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沙漠治理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1
【关键词】:甘肃河西地区;沙漠化土地;现状;防治对策
甘肃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风大,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加上人为活动的影响,致使土地沙漠化情况越来越严重,土地沙漠化范围较大,已经严重危害到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们正常生活。为了解决此问题,恢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减少土地沙漠化的面积,控制土地沙漠化情况,需要对地区的土地沙漠化现状进行充分的了解,切实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加以解决,从而强化土地沙漠化防控力度,促进河西地区的健康发展。
1甘肃河西地区沙漠化土地现状分析
1.1沙漠化土地范围较大
从目前来看,根据相关人员对河西地区沙漠化情况进行考察分析,发现沙漠化土地的范围较大。包括了多个市县地区,但总体来说主要分布于三个内河流域,分布的面积也较大。对地区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生态发展等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2沙漠化土地类型角度分析
通过采用一定的沙漠化土地监测技术,对河西地区的沙漠化土地进行分析,把沙漠化土地分为以下几种类:流动型沙漠化土地,半固定半流动型沙漠化土地,固定型沙漠化土地,露沙地,沙化耕地、治沙工地等等[1]。根据沙漠化土地的类型,对其具体的面积进行计算,百万面积以上的主要有流动沙地、和半固定半流动型的沙地和固定沙地。还有一种沙漠化土地就是隔壁,在该地区的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1.3从行政地区角度来分析
根据河西地区的各个行政区域划分,酒泉市的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接近与总面积的百分之八,沙漠化土地第二大的市区就是武威市。沙漠化土地对各个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危害,特别是酒泉地区。因此,高给与高度重视,根据不同地区,沙漠化土地的具体范围、实际面积以及危害和影响,制定有效的对策加以防治。2甘肃河西地区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对策分析
2.1控制人口数量并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
对于甘肃河西地区的土地沙漠化情况出现来说,除了生态环境的恶劣,气候条件较差以外,还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当地的人为活动。特别是土地沙漠化情况越来越严重,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2]。为了更好地防治土地沙漠化,需要对河西地区的人口数量进行合理控制,同时还要注重人口质量的提高。要切实管测绘落实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少生优生,减少人口数量,减轻生态环境压力。此外,就是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强化教育力度,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宣传教育,让当地人们了解更多的现代化知识与技术,要把土地沙漠化的而严重性宣传给人们,并且使当地人认识到土地沙漠化的后果,自觉地在日常活动中,采用合理的方式,减少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滥砍滥伐等情况的出现。人们的综合素质提升了,自然会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有利于从根本上防治土地沙漠化。
2.2强化对现有林地的保护
在甘肃河西地区土地沙漠化过程中,现有的林区植被被大肆破坏,是沙漠化严重的重要原因。因此,相关部门要强化对现有的林区植被的保护。首先,要把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到实际的保护工作中去,提高林区植被保护的规范性和强度。其次,要加强法力度,向全体民众宣传法律知识,健全执法队伍,采用合理的执法手段,根据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在植被保护中发挥出规范性作用。同时要加大监督力度,保证林区植被保护工作的落实[3]。再次,严厉打击破坏现有林区植被的行为,一经查出,要依法严厉惩处。最后,度自然保护区、生态林区、生态脆弱地区等要进行合理圈禁,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和政策,有规划的做好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林还草工作,在充分保护现有林区植被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林区面积。
2.3科学规划沙漠化土地防治工作
对于土地沙漠化防治工作,要根据甘肃河西地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做出合理的规划,保证土地沙漠化防治工作的有序、高质高效的开展。首先,要对全国和甘肃省区的防风沙规划进行分析,在具体要求之下,结合河西地区土地沙漠化的特点,制定出具体的防沙治沙规划[4]。其次,在土地沙漠化防治规划中,要明确防治工作的具体任务、目标和实际的措施,提高规划的时效性和可行性。再次,合理制定用水方案,把节约水资源,优化水资源配置与当地的农业生产结合起来,保证生态用水。最后,对河西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具体类型进行分析,切实制定生态林区区域规划方案,提高防风防沙水平,防止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2
青海是我国主要沙漠化省区之一,沙化土地分布在6个民族自治州的18个县(市、行委),西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茫崖行委,东至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县,形成了柴达木盆地沙区、共和盆地沙区、青海湖环湖沙区和三江源沙区,沙化土地面积1250.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4%;并且沙化土地大多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三江源地区荒漠化沙地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整个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生态脆弱,荒漠化土地易沙化、难治理。
为加快全省防沙治沙进程,编制了《青海省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规划在10年内通过采取人工造林、封禁保护、封山(沙)育林(草)和工程固沙等措施,完成防沙治沙80万公顷,由此青海拉开了新一轮防沙治沙的大幕。
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东岸和三江源地区,地域差异很大,正是这个原因,大部分地区采取了宜造则造、宜封则封,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措施来恢复和保护植被。对三江源沙区,实施以休牧还草为主的封育措施,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促进沙化土地植被的自然恢复。对柴达木盆地西部人为活动较少的乌图美仁、大柴旦、沙区划定封禁保护区,进行封禁保护;对盆地中部和西部的沙漠绿洲周围,在保护好现有植被和绿洲的基础上,继续加大人工造林规模,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和林网,建成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对共和盆地沙区,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采用生态移民、禁牧、全面封育等措施,并在条件较好的地段实施人工造林,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体系。青海湖沙区则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治理措施,加大治沙力度。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青海省防沙治沙事业多策并举,大工程带动防沙治沙成效显著,正在实现着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的突破。通过“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和三江源生态保护等国家项目的实施,沙区的沙化土地格局发生了新变化。据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全省沙化土地面积由1255.8万公顷减少到1250.4万公顷,5年减少5.4万公顷,年均减少1.1万公顷。2014年全省投资8707万元,完成防沙治沙面积91.59万亩。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区、共和盆地沙区的沙化土地发生逆转,其中黄河源头沙化土地减少量最大,为4.1万公顷,环青海湖沙区及周边地区的沙化程度也在减轻。
2013年4月海晏县被列入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先后在都兰、贵南、共和、格尔木和海晏建立了全国防沙治沙县级综合示范区,5个示范区处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和青海湖沙区,沙化面积大,林草植被稀少,风沙危害严重,生态区位极其重要,仅2014年就在这5个县市实施1.33万亩规模的沙区造林项目。海晏县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地点位于青海湖东北岸的克土沙区,建设总面积1400公顷,建设主要内容是工程固沙造林。
柴达木盆地是全国沙漠之一,也是青海沙化面积最多、治理难度最大、保护任务最艰巨的地区。沙漠化土地总面积14242.5万亩,占全省沙漠总面积的75.6%。海西州依托自然保护区建设,先后建立了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格尔木胡杨林、可鲁克――托素湖、诺木洪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乌兰县哈里哈图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675万亩,并通过人工造林种草、封山育林(草)、工程固沙、公益林营造,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34.1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4.5万亩,封沙育林79.69万亩,落实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1834.03万亩,累计完成投资达10个亿。2013年开始投资5000万元,将格尔木市乌图美仁、大柴旦行委、都兰县夏日哈、乌兰县金子海、茫崖行委5个沙化地列入国家重点封禁保护区,封禁保护面积达618.7万亩。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3
土地沙化是中国当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也是中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土地沙化不仅恶化生态环境,导致沙区贫困,而且吞噬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预防土地沙化,加快沙化土地的治理步伐,尽快遏制沙化土地不断扩展,已成为沙区改善生态、确保民生的重中之重。
2016年9月24―26日,2016中国・海西防沙治沙与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研讨会(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联席会)暨柴达木枸杞国际展销会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召开。通过参观考察和讨论交流,与会专家对海西州近年来防沙治沙与沙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实践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海西州结合实际创新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枸杞产业,探索出的从“治沙”到“减贫”,再到创造生态财富的成功模式,成为中国沙漠生态治理的典范,为中国的荒漠化治理带了个好头,也让人们重新认识沙漠、利用沙漠,把沙漠变绿洲的梦想变成现实。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面积3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区域面积的44.4%,全州沙化土地总面积占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的76%,占全州国土面积的29.6%。近年来,海西州把“既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作为立州之根本的第一要务来抓,在科学制定防沙治沙专项规划的基础上,致力于“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封造结合、工程固沙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生态产业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生态建设体系,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的同时,把柴达木枸杞种植业作为防沙固沙、实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以特色产业引领治沙新模式,全面推进绿色海西建设。
柴达木地处世界“四大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腹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空气干燥,日照丰富,昼夜温差大,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如此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枸杞的生长及有机物质、有效成分的形成和积累。再加上柴达木地区的耕地土质为灰棕漠土,属多砂壤,其所含的PH值及氨、磷、钾、有机质,均是枸杞种植的最优生产区之一。而此处的气候寒冷、干燥,也确保了枸杞发生病虫害的可能性远远低于国内其他产区。加上枸杞产地远离工厂,大气、水源和土壤基本无污染,非常适宜有机枸杞的生产。
正是得益于这样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柴达木的枸杞自然而然便具备了优良的品质,粒大、肉厚、籽少、色鲜,其商用品质、有效成分、营养价值等多项指标均高于国内其他产区。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逐步推进扩大高寒地区枸杞连片的种植基地和以梭梭接种肉苁蓉示范推广为主的沙产业。
目前,海西州柴达木枸杞种植面积已达50万亩,其中已建成有机枸杞标准化基地2个,种植生态枸杞林7万亩,通过欧美认证有机枸杞出口基地规模达3万亩,制定地方标准2个,建成生产线30余条,系列产品达到50余种,已形成种植管理、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产品销售的产业体系,成为全国第二大产区和第七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年产枸杞6万吨,综合产值达到60亿元人民币;年均出口量稳定在800―900吨之间,创汇1079.4万美元。从事枸杞种植及加工的企业、专业合作社、个体承包户达1400余家,辐射带动农户8361户,户均可增加收入6000元。全州枸杞种植园区采摘务工人员达7万人,实现枸杞劳务收入5亿元以上。全州肉苁蓉种植面积已达近1万亩,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海西州还积极引导各养殖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枸杞林下产业,2015年全州养殖枸杞羊2.03万只、枸杞鸡7.2万羽,生产枸杞蜜140余吨,实现林上林下同步发展的产业格局。
通过发展枸杞及中藏药材等生态产业,提高了防沙治沙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基本形成了点、线、面结合,带、片、网配套,结构合理、生态稳定、经济高效的绿洲生态防护屏障和产业体系。
小小枸杞让如今的海西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使昔日的荒漠变成了绿洲,村民们还靠种植枸杞真正走上了富裕之路,也让海西州找到了一条实现防沙治沙与产业富民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4
论文摘要: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程度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主导因素。
一、土地的沙漠化
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所产生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我国北方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历史,而且尤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速度为最快。沙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
二、沙漠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北方的土地沙漠化过程按其发生性质可以分为沙质草原沙漠化、固定沙丘(沙地)活化和沙丘前移入侵
三种类型。历史时期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和干旱地带的沙漠边缘河流沿岸或深入到沙漠内部的河流下游地区。现代的沙漠化土地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以1560km2的速度在蔓延。通过大范围野外调查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沙漠化土地更以年均2100km2的速度在加速扩展,这样,整个北方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近350000km2,其分布和蔓延主要在以下3个地区:1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区,占北方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0.5%,特别是草原农垦区,如河北省坝上及内蒙古后山的草原农垦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从50年代末期占农田面积的3%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13%,80年代后期的25%;2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占36.5%,如科尔沁草原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期占草原面积的20%,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 53%,80年代后期的77.6%;3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占23.0%,主要表现在固定沙丘的活化,如弱水下游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占该地区面积的5%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22%,80年代后期的36%。
相同时期内凡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的地区,沙漠化土地空间范围有所减少,据遥感数据分析测算,约有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逆转。
选择一个时段的遥感资料(1987年和1993年TM数据)对毛乌素沙区进行了连续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沙漠化土地面积在1987~1993年的7年间,由32586km2(占监测区域总面积的67.5%下降到30496.7km2(占面积的63.5%),减少了1936.3km2,总体上处于逆转过程中,平均每年约有276.6km2土地得到了治理。
但就整个北方而言,进入90年代,沙漠化土地的蔓延又有加速的趋势,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形势更为严峻。
三、土地开发与沙漠化的关系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人地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在大部分的人类文明历史时期,自然资源与环境决定着人类的土地利用。但在现代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增加和科技进步,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之需求的增加成为必须和可能,因而逐渐在人地关系中提升了人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调控力。在许多情况下,这是人类在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进步。但也时常因不合理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资源环境的变化过程,引起乃至控制着资源环境的不良渐变或突变,如温室效应气体增加,大河断流、火灾、库区地震、水土流失等,而土地沙漠化则是更为明显的一例。
中国北方地区历史上由于气候干旱、自然资源贫乏,利用困难等原因而成为古代经济落后的地区,是许多游牧部族先后活动的场所。他们利用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来适应由于气候波动、降水变化的自然过程。如牧民利用天然牧场,逐水草而居;农民则实行农田轮作制等。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段内,牧民通过游牧,充分利用天然草场的多样性和季节性的临时积水,使牲畜及时获得食物,这样也避免了草场的过度放牧。而农田轮作制或曰游耕制,则充分利用了天然草场的再生能力和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的恢复能力,协调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种原始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人类活动尚未超越自然资源的负荷限度,在天然植被自我恢复能力的调节下,生态系统保持着动态的平衡,环境相对稳定。但自18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北方地区的人口随着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拓荒而迅速增长。50年代以来,又经历了合作化、和“”期间的几次拓荒,使人口的年增长率达2.5%~3.0%。
人口的增长和社会需求的扩大,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也破坏了传统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草原被进一步开垦,也使草场面积锐减,许多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从以放牧为主转变成以农耕为主。土地利用的强度也逐渐加大,轮作制由往常的十几年间隔减为几年或隔年,甚至连年耕作;倍增的牧畜又集中在逐渐减少的草场,加大了放牧的负载;日常生活所需燃料的增加也使樵采活动加强,这些都构成了导致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导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放牧和樵采。
四、沙漠化的防治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沙漠化处于发展过程中,欲求受沙漠化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沙漠化的防治,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根据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点,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沙漠化治理的典型经验,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必须本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目标,建立既可防止土地沙漠化,又可促进生产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适度开发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经济体系。
在沙漠化土地治理的具体措施上,在农牧交错地区可针对沙区中居民点、耕地、草场相对分散分布的特点,可以生态户为基础,采取天然封育,调整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林草用地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并和营造防风沙林带、林网及沙丘表面栽植固沙植物、丘间地营造片林或封育相结合的措施;在草原牧区,除了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轮牧和建立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外,还应与合理配置水井,确定放牧点密度,修建牧道等结合起来;在干旱地带,要以内陆河流域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确定用水计划,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内部护田林网、绿洲边缘乔灌结合的防沙林带和绿洲沙丘固定等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治体系。
五、小结
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与土地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是导致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蔓延的主导因素,这不仅使环境恶化并造成大面积的土地退化,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合理的土地利用在沙漠化防治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全国不同地带的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样板。
参考文献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5
一、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现状
(一)极端干旱和缺水导致绿洲沙漠化
阿拉善大部分地区极端干旱,缺乏地表径流,年均降水量只有40-200毫米,而蒸散量高达655-1459毫米。水资源不足、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与不合理利用导致绿洲面积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整个绿洲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当前,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锁边地区的同定、半同定沙地已有部分活化,突破原有界限而呈互相连接态势。
(二)严重风蚀沙化造成植物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严重的风蚀沙化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使该地区草场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覆盖度降低。贺兰山西坡森林带、北部梭梭林带、额济纳胡杨林带等阿拉善地区三大生态屏障近几十年出现了严重退化。50年代长达800公里、面积达11330平方公里的梭梭林目前仅剩3860余平方公里,减少65.93%:额济纳旗胡杨林面积由5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294平方公里,减少41.2%:草场退化面积达334万公顷以上,占全盟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3.4%:植被覆盖度降低了30%-80%,大面积的草场已无草可食:180余种野生动物(包括国家一、二、三类珍稀动物),或迁栖他乡,或濒临绝迹。
(三)沙尘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
阿拉善地区与我国南疆、河西走廊、北方农牧交错带共同构成四大沙尘源地,而该地区面积最大,影响最为严重。在风力的作用下,乌兰布和沙漠以每年8-10米的速度前移,巴斗吉林沙漠也以每年20米的速度扩展,沙尘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在总体上增强的态势明显。近年来,还出现了沙尘天气开始时间提前、影响范围扩大、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
二、阿拉善盟生态综合治理成效及存在问题
(一)生态综合治理成效
1 坚持“转移发展”战略,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阿拉善盟在生态综合治理中提出并实施了以“适度收缩、相对集中”为核心的“转移发展战略”,即将生产力要素向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农业向绿洲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将居住在生态重点保护区和生态环境恶化且已失去生存条件的农牧民,搬迁转移到资源相对富集和生存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通过移民搬迁,全盟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退出的草场得到休养生息,植被覆盖度和牧草产量明显提高,草群中优良牧草比例有所增加。草原特有的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明显增强。据测定。植被覆盖度已由过去的1%-8%提高到目前20%-30%。贺兰山荒山荒坡及丘陵植被覆盖度由过去的不足12%提高到31.4%,野生动物数量增加,植被生长繁茂。同时,移民搬迁后,传统的草原畜牧业受到了较大压缩,集约化高效生态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促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2 重点工程相互促进,治理区域成效显著。阿拉善盟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三北”防护林建设四期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退牧还草、天然草原保护、牧草种子基地建设等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与生态移民、扶贫工程相互配合,互相促进,使得部分重点治理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通过围栏、禁牧、休牧、飞播、种草、治沙等工程措施,总计完成造林12.9万亩,飞播造林65.52万亩,封育40.52万亩(包括退耕还林工程以封代造5.5万亩),工程区全部实现禁牧,保护治理面积达到118.94万亩,重点治理区林草覆盖率达到35%上,2009年,全盟草原保护建设总规模累计达到6553.05万亩,生态建设面积首次大于沙化土地扩张面积,防沙治沙步入新阶段。
3 生态建设格局科学合理,生态治理后续产业实力提升。在生态建设实践中,阿拉善盟摸索、总结、确立了适合自身实际的“以灌为主,灌乔草相结合;以封为主。封飞造相结合”的治沙技术措施,逐步形成了围栏封育一飞播造林一人工造林“三位一体”的林业生态建设格局,并积极发展壮大生态治理后续产业,生态综合治理效果明显。目前。阿拉善盟人工梭梭林苁蓉接种面积近6万亩,人工接种锁阳面积1.5万亩。天然及人工苁蓉年产135吨,锁阳年产1561.8吨。人工接种技术基本普及,初步形成肉苁蓉、锁阳、甘草种植三大沙草产业,产业化发展初具雏形。全盟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林业产业企业达到5家。森林沙漠旅游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以贺兰山、额济纳胡杨林为主的森林旅游,以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为代表的沙漠探险旅游等观光旅游产业,旅游人数逐年增加,年接待人数超过50万人次,年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
4 资源保护力度持续稳定,生态建设成果不断巩固。生态资源保护力度持续稳定,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面积达1960万亩,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451万亩,成灾率控制在6.5%,种苗产地检疫率达100%,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两大林区60年无森林草原火灾的成绩。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贺兰山三期,胡杨林自然保护区一二期工程,国家和自治区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3991万亩。森林公安查处各类森林案件844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10.5万元。同时,各方面防沙治沙,植树造林。绿化国土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各种社会成分踊跃投资、投力进行造林绿化、植树造林防沙治沙活动,先后建起了军民共建林、青年林、金融林、民营个体林、妇联林、中日友好林等义务林地,极大地巩固了阿拉善盟生态建设成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转移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个动员全社会的综合体系、既有社会问题,也涉及到各旗县区、百姓的发展富裕等经济问题。从民生和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迁入区的经济发展和百姓安置是最为关键的环节。阿拉善盟农业主要集中在黄灌区、井灌区以及额济纳沿河绿洲。该区域曾是移民重点
安置区和移民后产业发展区,但阿拉善全区域的生态环境都比较恶劣,尤其是受水资源限制和调整,井灌区需要逐步压缩面积,限制耗水量。从事种植业的人员也基本饱和,不宜再安置人口。二三产业安置一方面,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只愿接收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的工人,不愿接收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低、缺乏生产经验的牧民,而且也解决不了搬迁户的住房、社保等问题:另一方面,牧民过惯了自由的放牧生活,承受强度劳动和严格管束的能力较差,缺少符合企业要求的生产技能,心理压力大,常出现往返现象。实施过程中,“牧民要生存、要发展,政府和社会要生态”,这其中的政策矛盾至今没有得到很好协调,自治区西部是我国极端缺水的地区之一,目前水资源利用最多的行业仍然是第一产业,阿拉善农区种植业占用水总量的90%以上。贺兰山西麓及其它井灌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采,已经出现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恶化等问题。黑河9年调水,正义峡下泄水量仍欠账7.79亿立方米。巴彦浩特集中居住了约占全盟40%的人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矛盾日益突出,急需远距离调水解决城市供水。包头、乌海等地的生态建设区大量使用滴灌,“每木必灌”也需要大量的非计划用水维持,一旦国家严格水资源管理,水将成为西部社会、经济、生态的严重制约。
在生态建设上,阿拉善盟每年沙化土地扩张357平方公里,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每年以10-20米的速度扩展前移,已呈联手会师态势,每年有近1亿立方米的流沙倾入黄河,生态建设面临严重考验。防沙治沙任务十分艰巨,治理难度很大。经过长期治理,下一步待治理区域的立地条件远较以往艰苦,由于干旱少雨,使得后续管护费用高。而生态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国家重点工程,国家补助投资标准和地区造林费用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从而形成巨大的投资缺口。与此同时,森林、草原火灾、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高发、草原鼠害面积增加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林草资源管护难度加大。
上述问题,无论是移民搬迁还是生态综合治理,仅仅依靠各盟市自身的力量,确实难以完成。
三、西部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搭建“转移发展战略”的平台,实施跨盟市安置
要加快农牧民搬迁转移步伐,需要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城镇经济来夯实“转移发展战略”的基础;同时,针对自治区西部实际,结合生态环境治理,适度开发西部沙漠、岩画、航天、生态、地质、历史、黄河以及民俗等旅游资源,从而拓展实施“转移发展战略”的空间,提升城镇化水平,搭建实施“转移发展战略”的平台。在转移安置区域上。需要从自治区的高度,破除盟市之间的行政界线,实施跨盟市安置,尤其是考虑整村(嘎查)迁移,既保持村屯居民之间的社会联系,又能够消减对原驻地生态压力。提高实施“转移发展战略”的成效。
(二)扩大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建立生态建设补偿机制
自治区西部现有生态恶劣地区,凶自然条件恶劣,草原生态面临崩溃,已不能继续进行传统放牧,凶而必须采取“一退永退”的办法,但退出后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力来继续生态建设和对建设的成果进行维护,因此,对阿拉善等地生态极端脆弱地区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态建设长效机制,是从根本上解决自治区西部生态脆弱区的根本之策。建议借鉴“天保工程”的做法,推动自治区西部生态脆弱区建设“生态特区”。在生态特区内,将生态建设作为区域的主要生产活动,将留在当地的劳动力转换身份,使之成为生态工人,通过生态建没和保护活动获得收入。同时,将国家生态效益补偿扩大到草原、荒漠区的生态维护。
(三)建立水资源约束制度,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组织专门力量,设置专项工程,尽快摸清西部生态脆弱区地下水资源动态状况,对地下水资源赋存储量、补给量、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水资源与产业开发的相互关系进行一次全面调查评价,在科学调查分析和综合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规划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将水资源利用评估作为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产业发展、城市规划、项目实施环境评估并列,并纳入水资源利用管理体系之中。鼓励实施生态综合治理节水措施,提高节水植被在绿化、生态建设中的利用水平,逐步消除生态建设对水资源的过度依赖。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6
一、县域经济发展做法和成效
(一)坚持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创业驱动示范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坚定不移地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新增出口农产品备案基地5.47万亩、累计达到23.72万亩。红枣、枸杞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定。积极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坚持“抓创新、引项目、建园区、上规模、创品牌、增效益”,培育壮大精细化工、液体经济、农产品精深加工、清洁能源开发及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全面推进红砂岗加氢暨电石精细化工智慧产业园和工业园区东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06亿元。洁源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杰达2000吨氯甲基吡啶项目投入试运行,东顺化工30000吨硫化碱、鑫达6000吨二甲基二硫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认真落实固定资产投资贴息贷款等四项工业发展扶持政策,深入推进重点项目互保共建和工业企业互为市场工作,年内新增规上企业12户。加快构筑现代服务业体系,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新增网店200家,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到2.75亿元、同比增长150%。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新建乡镇邮政所8个,建成村级“三农”服务站248个。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新增外贸出口企业4家,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863万元。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占比达到34.55%。
(二)坚持协调发展,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深入推进“3341”项目建设工程,全年谋划项目120个,储备重大项目80个,争取到位国家及省市各类项目资金25亿元。累计实施500万元及以上项目256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8.76亿元、增长13.01%。民红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中医院整体搬迁及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等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千里沙漠大林带治沙道路、北仙高速公路段、大滩至公路等项目快速推进。大力实施城乡融合战略,编制完成《县城乡统筹总体规划(2015-2030)》,县城市政道路和居民巷道实现路灯全覆盖,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6万平方米,改造绿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2.35%。污水处理厂改扩建、供热二期管网敷设、清泉湖公园、新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及道路建设、东湖景观大道等项目快速推进。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建、续建新型农村社区23个,完成主体工程8368户。积极推行行政区划调整,全面完成撤乡改镇工作,城镇化率达到33.38%。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积极争创“全域无垃圾示范县”,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着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经省市县验收和省第三方评估,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贫困退出的要求标准。
(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完成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省级评估,蔡旗断面过站总径流达3.37亿方,盆地地下水开采量8536万方,占全年控制目标的99.26%。红崖山水库向青土湖下泄水量3358万方,形成水面25.2平方公里,地下水埋深升至2.99米。以千里沙漠大林带、万亩胡杨林试验培育基地、梭梭井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等为重点,完成治沙造林11.53万亩,营造胡杨林0.3万亩,实施封沙育林(草)10.5万亩,工程压沙4万亩。县黄案滩国家沙漠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局评审并开展试点。全面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环境保护常态化巡查。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五禁”决定,突出加强千里沙漠大林带禁牧工作和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青土湖、黄案滩等湿地保护建设,全力巩固扩大生态治理成果。
(四)坚持共享发展,建设创新创业驱动示范区,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全年共完成各类民生性投入23.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0%。省、市、县列为民实事全部办结。2016年“全面改薄”项目全面完成,县长教育基金救助贫困师生1373人,发放贫困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1446万元。学前教育保教费补助、农村教师生活补助等优惠政策全部落实。新增城镇就业3880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6.01万人、创劳务收入11.02亿元,城市低保标准提高10%,农村低保标准实现与扶贫脱贫线“两线合一”。完成精准脱贫恶性肿瘤防控及妇女病普查16027人。46个社区和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个乡镇体育健身中心及30个村级体育场建成投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进一步加强。健全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网格管理体系,全力防范治安、金融、生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各类风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经济发展基础仍然薄弱,扩大经济总量,提高人均水平,补短板、稳增长的任务还很艰巨。
(二)生态治理形势依然严峻,加大治沙造林,构筑生态屏障,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恢复、绿色发展的目标尚有差距。
(三)驱动发展动力依然不足,有效投资增长乏力,加快开放外向,扩大消费总量,扩投资、保增长的工作还需加强。
(四)产业规模效益仍需提升,增加农业效益,提升工业水平,扩大三产规模,调结构、促转型的措施还需强化。
(五)民生保障任务依然繁重,提高城乡收入,保障社会民生,巩固脱贫成果,财政收入质量不高、收入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三、意见建议
(一)建议加大对县防沙治沙支持力度。近年来,县全力实施“生态屏障行动”,探索巩固“国家有投入、企业给赞助、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大规模开展治沙造林行动,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29.86万亩,工程压沙51.3万亩,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11.52%提高到17.7%。2015年,县被确定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为构建绿洲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和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县计划围绕荒漠、湿地、林地和森林等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以甘蒙省界段千里沙漠大林带建设为重点,实施工程治沙造林100万亩,封沙育林草50万亩。建议省上加大对县防沙治沙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
(二)建议尽早启动实施引黄济石沙漠治理暨精准扶贫生态移民供水工程。近年来,在省市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在生态保护和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石羊流域重点治理任务全面完成,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工程批复实施,但水资源短缺仍是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为此,市规划在“十三五”时期争取实施引黄济石沙漠治理暨精准扶贫生态移民供水工程,这对于巩固提升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果、确保绿洲永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省上尽早启动实施引黄济石沙漠治理暨精准扶贫生态移民供水工程,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建议对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政策和项目倾斜支持。县经济增长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由于历史欠账较多,经济欠发达,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增长仍依赖投资拉动,PPP模式建设项目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微刺激政策拉动投资效应短期内难以显现,无法实现拉动投资较快增长。特别是新农村社区垃圾污水处理等项目因资金短缺,进展相对缓慢。建议对县城乡基础设施改善给予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