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变更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变更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变更管理制度

企业变更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计划管理

为应对当前煤炭严峻形势的变化,煤矿企业在物资采购供应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应对制度上进行梳理,完善当前煤炭形势的变化,建立起一套对计划管理、供应商入围、物资采购管理制度进行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的考核办法,提升物资采购供应全面精细化管理,避免损失企业利益,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目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经营稳定运行。

一、计划上报与汇总编制

1.计划上报的准确性

根据生产情况,计划来源是各使用区队,区队要做好每个月的使用计划是关键的一步,因为计划的使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矿井生产成本控制的关键,计划准确性达到了精细,就避免了资金的浪费支出,节约了物资采购供应成本,但当前计划的变更和撤销较为严重,计划准确性较差,应对这种不良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计划考核办法是较为重要。现采取了绩效考核办法并实行了以下措施:一是对各区队使用计划量的准确性进行公示,对做的差的区队进行通报批评,让各区队重视企业利益观。二是对缺乏企业利益观的,根据区队使用计划的准确性与工资挂钩,出现计划量不准确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扣除上报错误区队工资总额的百分之十进行处罚。三是对连续三个月以上出现错误或造成企业重大损失的调离工作岗位或解除劳动合同,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的移交司法部门。

2.汇总编制

各区队上报时实行会审会签制度。做好计划考核与分析工作,对计划一一进行筛选并梳理,保证先利库再汇总编制物资采购计划为原则,严格计划准确性管理,编制计划时统一格式,相关项目填写齐全及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变更计划,如因生产变化需变更的应出具变更申请,由相关领导签字认可变更,纸质版与电子版计划应统一存档。

二、供应商入围与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1.供应商入围

供应商入围实行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原则,也就是由各使用区队开始推荐,首先选用的企业技术装备先进,履约能力较强,在同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售后服务及时,推荐到供应商管理部门或部室。

(1)供应商入围应建立建全供应商信息库。对拟入围供应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录用的原则。对拟入围供应商的资质证件进行初审,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①营业执照、组织机代码证是否进行了年检。②注册资金金额的多少。③资质是否符合要求,要具有法人资格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⑤财务状况核算是否规范,是否具有良好的资金实力和财务状况。⑥特殊行业和特种设备是否具有相关部门核发的资格证书。必要时对拟入围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

(2)推荐供应商应注重是否综合实力相当,供应商入围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然后对供应商进行评定、审批、拟入围供应商,按照要求淘汰质次的供应商,推荐合格的供应商,对拟入围供应商分级管理和动态维护管理为主原则,并完善供应商入围手续。成立供应商管理小组,明确界定各部门或部室进行职责划分,另外对供应商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必要时供应商主管部门或部室将与库内供应商业务合作情况、对其考评情况等相关信息录入信息库,实行优胜劣汰并对其考评反馈的信息进行备案管理。

2.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物资供应计划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先利库再采购的原则。汇总编制完善的物资采购计划方可进行招标。成立物资采购专家评委库,专家评委库成员主要由机电技术部门负责进行把关,因为技术部门对物资的质量最清楚。

(1)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专家评委库和供应商信息库,并做好与合格供应商参加物资采购程序。招标部门物资采购请示要严格按照供应部门提供的招标申请物资明细报批,任何人均无权擅自增加和变更物资种类,特殊情况需临时增加物资种类的,需由项目区队提出申请,经本单位物资采购领导小组签字,方可执行。

(2)物资采购前应做好招标审请,如:招标采购、竟争性谈判采购、商务谈判性采购等应分类上报,并做好说明,由招标领导小组签字认可。招标过程中要做好廉政建设工作,对采购过程中如发现不合理竟争的供应商列入企业供应商黑名单,五年内不能邀请企业黑名单的供应商参加投标。不得因各种原因违规采购,如出现违规采购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部门。

企业变更管理制度范文2

(一)工程项目财务管控模式

工程项目财务管控模式包括管理理念、机构与人员设置及职责与权限、管理流程与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与工具、过程监督检查及绩效管理等,是企业独特的财务管理经验积累,作用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

(二)工程项目前期财务策划能力

工程项目实施前所进行的总体财务战略规划,包括分部分项工程成本费用控制策划、分包或协作成本控制策划、设备物资采购策划、管理费用及税收策划、利润策划、资金需求及融资策划等,并反映和评估可能发生的重大重要财务风险,形成前期财务策划方案,以及对策划方案的复核和审批,作为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和控制的依据。

(三)工程项目建设过程财务风险揭示与控制能力

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客观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动态识别影响财务目标的风险事项,并评估发生可能性及影响程度,及时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具有完备的风险管理机制,并嵌入内控系统,是实现工程项目财务目标的重要保障。

(四)工程项目收支结算与资金管理能力

工程项目具有阶段性结算特点,但客观存在合同解读与执行、变更设计或设计变更、新增减工程等复杂情况,需要建立一套充分支撑结算要求的管理程序和档案管理制度,并依据结算特点合理测算工程建设资金需求。结算风险控制是工程项目建设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工程项目财务合规控制能力

工程项目建设涉及较多规范管理,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遵从,以及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具备设计健全完善、操作性强和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是相关部门和人员履职及协同实现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保障措施。以上五项财务管理能力是依据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6)、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及配套指引(2010),结合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特点所界定的五项综合性财务管理能力,反映在前期、过程和结果三个环节,构成工程项目财务管理能力的基本内容。

二、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能力现状及评价

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更多关注财务合规控制、财务收支结算和财务表现能力及其结果,而对前期财务策划、过程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能力较弱,狭义财务管理模式特征显著。这一模式重点关注收入和成本费用的计量和确认,而对其发生的科学合理性并不直接控制,当风险发生并传递到财务上,发生亏损或未达到预期经营目标时,财务实际已无应对能力。

(一)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模式评价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一般采用项目经理制及财务主管委派制,项目部按工程建设需要设置工程质量部、经营管理部、财务部等部门,围绕合同履约,财务管理以营业收入完成率、营业收入利润率为中心。这一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一,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清晰。受招投标的影响,不同项目营业收入利润率客观存在较大差异,以此作为绩效评价的依据,不能真实反映项目部经营管理水平。其二,财务管理未与风险管理较好结合。工程项目存在较多的变更,而对合同的解读、分包及结算等主要集中于经营管理部,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往往导致重大财务风险发生。其三,会计管理以合同(标段)为对象,未按分步分项法进行成本费用控制,不能及时揭示和评价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会计更多起到核算的职能。

(二)工程项目前期财务策划能力的评价

前期财务策划对确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目标及财务风险评估起到重要作用,但诸多施工企业并未建立前期财务策划管理制度,未实施前期财务策划,或者由于成本费用基础管理信息欠缺,财务策划方案不尽科学合理,财务预算方案与实际执行偏差较大,不能对整个工程财务管理起到控制作用。

(三)工程项目建设过程财务风险揭示与控制能力的评价

目前施工企业并未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在合同履行、变更、新增减工程、分包、结算等流程管理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未加以识别和揭示,评价其发生可能性及影响程度,财务管理处于工程建设的后端,当与财务管理目标产生重大偏差时,实际已无较好的应对策略。

(四)工程项目收支结算与资金管理能力评价

完整齐备的资料是工程结算的基础,但大多施工企业相关工程量表单填列、监理签证、业主确认与结算等流程管理并不规范,在工程变更情况下,往往发生结算风险。一些工程未结算款大量积累,导致资金困难。

(五)工程项目财务合规控制能力评价

工程财务管理制度包括管理制度的健全性与完整性,以及可操作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在制度设计上,目前更多关注财经纪律及相关法规,而较少从企业可持续发展、风险防范和价值创造的角度完善财务制度,如施工过程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在制度执行上,一些制度不明确、可操作性差,而有一些制度执行不到位或执行不力,如分包合同分级审批及分包结算管理。

三、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能力提升措施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不仅体现为事后合规控制能力,而应在事前、事中嵌入风险管理方法与程序,体现创造价值的功能。前期财务策划,过程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事后合规控制“三位一体”,才是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应达到的基本状态。

(一)优化和改进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模式

一是做好前期财务策划,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涉及大量基础工作,包括成本费用项目及控制标准,可能发生重大财务风险,以及财务策划方案审批与执行管理制度。二是调整项目部绩效考核方式,从营业收入完成率(合同完成率)、营业收入利润率评价调整为目标利润完成率主导的绩效考核模式,消除因招投标差异带来的冗余,更多体现管理创造价值。三是拓展会计监督与控制的职能,按分步分项法细化会计核算对象,归集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信息,动态评价预算执行的偏离情况,揭示工程建设过程存在的风险。

(二)建立与完善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一是将前期财务策划作为风险控制的基本手段,最终体现为工程财务预算方案,分解到分步分项工程及年度实施计划中,使预算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并作为执行和评价的依据。二是针对合同履行、变更、新增减工程、分包、结算等流程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重大重要财务风险,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如合同变更(含变更设计或设计变更),应有分级审批制度及档案管理制度,并动态调整预算控制方案;再如结算,应有结算报警制度,对未结算款项达到一定阀值,明确应采取的对策,而对分包结算,应依据分包合同,在结算依据充分前提下,采用集体联签制,确定支付款项、金额及方式。在流程管理中,针对关键风险点,使财务活动均有相应内部控制。三是建立项目中期综合性财务评估制度。评估目标不仅在于合规性(内部审计),还在于预算编制与执行、合同及变更情况及在建工程财务状况、财务信息传递及风险揭示与评估和应对管理、存在的主要财务问题等,判定其“在控、可控”程度。

(三)规范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流程

企业变更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管理问题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建筑工程的投资额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才能促进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基于此,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与管理这一核心问题作出以下浅显的解析。

1.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成本控制与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为了切实做好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战略性和长久性严重缺乏

当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战略性和长久性方面严重缺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很多个企业往往只关注最后能否实现成本管控目标,而对成本控制过程过于轻视,导致成本管控缺乏战略性;二是在成本管控战略制定方面的制定往往十分注重,但在执行方面的力度有所欠缺,尤其是很多成本控制战略在半路夭折,导致成本管控缺乏长久性。

1.2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就当前来看,很多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往往难以将经济和技术进行有效地结合,在成本管控过程中往往没有结合工程实际,导致所采取的管控方式方法取得的成效较低,最终由于管理方式不当,导致成本失控。

1.3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任何工作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和管理,就目前来看,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控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制度缺乏约束性、激励性、可行性、系统性和完善性,导致很多成本管控工作缺乏强有力的制度支持而无法开展[1]。

2.导致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与管理问题出现的成因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当前建筑工程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更好地全面地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的管控,作为成本控制人员,就必须认真分析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才能更好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导致成本管控问题出现的原因较多,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本控制体系不健全;二是成本控制缺乏全程性。

2.1成本控制体系不健全

从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体系来看,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体系往往没有严格按照经济责任制度,就责权利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往往项目经理对成本控制体系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在责任方面却缺乏明确性,且很多施工企业大都是项目经理与企业财会人员加强成本的管控,而其他成员的项目成本管控责任与意识却相对缺乏,难以形成从上到下的成本管理体系,进而导致成本管理混乱。

2.2成本控制缺乏全程性

建筑工程成本管控需要对整个工程项目建设期间进行全面、系统的全程性管控,才能确保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但就目前来看,之所以会导致很多建筑工程成本管控问题,就是因为当前很多企业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过程中没有对工程成本进行全程管理,只注重施工阶段的管理,而对施工前期和竣工阶段的成本管理相对缺乏,导致成本控制问题的出现[2]。

3.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与管理问题的解决之道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导致问题出现的成因有了全面的认识。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工程成本管控人员,应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切实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控工作,以促进成本管控水平的提升。在促进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及时、保质、保量安全交付业主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1建立并不断完善成本费用管理制度

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成本管控的根本前提。因而作为成本控制人员,首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成本费用的管理必须包含对成本的预测、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的“三算”,并设立相应的控制和考评环节,才能确保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的建立;其次,在建立成本费用管理制度之后,应结合施工现场实际,若工程成本发生偏差,则应加强对其的分析与评测,并将工程成本的控制、工程项目的实施、工程施工技术以及企业的经验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找出出现偏差的原因,为成本费用管理制度的健全夯实基础;再次,学会分析和掌握建筑工程成本变化规律,加强成本控制经验教训的总结,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成本管控措施,以促进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的实施;最后,对成本费用的控制、分析、评价以及工程的预结算审批等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以促进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的完善。此外,还应加强全员的教育,使其具有强烈的成本控制意识,充分认识到加强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健全由项目经理为领导,成本管理人员为主体、施工班组成员为载体的、从上到下的成本管理体系,为成本费用管理制度的健全注入强劲的动力[3]。

3.2建立系统完善的定额管理制度

所谓定额,主要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时,会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达到相应的数量限额。而加强定额管理又是控制成本的核心所在。然而现实过程中,很多企业的定额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定额管理,制定定额管理制度,充分认识到定额管理在成本管控中的重要性,为成本管控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3.3致力于施工成本与过程控制制度的完善

首先,作为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施工全程的成本控制,从工程项目的立项、勘察、设计、招投标以及原材料的采购、施工现场和竣工阶段均加强成本的控制,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完善施工成本管控制度,建立成本管理制度应具有较强的约束性、激励性和有效性,从而为成本管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整个工程项目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作为施工企业,应在各子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确立针对性的成本控制目标,最后,应在此基础上,科学的确定整个成本控制目标,为整个成本管控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全面落实到位,以提高成本控制效益。

3.4致力于工程变更后期的成本控制措施

一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总工、项目技术人员和安全质量检查人员应认真核实施工图纸,精确掌握项目施工的每个环节,如有变动,必须广泛收集原始数据提供变更依据和提出设计变更理由;二是邀请项目设计人员、监理和顾客代表到施工现场勘察,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需要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必须由监理、设计人员和业主代表一起讨论,集思广益做出最终决定,同时要记录会议纪要;三是按合同条款和业主的要求编制设计变更资料,资料内容要齐全,按规定报送有关各方;四是切实抓好变更设计的关键环节,确保变更设计方案能够顺利实施[4]。

4.结语

总之,对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与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人员,必须紧密结合时展的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结合成(下转第365页)(上接第343页)本管理问题与成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提高成本控制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傲凡.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6:62-63.

[2]赵海盈.浅谈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现状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25:63-64.

企业变更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 市场经济企业合同管理 特点

中图分类号: F715.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人们的合同意识越来越强,可以说市场经济就是合同经济。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合同及合同管理工作。我们不仅要重视签订前的管理,更要重视签订后的管理。注重履约全过程的情况变化,特别要掌握对自己不利的变化,及时应对合同修改、变更、补充、中止和终止。加强合同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防止由于合同管理不善而造成不必要的效益损失是施工企业各级管理者应关注的。

一、当前企业合同管理的特点

1 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信誉的经济,市场主客体是构成整个市场的基本要素,合同则是确保市场主客体权益、维系主客体关系的基础和纽带,而合同法对合同起着规范和保护的作用。就中钢集团马矿院来说,我院与技术服务方、工程承包方、外委项目供应商方等合作方均存在合同关系,如果在合同管理上不够严谨,一种情况是我院利益受损,另一种情况是使信誉受损,从而失去市场,这两种结果,都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

2 合同管理是确保企业利益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客体的关系就是合同关系,而且在企业内部,合同管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客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必须通过合同来明确,合同也是界定市场主客体利益的准则和依据。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所以合同所界定的利益受法律保护,违规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不论是技术合同、购销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还是劳动合同等,合同的制定、对双方的监督、自身的合同履行等都是确保企业利益的需要。

3 合同管理是企业发展市场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两个根本不同的经济体制,它的本质特征是竞争。市场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市场经济的灵魂,自由而有序的竞争,这是市场成熟的表现。市场经济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市场经营主客体的自由性;二是无中央和地方之分,无部门之别的统一性;三是所有市场经营主体可以平等进入的公平性;四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竞争性。这些特点,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合同则作为统一、严谨的市场规则,确保了这些特点的存在,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如果视合同为儿戏,对合同管理持粗放的态度,破坏市场的自由性、统一性、公平性和竞争性,影响市场的规范运作,损害市场主客体的合作关系,最终必将遭到市场的淘汰。

二、基于风险的现阶段企业合同管理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获得的经营自愈发的全面,与此同时企业面对的生存环境和竞争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企业只有在遵守市场竞争的规则下,才能顺利的参与市场交易和竞争,也才能更好的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和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在市场竞争规则中,企业作为一个组织,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商品交易和竞争的组织,合同是实现企业商品交换的重要的手段,也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营的关键。然而,在合同的管理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包括合同签订中的风险,合同履行的风险以及合同变更的风险等等。为了规避合同管理中的一些风险,增强企业的灵活应变能力,维护企业的利益,合同管理开始逐渐被企业所重视。

1合同管理是企业风险的管理

合同风险包括合同诈骗、无效、权利残缺、主体不合格、条款有瑕疵等风险。企业如果不能控制合同风险, 就不能避免经营风险和由此带来的利益损害,如引发法律纠纷, 轻则债权难以实现, 重则威胁企业生存。合同风险管理要从机制人手, 以制度建设为基础, 明确责任归口管理部门、岗位, 建立合同承办人、授权委托、审核会签、台帐、归档、专用章管理制度,使每份合同都处在受控状态之下, 工作流程有章可循, 实现合同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 杜绝人为因素的影响, 有效地防范、化解风险。但完善、规范的规章还须在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 严格按制度操作, 防止当事人制造合同陷阱, 人为挑起事端, 阻碍合同正常履行, 谋取非法权益。

2企业合同管理风险

企业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正常运行和企业利益的实现。合同管理制度是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而建立的合同管理机构和合同管理制度,以实现企业对合同签订、履行、监督、审查等一系列的管理为目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企业的自我约束、自我保护以及自我完善。在企业合同管理中,企业合同管理风险是重中之重。

合同管理风险主要分为客观风险和主管风险,由于客观风险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合同风险管理主要是实现对主观风险的管理。合同管理风险中主要包括自然风险、商业风险以及法律风险,在这三种风险中,而法律风险是以势必承担法律责任为主要特征。

三、规避风险的企业合同管理建议

1培养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作为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机构,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是每一个企业的根本目标。强化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意识,是有效的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最终化解风险的前提。这就要求企业合同管理人员要加强培养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意识,从而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意识是比较容易培养的,这也是企业合同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2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和审查制度

合同关系,自始至终都是以一种法律关系呈现出来,这就要求企业要制定一定的制度或是管理机制来确保合同关系由决策变为现实,在合同管理中,全方位、全过程、法律化和科学化的对企业合同进行管理,才能有效的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在这些管理制度中主要以建立企业合同授权管理制度、保密管理制度、文件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为目标。这些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高效完成。

在企业合同管理中,除了要逐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还要建立比较健全的合同审查制度。合同的合法性是合同能够生效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企业在合同审查中首先要对合同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在合同合法性的前提之下,再对合同的条款的完整性和周密性进行审查,这样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审查制度,有利于企业合同由决策变为现实,能更好更全面的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实现企业的效益。

3对企业合同实施规范化管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独立的承担着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合同既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和获得经济效益的纽带,同时也是产生纠纷的根源。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企业合同规范化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合同管理对企业能否实现其经济效益最大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和经营性风险的基础性工作。现代企业若能对合同实施有效的规范化管理,将在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促进企业长足发展。规范化合同管理,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使企业合同管理活动定型化、条文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能够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

结束语

合同管理就是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等行为的审查、监督、控制的总称。合同管理的目的是依法维护企业在履约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履行对市场的承诺, 提升品牌形象, 创造最佳经济效益,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雪平.浅谈如何运用合同为企业保驾护航[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4)

[2] 于建华.加强市场经济下现代企业的合同管理[J]. 内蒙古水利. 2005(02)

企业变更管理制度范文5

一、安全控制

安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项目施工过程中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不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安全控制须贯穿于施工控制的全过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制定安全管理及安全生产制度, 提高认识、健全机制、落实措施和严格管理。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做到编制、实施、监督和处置四落实, 严格管理,做到“二严、三及时、四不放过”。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制定并落实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建立健全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特种作业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班组安全活动制度, 建立健全施工机具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伤亡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统计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资料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劳动保护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 与施工单位签订文明施工的协议,要求施工单位设定专、兼职安全员,定期针对工程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安全生产施工方案,并落实安全责任制。抓好阶段性的安全工作重点,针对不同阶段的工程特点作重点防范,基础施工阶段重点抓好支护及围挡;主体施工阶段重点抓好、脚手架的稳定、防高空坠落;装修阶段突出抓好防火工作,而施工全过程必须抓好安全用电控制。

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施工项目现场控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在质量控制方面,首先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保证体系和领导体系,强化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并强化质量技术管理工作。

(一)严格控制建材、配件和设备质量,打好工程建设物质基础。

1、优选检验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守信于企业的人任检验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巡回检查,走动控制,对发现的问题必须查明原因,追查责任,并跟踪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同时在全面抓好施工质量的同时,应针对不同阶段的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大控制措施,严把材料进场质量验收关,杜绝不合格品材料混入现场。

2、掌握信息,熟知国家认证许可标准和企业的具体要求,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严格按设计要求,应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外,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不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二)、推行科技进步,全面质量控制,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控制,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三、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是施工项目现场控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施工项目按照合同工期顺利完成的有力保证,施工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项目施工准备阶段,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施工方提供的的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了解确定各施工工序之间的工艺逻辑关系及工艺网络。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分解,按施工的逻辑进行合理安排,以反映施工顺序和各阶段工程面貌及完成情况,然后确定各个工序所需的时间,明确逻辑关系,目的是使项目施工有章可循,这种顺序不能随便改变。确定用来控制项目施工进度的计划是优化的计划。以总进度为大纲安排好月、旬、周施工作业计划和主要工期控制点,并以此为依据,科学的组织好各施工方的配合,实现分段并进、立体交叉做业,以创造更多的作业面,投入更多劳力加快施工进度,做到宏观控制好、微观调整灵活,各关键工期控制点均在控制期内完成;同时加大协调力度,确保各施工方按计划有序的进行施工,确保各分项工程按施工进度计划组织施工。合同签订后,要求施工方项目部人员和工人立即进场,以最快的速度组织材料设备进场,搭设施工用临建、布置临时用水用电线路等,将开工前的准备时间压缩到最短;二是竣工收尾阶段加大控制协调力度,采取强有力措施,防止因各分项工程同时施工可能发生的混乱,使各项工序积极有序地进行。

四、成本控制

(一)控制材料用量,合理确定材料价格

在工程造价控制中材料价格的控制是主要的,材料费在工程中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占预算费用的70%,占直接费的80%左右。因此必须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合同中的材料用量严格控制,合理确定材料价格,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二)严把变更关,将工程预算控制在概算内

在施工中引起变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设计粗糙、工程实际与二次设计提供的图纸不符、当前市场供应的材料规格标准不符合设计要求等,这些问题的产生给工程造价留下活口因素。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变更关。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最好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的制度。

(三)严格现场签证管理,全面掌握工程造价变化

企业变更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 企业; 合同; 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5. 047

[中图分类号] F715.4; F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5- 0077- 02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契约经济,合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法律表现形式。合同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否实施有效管理把好合同关,是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1 企业的合同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

企业的合同管理应采取企业法规处统一归口管理和各业务部门、各单位分口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企业法规处作为企业合同的统一管理部门,对企业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负有监督、检查和指导的职责。具体操作上,对合同实行分级管理,各业务部门和所属各单位作为合同二级管理单位,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合同签订和履行,并通过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将合同逐个上报审批。这样,企业和所属各部门、各单位对合同的管理做到机构、人员、制度三落实,形成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

2 合同管理工作

2.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要使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律化,首先要从完善制度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合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合同的归口管理,合同资信调查、签订、审批、会签、审查、登记、备案,法人授权委托办法,合同示范文本管理,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合同定期统计与考核检查,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合同管理奖惩与挂钩考核等。企业通过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做到管理层次清楚、职责明确、程序规范,从而使合同的签订、履行、考核、纠纷处理都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

2.2 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

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合同管理的质量。通过学习培训,使合同管理人员掌握合同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坚持持证上岗和年检考核制度,这不但增强了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也提高了其合同法律意识。

2.3 日常合同的管理

有了制度和人员的准备,接下来重要的就是合同的审理工作。合同的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对合同当事人的资信审查。合同谈判前,首先应对合同相对人的资质进行审查,包括签约资格、履约能力、以往的履约信誉等。签约前的资质审查十分重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将资质审查作为合同管理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来做。资信审查主要看以下几方面。一是相对人的各种执照及资质证明,包括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开户银行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等。查看的内容包括:注册资金额、法定代表人的姓名、企业性质、经营范围以及年检情况。二是授权委托书,如果合同对方不是法人签订,必须提供其法定代表人签发的授权委托书原件。三是资产负债情况,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可以了解到该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状况,要尽可能选择有经济实力、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四是特许行业或特种商品的经营许可证、施工资格等级证、通信产品的进网许可证、食品行业的食品流通许可证等。另外,质量体系认证书、银行或税务部门出具的信用证书、相关主要荣誉证书对了解合同当事人的资信情况有参考作用,但不是合同当事人必须提供的。

(2) 合同文本的审查。谈合同时,尽量使用本单位草拟的文本为基础,因为用本单位起草的文本,基本用语条款和格式大多对本单位有利,也较熟悉,谈判起来就方便一些,用基他单位的文本,往往比较生疏,改动量较大,有时有的单位故意将文本写得很长,其中设置文字陷阱,稍不注意就会签订不利合同。

(3) 企业要保证签订的合同统一合法有效,并得到严格履行,可以使用合同专用章这一方式。在合同管理制度中规定,对外签订合同必须统一加盖合同专用章,只有加盖合同专用章的合同,企业才予以认可,这样可避免一些部门和人员加盖其他公章,对外签订合同,也可避免一些人员逃避合同综合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4) 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结算管理。合同综合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合同的履行情况,一般采取重点检查和抽查的方式。检查内容主要包括3方面:一要看各方是否按合同约定进度全面履行合同,督促各方严格履约;二要看履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合同数量、工期、设计等方面的变更情况,如有变更,应履行变更签约手续,以合同形式明确变更情况;三要看是否存在违约情况,这是监督检查的主要工作。合同当事人任何一方违反合同约定的任何一项义务,都会导致违约情况发生,其中最多的是工期逾期、质量不符合约定。因为处理违约情况涉及大量法律规定,所以,合同综合管理部门对此过程应重点监控。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各方的往来函件、通知等文书都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发生纠纷,也是区分责任的重要证据,所以对合同履行每一环节形成的书面材料都应注意完整保存。另外,合同结算是合同履行的主要环节和内容,合同主管部门同财务部门密切配合,把好合同的结算关至关重要,这既是对合同签订的审查,也是对合同履行的监督。

2.4 重大合同审查管理

企业重大合同主要有:中外合资合作合同、企业购并合同、联营合同、独家协议、重大技术改进或技术引进合同、涉及担保的合同、房地产开发与交易合同等。把这些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影响大的合同挑出来,作为合同的重点管理对象,从合同的项目论证、对方当事资信调查、合同谈判、文本起草、修改、签约、履行或变更解除、纠纷处理的全过程,都要有法律顾问参与,严格管理和控制,预防合同纠纷的发生,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2.5 违约纠纷的及时处理

合同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违约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要承担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或强制履行等法律后果。合同主管部门审查合同时选择合适的违约条款和纠纷处理条款非常重要,一旦发生违约情形,法律顾问要区别情况,及时采用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积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合同管理是企业法律顾问事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仅包括要约、承诺、签约等内容,而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科学的管理,企业对合同实施有效管理,将为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巨大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