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管理评估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经营管理评估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经营管理评估报告

企业经营管理评估报告范文1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aspects of potential losses in China's enterprise. The potential loss is caused by the adverse control of all aspects of business management. It is the best way to control the internal los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internal control, improve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that is helpful to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reduce financial risk.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concept and content of financial internal control, analyzed the necess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summarized the methods to strengthen financial internal control.

关键词:财务内部控制;财务监督

Key words: financial internal controls; financial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2-0050-01

1财务内控的基本概念

最早的内部控制概念是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在《独立职业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检查》中提出的,他们认为:“内部控制和控制这一术语是为了保护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检查簿记事务的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初步体现出了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是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

2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为保证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当务之急,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企业运转机制灵活运行的保障,主要表现在:①能够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内部控制制度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采取各种控制手段,可以防止和减少财产物资被损坏,杜绝浪费、贪污、盗窃、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问题的发生。②保证单位经营管理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正确可靠的会计数据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过去、控制目前、预测未来、作出决策的必要条件,而内部控制系统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科学地进行职责分工,使会计资料在相互牵制的条件下产生,从而有效地防止错误和弊端的发生,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③能够保证国家对企业的宏观控制,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财政纪律及法规,都要求企业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来落实,企业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以进行自我约束,遵循国家的财政纪律和法规。④避免和降低各种经营风险,能够保证企业高效率经营,实现管理层的经营方针和目标。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合理地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工控制、协调和考核,促使企业各部门及人员履行职责、明确目标,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

3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职能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涉及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分,它涉及企业财务的成本管理,预算管理,风险管理等,从职能上分,它涉及对企业信息的核算职能,监督职能和其它各项职能的控制。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是一个涉及企业内部各个要素,针对各项职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涉及具体各项企业内部管理活动,根据各项职能主要分为几个部分:首先,保证企业各项生产和经营活动有秩序高效率地进行;第二,要保证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第三,要对企业的各类资产进行有效利用和管理,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第四,保证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方针、制度和措施的贯彻执行;第五,尽量压缩和控制企业的成本和费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盈利目标;最后,要对企业内部的可能出现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预防,一旦发现错误和弊端,要及时准确的控制和纠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个控制体系,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几乎涵盖了企业财务和管理活动的各个职能部门,但对企业内部的各项控制目标来分析,其本质都是为了维护企业整个管理活动体系的正常运行,规避潜在风险,而企业内部的潜在亏损作为企业潜在风险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控制对象。通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控制企业内部潜在亏损,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的规避内部潜在风险,保障企业的持续经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4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采取的方法措施

确保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实际的操作中,应采取以下方法措施:

4.1 财产保全控制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财产保全控制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防止资产流失造成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和增加企业经营成本。

4.2 风险控制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有效控制。主要指担保评估审批制度、重大投资项目决策实行集体审议联签制度等。

4.3 内部报告控制建立内部报告制度,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主要指在工程项目决策和变更预算时、对外投资建议书及评估报告等,必须形成完整的书画文件和其他相关资料,并经相关部门及决策机构审批后方可执行。

4.4 建立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加强对财务会计电子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档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

4.5 强化企业内审控制制度主要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有关财务资产、负债、权益、以及账实是否相符等情况进行内部审计的一种制度。这项制度往往伴随财务清查制度同时进行。内审制度的内容主要是:审计财务核算的正确性、支出的合法性及信息的真实性;检验各项制度的制订和执行情况,发现不足,弥补漏洞。

4.6 制定出的制度必须具有适用性、及时性适用性也就是指控制制度的设计既要考虑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更要考虑本单位的经营业务特点和内外环境的实际情况;要有全局性,既要从单位的整体利益出发,着眼于全局,注意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严密性与协调性,以有效组织、协调各业务活动及有关各方为单位整体目标的实现而努力,保证各责任中心的目标同单位总目标一致;具有及时性,即当决策者需要时,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能适时地提供必要的信息,在发生偏差时,能够对以后的情况进行预测,使控制措施针对未来;应有灵活性,即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结构要在相对稳定的同时保留适当的弹性,以适应未来的修订和补充。

参考文献:

企业经营管理评估报告范文2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制度;治理结构;

前言

为了有效落实企业各职能部门专业系统风险管理和流程控制,保障经营管理的安全性和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在日常经营运作中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水平,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就显得格外重要。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营效率,保护财产安全,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的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内部控制概述

1.1内部控制制度含义

内部控制最初起源于内部牵制,即为维护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及其它有关资料的正确性,确保各项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而建立起来的业务分管责任制。

1.2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产生于组织管理的需要,存在于组织经营管理活动之中,是组织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管理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两大类。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记录和报表的可靠性没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记录和报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

2.企业现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足

目前改革中普遍重视经济权利的下放,然而,却淡漠了经济活动内部的至关重要的控制机制。目前一些企业特别是有些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两种倾向:一是一部分人习惯于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认为只要能够规范化操作就行了,不必考虑是否先进。二是虽然大家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容易片面强调改革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忽视了控制方式的跟进和强化。使公司的改革同微观治理机制相脱离。

2.2产权关系不明、治理结构不完善

产权制度改革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而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关键要看董事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在我国现阶段,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许多企业虽然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班子,但在实际工作中,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缺少必要的常设机构,没有从根本上形成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尤其体现在董事会这一重要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有不少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一味地“放权让利”,致使原厂长负责制的领导班子现在既是经理层又进入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和经理成员高度重叠,致使国有单位产权主体缺位、权责不清,增加了内部控制受益主体的模糊性。

2.3内控机制不健全,控制乏力

目前有很多企业监督评审主要依靠内审部门来实现,而有些企业的内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与财务部同属一人领导,内部审计在形式上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另外,在内审的职能上,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帐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计划可能是好的,但由于没有人认真地去考核、去检查,而只是搞形式,走过场,其执行效果往往很差。

2.险意识差,内部压力不足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企业的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的水平上,没有形成风险意识,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2.5信息流通不畅,职责不清,责任不明

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应能确保组织中的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担的特定职责。但我国企业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些区域:谁都可以管,谁都又可以不管。出了问题以后常常是互相推卸责任,互相指责,最终不了了之,无法追究责任。

3.企业内部控制的难点

3.1如何把握授权的度

内部控制制度的度量界定是实践中的一个难点。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授权是必然的。对于企业法定代表人,既要保证其经营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又要保证其经济行为的效益性和廉洁性,权力的度量界定是关键一环。当今社会大凡出现重大舞弊经济案件的企业,基本上均是授权不当引起的,是授权多、权力过大,且控制不力的恶果。

3.2如何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的所有环节和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所有个人实施全方位控制。这里存在一个控制与反控制的问题,现在不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舞弊行为时有发生,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显然成为了内部控制实施中的一个难点。

3.3如何提升规范控制程度

提起内部控制制度,人们往往想起会计工作岗位在设置上管钱的不管账,管报销的不管稽核等,其实内部控制制度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和所有环节。这无疑又是一个难点,对于一个复杂系统工程的控制,不能靠人治,也不能靠简单的出纳控制来实现,而是靠一套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管理的行为,让管理者在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中,知道干什么、怎么干,按照规定的程序来完成工作任务、接受规定的控制管理。

3.4如何提高控制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中心是财务会计控制,承担内部控制职责的主要是财会人员。因此,财会人员要能真正担当起内部控制的重任,更新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就显得刻不容缓。

4.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策及措施

4.1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建立健全一套严密而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人是观念创新的根本和灵魂,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建立健全严密而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工作,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应考虑重要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制度并非越多越好,越复杂越好,而是制度的选择和详细程度主要取决于控制环境和所要实现的控制目标。

4.2 兼顾共性与个性的协调统一

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都迫切需要建立统一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控制度,既要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考虑它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又要充分认识各单位在组织结构、经营方式和规模以及管理需要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考虑它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因此有一般规定与特殊规定、总体控制与局部控制之分。

4.3治理结构和企业管理体系

内部控制是与企业经营过程结合在一起的。在经营过程中,作为既定的标准,借以规范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通过监督活动对具体行为偏离标准时加以修正。因此,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时,不能仅仅从会计入手,应全面渗透到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组织体系,贯穿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始终,从而实现企业的多元化目标。

4.4建立统一的信息沟通系统

建立统一的信息沟通系统,提高内部会计控制效果,良好的信息系统应能确保组织中成员清楚其所承担的特定职能,了解控制制度中所扮演的角色、担负的责任以及所负责的活动等。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不仅要有向下的沟通渠道,还应有向上的、横向的以及对外界的信息沟通渠道。企业的会计系统为企业提供成本信息、营运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等。因此,企业应加强会计系统及其他方面的信息沟通体系的建设。

4.5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对于内部会计控制至关重要。会计人员的诚实状况、敬业精神、业务知识以及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素质的优劣,是内部控制有效与否的决定因素。如果人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不高,对内部控制的程序措施和方法理解错误、判断失误、曲解等都会造成内部控制失效。因此,提高财会、审计部门专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 特别是以诚信为标志的职业道德水平显得尤其重要。

4.6完善外部监督机制

为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应特别加强外部监督,完善外部监督机制,遏制弱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行为的发生。应充分发挥政府监管部门和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加强政府对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推动作用。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发现,内部控制作为一个系统,其运行包括了建立、执行、反馈、评价和监督等过程,需要企业各个层面的人员共同参与.在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中,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使用,要注重业务流程的设计,并时刻关注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要建立和完善业绩评估报告, 要重视评价和监督系统的建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有权威的评价标准、内部控制分析评估报告,真正发挥内部控制系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原晋英. 企业集团内部会计控制与监管[J]. 现代商业, 2008,(15) .

企业经营管理评估报告范文3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融资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034-02

一、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概述

(一)融资风险的概念

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因融资结构的变化以及借款偿还方式及期限的不同,而导致的企业降低或丧失偿债能力。企业融资方式不同,其偿债压力不同,所承受的融资风险也不一样,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确定一个合理的融资结构,并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尽可能地规避融资风险。

二、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类型及成因

政府、银行、担保公司、信用评级机构、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相关者、参与者,它们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较大,所以来自他们的风险,基本构成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风险。

(一)来自政府的风险

1.对外交往方面所产生的风险。政府对外政治经济主张的变化,外交摩擦、对外战争等因素,有可能导致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恶化引起中小企业偿付能力削弱。

2.国家经济金融政策变化带来的融资风险。政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金融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在具体政策的贯彻与落实时,可能对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市场环境和融资形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中小企业不能根据政策变化做出敏锐的反应和及时的调整,这种影响将进而转化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影响到中小企业的发展。

3.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企业融资本质上是产权制度的创新,需要国家通过立法划分产权界限,维护产权收益,但是我国当前的政策法规基本都是按照行业和所有制性质制定的,相应的基本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缺乏对中小企业的统一规范,因此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

(二)来自银行的风险

1.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风险。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大多数中小企业财务结果不合理,经营透明度低,不能向银行提供合理的财务报表。

2.银行贷款利率提高所引起的风险。银行贷款利率提高,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偿债压力,企业无法偿还过高利率的贷款,从而促进引发其偿债难的可能性。

3.银行办事效率低引起的风险。银行办理贷款程序繁琐或办事效率不高,不能及时将贷款发放给企业进行使用,致使企业不能及时正常运用贷款,从而蒙受损失,导致企业偿付能力F降。

4.银行经营管理者的道德法律意识差。银行经营管理者,在向企业发放贷款时,利用自己的职权谋求利益,向企业“吃、拿、卡、要”,间接地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或者与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串通一气,不加考虑中小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恶意侵占银行信贷资金,导致贷款无法正常收回,从而带来风险。

(三)来自担保公司的风险

我国如今面临着担保公司数量少、担保资金不足、资金来源以政府出资为主等一系列问题,并且在实际运营中,还会出现以下风险:一、担保公司经营状况恶化,或出现担保资金不足的情形,导致银行担保贷款不能收回。二、担保程序繁琐,贻误担保贷款发放时间,造成经济损失,导致企业不能按期归还贷款。而且,银行往往不认同效益一般的企业担保资格,这使得中小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缺乏有效的担保抵押。

(四)信用评级所带来的融资风险

中小企业信用等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融资资格、融资规模和融资成本。在间接融资方面,商业银行把企业的评级作为贷款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直接融资方面,无论中小企业发行债券,还是进行股权的再融资,多与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密切相关。信用等级高,投资者的风险小、投资信息足,企业融资成为可能。但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中小企业在信用评级方面明显处于劣势,一方面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和机构不健全,对中小企业的评级结果往往偏低。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财务实力弱,负担不起国内外权威评级机构的费用。同时一些评估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忽视国家法律法规,有意出具虚假内容的评估报告也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风险。

(五)来自中小企业内部的风险

1.管理风险。我国中小企业虽然经营管理方式灵活多样,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也相对迅速,但是与具有完整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管理的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经验管理模式在许多方面都是不规范的。其经营管理的质量不高,经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公司的规范化管理、治理结构和制度建设上存在很多问题。企业制度不完善,导致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财务信息不透明,使得银行在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决策时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缺乏足够的信任。

企业经营管理评估报告范文4

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外经贸企业要想求得生存或更大的发展空间,笔者认为应更加注重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规避和消解各种不利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应有所针对,有所侧重地做好以下工作:

一、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度

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要要查漏补缺,形成上下左右全覆盖的控管机制。既能严格贯彻执行,又便于应用操作,更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为此,管理者在建立或完善内控制度和风险制度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员工的形势宣传教育,为建立高效、灵活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置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岗位,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和责任追究制度

岗位设置应根据企业经营实际和发展要求确定,在实施中要做到在岗人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形成岗位之间相互协作、监督、制衡的运行机制,并持之以恒,最终达到建立良好的企业管理秩序和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管理文化。

1.内控岗位和风险管理岗位设置的原则

要因事设岗,因岗定人。可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也可多人一岗(如设立风险评估管理部)。要坚持不相容岗位分离和近亲回避的原则,达到既科学合理,又减少冗员,降低管理成本和便于操作及运行顺畅的效果。

2.内控岗位设置的内容

内控岗位应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设置在财务部门,主要有:

①会计稽核岗(包括会计记账凭证、外来原始凭证、自制原始凭证的合法有效性,凭证流转程序以及有关财经制度执行的合法、合理性等);

②财产管理监控岗位(包括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库存商品、材料物资、低值易耗品的监管);

③收支核算审核岗(依据企业预算对业务收入及业务成本、三项费用支出和营业外收支进行监审);

④应收(预付)账款监控岗(根据业务信息对债务单位进行信用评估、提出授信额度建议、进行账龄分析和资金回收检查、债权风险评估等);

3.风险管理岗位根据管理要求可设在有关业务部门或单独设风险评估管理部统一管理。主要岗位设置有:

①短期投资风险管理岗。包括对持有的上市公司流通股票、短期债券、各种基金风险评估管理等。

②长期股权投资风险管理岗。包括按成本法、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应收款等。

③生产经营设备安全管理岗(监督安全制度的建立是否合法、合理、可操作;设备的维护管理是否及时、到位、有效;设备的报废处理是否符合程序要求等)。

④外汇和出口退税风险管理岗(汇率风险评估及规避,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出口的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等)。

风险管理岗或部门要定期向管理层提交风险评估报告和风险预警报告,以便管理层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可及时研究决策,把风险和损失控制在最小或可接受范围之内。

三、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检查作用

对内部审计职责明确定位,其主要职责范围为:

1.考核、检查各职能部门、业务经营部门、所属分支机构的工作、经营目标完成情况;

2.审查内控制度实施中,企业财务收支是否符合国家和企业的有关财务制度,是否符合本期预算要求;

3.对外投资及企业内部资金运行的安全性、效益性检查和风险管理有效性的评价;

4.经营绩效评价和趋势分析;

5.债权债务结构是否与业务经营相匹配及风险分析;

6.企业内部或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

7.企业总经理确定的专项审计事项;

8.其他必要的内审事项。

企业内审工作除特定的专项审计外,可以对内部有关部门或分支机构每半年进行一次审计,以确保各部门、各分支机构按既定的经营目标开展工作和经营,促进预期总目标的完成,并及时发现和解决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建立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

1.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要覆盖每个经济部门,涉及主要财务收支指标、现金流量主要指标以及资金的筹措、使用安排等方面的内容。预算指标一经确定,原则上不作调整,除非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国家政策重大调整或出现其他非人力可控的因素,可按一定的程序予以修正和调整。

2.一支笔审批和重大经济事项集体会审决策制度。一支笔审批一般是指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对财务收支和资金调度的审批,也可由主要负责人指定有关人员根据授权范围进行审批。重大经济事项的界定可由企业根据业务实际确定,不同时期应有所侧重。

3.资金使用(包括融资借款)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使用调度时实行申报审批的制度。

4.购销合同和其他经济合同审查备案制度。合同签订前,应由企业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书或进行事前审查,合同签订后,备报有关部门存档管理。

企业经营管理评估报告范文5

〔关键词〕国有企业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审计。

2008年6月和2010年4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先后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等三个配套指引,对中国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强制性要求,又为千差万别的中国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基本框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逐步接受并自觉遵循市场经济规则,不断完善企业制度,细化管理的内在要求。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资产的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审计对于内部控制是一种再控制行为,可以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是否科学、完整,运行是否有效,能否及时发现和防止舞弊行为,为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我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不仅数量众多,规模较大,而且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在国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有利于国有企业加快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更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

一、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必要性。

1.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保证。美国从2002年开始逐步强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与监管,最具代表性的是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签发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提出了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聘请注册会计师对自我评价报告进行审计的强制要求,并按照上市公司的类型和规模分类逐步推进,强化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管。一家有投资价值的企业不仅需要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还必须拥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内部控制失效比经营业绩下滑所面临的风险更大,重大的内部控制缺陷可能将给企业带来致命的危害,如中航油和中信泰富等典型案例。

2.规避企业经营风险的要求。我国企业经营环境所面临的另一种变化就是,商品经营已经进入微利时代。以钢铁行业为例,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调查,2009年大中型钢厂全年销售利润率仅为2.55%。微利时代的到来促使许多中国企业开拓新的经营领域,寻求新的经营方式———资本经营。但是,资本经营较传统的商品经营更加充满风险。德隆事件、格林柯尔事件等一系列失败案例的曝光,无不显示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再加之经济的全球化,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如何规避和控制这些风险,最重要的是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进行审计。

3.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从严管理企业,实现管理创新,使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过渡,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实施内部控制审计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制约。

买方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市场更偏重于高质量、多品种、名牌、低成本、规模经济的企业和产品,这就迫使企业不得不苦练“内功”,即重视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控制成本费用,提高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实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建议。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实施时间较短。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借鉴国外及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经验,对国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成立独立的内部控制审计机构。针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的现状,应该在最高决策和执行机构下直接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并由其提名或任命具体负责人,以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应遵循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规范要求,合理规范审计内容与审计程序,及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的意见。

2.明确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与内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中的审计指引要求注册会计师应按照自上而下的方法实施审计工作,即要求审计师首先将注意力集中于公司层面的控制,然后是重大账户,最后关注过程中、交易或应用层次的具体控制。在实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询问适当人员、观察经营活动、检查相关文件、穿行测试和重新执行等方法。但是询问本身并不足以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应结合其他内部控制审计方法一并进行。

按照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可以从内部控制五要素方面进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具体审计内容包括:一是控制环境审计。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等。注册会计师应把握国有企业规模大、产权结构复杂、投资主体多元化、布局分散化等控制环境的特点,以确定控制环境的审计重点。二是风险评估审计。内部审计师及注册会计师必须针对国有企业所处行业涉及的影响其战略目标实现的内外不利因素进行详细分析,评估其可能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或影响,并审查国有企业是否建立了相关的风险评估机制。三是控制活动审计。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对控股子公司、关联交易、重大投资、对外担保以及募集资金使用等活动的内部控制。四是信息与沟通审计。注册会计师要关注企业会计记录是否实行电算化,企业内部各部门是否能够有效沟通,是否按照证监会等部门的要求及时进行信息披露等。五是监督审计。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内部审计部门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企业经营管理评估报告范文6

论文关键词:企业重组,兼并,评估

一、企业重组和兼并的历史发展概述

从19 世纪末英、美等西方国家发生的第一次企业并购算起,历经5次企业并购,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企业的重组和并购是企业成长的主要方式。企业重组和并购的动因很多,如为了追求规模经济,为了实现多样化经营,或者是为了获得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但其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即追求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企业重组和并购的方式不断创新,现代企业重组和并购由于涉及到的主体众多,并购区域范围和行业范围都空前扩大。当今世界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经济腾飞与经济的现代化都和企业的重组和兼并有着不解之缘。九十年代以来,这股浪潮迅速冲击着我们内地的各个企业,越来越多的成功试点使人们相信并尝试着用这种方式来实现企业的转轨。总之,企业重组和兼并这一方式对我国的内地产业也起了极大的作用,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二、企业重组和兼并的优势

1、重组和兼并可以使企业减少负债,甩掉包袱。大部分企业因负债过高,形成了恶性循环,致使经济越来越不景气,这已经成为我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包袱,通过对这些企业进行重组和兼并,使原有企业的债务得到了重组,有利于落后企业甩掉历史包袱评估,重新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有利于资源整合,提高竞争力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例如,新疆地区已有一大批搞得好的企业和企业集团,他们要发展,要扩大规模,有强烈的联合、重组和兼并的愿望,以增强实力,控制更多的资产。而目前我国还有一些劣势企业,他们有大批固定资产未得到充分利用,管理比较落后,大批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士无所事事,也急需大批资金,企业之间的重组和兼并可以使企业之间互通有无,优化企业结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有利于增强实力,迅速扩大企业的规模在现代市场竞争中,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企业规模是克敌制胜的关键,通过企业重组和兼并可以有效地获得规模效益,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因而通过重组和兼并,还可以使原有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和规模,大大增强实力。

4、有利于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增强风险抵御能力通过重组和兼并可以使企业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还可以有效铲除原有企业的恶习、弊端和不良风气,进而优化人员结构、资源配置,真正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

三、企业重组和兼并过程中的评估方法及运用特点

1、评估方法的运用丰富多样。评估机构需要根据不同评估对象的特点和所处的市场条件选择最能客观反映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有利于提高评估结果的合理性,有助于客观地发现价值。如单项资产评估,因难以单独计算单个生产要素收益,收益法的使用受到限制;整体资产评估,评估的是资产综合体的预期获利能力,较适合采用收益法论文格式范文。无形资产由于自身难以复制的特征, 存在较严重的成本耗费与效用的非对称性, 适合采用收益法评估。通用性的资产可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这种情况较适宜采用市场法;而专用性资产由于缺乏公开出售的条件,无法采用市场比较法,成本法更适合。

2、根据企业重组兼并的原因不同,评估方法的运用灵活应变,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其一,被并购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表现良好,获利能力也较好,资产评估适以收益现值为标准;其二,被并购企业经营管理较差,长期处于微利状态,发展前景有限,资产评估应通常以重置成本为标准;其三,被并购企业经营不善,长期亏损,无发展前途, 资产评估可以考虑以清算价格为标准。

3、评估方法应该逐步与国际接轨,为上市公司国际并购扫清障碍。收益法也称现金流折现法,它是作为国际上最为常用的估值方法,且在并购重组中的运用日益普遍, 这意味着我国国内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在评估方法方面已逐步与国际接轨,将会增强评估报告在涉外项目中的可用性,评估结果也更能为相关各方所接受,在估值方面为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扫清了障碍。

4、评估方法的技术含量逐步提高, 其方法运用更为合理。由于各类评估方法的运用是需要依靠评估人员的主观判断, 从而使得最终的评估值容易出现人为操纵或调节的可能, 尤其是收益法下的评估, 若相关重要参数选取不恰当或不合理时, 将导致评估结果出现异常与实际背离,招致市场和监管机构的质疑。在严格监管、行业规范和实践活动中, 评估方法的技术含量正在逐步提高, 要素市场的日趋成熟为各类评估参数的合理选取和技术的完善创造了条件。

四、企业重组和兼并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重组和兼并有很多优势,但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在企业重组和兼并地过程中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加强监管评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企业的重组和兼并过程中,企业一定要加大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加强和做好外派监事会工作,做到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统一,并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防止国有资产在重组和兼并和转让过程中流失。

2、成功的经验不足。国外发达国家有许多成熟的办法和经验可以借鉴,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企业之间的重组和兼并还刚刚起步,经验不足,因此在重组和兼并过程中切不可急于求成,一定要慎重,要全面考虑,三思而后行,要等待时机成熟了方可进行,切不可草率从事。

3、企业依然抱有较为严重的等、靠、要思想。当前企业的领导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有待提高。企业的重组和兼并是一个市场交易行为,应由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情况自主决策,而不能单纯信赖政府的帮助。企业要想适应新形势、实现新突破,求得新发展,再上新台阶,就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引导和激励下,树立市场意识,积极、主动地选择重组和兼并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资源配置等达到最优配置,同时只有企业主动了,重组和兼并的步伐才能更快些,效果也会更好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