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大走访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政法大走访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政法大走访存在的问题

政法大走访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短期支教 大学生 模式 副作用 建议

一、引言

(一)背景引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重要依据,对于正在发展中且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中国,相对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和教育投资的匮乏等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针对此类问题,国内先后开展实施了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活动,拉开了大学生支教活动的序幕。

短期支教是近年来大学校园中逐渐兴起的志愿服务型公益活动,主要由各种学生社团、学生会、学校当团机构等单位推出,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主要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大学生寒暑假期间前往贫困地区进行支教活动,另一种是大学生每周抽出一个固定的时间,前往位于城市周边的贫困地区学校进行支教活动。

根据有关资料分析,全国高校组织的短期支教活动不仅为教育落后地区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使孩子得到心理的满足,进而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及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然而此类活动并不成熟。调查发现,虽然95%的受教学校认同大学生短期支教,并表示支教有效果,但近62%的校长坦言先前支教的大学生给学校带来了些不良影响,致使他们不再信任大学生支教,不得不找借口来推脱;虽然有68%的受教学生在支教后认为学到了知识,并且有95%的受教学生表示喜欢大学生教学,但是有85%的受教学生对所教内容不感兴趣,被动地接受短期支教所教内容,78%的受教学生对大学生哥哥姐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感到遗憾和苦恼。因此对大学生短期支教隐现“副作用”进行研究与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指出大学生短期支教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进而向大学生支教活动的组织者进行沟通,提出一些建议与看法,真正解决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使支教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同时,期望引起社会对大学生支教的关注,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使在校大学生短期支教真正起到其在社会主义人才发展战略中的作用,促进形成良好的教育风气与社会风气。

(三)研究思路与调查方法

通过对参与者(被支教小孩与支教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对支教“桥梁”组织(大学社团与被支教校方)进行实地走访,得到真实有效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并结合问卷及访谈结果以及社会已有研究成果,对问题出现原因进行探讨,同时听取相关专家及导师看法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以期改善短期支教模式弊端,消弱其“副作用”。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针对被支教小孩的分析——以武汉市江夏区长山小学为例

针对被支教小孩即支教客体满意度分析,采取问卷调查与随机抽样问题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一共发放120份问卷,以武汉市江夏区长山小学为主,问卷回收98份,回收率为81.67%。根据所得数据进行有关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支教客体对大学生短期支教的认同

在对于武汉市江夏区长山小学的调查中,87.76%的受教学生表示对大学生支教内容“感兴趣”,同时63.27%的受教学生表示“喜欢大学生”教学,可见支教客体对于志愿者具有高度的认同,因此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为教育落后的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使得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进行了有效的对接。另外,在问及最希望的支教科目时,24.49%的受教者选择“数学”,18.37%的受教者选择“英语”,16.33%的受教者选择“电脑”,基础科目的大比例选择充分凸显出当地教育水平的落后和师资资源的匮乏,短期支教在一定的程度辅助了当地的落后的教育,短暂性的缓解了教育落后地区师资匮乏的现状。

2.大学生短期支教对支教客体的不利影响

虽然大学生短期支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落后地区资源短缺的燃眉之急,满足了支教客体对于先进教育水平的渴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难以为受教者组建系统化的学习模式于是对支教客体学习和成长可能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此次调查中,当问及“大学生授课时,可以掌握多少”,6.12%的受教者表示可以“全部掌握”,55.1%的受教者表示可以“掌握大部分”,但仍有38.78%的受教者表示可以“掌握一点点”或者“完全不能掌握”,可以看出部分同学对所教内容不感兴趣,被动的接受短期支教所教内容;另外,当问及“大学生支教是否影响了正常学习”,28.57%的支教客体表示有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支教占用原有上课及自习时间,扰乱了正常学习计划;课堂秩序混乱,难以真正学到知识;课堂周期长时间短,对所学知识容易遗忘;短期支教后和支教大学生失去联系,造成情绪失落;更喜欢大学生授课,对自己老师的教学产生抵触心理。由此可见大学生短期支教一方面影响了被支教校方原有的教学计划,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教客体的学习计划的正常运行和学生学习心理的稳定性。

(二)针对参与支教的大学生的分析——以武汉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政法大走访存在的问题范文2

21世纪是法商结合的时代,将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等可转移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将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按照中国政法大学创建科研型大学的指导思想,努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为其今后进一步的学术发展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将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以用人单位对人才能力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就业过程的就业能力和竞争优势,为其今后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在我们身处的这个商业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商业行为离不开法律的应用和规范,法律也寸步不离地在影响着商业行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知识创新的速度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青年人成长成才的需要,而且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略需求。所以,青年朋友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既要勇于探索、大胆创造,又要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力戒浮躁和急功近利。基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这种需求,商科院校所培养的法律人才必须是法商结合的人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层次的法律职业工作者和兼有商学专业素质的法学人才.明确的培养目标使商学院法学教育获得自己独立存在和发展的地位,形成商学院办法学专业的鲜明特色.培养的法商结合人才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较强的适应性和创新意识的高级人才.那么,什么是法商结合,我们所培养的法商结合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高等教育应该怎样构建法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法商型人才培养的探索是学院主持的国家“法商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重大课题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我校申办MBA专业学位的特色所在。商学院针对企业的战略问题、经营问题、财务问题、投融资问题、宏观经济运行环境问题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经验,而我校法学方面针对企业的公司法、劳动法、合同法、证券法、知识产权法、反垄断法、税法、电子商务法,以及WTO相关法律制度等方面有着长久的研究历史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法商型人才培养就是在有机整合我校两方面资源的前提下,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同时拥有法律和管理双重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提出覆盖管理和法律双方面的解决方案。法商型人才培养的探索符合市场需求,具有鲜明的特色。我校在此方面的探索不仅具有前瞻性的视角,同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充分依托金融院校的现有优势: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具体的可行性方案如下:

一、制定适合法商结合教学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然要有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支撑和指导。因此,所有高校、所有专业都非常注重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为实现“法律为市场经济服务,法律人为市场经济建设服务”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构建和实现法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开好3类课程。要认真开好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专业必开的14门主干课程,同时,要开设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直接服务于企业和市场的法学学科课程。在开好以上两类课程的基础上,还要依托商科院校的强势商科背景优势,开设一组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商科应用性课程,如中国对外贸易实务、资产评估、财务管理学等,使学生扎实掌握法商结合所必备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积极开拓法律服务市场经济的实践教学。法学是一们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法商结合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的支撑。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由4个方面组成。一是社会调查。可以分别安排在每年的暑期,由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带队进行指导。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可以让学生以社会生活的亲身体验,结合法律知识认识社会,掌握用所学知识思考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模拟实习。为了使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相结合,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配合程序法的学习,让学生充分掌握和熟练运用相关诉讼法知识,增强学生对法律职业的认同感,可以开展审判观摩、模拟法庭活动等模拟实习的专项教学。三是毕业实习。毕业实习与暑期社会调查和模拟实习不同,它是全面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综合实践提高的过程,也是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阶段。毕业生主要被安排在公、检、法、司,以及相关企业进行实习,由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对实习过程进行认真指导。四是灵活的分散性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系里老师,在法律咨询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开展法律实务活动的过程中,以及在办案的过程中,灵活分散地指导学生实践。

二、注重对学生进行法律思维与商事思维融合的培养

法律思维,是指按照法律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如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理念等。商事思维则是指按照商人的理念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商事思维方式的重心在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

在实际问题面前,仅有法律思维或者仅有商事思维都是不够的。培养法商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尤其要注重融合“法”和“商”两种思维,从而使学生不但善于运用法律思维,在合法的前提下思考问题,同时还能从商人、消费者、市场等角度去妥当地处理实际问题。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法商结合的人才才能够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要培养出真正的法商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必然要求我们的学生在思维、观念层面上有所突破,决不能局限于“法”和“商”两种知识的简单相加。

具体来说,法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好法学基本理论和法律基础知识,尤其是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的民商、经济法律知识,还要在考虑合法性这第一价值的基础上,同时兼顾成本和效益等商事因素。而对于商科专业的学生来说,也要在学好本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在充分考虑合法性的前提下,注重成本和效益的比较。

三、解决教师知识结构单一与培养学生复合能力之间的矛盾

培养法商结合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课程教学改革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充分发挥我们商科院校的学科背景,利用现有师资优势,进行法商结合办学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是实现法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

完善法学教师的商科知识结构是根本。要把学生培养成法商结合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必然要求法学专业课程的教师具备扎实的“法”和“商”知识结构。作为21世纪的法学专业教师,要能胜任法学专业教学工作,在不断提高自己法学专业理论素养、紧跟法学前沿的基础上,还必须充实和完善自己的商科知识结构。这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引入相关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是现阶段的重要手段。商科院校往往开设有会计学、经济学、投资学、国际贸易等专业,学科优势比较明显,有一大批优秀的商科专业教师。鉴于这一现实,利用我们商科院校的商科师资优势,将相关专业的教师引入法学课堂,与我们的法学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法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必要且可行的。引入相关专业教师开展教学(包括实践教学)的思路,可以结合各高校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模式来实现。比如,以法学教师和相关专业教师平行承担教学任务的模式;以法学教师为主讲教师、以相关专业教师为补充的模式;以法学教师为独任教师、辅以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内容讲座的模式,等等。

3、项目实施的科学性

本着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论证充分的思想,开展调查研究。在集中学习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走访班级、寝室等多种形式,深入师生中开展调研。发挥工会、学生会、共青团等群众团体的作用,拓宽渠道,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加深对现状的把握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针对性和紧迫性认识,初步查找出影响和制约我院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进行解放思想大讨论。在学习调研基础上,就如何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认识问题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引导广大师生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把思想认识从那些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行为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在推进学院科学发展方面深化认识,对“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问题进行再认识,形成共识。结合理论学习收获、调研成果和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开展深入交流研讨,解放思想讨论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使之成为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形成科学发展共识的有力推动。

深入聚焦提炼问题。学院对学习调研阶段汇总梳理出来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干部进行分析论证和归纳筛选。在此基础上,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形成的共识认真研究讨论,聚焦提炼出影响制约学校及学院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打好基础。精心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师生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学院领导班子和院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就检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分析检查在推进学院发展、服务师生方面存在的差距与突出问题,着重查找影响学院事业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学生会要召开专题的民主生活会,分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法。专题民主生活会与年度民主生活会合并召开,并适当扩大列席人员范围。

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和组织师生评议。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检查和分析两个环节。分析检查报告紧密联系实际,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征求意见、解放思想大讨论和民主生活会成果的基础上,认真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形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谋划提出符合学院的科学发展思路、主要工作目标和重大工作举措,同时提出加强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认真总结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分析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总结和提炼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新认识,提出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校院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举措,以及加强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形成分析检查报告。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组织师生员工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评议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召开座谈会或书面评议等形式进行。着重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的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行不行等方面进行评议。评议中提出的正确意见及时补充到分析检查报告中来。分析检查报告和评议结果在一定范围公开,反复修改完善。

4、项目实施的应用性

“精商明法”是明确我们培养学生要构建什么样的知识体系,这就是既要全面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力求做到“精通商学”,同时又要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法学知识,力求做到“明晰法学”。实验区是在中国政法大学这一全国公认的法学强校中培养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商科人才,完全可以实现依托和利用学校法学的优势资源,使商科与法科在知识体系上交叉和融合,在专业设置和教学实施中体现法学背景和“法商”性质,以适应社会对法商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目前,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已经提出了在中国同类型学院中建立起不可替代的“法商型商学院”的发展目标,实验区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把“法商结合”的办学特色渗透到教学体系、师资结构、科研项目以及学术活动等各个环节,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一大批高质量、高层次的法商复合型人才。“敏思善行”是明确我们培养学生要具备什么样的综合能力,这就是既要能够敏捷地思维,又要能够创新地实践,力求做到既能善于发现问题又能善于解决问题。在结合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三个本科专业各自的特点,完成专业教学计划的同时,以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为指导,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熟悉和把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动手能力,能够有效地将知识体系转化为内在能力。目前,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在法商型人才培养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验区在建设过程中将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等可转移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将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按照中国政法大学创建研究型大学的指导思想,努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为其今后进一步的学术发展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将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以用人单位对人才能力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就业过程的就业能力和竞争优势,为其今后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格物致公”是明确我们培养学生要具备什么样的个人素质,这就是既要形成求真务实、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树立坚定的科学精神,又要不断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树立强烈的公共意识。“格物致公”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教育理念,实验区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学生人文精神、法治精神、科学精神、共同精神等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商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毕业后不仅能够在能力上满足社会需要,而且还要在身心、人格、品质等方面都能够较好较快地融入社会,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在科学精神培养的同时,加强社会责任感培养也将是实验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为综合人格品质的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

要着眼于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巩固扩大活动成果,重点抓好三个环节,即抓好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完善长效体制机制。主要任务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切实取得推动学院事业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

1)、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学院班子成员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针对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立足工作实际,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照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别提出整改落实的具体目标、方式方法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整改落实情况要向党员、群众通报,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要增强针对性、注重操作性。要做到“三明确一承诺”,即: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领导、部门的责任。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后,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做出公开承诺。

2)、解决突出问题。解决问题是突出实践特色的集中体现。要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针对查找出来的学院改革发展过程中以及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抓住那些既事关大局又有可能经过努力近期解决的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切实取得一批实践成果。把职能范围内影响制约学院发展的突出问题、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集中时间和精力加以解决。对解决条件比较成熟的问题,要实施集中攻坚;对通过努力有可能解决的问题,要积极创造条件限期解决;对暂时不具备解决条件的问题,要明确责任分步解决。

3)、完善体制机制。这是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志。从学习实践活动一开始,就要高度重视做好创新体制的工作。进一步理清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制定和完善促进学院科学发展的制度和规划,把解决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在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要对现有的制度规定进行系统清理,该废止的废止,该完善的完善,该变革的变革,特别是要及早研究制定科学发展迫切需要的新制度。

附页

法商型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在法商型人才培养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建成的“法商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将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等可转移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将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按照中国政法大学创建科研型大学的指导思想,努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为其今后进一步的学术发展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将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以用人单位对人才能力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就业过程的就业能力和竞争优势,为其今后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经过多年对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依托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平台,法商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将形成完备和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精商明法、敏思善行、格物致公”为培养宗旨,以“法商结合”和“知行合一”为培养支撑,通过“教、学、做、悟、思、育”的培养方式,塑造高素质的法商型创新人才。

1、培养宗旨:“精商明法、敏思善行、格物致公”

“精商明法”是明确我们培养学生要构建什么样的知识体系,这就是既要全面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力求做到“精通商学”,同时又要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法学知识,力求做到“明晰法学”。实验区是在中国政法大学这一全国公认的法学强校中培养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商科人才,完全可以实现依托和利用学校法学的优势资源,使商科与法科在知识体系上交叉和融合,在专业设置和教学实施中体现法学背景和“法商”性质,以适应社会对法商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目前,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已经提出了在中国同类型学院中建立起不可替代的“法商型商学院”的发展目标,实验区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把“法商结合”的办学特色渗透到教学体系、师资结构、科研项目以及学术活动等各个环节,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一大批高质量、高层次的法商复合型人才。

“敏思善行”是明确我们培养学生要具备什么样的综合能力,这就是既要能够敏捷地思维,又要能够创新地实践,力求做到既能善于发现问题又能善于解决问题。在结合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三个本科专业各自的特点,完成专业教学计划的同时,以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为指导,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熟悉和把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动手能力,能够有效地将知识体系转化为内在能力。

目前,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在法商型人才培养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验区在建设过程中将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等可转移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将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按照中国政法大学创建研究型大学的指导思想,努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为其今后进一步的学术发展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将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以用人单位对人才能力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就业过程的就业能力和竞争优势,为其今后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格物致公”是明确我们培养学生要具备什么样的个人素质,这就是既要形成求真务实、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树立坚定的科学精神,又要不断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树立强烈的公共意识。“格物致公”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教育理念,实验区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学生人文精神、法治精神、科学精神、共同精神等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商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毕业后不仅能够在能力上满足社会需要,而且还要在身心、人格、品质等方面都能够较好较快地融入社会,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在科学精神培养的同时,加强社会责任感培养也将是实验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目前,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按照学校“厚德、明法、格物、致公”教育理念的要求不断加强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实验区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将更加致力于培养以优良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为综合人格品质的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

2、培养支撑:“法商结合”与“知行合一”

政法大走访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学风建设;无序上网;教育改革与发展

G641

一、引言

(一)学风建设的内涵

学风是学校的灵魂,学风建设作为高校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人才队伍建设。 学风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外显的“风气”,包括学习态度、情绪、劲头、毅力等方面;二是指内蕴的“思想方法”,即强调的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具体来讲,学风建设不仅包含学习氛围,而且更加强调一种学习行为,一种忠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

(二)研究思路

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为:以互联网背景下的学风建设现状为切入点,重点剖析无序上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毅力等造成的危害,引出互联网背景下学风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进而为加强学风建设提供几种路径选择。

(三)研究视角

在为加强学风建设提供路径选择时,本文的思考点在于从“国家规范网络环境――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辅导员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自主规范行为”这“四位一体”的视角为加强互联网背景下的学风建设提供多种路径选择。笔者重点从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出发,从自身的管理实践和经验中总结出符合改善学风现状的解决措施,以期能真正成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引I者、指导者和反思者。

(四)研究意义

随着科技信息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灵活地运用网络这把“双刃剑”,抓住网络环境背景下的学风建设机遇,并有力地克服其所带来的挑战,这是高校学风建设中面临的共同课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学风建设不仅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学风现状分析

(一)学风现状

笔者从自身的管理实践出发,通过走访学生课堂、图书馆,对学生进行访谈等方式,发现了如下几点普遍的学习现状:

1.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兴趣下降。笔者通过近一学期对课堂的走访发现,“低头族”现象在课堂十分普遍,玩手机几乎成为所有学生“消磨”课堂时间最普遍的方式。究其原因,除去管理体制的缺乏,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自身对学习的兴趣不足,对知识的索取并不渴望,所以他们才会去寻求一种“心理替代”。

2.学生的学习劲头较差,自制力不强。网络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多元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聊天中不能自拔,导致学业荒废,甚至给整个学校的学习风气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笔者通过对学生寝室的走访还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男生寝室,网络游戏的力量是可以“传染”的,几乎寝室只要一个人玩,就会有其他人跟着一起,这种“感染性”还需要研究者深入探究。

3.学生的创新能力差,未能提出独创性的研究课题。通过对近些年来每届学生的学术进行统计,笔者发现每年发表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上的学生论文少之又少,参加“三创”项目及“挑战杯”的学生数量也十分有限。我们不禁反思这样一个问题,高校育人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就是教出一群只会背书的“书呆子”吗?随着互联网发展,网络资源得到极大丰富,这带来一个严重的负面效应就是学生的论文抄袭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几乎成了一个无限的死循环,如何破解这个命题也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4.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比较惨淡。受到多元网络文化的冲击,更多的学生越来越追随潮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观念盛行,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学风相比,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浮躁、自负甚至失去自我。学生的课余时间不再是读书,而是三两相聚、吃饭、唱K,整个学校的学习风气受到严重打击。

(二)无序上网的危害分析

互联网的发展的确给学生带来了极大便利,正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网络的丰富性、快捷性、创造性、时空性已经成为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实现自我价值的新途径。 互联网的发展在一方面为学生开拓出学习研究的新空间,但另一方面如若不把握好这个“度”,则会造成严重危害。

1.造成学生网络上瘾,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网络成瘾是一种疾病,是指在没有明显成瘾物质情况下的上网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上网导致社会和心理的适应行为损害。 通过对高校学生上网时间的统计发现,超70%的同学每天上网时间超6个小时,而这些时间大部分都花在了看剧、打游戏、聊天这些无意义的活动上。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这一数量还在不断攀升,作为学生管理者,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网瘾过重者,但也要时刻提防这种苗头的产生。

2.功利主义盛行,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下降。由于网络提供了充足便利的学习资源,大学生可以轻松在网上获取各种知识,“上网查资料”也已成为同学间的共识。随着网络学习资源的丰富与课程要求的提高,“复制――粘贴”成为大学生应付作业的一种方式,网络越发展,学生的依赖性也越高,这似乎成了一种“死循环”。正如同学间流传的一句话“百度一下就知道”,这种风气的传播不仅逐渐削弱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时也危及着整个中国的人才队伍建设。

3.冲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思想道德。网络具有开放性,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一定冲击。由于现今相关规制网络信息传播的法律规定还不够健全,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黄色、暴力等不健康内容,这对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都造成严重危害。久而久之他们渐渐变得功利、冷漠,甚至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造成学风的涣散。

三、互联网背景下学风建设的路径选择

在分析互联网影响下的学风建设时,本文采用“四位一体”的环境理论进行讨论,即为了克服网络对学风建设造成的冲击,国家、学校、教师、学生这四个主体要形成一种合力机制,打破现有的理论和方式,有效破解学风建设困境。在具体的路径选择上,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破解:

1.在净化网络环境的同时增强网络学习的趣味性。这一点需要国家和学校的强强联手,一方面国家要加强网络管制,从教育的层面来看,互联网社会解构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具体表现在知识权威的解构、知识传播的多元、教育客体的主体化等方面 ,各种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一定冲击,学生很容易受其影响变得浮躁、功利甚至自闭,因此国家要加强规范网络环境,进行有效的网络治理,努力为社会提供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站在学校的角度,网络学习资源的发展给教育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只能迎不能拒,在教学改革上,学校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互动课堂,丰富教学形式,改善原有“死板”的上课氛围,争取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

2.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也要强化制度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的学风建设中具有直接引导作用,因为它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学生,有利于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与精神激励。与此同时,还要打造“教、学、管”三维一体的合力机制 ,“管”虽为一种强硬的手段,但其在整治学风建设中发挥着不小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制度约束机制为学风建设提供了一层坚硬的“保护膜”。“学校――学院――教师”三者要达成一种共识,保证灵活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与制度约束这两种“软”“硬”手段,作为规范学风建设的路径补充。

3.重点发挥高校辅导员的引导作用,形成“辅导员――学生”双面向的路径引导。辅导员直接面向学生群体,发挥辅导员的学风引导有利于从根源上找出学风建设困境存在的原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综合素养,同时兼顾“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帮助大学生找到学习的意义,找到人生的奋斗目标与动力。

四、当代加强学风建设的战略意图

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仅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也影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走向。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逐渐从“精英化”迈向“大众化”,学生的自身素质差异明显,加上网络媒介等社会不良风气的传播,学风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代加强学风建设,不仅是对整个高校学习风气的一次严厉整治,更反映了国家推进教育改革,深化改进教育教学质量重大决心。学风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每个学生都是灵魂的承载者,他们肩负着学校的期许与社会的寄托,是推进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社会的希望与明天。本文对这一背景下的学风建设给出了几点思考,虽不知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但仍心存期许,相信学风建设会拥有一个璀璨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梁玉珍.网络时代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04)

[2]徐昕D.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社会背景下的高校学风建设探讨[J].林区教学,2016(06)

[3]滕军.高校学风建设软环境体系的建设与探索[J].知识经济,2016(16)

[4]何文娟.网络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利弊分析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26)

[5]孙丽芳. 网络时代高校学风建设合力机制研究――以课堂为例[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5(2)

[6]贾亚彬、侯哓珊、汪芳芳.网络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兼论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责任担当[J].宿州学院学报,2015(3)

[7]黄婷.当代大学生学风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8]刘圆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12

政法大走访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信息化;云警务;基层社区

一、社区云警务的概念

社区云警务是指社区民警利用融合了3G移动技术、VPDN技术、身份认证、智能移动终端等多种移动通讯、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前沿技术的基础业务平台,以规范信息采集、流程审核、任务管理、绩效考核等各种工作流程,解决以往信息“断档”情况,并通过民警的不断检查、更新、共享让数据变得准确鲜活,以信息化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基础信息共享共用的一种新型社区警务工作模式。

二、 社区云警务的特点

利用云警务平台终端录入设备进行信息采集登记时,只需要几十秒至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人口及场所的登记、排查,可极大提高出勤工作效率。再者,传统的方式是靠个人采集,由于信息种类繁多,易出现不规范的情况,而社区云警务系统采集终端内有各类规范信息采集的模本,既规范了格式又统一了内容。同时,信息云存储,可长期积累,可实现多警共用,可随时修改更新。另外,系统支持对人员设置四色预警标识,可分级预警隐患程度,其也可做为一个查询项,便捷地对存在隐患的对象进行过滤和追踪。

三、 M县社区云警务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问题

1. 工作开展进度与硬件设施不协调。据统计,该县共20余个社区,可仅有A社区于2015年夏被正式立为云警务工作开展试点,其余社区的警务工作尚处于模棱两可的“半信息化”状态。后期,因信息平台的服务费、系统维护费过于昂贵,而国家对云警务工作的资金支持仍保留有一定的投资空间,即使居委会积极提供场地,但已经全面考察并招标的A试点不得不宣布取消。

2. 云警务模式在各社区内的开展深度尚浅。信息采集任务逐级下派后,繁重的走访采集录入工作只能由基层公安机关各股室完成,但实际中存在的牵涉单位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如何收集、流动人口信息如何收集等问题却无人问及。同时,考核制度不合理,个别股室为了完成指标,存在“粘贴”其他股室的数据、编造数据的情况,导致信息的鲜活性、真实性大大降低。

3. 警务系统的机构设置和工作人员配置不合理。城区派出所实施尚好,而各镇的社区警务室虽已建立新型警务模式,但因基层警力缺乏,警务又繁琐,包片民警很难驻入社区警务室,也难以及时、定期去社区统计警情;也存在社区干部兼职社区警务人员的情况,而这些干部多是社区里德高望重的长者,他们对于大数据的了解程度与对计算机技能的掌握程度较低,亦使警务云工作开展受阻。

4. 云警务实施缺乏群众基础。云警务项目实施所需的部分设备与技术支持本可依靠社会企业,但政府缺乏寻求云警务项目对于企业的利益驱动点的意识;同时,基层民警对于云警务模式的支持度直接影响云警务在社会上被宣传的广度,收集信息本是为了工作高效化,但于基层民警而言却只是把线上的压力转移到线下,实际上工作压力依旧很大,这导致基层民警对于云警务工作无法鼓起积极性,公众对云警务工作的参与度便也不高。

四、 对推进基层社区云警务工作的思考

1.警务开展与经济发展协调。云警务是个大工程,在基层社区开展云警务工作,不是为搞底层研发,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资金问题无法规避,我们就要善于打开缺口,将该工作分阶段统筹。公安信息化是云警务工作提出的大背景,因此基层社区民警必须先充分实践信息化警务,比如,“云鉴”成本高,我们便可暂且人工收录数据,而侧重联网后的信息共享与便捷查询工作,因为将数据从线下转到线上,最发挥作用的主要还是信息之间的联系。当然,政府对于云警务的支持力度也不能仅停留在政策层面的“上行下效”,基层云警务的实施离不开资金保障。

2.坚持统一领导,加强部门协作。应由主管部门规范预警系统评价标准;城区公安局的治安股、指挥中心等部门间应积极配合,并打破警种间的信息壁垒,重视数据共享;必要时,应允许采录民警持相关审批文件,去相关医疗机构采集居民的隐私数据入档。

3.落实考核制、责任制。“谁采集、谁负责”不能仅流于形式,给每个股室下派的任务要分明、确切、落实到人,要杜绝“粘贴式数据”、“应付性数据”和“过期数据”,否则便严厉追责,避免“不考核不干,一考核乱干”现象。

4.调整机构与人员设置。基层警力匮乏一直是整个公安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补强警力是基础,这样才能在各派出所建立专门的社区中队;同时,完善复合型人才引进机制是关键,智库的共建与开放式共享、虚拟化资源的安全保障都需要技术人员的专业操控。

5.广泛宣传,寻找公众的利益驱动点,实现全民参与。要改善警民关系,要让居民主动配合云警务工作,首先还是要提高破案率,在群众看来,天天喊着“互联网+”,却连坏人都搞不定,便是本末倒置,那又如何带动其支持云警务工作?同时,公安机关可在政府的带领下,积极寻求利益共同点来引进各类企业投资,建立公安系统的“投资脉搏网”。

[参考文献]

[1]刘建华《社区警务模式的中国特色思考》

政法大走访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176-2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会问题,“毕业即失业”成了大学生就业的真实写照。然而,综合来看,就业难原因是多面的,既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大学生内在的自身因素。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大学生就业难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其在就业方面的法律意识有所欠缺。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仅限于浅显的普法层面,知道法律是什么,能干什么,但是具体到怎么运用,就显得苍白无力。尤其是当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往往不知道该去找谁,即使知道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可是也不知道保存证据,导致最后吃亏还无能为力。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既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保障学生就业的重要手段。

一、缺乏法律意识的体现

(一)由于法律意识的欠缺,大学生自身权利受到损害

第一,性别歧视。当前社会上许多用人单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同等条件下,甚至男生条件稍微比女生差一点,用人单位还是会倾向于录用男生,这样一来,相对于男生而言,女生就业难上加难。第二,规避劳动合同的签订或者以就业协议代替劳动合同。有的用人单位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廉价使用高质量劳动力,往往钻法律的空子,在签订就业协议时,不主动提及签订劳动合同一事,规避劳动合同法的约束。第三,试用期的滥用。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大学生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长短而有所不同,法律明文规定了最短和最长试用期的期限。但现实中,有些单位玩文字游戏,在试用期即将届满时,往往找各种理由解除合同或延长试用期。第四、 “霸王条款”。由于大学生初入社会,对劳动合同法不甚了解,即使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仍处于弱势,面对霸王条款,只有选择签与不签,而不存在讨价还价的可能。第五、招聘陷阱。大学生就业难,为了尽快找到工作,有的大学生病急乱投医,只要有招聘就投简历,有机会面试就参加。有些无良中介和传销组织正是抓住了大学生急于就业的心理,虚设岗位进行诈骗,并最终导致大学生财物损失甚至危及人身安全。而面对这些,大多数学生会选择沉默,自认倒霉。

(二)大学生的行为损害到用人单位利益,最终由大学生自己承担违约的不利后果

由于对法律不甚了解,大学生们普遍以为法律离自己很遥远,只要不做坏事就与己无关。其实不然。比如,在找寻工作的过程中,有的大学生为了能找到好的共作岗位往往不惜采取一些欺骗手段,如编造虚假工作经历、伪造虚假证件,甚至骑驴找马,同时与几个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以供自己从中挑选最好的等等,以上这些行为看似都是小伎俩,算不得犯罪,似乎无伤大雅,其实,这是有误区的。法律包括多个部门法,不是只有触犯了刑法才算犯法,违反了行政法规、民商事法律也算是一种违法行为,也要承担不利后果。类似于以上所陈述的签订多分就业协议的学生,就要承担给予对方违约的赔偿金,这就是缺少法律意识的具体表现。

二、原因分析

大学生缺乏法律意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上来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即: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

(一)主观方面:大学生认识不到位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统,儒家思想对我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所提倡的“德主刑辅”以及“礼”的思想深入人心,至今还有很深的思想基础。当某件事情发生时,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用道德的视角去评判好坏,而不是用法律的角度去衡量对错。例如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黄海波”一事,大家首先不说其行为违法与否,只是在道德层面给予激烈的讨论,褒贬不一。可见道德力量的影响之大。大学生也不例外,当有矛盾发生时,很多学生会首选用道德方式去解决问题,诸如:传统习惯、一般做法,俗话说的“道儿上规矩”。认为讲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才是够意思的铁哥们,才有威信。直到真的违法犯罪时,才知道,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法律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

(二)客观方面:学校教育的缺失

第一,相关职业教育中法律教育的缺失。目前在我国不少高校都开设有法学院,即使没有法学院的高校,也都开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这门课,看起来似乎这个课程的开设满足了普法的教学目的,实则不然。首先,我们要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法学院的确是有,但数量毕竟有限,难以满足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其次,基础课难以担当重任。虽然基础课作为一门高校的必修课,担当着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任,但是,仔细研究过该课程的内容就会知道,其中有关职业教育的内容较少,而关于就业方面的法律就少之又少。职业教育只是作为其中某一章节的一个知识点存在的,信息量有限,且并不专业,难以满足就业的需要。

第二,就业指导工作的局限性。近年来为响应国家政策,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各高校都设置了就业指导中心,专门就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解决,并开设了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然而在现实中,就业指导中心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从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组成上分析,目前在各高校中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比较复杂,学历背景不一,素质参差不齐,多半是就业指导中心工作的人员担任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由于不具备相关的法律专业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条款缺乏全面正确的解读,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另外,这些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大多没有创业的经历,有关创业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也不甚了解,更不可能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指导。

三、可行性建议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就业方面的法律意识培养,对于保证其安全、稳妥的就业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笔者就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改变课程设置

笔者建议应该就大学生就业方面所需要了解的法律法规开设一门课程,由于国家的法律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作出调整,因此,应该就该方面专门设置一门课程,安排专职教师负责教学,帮助大学生及时有效的了解国家政策动向,如参军、支边、支教有哪些政策优惠,后续发展如何等等,如果参加社会招聘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签订合同时应该规避哪些风险等等。这样一来,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学生对职业生活中的法律有也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

(二)加强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就业需要,大力提升就业指导教师的素质尤其是法律素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法律素质提高了,法律知识具备了,才能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游刃有余,才会对学生有所帮助。所以,必须通过培训、进修等方法来提升整个队伍的法律素质和知识结构。

(三)增加校园宣传力度

意识的提高不能仅依靠课堂知识的灌输,还需要一种氛围。这种氛围的熏陶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应该依托于校园文化阵地的有利条件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利用报告、讲座等形式,把法律思想传递到每位学生的内心深处,让学生不仅了解法律、懂得法律,还要学会运用法律,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在未来的就业生涯中多一份保障,少一份忧虑。

参考文献:

[1]宋渊渊.论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法律问题[J].长治学院学报, 2012,(06).

[2]欧阳智超.高校就业指导中的法律教育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10,(14).

政法大走访存在的问题范文6

    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的本科层次有两种,一种是普招本科,4年学制;一种是专升本,2年学制。层次多,学生来源面广。再加上本科设立时间短、基础较薄弱。于此,专业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课程设置存在问题,专修课课时明显不够,实践课学时较少,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不足;其次,考核制度和形式不规范;再次,学生专业认同感不强,认识的深度不够。同时,学生就业率低,就业水平不高。为此,多次组织本系老师对我国特别是本省的教育现状、社会需求、学生学情等开展较全面的调查。先后走访了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并和省外其他着名院校就中文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调研和交流,获得了大量的教改信息和宝贵的教改经验。通过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比较,使我们基本把握了新建院校中文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方向。科学思考之后,我们选择了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教育理念———全纳教育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改革。构建了“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的“平台”是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素质平台,这是人才培养的基石和关键,侧重于基本知识和人文素质;“模块”更多的是侧重于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主要分为3种类型:研究型(考研深造)、教师型(教师职业)、应用型(文书、秘书、记者、编辑)。

    2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的课程体系

    我们的教学改革旨在吸取“全纳教育”思想理念和执着精神,让不同层次有着不同需要、不同个性、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好的发展。为此,我们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修订和调整。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共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综合素质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等6大类。这里重点阐述后3类课程。

    2?1专业拓展课程

    是在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和职业生涯设计的延续性课程。在专业拓展课程设置上,我们设置了3大模块。(1)考研深造类课程主要从语言和文学两大类别来设置,提供了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和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诗经》的文化阐释、唐诗宋词专题、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五四”文学思潮等课程。(2)教师教育类主要设置了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文学解读学、经典文学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方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现代职业礼仪和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在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中,不仅要培养普通学校的教师,也努力向特殊教育领域拓展,力求培养全纳型教师。(3)文秘编辑类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等课程。此类课程适合于将来从事文书和公务员等职业的需要。在3大模块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需求、职业生涯设计在一个或多个模块中自由选课。这样,学生既有专业发展方向,又有利于专业领域的深化与拓展。

    2?2综合素质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

    综合素质课程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展现教师研究专长,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讲座型课程。包括人文素质、政治外语、教师教育、科学专题和艺术体育等5个类别,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修。实践教学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而开设的实践性课程。包括基础性实践、专业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等3个类别。除了常规性的军训、生产劳动、专业见习、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践课程外,还结合专业特点,探索活动课程体系。主要实践课程包括文学采风、学年论文、文化资源调查、非线性编辑、报刊排版和文书档案管理等。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能混同,有的人把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当成一种方法,这是不科学的。方法更多的是指解决问题的思路、程序和步骤,而现代教学方法体现在“教”与“学”两个主体的互动之中。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3?1运用“系统讲授法”,建立学科的知识结构

    大学低年级学生开始认识专业的概念,但尚未形成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因此,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讲授,使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主干课程的基本原理有一个整体认识。有人认为一开始就实施研究性教学法,提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切实际的。实践证明,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一年打基础阶段,运用“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合理地使用系统讲授法或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3?2倡导“指导—探究”性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方式

    虽然第二学年的专业学习仍然是基础课程的学习,但是随着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课程内容逐步深化,教学方法可以逐步由以接受性学习方法为主过渡到以“指导—探究性”学习方法为主。所谓“指导—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中去主动地探索、发现,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形成学生的自学能力。但这种教学法决不能忽略教师的作用。教师的指导更多地表现在组织上和服务上,空间由课堂延伸到课外。

    3?3尝试“问题中心”教学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到了高年级,主要是一些选修课和应用技能课。这个阶段主要采用建构主义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解决问题的各种活动,建构知识体系,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构建起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知识结构,也就是我们所提出的专业应用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学校的教学评价机制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需要作适当的调整。

    4强化实践环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要求,形成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和课外活动一体化的教学实践体系。

    4?1适时组织专业见习,使学生体会汉语言文学原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意义

    专业见习一般在第2学年进行。主要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直接参加学校、机关、文化单位的实践活动。应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见习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机关文秘工作、文化产业管理工作。专业见习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增进学生对于工作的理解和感情,增强其事业心,为专业实习奠定基础。专业见习以短期为宜,视情况可多次进行,也可按专题进行组织。

    4?2组织“顶岗”专业实习,使部分学生能够实习和就业衔接

    高级文秘方向的学生,专业实习拟安排在第4学年的第2学期,时间是一个学期。跟汉语语言文学方向的学生不同,一个单位接收实习生数量不可能很多,实习地点分散,教师指导不方便。从以往实习接受单位的要求来看,他们往往把接受实习和考察用人结合在一起,顶岗实习成了专业实习的特殊方式。它的优点是实习生角色意识增强,因为这种实习是把实践活动与职业生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习生的应用能力、现实表现决定了他的去留。它的不足是用人单位的不同要求与专业设计的科学标准有一定的差别。因此,专业实习必须制定统一的要求与考核程序,并与实习单位交流沟通,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专业实习的程序并考核及格方可毕业。

    4?3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载体

    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制定相关的激励、扶持政策。鼓励学生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作品,资助少数学生出版学术专着和文学作品。积极发动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和专业建设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力争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实践证明,将这四种途径有机结合,可以全方位地、有效地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