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管理分析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分析方法范文1
【关键词】电算会计;ERP分析;电力行业;财务管理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发时代,财务管理模式也更加完善。电力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为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期,电力行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管理模式已经从电算会计向ERP分析转变。由于ERP财务管理具有集成性和远见性等特点,所以电力行业一定要对电算会计到ERP分析财务管理的方法进行探索,充分利用ERP财务管理模式,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
一、ERP分析财务管理模式的内涵
ERP指的是企业资源计划,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前提,然后企业的管理人员利用管理平台进行决策[1]。ERP系统如图1所示。ERP系统是将财务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然后对企业的资金、库存、成本等进行管理。企业为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必须从电算会计向ERP分析转变,通过运用现代化管理模式,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ERP财务管理理念是将企业的运作流程看作一个系统,在ERP财务管理模式下,企业内部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分别是财务、市场营销等,ERP系统能够对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加以管理,所以ERP对企业运作具有重要意义[2]。
二、电力行业从电算会计向ERP财务分析管理模式转变的原因
电算会计即会计电算化,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设备过程中,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电力行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运用电算会计,能够对货币和其他会计信息加以处理,所以电算会计从根本上优化了财务管理和记账模式。当前,电力行业的经济业务内容更加复杂,电算会计的系统结构已经不能发挥对企业管理的决策和控制作用,电力行业的财务管理具有局限性。ERP是对企业内部实施有效管理,并将计算机技术与财务管理理念有机联系在一起,将分销商和供应商都纳入到管理体系中,对资源进行优化。
三、ERP分析财务管理的系统的特征
对于ERP即企业资源计划,在电力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应用ERP管理思想,尤其是电力行业,它是国家的支柱行业,所以电力行业必须在ERP管理的作用下,对企业运作的流程予以全面掌握。比如,正确分析客户、分销网络等,从而提升企电力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能力。ERP管理系统是比较健全的集成化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中包含财务、质量控制、财务等内容,所以ERP具有集成性的特点,能够实现对不同职能和领域的跨越,为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提供了有利依据[3]。同时,ERP财务管理模式还有远见性和即时性的特点,进而为电力行业的正确决策做好铺垫。
四、从电算会计到ERP分析电力行业财务管理的方法
(一)将财务与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
某电力企业为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取得更好的发展,转变了财务管理理念,由电算会计向ERP分析管理模式改变。由于企业对ERP分析模式的运用还有很多不足,为了实现有效的转变,将财务与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确保ERP发挥巨大的作用。在ERP管理状态下,数据信息是联动的,系统可以及时对信息资料进行更新和完善,保证财务人员可以掌握更加全面的信息资料。此外,运用ERP财务管理模式对资金、应付账款等进行集成化管理,可以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该企业构建动态会计平台,动态平台包含实时凭证、凭证模块、事件接收器等模块,而且形成财务业务一体化,物流、资金流等可以同步生成,不同部门及时录入信息,并摆脱编制凭证繁琐的工序,所以在ERP分析管理模式下有利于对电力企业财务进行管理。
(二)加强预算管理
由于ERP财务管理系统下不需要手工录入数据,而是通过预测和公式得到了,所以电力企业必须加强预算管理。首先,正确编制销售计划。电力企业应该建立多种预测模型,然后进行预测,将得出的计划数据填制在预算表中[4]。此外,结合销售增长率,明确各预算表的勾稽关系,运用计算机调整相关环节。另外,电力企业还应该将预算送达到各个部门。比如,采购部门的职能是获得相应的成本预算,企业的副总经理需要获取完整的预算计划,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预算内容。同时,在预算信息传达过程中,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必须对信息平台设置权限,从而有利于电力行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提升。因此,电力行业为了有更好的发展,必须对由电算会计向ERP分析财务管理模式转变,从而提升内部财务管理水平。
(三)完善会计流程
电力企业在ERP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完善会计流程。首先,建立项目实施组。该小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会计流程重构,参与的人员一定是财务业务熟练的人员,企业领导担任组长,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使得企业内部平衡发展;其次,加大员工培训与考核力度。企业必须向财务人员讲解会计新构造的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等相关内容,并考核员工的新业务、软件操作能力;最后,做好数据准备与整顿工作[5]。在新业务流程下,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对会计科目、供应商等动态和静态数据的整理,从而保证会计人员在操作软件过程中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管理。因此,电力企业在ERP下进行财务管理,必须完善会计流程,进而保证财务管理模式更加健全。结束语虽然电算会计对电力行业的财务管理有很多的帮助,但随着科学技术发飞快发展,电算会计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在ERP环境下对电力行业的会计信息进行处理,能够确保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对电力企业内部进行控制。因此,电力行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应该由电算会计向ERP分析管理模式转变,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运用ERP进行财务管理,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立勇.基于电算会计到ERP解析电力行业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3,32(14):22-23.
[2]张勇,廖向东.浅析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254-254.
[3]高利剑.ERP对企业财务管理影响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160-161.
[4]姬新丽.探讨ERP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3(19):229-229.
财务管理分析方法范文2
关键词:财务;成本控制;分析;研究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时期,随着金融危机以及现代科学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竞争也日渐激烈起来,有效控制成本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成本控制在当代企业竞争中,管理地位和费用控制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重点,成本费用管理控制是经济活动过程中,对成本进行有效预测、分析、控制考核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如何做好成本款里控制工作,以降低产品成本为核心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尤为重要。本文以财务分析的方式对成本费用管理控制进行详细分析,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增加成本费用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1.财务分析法分析成本费用管理的意义
随着企业飞速发展,成本费用不断增加,降低了企业利润也浪费了企业资源,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以财务分析管理成本费用,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费用控制是企业根据拟定目标,协调组织生产经营过程,是费用控制在预计目标之内,用最小的消耗带给企业更大的利益。因此,成本费用管理控制尤为重要。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成本费用控制有数以经济范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成本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当前企业现代化管理对企业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如,重视成本费用控制推进管理技术进步等。作为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方式,相对而言,成本费用控制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低投入高产出也是企业盈利过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标。但相对而言,产量高不等于效益好。这是因为产量的增加,成本也在增加,当成本超越了产品价值,产量越多亏损就越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成本费用控制已经成为企业首要关注的事项。材料的消耗和设备的利用程度都直接影响到成本费用。因此,以财务分析方法分析成本费用,找出浪费与节约经验,改善生产经营环节,对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尤为重要。
首先,成本费用控制能促进企业效益增长。作为经济组织,所追求的就是利润和盈利,成本费用是企业盈利与否的关键。目前,成本费用在企业竞争中占较大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竞争能力。因此,降低和控制成本费用,能促进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提升和利润增加。
其次,成本费用控制能促进企业竞争能力。众所周知,成本费用决定产品价格。如果企业成本费用较低,价格相对较低。物美价廉的产品能让企业在市场竞争浪潮中站稳脚跟。因此,成本费用控制能提升企业利润,在价格战中占据优势。同时,强化成本费用控制,能减少生产成本,利于节能减排等政策的落实,满足节约型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需要。如,当稀有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消耗过程中,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保护资源消耗过程,贡献一部分社会力量。
2.如何加强成本费用控制
2.1提升企业成本费用控制意识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并得到高层领导的重视。企业日常事务都是由企业员工负责执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本费用控制水平。因此要加强成本费用控制水平,加强宣传力度,使得成本费用控制深入人心,自觉参与到成本费用控制之中。
2.2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减少成本费用
信息技术控制企业成本费用,首先通过信息技术代替手工操作,便于高校准确的完成工作,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如,财务软件替代手工记账的方式就是最好的例子。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及时取得市场信息,做好决策和预测工作,避免市场风险发生。也能不免预测不准而造成的决策失误。通过信息手段能改进业务方式和业务流程,减低费用。如,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通过信息技术促进销售和生产,实现对费用的控制。
2.3加强预算管理
根据实际费用指标,企业各部门应编制成本费用预算。以企业实际发展为依托,忽略历史费用和现实费用,从零开始,对各项支出进行独立性分析,防止不合理费用浪费现象出现,确保成本费用控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年度费用预算过程中,及时进行会议审查,确定预算后不能随意更改。
2.4加强费用形成控制
首先强化采购控制。对采购过程实行归口管理,在批量采购过程中,以降低运输费用为主。利用定点采购的方式确保物资质量和交货日期。企业应该讲静态物资采购与动态物资采购进行归档及调整,将不符合规定的渠道来源进行优化。其次,强化存储过程中控制。一般情况下,企业物资存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相对于不同材料而言,制定不同标准尤为重要。如,按照不同的季节环境,制定不同的库存方式,降低和减少资金浪费。
3.财务分析在成本费用管理中的应用
2013年,某公司的管理费用共计608万元,其中额度较大的费用为管理人员工资,展总费用的45%,五险一金所占比例为9%,机动车使用费用及办公费用分别占9%和7%。电话费用占总费用的6%。分析其原因如下:首先,管理费用中五险一金和管理人员工资比例较大。随着我国物价的持续增长,公司相应的上调管理人员工资,其中以中层以上干部工资上调幅度较大,使得工资成本有所增加。其次,可控费用中,办公费用、机动车使用费及电话费用是额度较大的几项。作为保障公司车辆安全的重要措施,车辆保险费用较大。因此在选择保险公司时要充分考虑保险公司的偿还能力和信用度。同时重点控制项目为车辆维修费和汽油费。在2013年公司办公费用为40万元,主要是一次偿还2012年所购买办公家具及办公用品,在偿还之后此项费用将大幅度下降。电话费主要用于销售业务上,同时,也包括内部沟通和分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沟通。
通过分析,管理费用,可以找到相对应的自出不合理或支出较大的项目,方面引起财务部门的注意,在第一时间加强成本控制管理。传统成本费用管理往往只注重企业内部财物、人力等低费用控制,忽视了战略成本管理。以上述企业为例,将战略成本费用管理为核心,站在企业战略层面上,合理考虑费用的支出,提出有力的削减依据,在改变当前费用的基础上,将企业竞争与费用控制相结合,加强战略成本管理,有助于财务管理工作中,成本费用的节约与控制。
4.结论
综上所述,相对企业而言,成本费用管理始终贯穿企业整个经济活动过程。成本费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收支和偿还到期债务等问题,决定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推进。企业将强成本费用控制管理,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能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利用财务分析法加强成本费用管理,首先要建立有针对性的成本效益理念,创建专业化的会计管理机构,拓展成本费用的管理范畴,并以当代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核心。总之,以财务分析方法加强成本费用管理能完善企业战略目标的推进,提升企业总体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作者单位:山东鲁泰煤业有限公司太平煤矿)
参考文献:
[1] 石新武.论现代成本管理模式[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0.
[2] 欧阳清,杨雄胜.成本会计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3]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课题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讲解[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
财务管理分析方法范文3
前言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不仅是国家的喉舌,更具有表达人民意愿的重要任务,它进行经营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盈利,并且资金有国家支持,因此也造成了其对内部资金财务管理有所轻忽的现状。而伴随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原有的内部财务管理方式开始无法与社会环境相衔接,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加强迫在眉睫。改善内部财务管理体系,有利于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一、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
(一)财务管理意识匮乏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进行内部财务管理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财务管理意识的匮乏。事业单位主要承担的是社会服务的职能,其追求推动我国的文化传播、传达政府政策和人民的意志,因而对财务管理和追求盈利的意识不足。广播电视事业单位最重视的是其产出节目的成功与否,而对内部财务管理的关注度不够高。对任何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而言,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是维持单位运转的重要措施,而管理层的财务管理意识匮乏,会直接导致对内部财务管理的疏忽,从而增加财务出现问题的概率[1]。
(二)预算管理不够完善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主要收入在于广告收入,它是广播电视台的最主要收入渠道,而广告的收入水准又受到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和受欢迎与否的影响比较大,因此浮动范围也就比较高。事业单位的收入需要上交财政管理部门,预算金额由国家支持,有国家作为“后盾”本身就会导致对预算的金额不敏感,单位的盈利无法与工作人员的薪资水平直接挂钩,因而对预算筹划本身就有所不足;另一方面则由于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主要收入在于广告,而广告的收入水准又取决于节目收听(视)率,在追求节目的高质量的同时,更会进一步提高对预算的要求,进行调整时需要提供的报告、需要进行的手续比较多,从而导致预算的操作性变差,对预算的整体管理不足。
(三)成本管理意识稀缺
有国家作为支持的事业单位普遍具有成本意识稀缺的特点,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由于重视节目质量和影响力,会为提高节目质量而投入较高的资金,并且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反复修改,导致成本进一步增加的同时,也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广播电视事业单位播出的节目中不仅包括自己录制的,也包括外购的节目,成本进一步增加。而这些都被视为维持广播电视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资金投入,通过策划和管理降低成本的意识不足[2]。
二、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效方法
(一)提高财务管理意识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为加强内部管理,有必要提高财务管理的意识,管理层提高对财务管理的关注度。广播电视事业单位需要对现有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整改,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建立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对于会计的各类凭证、账簿和财务报告,需要建立档案室,以此进行统一的严格管理。对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和激励体系,一方面避免财务人员的工作失误,另一方面也需要以此开拓财会人员的上升空间,通过利益链条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成果表示肯定,提高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另外,也需要扩大财务管理的范围,包括扩宽筹资、投资和资金利用活动的范围,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能力。
(二)加强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规范经济获利的重要手段,进行预算管理首先需要广播电视事业单位按规定编制预算,报告财政部门走法定程序进行审核批准。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收入需要全部上缴,将相关的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严格遵守国家的规定。广播电视事业单位需要由上至下地建立起预算控制的意识,加强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保障能够对公用经费等具有高度弹性的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从俭原则进行编报。同时也需要建立起对财政预算编制的慎重态度,当预算确立之后,应当避免修改调整,财务部门不应当容许在预算批准后,下级部门为调整节目而报告的预算追加,以此达到加强预算管理,控制广播电视事业单位预算的目的。
(三)提高成本意识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主要收入在于广告环节,而这与节目的质量息息相关,只有提高收听(视)率才能够获取利润。注重节目的质量和影响力是正确的,但不能为此无节制地投入预算。管理层和节目的制作人应当树立起成本意识,首先在节目的筹备阶段就应当针对市场进行调研,对剧本反复修改,避免在节目进入预算申请阶段后发生变动,进而增加成本核算的难度;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管理层人员在构思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节目时,需要事先针对节目的前期投入进行成本核算。而广播电视节目的成本核算不仅包括资金问题,在分析出需要前期投入的金额、在此后会持续进行投入的后续金额后,也需要对节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力、节目本身的优势和风险等各环节进行衡量,最终得出的结果是有利的,或虽然有风险但这一风险值得承担的,才能最终进行批准[3]。通过严格控制成本,加强成本核算,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收入,有更充裕的资金扩展业务,从而创造更多的收入,由此进入良性循环。
财务管理分析方法范文4
关键词 营改增政策 房地产开发企业 财务管理 税务管理
在我国经济转型期间,营改增政策的提出,不仅优化了我国税收制度的结构,而且还有效地避免了重复征税现象的出现,对国民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这大好前提下,房地产开发企业想要保证并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成效,财务管理人员就必须要紧抓营改增政策实施的契机,对其给企业财务与税务管理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在提高其实施成效的基础上有效地促进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更好的转型升级。[1]
一、营改增政策的概况
营改增政策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是将企业应该缴纳的营业税变更为增值税,而变更后的增值税不仅包含营业税,而且还包括有产品增值后产生的税款。我国自2012年开始试点以来,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已经覆盖各行各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铁路运输业、电信业、建筑业、金融环保业以及不动产业等。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前,我国房地产营业税的税率为5%,建筑行业营业税的税率为3%。而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根据财政部与国家税务局联合下发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中的相关规定要求,房地产和建筑行业的营业税税率要提升到11%,[2]这从根本上影响了建筑业与房地产业的经营和发展。其具体影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和税务管理的影响。
二、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其产生了诸多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负债表的影响
固定资产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旦发生变动会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整体结构,从而影响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数据波动。从营改增政策实施以来,房地产开发企业固定资产的原值入账金额和累计折旧都相应地减少,而且房地产开发企业除去本身应缴纳的营业税之外,其期末余额也相应地降低。在这种情况下,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会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产负债金额得到降低,而其内部的流动资产与负债的比重则会提升。同时,从长远发展来看,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还推动了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对其发展制度的建设还能起到完善的作用。
(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利润表的影响
从现阶段来看,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利润表的影响主要包括长期影响和近期影响。从长期影响来看,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不仅起到有效降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纳税成本和负担的作用,而且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为其进行资金积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房地产开发企业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其他项目中,避免资金被套牢,起到扩展企业发展项目的作用。而从近期影响来看,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免除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原值税金,而税金金额和企业成本也得到了有效降低,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3]
(三)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使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各项投资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承接多个工程项目,需要购置大量的施工装备设施,但是由于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可以用于相抵,在一定程度就减少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现金流出情况。因此,在保证资金稳定的同时,可以让房地产开发企业有多余的资金用于投资其他项目。其次,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现金活动受到了影响。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其中的增值税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产成本起到了有效降低的作用。最后,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还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筹资活动受到了影响。在如今的房地产行业,各个开发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而为了更好、更多地占领房地产市场,企业就要不断地进行融资与筹资。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让这种局面得到了很好的缓解,主要让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的现金流逐步壮大。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种融资、筹资是具有阶段性的,具备很大风险隐患,反而会逐渐加重企业的负债金额。
三、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管理的影响
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务管理中,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其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对采购房地产建筑材料的影响
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建筑材料的采购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在采购房地产建筑材料时,不仅要注意采购的数量,而且还要着重注意质量,其中还包括一些大型的建筑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同时还有一些小型的建筑材料,如铁钉等。针对大型建筑材料的采购通常都是首选大店面,大店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具相关增值税的专用发票,若选择一些规模较小的店面进行采购,则无法开具出相关增值税的专用发票。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采购建筑原材料这一环节上就无法对税务的增值税情况实行进项扣除,从而增加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产成本。[4]
另外,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采购建筑原材料时,即使能够开具发票,但依照我国现有的税务法规定,建筑原材料的砂石、混凝土等也需要缴纳6%的增值税,而施工企业缴纳的施工成本税却比材料税要低上一个百分点,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管理的影响。因此,企业想要更加适应营改增政策,就必须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对使用的物资材料进行相应的税收筹划。例如,可采用招标的方式来采购建筑原材料,在要求材料供应商提供专用发票的情况下再对建筑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提出自己具体的要求。
(二)对房地产建设人力成本的影响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房地产工程的建设时,离不开人力资源。现阶段,房地产企业的人力资源大多都是来源于农村的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稀缺的问题,而且也让房地产工程的成效获得了一定的保障。但这些农民工由于没有正规的劳务公司对其负责,其流动性也比较大,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这方面也无法获取增值税发票。这样不仅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支出得到了增加,而且也影响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产成本。对此,可通过人力外包机构来获得人力资源,如人力劳务公司等,通过其出具相关专业发票来降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支出,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三)对房地产税务负担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务负担情况也造成了影响,如上文所分析,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前,房地产与建筑业的营业税的税率为5%,而自从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房地产与建筑业的营业税就提升到了11%。以某房地产公司为例进行分析,假设该房地产公司的年收入为1000万元,而生产成本为400万元,以增值税的税率11%和进项税率17%来计算,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前,1000万元乘以5%,计算出其营业税为50万元,而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最后计算出其增值税为40.97万元。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对于规模较小的房地产企业而言,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显然是利大于弊的,但是对于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房地产企业而言,只有进项金额大于营业收入额时,这项政策的实施才能起到降低企业税务负担的作用。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由于其本身特殊的性质,在税务工作经常出现税上加税的情况,通过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则有效避免了这种重复缴税的情况发生,在间接上也减少了房地产企业的税收负担,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总之,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于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不仅有利于企业税负的降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结构。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对于企业未来长期的发展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意义。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营改增政策进行概况分析,探讨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与税务管理的影响。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企业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造成影响。对税务管理方面造成的影响同样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房地产建筑材料的采购,对房地产建设人力成本以及对房地产税务负担的影响。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与探讨可以让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实施营改增政策所造成的影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能够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作者单位为成都地铁实业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陈英(1978―),女,硕士,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高涵.“营改增”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影响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15(21):84-85.
[2] 陈素娣.“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09): 62.
财务管理分析方法范文5
关键词:房地产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房地产建设的热潮不断涌动,房地产企业也逐渐成为我国的支柱企业,但是很多房地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出现了问题,影响了企业经营的安全性,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财务管理上的问题。作为资金密集型的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来说极其重要,因此识别并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房地产企业来说极其重要。
一、房地产开发公司加强财务管理必要性
房地产开发公司作为资本密集型企业,资金链是一个决定企业生死的要素。资金的流动存在于企业的投资、筹资、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任一环节资金链的断裂都有可能导致企业的生存危机。而且,企业的资金又不是越多越好,这会降低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公司,其开发周期长,资金的投入和回收是不断交叉的,因此需要开发公司了解开发整个项目的每个环节,以便对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另外,成本和质量的制衡是房地产公司的另一主题,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进行成本控制,对房地产公司及其重要。因此,做好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对房地产企业有很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房地产开发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房地产开发公司、尤其是中小型开发公司,财务管理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对财务管理的重视性不高
我国房地产开发公司将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在经济效益上,对财务管理的重视性不够,尤其是忽视了财务管理工作在长期规划中的作用。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仅仅将财务管理定位为记账等会计类工作,对财务管理认识不够。另外,一些公司对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重视度不够,有的甚至不进行可行性研究,项目安排随意性大,没有对资金投入、资金回收、期限等进行详细安排,导致整个财务管理过程的混乱。
(二)财务管理的制度缺乏规范性
我国房地产开发公司没有建立清晰的财务目标,制定的制度也缺乏实际操作性,没有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有的公司的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三)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财务管理水平低
当前我国一些房地产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且文化程度不高,因此,业务技能也不高,他们缺乏系统财务管理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只是凭经验和直觉进行管理,这一问题会影响房地产企业财务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四)财务风险大,融资渠道单一
房地产企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资金链的保证对其及其重要,资金流动的周期很长,且前后期的资金流量很不平衡,所以保持资金的安全流通是很重要的工作。但是,随着我国对房地产企业的管控越来越严格,加上其本来的风险,房地产企业融资也越来越困难。
三、应对房地产开发公司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
房地产公司的领导者需要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将这种重视落到实处,同时将重视程度传递给财务管理人员,严格财务管理人员的招聘,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营造良好的氛围。另外,保证在项目开发前期做好可行性分析,运用财务管理中项目投资分析的知识,对项目开发的周期、投入、收益等进行详细分析,以保证后期开发过程中资金的可控性。
(二)制定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到实处
房地产企业管理者要充分了解本企业项目运行和管理程序,参照本行业的标杆企业,建立一套科学规范且适用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强财务人员对管理制度的学习和应用,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加强监督,保证财务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反馈,以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这一制度。
(三)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房地产企业既要严格财务管理人员的招聘,又要注重后期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无论是认识上还是技能上。财务管理人员技能的提高,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可以顺利推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这对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都很重要。
(四)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多元化融资渠道,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房地产企业的财务人员要加强对资金管理的重视,整体上把握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对项目不同时期资金的流动有整体上的认识,并提前做好准备,防止出现资金流断裂的问题。有关现金流管理的具体措施有:编制现金预算,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快资金回收期,合理利用现金浮游量、充分利用商业信用,加强对投融资的管理等。对于融资问题,企业要优化融资方式,进行多元化融资。企业集团还可以在整个企业建立资金池,将各个项目的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对各个项目的资金进行调剂使用,从而保证整体的稳定。
四、结束语
总之,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非常重要,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对房地产企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雪梅,赵美华.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
财务管理分析方法范文6
摘 要 对比分析法是通过实际数与基数的对比差异分析,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本文结合生产企业经营管理分析流程,从日常财务管理、预算编制、绩效考核、审计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比分析法能在实践工作中得以广泛运用。
关键词 对比分析法 实际数 基数 财务管理
对比分析法,又称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实际数与基数的对比来提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法是财务管理中最常用、简单的分析方法。财务人员一般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存在差异的具体数据,结合企业运行情况,从而准确把握要点、抓住重点、挖掘财务管理中的深层问题,采取切实措施予以解决,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盈利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本文结合生产企业财务管理分析流程就如何运用对比分析法进行一些探讨。
一、对比分析法在日常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日常财务管理首先关注企业经营成果――营业利润分析。利润分析步骤可分解为下图:
2.财务报表中可增设利润分析表和成本分析表,根据企业自身日常管理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设置。比如:利润分析表设置销量、成本、税金、价格、品种结构调整增减利影响栏,成本分析表设置产量、原材料价格、生产人工费用、制造费用、消耗增减利分析栏,使报表内容更全面、直观。
3.对比分析法在日常财务管理分析时,应注重基期数据选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若需分析利润与预算利润差异,则基期应取预算的相应数据。若需分析利润与上年同期利润差异,基数应取上年同期相应数据。
二、对比分析法在预算编制中的应用
生产企业的预算编制首先要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目标确定预算产销量、消耗指标、人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一系列预算数据,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与实际相符的预算。对于预算数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可通过对比分析法进行检验。
例如:某生产铁矿石的企业2010年完成利润1000万元,2011年预计铁矿石产能可扩大5000吨(原实际产能20000吨),铁矿石2010年单位固定费用300元,单位毛利100元。铁矿石原售价900元/吨,铁矿石原料――原矿单耗通过技改预计可提高到1.5(原实际单耗1.6),2011年计划增资50万元。2011年利润目标1400万元。据上述资料可进行以下分析:
1.测算新增产能、降耗增利能力:
①产量可增利=5000*300/10000=150万元
②销量可增利=5000*100/10000=50万元
③降耗可增利=(1.6-1.5)*(20000+5000)*900/10000=225万元
④增资减利=-50万元
通过以上因素对比分析,总计可增利375万元,但若要实现1400万元预算目标,尚有25万元缺口。
2.通过对近几年费用实际数据的比较,考虑2011年预计可能发生费用情况,判断2011年各项期间费用可下降空间。
目前,随着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运用计算机软件编制的预算程序将大大降低预算编制工作量,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笔者曾参与预算编制软件的开发工作,将预算产量、销量、价格等诸多影响利润的因素,根据对比分析法原理,编制预算软件,当预算编制完成初搞时,该预算各项数据与上年同期增减因素同时自动生成。
三、对比分析法在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绩效考核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标,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在实际工作中,绩效考核不能仅仅参考财务报表利润,因为报表利润有时出于种种因素经过不同程度的粉饰,利润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市场因素、政策因素、还有人为调整因素。对企业实施绩效考核,首先必须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财务指标变动情况进行梳理。以报表利润为起点,运用对比分析法,以预算为基期数据进行倒算,可推算主要的增减利因素,有助于绩效考核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开展绩效考核。
例如:A公司新增加一台生产设备,年初预算:该生产设备年折旧100万元(原值1000万元,按10年分摊),年末该公司发觉得本年度考核指标完成困难,采取降低设备年折旧额(延长设备折旧年限,按15年分摊)方法,以实现减少支出,增加盈利,满足绩效考核的需要。遇此情况,只要运用对比分析法,便可轻易发现本年度折旧远远低于预算口径。
四、对比分析法在审计中的应用
对比分析法在审计工作也是较为有效的分析方法。审计人员一般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差异的具体数据,然后结合企业运行情况,从而准确把握要点、抓住重点、挖掘差异背后的深层问题。
2009年,笔者曾参与温州一家贸易性企业绩效考核审计,专门负责损益类审计。审计前,笔者通过对比分析法对该单位近几年利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近几年收入增长幅度大,但企业收益却并未发生大的改变。由于该企业财务报表中缺少主营业务收支表,仅仅从利润表无法判断具体业务组成。笔者通过查阅凭证,发现该企业收入主要由房租收入和经贸类收入组成。通过汇总房租收入与成本、经贸类收入与成本,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企业主要利润是房租收益,经贸类业务收益扣除人工费用几乎为零。通过进一步审计,发现主要是业务员依靠企业这平台做自己的经贸类业务,经贸业务收益都被业务员以各种票据报销形式打入成本。经审计组讨论,最终在内部审计报告中提出审计建议:该企业经贸类业务毛利偏低,应加强经贸类业务管理机制建设。
五、对比分析法的局限性
1.进行对比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过去经营期间形成的会计核算资料,对企业预测将来作出某种决策时,只具有参考价值。
2.因数据生成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数据有时并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数据可能包含人为因素,体现管理者某种意愿,有时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企业经营业务所形成的数据是复杂的,对比分析法只能计算出差异,不能解释差异形成的原因。单凭分析的结果,很难准确地判断企业全部经营好坏,仍需收集和掌握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相关资料,以便对财务经营成果做出合理的解释。
六、运用对比分析法应注意的问题
1.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进行合理分析,有些数据由于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时存在不可比性,因此在分析过程中要剔除这些因素,把不可比或存在差异的地方纠正过来,从而使分析的数据真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