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出纳报表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出纳报表分析范文1
在具体模拟操作时,将会计专业的学生大致分成6个学习实践组,一般情况下,每个小组控制在5-7个人为宜,一个单独的小组就是一个模拟企业的代表。在模拟实践环节,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按照企业组织架构担任不同的职位,CEO(执行总裁)、CFO(首席财务官)、采购总监、销售总监、生产总监等。其中模拟的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下:企业持续经营在10年以上,并且有着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市场形象,但是现在企业遇到的问题是生产设备更新滞后,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较低。模拟实践要求每组成员持续完成6至8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模拟企业的竞争对手和自身实力旗鼓相当。小组成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公司的经营发展资金不出现大规模短缺、如何重新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如何充分调动并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成本等。该实验课程涉及整体战略、产品研发、设备投资改造、生产能力规划与排程、物料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规划、市场与销售、财务经济指标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要求学生在模拟经营的几年中,在客户、市场、资源及利润等方面进行一番真正的较量,最终获胜取决于企业各个方面发展的综合平衡。并且每一年经营结束后,指导教师都会进行综述与分析,同时讲解在经营业务中可以运用的财务分析方法和管理工具。
2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在财务会计专业运用的必要性
目前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主要强调的是学习其专业知识,而会计作为一门管理类学科,学生缺乏整体管理理念,动手能力较差,另外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对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认识也不是非常清晰,因此,需要通过ERP沙盘模拟实训教学可以弥补这些会计理论教学的不足,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涉及跨专业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在模拟实训中,从采购、生产、销售、记账的环节,涉及到了采购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以及如何做现金预算,做财务报表等,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企业整体的运营情况,了解很多跨专业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2.2使学生具有战略意识,提升其预算能力。ERP沙盘模拟实验的设计思路充分体现了企业发展必然遵循的历史与逻辑的关系,战略正确与否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发展壮大。如何制定企业的战略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管理团队必须在谋求当期利益的基础上做出为将来发展负责的决策,所以在实验课程开始时应多花时间使学生形成战略和预算意识。
2.3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通过每个小组在ERP沙盘模拟中完成各自的任务,小组成员既需要相互配合协作完成特定的任务,又需要和竞争对手展开激烈的竞争,在竞争过程中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培养集体荣誉感。成员之间在合作过程中,要密切配合,有效沟通,共同面对困难,这些合理科学的任务安排,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ERP沙盘实训课程在财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3.1建立ERP沙盘俱乐部。由于ERP沙盘模拟实训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它不同于传统的实训课程,因此可以不用拘泥为课程教学这样的传统教学方法,可以鼓励学生刚入校时,参加学校的ERP沙盘俱乐部,让学生自己参与管理,招收俱乐部会员,自己组织模拟比赛,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由于不再拘泥于课程教学,人数不受限制,专业不受限制,可以把各个专业的学生融合在一起模拟学习,互通有无,相比较古板的课堂教学,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3.2合理设置会计课程体系。本文认为应在传统的会计课程体系中注入新的血液,加入会计岗位课程和ERP沙盘课程的设置。在第一学期可以设置基础会计和初级ERP沙盘课程在实践中按基本会计岗位设置,着重进行出纳岗位和核算、审核与记账等会计岗位的介绍与实践,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掌握出纳岗位、会计岗位的基本知识、职责与工作范围;在第二、三学期设置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和中级ERP沙盘,进一步介绍各种核算会计岗位、稽核岗位、总账岗位、报表编制岗位等的岗位职责与业务流程,并进行综合实践练习;在第四学期开设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和高级ERP沙盘课程后,让学生根据模拟企业的ERP沙盘实践产生的财务报表进行报表分析和财务管理的分析与决策。
财务出纳报表分析范文2
【关键词】会计;职业岗位;职业能力
会计专业实践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以实验、实训和实习等形式进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般分为校内实践教学体系与校外实践教学体系两部分。校内的实践教学体系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根据会计工作过程进行手工仿真训练;二是在实训中心使用财务软件对各会计工作任务进行角色模拟演练。
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尽管也开设了诸如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以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技能培养问题,但由于岗位情境的设置和职业氛围欠缺,学生在仿真环境中训练仅仅局限在一个课程内的动手.,不能将相关课程串联起来,变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生所学知识与实务操作训练缺乏融会贯通,影响了学生会计职业能力和职业态度的培养和形成。
校外的实践教学则是通过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或学生自己联系的企业进行会计实习,尽管校外的实践接触的是真实岗位情境,有利于学生尽快实现专业知识与实践的对接,但企业对会计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以及网络的畅通性要求高,学生很难接触核心业务,实习效果不显著。
一、会计职业岗位分析
会计实践教学要立足于会计职业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分析,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职业性、综合性的会计专业人才,以满足中小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现时需求。
会计职业是通过对单位资金运动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加工、整理、传输,连续、系统、综合、完整地反映单位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并生成反映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所有者权益变动等信息,从而为会计信息需求者进行管理和决策提供客观信息,以达到实时控制现在,准确预测未来,做出正确决策的目的。企业会计职业岗位主要包括: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会计监督岗位、财务管理岗位。
出纳岗位业务、会计核算岗位业务是专业基础能力与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财务管理岗位业务,会计监督岗位业务是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实习报告、毕业调查、毕业论文设计是专业拓展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
二、会计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以上岗位分析,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依次为: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四个能力的递进过程。
专业基础能力:能够处理和管理出纳业务;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具有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技能。
专业核心能力:能够依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工作规范在会计核算岗位进行资产核算、权益核算、收益核算、往来业务核算、税费计算与申报、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编报等业务,具有在各岗位对各种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操作技能。
职业综合能力:注意体现在会计管理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和会计监督岗位。要能从事或参与会计信息管理、会计制度执行、会计人员管理、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要能胜任企业内部资金筹集管理、投资业务管理、收益分配管理、成本控制、会计报表分析和全面预算管理等工作;参与处理单位内部年度审计计划的编制、日常经济业务合理合法效益性审计、年度审计报告的编制等业务;协助处理社会中介机构签订审计约定书、编制项目审计计划、进行业务循环审计、撰写审计报告等业务。
专业拓展能力:能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就业签约,要具有毕业调查、统计汇总数据的能力;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调查资料完成毕业论文撰写。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四段式学训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上四种能力的培养采用校企联合的“四段式学训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来完成。“四段式学训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将6个学期划分为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专项核心技能训练、职业综合能力训练和专业拓展能力训练的四个能力递进的培养阶段。
第一阶段:认知会计岗位,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完成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进行公共基础课、基础会计、会计职业道德与财经法规等课程的课堂实验教学。开展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流程认知活动、使学生对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完成过程及原始凭证的产生、传递过程有直观的认识,培养专业兴趣;分角色进行原始凭证编制与审核、出纳收付、记帐凭证填制与审核、记账汇总、编制报表的模拟训练,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核算程序,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出纳岗位以及总账岗位的基本操作技能。
第二阶段:掌握专项技能,进行专业核心技能训练。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根据会计工作基本规范,分岗位进行企业经济业务核算。如税务核算岗位进行税费计算及交纳;成本核算岗位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总账报表岗位进行总账核算及编制报表等专业技能训练,各岗位进行会计电算化角色模拟训练;这一阶段是专业核心课程知识授完后,集中在某一时间段内完成的专业技能训练,它强调某一课程实务的连贯性和综合性,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第三阶段,岗位综合应用,进行职业综合能力训练。根据会计岗位要求,在会计、审计综合模拟实训室开展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分岗轮岗实训、公司理财及财务报表分析实训、内部稽核技能及内控评价技能实训。本阶段应设置模拟公司,模拟企业会计核算过程和经营运作过程,使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明确经营活动的来龙去脉以及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进行会计综合、财务管理、内部稽核等岗位和部门的流转训练,突出其综合性和岗位流转性,实现课程间实践内容的衔接与贯通。培养学生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会计监督等职业综合能力。
第四阶段:工学交替,进行专业拓展能力训练。在校外进行预就业的顶岗工作,包括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调查、毕业论文等,学生在企业中进行真实业务操作,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检验,在顶岗实习中,重要的是对实习的监控。应与实习单位师傅一起,加强实习指导,定期开展实习巡视,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收集、归纳相关数据,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实际数据完成实习调查报告、毕业论文设计及撰写。通过实习完成工学交替,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养成良好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培养其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会计岗位的适应能力,为学生即将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四段式学训一体”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现了从初级的会计岗位认知、技能训练、岗位综合实训,逐步走向企业顶岗工作的递进式培养过程,在每一阶段中,按规定的能力培养目标和要求,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实践教学注重模拟岗位实训与真实企业环境的对接,实现职业能力的递进上升、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转换。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容.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会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1):268-269.
[2] 夏秀娟.高职会计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6):46-48.
[3] 刘欧,龙海雯.创新人才培养下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时代金融,2013(17):233-234.
财务出纳报表分析范文3
财务/审计/税务-出纳员
财务/审计/税务-财务/会计助理
职位名称: 出纳 ; 会计 ; 文员 工作地区: 湛江市霞山区 ; 湛江市赤坎区 ; 湛江市开发区 ; 待遇要求: 1200元/月 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一周内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 B级 ; 日语 较差 ; 普通话 标准 计算机能力: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培训经历: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工作经历 其他信息 自我介绍: 本人叫梁金燕,是茂名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的应届毕业生,专业是会计电算化。在校期间学习了《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审计学》、《小企业会计》、《行业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会计电算化用友-ERP财务软件》、《会计电算化金蝶软件-K3版》、《EXCEL与财务管理》等课程,并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和“英语应用能力B级”证书,同时在班级中担任生活委员和学校飞扬协会09届的宣传部部长。
财务出纳报表分析范文4
关键词:EXCLE财会应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广度;教学方法手段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14-02
Microsoft Excel是微软公司的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的组件之一,俗称电子表格。目前,电子表格在企业会计领域的使用非常广泛,也使得EXCEL的财会应用变成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一个新领域,搞好该领域的教学就变得非常重要,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重要的意义。
一、电子表格的企业应用现状
从笔者所在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座谈、专业建设委员会座谈、还是就本地数十家企业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企业无论规模大小,无论是否使用会计软件,电子表格都在企业财会工作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中小企业更侧重于使用电子表格软件编制会计核算相关单据,比如编制工资表、差旅费报销单、盘点表、凭证汇总表、费用分配表、财务报表等原始单据或会计报表。大中型企业则更侧重于使用电子表格编制内部管理分析报表,比如成本统计类报表、成本对比分析类报表、存货收发分析类报表、财务预算类报表、财务分析类报表等内部管理会计报表。此外,企业财会工作相关的比如内部审计、存货管理、生产管理等领域,使用电子表格也非常的普遍。可以说电子表格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二、电子表格的专业教学现状
1、电子表格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已经普遍涉及
现在,EXCEL电子表格的教学在高职院校中也是非常普遍的。首先,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和实习,通过课堂教学和上机练习来进行电子表格的教学工作,不过由于课时有限,教学内容上一般只包括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功能。其次,有很多财经类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EXCEL财会应用的课程,比如河南财专科、山西财专、山东商职、四川财职等等都有开设。可以说这个课程已经是财经类院校的必修课。另外,从课程上来说,还有一些其他课程,比如统计学等,经常涉及到电子表格的应用。
2、会计专业学生对电子表格掌握度较低
EXCEL电子表格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不多,所以,虽然很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接触过计算机,但普遍只是比较多的接触了WORD字处理办公软件,对EXCEL电子表格基本都没有用过,只是知道该软件的基本功能,而对于其中计算、图表等功能缺乏了解。很多会计专业毕业生也反映电子表格是其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而都感觉在校期间学习不佳,工作中不会使用。
三、目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分析
1、EXCEL在财会应用方面教学内容缺失,教学深度定位不准
电子表格对企业会计人员来说是一个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帮助会计人员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算、汇总等工作,由于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有限,一般很少进行复杂的应用。即使一些企业使用很复杂的电子表格案例,但这些表格往往不是会计人员制作,是企业通过外部专家进行制作的。而目前,EXCEL财会应用课程教学内容有两个倾向:一种是内容简单化,教学主要介绍软件的功能,或者搜集很多的练习题让学生训练,可练习的功能很单一,某个功能多个例题练习,仅仅是修改个数字而已;一种是问题复杂化,课程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课程例题相结合,使用很多复杂函数,甚至使用VBA编程去解决问题,这样做出来的案例确实比较有水平,但和实际企业财会工作差距很大。内容过于简单,就是无法让学生真正了解电子表格在财会方面的应用,而内容过于复杂又会导致学生因为学不会而产生畏难情绪,同时也不符合目前企业应用电子表格的现状。总之,不管是过易或者过难造成的结果,就是不能真正把课程和电子表格实际企业的应用结合起来。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对企业会计工作了解不够,同时也缺乏详细的教学内容设计。
2、EXCEL在财会应用方面教学广度不足
电子表格在企业应用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比如使用电子表格编制工资表、计算成本、分析报表、分析库存、计算税金、内部稽核等等,而和这些对应的课程很多,比如工资表的编制可以对应出纳课程,成本计算可以对应成本会计课程,库存分析可以对应商业会计或管理会计课程,报表分析可以对应财务管理或会计报表分析课程等等,而实际上,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只是开出一门课,增加一些上机实习就算完成了EXCEL财会应用的教学,其他课程内容往往很基础,很难和其他课程相结合,造成教学广度不够的问题。另外,电子表格作为一个工具,如果只是上一门课,练一段时间,学生掌握的熟练度也很难保证。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高职院校教师对课程的企业实际了解不足,对电子表格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很多教师本身使用电子表格的能力就很有限,造成教学广度不足。
3、EXCEL在财会应用方面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EXCEL财会应用课程目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是多媒体演示授课,机房上机训练为主。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功能演示,然后学生根据上机资料上机训练。这种方式不易考察学生掌握度,也不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很多学生上机训练课不认真练习,教师无法有效监督。尤其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素质下降较多,学风较差,学习主动性差,课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高职院校教师对学情缺乏研究,对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手段方法了解不够。
四、课程改革的方法
1、建立EXCEL财会应用的教学内容体系
EXCEL的财会应用是建立在EXCEL基本应用的基础之上的,所以EXCEL财会应用课程的教学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及深来进行。为了避免课程内容过浅或过深的问题,建议采用三层体系一项综合的方式。
三层体系与一项综合
三层体系:(1)基础技能训练,主要是教授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技能,让学生了解基本功能和一些基本名词。(2)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主要教授电子表格在数据处理中的一些功能,为解决具体财会问题打基础,比如基础函数、公式、图表、数据透视、分类汇总等功能。(3)专业案例项目训练,案例即抛开具体的功能,各专业课程按照企业应用或课程教学案例来组织教学,具体的案例可以对专业课程教材例题进行设计,也可以校企合作引入企业实际应用的案例。上述第一个层次应该由计算机基础课程来完成,第二个层次应该开设专门的EXCEL财会应用课程来完成,第三个层次则应该在各专业课内增加课时完成。
一项综合:在毕业之前学期,进行一个综合实训,对之前EXCEL财会应用的内容进行复习训练,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综合实训阶段,还可以把较为困难的内容,比如复杂函数、VBA编程等内容进行教学和训练,为有余力同学提供一个提高的途径。
2、多专业课程引入EXCEL财会应用教学,扩展教学广度
按照前述三层体系的第三个层次,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各个专业课程都应该引入电子表格教学。比如目前很多中小企业,没有购买会计软件,其日常编制科目汇总表就借助电子表格来实现,这个就可以引入到基础会计教学中,在讲解账务处理程序时,手工汇总之外介绍电子表格如何汇总,同时安排学生练习。类似的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出纳实务、财务管理、报表分析、审计学、纳税实务、财务会计等课程都可以结合企业实际应用或教材案例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可以有效地扩展教学广度。
要做好多专业课程引入EXCEL的教学,就要求会计专业教师进行深入的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电子表格应用的实际。同时,专业教师要认识到电子表格应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主动去学习电子表格的使用,主动去设计教学案例,这样才能有较好的效果。
3、改进EXCEL在财会应用方面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应从学情出发,结合企业实际和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有教学模式。
(1)开展校企合作,引入实际案例
目前,企业应用电子表格较多,所以专业教学要结合实际,就要开展校企合作,把企业的实际引入教学。可以安排教师到各型企业调研、座谈,了解企业具体工作;也可以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案例设计。总之,把企业实际的应用以实际或模拟的方式引入到教学领域。实际案例的好处是使教学符合学生未来工作场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模拟企业实际
EXCEL的财会应用往往是针对一项具体的专业任务,比如编制工资表,编制凭证汇总表等等。所以在该领域教学中,也应该任务驱动教学,即把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企业具体任务,分成若干练习项目。每个项目模拟一个工作任务,由教师讲解和演示一个简单案例,然后布置数个任务,由学生分组设计,再进行课堂演示和讨论。这样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改变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机械练习的模式。这个模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入教学视频,改变授课模式
对于电子表格的功能性教学,可以引入视频教学。视频教学是利用录屏软件进行教师演示的视频录制。每个具体功能都设计一个演示视频,教师则不用再重复演示,只需要课前由学生自己观看学习,上课再按照练习资料进行练习,教师课上则进行指导和总结。这样可以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学习,没学会的功能,可以反复观看视频,直至学会为止。这种模式改变以前那种教师演示一遍,有些学生听不懂,而有些学生则觉得学习内容过于简单的问题。以前,教师教学只能针对大多数同学的情况进行授课,而这种模式可以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学习,而教师则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因材施教。
总之,在目前企业应用电子表格很广泛的大前提下,EXCEL财会应用课程应该结合企业实际去改进教学内容体系、扩展教学广度、改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曹献雨.Excel与财务应用”在”三本”和高职院校的教学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15卷第5期.2012,03.
[2] 郑 婕.关于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之思考.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5卷第4期,2012,08.
财务出纳报表分析范文5
一、教学计划调整
专业会计课的设置大体上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一种是以会计方法(主要是会计反映方法)为主线进行组合;一种是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特点设置课程;还有一种方法是根据会计的对象(可抽象为资金、成本、利润)划分课程门类。在现实中,大多是以会计对象为主线,以会计手段(或会计方法)为辅线设置会计课题,界定教学内容。
从会计对象来看:资金运动是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内容。它具体表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要素。基础会计的研究内容就是以资金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为主。从会计手段来看:会计作为一项管理活动,是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检查等手段有机结合的整体。会计考证的研究内容偏向核算和分析。从实际需要来看: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资金要素的核算与财务报表分析为主;会计考证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在要素核算、分析的基础上追求细致化、深入化,还广泛涉及财经法规的内容。从递进顺序来看,合理界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符合“以会计业务的简繁和易难为标准,本着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和先传统学科后新兴学科、先通用业务后特殊业务的逻辑顺序”,而且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从工作程序来看:会计工作中核算是基础,技能证书又是核算的继续和深入。从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看,考证难于核算基础。所以在开课顺序上,先基础后考证,先核算后考核,符合上述原则。即先开基础会计,后同时开财务管理、会计考证,在成本会计之后开管理会计。
例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会计基础基本就是会计专业主干课“基础会计”的内容,教师上课时可以基础会计的相关内容为主线进行讲授;而财经法规包括法律基础、经济法和税法的相关内容,由于教学计划中这三门课的开设时间跨度较长,所以教学计划中应将经济法基础在考前单设,以汇总巩固相关内容;而会计电算化证的考试内容包括高职教学计划中计算机基础和会计电算化两门课的相关内容,这两门课都已经包含在教学计划中,只要求这两门课在讲授时参考会计电算化证考试用书的相关内容。
二、在调整内容中应明确的几个问题
(一)内容安排
基础会计和会计考证,两者研究的对象都是会计的核算方法,只是研究的会计手段不同,针对同一研究对象,两者研究的会计手段呈递进关系。基础会计作为研究核算问题的入门课程,其内容应限于会计概述、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基础与常规知识。在教学内容上,对于那些既可在基础会计课程安排,又可在会计考证中安排的内容,尽量归入会计考证,体现基础会计和会计考证课程的递进关系,同时避免了两门课程的重复。
(二)基础会计与会计考证的交叉与分工问题
两门课程的交叉点主要是会计核算方法。课程之间尽量避免交叉、减少重复,基础会计从实际操作的角度谈核算方法,会计考证则从更理论化的角度谈会计对象。如基础会计是对会计六大要素的确认、计量做一般性原则说明,会计考证则按照科目专门论述。实际学习中,前者泛泛介绍,后者在细化中讲授。
三、理论知识融合资格考证
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取,这两者看起来有着不同的目的,但在教学设计中,只要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注意贯穿两条线:一条是从工作实际出发,着力培养学生记账、算账、报账的岗位技能,满足学生今后实际工作的需要;一条是满足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甚至考取“助理会计师”等证书的需要,就完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有机衔接和融通,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获取双证书,适应就业市场的要求。根据教学实践,这样兼顾两者需要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非常好。
财务出纳报表分析范文6
财务会计是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在现有教材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通过对高职会计专业各核心课程体系的梳理,结合《财务会计》和《基础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课程的相通之处,提出基于资金运动角度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改革设想,按资金的运动过程设置《财务会计》的课程体系,使之起到承上启下的效果,有助于高职学生更加系统性的掌握会计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
财务会计;五年制高职;资金运动;课程改革
一、引言
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是很多学生首选的热门专业,也是各个学校大力宣传和发展的核心专业,但教学与就业脱节是很多学校都面临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达到职业教育的目的,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重中之重。但是以往的《财务会计》课程改革侧重于以会计要素设置课程体系,没有考虑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的一贯性。[1]
二、传统财务会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第一,课程结构不合理,与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各高职院校使用的财务会计课程一般是按照六大会计要素的顺序讲解,有利于学生对财务会计基本知识的掌握,但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业务流程,不利于学生对企业管理流程的理解和技能的提高。[2]第二,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相分离,不利于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在课程设计上,前三年主要讲理论,后两年分段集中实训,理论和实践相分离。在财务会计教材中很少涉及职业道德的灌输与培养。[3]第三,财务会计教材滞后,与部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脱节。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2007年1月1日,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上市公司开始实施。从2008年1月1日起,又有一批金融企业、国有企业等开始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但现行财务会计教材还是沿用老式的课程结构体系和理论。[4]
三、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现状
针对传统财务会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会计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很多的改革研究,提出了很多改革设想,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按会计实践工作岗位设置课程。近几年,有一部分教育一线的财务会计专业教师提出,按会计实践工作岗位设置课程,将财务会计分成8个模块:一是出纳模块;二是会计核算模块;三是主管会计模块;四是税务会计模块;五是综合分析模块;六是会计档案管理模块;其七综合模拟实习模块;其八综合活动模块。通过课程模块教学,让高职学生掌握业务流程认识、日常业务核算、会计凭证的识别和审核、转账结账业务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第二,以财务报表为课程教学的主线,根据经济业务之间的联系重组教学内容,理论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第三,以职业活动为导向项目,教学为载体的课程改革。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对企业现状的深入调研,针对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定位,将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形成“岗证融合”一体的财务会计教材。[5]
四、基于资金运动角度的课程设计
以往的《财务会计》课程改革侧重于以会计岗位设置课程体系,没有考虑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一般会计专业的学生首先学习的《基础会计》,对会计有了初步了解,简单涉及了凭证及经济业务流程;第三、四学期开始学习《财务会计》,更加深入地学习企业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五学期开始学习《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学习难度是递增的。不同的教材,不同的任课教师,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也是按不同的学科独立学习,没有教师的引导,很难考虑到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更不用说系统梳理并加以理解运用。从资金运动的角度重构《财务会计》的课程体系,使之起到承上启下、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第一,财务会计认知。本章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财务活动分析和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活动、报表分析的过程中,加强对会计准则的认知,对财务会计的主要内容形成初步的轮廓。第二,筹资的核算。本章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权益筹资和债务筹资。通过对资金来源的理解,掌握所有者权益、借款和债券的核算。第三,投资的核算。本章设计的主要内容是项目投资和证券投资。取得资金以后,企业如何进行投资,从而引入固定资产核算、无形资产核算和投资核算。第四,营运资金的核算。本章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现金核算、应收账款核算、存货及流动负债核算。从日常企业生产经营入手,以资金运动为主线,掌握现金的核算、应收账款及存货的核算,应付账款和短期借款的核算。第五,收益分配的核算。本章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形成与分配。以广义的收益分配为基础,将收入管理、成本费用管理以及利润分配结合起来,与后期的成本会计相辅相成。
五、结束语
在《会计基础》的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从资金运动过程角度重新设置《财务会计》课程体系,使学生掌握企业的经济业务流程及相关核算,也为后期的《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做好铺垫,有助于高职学生更加系统性地掌握会计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韩岚岚,陈玉峰,唐荣君.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J].时代经贸,2012(5).
[3]谭素娴.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4]胡云.对高职院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新思考[J].会计之友,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