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政法队伍建设的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推进政法队伍建设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推进政法队伍建设的内容

推进政法队伍建设的内容范文1

他很温和,但他坚定的语气,让人感觉到力量;他很谦虚,但他敬业的精神,让人对法治充满信心;他,在中原经济区及富民强市战略大局中,肩负起保驾护航的时代重任。他,就是周口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家臣。

见到朱书记之前记者在想,这将是一个怎样的政法领军人物?他如何破解平安周口这样一个巨大的命题、巨大的难题?在建设平安周口的背后发生着怎样感人的故事?而这一切在结束对朱书记的采访后,有了答案——平安周口建设取得骄人的成就,正是牢牢把握了“服务经济求发展、服务人民保平安、服务社会促和谐、服务大局要稳定”这“四个服务”主旋律,正是在政法干警中叫响了“公正执法、一心为民、忠于职守、廉洁奉献”的周口政法精神。

周口,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超过千万人口的地级市,又是一座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的文化资源大市,是中华龙文化、姓氏文化、道家文化、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炎帝神农氏播种五谷,古代先哲老子著《道德经》,彪炳中外,经纬华夏。

在周口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家臣看来,周口还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已成为国内经济由东向西阶梯推进的第一过渡带。时逢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周口富民强市战略大力推进,维护周口的和谐稳定急需重新破题。

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把周口市委政法委推向最前沿!作为维护周口政治社会稳定的具体承担者,创建平安周口的具体实施者,他们带领全市政法队伍主动融入,超前服务,保驾护航,创造和谐。一年一个新亮点,一年一个新台阶,创造了令人欣喜的工作业绩。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围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创新“周口模式”

核心解读:依托高校师资力量对全市政法干警分期分批进行轮流培训,这一培训举措不仅取得明显的成效,而且得到了中央、省委政法委充分肯定。

深入开展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是中央政法委站在党和国家大局的高度,全面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重大部署,是今年政法工作的重点。

周口各级政法部门和广大政法干警如何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迅速掀起学习活动新?面对记者提问,朱家臣强调,要立足于学,学以致用,即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把学习教育贯彻始终,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要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地各部门要立足本系统,面向全社会,大力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安排、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切实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知晓率。要做到统筹兼顾,要在结合上下工夫。

对此,朱家臣跟记者谈到了他所倡导的“三个坚持”、“三个结合”理念。即:坚持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本单位本部门及每个政法干警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相结合;坚持与“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坚持与弘扬周口政法精神相结合。

6月27日,中国政法大学的一次开班仪式,印证了周口正是站在内外于心,外化于行的高度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

这一天,河南省周口市政法领导干部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高级研修班在中国政法大学开班。朱家臣在研修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响彻会场。他着重提出了要通过培训,提高“三种能力”。即,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谈到此次研修班的背景,朱家臣对记者表示,周口市委政法委高度重视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建设,一直致力提高政法工作水平和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此,市委政法委顺应新时期对政法工作提出新期待,对政法队伍提出新要求,采取与高校联合,依托高校师资力量对全市政法干警分期分批进行轮流培训,这一培训举措不仅取得明显的成效,而且得到了中央、省委政法委充分肯定。

主动融入 保驾护航

围绕中原经济区大局勇当建设者和捍卫者

核心解读: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远的眼光开展政法工作,实现政法工作与中心、大局的“无缝对接”。

今年,党的十将召开,中原经济区建设也将加速起航。同时,周口“富民强市”战略也将发力。对此,周口政法工作有何作为?朱家臣表示,全力维稳、护航中原,无疑是周口政法工作的重要任务。周口政法系统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具体行动上来,把工作统一到中原经济区建设、“富民强市”战略的各项要求上来,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远的眼光开展政法工作,实现政法工作与中心、大局的“无缝对接”。为此,朱家臣提出了十六字方针:主动融入、超前谋划、保驾护航、创造和谐。

周口市委书记徐光曾对政法工作有过评价:“没有平安的周口,就没有和谐的周口,更没有富裕的周口。周口的工作,只有在平安建设的基础上才有更大发展。”朱家臣也以此作为一种责任与使命。他对记者坦言,我们目光所及,“平安”二字已成为周口招商引资时最鲜亮的名片,经济建设的前沿阵地,都处处闪现着政法干警的身影。

朱家臣深入基层、企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这里良好的环境使我们坚定了投资的信心。”“我到过很多地方,没见过政法机关服务这么到位的。”这就是政法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驾护航的生动实例。

朱家臣对记者说:“‘平和’在当地人语境中的意思是平安和谐。和谐的思想始出于老子,这也许可以从一个点上彰显老子及其著述《道德经》在家乡的影响。”乡亲们经常对朱家臣说:“因为平和,现在孩子们不出去打工了,县里有很多招商引资来的企业招工。俺这儿的人安居乐业,日子过得有奔头、有劲头、有信心。” “有奔头、有劲头、有信心。”乡亲们的话让人倍感欣慰。

推进政法队伍建设的内容范文2

一、加强领导,精心安排,强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保障

(一)层层动员,全面部署。为了扎实开展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区上和政法各部门及时成立领导机构,专门负责此项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督查工作;分层次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动员,全面部署,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参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全区政法干警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政法委这一决策部署上来,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结合实际,制定方案。根据上级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区情实际,及时制定下发《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安排意见》,以“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提升‘两率一度’,强化信念教育、促进队伍建设”为目标,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检验活动成效的标准,以解决政法干警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公正廉洁执法中存在问题为重点,坚持人人参与活动和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全力组织开展六项规定活动,分阶段分步骤稳步推进,确保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三)联点包抓,加强督导。为了督促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内容不打折扣的落实到位,建立区委政法委领导和内设部门联系包抓区级政法部门制度,区政法部门也推行了领导联点工作。联点领导和联络干部定期进行督导检查,了解掌握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及时指导总结经验,促进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二、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推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开展

(一)加强教育培训。按照“人人要参与、人人受教育、人人有提高”要求,我区把教育培训作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头戏,多措并举,抓好落实。一是举行革命传统教育。在政法系统组织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心得体会交流、开展一次重温入党誓词、举办一场庆祝建党周年演唱会、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观看一次红色经典影片、瞻仰一次历史纪念馆活动”,全区政法干警撰写体会文章630余篇,观看红色经典电影12场次,举办专题辅导讲座9次,举行文艺演出5场次,受教育2524人次。通过参观学习、讨论交流,回顾党的历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增强了政法干警忠于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强化群众观念教育。采取创建“文明窗口”、实施“阳光执法”等措施,教育引导政法干警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自觉将执法为民的根本要求,贯彻落实到执法工作的全过程。区委政法委组织开展主题为“感受发展好局面、树立执政为民新理念”的亲民活动,干(部)警深入村、社区、企业,亲身感受基层干部和企业的工作热情、工作状态,强化了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了工作创新能力。三是开展先进典型教育。组织政法干警观看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光碟和《第一书记》、《潘作良》、《梁雨润》等电影,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树标杆、立榜样,激发广大干(部)警的工作热情和斗志。四是全面实施岗位培训。政法部门立足系统职能,结合岗位特点,采取办案讲评、出庭跟踪考评、庭审观摩、演讲比赛、专题辅导、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岗位练兵,强化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了政法干警的执法能力和水平。区委政法委组织综治维稳中心主任和综治、维稳、反专干专题培训,实施防范处置非法聚集活动实兵实案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全区政法系统开展岗位业务练兵13次,岗位培训1368人次。

(二)开展公开承诺活动。在政法部门深入开展“三承诺”活动,围绕执法办案、便民利民和纪律作风三个方面,针对不同工作职能,提出具体承诺事项,全方位向社会公开承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广大党员干警立足岗位特点,做出具体承诺,设立党员承诺公开栏,印制《党员干部承诺手册》,岗位和承诺相结合、职责同践诺相统一,普遍做到了有承诺、有践诺、有监督。《政法》以“区检察院开门定诺公开承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为题,介绍了区检察院推行公开承诺制度的经验。

(三)强化为民服务措施。在开展“法官下基层、访民意、听民声”、“法律服务基层行,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开门评警”、“百名律师下乡村,促进矛盾大化解”等活动的基础上,区委政法委组织开展了“三进一保”(即:法官进村组、检察官进社区、律师进企业,公安干警保平安)活动,面对面征求意见建议,现场提供法律服务,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从源头上解决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活动中,共化解各类矛盾103件,征求各类意见建议200余条,制定便民利民措施5类18条。区法院从细微处入手,提供诉讼宣传手册、法律文书样本,设置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公示法庭干警去向,开展流动法庭进农户等,为群众打官司提供便利;公安分局出台一系列便民救助措施,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推进政法队伍建设的内容范文3

关键词:水政监察;建设;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 A

一、水政监察队伍建设中现存在的问题

(1)、管理意识不强

多年来,基层水利部门领导干部大多是水利专业领导干部或政治思想领导干部,普遍缺少法律专业知识,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根深蒂固。这样,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往往就会抓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方面,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找上级、要项目上,不能正确把握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职能,因而对水行政执法工作重视不够、抓得不紧,直接影响到水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2)、执法装备设施以及人员待遇较低

因为经费不是很好的原因,因此,水政队伍建设中水政监察员,不管是装备设施还是其待遇这方面都存在普遍较差的情况,很多地区缺乏专门的执法船只以及车辆,即便是有了执法专用车,但无法保证其执法专用,如接到群众举报有非法打井、非法采砂后,因交通工具的原因不能及时到案发现场查处,从而让违法人员逃之夭夭,致使群众觉得执法不力,甚至认为执法人员和违法人员串通一气,影响部门形象和政府公信力。此外水行政执法人员由于没有工作经费作为保障,进而造成人心涣散,队伍人流量大等变化。

(3)、执法水平总体较低

尽管通过开展法律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各级水政监察队伍的执法水平,但是与水政监察队伍建设在规范化方面的要求相比来说,还相差甚远。当前在水政监察队伍中由于人流量太大,而真正熟悉业务的人员已多;从整体而言,水政监察的执法水平普遍较低;部分的水政监察员不仅缺乏相应的水利知识,还却反专业的法律知识;或者,就算水政监察人员具备了专业的知识,也不具备解决问题以及独立办案的能力。

(4)、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

近年来,虽然水法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但相当一部分地区,仅仅局限于“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期间集中宣传,宣传形式较为单一。而在其他时间,积极主动地开展水事法律、法规的宣传却仍不多,尤其是欠发达地方基层部门表现更为突出,一方面水政监察部门经费比较困难,而且有些水政大队或与当地水资源办合署办公,或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根本无力开展有影响的宣传活动;另一方面,重执法、轻宣传的思想在水政队伍中广泛存在,随着水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老百姓不了解、不知道的情况越来越多,特别容易造成老百姓误解,容易在执法工作中陷于困境,增加执法难度,从而导致重大水事案件时有发生。

(5)、水政执法缺乏完整的依据

目前的水政法律以及法规中,有一些不足之处,严重影响了执法工作,从而减弱了水政法律应有的威严。以某市采砂为例,长期以来,水利执法人员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打击,但是在执法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执法依据,而导致执法效果很不理想的局面。新《水法》对河道采砂的禁采区、许可制度都作了明确规定,但是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没有进行相应的明确,至今也未出台相应的配套规定,缺失处罚依据;《河道管理条例》由于出台较早,处罚力度相对较弱,主要是可操作性较差,包含的内容也都是“责令停止”、“警告”、“没收不当收入”、“采取补救措施”等,相对“罚款”来说比较有效,可是对部分违章采砂户而言,经常抱着“一小时就可以把罚的一千元收回,一晚上就可以把罚的一万元收回”这样的心态,从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倒是很多业主不惜冒着巨大的风险而选择了罚款。因此,对部分违法采砂的情况,实施强硬手段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二、提高水政监察队伍建设的措施

(1)、提高水政监察现代化建设重要性

认识水政监察是水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现代化建设中占有着相应的位置。水利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设可持续发展水利。实现可持续发展水利,必然要加强水利行业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行业管理的手段很多,有行政的、经济的、工程的、科技的、法律的,这些手段中,最持久、最具刚性、效率最高的就是法律手段。法律手段大致由两方面构成:一是立法,二是执法。当前,在我国水法规体系已基本健全的情况下,加强水行政执法工作,确保各项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就成为水利部门以法制手段实施行业管理所必须关注的重要方面。只有不断加强水政监察现代化建设,才能使水利现代化建设得以全面推进,才能进一步提升各级水政监察队伍的执法能力,才能提升水利行业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水利,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无论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需求,都足以说明水利现代化离不开水政监察现代化;没有水政监察现代化,水利现代化当然不是全面的现代化。这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相互依存,辩证统一。全省各级水政监察队伍,必须把水政监察现代化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与水利现代化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同步见效。

(2)、提高水政监察的整体素质

加强水政监察队伍的管理水平和建设,就要不断的建立和约束机制、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明确执法管理的目标,到岗、到人,严格考核,实行工效挂钩,把执法目标和岗位职责完成情况、平时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考评定格和奖励的主要依据。约束机制就是要依据《水政监察工作章程》,制定工作守则,规范和约束水政监察队伍、人员的行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水政监察队伍要完成它的使命,就必须有严格的制度管理。要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目标责任制、水政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责任制,还应加强评议考核制度、执法统计制度、执法巡查制度、装备使用管理制度、文书档案管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检查监督制度的完善等。不断加强水政监察人员的训练,严格考核培训上岗制度执行,在水政执法队伍中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良性机制,实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良好作风。

(3)、注重加强监察保障建设

监察保障建设,一是要建立固定的经费渠道。从多年的实践来看队伍职责的履行,制度的落实,关键是要靠经费予以保障和支撑。为水针监察队伍的稳定,必须依据现行的有关政策规定,抓住年初预算,在水资源费和防洪保安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保障水政监察工作的正常支出;中队的工作经费在征收的水行政性规费返还给乡部分中列支。条件允许的地方可逐步由大队解决中队和乡镇水政员报酬和执法经费问题,以利于乡镇水政员交流和水政监察中队跨乡执法。这样就从制度上防止执法从单位经济利益出发,将执法的本义放在从属的地位,工作上侧重收费的现象发生。二是强化执法装备建设。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勘查工具等执法装备,这些都是是保证执法时效、提高战斗力、及时查处违法活动的物质保证。同时也要切实解决水政监察人员的后顾之忧,如执法补贴、人身安全保险、福利待遇等实际问题。

(4)、强化水政监察现代化建设过程控制

水政监察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在规划的宏观指导下,严格组织实施,还要时刻关注所制订的规划及规划实施过程,因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等外部因素影响而可能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造成摆动,产生偏差。因此,要善于运用控制论原理,对现代化建设过程进行不间断的管理与控制。要紧盯水政监察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关键节点、关键任务等控制要点,细化、量化控制标准,适时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测定和评价,及时发现与水政监察现代化建设现实要求不符的偏差,反馈偏差信息,拿出针对性措施果断纠偏,使水政监察现代化建设过程的管理控制形成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新问题―――再分析新问题―――再解决新问题”的闭合循环且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确保水政监察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水政监察现代化建设功在当前,利在今后,任重道远。水政监察工作在借鉴其他领域在执法方面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其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水政监察队伍建设的规范化需要长期坚持,推进法制化建设,力求建立一支执法严明,公正的政法队伍,在此基础上做到科学实施,力争早日实现水政监察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任强.水政监察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09:175-176.

推进政法队伍建设的内容范文4

一、党政领导重视,高度认识“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认真学习,传达领会市、县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会议精神,首先在党政班子会议上认真组织学习,使每位领导干部都清楚、明白“三项重点”工作的内容、要求、目标;其次是在乡、村两级干部大会上学习传达,将“三项重”工作的内容、要求深入每位乡村干部的头脑;再次是加强宣传、书写标语,出黑板报,使“三项重点”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

二是结合乡实际,制定并下发了乡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在两级干部大会上了进行学习。

三是成立了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有人做事,有人管事,进一步落实了工作责任。

二、脚踏实地,严格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各项措施

(一)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方面。一切围绕大局和谐稳定出发,做到“三抓”。“一抓”源头预防,主要是加快民生工程建设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的利益问题,本着不与民争利,少取多予的原则,提高人民群众对整个社会的感恩度。“二抓纠纷排查”,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坚持日常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着力构建乡、村、组三级排查网络,确保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三抓化解”:一是进一步健全“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提高调处化解实效;二是创新人民调解方式,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人民调解,如马良村易明来与黄炳根历时近10年的出入路纠纷,就是经过认真分析之后,邀请驻该自然村的群众贴心人及双方当事人各自亲族中的德高望重的长辈参与,最后在乡村两级的共同努力下,于今年5月达成了调处协议;三是落实责任,全力化解涉法涉诉案件,我乡的三法涉诉案件都落实了调处和稳控责任人,“做到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确保得到问题不解决,人员不撤。今年以来,我们高度重视涉法涉诉案件化解工作,盯住每一个问题,经常做工作,反复做工作,于今年5月,在县政法委的大力支持下,终于调处了一起涉法涉诉案件---福寿村苏正清与村委会的纠纷,化解了一起不稳定事件。

(二)社会管理理创新方面

一是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做到“四个强化”。进一步强化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严格落实“四帮一”工作措施,尽最大力量帮助这类人员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进一步强化无职业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等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尽力解决就学,职业培训问题,进一步强化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收治管控工作,确保落实“四管一”做到应送尽送,应收尽收,应治尽,应控尽控。半年来,对全乡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都建立了档案,其中送治疗达6人/次,在家人员也落实管控责任,确保没有发生肇事肇祸人员危害社会事件;进一步强化对“”等人员及组织的管理工作。我乡2名原练功人员虽早已转化,但我们仍然安排人员关注;加强对外来传教人员的管理,防止渗透,今年4月,对3名浙江非法传教人员进行了阻止。

二是加强社会防控体系建设,全力配合“天网”工程建设;进一步规范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网络的建立,全面启动治安中心户长,十户联防等群防群治活动;加大社会治安管控力度,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切改变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乱点,改变治安面貌。

(三)公正廉洁执法方面

强化警纪警风警容教育,围绕“十要”、“十不准”开展专项对照核查,着力解决违反“五条禁令”;执法不严、不公、不作为、办人情案件、关系案、利益案等问题,加强学习,提高公正廉洁执法水平,强化执法规范要求,全面落实执法公开要求,增强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半年来,在政法队伍中没有发生违法违纪的人和事。

三、下阶段的工作打算

通过半年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在今后工作中,还应该加强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细化“三项重点”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推进政法队伍建设的内容范文5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

要扎实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正规化建设是新时期公安工作的新要求,是树立队伍形象的客观需要,要按照“三基”建设要求,狠抓交警队伍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要切实做好“三个加强”,即加强基层交警中队建设。基层交警中队是交通管理工作的根基,是推进交通管理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石。要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管理有利”的原则,对基层交警中队进行合理布局,通过精简机关、调整职能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推动警力下沉,提高路面的见警时间和见警密度;加强车管站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加强事故处理工作。教育和引导交通民警牢固树立群众意识、法律意识、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严格依法、公正、公开、高效地处理交通事故。进一步体现公开公平公正,提升队伍形象。开展“三考”工作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全警练兵机制,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坚持以实用为原则,加强岗位集中培训,提高交通民警对交通事故处理、盗抢、套牌、假牌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和查处本领。要建立科学管理的体制。首先,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单靠交警唱“独角戏”是做不好的,必须依靠各有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由政府负责,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道路交通事故防范机制,使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由“交警行为”变为“政府行为”,努力形成全社会综合治理交通安全的良好局面。其次,要充分发挥公安交警的职能作用,加快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增大交通管理的科技含量,广泛运用先进交通管理设施、实现交通指挥智能化、行政执法规范化、交管信息网络化管理。再次,要严格落实勤务制度。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投入到了路面管控第一线。

二:联合各部门强化道路管理设施和科技装备建设。

公安部门要对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进行全面排查,列出重点安全隐患路段,落实整改责任和期限,并向社会公布。加强路面巡查执法,严格实行事故责任倒查追究,坚决遏制渣土运输车、运料车、混凝土搅拌车等车辆的交通肇事突出问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全力维照道路管理权限,切实加大投入,及时治理急弯、陡坡等险要路段存在的安全隐患,增设警示性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使90%以上的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得到有效治理,提高行车安全性。安监、公安部门要加强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及时将事故多发路段的相关情况通报交通、公路、建设、农机管理等有关部门。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城乡道路规划建设中,要将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与道路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对无交通安全设施或者交通安全设施达不到标准的道路,未经公安部门审核,不得投入使用。

加快“电子警察”和智能卡口系统建设,不断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的科技水平。公安部门要广泛运用测速仪器、酒精检测仪等先进的交通管理设施和设备,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三.管理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加强源头管理

(1)公安交警要严格执法,加强对超速行驶、占道行车、疲劳驾驶及骑摩托车不戴头盔,客、货车超载、非法营运,超资质、超范围从事公路客运,三轮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超载、超速、无牌无证等交通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道路行车秩序,减少交通违法行为。

(2)加大对施工单位使用无牌、报废、拼装运输车辆的查处力度。全力维护良好的交通环境。

(3)公安部门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办法,严把考试关

(4)农机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拖拉机等农业运输机械及驾驶人的安全监管职责,严格执行车辆与驾驶员登记制度,严把车辆安全技术检验关,规范驾驶人考试和审验工作;凡拖拉机等农业运输机械发生交通死亡责任事故的,对驾驶人培训、考试、发证和车辆登记、技术检验情况要进行责任倒查。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加大对交通运输车辆的生产、销售、改装企业的监管力度,与国家目录和公告的照片、技术参数不符或“大吨小标”的机动车,一律不得生产、销售

四:以人为本创新宣传

在宣传内容上,要突出重点,将交通安全纳入日常的教育计划,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学生交通安全常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宣传方式上,要突出“以人为本”,讲求实效。尽可能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寓教于乐,从而唤起群众对交通安全的关注和警醒。

五.结束语

站在交警支队领导的角度思考,不难发现,科学发展观,最终目的促进交通管理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满足群众安全出行和畅通的需求,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管哪一样工作,更不管你有多么深邃的学问,如果不能脚踏实地的牢牢的扎根于现实的土壤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平淡中努力,再高深的理论终究会成为肤浅的夸夸其谈。我们所从事的交通管理事业,所做的工作看似简单繁琐,其实每一份的努力都是在为现实的最终目标所做的积淀。正如春天播的种子,是要经过泥土的孕育才能彰显出生命的辉煌,是要经过风雨的历练才能结出累累的果实。

推进政法队伍建设的内容范文6

根据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由此得出,我国将检察权原则上定位为法律监督权,检察人员最根本的职责应是强调对法律的一种强势监督,据此对检察权进行配置的其他职权。检察机关依法承载的法律监督职能在维护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作为基层检察院我们处在执法办案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必须切实将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和强化队伍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促进检察事业的科学发展。

去年7月召开的“十三检”会议,在深入调研总结的基础上,突出强调要牢固树立“六观”,自觉践行“六个有机统一”,切实做到“四个必须”。其中,“六观”揭示了检察机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明确了新形势下做好检察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六个有机统一”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检察工作中一系列重大关系,概括了检察机关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基本要求;“四个必须”坚持权力观,从法律监督的性质、特点和职能作用出发,明确了开展检察工作、推进检察改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六观”、“六个有机统一”和“四个必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既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进行的新的理论探索,共同构成了检察机关坚持正确发展理念和执法理念的基本准则。这些基本准则的本质和要求,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所要解决的,也正是发展理念和执法理念上的一些带有根本性的观念问题。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维护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检察机关通过履行公诉等职能,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维护社会的安宁和秩序。二是保障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检察机关通过履行职务犯罪侦查、公诉等职能,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遵守法律的情况进行监督,追究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在法律范围内从事公务活动,促进廉政勤政建设。三是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检察机关通过履行对诉讼活动的监督职能,促使诉讼中的违法情况得到纠正,有利于维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清除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现象,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统一。这些作用表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同时也要看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作用也是有限的。首先,在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各种监督尽管对象、范围和方式不同,但是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作用不能被其他监督所替代,同样也不能替代其他监督的作用。只有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才能有效地保证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其次,由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范围是由法律规定的,因而对超出法定范围的违法现象,检察机关无权进行监督。同时由于法律监督具有规范性的特点,法律关于监督程序和手段的规定是否完备,也会影响法律监督的效力,制约法律监督的作用。另外,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基本上是一种建议和启动程序权。对诉讼中的违法情况提出监督意见,只是启动相应的法律程序,建议有关机关纠正违法,不具有终局或实体处理的效力。诉讼中的违法情况是否得以纠正,最终还是要由其他有关机关决定。特别是要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不公问题,不仅需要检察机关依法履行监督职责,也需要有关机关认真接受监督,自觉纠正违法现象。否则,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效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起不了多大作用。因此,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作用要全面、正确地认识,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忽视和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