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社区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社区的特点

农村社区的特点范文1

一、社区教育模式理论研究

社区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概念、模式及其构成要素等基本问题的探讨。

1、社区教育模式的内涵

研究者对“社区教育模式”的内涵多有界定。苏民(2001)、郑淮、周洁(2006)认为它是“旨在巩固基层政权的地位,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和文化娱乐能力,塑造社区整合力、向心力、自治力的社区内教育资源的统合、运作机制和工作方略”。张灵霞(2010)将其界定为能发挥农村社区教育功能的有组织的结构模型及其活动方式。邵海英、邵成智(2015)则特别解析了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内涵,认为是一种能够整合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发挥农村社区教育功能的有组织的结构系统及其活动方式。从上述界定可见,研究者们对社区教育模式的内涵已达成基本共识,普遍认为它是一种社区教育的运作机制和活动方略。

2、社区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及构建原则

目前很少有研究者讨论这一议题,仅见刘洋(2003)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应包括定位系统、组织系统、运作系统、资源系统”,黄丽(2011)的“社区教育的发展层次定位、主体、条件、内容、方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有凌云、戚兴朋(2007)从组织管理系统、内容及师资来源、教育和培训原则、监督和评价、教育创新五个方面构建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以此明确了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关于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建原则,所见文献中,只有刘洋(2003)提出了“大教育观”、终身教育、社会适应性、地域性、多样性这四个原则,却可谓全面、恰切,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二、农村社区教育模式实证研究

针对国内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虽不多,但有研究者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模式及其构成要素、教育模式的特点,为相关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了现实依据。

1、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实践模式

较早总结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是魏超雄(1997),他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广大农村中逐步形成了“三种类型”和“三种层次”的社区教育模式。其中“三种类型”分别是以普教为基础的延伸型、农科教结合型和全民教育型。“三种层次”指县(市)职教中心教育层次、乡镇社区教育层次以及村级社区教育层次。魏超雄(2003)也认同魏超雄“三种类型”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逐一分析了“三种类型”的特点。徐玉斌(2003)总结出十种模式,即政府统筹型、学校辖射型、双向参与型、家教扩大型、全程教育、厂矿企业合作型、军民共建型、老年教育扩大型、农科教结合型和农业高科技园区型。周光?_(2004)归纳出五种,即以街道、镇、乡、办事处为中心的联动型、以中小学校为主体的活动型、以社区学院为载体的综合型、以社区传媒为平台的媒介型、以地域为边界的自治型。杭州市某课题组(2005)从力量整合的角度提出“五力合一”模式,“五力”指政府推动力、市场运作力、部门协作力、社区自治力以及群众参与力。后来的研究者如尹小敏(2009)则着眼于教育模式运作主体,概括出政府主导模式、学校-社区互动模式、以中小学校为中心的模式、以成人培训机构为载体的综合模式、网络模式这五种。邵海英、邵成智(2015)总结的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现有模式主要有统筹组织型、自治活动型、学校辐射型。在上述分类中,显然有些分类没有采用同一标准,以致有些类型之间没有充分互斥,在逻辑上不够严谨,但是对于学术研究和实践还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

2、关于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及特点

秦磊(2013)总结分析了作为新型农村社区教育的“温江模式”的构成要素:社区教育目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资源配置、社区教育活动。关于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特点,李磊(2003)概括为“本土化”再现性及地域性,周俊(2004)在此基础上又补充了后发性、可塑性、多元性和时效性。刘洋总结了多省的实践模式及其突出特点:浙江省象山县石铺镇的“农村小城镇教育模式”,主要特点是政府统筹,学校为主体。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种村所构建的“全员、全程村级终身教育系统”,主要特点是政府统筹。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的学校与社会结合的“农村社区教育基本格局”,特点是以党政为主要领导,以学校为依托。甘肃省陇南地区社会与学校“双向参与”社区教育模式,主要特点是以学校为社区的教育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和科普中心。

三、海外研究与实践引介

叶南客(2002)比较了中外社区教育近百年来的发生发展,概括了国外社区教育模式:一是欧美的社区教育模式,即社区组织――教育模式;社区发展――教育模式;社区行动――教育模式;社会行动――教育模式。二是亚洲的社区教育基本模式,包括韩国、印尼的促进静态社会向动态社会转型,日本、新加坡以社区为载体的国民伦理和精神建设。刘洋(2003)、元焕芳(2010)介绍了国外社区教育模式的典型,包括美国的社区学院和生计教育计划,英国具有社区教育性质的“大学推广运动”、继续教育和社区休闲教育,日本以非职业性继续教育为中心的社区教育模式,韩国的新乡村运动等国外农村社区教育的成功模式。黄衔鸣(2010)认为俄罗斯基加什社区的教育模式以人为本,侧重于个体,形式更加多样,更利于社区人的发展。王丽(2011)认为澳大利亚的成人社区教育不仅悠久历史而且已达繁盛时期,是一种立足于社区、针对成人的非正规教育。她从成人社区教育机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入手,分析了澳大利亚成人社区教育的现状和特点。乔兴媚(2012)则总结了英国社区教育模式的突出特色,即具有比较完整的社区教育体系。

四、农村社区教育模式改进方案

农村社区的特点范文2

一、农村社区概念解析

(一)农村社区的概念。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的,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是一个比自然村落、社队村组体制更具有弹性的制度平台。

(二)农村社区的特点。与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社区有如下特点。第一,占有较广阔的地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依存性更强。广义农业(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劳动对象的种植、林、牧、渔、虫、微生物等业)的主要生产资料是土地及其附属物,在土地上生长的植物和以土地为载体的动物占据着大量的地域空间;国土中不适宜于人口居住的大量的山地、水域也主要分布在农村,使农村社区占有较广阔的地域,有比城市更为优越的生态环境。第二,人口密度小、人口素质较低。农村一般占据的地域较广,人口密度相对于城市稀疏得多。因此农村经济结构单一,教育、文化、科技发展水平较低,卫生事业不够发达,交通、信息较闭塞。传统文化积淀较深。人口的职业结构比较简单,同质性较强。第三,农村社会组织较城市简单。在一般传统农村社区中,本土习俗组织较多,而法定组织较少。分科执掌、分层负责的科层制组织尚不发达。第四,经济、文化、技术相对落后。城乡的长期对立和分离,是造成农村经济、文化、技术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普及程度没有城市高,先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程度也较城市低。第五,生活方式比较单调,生活节奏较慢。在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等不够发达的情况下,闲暇生活比较单调。个人消费品结构较单一,消费水平不高。地域观念、乡土观念较强,不愿离乡背井,求稳怕乱,重农轻商,重生产轻经营,生活压力小,生活节奏较慢。

(三)农村社区的功能。第一,经济功能。农村社区发挥着组织、协调、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提前、产中、产后服务等作用。第二,政治功能。农村社区发挥着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发展各类社区组织,推进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等作用。第三,文化功能。农村社区担负着发展教育事业、组织开展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组织开展为农村社区组织具有维护本社区的治安秩序、调解民间纠纷、管理计划生育、维护社区的社会稳定等项功能。第四,服务功能。农村社区要把解决农村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农村居民满意与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提高服务能力,使农村社区建设真正为农村居民带来方便和实惠。

二、新型城镇化引导下农村社区的内涵

(一)有主导产业支撑。传统城镇化农民普遍异地转移,进城务工经商。新型城镇化下农村社区既要鼓励和支持农民就近就业,更着眼于主导产业的发展,注重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的协调推进。

(二)完善的基础设施。农村社区的道路、供电、供水、通讯、购物、电视网络、垃圾污水处理等各项设施基本齐全,保证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三)公共服务和部门机构全面覆盖。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运动、就业社保、社会治安等政府各项服务全面覆盖。健全居委会、文化协会、老年协会等部门机构,便于农民相互交流学习。

(四)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政策下农村社区发展的优化推进,其最终的目的是找寻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集约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为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使城镇化和新农村社区建设良性互动。

三、新型城镇化导向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

(一)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将若干个村整合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形成新型社区,使农民集中居住,这样可以改变长期以来农村建房存在点多、面广等状况,也节约出大量土地可以复垦为耕地或调整为建设用地。

(二)正确处理社区与村民自治的关系。农村社区的基本职能是管理和服务,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应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面、一项内容,而不能等同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一方面可直接扩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和建房消费需求,从而带动钢铁、水泥、电力、交通等多个行业的同向发展,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改善,各项保障措施逐步健全,可以有效刺激社区居民消费升级,把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活跃农村经济。

(四)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居住条件往往和当地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可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达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有利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使农民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居住条件和公共服务,较快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五)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农村社区的发展,通过产业支撑,农民实现了就近转移、就近上班、就近城镇化,过上了既“安居“又“乐业”的理想生活。村庄合并,村庄规模扩大,土地面积增多,新型农村社区便于在更大范围内规划产业布局,培植新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以及标准化。

四、新型城镇化导向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龙潭镇杨楼村

(一)基本情况。杨楼村地处霍邱县西北部、龙潭街道南部、庙岗街道北部、105国道穿村而过,距县城约40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组,539户,1749人,耕地1913亩。几年来,杨楼村通过自筹和上级有关部门扶持等各种方式筹集300多万元建设资金,巩固和加强了农村社区的建设力度。

杨楼村被确定为安徽省“千村百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吸取外地经验,理清未来产业发展思路,最终确定“示范带动,全面启动”的工作目标,走“产业富村,商业活村,工业强村”的农村社区发展模式,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二)杨楼村农村社区规划路径。第一,土地流转。农村社区城镇化是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动因。杨楼村社区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制定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章制度,从流转主体、方式、程序等方面对两个村民组的荒塘30亩、五保用地8亩、村民组预留地6亩、农户承包地16亩,共计60亩的土地流转行为进行规范要求。对流转双方可能涉及的一些权利、义务、违约责任、补偿办法及标准做出明确要求,以保障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空间规划。社区的街道和广场作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社区空间的骨架,是社区形象和景观的核心内容。空间设计需要将社区的发展空间、原有村落的肌理特点表现出来。杨楼村社区沿105国道布局一个照山塘公园,结合水利兴修把照山塘改建成集休闲、娱乐、文化为一体的景观带,作为日常居民休闲活动广场,同时也是旅游活动聚集场所。金龙路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商业网点布局,沿水塘周围规划旅游业态娱乐项目。金龙路和家路街区性质不同,分别面向社区及游客。第三,住宅设计。为维持杨楼村的良好风貌,居住房屋以2层联排为主,主要分布在道路两侧,休闲娱乐等设施分布在社区内部。社区内的给排水、雨水、电力、通讯、供热、燃气等工程都按照城镇的标准进行规划,实现社区全覆盖。第四,配套设施。农村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实体,具有相对完整的社会结构体系。文化、体育、卫生、教育、商业、金融、公共交通等基本服务设施,在杨楼村农村社区中基本都得到满足。

(三)杨楼村社区发展模式探析。在新型城镇化引导下杨楼村农村社区的建设,可归纳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配套齐全,实现村民向社区的集中。杨楼村被确定为“安徽省生态村”示范村以来,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理清工作思路,确定“以镇带村、以村促镇”的工作目标,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任务。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绿化景观成体系布局,改善了人居环境,使得杨楼村农村社区既具有城市生活的便利,又具备农村生活的闲情舒适。实现了净化、绿化、亮化、优化的发展模式。杨楼农村社区的幼儿园、科技信息室、党员活动室、计生站、文化广场、停车场及多点布置的便民超市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第二,依托核心产业,实现农业向集约经营集中。新型城镇化引导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要求之一,就是按照产城融合、产业支撑的理念实现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就近实现城镇化。目前,杨楼村的温棚无公害四季果蔬生产示范基地、鸿盛米业加工厂、忠爱门业加工厂已形成规模效益。科技农业作为核心产业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而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相辅相成,既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也实现了农业向集约经营的转变。第三,多元发展,农业与旅游的联动。多元城镇化的推动,是新型城镇化引导下农村社区选择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杨楼村科技农产业发展前景虽好,然依靠纯农产业并不能支撑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杨楼村农村社区重视照山塘景观带建设,积极筹建“农家乐”的接待能力,将旅游业融入到社区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摆脱了依靠农产业发展实现城镇化。

农村社区的特点范文3

今天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学习先进,查找差距,进一步提升认识,强化责任,切实加大力度,加强措施,加快进度,全力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确保圆满完成今年各项建设任务。我一再强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搞短期行为,不求最多,但求最大,但求最好,但求可持续发展。今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要一周一例会、一月一通报。刚才,我们实地观摩了林州市4个新型农村社区,市国土局、林州市分别作了发言。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林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特点经验,深入研究,加强沟通,切实提高建设水平和能力

林州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路网建设、规划资质、规划标准、人口规模聚集、产业聚集等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我相信,通过这次现场会,对大家一定有启发、有震动、有警醒、有震惊。我们学习林州,学什么?

(一)学习林州经验,就要学习林州市各级干部的精神面貌。林州市乡镇领导干部讲解新型农村社区,侃侃而谈,铿锵有力,胸有成竹。充分说明他们熟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熟悉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工作,说明了县、乡、村三级干部思想高度统一、心齐气顺。各县(市、区)一定要把干部精神面貌当做头等大事来抓。

(二)学习林州经验,就要学习林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高起点规划。规划高起点,建设高速度,质量高标准,管理高水平,这“四高”中,规划是龙头,规划要先行。林州的规划有四个特点。一是规划单位资质高。二是总规、详规、效果图一应俱全。三是“三个集中”的做法值得推广。“三个集中”即向市区周边集中、向镇区集中、向交通干线两侧集中,科学编制了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布点规划,实现了“四规合一”,促进了人口向城市、小城镇、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各区要充分利用城市公共资源,推动社区向市区集中。四是新型农村社区选址都以产业集聚区、政府所在地为主。特别是我们观摩的4个社区,都经过高资质的设计单位规划,无论是住宅还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标准都比较高。

(三)学习林州经验,就要学习林州以修路打网格为突破口,闯出一条新型农村社区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不管是产业集聚区,还是新型城镇化,做好规划以后,都要先修路,做到“五通一平”,特别是管道、燃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林州将532个农村行政村规划为75个新型农村社区,预计节约土地9万余亩。今天观摩的4个社区规模都在万人以上,实现了公共资源利用最大化。

农村社区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农村社区化;自组织;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2-0024-02

一、自组织理论的相关概述

自组织理论主要研究复杂系统形成和发展机制的问题。解释了系统在开放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的条件下促进系统内外联动,对物质和信息进行不断交换并自我发展,使系统从混沌走向有序的理论原理。自组织发展包括三个演化阶段,阶段一是使组织从混沌走向有序。阶段二是使组织从低级走向高级,阶段三是使在组织层次不变的情况下从简单系统向复杂系统转变。自组织理论体系中包含了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等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是由物理学家普利高津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对非平衡热力学进行研究并提出来的,它是指系统需要与外界进行能量与物质的交换,通过自组织的发展形成一种新的有序结构。耗散结构能够应用于农村社区化发展是因为农村社区作为一个多因素现代社会复杂的物质流通和信息交流的时空化的系统,其具有满足耗散结构所形成的开放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条件的特点。即通过对农村社区的开放性发展,不断打破内部平衡状态,内部组织相互之间产生非线性的相互影响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相互促进的也可能是相互抵消的。

二、农村社区的发展态势

从建国到现在,我国在农村建设中做了许多探索性的尝试。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发展都呈以政府主导和干预式发展为主。人们对社区的观念都局限于城市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切实推行城乡统筹一体化协调发展,转变既有“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传统观念和做法。从2008年开始农村规划明确地写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当中。其中规定了要发展乡村土地集约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符合村民意愿的农村社区。为乡和村的进一步规划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促进了村一级社区化建设的进程、加快土地流转、土地确权、社区化村务的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逐步提高农村社区化的建设效率。

三、影响农村社区内耗散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农村社区的开放性

形成耗散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求农村社区内的内生性组织的人员、信息与物质等方面与外界进行互动和交换,即具有开放性。传统农村内部很容易出现村庄封闭和村民组织“原子化”的现象,即村民容易抱团行动,不希望外界加入到小群体组织当中来,形成相对封闭的原子化结构。

自组织理论指导下的农村社区的开放程度要求组织不能完全对外开放。如果完全开放,人才、物质和信息与外界的交换就完全没有界限,使社区内部的要素与外界的要素相混淆,缺少形成农村社区独立的属性。不能形成社区的自组织模式。而社区也不能完全的封闭,完全的封闭会使信息、技术和物质的交换受阻,农村社区引入要素渠道的丧失会使得社区内部越来越受到外界发展的冲击,内部要素不能与外界很好的交换会使系统内部越来越无序,也不利于自组织的形成。

(二)农村社区的非平衡性

非平衡性是指农村社区内部要形成动态差异,不能出现组织同一和平均化。组织系统要出现差异性,才能形成系统“势差”从而使组织内的信息物质和能量活跃与流动起来,形成组织发展动力,推动社区进一步向前发展。

判断社区是否远离平衡状态可以根据社区内部各组织的分化程度,组织越分化越容易产生组织差异性,而差异性越大就越容易形成自组织非平衡性的条件。村民构成差异可以从性别、年龄、职业、宗教等方面人手。了解村民的社会等级差异可以调查村内部的收入、权力结构、家庭背景和教育程度等。对社区内部组织性质的判断可以调查社区内各类型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工业、农业经济园区、社区服务中心、养老、卫生组织、社区学校、村委会等组织的设立运行情况。

农村社区内部各个组织的分化会使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地位存在差别,组织的作用和经济规模也有差距,促使社区内的产业结构向社区优势产业倾向,形成非平衡势差。组织的开放性也可以促使本村社区与其他村社区之间物质、信息、技术的交流与互动,推动本村的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引起村社区内组织的产业化倾向,促进劳动力相应的转移和村民收入的变化,形成动态的非平衡。这种动态的非平衡有利于农村社区自组织现象的出现。

(三)农村社区的非线性

农村社区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组织的村民生产生活系统,其中各组织的相互作用会形成一种非线性的关系。社区内部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多结构、的整体系统,其中的组织或人员都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正向促进的也可能会是反向抑制的。各个组织和人员的相互影响还要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影响,不同时间社区内的相同社会资源的引入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经济促进效果,农村社区内的村民主体、经济发展要素、文化认同要素、社会资源要素等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并非简单地相加的功能之和促进社区的有序形成,而是耦合在一起,要素的多维非线性会促进社区内自组织现象的形成。

四、现阶段农村社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主体角度

村民对社区化建设的认识不足,社区化建设的参与意识不强,使得村民难以协同政府进行社区化建设。村民认为进行村内部的村组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都是政府单方面的事情,只要政府做好社区的建设,村民不妨碍政府的公务和建设就是对社区建设的支持。村民本身的参与意识和社区化建设的认识性不足就谈不上对社区的开放发展、组织非平衡发展以及组织及个人的非线性发展。村民主体的缺失,使农村社区内部建设人才流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村民不能满足在本村从事农业活动带来的收入,更愿意离开土地走向城市从事非农产业,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丧失,空心村现象越来越严重。留守族的社会保障问题凸显,社区化建设成为主要满足服务本村老年人和幼儿的单一功能的福利型社区。

(二)村社区组织的角度

社区内部的组织结构简单,组织分化和差异性不明显。乡村内部的公共服务很大程度低于城市的现阶段发展水平,不能满足村民的需求。社区组织的形成和产业结构的发展需要新要素的引入来带动农村社区内部组织的异质性组织分化,形成社区内的不平衡,而保证不平衡性的前提是社区需要与外界进行内外联动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即需要社区的开放。

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中出现的“空心村”现象,使得村组织的功能出现衰竭,组织形同虚设。合并村内服务组织,会使公共服务混乱、权职不清、服务水平和质量下降,出现村内组织的“内卷化”现象。社区组织发展单一或一个组织存在多种功能的现象,村与村的合并有利于集中农村社区的资源和人口,提高村组织管理效率和质量。但是过度的村村合并不仅会使农村社区缺少组织发展的活力,也会使传统社区的文化和发展模式过于单一。从而导致一个社区组织承担起许多社区组织功能的现象,这样会大大降低农村社区内的公共服务质量与效率。

(三)政府协助的角度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也不断刺激着农村人对城里生活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城市的发展使得农村的部分服务主体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中去,原本就纷乱复杂的村务工作又进一步繁锁,不利于村组织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村干部协调和管理的难度。

政府支持和财政资金的持续关注力度不足。学者对农村社区化的建设还属于探索阶段,国家相关制度和法律的建设还在试探期,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来规定各个地区的农村社区应该按照何种模式和标准来建设,社区化的建设初期需要大量的财政和资金支持,政府对农村社会发展模式探索和实践的欠缺,建设资金的不到位造成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村干部政绩追求和决策性失误使村社区建设不能满足村民需求。一些地区已经率先进行了农村社区化的发展,也相继建立起了为村民居住的住宅楼。但是干部的政绩建设掺杂在社区化建设中,使得一些村干部追求表面政绩建设忽略了村民的切实需求。干部决策失误也会出现这种建设空社区现象,半城镇化半原始乡村化明显。

五、自组织理论指导卞的农村社区发晨建议

(一)明确社区村民的主体地位并增强村民认同感

发挥村民的社区主体地位是自组织发展的基础。由于社区居民是农村社区的主体,所以加强居民自觉有序的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是增强村民主体意识的关键。让村民自觉的加入到村社区事物的建设上来既有利于社区的发展也有利于增强社区认同感,逐步解决村民的过分依赖、被动参与的思想行为观念,形成自我管理、服务和教育的习惯。社区村干部方面也应加强建立维系村民的经济共同感,建立村社区的利益共同体。增强村民的经济联系纽带改善村民的“原子化”现象,化被动为主动才有利于村社区内部形成自治的氛围,有利于社区内自组织的形成。

(二)发挥社区内部组织和社区外部条件的力量

调动社区内部资源,整合利用社区内的土地、林地、房屋、宅基地和人力资源。这些都是社区自组织发展和建设的物质条件。加强对本社区内部资源的控制力度和利用效率。发挥社区中多元主体的力量,最主要的是调动社区原常住居民的力量。常住居民的社区认同感较其他新合并的居民有较强的资源支配和拥有感,在村民中有一定的威信和说服力。其次要调动社区内的合作社和村镇企业。这些村镇企业在社区建设过程中贡献力量多集中在村基础设施和资金的投入,希望能够把握村社区的整体发展态势,让村社区的资源能够为企业和合作社所用,从而进一步促进其自身发展壮大。

调动社区的外部资源,发挥新型资金筹措模式,吸引资金维持本社区可持续长远发展。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发展要多引入新型的资金调动和筹集方式来满足本社区的发展。网络众筹就是现阶段火热的资金筹集方式,村社区内部形成产业化推动建设利益发展点来吸引外部资金的靠拢,为进一步建设社区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社区专业支持方面应多引入专业化人才的指导,为社区内部的矛盾冲突的解决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

(三)加强政府和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农村社区的特点范文5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飞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健康观念不断增强,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与卫生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等医学院校应当主动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本课题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现状的调查,根据农村社区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积极探索定向农村社区培养的临床医学教育新模式。

1 湖州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状分析

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我院组织了专门人员对湖州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临床医生进行了调查,遂对调查资料、数据以软件SPSS12.0.1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1.1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临床医生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农村共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67个,覆盖农村人口190.973万。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技人员2010人,其学历结构本科不到1%,大专占19.6%,中专学历占47.4%,高中及无学历占32.5%;而社区卫生服务站有2067名卫技人员,多为上世纪70年代经过短期培训上岗的“赤脚医生”,绝大部分无正规医学专业学历,占全市乡村卫生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2.7%。卫生服务站人员年龄结构老化。预测未来5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将有916名乡村医生退休,占44.3%;未来10年将有1290名乡村医生退休,占62.4%。调研中发现,湖州市各县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已进行统一规划站点建设,配置了必要的医疗仪器设备,但软件建设明显不足。实地走访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开展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健康体检、预防接种等工作,多数卫生服务站虽建立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但社区医生在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妇儿保健、卫生安全服务等方面的工作都未能开展。一些基本仪器设备无人操作。总体而言,目前的社区医生缺乏健康促进知识和能力。

1.2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状分析 (1)临床医生数量不足。湖州市农村每千人口拥有临床医生数仅为1.25人。可见湖州市农村社区临床医生总量明显不足,与当地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不相称,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而且未来五年内将有916名乡村医生退休。(2)临床医生素质较低。据我们对湖州市农村社区的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的学历以中专以下为主,占66.1%。现今农村80%以上的医生具有乡村医生资格,村医生大多是上世纪60年代初培养的初级卫技人员,即所谓的“赤脚医生”,通过进修考试取得了乡村医生行医资格,还有一部分未经过系统医学教育的人员也在从事乡村医生的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医生中仍有约20%的人没有取得乡村行医资格。(3)临床医生职称结构不合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初级及以下职称占79.97%。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医生均无职称,并且湖州市农村社区临床医生的职称比例严重失调,初级:中级:高级为80:18:2。(4)村卫生室临床医生年龄老化。村卫生室临床医生年龄结构不合理,在1843人中,50岁及以上的有1290人。占70%,25岁及以下者只有6人,只占0.3%。

1.3 农村社区医生奇缺的原因分析 (1)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定位于中专层次。从1949年至1999年的50年间,浙江省只有三所医学本科院校和一所医学专科学校,其余全部是中专教育。大专及以上学历医学毕业生只能满足于县级及以上医院。(2)千军万马涌向大城市。由于我国还在发展中国家之列,城乡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多年来本科毕业生几乎都到了地市级及以上医院,专科毕业生大都到了县区级及以上医院,连中专毕业生也千方百计向大医院“投档”。到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今天,全省大多数中专学校升格为大专乃至本科院校,大量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医学毕业生拥向了城市,他们宁可改行也不愿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3)“下乡”医务人员保障机制不落实。由于湖州市农村社区部分地区乡镇卫生院“改制”,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尤其是村卫生室工作的医护人员的工资和生活待遇得不到保障,也是造成医学毕业生下不了乡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定向培养是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定向社区医学教育是一种根据社区人群与个体卫生保健需求,组织卫生人员培训的教育制度。为改变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薄弱的问题,我院在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就定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社区医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从2007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定向培养生129名,今年又招收了160名,其中40名是宁波市卫生局委托我院培养的,经验介绍如下。

2.1 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关键 我们从2006年10月到2007年1月对湖州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临床医生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撰写了《湖州市农村社区医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及其对策的调研报告》,市政府根据调研报告立即召开专题会议,为研究解决农村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的不足,提出由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承担为农村社区培养医学人才的任务。2007年3月22日,湖州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定向培养农村医生工作的意见”的文件。在市卫生局和湖州师范学院有关部门的统一协调下,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的设想很快得到省教育厅的批准。2007年9月第一批定向农村社区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29名被招入学,从此,我院为农村社区定向培养临床医生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2008年又招收了160名,其中40名为宁波市卫生局委托我院培养的。

2.2 制订定向培养规划 根据湖州市现有农村平均每千人口拥有临床医生数只有1.25人的状况,而且在未来5年内每年将有近200名乡村医生退休,因此,我们在制订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培养规划时,本着基本满足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原则,既要有每年培养的计划,也要考虑到每年有其他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补充。所以我们拟订了在今后5年内每年定向培养临床医学专科专业学生150名,第一年招收120名,加上其他高校,临床医学毕业生的补充,这样就能够满足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2.3 政策保障措施的落实 为了确保落实定向招收学生毕业后能到农村社区安心工作,湖州市政府专门下发了《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工作的意见》,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措施:一是湖州市辖区范围招收的定向生培养费由政府承担;二是逐级上报定向计划,由村卫生室根据临床医生需求量上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由乡镇卫生院上报县区卫生局,最后由市卫生局公布生源指标;三是每一位定向学生在招生录取时必须与各县区

卫生局签订协议书。由于政策保障措施得到落实,能使第一批定向培养的学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使学生学习安心、学生家长放心、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信心。

3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根据《浙江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试行)》和湖州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内容,结合当前我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临床医学(社区医学)人才培养应紧扣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为此,临床医学(社区医学)人才培养方案重点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 注重“三种能力”的培养 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大类十二项工作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基本医疗保健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和公共卫生管理能力,根据调研了解到,对于一名农村社区医生来说,基本医疗只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部分,其知识要求是“基础水平,全面覆盖”,为达到这一目的,培养方案除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基本课程外,重点加强了社区营养与保健、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卫生法学、全科医学、卫生事业管理等课程的教学,紧缩医学基础课程学时数,着重加强学生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和卫生管理知识,提高学生健康宣教和公共卫生管理能力。

3.2 加强“三种意识”教育 三种意识即专业思想意识、服务农村意识和综合卫生服务意识。调研中普遍反映。作为农村社区医生必须树立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思想,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乡村医生。因此,学校应通过课堂教育、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形式,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增强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意识,加强学生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思想理念。使学生把自己从“医生”转变为一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者”,培养学生综合卫生服务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们真正成为农民的知心朋友。

农村社区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

当前,农村许多地方都建有不同规模的新型农村社区,这些社区较原村庄而言,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多内在的区别,运用原有的农村传统管理模式,远远不能满足新型农村社区的运转需要,甚至可能影响社区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引发不必要的社会矛盾,因此,探讨创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意义重大,十分必要。

1新型农村社区的特点

各地当前已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大致可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独立型,这类社区完全由原来一个村庄单独改建而成,即社区内的全部居民均为原来一个村庄内的原村民。另一类是合并型。这类社区由两个及两个以上村庄合并建成,社区的居民来自不同的村庄。与原传统的村庄相比,新型农村社区具有以下特点:(1)居住环境不同。由原来分散居住,变为集中居住。独立型社区,虽然都还是原来一个村的,但也打破了村民小组的区划,合并型社区更是将不同村庄的居民组合在一起,大家由陌生变为邻居,甚至生活在一幢楼内,没有了原来宅基地的概念,彼此间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2)住户间相互依附性更强。特别是以高层、复式建筑为主的社区,一个住户的生活可能直接影响到另一户。比如:公用通道、公共卫生、声音、出行等,相互间极易产生摩擦。(3)新型农村社区比原来村庄在空间上小得多,使得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居民,受到了许多限制,比如,运输工具,农机具的存放,农忙季节农产品的晾晒去杂等。(4)管理层级不同。相邻住户从属的管理层级不同,要么不是一个村的,要么不是一个村民小组的。一个管理层,管的了东户,管不了西户。(5)住户间福利待遇不同。由于不属同一个村民小组或同一个村。受原集体经济条件的制约,享受的福利待遇千差万别。单就水电费而言,有的享受全免,有的享受减半,有的则需全额承担。

2建议措施

(1)保留原有的管理层级。社区居民原来的隶属关系不变。即与原来各自所属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关系不应改变,不要盲目合并,这样有利于保障居民在原集体中的各项权利,如,分红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同时也有利于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与原集体组织各项正常经济往来得以延续。(2)成立综合服务组织。名称可以为社区服务委员会,或社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属于专业服务型管理组织,不具有行政职能。委员会主任最好由居民选举产生,不具备选举条件的,可由其所属乡镇派人或指定社区所在村的干部兼任,便于组织和协调,其成员由相关入住村的干部组成。独立型社区,原村委会应当履行管理责任。(3)综合服务组织的职责。①社区物业管理,包括供排水系统维修,公路照明,水电费收缴,绿化,保洁等,其经费由原村集体组织分担或由上级扶持。有条件的也可以参考城市小区的标准,向住户收取适当的物业费。但就当前情况而言,大部分农村社区居民不交物业费。②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参照村规民约制定一个对本社区所有居民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可以称之为“社区管理公约”。内容要具体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个细节。比如门前卫生、楼道卫生、绿地管护、花草树木、杂物堆放、垃圾处理、车辆占位、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并配以相应奖惩措施,采取评定星级,流动红旗,标兵模范等形式,促进规章制度的落实。③可以调动居住在社区内的退休人员,身体条件好的老党员,老干部参与公共管理的积极性,让他们担任楼长或片长。经常宣传、教育、带动、引领社区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素质,自觉维护社区公约,形成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社区形象。(4)建立民主监督评价机制。社区综合管理服务组织,在日常开展工作时,应当接受民主监督、民主评价,对其工作做出合理考核。①应公开做出服务承诺。对于社区内住户的各项诉求,应明确具体解决时间,并开通投诉通道,监督物业工作及时到位。②应制定公开透明的服务标准。特别是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等方面应明确具体标准,具体责任人,接受公众监督。③工作考核与报酬挂钩。考核工作由镇政府组织实施,社区组成的村组干部、党员代表参与,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给予量化考核。既要保护、鼓励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又要防止不作为、慢作为现象的发生。对于连续考核不达标,群众不满意的工作者,要及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