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生入学对学校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生入学对学校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新生入学教育;班级作用;实现途径;提高班级作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196-02
一、高校班级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作用
(一)新生班主任的作用
新生班主任是班级的重要组织部分之一,分析班级在入学教育中的作用,首先应该明确班主任在其中重要性。高校新生的班主任是高校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校门接触的第一任老师,并且是大学学习生活中交流最多的老师。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对班级学生是一种无形无声的感染和影响。班主任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举动都将对学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班主任如何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充当恰当的角色,正确引导班级学生转变角色,成为一名真正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学生,显得尤其重要。
(二)班级是学校行政管理最基层组织,有为学生提供最直接服务的优势
针对大学新生的实际情况及特点,新生入学教育应分为教育引导、训练适应、养成巩固三个阶段[2]。学校组织入学教育活动面对的是全体新生,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适应、巩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不是新生开学后一周或一个月能够完成的一项工作,而是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从长计议对新生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基于此,班级能够弥补学校入学教育工作时间的不足问题,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系统地落实到班级,因班而异、因材施教,大一整一学年的时间都可以看作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阶段,班级制定周密的入学教育计划,对口为学生提供直接的服务。
(三)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班级性格
高校入学新生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受地区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等影响,有着各自不同的习惯和诉求。无规矩不成方圆,新的班集体的形成,需要有适合本班学生的管理制度和师生约定,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进而在良好的班风熏陶下逐渐形成独特的班级性格。所谓班级性格,简单理解就是班级的老师、学生经过入学教育阶段的磨合、教育引导,逐渐摸索出的一种治班之道和学生学习生活的习惯,使班级师生形成一种心理默认,习惯于彼此的契约,班级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发挥班级作用的途径
(一)班主任老师角色的阶段性准确定位
目前在高校内,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存在的师生关系总结起来主要可以归纳为放任型、专制型、管理型、慈爱型和民主型师生关系五大类型[3]。根据以上叙述的新生入学教育应分为教育引导、训练适应、养成巩固三个阶段,班主任应该在相应的三个阶段内充当不同的角色。在教育引导阶段,也就是学生入学的1~2个月内,班主任应该充当慈爱型老师角色,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认真耐心,对学生投入更多的感情关怀,从而使学生对班主任亲近、信任、敬重,消除学生中大学班主任老师难见的印象,通过班主任的努力,让学生对班级进而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和热爱感;随着入学教育引导阶段过渡到训练适应阶段,即学生入学后的3~5个月内,慈爱型班主任角色必须逐渐转换为管理型班主任角色,否则学生会对老师产生依赖感,班级管理松散,不利于班级发展,班主任需要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与全班同学达成一致约定,按照班级规定进行治班,奖罚分明,严字当先;当班级严格管理状态持续时间较长时,学生只是服从,会形成一种高压心理,此时,应将入学教育进入到养成巩固阶段,班主任应该追求民主型老师角色,班级管理要严松有度、管放相当,发挥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学对老师信任、敬佩、亲近,班主任有强烈的民主平等观念、创新精神、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和很高的业务素养和强烈的事业心,使班级进入一种有秩序有规矩的发展状态,形成独特的班级性格。但民主型老师角色是非常难达到的一种高度。
(二)充分利用迎新军训机会发现人才组建班委
班干部也是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们是学生和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为学生提供服务,对学校各部门的工作进行上情下达。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在迎新军训这两大新生活动过程中,通过多与学生交流、翻阅学生档案、观察学生表现等,发现班级里善于参与管理和乐于为同学服务的学生,对班干部职务和新生进行准确评估,组建一支乐于奉献、吃苦耐劳、责任心强、富有创造的班干部队伍,为日后的继续新生入学教育和整个大学的班级建设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以学校组织新生校规校纪学习考试为契机,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家有家规,班级也要有自己的规矩,以此为同学创造一个舒心稳定的学习环境。在学校组织新生学习校规校纪期间,班主任要带领班级学生,认真高效的学习,使学生真正了解学校管理制度,这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使学生明确在未来的大学期间,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时班级要以校规校纪学习为契机,结合学校管理制度,切合班级实际,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具体到宿舍管理、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学风班风、早操等内容。并坚持将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贯彻执行,有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班级规矩不是不愿遵守,而是班级规矩在实行过程中,不断地被打折扣,如有奖无罚、执行中止和执行不及时,导致学生对班级规矩慢慢地漠视。所以,班级要制定班级制度,更要有效并长期地执行。
新生入学对学校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90后” 大学生 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的起点,是大学生涯的第一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起航”的重要作用。如何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尤其是适应“9O后”学生的新特点是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课题。
一、分析“90后”学生的新特点
(一)积极性高,抗挫力差
“90后”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望,积极性高,竞争意识强,但是由于缺乏社会实践锻炼,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抗挫折能力差,一旦在竞争中失利,就会一蹶不振,甚至会直接影响其日后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二)个性鲜明,协作力差
“90后”学生追求独树一帜、与众不同,不断尝试新鲜事物,因此个性鲜明。但是棱角分明的“90后”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淡薄,缺乏团结合作精神,协作能力较差。
(三)自信心强,自理力差
“90后”学生成长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中,从小就听惯了称赞和夸奖,加之教师的鼓励式教育,使他们树立了很强的自信心。但事实上,许多学生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进入大学,开始集体生活,独立生活能力备受考验。
(四)被动灌输,自学力差
大学的学习方法和高中大相径庭,很多学生仍旧以高中的学习方法应对大学的课程,一时之间很难适应,不能及时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成绩不理想,也有同学因此丧失信心,恶性循环,直至荒废学业。
二、应对“90后”学生新特点,创新入学教育方式
(一)紧跟时代潮流,转变教育理念
个性鲜明是“90后”大学生的普遍特点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要因人而异,制定出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方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细节处着手,加强自身学习和研究,挖掘在学生思想引导、生活指导、专业学习、心理健康、就业择业等方面有新意、有特色的指导,想办法使我们各个工作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1]。
(二)集合各方力量,发挥多重作用
首先,动员家长参与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尤为重要。高校辅导员与家长的沟通机会很有限,因此,要注重通过手机、信件、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建立平台,及时和家长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并获取反馈信息,以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共同努力。
其次,注重发挥优秀学生的引导作用。我院创新推行“导生”模式,即选拔思想觉悟高、成绩优秀、有责任心、组织沟通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协助管理新生。一来,这些导生都是学长学姐,让新生感觉更亲切,也没有面对老师时的压迫感;再者,我们是按专业安排导生,导生能切身为新生提供很多好的建议,也能解答新生很多的疑问,让新生在刚入大学的迷茫期找到了一位优秀的领路人。
此外,辅导员老师的作用当然不容小觑。辅导员老师直接管理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因此,必须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及时积极地引导学生。
最后,必须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并适应自我管理。如果能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甚至就业都是有莫大帮助的。
(三)创新教育形式,完善教育内容
创新入学教育形式对“90后”新生入学教育显得非常重要。要确保新生入学教育不会流于形式,让新生在入学教育中找准自己的目标和现实位置,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到新生入学教育的本质[2]。我院根据“90后”新生特点,特制定了新生入学教育计划:
1.爱校教育。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介绍学校基本情况,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校训,以学校的历史、优秀校友的事迹等内容激发起新生对学校的认同和热爱。
2.安全教育。通过安全教育,使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其重点包括:向新生介绍学校周边环境,讲解交通、消防、治安等安全常识,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加强防盗、防骗、防火教育,督促学生保护好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举办安全急救知识讲座,介绍发生意外事故时应采取的各项急救措施。
3.纪律教育。组织新生学习《大学学生管理手册》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加强校风校纪的建设,让同学们入学之初就养成遵守校规校纪的良好习惯。
4.适应教育。介绍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的不同,引导学生合理支配时间,给予学生生活上的关心指导;组织学生干部向新生介绍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相关情况,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5.心理健康教育。新生在进入大学后的一段时间里,可能会存在着一些心理冲突和不适,因此要经常与学生交流,使他们尽快把心态调整好。
6.文明教育。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状况不仅反映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也反映了高校的整体精神面貌[3]。在新生中广泛宣传开展课堂文明、考场文明、宿舍文明和网络文明等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个人素养。
7.专业思想教育。向新生介绍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状况、就业前景等等,促进新生对专业的了解;帮助新生稳定专业思想,明确专业发展目标,激发新生的学习动力,为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入学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新生大学时期努力的总方向,因此必须与时俱进,勤于思考,不断创新。希望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能够帮助新生获得一个良好的开端,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激励新生拼搏进取,成功且无悔地度过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张娟,李宝平.“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浅析[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4(27):10,12.
新生入学对学校的建议范文3
为了了解大一新生初入大学校园的生活学习状况,了解大一新生遇到的烦恼及迷茫,我小组四人——刘绘如,于佳妮,李卉,惠文——在本校范围内开展了“大一新生你问什么烦恼”调查。我组采取调查问卷普查的方式,共发放3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12份,回收率为89.1%,为增强调查可信度,与部分学生又进行了面对面的谈话。调查显示,大一新生中有大部分人不能很快转换角色,不能很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及学习模式,大一新生的心里普遍存在一些不适应及迷茫的问题。
一、新生现状及问题
现状一:生活和学习环境的转换。
新生入学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环境的变化。在上大学前,不少学生没有远离过家门,饮食起居多由父母包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而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往日家庭的特殊照顾,有的学生因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时生活上不能自理;有的学生开支无计划,时常出现“经济危机”;有的学生因缺乏集体生活的习惯,总希望组织与他人的照顾和帮助,不知道、也不会关心他人;还有的学生不适应学校水土和饮食方面的差异以及气候、语言环境与作息时间的变化等。大学新生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郁郁寡欢,致使有的学生出现烦躁、痛苦、紧张不安等焦虑情绪,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图表为新生对自己身独立能力的评价:
从调查中发现,64%的新生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基本能够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28%的新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能力,对于新环境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应对自如,能很快地跳出困惑的圈子,适应大学生活,为其人生理想的实现打下坚固的基础。但是,仍有7%的新生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性很强,如果不加以重视很容易影响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现状二: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形成的失落心理。
在进入大学前,许多学生想象的大学都是校园风景如画,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氛围,教室宽敞明亮,师生团结友爱,处处欢歌笑语,充满诗情画意。然而,进入大学,经过短暂的兴奋期之后,这些学生却发现现实中的大学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有的学生感到自己所考上的大学与自己梦想的大学相去甚远;有的学生因为自己的高考失利,或是填报志愿时受到老师、家长的左右,所上大学并非自己所愿;有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甚了解,或者根本就不是自己选择的,因而没兴趣,也学不进去。这些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致使一些学生常常怅然若失,忧心忡忡,情绪低落,感到前途渺茫,困惑失望,从而形成失落心理。
图表为新生对现实大学和想象中的差距
调查数据显示,63%新生认为理想与现实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现状三:人际关系难以适应的抑郁心理。
大学新生在中学阶段一般都有自己稳定的交际圈。到了大学之后,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初来乍到,彼此陌生,加之大学生青春期“闭锁性”的心理特点,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同学之间交往较谨慎。不少学生涉世不深,社会阅历浅,不是交往范围狭窄,就是不能与人坦诚相待、开诚布公地交流思想。由于不愿意主动接近别人,思想情感得不到及时沟通和表达,很多大学新生出现人际关系不协调,感到“知音难觅”,产生了压抑、孤寂和烦闷的抑郁心理。
图表三就是新生在现阶段的沟通交往情况:
图表三 据调查显示,58%的新生表示能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团结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我们不能忽视还有35%的新生不够主动与他人沟通,4%的新生不能很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往,甚至不懂得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对于没接触过的人会产生一种抵触或茫然的心理。
现状四:角色转换难以适应形成的自卑心理。
能考上大学,得到了亲戚朋友一致的赞扬,但到了大学,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很多人原有的优势和平衡被打破,从鹤立鸡群变成了平庸之辈。许多学生在中学时的优势感被削弱甚至丧失,导致自我评价失调,由强烈的自尊心转变为自卑心理。
二、对策及建议
对学生自身的建议——
建议一:克服“回归心理”。
“回归心理”的具体表现是迷恋过去,有一种希望回到过去的心态。如果长期处于一种怀旧的留恋过去的心理状态中,会造成学习上的不安心,从而形成阻碍学习的心理压力。
建议二:克服“目标间歇”。
新生入学后丧失了目标和动力,这叫“目标间歇”或“目标暂时性缺失”,是新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大学起跑的号令已然鸣响,就看谁最先冲破迷惘,找到新的目标和动力,谁就能冲到队伍的最前面,成为大学的胜利者。大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不断改善学习方法,大学阶段的学习最关键的是自学。
建议三: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进入大学后,每个大学生都有进一步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每个人也都有这方面的潜能,重要的是必须超越封闭的自我,确立健康的群体意识,把自己真正融于集体之中。人际关系是互动的。当大家还在被动等待的时候,主动伸出你热情的手,拥抱每一位同学的心。
建议四:要学会自我管理,培养独立能力。
需要学会管理的东西挺多。看得见的,如个人生活物品怎样保管、利用,钱怎样花,都需要自己操心;看不见的,如时间怎样利用,情绪怎样调整,这些更是需要独立自主应付。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主动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对校方的建议——
建议一:开展各类心理辅导教育活动,积极引导他们深入大学生活,把学校良好的风貌展现给新生,让他们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实现心中的梦想。学校还应该开展网络安全和网络文明教育,党团知识讲座以及其他各类讲座,以便加强他们各方面的素质。
建议二:学校相关部门可以详细了解新生的问题,辅导员、助班等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做好后勤工作和新生的基本保障工作,并培养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
建议三:建议加大对学院各职能机构的宣传,加强新生对这些机构的职能和工作程序的了解,同时也提高新生对这些机构的信任,从而使学生能得到及时的帮助。
从问卷完成的质量上看,我们欣喜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认真对待,并且许多同学都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这对我们这一次的新生调研是莫大的帮助和鼓励。在此次调研中我们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和不恰当的地方,对此我们用我们的真诚来弥补。希望这一个月的调研总结,报告反映出来的信息能够为学校的相关工作所用,同时也能为同学们带来真正的效用。
附注:《关于大一新生的烦恼的调查问卷》
第1题: 你的性别是
选项
小计
比例
a.男
134
42.9%
b.女
178
57.1%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312
第2题: 入学后对学校和自己专业的满意程度
选项
小计
比例
a.比想象中的好
26
8.3%
b.符合自己的想象
113
36.2%
c.与想象有些差距
156
50%
d.十分不满意
17
5.4%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312
第3题: 你对学校环境不适应的原因是什么? [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气候等自然因素差异
78
25%
b.饮食差异
72
23.1%
c.大学特殊的人际关系
119
38.1%
d.文化、习俗等社会环境因素
49
15.7%
e.大学不同于高中的学习氛围
183
58.7%
f.没有不适应
66
21.2%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312
第4题: 你觉得寝室集体生活如何?
选项
小计
比例
a.很温馨,大家无话不谈
61
19.6%
b.和谐,大家相处融洽
182
58.3%
c.还行,大家关系一般
62
19.9%
d.不是很好,偶尔有小争执
5
1.6%
e.关系有点紧张,矛盾频发
2
0.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312
第5题: 你所遇到的人际关系问题包括以下哪些? [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语言环境不同,沟通存在困难
48
15.4%
b.缺少知心朋友
134
42.9%
c.与个别人难以交往
84
26.9%
d.与他人交往平淡、热情不高
123
39.4%
e.恋爱问题
49
15.7%
f.基本没有什么人际关系问题
83
26.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312
第6题: 你认为大学的学习还重要吗?
选项
小计
比例
a.依然重要,学习是学生的天职
281
90.1%
b.不是很重要,只要勉强过了就好
27
8.7%
c.不重要,学习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了
3
1%
d.很不重要,人生得意须尽欢
1
0.3%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312
第7题: 在学习方面,你觉得有哪些不适应? [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学习方法
144
46.2%
b.大学的教育方式
166
53.2%
c.课程难度
96
30.8%
d.和老师交流沟通
151
48.4%
e.没有不适应
42
13.5%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312
第8题: 课余生活的安排 [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主动上自习或去图书馆看书
173
55.4%
b.参加各种社团或学生会活动
193
61.9%
c.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浏览网页等
253
81.1%
d.逛街购物
126
40.4%
e.参加其他活动(如聚餐、老乡会等)
157
50.3%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312
第9题: 对于社团学生会活动或学校组织的相关比赛及活动,你
选项
小计
比例
a.热情高涨,积极参与
36
11.5%
b.依个人兴趣选择相关活动参与
207
66.3%
c.偶尔参与
47
15.1%
d.一点兴趣也没有
22
7.1%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312
第10题: 现在能否将工作、学习及娱乐休闲的时间平衡好?
选项
小计
比例
a.完全可以
19
6.1%
b.基本可以
168
53.8%
c.有点困难
118
37.8%
d.几乎不能
7
2.2%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312
第11题: 你如何看待自己参与的社团或学生会工作?
选项
小计
比例
a.非常重视,甚至占去学习时间
41
13.1%
b.会适合地安排时间去做,但不会占用学习时间
177
56.7%
c.只当作兴趣,喜欢做的时候做,不喜欢做的时候就不做
76
24.4%
d.不知道
18
5.8%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312
第12题: 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有无清楚的方向
选项
小计
比例
a.有清楚的方向,明确的目标
99
31.7%
b.有短期的打算
132
42.3%
c.很模糊,没什么目标
74
23.7%
d.没考虑过
7
2.2%
新生入学对学校的建议范文4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1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69-01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及《山东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心接种门诊于2012年9月份对市直3处初中、5所小学、20所幼儿园新入学新生进行接证查验,现将查验情况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市直幼儿、学校所有刚入学新生,包括本地学生或外省市借读生。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需出示儿童《预防接种证》。
1.2 查对幼儿、学生各疫苗免疫剂次和国家规定在16岁内应完成接种的疫苗共9种(包括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其中卡介苗接种1针,乙肝疫苗3针,脊髓灰质炎疫苗4次,百白破4针,精白破1针,麻疹疫苗3针,乙脑疫苗2针(减毒疫苗),流脑4针,甲肝疫苗2针。判断幼儿、学生是否完成全部规定剂次的疫苗接种,查验结果登记在《山东省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登记表》并将个人接种信息录入电子健康档案。
1.3 对无《预防接种证》和未完成国家规划疫苗接种的幼儿、学生,将其接种信息登记在《山东省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补种情况登记表》。并以书面“补证/补种”通知告知家长,到辖区预防接种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门诊)进行补证、补种。
1.4 幼儿、学生完成补种和补证后,将补种通知单和预防接种证交回学校进行复验,按针次对照表判断是否补种完毕,未完成接种学校告知下次接种时间。
2 结 果
新生入学对学校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中职卫校 新生 专业教育
在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及加快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政策指引下,作为专门培养医护卫生人才的中等职业卫生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职卫校是为现代医疗行业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其中强化专业教育,服务社会是中职卫校的办学宗旨和既定目标。学校能否积极面对人才市场化竞争问题,关键在于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和特色。人才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他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程度,这与学校的专业教育密切相关。因此,中职卫校应将专业教育作为自己的主阵地,充分利用现有特色专业的优势和办学条件,注重提升专业教育质量,促进中职卫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开展入学专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中职卫校学生受年龄、基础知识薄弱、社会认知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使他们对学校的专业学习适应力差,尤其是对所学专业认识不足,再加上自我控制的能力较低。由此出现近50%的新生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40%的二年级学生对专业的学习信心不足以及一些实习生理论基础薄弱、无法快速适应岗位要求的现状,严重的将导致转专业、厌学、退学、对口就业难等问题。
因此,我认为利用好入学教育这一实践环节,开展入学专业教育以培养和激发新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系统认知和热爱是极其重要的,对中职卫校教学管理定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目前入学专业教育的现状
中职卫校入学教育的内容包括校规校纪校风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班团队伍建设教育等,但还没有开展系统的专业教育。我认为原因有:第一,对专业教育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入学专业教育的重要性;第二,入学教育形式单一、教育主体受限,新生无法充分了解本专业的状况;第三,忽视利用入学教育这一环节对新生进行专业兴趣的培养。
三、对专业教育的理解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题为《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进一步增强吸引力”。作为中职卫校应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水平,以适应医疗系统的岗位需求,力争实现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的无缝连接。
1.专业是学校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我国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学校性质设置了各种专业,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2.专业教育由专业知识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规划等内容组成。专业教育要求在系统讲授某一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3.我认为开展专业教育应注意三个特性:
(1)专业教育的时效性。综合中职卫校学生的年龄结构、认知水平、心理发展水平、适应能力等因素,在入学教育中进行专业教育的渗透是有必要的、有效的。
(2)专业教育的持续性。专业教育的过程、方式方法不应只停留在课堂上,主体不应局限于专业课教师。我们应把对学生的专业教育融入学生入校学习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入学教育、平时的专业理论、实训课堂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
(3)专业教育的实效性。要求我们教育者根据专业发展、岗位要求及学生实际建立完善适用的评估体系,考核学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为毕业生实现就业保驾护航。
四、开展入学专业教育的途径
为使入学专业教育真正发挥作用,我们先分析中职卫校学生对专业的选择、认识、学习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1.实施入学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新生在入学选择专业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一项关于专业兴趣的调查中显示有85%的学生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包括带有社会热门趋向的选择倾向等,使其最终选择的专业并不能完全代表学生本人的兴趣和理想。
(2)对专业的肤浅认识:初中毕业期望掌握
一种技能适应社会需求,但受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在入校时并不完全了解专业的特点、发展、需求,当学生真正接触到专业学习时,却感到专业理论知识枯燥乏味、不易掌握,无法适应专业学习。
(3)学习方法的不适应性:由于学习内容的差异性、跳跃性使一些学生感到不知道该学什么?怎么学?怎么应用?
(4)对专业就业前景的迷茫性:随着医疗行业用人门槛的不断提高,使得中职毕业生就业局面愈发严峻。学历的竞争和对前途的担忧已成为目前中专生的主要压力。
2.针对以上问题,现为开展入学专业教育的途径提出几点建议:
(1)充分调查了解新生专业兴趣现状,为入学专业教育提供依据。招生办应以问卷调查形式调查新生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选择专业的理由、对学习本专业是否有兴趣?期望中的专业学习是什么样的?今后愿意从事哪些与专业相关的工作?通过调查分析,针对问题制订教育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在入学教育环节中使专业教育取得更好的实效。
(2)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①开设讲座了解专业发展现状。中职卫校应邀请临床专家学者、专职教师或优秀毕业生等不同教育主体向新生介绍本专业更多更新的情况,激发新生对今后专业学习的期盼和热情。
②了解专业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学习规划。新生可通过培养方案了解本专业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必修哪些主要课程?如何完成课程?引导学生科学地制订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专业学习规划,帮助新生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
③引导新生找到适用的学习方法。在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各新生班主任应为本班介绍专业学习的学习方法,使其了解中职卫校与初中的学习方法不同,应当及时转变学习方法。
④了解专业的就业前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组织新生参观临床实训基地,促使新生初步了解就业岗位对本专业的需求现状,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由此对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特点、工作环境、专业取向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邀请一些在本专业领域已取得优异成绩的毕业生回校做讲座,介绍他们在工作中如何利用专业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学好本专业才能有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与专业人员的交流,能增强新生对本专业的就业自信心。通过此类的专业教育,能提高新生对专业的认识,既有学习的紧迫感,又对今后的专业学习充满信心。
⑤各专业可组织新生座谈会,搭建交流平台。为使新生对入学专业教育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组织新生座谈讨论,消除他们的顾虑,促使他们主动端正学习态度从而重视专业学习。
⑥借鉴高校的做法,为新生安排专业学习导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学习指导。总之,开展入学专业教育应注重实效性。
(3)应从新生入学起做好与专业相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逐步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定位。
(4)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将专业学习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这样学生会有学习的动力,学习的兴趣会更浓厚。二者的融合可以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沈金菊.专业教育应始终是中职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2).
新生入学对学校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入学教育;大学新生;实效性;调查
为了解各阶段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笔者对海南省内部分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开展了问卷调查。本文以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琼州学院、海南医学院的2014、2013、2012、2011级本科生为对象的一项调查问卷数据(在2015年4月—5月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21份。)
一、对当前入学教育的评价
在“对学校组织的新生入学教育内容进行评价”调查中,48.69%的同学认为内容不够丰富,28.98%的同学认为“内容较少,基本没有回答什么问题”,而认为“内容非常丰富”的同学仅占22.33%。这说明近八成的同学对学校组织的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都不满意。在“你喜欢现在学校的这种新生入学教育方式吗?”调查中,仅有18.76%的同学“喜欢,过得很充实”,65.32%的同学认为“没有感觉,也没多想”,13.3%的同学认为“不喜欢,太枯燥乏味”,甚至有2.61%的同学认为入学教育是“没办法的事”。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对目前学校开展入学教育的方式不太满意。在“你对学校组织的新生入学教育时间安排上是否满意?”的调查中,11.88%和61.05%的同学分别觉得满意和基本满意,22.57%的同学认为“时间安排应有所改进”,4.51%的人认为存在很大问题。这说明近三成的同学认为入学教育的时间安排上需要改进。在“评价学校组织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对自己是否有帮助”调查中,52.49%的同学认为有效果,对自己有帮助;40.62%和6.89%的同学分别认为效果不好,对自己基本没有帮助和对自己完全没有帮助。由此可见,当前的入学教育有近一半的同学认为效果不好。在年级差异的比较中,认为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对自己完全没有帮助的同学从大四到大一的比例依次为:17.78%、11.63%、5.36%、4.52%。这说明年级越高,曾经的入学教育活动对自己越没有帮助,这说明我们的入学教育缺乏长远的实效性。在“从学校现在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的调查中,持“没什么收获,走走形式”观点的同学占27.08%。认为入学教育帮助同学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占28.74%,“有帮助了解大学”的同学为26.84%,“对大学学习生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的同学为16.39%。由此可以看出,近三成的学生认为在入学教育中没有什么收获,这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深思。
二、调查显示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新生入学教育作为一项虽常规但备受重视的教育教学活动,仅有6.41%的学生对入学教育非常满意,25.3%认为基本满意,68.29%对入学教育不满意,认为入学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新生在环境、心理、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不适应症”并未真正消除,本应由入学教育解决或本以为已经解决的问题在后续的其他阶段却仍然频频出现。当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实效性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新生入学教育有着自身独特的教育教学规律,导致入学教育实效性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入学教育过程,轻目标和结果
当前部分高校制定入学教育方案时依凭经验和习惯行事,更多考虑的是该教育活动满足学校的需要。而对于新生的心理期待、发展要求以及个体差异等,并不关心。
(二)缺乏全员育人意识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系统性决定了需要高校充分尊重入学教育的客观规律,实现教育活动的主客体的有机统一,取得入学教育的最大实效。在此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学生本人的全面参与,一个都不能少。充分利用好各主客体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在现实中,入学教育常常被看作单纯的学生工作,变成了辅导员和班主任的“独角戏”。
(三)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当前各高校的入学教育的内容缺少更新,年年如此,涵盖了大学教育的所有内容,面面俱到,根本不了解学生最需要的入学教育内容,造成教育内容与新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期待存在较大差距。
(四)教育时间跨度偏短
新生入学教育周加集中军训模式是当前各高校流行的做法,其实际成效很不理想。在一个和中学时代完全不同的环境里,在短时间内向新生灌输大容量的信息,效果可想而知。
(五)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
除了入学教育的时间、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因素,缺乏有效的入学教育的评价体系也是导致该活动满意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部分高校实行了入学教育考试制度,但考试内容局限于校规校纪,这显然不能真正反映新生接受入学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增强入学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以新生为本开展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应该始终围绕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实现角色转换,为顺利完成大学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目标而努力。在访谈中,90后的学生们提出希望学校的入学教育接地气,人性化一点,多了解学生,不要想当然地制定教育教学规划,整个过程体现更加民主化和自由化。这一要求体现了90后学生的爱自由的个性。学校可以在寄达录取通知书的材料里告知学生参加入学教育的网络问卷调查,以便更好地设计出符合新生的入学教育的方案。
(二)创新入学教育模式
国外先进国家都非常重视大学一年级的教育,并设置有专门的课程来培养大学生生活所需的综合能力。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做好入学教育的准备工作,并在传统的入学教育形式上做出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入学教育需求。除了讲座、交流会、介绍会、演讲、比赛、素质拓展、还要开展学生们喜欢的实际的情景锻炼,外出参观和同城的其他高校开展学生间的交流等真正有意义、有趣味的活动。另外,要建立并完善学校统一指挥、学工和教务部门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参与配合、各学院具体实施的入学教育组织体系。发挥以学工条线人员为主体,以系主任、任课教师、机关干部、后勤管理服务人员、学生党员和骨干等为重要力量,发挥学术带头人、杰出校友、社会成功人士以及新生家长的整体合力。在入学教育时间方面,应当灵活并具有弹性。在访谈中有学生建议“提前到校报道前,网上先进行”。在互联网2.0时代,我们应充分利用好各种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我们应充实高校以及各二级学院的网站内容,便于录取新生和家长浏览并掌握相关资讯。同时,由辅导员和学生党员、骨干牵头开设各个学院的新生入学的微博、微信和QQ交流平台,并在开学前及时做好更新,对新生的问题及时回复。这样能便于新生更迅速地了解大学以及接下来的大学生活。此外,继续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公共必修课的主渠道思想教育作用。这门课程的内容安排非常贴近大一学生的实际,但是当前一些大学生认为这门课等于“手机+睡觉”,老师上课提不起他们的兴趣。一位老师承担整本书的教学,教学除了特别资深的教师,一般老师显然每个专题都难以深入。因此应逐步采纳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做法,建立此门课程的师资库,做到专人专题讲授。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入学教育考评机制
大多数高校都将入学教育纳入了培养计划,但是和其他教学环节相比,都是重形式过程而轻结果评价。此外,入学教育作为一项工作,对于教育者(学院部门和个人)的实施情况也缺乏必要的监控和考核。以往的教育评价都偏离学生学习效果,没有重点地对所有要素“齐抓齐整”。学生学习效果才是检验和评价入学教育质量的最核心的要素。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教育活动实效,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即学生的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从大学生入学教育中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内涵入手,归因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要素,进而分析各个要素分别对学生学习效果有什么样的影响及影响程度,进而从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三个主体方面建构入学教育评价体系。
(四)有针对性地设计入学教育内容
在开学前对新生入学教育的网络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各学校实际,从学生的疑惑和需求出发,制定有吸引力的入学教育内容。根据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学生们希望的入学教育内容为:多介绍大学的意义;给学生提供一些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丰富地度过大学生活;注重学生进入大学的心理状况;多指导规划大学生涯;多开展集体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注重教育学生自主学习、有明确计划和目标;多开展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和就业形势,多做介绍,尽量多安排些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关注个性发展与介绍相关专业在每个阶段需要做什么;注重大学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状况、现实的宿舍生活;熟悉学校环境,周边环境及公共设施,一些常见突发事件的处理问题。同时,一些不知名的学校还要让同学们形成一种母校认同感和自豪感;要让新生知道学校的好,而不应是在交流会的时候说因为高考失利才来。总之,新生入学教育只有通过有吸引力、有针对性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富有灵活弹性的时间,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让学生真正更快地对大学生活有所了解,有清晰的目标和个人规划,从而实现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董卓宁,孟宪博.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大学生入学教育新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4).
[2]曲云进,姜松.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问题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9(6).
[3]刘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实效性的研究[D].杭州:中国计量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