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危机问题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司财务危机问题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司财务危机问题研究

公司财务危机问题研究范文1

关键词:公司治理 财务危机 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305-02

财务危机预警是公司财务治理中的手段之一,能够保证公司危机预警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及时处理,并由此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而财务危机预警的信息流通则需要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来做保障。因此,在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同时注重对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完善,从而实现公司股东、董事会、管理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经营价值的实现。

1 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预警的关系

1.1 公司治理结构健全是建立有效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前提

公司治理结构一般包括公司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以及管理层结构。

(1)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指的是公司股东对公司持股份额分配。公司的股权结构是通过影响公司治理来对公司财务产生作用的。在以往的理论研究中,有学者认为较为集中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公司市场价值的提升。理由是当股权集中在某个或某几个大股东手中时,他们就能够对公司拥有较大的监控管理权力,从而有助于公司市场价值的提升。但是另外一些学者持有相反意见,他们认为假如股权集中在少数股东手中,那么这些股东的偏好会影响公司的财务流动,使公司的业绩降低。但在分析众多遇到财务危机的公司时发现,许多公司都是由于持股份额较高的股东“掏空”公司实力而陷入财务危机的,同时,由于大股东持有股权较高,其利益的增加使得股权监督经理也变得有利可图,从而产生利益协同效应。这种效应会大大降低财务危机预警机制作用的发挥。因此,需要合理的股权分配,健全的股权结构来保证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有效实施。

(2)公司治理中的董事会结构也与公司的财务危机有密切联系。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当董事会人数过少时会影响管理意见的发表,无法提供多样性的专业意见来健全公司的管理,从而难以保证财务危机预警机制作用充分发挥。但是,这并不代表较多人数的董事会在发挥管理效应上就更加优秀,反而会因为管理团队存在的沟通和协调问题而影响董事会管理效果的发挥,使财务危机预警信息受到阻碍。所以说,董事会规模的大小要跟公司规模相匹配,寻找出适合公司董事会结构的“合理区间”,这样才能保证公司董事会作用的充分发挥,为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所合理运用。

(3)由于公司的管理层属于经营者,他们是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的直接执行者,因此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直接关系。但是,在许多公司治理中,管理者与公司股东和董事会之间是第三方委托关系,公司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暴露。当管理者的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不一致时,管理者将更加倾向于维护自身利益而导致公司利益陷入危机。因此,将管理者的持股份额或奖励与公司利益相挂钩,才能够保证管理者对公司的高效经营。所以,给管理者一定份额的股权激励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途径之一,也能够将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建立在一个相对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中,促进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有效运转。

因此,在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时,必须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董事会效能、管理者激励方式,使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2 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有效运转是公司治理顺利进行的保障

从专业角度来说,一个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公司的财务危机,还能够找出导致财务运行恶化的原因,从而发出预警信号。这样就有助于公司尽快找到解决财务问题的办法,及时采取措施。所以,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帮助公司在遇到危机时处在主动位置,降低由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关键时刻,还能够为公司提供扭转局面的机遇。另外,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预警、防警、排警三大功能并非一个单项过程,而是多方互动的反复过程。所以,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看似是一个对财务危机进行预报的装置,其实则是一个对导致财务状况恶化因素进行预警,最终对公司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提出有效预警意见的机制。通过预警、防警进而找出公司合约不完善、权责不分明、利益分配不合理的地方,通过完善预警机制来促使问题的解决,保证公司各个利益中心之间能够相互监督、制衡,从而提高公司整体治理水平。

2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财务危机预警机制运转环境

2.1 理清公司权责关系

公司的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以及管理者激励机制都是为了解决公司内不同主体之间监督、激励和风险分配问题而进行的公司治理活动。因此,在混乱的管理权责关系中无法形成一套权力制衡机制,也自然无法保证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发挥作用。所以必须理清管理权责,根据公司性质进一步将股权份额合理化,建立运转高效的董事会并形成制衡机制,同时对管理层制定合理的股权激励办法,保证公司中的机构设置以及人员分配能够各司其职,为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运转提供良好环境。

2.2 强化公司监事会预警职能

公司的监事会与公司的董事会和股东会之间是委托关系,是一个相对公正、独立的机构,代表股东对董事会以及经理实施财务监督。所以,在财务危机预警机制中监事会应该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可以通过引入具有实际会计能力的股东参与监督,保证公司重大财务决策以及财务运营情况的稳定。除此之外,监事会还应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充实财会人才,这样才能够对公司起到切实有效的约束作用,在监控财务变化、获取财务指标时做出及时分析,保证财务危机预警机制高效运转。

2.3 健全信息传递制度

准确的财务信息是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发挥效果的保证,合理的财务信息流向也是保证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独立运转的保证。因此,公司应该建立良好的风险信息收集及传递平台,提高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运行效率。为了避免财务危机信息受到公司其他组织结构的干涉,所以财务危机信息的传递应该通过一个独立的财务信息传递机制而进行。这个信息传递机制负责财务危机信息的处理以及财务数据资料储存,并对公司的治理信息进行更新。同时,该信息传递机制拥有不同的信息源,涉及到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以及公司的运营部门、财务审计部门、外部独立审计机构等。这样一来,健全的信息传递制度不仅能够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沟通,还能够保证公司财务信息的透明化,使财务危机预警反应更敏锐,信息更准确。

2.4 增强公司外部束缚

公司的外部束缚包括市场束缚、资本束缚、中介机构束缚、政府管制等。在公司治理日益趋于社会化的情况下,假如外部束缚不能对公司产生作用,那么公司所建立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也就成了简单的信息播报机,失去了应有作用。因此,应该从公司价值链上、下游以及市场销售环境入手,进一步提升公司外部因素如市场等对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提高公司财务危机成本,促使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

3 巩固公司治理,完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

3.1 保持财务危机预警机制运转的独立性

独立的财务预警机制负责财务预警信息分析,这种组织机制不应成为公司组织机构的一部分,而应该独立于公司原有组织机构而存在,由公司董事会直接聘请财务专家、选定内部高管以及熟悉风险分析技术的专家而组成。该组织机制在工作中既不干涉公司的正常经营也不受公司其他组织机构的影响,其最终的分析结果只对公司的董事会负责。除此之外,想要保证财务危机预警机制长期有效运行,就要将该组织内部的财务预警分析工作进行制度化管理,对预警组织机制中的人员责任以及目标任务进行划分,独立行使职权。

3.2 对财务危机预警信息的分析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目前,许多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都存在财务危机分析表面化、难以发现深层次财务问题、对财务问题分析不透彻的现象。构建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机制需要利用已经建成的预警信息传递机制,在收集公司治理信息与财务信息的基础上,分析出公司的财务信息和指标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法是对基础性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的方法,在运用定量分析法对财务危机预警信息进行分析时,可以将单变量预警分析、多变量预警分析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够根据对某个单一财务比率走势来分析财务危机状况,还能够将公司财务不稳定的状况检测出来。同时,由于定量分析法是从定量角度进行财务评价的,还应该将非量化财务信息进行引入,否则一味凭数据结果制定危机应对措施将会对公司财务产生不良影响。非量化财务信息即定性分析法,指的是公司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特征以及市场状况等。因此,根据公司实际状况以及危机的范围、影响程度选择最合适的分析法是完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重要途径。

3.3 提升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矫正和免疫功能

传统的财务危机预警功能机制的主要功能一直停留在对预警识别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上,然而财务预警并非仅仅为了正确认识和识别公司逆境,还应该具备矫正功能和免疫功能。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矫正功能指的是根据监测结果,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危机应对措施,促使公司的财务危机逐步恢复到正常的运转轨道上来。而免疫功能指的是公司能否正确总结危机教训并运用到以后的公司治理当中,使其成为公司治理经验的一部分。因此,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不仅要做好危机因素分析,还要建立公司财务危机信息档案,及时总结公司治理经验,为以后的公司发展提供借鉴。

(基金项目:关中-天水经济区公司治理与审计质量关系研究(2012KRM104),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13SKY024),渭南师范学院2013年人文社科一般项目)

参考文献:

[1] 曹玉双.财务危机预警与公司财务治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1(23).

公司财务危机问题研究范文2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应用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进行预警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财务危机预警是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可能或者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所实施的实时监控和预测警报。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因为治理结构失衡,公司管理层管理混乱等诸多原因,导致公司业绩逐下降,出现亏损、财务状况异常甚至资不抵债等严重情形,最终受到特别处理,面临退市危险,使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遭受巨大损失。但如果能够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相关信息,构建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化逆境为顺境,就能很大程度上帮助上市公司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财务预警系统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一、我国上市公司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现实意义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作为一种成本低廉的诊断工具,能实时对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和财务状况进行跟踪监控,及时地进行财务预警分析,发现财务状况异常的征兆,并迅速报警,及时采取应变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在上市公司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主要可以发挥四个作用:

1.财务监测作用。监测、跟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企业预定的目标、计划、标准进行比较,进行核算、考核,找出偏差,并从中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

2.财务诊断作用。它是根据跟踪检测的结果,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诊断技术对公司营运状况之优劣做出判断,找出公司运行中的弊端及其病根之所在。即分析“警度”,告知“警情”的程度。并使经营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制定有效措施,阻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避免严重的财务危机真正发生。

3.财务治疗作用。财务治疗功能是在监测、诊断的基础上,识别病根、对症下药,更正企业营运中的偏差或过失,使企业回到正常运转的轨道。准确来讲,治疗功能并非财务预警系统的本质功能。但是,一个有效的预警系统不仅应该能够找出企业的“症结”所在,而且应该能够提出改进方案和应对措施。

4.保健作用。通过财务预警分析,财务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回避现存的财务危机,而且能通过系统详细地记录其发生缘由、解决措施、处理结果,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弥补公司现有财务管理及经营中的缺陷,完善财务预替系统,从而提供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更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即“防警”。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动态财务预警系统不仅仅包括有效的财务预警模型,要使其能发挥作用,还要配合有效的信息系统和内控系统。而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发展状况的制约,使我国在应用方面还有所欠缺。

1.会计信息失真影响财务预警系统的有效性。上市公司财务预警体系的设计运用了大量的财务数据,真实及时的财务信息是建立有效可行的财务预警系统的基础。随着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委托关系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委托人和人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着投资者和管理层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管理层在会计信息编报方面拥有过大的权利,而且现行的监督机制和独立审计机制难以确保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这种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势必影响财务预警系统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有关利益各方运用财务预警系统的积极性。

2.内部控制不完善。企业的国有控制权不明确,使得投资主体的监管形同虚设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中的“一股独大”是中国上市公司的显著特征。在这种体制下,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很多人并不能自觉地维护公司利益,导致企业的内控失效。有的虽然也制定了比较全面的内控制度,由于制度本身不切合实际,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使得企业的内控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有的虽然制定了一套比较切合自身实际并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却由于外部监督不力,企业不愿执行,将其束之高阁。

3.上市公司决策层缺乏主动运用财务预警系统的意识。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完善,上市公司行为也不够规范。上市公司有关决策层往往受到“第一大股东”,代表国有股或法人股的“关键人”的控制。甚至存在着控股方通过盈余管理手段“圈钱”,利用关联方交易恶意造假,肆意侵吞上市公司利益的特权消费现象。在这种不良但又比较普遍的行为当中,一般的投资者是利益受损方,而上市公司决策层是既得利益方,使得上市公司决策层作为受益者,缺乏主动运用财务预警系统的意识成为正常现象。

4.财会人员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有的财会人员忘记了法律赋予的权力和职责,冒着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风险,为单位领导的不法行为出谋划策,粉饰经营业绩,甚至侵吞国家财产,更加加大了预警系统有效发挥作用的难度。

三、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有效实施的建议

1.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运用。量化的财务指标能对财务状况进行总量控制,而某些非财务指标和定性因素可对细节即具体过程进行控制,以弥补财务指标的不足,从微量上找出影响公司长期财务状况的动因。

财务预警是一种量化分析,它有利于清晰、直观地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但它难以全面满足揭示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程度的需要,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定性分析,特别是财务报表的编制质量和审计质量等因素会直接决定模型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维度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具体来说,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实施的规则是:企业定期监测容易发生经营危机和财务危机的各种因素,报告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建立风险报告制度,并利用有经验分析人员的直觉判断作定性分析评价。同时,定期运用预警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由于模型预测所使用的数据来自年度财务报告,因此,量化分析的时间可定为一年一次,而非量化分析相对容易些,可把时间定为一月一次,甚至更短一些,以便使预测更加及时有效。另外,在年度财务危机预警时,可把平时非量化分析结果和年度量化分析结果进行相互修正。例如,企业按助gistic回归模型预测出在财务危机警戒线以上,即企业不会发生财务危机,但根据企业当年报表外的非财务信息(如或有负债等表外因素)、专业人员的经验判断计算出企业的定性评价指标总分在预测警戒线以下,反映出企业存在着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得出相反的矛盾,这就需要作出仔细判断,专业人员的主观性是否过强,还是定量分析模型因行业因素的变化需要重新建模。企业在仔细分析后,再重新预测是否会发生财务危机。

3.关注重点指标,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首先,关注主营业务指标,加强主业监管。如果频繁变更主营业务,上市公司的业绩无法得到保障,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投资者很难有一个合理的业绩预期,这对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来说都是很大的风险。如果主营业务急剧萎缩,并且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根本性的,持续性的,那么上市公司就有可能陷入财务困境。上市公司大多是高新技术企业,其核心能力强弱的直接市场表现无疑是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指标。该指标通过与市场或行业平均(先进)水平的比较及其走势的考察,可以对上市公司市场竞争的优劣态势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判断。如果该指标经常低于市场或行业的平均(先进)水平,且成持续走低杰势块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问题研究的话,便意味着上市公司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如果不及时扭转,将导致严重的财务危机。因此,上市公司要强调突出主营业务,在评估上市公司主业竞争能力时要关注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指标。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建立真正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其次,关注资产管理能力指标和负债比率指标。判别盈利公司与财务危机公司的财务差异,资产管理能力指标和负债比率指标有着中长期的判别作用,而盈利能力及回报能力、资产流动性和公司增长能力指标则短期判别能力强。在防范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时,应侧重于资产管理能力指标和负债比率指标。

3.进行预警指标的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指企业的财务指标的变动对预警结果的影响程度,重要指标的变动会对企业产生较大影响。预警系统一旦报警,管理曾首先要确定是哪些指标偏离造成的危机,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调整可以针对某一个指标,也可以是某几个指标。选取哪种方式更有效、更经济,管理层有必要在敏感性和调整难度之间进行权衡,选取适当的调整方式。

参考文献:

[1]张鸣张艳程涛: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前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张艳秋王彤彤: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08,(3)

[3]吕长江周现华: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方法的比较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6)

公司财务危机问题研究范文3

关键词:财务危机; 财务预警;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192-01

1 财务危机概述

财务危机又被译为财务困境,其极端状态是企业破产。但究竟什么是财务危机,不同的学者在进行研究时也采用了不同的标准。总体而言,财务危机的定性描述多集中在破产清算或无偿付能力等方面。尽管财务危机的定性描述较为容易达成一致,但财务危机的定量界定有着更多的操作和研究意义。如何界定财务危机是进行财务危机预测研究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2 预警指标体系建立的标准

总的说来,预警指标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公司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按照公司财务危机相关理论设计,指标体系应能对大原因做出合理的科学描述。

全面性原则。为保证综合评价结构客观准确,在初步建立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地选取可以全面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指标。即要全面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等各方面的财务状况,同时也应考虑指标项目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联性。

有效性原则。要选择那些能够对预测公司财务危机有指示作用的重要的财务指标,当公司危机因素产生时,该指标能够灵敏、迅速地反映出来。

成本――效益原则。在指标体系及指标项目的设置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重要性原则。这里的重要性原则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其二是当搜集某项指标的成本费用很大时,如果该项指标很重要,即它在指标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则仍应进行该项指标的搜集评价工作。

可操作性原则。这里的可操作性是指指标项目的易懂性和指标项目的有关数据收集的可行性。

3 动态财务预警系统

根据企业财务预警标准,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动态财务预警系统的具体思路:

拟建立的财务预警系统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为财务分析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这是整个财务预警系统建立的起点。第二部分是财务预警组织结构,主要从公司资金循环的各个方面入手,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这部分是财务预警系统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财务风险分析机制,根据预警方法的不同,分为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定性预警主要是针对能够影响公司财务状况的表外因素,定量预警主要是利用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定量预警系统分筹资、投资、日常现金运用三个方面,在方法上主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这种具有学习适应能力的方法,以达到实时预警的目的。第四部分是风险处理机制,对预测发生的和已经发生的风险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措施。财务风险分析机制和财务风险处理机制是核心和关键。整个体系架构由下图所示:

4 动态预警系统的构成

4.1 实时信息系统的建设

动态预警系统要求上市公司能充分利用实时信息,运用网络财务信息实时报告系统软件,从桌面财务转变为网络财务,改变信息的传递方式,最敏锐、最及时、最准确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使实时的信息成为整合整个公司经营过程的驱动力量,增强公司的决策、控制和预警的能力。

4.2 财务预警分析的组织结构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预警机制的神经中枢,是构建财务失败预警机制的准备和基础。为使财务预警分析的功能得到正常、充分的发挥,上市公司应当根据《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有针对性的完善企业自身的内控制度。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对货币资金、筹资、采购、实物资产、成本费用、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担保等业务的控制。

4.3 投资活动预警

投资风险是指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由缺乏周密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的投资决策失误现象普遍存在,我国上市公司在投资活动方面存在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如下表所示:

①市场调查不充分,项目决策失误②对内外部环境变化预计不足③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④在项目经营和管理期间,缺乏可靠性和真实性的项目运营信息,缺乏合理的监控体系和指标计算⑤资本结构不合理

4.4 日常风险监测系统

日常监测的风险主要是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未来营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息税前收益影响的不确定性。建立日常风险监测系统,一方面可以关注月度的核心指标,密切注视其动态变化过程,及时发现财务危机的征兆;另一方面,当企业有警情出现时,可以从各方面指标的变化趋势、变化幅度来帮助分析警源所在。

5 缺陷与定位

企业构建财务预警系统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 财务预警的关键是预警指标的选取, 它直接关系到预警的效果; 其次, 预警指标是否真实不是预警系统所能解决的问题, 企业财务预警建立在预警指标真实性的基础上, 至于预警指标是否真实, 则不是财务预警所能解决的问题。基于权责发生制的预警指标, 因“会计戏法”的影响, 其真实性会大打折扣, 而使建立在传统预警指标基础上的财务预警模型, 无法真正起到预警的作用。而现金流量能提供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 且不易纵, 所以选取现金流量作为预警指标,解决了传统财务预警不能解决的预警指标真实性问题。因此, 现代企业应该构建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 即通过分析现金流量在企业活动中的数量和效益, 分别对经营现金流量财务预警、投资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筹资现金流量财务预警和现金流量综合财务预警进行研究, 选取各自的预警指标, 并分行业设置有警与无警的临界值, 构建适合于企业的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 提高预警的实用性有有效性。

参考文献

公司财务危机问题研究范文4

Abstract:Constructingfinancialcrisispre-warningsystemisthenecessitytothedevelopmentofcapitalmarketinChina.Thispaperanalyzesthepossibilityofconstructingfinancialcrisispre-warningsystemofthelistedcompaniesfromthreeaspects,theory,economicsandtechnology,andworksoutthenewthoughtandbasicframeworkofconstructingfinancialcrisispre-warningsystemsoastopreventandresolvethefinancialcrisisofthelistedcompanies.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KeyWord:ListedcompanyFinancialcrisisPre-warningsystem

随着经济一体化,经营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性和复杂性。作为企业改革先锋的上市公司,同样存在着潜在的危机。一旦财务危机无法化解,就会被戴上“ST”的帽子,以失败告终。为了有效化解财务危机,亟待建立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1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财务危机是企业丧失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正是为化解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机制,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还没有公认的定义,笔者在分析预警系统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将其定义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企业专门组织根据财务管理学、风险管理和统计学的相关理论,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相关经营资料以及所收集的外部资料为依据,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建立预警分析机制,将企业所面临的经营波动情况和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并分析企业发生经营非正常波动或财务危机的原因,挖掘企业财务运营体系中所隐藏的问题,以督促企业管理部门提前采取防范或预防措施,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和风险控制依据的组织手段和分析系统。简单的说,它是企业专门组织预警-报警-排警的有机管理过程体系。

2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重要性

从理论上看,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是我国企业管理与控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本文所构建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相关理论和经济技术特点上的,为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警兆的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从而建立一套发现警兆-确认警情-排警对策(预警-报警-排警)的逻辑机理,为我国上市公司提供一种危机预警管理新模式,在预防和化解危机,提高企业危机预警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作用。

从实践上看,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借助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公司管理层能够及时发现公司财务状况的恶化,以及造成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从而能够及时地、有针对性的调整公司的经营策略,扭转公司经营状况恶化的势头,以避免沦为“ST”“PT”的行列。另外公司越早获得危机信号,越可以减少其在会计、审计、律师等方面所支付的费用。同时,有利于证监部门加强财务监督管理,以提高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

3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可行性

3.1理论依据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有了经济预警的概念,承认经济的波动性和周期性。企业预警理论主要包括危机管理理论、策略震撼理论、企业逆境管理理论以及企业诊断理论。这就为财务预警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提供了理论基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基于上市公司财务运作的全过程,不断成熟的财务管理学理论则成为其基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预警分析是对大量原始信息和数据的处理,日益发展完善的信息传递理论和统计学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中的危机管理不仅是对危机全过程的监测和控制,而且是对风险的处理,那么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则为其提供了依据。另外,证监部门于2001年11月《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表明我国证券市场退市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证券市场的退市机制是实现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的重要途径,增强上市公司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引导证券市场朝良性方向发展。

3.2经济基础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在危机前建立的,这个时候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财力雄厚,完全可以满足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所有资金需求。同时,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建立起来以后,为公司解决财务危机提供了有效分析手段和控制对策,使上市公司不至于破产,更甚是能及时发现风险,保证了公司经济效益的实现,可以弥补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全部支出,实现风险收益,即危机管理支出小于危机管理所带来的收益。

3.3技术支撑

上市公司的财务资料相对容易搜集,财务数据趋于规范财务预警系统以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的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为依据,在建立财务预警模型和进行预警分析时,要运用大量的财务资料。大部分上市公司已经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进入市场,完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科学,财务披露制度较为健全。同时,又处于公开的市场监管之下,各种操作行为较为规范。同时,监管部门监管力度的加大,将进一步抑制会计造假者的造假动机,提高财务数据质量,从而更加有利于财务预警系统的顺利运行。

4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新思路

财务危机有潜伏、发作、恶化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应该有相应的管理对策,这一系列的对策就构成了本文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基本框架。

财务危机的潜伏时期,上市公司处在一个多变的环境之中,公司的市场状况、产品的升级换代速度、关联企业的供货和资金偿付能力、竞争对手的价格政策变动、金融市场的波动、利率和外汇市场的变化、银行信用和利率政策的改变等等,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筹资能力、资金调度能力和偿债能力等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及时准确的识别财务危机,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组织对企业内外的财务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收集和有效传递,为预警分析机制提供信息数据基础,这就构成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信息处理机制。

财务危机的发作时期,在证监部门的财务监督下,上市公司为保证经济效益的实现,就必须对收集的内外财务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选择能够明显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特征的指标体系,不仅要有财务指标,而且要引入非财务指标,如行业、企业规模、管理水平等,以全面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然后用收集的数据和选定的指标,通过现代建模方法(如主成分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构建预警分析模型,以准确判断财务危机是否已经产生,将此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企业管理者,便于其迅速采取对策。指标分析和模型分析构成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预警分析机制。

财务危机的恶化时期,财务危机已经存在,如果不能及时控制或有效化解,上市公司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境地。为了化解危机,公司管理层就要立即启动财务危机处理小组,迅速分析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恢复公司正常经营。由于财务危机有突发性,要求公司管理层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

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管理者,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管理也不例外,要有一个专门组织为预警管理服务。构建了以财务危机发展阶段为基础的预警-报警-排警的财务危机预警过程机理,还需要有实施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组织机制,它包含了组织体系和组织过程。组织体系就是构建一个专门为危机预警管理服务的组织;组织过程则是在危机预警系统实施中的预警-报警-排警逻辑过程。

此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专门组织为保证,依次执行预警-报警-排警三项活动,与前面的研究相比,克服了将组织机制、信息处理机制、预警分析机制、危机管理机制并列的不足,使预警系统结构更为合理,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实施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EIAltman.CorporateFinancialDistressandBankruptcy[M].NewYork:Wiley,2000.

[2]StephenARoss.公司理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张鸣,张艳,程涛.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前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汪平.财务理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公司财务危机问题研究范文5

关键词:财务危机;动态预警模型

一、引言

企业的成长及发展同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及发展存在很多共性,都需要经历先幼年、青年、中年及老年各个阶段,且在不同的具体的生命阶段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及相关的风险与问题,通常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企业生命周期。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标准上并不统一,也正是因为标准的不统一,使得不同的学者构建了一系列差别较大的生命周期理论模型。目前国内外大部分的学者更加倾向于将企业自身的生命周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孕育期,第二阶段是发展期,第三阶段是成熟期,第四阶段是衰退期。财务危机作为一种极大的威胁企业自身持续经营发展的根本性危机之一,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大部分企业及学术界研究及P注的焦点。2014年,沪深股市中仅在2014年当年被我国相关部门ST的企业就高达200多家,首次被我国相关部门ST的就多达70多家。在这一背景下,对企业自身的财务危机相关的问题进行的研究,尤其是对企业自身财务危机动态预警的相关的研究就显得非常急迫及有意义。

二、财务危机新概念

大部分学者的研究均表明,企业的财务危机通常是集危险性及机会性于一身,而财务危机是可以预防、控制及合理应用的。本文认为企业的财务危机是一种存在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并以企业财务关系出现失衡及紧张直到恶化为外在表现的,且自身具有两重性及周期不定性的具体的风险事件的动态发展变化过程。

三、企业财务危机动态预警模型的构建

(一)样本选取

为了进一步研究,本文选取了2014到2015年两年间首次被我国相关部门ST的89家上市公司来作为本文的财务危机组,其中排除了那些在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相关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虽为负值但净资产收益率较高的上市公司,主要是由于公司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生相应的亏损不能成为评判公司自身健康恶化的唯一标准。任何公司的经营均存在一定的风险,而风险在很大程度上面就意味着企业可能会在某一生命周期中出现亏损或者是不好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对于一个具有正净资产收益率的公司,其自身也许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可能会受到经济周期及市场波动等具体的市场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会在某一年份或甚是连续的几年当中产生亏损;但是这种亏损通常是暂时的。如果我们从长期来看,这部分企业自身的赢利能力还是非常好的。本文对于财务稳健组的选择,主要是按照1:1的比例及经营相当的原则进行选取。最后本文将这178个具体的样本分成观测组(由64家ST企业及64家财务稳健企业组成)及检验组(由25家ST企业及25家财务稳健企业组成,用于相关模型的检验)。在数据的收集时间上,本文选择上市公司被ST之前的第一年到之前的第四年的这4年的数据。本文将被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实施ST之前的具体的年份用“Y-年”来表示,例如,上市公司被ST前一年用“Y-1年”表示,前两年用“Y-2年”表示,以此逐步类推。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我国CSMAR数据库及网易―证券行情等相关的权威网站。

(二)指标选取

本文在具体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主要是遵循有效性这一具体的原则,并参考了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所做的关于企业财务危机动态预警模型研究中的相关的科学具体全面的财务指标,结合实际情况,本文最终选择了反映企业具体的财务结构(负债和净资产之比、负债和总资产之比及流动负债和总资产之比)、偿债能力(负债总额和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总负债和股东权益之比、短期负债与股东权益之比及长期负债比率)、资产流动性(流动资产和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流动及速动比率)、盈利能力(主营业务收入和总资产之比、资产回报率及每股收益)、成长能力(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百分比、总资产、总资产增长率及销售比率)、经营效率(资本周转率、存货和营运资本之比及存货周转率)、现金流量(现金负债比率及投资负债比率)、公司治理(股权约束风险、股权控制风险及公司治理效益)8个方面的26个财务指标。

(三)相关指标体系正态性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财务危机组及财务稳健组这两组样本到底有没有相关的显著性差异,本文采用了K-S检验来全面分析验证了各项指标的平均值的正态性。K-S检验结果表明,财务危机组中的各项具体指标中有5个具体的指标连续4年均呈正态分布,约占指标体系的19.37%;财务稳健组中则有9个,占指标体系32.96%。

(四)指标均值差异检验

本文运用了Wilcoxon秩和检验来进一步对上市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了全面的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相关的检验结果表明,在Y-1年,以上所选取的26个指标中就有22个财务危机组及财务稳健组的均值在比较中存在显著差异,这部分指标约占总指标数量的84.6%;在Y-2年下降至63.89%,到了Y-3年,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到54.77%,到了Y-4年则下降至31.64%。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上市企业自身财务危机的恶化通常是随着自身的经营时间逐渐显现出来的。一般情况下,上市企业距离被国家相关部门ST的时间越远,则其自身的财务危机的相关表现迹象就越弱,也越不容易被我国上市公司相关部门管理层人员发现;反之,各种相应的具体的危机征兆也就越明显,这基本上是符合目前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

(五)财务危机分期检验

本文通过科学合理的提取财务危机组及财务稳健组从Y-3年就开始具有显著差异的15个具体的指标,对这15个具体的指标分别按照Y-4年与Y-3年、Y-3年与Y-2年、Y-2年与Y-1年分别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之所以进行该检验,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发现财务危机相关指标的发展具体进程到底有没有明显的阶段性的变化特征。Wilcoxon秩和检验的检验结果表明,从Y-4年到Y-3年,这15个具体的指标当中仅仅只有8.24%的指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就意味着该阶段基本上就是上市企业财务危机的萌芽阶段,在本研究中,本文将这一时期视为财务危机的隐性期。从Y-3年到Y-2年,这15个具体的指标当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指标数量占总指标的比率急增到54.37%,这一数据表明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爆发性,本文将这一时期视为财务危机的显性期。从Y-2年到Y-1年,各项检验指标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指标数量急增到76.19%,这一数据表明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基本上出现严重的恶化,本文将在将这一时期视为财务危机的恶化期。

(六)上市企业财务危机显性期识别模型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构建上市企业财务危机显性期的识别模型,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首先对财务危机组的Y-3年的数据进行了KMO测度,得出了具体的KMO值(为0.613),同时还对财务危机组的Y-3年的数据进行了巴特利球体检验(相关的检验结果的显著性概率小于0.01),以上这两个检验表明了本文在相关数据的选取上面比较科学,相关数据适合做相应的因子分析。其次,本文采用主成分法作为本研究当中相关的因子提取方法,科学地提取到了7个(F1财务结构、F2盈利能力、F3资产流动性、F4现金流量、F5偿债能力、F6经营效率、F7公司治理)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以上这7个公共因子自身基本上可以概括15个相关的原始变量的所有具体信息含量的79.236%。最后,本文选择了最为常用的Logistic回归分析来作为本文的模型构建方法,得出相应的模型如下:

P=■

本文在具体的回代验证时,主要就是以0.5来作为分界点,若本文检验过程中相关的P值超过了0.5,就基本可以判定为财务危机的显性期,相反,若小于0.5,则不处于财务危机的显性期。本文将之前选择的检验组的25家上市公司的Y-3年的具体数据带入到上述模型当中,结果表明,上述模型在进行具体的预测过程中预测结果准确率在87%以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面说明了上述预测模型的科学准确性。

(七)上市企业财务危机隐性期预警模型

同上述显性期预警模型,在隐性期预警模型研究中,本文首先对财务危机组的Y-4年的数据进行了KMO测度,得出了具体的KMO值(为0.736),同时还对财务危机组的Y-4年的数据进行了巴特利球体检验(相关的检验结果的显著性概率小于0.01),以上这两个检验同样表明了相关数据的选取比较科学,适合做因子分析。其次,本文仍采用主成分法来提取因子,科学的提取到了7个公共因子进行了具体的重命名(F1财务结构、F2盈利能力、F3经营效率、F4资产流动性、F5偿债能力、F6现金流量、F7公司治理)。最后,本文仍选择Logistic回归分析来作为具体的模型的构建方法,得出相应的模型如下:

P=■

本文在具体的回代验证时,主要就是以0.5来作为具体的分界点,若本文检验过程中相关的P值超过了0.5,则在很大程度上面就可以判定为财务危机的隐性期,相反,若小于0.5,则处于稳健期。本文将之前选择的检验组的25家上市公司的Y-4年的相关的具体数据带入到上述模型当中,结果表明,上述模型在进行具体的预测过程中预测结果的准确率在72%以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面说明了上述预测模型的科学准确性。

四、结论

本文ι鲜泄司财务危机动态预警模型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引入了上市公司治理的新指标,同时很大程度上面简化了预警的过程,且相关的研究效果还较为理想。相信本文对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余有.财务危机运营―企业理财安全机制探索[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2]张艳萍.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模型构建和指标选择[J].经济师,2004(11).

[3]吴世农,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2001(06).

[4]赵秀芳,伍金林.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阶段性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4(02).

[5]陈工孟,芮萌.现代企业财务困境预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6]王智宁,吴应宇,叶新凤.基于Pulic智力资本模型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02).

公司财务危机问题研究范文6

(一)我国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应用现状

量化分析方法和非量化分析方法是目前国内外两种最常见的预警方法。单变量分析方法和多变量分析方法构成量化分析法,非量化分析法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主要有管理评分法、流程图分析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三个月资金周转表”分析法、标准化调查法等。自我国加入WTO,市场国际化之后,财务预警方法也在国内外研究者的努力研究下不断完善。

近些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受到了理论界的关注。但是这些预警方法在我国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监管部门也没有制定出相关的规定,加之我国公民相对保守,不喜欢接受新事物的特点,使得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上缺乏财务危机预警的意识。少数使用量化方法的企业,也主要借鉴国外的方法,但是由于量化方法存在着使用前提和范围的局限性,所以一般只有公司财务数据的统计、财务模型的计算分析和财务指标的筛选等才适用此种方法,依据这个特点,上市公司应多使用量化方法,这样才能区别量化和单变量方法的不同之处。例如上海证券交易所特地开发了用于研究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预警系统和相应书刊,从而有效地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及时发现其财务报告中的危险信号,来降低市场和投资者的风险率。其主要功能主要分为两方面:一,对单变量进行预警分析;二,根据综合财务分析,对财务状况进行诊断。

(二)我国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在应用时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虽然目前,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有所增加,但是还并不是很广泛,暴露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影响财务预警方法的有效性

研究财务危机预警方法需大量财务数据,尤其是单变量分析方法,所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预警方法研究的重要因素。但是现在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体制存在问题,股东与管理者手上持有的信息不一致 这样会计信息失去保障。这样财务预警方法的有效性必然受到影响。信息传递具有连带性,只要有一方数据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另一方数据的真实性,当然科学的定量方法也不除外,因此财务数据一定要可靠。

2.上市公司决策层缺乏主动运用财务预警方法的意识

目前的市场经济下,上市公司决策层是利益获得方,而一般的投资者是都是利益受损方,上市公司坚持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但是开发和运用财务危机预警方法成本大,这样管理层获得的利润就会相对应的减少一些。而现实中,管理层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意识淡薄,目光短浅,认为只要注重眼前的资金管理,就能有效控制财务风险,显然,这种观念在当今这种市场经济环境下是完全错误的。

3.财务预警方法实际应用的研究尚不到位

现有的量化分析和非量化分析等分析方法大多是借鉴国外的方法,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风险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学术研究和监管领域的高度关注,并且在不断的完善之中。目前研究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层出不穷,指标也很多,但是由于计算指标的方法较难,不具备较强操作性和实用性。各个上市公司对非量化指标也提出了疑问。因此,很多上市公司都不会选择应用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因为在应用中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又不能保证预警的实际效果。

(三)解决我国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应用中存在问题的方法

1.财务预警系统的应用与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相结合

俗话说取其精华,舍其糟粕,所以现行的体系中之中较好的我们应该继续实施,但是对于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完善它,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掌握关键点,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横向和纵向流程。横向流程需要把握好各项投资筹资等行为的潜在风险,它的针对性较强,主要涉及经营和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纵向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控制,从而在对财务信息做出决策的各个环节上有效的把握各个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二是发挥主要债权人的作用,主要债权人是公司利益的最直接相关者,他们的积极参与能够激励公司管理层制定良好的战略决策。

2.提高主动运用财务预警方法的意识,完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方法

开发运用财务危机预警方法成本较高,这样,企业获得的利润就会想应减少,但是倘若一旦发生了财务危机,企业也就将面临着倒闭的风险,而财务方面出现危机,最容易一招致命,所以管理层要提高主动运用财务预警方法的意识,改变一贯狭隘的风险观念。预警方法的指标存在着局限性、相同指标在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结论。一切从实际出发,所以企业管理决策者要制定适合自身的财务危机预警方法, 实时监控并及时预测其财务状况,推动我国资本市场良性健康地发展。为了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得到切实的保护,各监管机构需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甚至是法律法规,约束上市公司,正确引导其使用预警方法。

3.不同行业和类型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式应有所差别

由于每一家上市公司的行业性质、管理水平和经营范围等都不相同,而财务危机预警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想真实有效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发挥预警方法的有效性作用,就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公司要求,体现公司财务特点的财务危机预警方法。针对生产型的公司,通过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的关注,从而掌握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现金流情况。针对投资类的公司,通过对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类、资产保值增值率等财务指标的关注,从而掌握其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和盈利能力;针对贸易类公司尤其是以外销国际市场为主的公司,应重点关注公司的营运能力、外汇汇率变化走向,与此同时也建立汇率变动率预警指标。

4.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应考虑一些必要的非财务指标的定性因素

财务危机预警不单单要考虑财务指标,还要考虑非财务指标。全面的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在不同方面弥补单纯财务指标的不足,使得得到的信息也更加全面。这也要求管理者一切从公司的实际出发,特别情况特别对待,这样能大大增强指标体系的灵活性,使得信息更加的真实可靠。更重要的是,一些例如行业因素、公司规模的非财务指标对预测危机也存在重要作用。但是应当注意的是,不能单纯引进非财务指标,而需对这些非财务指标进行再加工和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