健康等问题,解决实际案例42件。
(2)建立维权联席会制度。20__年,我市建立__市妇女权益保障联席会议制度,是全市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专门议事机构,由市人大、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劳动等13个单位组成。由市委分管政法的副书记担任组长,全面构建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牵头组织,市妇联具体管理,各部门共同参与,社会各界整体联动的妇女维权大格局。每年确定一个专题进行调研,去年就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问题开展调研。
(3)建立工作定期分析会制度。市妇联每年分片组织由市法律顾问小组成员、维权合议庭成员以及乡镇妇联主席分别在有关乡镇(街道)召开工作定期分析会,对现阶段妇女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座谈分析,交流推广先进工作经验。
(4)建立妇女代表联系户制度。20__年2月,市妇联发文出台《关于健全妇女联系制度的意见》,充分发挥联系妇女、宣传妇女、代表妇女、服务妇女、推荐妇女的作用,加强妇联组织能力建设。并延伸拓展到基层乡镇、村一级。如低塘街道妇联在建立市、街道、村三级分层区域妇女代表联系网络的基础上,又启用一册、一卡,即妇女代表联系卡,妇女代表联系卡,以“访百家情,结百家亲”为宗旨,妇女代表能及时了解和反映妇女群众的需要,尽自己的所能为妇女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目前,该街道共为165位妇女代表启用联系册、联系卡。了解掌握不女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67件得到及时解决,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5)建立妇联维权发言人制度。以__日报、电视台《法与德》栏目等为载体,对一些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并邀请专家、律师对维权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评析,以扩大妇女维权的影响面。如我们与《法与德》栏目制作帮助外来妇女走出家暴困境等维权专题节目,与公安局姚江110栏目制作宣传贯彻《妇女权益保障法》专题,播出后,社会效果良好。在__日报推出《家庭暴力,扼杀亲情的刽子手》、《撑腰自有娘家人》、《为你抚平心中的伤痛》等妇女维权的专题专版,营造全社会共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
3、整合资源,构建化解妇女群众社会化矛盾工作网络。
妇女组织尽力尽能,为妇女的自身发展排忧解难,在源头上减少一些矛盾,形成的一系列制度,较好地预防妇女群众的矛盾,及时发现矛盾,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而化解矛盾、维护妇女权益需要融合行政、司资源,不断形成社会化维权的集聚效应。
(1)设立基层妇女维权站(点),构建完善的基层妇女维权网络。市妇联除专门设室,指定专人接待来访妇女外,又探索把妇女维权的法律服务体系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延伸,全市21个乡镇街道都成立了“妇女维权工作站”,由各乡镇、街道分管妇女工作的领导担任主任,由派出所、民政、司法所等工作人员和法律工作者、妇联干部组成,在288个村(社区)成立了社区妇女维权点,聘请村(社区)中的法律专业人员、片警等担任维权站成员,构筑起一个覆盖全市的妇女维权工作网络,使妇女维权工作走进基层,让那些权益受侵害的妇女能在最近的地点和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助。
(2)建立妇女维权合议庭,发挥妇女人民陪审员作用。20__年,市妇联与市法院分别在市法院民一庭和马渚法庭、泗门法庭、梁弄法庭、陆埠法庭、丈亭法庭等五个基层法庭建立妇女儿童权益纠纷合议庭,选派了掌握一定法律知识、热爱维权工作、敢于和乐于为妇女群众代言的16位妇联干部担任特邀陪审员,建立了一支特邀陪审员队伍。为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20__年5月,市法院重新选任了65名人民陪审员,市妇联及时做好市人大、法院参谋,从妇联系统推荐13位优秀妇女干部为人民陪审员。至目前,已参与陪审案子40多例,充分发挥了妇女人民陪审员作用。如丈亭镇王某发现丈夫有第三者,欲阻止,反被丈夫暴打并赶出家门,后在妇联的帮助下,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审理了这则案子,在妇联干部的陪审下,合议庭判决王某与其丈夫离婚,并为王某争取了4万元的补偿费。合议庭由妇女人民陪审员陪审有关案件的同时,每年2-3次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庭审旁听,运用新闻媒体进行典型案例的宣传报道,以扩大办案的良好社会效果和法制宣传效果。
(3)组建法律援助工作站,搭建妇女法律服务平台。20__年,市妇联与市司法局成立了__市妇女法律援助工作站,同时又组织7位热心妇女工作的律师和司法工作者,建立了市妇联法律顾问小组,开设周一门诊,通过开通妇女法律咨询热线电话,实行接待、法律咨询、诉前调解、诉讼和法律援助一条龙服务,为贫困妇女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维护法律公正,保障了妇女合法权益。至目前,法律援助89件,诉状63件。
(4)成立妇女儿童家暴救助机构,有效预防和遏制家庭暴力。据调查发现,不少地方家庭暴力受害方报警后,仅限于批评教育,警务人员出警时认为这纯属家庭内部事务,也不及时做笔录,致使家庭暴力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和解决,使施暴者气焰嚣张,有恃无恐。为此,20__年市妇联与市公安局共同研究商量,成立了妇女儿童家庭暴力救助服务协作机构,在各派出所、社区、警备室设立家庭暴力投诉站,各基层派出所把反家暴工作列入工作职责,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处理家庭暴力投诉案件,对报警侵害妇女儿童的家庭暴力案件优先处理,对家庭暴力行为起到震慑和预警作用。市公安局110报警中心专门制作家暴受理软件,对家暴案件进行造册登记,市妇联对公安受理的家暴案件作好进一步的案件随访工作。至目前已有20余件涉及家暴的案子得到有效调解处理。
妇联通过完善制度,整合资源,为维护妇女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市委、市府及上级妇联的要求,发挥职能优势,更 好地预防和化解妇女群众的矛盾。
主要体会与启发
一、必须在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中谋划化解妇女群众矛盾的工作思路。我们要把化解妇女群众矛盾工作放在全市稳定的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谋划,紧紧围绕市委、市府中心工作开展妇女维权工作。在思想上,要增强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化解人民群众内部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工作的自觉性,积极做好妇女维权工作。在方法上,充分利用妇联的自身优势,创新工作思路,促进妇女矛盾问题的有效解决。
二、必须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有效化解妇女群众矛盾,实现男女和谐发展。妇女群众矛盾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妇联发挥妇联的职能优势,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妇女群众的利益作为妇女工作的出发点,切实维护妇女群众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努力探索运用法律、行政、舆论等多种手段,营造促进妇女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教育引导妇女学习法律知识,树立四自精神,提高自身维权能力,实现男女和谐发展。
三、必须加强源头参与,走法制化、社会化的道路,营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法制社会环境。加强源头参与,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是化解妇女群众矛盾,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要大力开展妇女法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法制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巾帼建功”、“双学双比”等各类领导协调小组的作用,积极反映妇女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拓展化解妇女群众矛盾的渠道。
四、必须加强预防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建设,积极探索服务妇女群众的新方法、新途径。新形势下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如何针对性地有效预防化解妇女群众矛盾,势必要求妇女干部具备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行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因此,妇女干部必须要有宏观的思维和开阔的眼界,必须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找准宏观维权和微观维权、妇联职能维权与社会全方位维权的结合点,推动妇女维权工作的理论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
下步工作思路和重点
一、办好十件实事,切实为妇女群众排忧解难。为了给党委政府干些拾遗补缺的工作,更多的关注妇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更多地为妇女办好事办实事,市妇联下步重点要办好十件实事:
一是建立市妇女创业培训示范基地。搭建农村妇女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发挥各级妇女学校培训阵地的作用,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文化、劳动技能等培训,开展学法律、“四自”教育,年培训妇女1.8万人次。
二是创建全国女性创业示范基地。发挥以省女性创业示范基地为龙头的女性专业合作社的培训、带动、帮扶作用,培训、带动、吸纳1000名妇女发展獭兔养殖业和皮毛加工业。
三是继续实施农村妇女小额贴息贷款政策。每年向农村创业妇女发放200万左右的贴息贷款并进行全额贴息,支持农村妇女创业与就业。
四是深入实施“老区妇女健康救助”工程。联合市计划生育局和市卫生局,对四明山、大岚、鹿亭三个老区乡镇在“妇女健康在老区”活动中检查发现为急需治疗的重症贫困妇女,建立健康档案并实施资金救助。
五是开设家教热线专栏节目。在__广播电台开设每周半小时的家教热线专栏节目,聘请本市教育名家及心理咨询专业人士共同担任节目嘉宾,传播科学家教理念,开通家教咨询热线,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六是建立单亲家庭结对帮扶机制。调查建立我市单亲特困家庭档案,实行基层社区干部、村干部、女党员志愿者、妇女工作者“一对一”帮扶制,对单亲特困家庭子女提供冠名助学金,对单亲特困家庭患病女性实施扶贫机制。
七是在继续实施“困难母亲希望工程”的基础上,开展“关爱单亲家庭,浦发之约与爱同行”助学活动。每年推荐确定10名困难母亲家庭大学生进行结对助学,每人发放助学金5000元/年,并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沟通,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生活和人生。
八是关注关心外来流动妇女。在外来流动妇女较多的村镇,成立流动人口妇女组织及服务窗口,积极开展培训、联谊、服务等活动,对外来人口实施“五个一”,促使外来流动妇女在第二故乡安心生活、工作。
九是为更多需要法律援助的困难妇女提供服务。发挥全市法律援助中心的作用,争取放宽条件,为更多的困难妇女提供法律帮助。
十是开展节日慰问活动。利用春节、三八节等节日对单亲特困家庭、贫困妇女家庭及老妇女干部送上慰问金。
二、建立和完善预防和化解矛盾的六项机制,促进和谐__,平安__的建设。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平安__”,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具体部署,市妇联将在努力提高组织肌体内部素质,不断优化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尽快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建立社会和谐的长效机制。
一要完善妇联系统社情民意反馈机制,更好地了解妇女意愿。要畅通妇联组织联系妇女群众的渠道,完善各种联系机制,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并落实妇联常委联系执委、执委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等制度,以利于更好地了解妇女需求,建立妇联组织信息系统,形成快捷、准确的信息反馈渠道;发挥妇女学校、妇教点的阵地作用,进一步推广泗门谢家路村的妇女学校、妇教点的工作经验;在村、社区、企业妇代会建立民情直报点,在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女性中聘请一批民情信息员,以及时了解妇女的思想动态;要充分发挥妇联网络等新的途径掌握社情民意,及时了解妇女意愿。
二要建立基层矛盾纠纷的调处机制。整合镇、村、点妇女组织的力量,成立各级矛盾纠纷的调解组织队伍,以妇教点为第一道防线调处一般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解决小矛盾、小纠纷。村(居)妇代会加强与上级妇联的沟通联系,调处妇教点调解不成或较难的矛盾纠纷,发挥第二道防线作用。乡镇妇联主要调处一些政策性、复合型的疑难矛盾纠纷,发挥第三道防线的作用。做到预警在先,苗头问题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时期早防范;调解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使大量的婚姻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被控制在当地,消灭在萌芽状态,基本实现了“发现的早,化解的了,控制的住,处置的好”的目标。
三要构建有效的妇女利益表达机制,更好地代表妇女意愿。为了加强代表妇女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的能力,进一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妇女群众的利益,建立一种有效的妇女利益和意愿的表达机制,以不同的形式畅通妇女群众表达合法利益的渠道,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①要完善调查研究制度,加强对涉及妇女发展重大问题的调研,准确地向党和政府反映妇女群众的意愿,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②要建立联系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制度,充分借助人代会、政协会的契机,精心组织有份量的议案、提案,推动妇女实际问题的解决;③要坚持与党政有关部门的联系制度,通过部门所办重要刊物、简报等阵地传递妇联的声音,表达妇女利益,把急需解决的妇女问题转化为党和政府关注的问题;④要积极参与地方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和民 主管理,教育引导妇女树立参与意识,积极参与基层政治文明建设,正确行使自己的民利。
四要完善管理长效机制。妇女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妇联组织维权的重要窗口和渠道,为使妇女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有效、市妇联将在妇女接处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思路,揣摩并逐步完善一系列制度,从而建立起妇女工作的长效机制。①首问负责制。在专职干部因公外出时,市妇联机关工作人员对来访人员不得推诿,要做到有访必接,避免给来访妇女群众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对于所接待的案件,要认真处理,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②回访制度。充分发挥各级网络信息和妇女维权志愿者的作用,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对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排查,就地化解。同时,针对部分矛盾纠纷时常“复发”的现象,市妇联在实践中形成跟踪回访制度。③重大报告制度。工作人员要以高度的敏锐性对待妇女接处工作。对于疑难、复杂案件,要向分管领导汇报,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共商处理方案,以便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尽快缓和矛盾,防止危及社会稳定。④统计分析制度。市妇联指派专人负责妇女统计工作,每月按照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一次细致的分类统计,每季度对来信、来电、来访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及时掌握妇女动态。⑤严格考核责任制度。市妇联将妇女工作作为妇女维权工作的一大重点,纳入妇联系统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范畴。经常对基层妇联的工作进行指导、督促与检查。进一步加大对妇女案件的调处力度,将更多的矛盾纠纷控制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单亲家庭学生关爱帮扶计划范文4
一是切实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市妇联作为家庭教育工作牵头单位,每年召开一次家庭教育工作会议,对全市家庭教育工作进行总结部署;每年召开一次家庭教育讲师团会议,对家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每年开展各类家庭教育道德实践活动,今年,我们开展了一场以智慧应对逆反为主题的家庭教育知识专题讲座、“关注女童安全保护儿童权益
创建平安家庭”为主题的儿童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等,对家庭教育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
二是家教工作者合力推动。根据家庭教育工作需要,我们整合资源,发挥三支家教工作者队伍作用。一是发挥市级家庭教育讲师团作用。吸收了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家教讲师团,广大讲师团成员根据自身特长,制作课件,在全市开展举办讲座,成为我市家庭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二是各学校都把办好家长学校纳入学校的整体计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由校长或分管副校长担任家长学校的校长,学校领导与德育处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一起,采用集中宣讲与个案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共同研究推动学校的家教工作。三是发挥家教志愿者作用。在农村、社区,通过组织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妇女干部、优秀家长担任家教志愿者的方式,为广大家长提供咨询指导服务。部分老同志年届七旬,热心公益,无私奉献,令人敬佩。
一是发挥家长学校主阵地作用。我们在原有家长学校创办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我县家庭教育阵地网络,尽量使家教知识辐射到每个年龄段的的学生家长。截至目前我市中小学家长学校数135所,幼儿园家长学校数23所,中等职业学校家长学校数1所,机关家长学校数1所,企事业单位家长数1所,孕妇学校数1所,新婚夫妇学校数数1所,人口学校数280所,各家长学校都制定了详细的授课计划,健全了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家庭教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并通过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专题讲座、巡回大讲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委员会活动等形式,开展品德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法制宣传等教育。
二是发挥时间节点的作用。在节假日来临之际,各家长学校通过向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告家长书》,与学生签订《假期安全文明承诺书》,发送假期安全短信,加强对孩子的学习、安全和社会实践教育,提醒家长要尽好监管责任,让孩子过一个平安、快乐、有意义的假期;我们还利用“三五”、“六一“、“七一”、“十一”等节庆,开展主题活动;在母亲节、父亲节、老人节、
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同时,我们还将家庭教育工作与学习型家庭、平安家庭、绿色家庭、和谐家庭等各类特色家庭创建相结合,让广大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增进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一是实施贫困家庭关爱行动。今年春节期间我们与慈善协会联合对市15户贫困家庭发放慰问品及慰问金,活动共计捐助慰问金3000余元,捐物100余件。在每年的六一期间,由市妇联领导班子带头,市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企业、社会爱心人士纷纷开展慰问活动,各镇办也根据各地实际开展慰问活动,送钱送物送温暖,让困难儿童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我们还开展了“家政、月嫂培训班”,许多妇女通过培训已经拿到了上岗证书,解决了她们在生活上的困难。我市自实施“春蕾计划”以来,累计捐助资金十万余元,救助贫困女童350余人。其中,有90多名贫困女童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二是实施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活动。2月下旬,我们与市教育局联合在全市开展了以“关注女童安全 保护儿童权益 创建平安家庭”为主题的儿童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此次活动,我们以留守流动儿童集中的龙门镇西塬小学、新城办第五小学为重点集中开展安全知识宣传互动活动。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册400余本,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家长们对儿童安全知识普及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科学性的认识。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我市家庭教育工作仍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
一是对家庭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指导不够。近年来,虽然省上经常会有家庭教育讲师的培训,也定期召开讲师团成员会议,分析研究存在问题。但是,随着新时期家庭教育工作的新变化、儿童身心发展的新特点以及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新需求,如何使我们的家庭教育工作更能贴近家长和儿童的需求,成了新时期家庭教育工作亟需思考的问题。但我市家教工作者也有部分是兼职,对家教工作参与热情应该说也高,在本校本地讲课还是可以的,但要成为专家还有一定距离,我们希望能多培养几个专家型的,哪里有需要就可以到哪里去宣讲。希望省妇联能创造机会和条件,组织各地专家进行培训交流。
二是家庭教育工作发展仍不平衡。由于城乡家庭教育观念、信息资源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城乡家庭教育发展仍不平衡。在城镇,各种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为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且家长对家教工作普遍较重视,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率较高;在农村,特别是较为偏远的贫困山区,由于生活条件、隔代带养、亲戚寄养以及家长自身素质的影响,家教知识的宣传普及仍是薄弱环节。此外,各年龄段家教工作开展也不平衡,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开展活动多,中学家长学校开展活动较少,需进一步加强。
三是家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待加强。一些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对孩子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现象较重,对子女过分溺爱和过分期望现象较重,一些家长还忽视自身品行的修养,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等,家庭教育的盲目性、随意性比较大。此外,外来流动人口家庭、单亲家庭、隔代抚养等特殊情况家庭的子女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怀,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和关爱帮扶工作。
四是假期儿童安全问题仍需进一步关注。近年来,每年寒暑假时,儿童坠楼、坠阳台、溺水事件频频发生,事件大部分都是家长缺少对孩子的安全知识的教育,特别在城区,孩子一个人留守在家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儿童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我市家长学校办学体制不完善,家长学校都是校中校,设在学校和幼儿园内,由学校、幼儿园负责管理,管理不正规,家庭教育水平较低。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目前家长学校校中校的办学模式有自身的弊端。这样的体制,就是在平时召开家长会,老师把学生的情况告诉家长,学校、幼儿园偶尔搞一次讲座,家长也不一定参加,学校、幼儿园对家长也无可奈何,且家长的受教育面也不广,比如:幼儿园的家长学校面对幼儿的家长,小学的家长面对小学的家长,中学的家长面对的是中学的家长,虽然有针对性,但也有缺失,如准爸爸、准妈妈、0—3岁小孩的父母,爷爷、奶奶等。
二是家庭教育责任观念仍然落后。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了学校,教育孩子就属于学校的事了,培养和教育好孩子是学校的应尽之责。近些年,很多家长忙于生计,将孩子交到学校之后就不闻不问了。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有些家长从来不到学校或向老师了解子女在校学习情况,连家长会也不来参加,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班级,老师是谁,对孩子学习情况就更不清楚了。家长不关心在校子女的表现,有些家长还习惯替子女说话,庇护孩子的缺点和错误。部分家长与学校缺乏配合和协调,致使学校教育成效减弱。
三是家庭缺失家教知识不足。从我市学生家庭结构变化看,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多元化,独生子女家庭成为家庭的主流格局,还出现了较多的流动家庭、空巢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多种类型的家庭,家庭的缺失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困惑。“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良好夙愿仍旧是每一名学生家长的共同心声,当家长发现孩子做错事情,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会严肃批评教育,但总感现在的孩子不服管、不听话,所掌握的家教知识不足,远远满足不了目前家庭教育的需要。
一是加强培训,提升家教工作者水平。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及时进行知识更新、理念更新、方法更新。建议省妇联成立家庭教育培训指导中心,能定期组织培训、进行交流,提高广大家庭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水平。我们市里也要及时跟进,运用各种形式,层层抓好培训,提高家庭教育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指导水平和服务质量。
单亲家庭学生关爱帮扶计划范文5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心理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191-03
0 引言
最近20多年来,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走向城市,在很多流出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普遍出现了“留守家庭”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而广东省就有留守儿童95.08万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农村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照料,对儿童正常社会化过程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往往会引发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行为和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1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目前中国有近5800万的农村留守儿童,其中八成以上是14岁以下的儿童。这支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或生活在由母亲一人抚养的“单亲家庭”里,或过着由祖父母、亲戚代为抚养的“寄人篱下”的日子。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他们就像小草一样,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数量众多仅在安徽、河南、四川等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每年在外的农民工总数都在1000万人以上。按照保守估计,留守儿童在农村不会少于千万。据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在江苏、甘肃、河北、河南、湖北等省进行的农村留守儿童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占总样本数的47.7%,也就是说,农村留守儿童几乎占农村适龄儿童的一半。
1.2教育缺失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是上代监护或隔代监护的模式。监护人限于自身文化水平等原因,难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上的辅导,只能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的衣食住行和人身安全等物质的方面。加上留守儿童本身就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不十分充裕等原因,于是渐渐地,由于缺乏了学习上的帮助和监督,久而久之,留守儿童对于自己的学习产生了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是厌倦的态度,把本应该放在学习上的精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上,从而导致了行为的偏差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1.3心理偏差处在学习和成长关键期的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了父母的关爱,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往往出现消极情绪。留守儿童家庭是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无亲家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不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正确的鼓励和引导,情感交流和情绪释放途径的缺失,使留守儿童性格会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得任性、暴躁、冷漠、内向、极端。同时部分家庭出于对孩子的歉疚,物质上过度溺爱孩子,也助长了孩子消极性格的形成。
另外,在留守儿童道德观和是非观的形成阶段,由于父母长辈的教育缺失、社会环境的复杂和学校教育的缺陷,使他们心理抵抗能力较低,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干扰,染成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吸烟、喝酒、赌博、偷摸等恶习。在历年的刑事犯罪中,留守儿童也占到相当的比例。研究调查表明,留守儿童群体出现道德全面滑坡的情况,这种趋势将对留守儿童的长远发展带来极大隐患。
1.4安全问题严峻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照料和引导不够,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照顾仅限于低层次的物质生活,父母的缺位以及与监护人沟通的欠缺,使得未成年人容易在同龄人中寻找情感依托和安全保护。在某些情况下,留守儿童容易被不良团体所引诱,走上歧路。
2 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对策和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导致留守儿童大量存在且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家庭经济条件不佳,大量农民因无法从农业所得维持家庭生计而被迫离开自己的田地、家乡而进城务工。但就此所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同时又不仅是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政策、教育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在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办法上,不能只专注于经济方面,要考虑从各个角度着眼,结合当地社会具体情况以及学校、家庭与留守儿童家庭三个方面制订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2.1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2.1.1打破户籍束缚,建立和健全关于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相关政策法律首先,要打破户籍制度的束缚,给进城务工的农民以城市居民待遇。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束缚,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以城市居民待遇,使其在收税、社会保障,特别是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并确保留守儿童跟随父母到达城市后有学上,上好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结束远离父母的留守生活。其次,要将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落到实处。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部分解决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的问题。各地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学校的监督机制,确保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落实,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就学的社会政策环境,确保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政策的落实和实施,帮助一些有条件携带子女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解决孩子留在家乡的后顾之忧。
2.1.2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仅靠教师的责任心、妇联的爱心难以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必须依靠政府行政力量组织实施。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应权责相称,能够协调相关部门行动一致统筹实施“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
在当前,已经形成了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网络。这一网络有国家、群体和个人。涵盖司法、妇联、教育、工商、文化、物价、公安、民政等,这些社会支持系统之间的协调尤为重要,需要政府来进行协调,从而达到对留守儿童教育综合治理的目的。
2.1.3积极采取各种针对留守儿童的保护措施政府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政府应争取对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的舆论支持。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代中国农村“流动中的希望工程”,只有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才有可能全面推动并落到实处。各级政府有关领导机关应将留守儿童的规模、学习生活状况、支持留守儿童教育的先进事迹、奋发图强的留守儿童典型事例等
等.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加以宣传。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的认识,使人们对留守儿童教育关心、重视、一视同仁,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流动人口自身的认识,使其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为其子女接受教育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出钱出力、尽心尽力。
②促进农村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为契机,促进农村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农村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问题,“非留守儿童”也可能发生,针对“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的诸多措施也适用于“非留守儿童”,我们建议以“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为切入点,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为蓝图,整合“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及农村建设中的诸多资源,对农村教育发展做出整体规划与部署。
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数据库。通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数据库”来全面把握“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国家用于农村建设和“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农村“留守儿童”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用有限的资源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必须明确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可依据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及存在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群体进行分类,针对问题相对集中的“留守儿童”分布情况及表现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要做到分类实施和重点突出,需要通过较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和统计调查。
④设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专项经费。经费不足是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建议设立“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专项资金,可采取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社会资金为补充的方式,用于改善“留守儿童”的就医、就学和生活条件。同时对基层开展的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的试点和科研工作给予资助,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⑤发展社区教育,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和相关法律的宣传。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外出打工家长的辅导和培训,增强他们对子女监护的责任意识,并帮助发展他们的远程监护能力(如对子女学习、生活指导及与子女的沟通技能等),这需要在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积极发展针对外出打工父母的社区教育和援助中心。另一方面。要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对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责任人、尤其是家长应追究责任,切实保护好“留守儿童”的权益。
2.2充分发挥学校作为主要教育机构的作用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影响是巨大而不可替代的。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极大的意义。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非正常状态”中,容易导致思维方式、感知觉和意志品质改变而丧失自身控制感,构成种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而作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所以,我们认为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2.2.1教师要有爱心、耐心,抓住短暂的与家长沟通的机会对留守儿童自身来说,他们缺少爱和关注,因此殷切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对他们多一份关心、爱护和照顾;对他们的偏激行为给予理解、宽容和耐心教导,用自己的爱去弥补他们所失去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学习、成长的家。留守儿童因缺少关爱,多少有些自卑,教师关心留守儿童不应只停留在表面,而要用真心换取他们的信心。减少留守儿童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同时,学校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建立起家校合作的制度,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
2.2.2学校应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针对“留守儿童”内向、自卑、敏感、性格脆弱的特点,我们应该举办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如办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填补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是他们生活中美好充实的一部分。这些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为弥补对孩子情感的亏欠,经常往家里寄钱,而孩子对金钱的自理能力不强,再加上爷爷奶奶或叔叔婶婶的娇宠溺爱,便养成一种乱花钱,甚至逃学、自暴自弃的恶习,形成自私、孤僻、暴躁、蛮横的性格。我们应该循循善诱,让他们知道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到父母在外务工的艰辛,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知道父母在外务工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让他们生活得更好。
2.2.3学校应改善教育机制建立以校长为核心、班主任为主导、全体教师参与的校内教育机制。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学校要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实际,组建留守儿童俱乐部、参加各种学习兴趣小组活动,办好留守儿童家长学校,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快乐的生活。要实行“亲情式”管理,经常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状况,帮助他们纠正思想和行为方面的偏差,经常与教师交流互动,指导留守儿童每月定期以电话、见面、书信等形式与父母联系,给予留守儿童母亲般的关爱,并做到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班级和任课教师情况,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多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里走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托管人、任课教师沟通,交流情况,解决困难。
2.2.4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大胆创新在为所有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帮助他们了解知法、守法的知识技能;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专设心理教育教师,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2.2.5增强对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强化其自我保护意识学校与教师应该在关注学生的兴趣与学习质量的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再加上脾气暴躁,往往会因为一件小事而和同学大打出手,甚至干出违法的事情,严重威胁着其他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如何来保障自身权益。
2.2.6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组建帮扶队伍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此外还应包括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和父母的基本情况。以便校方能随时与家长和监护人联系,在发现不良表现时多方面进行及时教育。另外,还可以组建“帮扶”队伍。为使“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各方面得到保障,需要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组建一支“帮扶”队伍。这里的帮扶
不仅包括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帮扶.还包括成绩好、思想品德好、热心助人的同学以及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等。帮扶的内容不仅仅限于学习,还可以是经济支持、心灵关怀、精神慰藉、情感交流等等。
2.3加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①父母在委托监护人之前。应该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如身体、经济、思想品德等状况。如果被委托者年龄很大,身体欠佳,本身的行为能力有限。那么这种委托不但没有意义,甚至有害。②父母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留在家乡的孩子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加以关心、教育和指导,例如多打电话给孩子及委托人、老师等,并向其询问孩子的基本情况。③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的将孩子带到自己务工的地方上学,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成长。④父母应善于将自己在外务工的经历以适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
2.4建立留守儿童教育与心理健康辅导的合作网络仅凭政府或学校或社区单方面的力量,是无法很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的,应该建立行之有效的政府、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村委会应建立农村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
同时,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根治各种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让农村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快速转型时期,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多种文化对孩子均有影响,要使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建立一个相互依托、优势互补的系统,才能发挥全面、积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家庭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往往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撑,比如修建留守儿童之家之类的福利机构。
3 结论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城市化程度加深,青壮年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家庭问题中的一个部分。经过调研,笔者对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的问题提出如下的建议:首先,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包括打破户籍束缚,建立和健全关于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相关政策法律,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积极采取各种针对留守儿童的保护措施等等。其次,应该充分发挥学校作为主要教育机构的作用。教师要有爱心、耐心,积极创造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沟通的机会;学校应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改善教育机制,在课程设置上大胆创新,同时增强对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强化其自我保护意识,并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组建帮扶队伍。最后,应该加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并且建立留守儿童教育与心理健康辅导的合作网络。
参考文献:
[1]容中逵.当前我国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特征、问题及解决思路[M].现代教育论丛。2010(1):77-86
单亲家庭学生关爱帮扶计划范文6
关键词:教育;留守儿童;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很多父母不得不将孩子交给老人照看或在亲戚家寄养,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老家,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一般指6~16岁)。他们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管教,加之隔代教育的溺爱和放纵,使他们逐渐养成一些不良恶习,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也时有发生,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产生原因主要有:
一是家庭教育和亲情的长期缺失。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与子女接触的机会较少,给予的亲情和关爱就少,普遍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即使有隔代亲人或其他人监护,也无法弥补留守儿童在亲子感情上的缺失。即使有的父母利用假期和孩子有了短暂的相聚,但由于内心的愧疚和急切的弥补,还是严重缺乏情感的交流和培养,这段时间大多数父母在金钱上都会给以无限制的满足,孩子俨然就是“暴发户”,并且充斥眼球的是花花世界,萦绕耳际的是“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这样不知不觉中降低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是隔代教育的溺爱和放纵。由于留守儿童短期或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其实他们是生活在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隔代家庭”中,一直生活在寄人篱下的阴影里。在班上,他们是标准的金钱“富二代”、亲情的“贫困生”。在监护类型中,隔代监护占的比重较大,多为隔代老年人。他们由于缺乏文化、思想落后、方法陈旧,不懂换位思考和因材施教,面对留守儿童犯的错误,要么娇生惯养、放任自流,要么以打骂与训斥为主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待,这样都给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和影响,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三是学校教育师资弱和责任感不强。在农村地区,绝大多数中小学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的现象大量存在。学校除有语数外专职教师外,品德教育、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就成了摆设,成了专职教师的副课,经常被占用。大部分学校既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心理咨询服务、配备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忽略了留守儿童的安全健康、道德素质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这种缺少特殊性、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四是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难。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壁垒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另一主要原因。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等一系列限制性政策不仅人为地形成了城市人与农村人的界限,也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分化。这种鸿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员的自由流动和发展,也对城乡教育的均衡产生重大影响,户籍地考试制度使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子女不得不在户籍地学习和生活。
“留守儿童”基本缺失了完整而有效的家庭教育,他们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教育监护网络,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引导反哺家乡建设。地方经济发展的落后,导致就业岗位少,收入较低,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只有加大地方经济建设力度,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地方政府要积极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转移,尽量减少留守儿童。还可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引导在外地的中小企业主回乡投资办厂,鼓励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反哺家乡建设。
二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不以户籍决定入学。首先逐渐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使农民工子女享有与城市人口一样的平等权利和社会权益。其次逐步开放城市公立学校,取消高昂的借读费,使农民工子女能在城市顺利入学,让他们享受与城市孩予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再者加强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建设,加大政府扶持和管理力度,均衡教育发展。这样,父母就会把孩子留在身边,留守儿童的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三是提高学校责任意识,加大师资建设和培训力度。学生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首先,学校就要转变观念,不要以几率为考核教师的唯一标准,更不忘忽视这个常被教育遗忘的角落,因为更需要特殊关怀的群体却也正是学校和老师放逐的对象;要完整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时掌握变更信息;完备家长通讯录,及时反馈孩子在校表现及思想动态,有效地实现家校联动;开展结对帮扶,让所有留守都有爱心爸妈或知心哥姐,弥补亲情的慰藉;设立亲情电话和视频聊天室,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开设心理课程,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其次,加强师资建设,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师德的建设,要使每一位教师都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亲其师、信其道。
四是开设隔代教育监护人培训班,提高监护质量。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长期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其他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老年人大多对孙辈较溺爱和疼惜,因而对孩子更是有求必应,对其顽劣行径也舍不得严厉管教;再者,农村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更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之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无论在体力还是智力上都难以有效承担起对孙辈的家庭教育职能。开设培训班,让老年人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真正担当起监护的责任。
关注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关爱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多方位、多角度地采取相应措施,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才能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