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155-02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驱动的经济建设发展战略,在制度上为创新、创业提供许多保障,在社会环境上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但取决于创新、创业是否成功的先决条件是人才,人才是决定性因素。其次,人才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创业要与市场相结合,这样才会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1.构建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目的。在高校构建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目的是让高校具备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专业高级人才的条件,从而承担起培养具有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
2.构建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构建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应该是针对自身特色通过实施可行的有效的培养机制和培养体系,使多数同学达到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引导同学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团队中,最终实现学生的创新创业梦想。
3.构建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要求。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要求是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构建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以切实有效的教改措施、教学手段、激励机制和制度建设来保证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见到成效。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树立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
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的本质是通过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突出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高校必须首先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深化改革目前的教育教W体制与管理机制,谋求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其次,高校不能空谈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具体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中,落实到人才培养计划和模式中,落实到学生的实践和能力培养中,落实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中,落实到学校的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中,落实到大学生科技创新孵化基地建设中。这样才能切实为大学生提供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广阔空间和舞台。多措并举,提升学校和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构建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而努力。
三、创新教学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例如采取案例式教学、项目或任务式教学等,融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并采取讨论式教学法或反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实施教学过程,使学生逐渐养成学习已知、探索未知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潜能;落实详细的教学和实践环节改革方案,专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系列课程,从科学的角度指导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和提升机理;增设专业创新实践系列课程,面向培养创新能力的实验、课程设计、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例如开设“移动终端应用开发”课程设计,来培养学生针对先进智能设备开发的技术创新能力。
为了避免创新人才培养流于形式,必须落实相应的制度保证,这样才能使学校职能部门与各院系及教师步调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保守思想,消除消极情绪,激发改革动力,创新教学模式。对于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不会无故产生出大量的创新意识,需要通过制度和措施来引导和启发。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肩负着传道、授业和解惑的职责,但要完成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有所延伸,以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通过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和课外创业实践等系列课程的实施,给学生提供创新和创业的机会,创设师生共同创新的教学和实践平台。
四、以计算机竞赛为切入点,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能力不是空中楼阁,需要有宽厚的、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作支撑。鼓励大多数同学积极参与ACM竞赛、机器人竞赛等,引导同学们加强实践动手的机会,促使学生融入竞赛团队,以竞赛为手段,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应用水平,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五、以校企合作办学为契机,落实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建设
引入校企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体制。合作办学的优势在于学生能提早进入企业进行培训,参与到企业的课题研究中去,尽快进入到一个创新环境当中,在企业中完成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课程置换和学分互认,满足了学生创新实践的要求,使学生的培养方向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自然就会顺利地实现各自的创业和就业梦想。
六、完善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夯实创新人才培养内涵建设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计算机教指委加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举措。在实施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为了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计划中要设置有针对性的理论课和创新实践培养的实践课,并从大二开始实施导师制,使学科水平和学术造诣高的教授和博士等教师进入到导师队伍,制定和落实教师人才培养责任制,确保学生不仅能受到良好的专业学术培养,还能很容易地进入到导师的科研创新团队,得到良好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建设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场地,与企业紧密合作,实行企业创新项目引领教学,完善卓越班学生的创新性实践培养机制,这些工作都会有效地夯实计算机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内涵建设。
七、搞好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推进创新人才培养落地生根
高校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来积极支持大学生投入到科技创新之中,引导大学生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对科技创新中业绩成果优秀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应及时地给予肯定和奖励,并体现在学生的评优、教师的竞聘和职称评定中,通过及时奖励来提升科技创新项目的水平和级别,从而在制度上有力地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和开展,使创新人才培养真正在大学校园内落地生根。实践证明,搞好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是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手段和重要的途径之一。
八、结束语
我国要实现创新型国家,必然需要大批的创新型领军人才,高校担负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应树立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落实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采取有力的措施和制度保障,全方位、多渠道地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适合高校自身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激发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好新时期的创新、创业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庆宪,樊泽恒.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J].中国大学教学,2012,(2):77-79
[2]徐少亚,陈海宁,刘沫.观念提升: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93-95
[3]杨种学,刘维周.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3,(21):95-99
Exploration on Constructing Training System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Computer Specialty
ZHAO Jun-sheng,SU Yi-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ohhot,Inner Mongolia 010080,China)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范文2
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
配置和分布不合理。四川省目前农业科技人才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仅为0.53人/1万人,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技人员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为7.33人/1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为28.73人/1万人,以色列为140人、美国为80人、日本为75人。四川省拥有高级职称的只占农业科技人才总数的21%。在配置上,拥有高级职称的农业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市、县(区)两级,而乡、镇一级则极为奇缺;在地域分布上,成都、绵阳等条件好的地区科技人才相对较多,而凉山、阿坝、甘孜州等条件差的少数民族地区则人才匮乏;在专业结构上,农学、畜牧类等传统产业的人才比例较高,而生物种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花卉苗木等新型产业、行业和新的领域,高层次人才则少而又少。
2.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在四川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分短缺。特别是具有战略视野,敏锐把握学科前沿,能带领团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的农业科技杰出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匮乏,占农业科技人才总量的比例较小,有一定影响的高级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较为缺乏。从学历层次看,全省农业科研人才中学历层次不高,研究生学历比例仅占16%;从职称结构看,中高级职称虽占到半壁江山,但高级职称比例仅为2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农业科技发展,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更显得缺乏,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
3.缺乏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队伍
现行科研单位考核和激励机制主要侧重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成果及论文)。尽管近年国家、省均把成果转化提升到重要位置,但对科技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尚未作出重大调整。长期在基层从事转化示范的科技人员,尤其是存在职称晋升和学术地位提升以及收入待遇的后顾之忧,专职或主要从事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高,转化成果的能力提升困难。目前转化工作成效突出的骨干,通常也是科研创新的骨干专家,在创新与转化双重工作的重负下,队伍难于稳定。
4.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
农业行业条件艰苦,无论是搞科研还是技术推广都很辛苦,农业科技人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比其他行业低,生活和工作环境条件差,导致不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跳槽到热门行业。加上农业科技单位的机制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困难,从而加剧了人才流失。近年来,非农业部门争夺农业科技尖端力量,也形成了多部门对优秀农业科研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一些农业科技带头人相继离开农业科技系统,造成人才外流。据粗略估计,四川省每年农业科研人员的流出率约为职工总数的3%~5%,以副研究员以上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流失为主。
5.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和自主创新的投入不足
当前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专项资金,如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农业三项工程等各类农业科技专项扶持资金等。尽管全省农业科技投入总量逐年递增,但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仍然较小,相对于农业科技发展需求尚存在很大缺口。一是中央财政投入缺口较大。中央财政对市州一级农科所及省级地方创新团队建设一直无资金支持;二是省级财政投入不足。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年投入仅1500万元,远低于发达地区年投入上亿元的投入力度;三是农业科技投入资金渠道单一。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体系、农民教育培训等基本上只靠财政投入,金融资金、民间资金的投入量很小。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特定的培养主体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明确的目标,为系统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安排、投入保障、评价激励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的总称。从一般意义上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成的核心包括:培养目标设置、投入保障、激励机制、培养环境等内容,其中培养目标是核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基于这个一般的理论框架,构建适合四川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目标
1.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研发人才
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形成领军型拔尖人才、科研骨干和后备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1)农业科技创新领军型拔尖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国家和部门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四川省实施的“天府英才”工程、“天府特支计划”等人才工程,以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等项目为载体,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特别是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并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加速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加快培养能够跟踪世界科技前沿的领军型农业科技创新拔尖人才。(2)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四川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在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中培养骨干创新人才。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四川,结合实施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项目,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培养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同时,以农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农业战略重点产品开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依托,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培养、引进农业科技英才。(3)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学科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应通过业务培训、学历教育、学术交流、专题研修、挂职锻炼、访问、考察、外派等多种途径,进行个性化培养。同时,建立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定期进修制度,鼓励和支持在职农业科技人员脱产学习、在职进修、到国外研修深造。
2.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1)以中青年农业科技人才为重点,依托现有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型农业企业、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载体,整合农科教、产学研各方科技资源,集成部门优势,统筹协调,形成农科教和产学研大联合局面,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同时,通过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围绕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建设一批项目科技特派员团队,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2)整合一支省、市、县、乡四级混合编队且较稳定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队伍,构建基地稳固、上下联结、技术衔接、协同实施的全国一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新体系;基本形成符合省情、机制先进、结构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与激励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整合示范基地的各级转化示范平台和渠道,诸如科技110、专家大院、技术协会、产业技术联盟、科技特派员以及课题研发基地等,集结省、市、县、乡技术人员队伍,混合编队,构建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团队和服务新体系,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3.培养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1)围绕四川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依托现有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专业培训、定期进修、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大力开展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岗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培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提高农技人员使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特别是共性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能力。同时,大力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分期分批选送基层农技骨干到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研修、深造,使基层农技人员每年接受一次集中培训,从而培养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2)造就一大批农业科技的推广经营型人才队伍。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基层组织、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中去工作,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经营人员的素质,壮大技术推广队伍力量。要注重培养农业科技企业家。鼓励支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
4.优化科技人才成长环境
加大海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政策,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资源化的过程管理,加大吸引留学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资源。制定和实施引进海外人才规划,建立海外人才评价和准入制度,重点吸引农业基础研究方面的紧缺人才和农业高新技术等方面的高级人才,重点引进其研究居于国际领先地位、有发展前途的拔尖人才。
5.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和农业后继者为主要对象,探索建立教育培养、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通过实施“粮油高产创建”、“现代粮食产业基地”、“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采取集中开展理论教学、现场实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培养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良好发展基础、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投入
保障机制加强投入保障机制建设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应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投入水平。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投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农业重点领域紧缺、急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培养、造就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人才科研经费预算机制,列出专项资金解决农业科技人才的科研和培训等问题。必须发挥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人才培养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投入格局。优先支持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学者和研究小组,促进基础研究与教育的结合,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发展环境。在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投入、研发机构组建、专利申请、新产品开发和科技合作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
(三)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开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潜能,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从四川的实际来看,要建立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公益性科研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收入分配与激励制度。要建立符合省情的、系统的、动态的、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按照工作岗位要求,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及其转化率、项目管理水平、服务农业的实际成效、农民满意程度等多角度评价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应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的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研发体制,并对研发项目给予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落实人才激励政策,采用物质奖励、精神鼓励、职务职称晋升、利润分享、提供学习培训机会等多种手段,激励优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留在农村、服务农业。采用多种方式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奖励基金,对卓有贡献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奖励。保护知识产权,使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和人才获得合理收益。
(四)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的培养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范文3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快速扩大,已经引发了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科研项目、R&D经费等教育资源的突发性短缺,在短期内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和培养力度提出了巨大挑战。
一、通过强化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正在成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学科交叉与交融日趋明显的情况下,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应具有知识结构全面,基本功扎实;能力结构合理;独立批判力;积极的人生态度等特点。下面以社会或相关政府、学术机构界定的杰出人才特指创新人才。
(一)高校正加快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建设并初见成效
1.实验室建设快速发展。高校的创新活动,大多数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近年来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通过装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吸引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各高校都在强化实验室所具有的科学研究的综合优势。在过去5年中,依托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直占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的65%左右,数量从2000年的87个增加到2006年的120个 (资料来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网:chinalab.gov.cn/labsite/Site/index.aspx)。截至2005年底,科技部共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8个,其中分布在高校的有34个,占23.0% (资料来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网:cnerc.gov.cn/bulletin_01.aspx)。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国家依托地方高校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达117个,占总数的33.2%,依托地方高校建立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5个,占总数的26.3%(资料来源:edu.cn/xin_wen_gong_gao_1114/20070328/t20070328_225246.shtml)。
通过承担高水平基础研究、竞争性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研究,实验室已成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2005年共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8人,分别占到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总人数的28.1%和12.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12人,占全国总数(1500人)的34.1%,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81人,占全国总数(1248人)的30.5%,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7人,占全国总数(829人)的23.8%。2005年从国家重点实验室出站的博士后、毕业的博士和硕士人数分别是2002年的1.40倍、2.14倍和2.02倍 (资料来源:chinalab.gov.cn/labsite/Site/index.aspx,国家重点实验室2002、2005年度报告。)。
2.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方兴未艾。团队协作已成为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关键条件,也是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总体看国内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不容乐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团队并不多见。推进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当务之急。
随着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等政府创新支持项目的实施,近年来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基于团队的科技创新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2004-200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共对94所高校的244个科技团队实施了为期2年的资助计划。2000-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共对139个创新研究群体实施了资助计划,其中分布于高校的有73个,占52.5%。以北京大学为例,至2005年北京大学有10个科技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至2007年有14个科技团队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
当前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加大了对中青年科技人员的资助力度。例如,2004-2007年进入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的238名学术带头人中45岁以下的有117人,占49.2%,45-54岁的有112人,占47.1%; 2000-2006年进入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的138名学术带头人中,45岁以下的有72人,占52.2%,45-54岁的有54人,占39.1% (资料来源:根据2000-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委相关公示信息统计。)。总体看在高校创新团队建设中,中青年科技人员已经成为主导力量。
(二)高校正在成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范文4
[关键词] 协同创新;创新人才培养;就业能力提升;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Collaborative Pattern for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Oriented by Employability Improvement
SUN Yanhua
Abstract: With increasingly fierce employment competi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ogram has brought about new opportunities for colleges in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innovation ability and better employability. The cultivation pattern integrates the advantages of governm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search institutions, enterprises, and employers. Problems for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patterns include unsound cultivation system, less collaborative planning and layout, dispersed cultivation resources, single cultivation mode and narrow cultivation target.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ccelerate to break barriers for a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they should build a platform and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system and safeguard system for promoting the employ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college graduates.
Key word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novative talent cultivation, employability improvement, study of cultivation pattern
一、引言
2011年,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讲话时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大力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2012年,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旨在通过进一步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该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又一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举措,这是国家赋予高校的新的重要任务。高校承担着为国家、社会输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探讨如何协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就业能力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所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借力协同创新,形成高校内部、高校之间、研究机构、企业等为核心要素的多元创新主体协同培养的创新模式,打破避垒,促进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实现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竞争力的根本性提升。
二、协同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一)基本内涵
协同是指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或要素间,以及与系统外部要素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形成能够高效创新的系统组织方式,发挥出原有系统或要素无法产生价值的作用。Veronica Serrano和Thomas Fischer(2007)通过整合维度和互动维度对协同创新体系进行了分析,其中整合维度包括知识、资源、行动和绩效,而互动维度主要是指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互惠知识分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的最优同步以及系统的匹配度。[1]
协同创新模式培养创新人才是在政府引导下,以高校与其它科研院所、企业、用人单位以及国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形成网络创新组织模式,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和应用这一创新目标,共享知识、师资、平台、信息等资源,进行开放性和多样化的深入合作、资源整合,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这种模式打破培养和应用的壁垒与边界,多样化、多渠道、深层次的协同培养,最终实现“1+1>2”的协同效应。[2]因此,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本质内涵是: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用人单位等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人才实践能力,在政府的机制和引导安排下,发挥各自的优势能力,对优质资源进行互补性整合,协作开展人才联合培养的虚拟创新组织模式。
(二)主要特点
1.目的性。协同创新的目的性是由人才培养工作本身的目的性决定的。针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效资源的互补和整合。随着专业学习、实践运用教学环节需求和国家社会就业市场需求的产生而产生。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是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目前的单一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各行业多样化、多层次、综合性专业人才的需求。仅靠学校自身资源、条件不能满足这一目标,结成协同创新的目的就是要从外部获得这些条件。
2.自主性。自主性可以说是目的性的延伸,不同高校、科研机构与政府机关、企业、用人单位联合培养,都是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以共同目标和相互信任为基础,并通过签定合同、协议,从法律上保证协同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协同还需要有相互理解、信任与包容的共同的高度融合的精神文化贯穿创新过程中,包含着精神层面的协同,所以协同对象的选择上呈现自主性特点。
3.最优性。协同创新就是要弥补资源条件的不足,所以强调建立一种资源最优的组合,通过整合不同部门或学科的最优的资源和技术,形成最优质培养资源条件。最优性是目的性的保证。通过协同单位的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协同创新培养所要达到的目的。实现最优性的基本原则就是互补,可以表现在培养过程的各个方面。无论是专业课程教学、实践课教学、创新创业训练、工作能力锻炼都要体现由最优质资源条件开展。
三、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体系不完善,缺乏协同的规划和布局
目前培养体系设置仅仅依据本校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和教学条件,在整个培养环节较少考虑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没有充分利用外部优质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全球化背景下,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的今天,应该致力于学校与外部要素的协同,将人才培养纳入到国家战略发展和社会急需上,增强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培养体系不够健全,存在着重视专业知识传授,轻创新能力培养的情况。实际工作中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扎实,其中理工科专业需要实践操作能力,还需要具备包含诸如人际沟通、社会交往、团队协作等基本工作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在培养体系中建立完善的培养环节,要将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等资源应用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过程中,建立一个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宗旨的多背景融合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培养资源分散,未形成合力
目前对学生的培养主要依靠学校内部资源,课程设置依靠二级学院的师资力量,专业之间、学科之间存在界限分割,虽然有的学校设置了跨专业选修课,但也仅是学生凭兴趣选修其它专业的课程,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并未体现交叉与融合。这种情况导致学生知识结构过于单一,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3]同时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用人单位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合作交流不够,使学生不能享受外在的优质教学和研究资源,课堂与社会脱节,典型表现就是专业课程设置并未考虑社会需求,开设的课程不尽合理,导致学生工作后难以学以致用。理工科的实践教学主要依靠学校自建的实验实习基地、工程训练中心,缺少企业实践环境和实际性指导,使书本知识与生产劳作不统一,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模式单一,不能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同小异。在教学方式上,书本传授式的授课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缺乏启发式教学;教学内容传授的重点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未按照专业特色与用人市场需求。理工科专业虽然开设了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但由教师本身也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学习工作经历,教学只能局限于各种实用性知识的传授,教学水平堪忧;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教学与科研结合机制欠缺,教学体系与科研资源没有共享,科研优势未能转化为教学优势,教学内容不能与学科前沿、社会急需接轨。同时,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既有赖于教师的学术水平,又有赖于教师的指导能力,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的科研启迪和引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培养视野狭窄,不利于创新思维和能力提高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为创新思维的产生创造外部环境。目前各高校虽然开始重视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但还停留在教师层面开展,学生能够参与的国际交流机会不多,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学术讲座、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引进国外相关学科的课程体系、教师资源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对于培养具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启迪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和培养科学精神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四、推进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就业能力的对策建议
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破学科壁垒,打破校际界限,协同推进,构建学校―学校(科研院所)―社会―国外的联合培养机制,搭建与创新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培养共享平台,为创新人才培养构建广阔多元、系统完善的培养体系。
(一)打破壁垒,创设协同创新环境
1.打破校际界限,构建学校―学校(科研院所)―社会―国外的联合培养机制。将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与学校、科研院所、社会、国外等协同单位的教育资源、科研资源共享,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社会调研、科学研究等育人环节。同时各协同主体间通过相互交流、参与与合作,促进相互间的知识转移、交换与增值,不断获得创新资源,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2.打破专业、学科壁垒,完善跨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机制。立足高校优势学科,突破学科划分界限,各学科之间加强交流,与各高校、科研院所等协同单位开展跨专业、多学科的培养教育,通过设置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跨专业的论文选题等方式,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多学科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二)搭建平台,完善培养体系
将本身的各教学、研究、学科、交流等平台与协同主体的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平台深度整合,协同建设,实现平台共享、教育资源共享。通过构建多元融合的平台,为创新人才培养构建广阔多元、系统完善的培养体系。
1.丰富培养方式。按照一体化、重协同、有创新的原则探索实施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国内联合培养、国际联合培养等多种培养方式,充分发挥不同培养方式的优势和特色,实现每种培养方式均能有突破、有创新。
2.推进课程改革。(1)建立“名师第一课”制度,由教学名师、知名学者、企业家、各界成功人士等组成授课组,以讲座和专题形式为学生讲授入学第一课。(2)按照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科研方向引领、理论与实践结合”设计课程的原则,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3.改革教学方式。本科层面采取以自主性学习为主的多种知识传授形式与方法;研究生层面倡导研究性学习,推动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
加强实习实践。根据不同培养层次和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实现实习实践的高层次化和科研化,将国际学术交流和参与科研活动作为实习实践的必修环节。
(三)机制改革,完善保障体系
1.打造高端师资。聘请协同主体的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各界成功人士等人员作为授课教师和指导教师,打造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为支撑的高端师资队伍组建授课团队,联合指导学生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
2.实施质量监控。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按照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原则,建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进行全程监控与动态评价。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各协同单位间自觉遵守联合培养协议,在充分发挥各协同单位的特色和优势上,联合制定涉及师资聘任、效果评价、奖励考核、经费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合力做好相关的培养工作。同时明晰产权关系,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参 考 文 献]
[1]Veronica Serrano, Thomas Fische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ubiquitous systems. International Manufacturing, 2007(18): 599-615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范文5
关键词: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241-02
工科创新人才培养要以工程科学为主线,强化工程实践,贯通本科和研究生的培养策略,采取“扎实基础、专业学习、实践训练”的分段培养方式,建立具有工科行业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工程科学教育成功经验,发扬我国高校工程科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与优势。通过高校、行业、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制定优化的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科学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进行业特色院校工科创新人才的培养。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本文讨论新形势下工科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工科创新人才的特点
工科创新人才应具备以下特点:(1)知识结构合理、知识面宽广。工科创新人才既拥有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又拥有相关学科和相关交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2)素质较高、能力突出、善于创新。通过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质达到较高水平,具有较好的发展潜能,使学生能在本学科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内开展工作,并具有较强的探索和创新精神。(3)适应快、后劲足。工科创新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的要求,而且还需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以应对未来的工作需要。(4)通识与专才结合。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又要突出强调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二、工科创新人才培养
1.设定培养目标。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要培养和造就信念执着、品德优秀、人格健全,具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工科创新人才。
2.制订培养方案。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规律,坚持“重品格、厚基础、强实践、善科研、求创新、国际化”的思路。[2]要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内涵,科学把握所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体现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创新性。注重对学生高尚品格、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制定培养方案时,要统一规划、分层设计,注重本科生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培养环节的衔接与融合,保证课程体系及知识模块的层次性和完整性、教学环节的连续性和综合性,将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3.完善培养模式。根据新的形势,改革原有工科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按照本科生和研究生贯通培养的原则,实行弹性学制,将学生的培养分为本科—硕士(学术型,最短六年)、本科—博士(最短八年))两种模式,对创新人才进行既有阶段性又有连贯性的培养。本科—硕士培养模式是指将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进行贯通培养的模式,学生毕业后获硕士学位。本科—博士培养模式是指将本科生和博士研究生进行贯通培养的模式,学生毕业后获博士学位。这两种培养模式可考虑将本科阶段部分专业课程适当后移至研究生阶段,也可考虑将研究生阶段部分基础课程适当移至本科学习阶段。工科创新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校—企/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的模式;国际化培养,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与国外知名院校进行合作交流和联合培养的模式;对特殊人才的培养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应采取个性化的、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另外,还可采取专管与共管相结合的培养管理模式,如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集中管理,实施大类培养,到了大学三年级以后至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由学生的专业所在学院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学生进行共同管理。
4.建设师资强伍。按照“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理念,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建立专任教师与非专任教师相结合的业务水平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教师采用“多聘制”,以学校各学院骨干教师为主,同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为学生授课。建立一支专任与兼任教师相结合、校内与校外教师相结合、国内与国外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具体措施如下:选拔高水平的教师充实专任教师队伍,聘请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专家为兼职教师;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建立教师工程背景培训的长效机制;利用校内岗位培训,加强工程及科学研究人员的培训;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业及科研机构挂职锻炼;选派部分教师赴国外进行科研及工程项目考察;鼓励教师参与工程和科学研究项目;选拔优秀教师担任学生的学习导师;真正贯彻实施企业和学校双导师制度。
5.创新实践教学。学生的主动自主探究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部分。学术的本质就是探究创新,因此学术训练是学生培养创新素质最重要的途径。提供学生能尽早了解学术前沿动态的机会,激发学术的兴趣和创新潜能。在课程与专业活动以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广泛深入地接触大量不同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学会观察与分析,形成自己的认识。创新实践教学环节有《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大学生学科与科技竞赛》、《科研项目训练》、《大学生创新业计划大赛》等。通过这些实践项目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能力。学生不但获得了奖项的鼓励与自信的过程,自身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通识教育学习阶段将实验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实验以验证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为主,以理论知识为指导,培养分析问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设计并开展各类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和实践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生存能力。另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广泛深入接触不同事物的过程中学会观察与分析,形成自己独创性的见解。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是学生由校园通往社会的一座桥梁。
6.强化工程能力。开设化工原理、工程机械制图、生化反应工程、分离工程、生物工程设备及工厂设计等课程的课程设计,可增加学生工程总体感观效果和提高工程技术能力。学生同时具备比较扎实的工程基础,能较好地掌握上下游技术,促进了产学研环节的连续性,有利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7.提升创新能力。学校积极鼓励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参与科研,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参与科学研究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实施了大学生创新计划,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自主立项,在项目研究中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团队协作,共同攻关的习惯。在教学计划的校级选修课程中设置奖励性的创新学分,奖励具有创新精神、取得创新成果的学生。积极筹建学生创新平台,把科研资源与创新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8.制定管理制度。建立学生优选机制,从新入校的全校工科学生中选拔出优秀人才进行培养,严把优秀人才入口关;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实行导师加辅导员制的学生管理;学生可自主选择专业课程进行学习,实行个性化培养和弹性学制;同时,组建教授团队以把握办学方向,指导学生进行创新科研;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保证教学质量。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需要进行关于培养内容、形式、管理组织、保障机制与措施、条件保障、指导教师配备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9.改革考核方式。一是知识学习考核。工科创新人才的知识学习考核重在平时,定期检测,全面督促。二是综合实践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考评,重点对创新实验班的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核。三是创新考核。对学生参与的科研、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等实践环境进行考核。以此来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三、结语
工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提高素质为核心,以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最终目标。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知识潜能,发展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工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和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泽炎,刘理晖.系统推进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8,(6).
[2]朱军桃.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来源[J].人力资源管理,2010,(8).
[3]廖益强,陈礼辉,黄彪,等.化工原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东化工,2011,38(3):211-212.
[4]廖益强.在《化工原理》讨论课中开发学生智力的探索[J].福建农林大学高教理论与实践,2003,(2):9-10.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范文6
【关键词】科研导师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近年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已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在国家方针的指引下,各大高校正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是以促进本科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其配备专门的导师,并给予个别指导的育人模式。迄今,本科生导师制已发展形成了如全程导师制、年级导师制、科研导师制、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全员导师制和优秀学生导师制等多种模式[1]。其中,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导师的科研项目或毕业论文(设计)等多种方式进行科学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2]。
本文作者结合所在专业的特点,详细论述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必要性、实施途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探讨,将为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培养实践创新型本科人才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教育教学模式。
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必要性
1.1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目前,本科教学过程中的科研培训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已成为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2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可满足食品工业发展对实践创新人才的需求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食品工业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然而,当前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积极探索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食品企业等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实践教育基地,同时建设开放共享的大学生科研实践平台,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更好地满足食品工业发展对实践创新人才的需要。
1.3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中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产品销售、工程设计方面工作,以及能在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检验检疫、教育教学方面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因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对于所培养人才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可满足本专业对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途径
2.1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创业训练项目或创业实践项目。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引导下,各省、学校都开始设立与之相关的基金项目,鼓励校内教师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导师,并积极聘请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训练和实践,共同推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提供载体,导师在项目设计、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此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2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各类科技学术竞赛也可作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的平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与食品相关的项目研究或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并最终以学术论文或科技发明制作的形式展现出来,可极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各类科技学术竞赛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其在推动高校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2.3 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师都或多或少承担着各类科研项目,可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平台。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能接触到最新的食品学科发展前沿和食品产业发展动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同时,还能深化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的情感和热爱。此外,导师以其人格魅力和严谨踏实的科研作风感染学生,与学生共建良好的交流和科研氛围,对于拔尖本科人才留校读研从事可延续性研究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2.4 通过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实施科研导师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探究真理,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提高综合能力、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科毕业论文水平的高低已成为检验人才培养水准的重要指标。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大四阶段进行,由于学生处于考研、就业等压力下,很难安心完成任务,造成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水平较低[3]。通过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让部分学生在大三阶段就进入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导师也能在科研选题、资料收集、开题、科学研究、中期检查、论文撰写、答辩等各环节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可有效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3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时应注意的问题
3.1 加强本科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构建资源共享机制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首先依赖于本科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需加强国家级、省级食品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专业课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同时依托与本地高新技术开发区、食品工业园区、大学科技园、科研院所和食品企业等的平台,建设校外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实习基地,以此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科研实践平台。此外,还需发挥本校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打破学院与专业间的界限,实现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等的资源共享机制,搭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平台。
3.2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建立完善的导师选择机制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还依赖于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应建设专门的教师发展培训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应强化对教师实践经历的要求,建立教师定期到食品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科学研究,以及参加海外学习考察等的机制。利用校企合作和海外交流的平台,鼓励教师参与产业化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同时,应建立完善的科研导师选择机制,从师德、学术和实践创新水平等方面进行导师选拔,必要时可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创新人才作为校外导师,不断丰富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教师资源。
3.3 以培养实践创新人才为目标,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
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应坚持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原则,在科研选题、项目申报、实验过程、数据处理与论文撰写等各个环节中,导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素养。同时,应该将本科生科研导师制与其他导师制区分开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需要将学生科研、社会实践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健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如由学校组建管理委员会并制定各项细化的管理制度,在学生和科研导师的遴选、科学研究过程、安全保障等各个方面对本科生和导师进行监管,以进一步规范科研实践过程,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应建立合理的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评价体系,从专业实践、文献资料收集、科研项目申报、生产工艺研发、新产品开发、、专利申请、科研获奖、学位论文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更全面合理地衡量人才的培养质量。此外,还需完善优秀本科生科研导师的评选表彰制度,重点表彰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
4 结语
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多层次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之一。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食品工业发展,满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导师的科研项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等都可作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的载体和平台。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践过程中,需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导师的科研水平,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以培养实践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晓玲.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与思考[J].高教论坛,2010 (9):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