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民工用工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民工用工制度范文1
【关键字】农民工;工资保障;保护措施
保障农民工工资的按期足额支付,才能规避相当的法律风险;同时也是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的需要,是促进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的需要。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笔者结合施工项目管理实际,就农民工工资支付谈点粗浅看法。
第一、设立组织机构及职责
公司层面,设立一总经理为组长的农民工工资处理小组,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部署、排查、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突出问题;建立和完善项目部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事宜,重要事件的协调处理工作。
第二、实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
保证金在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时一次纳甲方或者交到甲方指定账户,保证金比例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一般为工程中标价的3%。若乙方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其他应付农民工的费用(包括工伤赔偿金等)的情况,甲方有权动用本工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专用帐户内的保证金,用于支付拖欠的农民工资和其他应付农民工的费用。
第三、设立民工工资预留帐户
公司按照每年施工产值实际完成情况,按照比例计提预留金。预留金划入专用民工工资预留帐户。工程中遇到一些复杂问题而造成资金困的时候,可以由项目部申请,总经理批准动用民工工资预留帐户。避免工资迟迟发不下去的困难。建立预留帐户正是能保障工程在危急时候能够保证民工工资。
项目部应该按照相关规定在项目施工现场设立“农民工维权告示牌”,告知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
项目部(或劳务公司项目部)招用农民工,应严格劳动用工制度,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要明确合同期限、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工资支付的方式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内容。
农民工工资档案(含农民工花名册、农民工工资支付表、劳动用工及工资支付情况汇总表)以书面形式记录支付农民工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等,并保存两年以上以备查。
第五、建立农民工直接发放和工资领取现场签证拍照记录制度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这应该是农民工工资受到的最低保护。对工期不足一个月的还应进一步规定“按周支付”。由公司财务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农民工本人,不得发放给“包工头”或其他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
项目部按照与农民工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按月支付农民工工资,实行月结月清制度,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每月按照项目部预定的工资发放日,在项目部集中发放农民工工资,以书面形式记录支付农民工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等,并现场拍照记录。并保存两年以上以备查。
有劳务公司参建的项目,劳务公司派专人参加,项目部现场发放农民工工资。其劳务进度款在发放农民工工资后的剩余部分才是劳务公司当月的应得利润或者其他结余,劳务公司不得以任何理由扣留该部分资金。
第六、加强财务管理监测与预警
各项目部落实监测人员、完善监测网络、收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信息,做到早报告、早发现、早处置。
为确保农民工工资月结月清,公司将项目部上月农民工工资支付清单作为拨付当月工程进度款的前置条件。若上月农民工工资未按约定付清,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建设单位的监督下,公司可以使用应支付项目部的当月工程款直接支付农民工工资。
第七、设了农民工调查小组
俗话说,一份辛劳一份收获,我公司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农民工工资及时发放、让农民工劳有所得,也促进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为了保证工人工资得到保障,我公司单独开设了农民工调查小组。专门调查解决农民工拖欠、纠纷等现象,一经发现公司将对其严厉处罚,做到“工程清工资清”,决不拖欠民工一分钱。
第八、设立了绿色通道及意见箱
公司为民工设立了绿色通道及意见箱,民工有意见或事情可以直接到公司找相关单位,并且为其大力解决难题。
第九、施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
公司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办法,即由项目部负责举证,项目部拿不出工资发放证据就视为欠薪,解决了农民工讨薪时“举证难”的问题。在目前农民工讨薪难的大环境下,不失为一种方便农民工的行政举措。
农民工用工制度范文2
[关键词] 农民工转型 城镇化 转型对策 高职院校
基金项目:安康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编号:11AK09-07;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1Z55。
技术工人是企业生产正常运转的基础, 其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要发展,光靠一定数量的农民工参与企业生产活动是不行的,更需要技术性工人,因此,农民工要想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完成向技术工人的转型。
一、农民工向技术工转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民工在中国经济中的十大历史性贡献》中称,总数1.5亿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占全中国加工制造业工人数量的68%,占建筑业的80%,占第三产业的52%,为中国经济起飞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壮大了中国产业大军;成为农村社会脱贫的主力,改变了中国消费结构和模式;推动了中国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市场化;形成了新一代的中国农民等等。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学历层次不高,没有或很少经过培训,没有或极少有专业技术职务或技术等级。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各行各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由对熟练劳动者向对技术工需求转化”的要求很不相称,因此,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主体的农民工向技术型转变,是更好发挥作用,为我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的有力保障,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企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会更大,要求也会更高,作为企业的主要用工,农民工的素质不一定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应该相应有一定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背景下,掌握新技术、会操作现代化设备的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多,但符合要求的技术工人却难以招到。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企业面临转型和技术升级压力较大,“人才短缺”问题逐渐凸现,从而制约了企业发展。
缺乏高技能人才就等于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比如,深圳一家制表企业采用瑞士的先进生产设备,在手表的设计和数控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近,带着自认为是最好的表壳表带产品去与瑞士同行交流,人家拿放大镜一看,却认为是“半成品”。关键的原因在于后续的精密处理水平存在很大差距,也就是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差距很大。
二、影响农民工向技术工转型的一些突出问题
1.整体文化素质较低,职业发展空间狭隘
青年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文化素质较高,但整体上看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调查显示:63.7%的青年农民工的学历水平在初中以下,而具有高中学历的仅31.5%,大专学历的仅4.8%,这也是其多从事低技能、高替代性的体力劳动的一大原因。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条的中低端,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事技术要求低、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高以及其他城市居民不愿从事的工作,分布在工业制造业、建筑行业、餐饮业、商店服务业、娱乐行业等,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农民工提出的要求,也制约了农民工职业发展空间的拓展。
2.社会参与不足,素质提升困难
农民工经常选择的都是看电视、会朋友,聊天、睡觉等,很少参加城市里的各种社会活动,在生活上缺乏照顾,精神上缺少交流,社会业余活动参加的非常有限,进城后心理发展状况差,感到自卑和孤独,心情比较压抑,情绪比较低落,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渴望发展、渴望实现自我,但又因种种原因难以实现,只能选择繁重的体力劳动,学不到职业知识和技能。加之所从事的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待遇低,很难有时间、精力去充电提高,素质提升较为困难。
3.技术岗位缺口大,农民工适应性差
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加快,传统的靠体力生存的“苦力”市场逐渐萎缩,一大批需要专业技能的企业诞生。这就造成了部分行业出现了 “民工荒”。因此,在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同时,不要忘记让“农民工”也跟着转型,否则,转型后的企业就会缺少血液,无法生存。农民工适应性差也是造成“民工荒”的原因。农民工对自身提高技术缺乏信心,处于被动地位,也没有资金支持自身提高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安康市技术工人总量中, 高级工占1.5 %, 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0.2%。按照经济发展模式需要的人力结构配备比例等推算, 安康市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缺口已达2千人。究其原因: 一是原有的职业岗位产生了既分化又复合的现象, 使原有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 二是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文化和能力要求也大大提高。三是在国家教育领域中, 长期存在重科学轻技术、在人才培训上重学科而轻技能的现象。
4.农民工用工市场匹配不佳
企业招工如饥似渴,而农民工求职却有困难,农民工用工市场匹配不佳。我国经济已进入高速发展期,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大部分企业需要一定技术,这使得低技能人员在快速变化的劳动市场背景下非常脆弱,而农民工升级自己的知识和技术的意识滞后,资金有限,行动迟缓,就业难度可想而知,更不要说获得优厚工资待遇,同时,与市场相适应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受制因素多,农民工技能升级的投入资金有限,受政策、制度的影响较深,社会没有为他们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创造条件和良好环境,缺乏动力和保障。
5.政策扶持不够,社会保障不到位
针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与指导不够深入。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机构,无论从培训方式还是内容上都远不能满足农民工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农民工社会保障不到位。农民工大都承担收入低、工作环境差的工作,并且随时都有被解雇的可能,工作缺乏稳定性,又无法享有城市居民所拥有的社会福利,没有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子女入学困难重重,而且用人单位一般不接受其党团关系,无法参加党团组织生活,也没有自己的工会组织。严格的户籍管理使农民工不能得到在城市永久居住的法律许可,子女入托入学困难,为此所付出的费用对收入菲薄的他们根本无力支付,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覆盖农民工群体,使他们无法抵御城市工作和生活中的风险。工资拖欠等现象严重,法律诉讼举步艰难,他们在工伤、医疗、养老、失业、生育等方面的权益不能有效保障。
三、 实现农民工向技术工转型的对策
1.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农民工的基础教育与职业培训机制
完善农民工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机制,政府要先行。一要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国家教育发展重中之重的地位,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展“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协调农业、教育、科技等部门,发挥各自优势,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把职业教育作为“三农”服务的重要形式。二要加大对各级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他们在培养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才上的基地作用,增强职业培训的效果和实效性。 三要积极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等部门所属培训机构的职能作用,统一规划、合理设置培训专业和工种,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为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四要指导企业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督促、检查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费的落实情况。五要采取“农民工培训政府埋单”、劳务输出地政府部门免费培训、用工单位的义务培训等办法,为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2.发挥企业作用,全方位加强农民工培训,为企业发展注入长久动力
企业是农民工工作、学习和生息地,对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劳动者最为熟知,一要更新理念,明确定位,高度重视培训工作。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企业培训和企业文化的竞争上。从许多知名企业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看出,对企业而言,员工培训是一种间接投资,要通过对员工的改变来产生综合效果,取得的效益是潜移默化的和可持续的。二要完善机制,创新方式,扎实开展全方位培训工作。通过健全制度,整合培训资源,采取工学结合等有效方式,理实结合,使农民工在生产线上提高技术。三要加强对农民工的企业文化教育,使其经企业当作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同时,企业也要从各方面为农民工创造“家”的感觉。
3.发挥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作用,持续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
一要调动各类职成学校和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积极性,充分发挥现有优质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面向农村以及已进城务工人员开展培训,为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和创业提供帮助。二要坚持不断地为一线农民工培训搭建平台,创造机会。适应岗位需要,实施初级技能培训;适应城市生活,提升文明素质;适应企业发展,强化专业技术培训;适应社会进步,开展学历教育。三要开展择业观念教育和创业知识教育, 加快观念的转变, 促进农民工改变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开拓视野,树立致富思进, 敢闯敢干的拼搏精神。
四、农民工转型培训给高职院校带来机遇和挑战
企业转型升级,昔日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民工必须实现向技术工人的转型,而解决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大力发展,这给职业院校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挑战。职业院校要抓住这个机遇,迎接挑战,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扎实做好农民工的转型培育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转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影响,加之现行招生制度的导向作用,职业教育常常被视为“次等教育”, 在农村存在“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思想,对职业教育心存偏见,片面认为职业教育是非正规教育,职业院校也成了成绩差、表现坏、升学无望者的收容所。特别是在农村,很多人以为上学就要上高中、考大学,接受职业教育没有出路的,还不如直接出去打工。因此,很多考大学无望的农村青少年初高中毕业后就直接流向了劳动力市场,成为既无知识又无一技所长的农民工,混迹于建筑等低端行业。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优势,学习专业技能的前途,力争使农民工都了解、认同职业教育。大力宣传国家和省、市关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优厚政策、措施,宣传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同时,宣传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的现状以及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创业成功的典型事例,让农民工看到、感觉到、认识到职业教育带来的好处,从而转变思想,改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广泛宣传市场用工需求情况,跟踪报道典型的就业案例,提高农民工对职业教育良好发展氛围的认识,增强吸引力。通过媒体向广大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广泛宣传职业教育院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及办法,使资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2.切合实际,与农民工需要相结合
高职院校要在做好现有学生培养的基础上,瞄准农民工教育市场,在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针对农民工的需求进行拓展,把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当前用工实际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民工技能的需求变化,依靠院校的硬件设施及师资优势,积极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紧密衔接的培训项目,力争使农民工发展有基础,拓展有后劲。鉴于青年农民工网络的普及率,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职业院校可以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网络教学,让农民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在业余时间,灵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对农民工进行远程培训。
3.立足区域社会,为区域农民工的培训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安康是一个欠发达的山区市,7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技术工培训有强大的市场需求,这为安康职业教育注入了活力,也提出了挑战,必须加强培训力度和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水平和服务质量。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区域高职院校,在此转型培训中要发挥重要作用,抓住机遇,主动承担社会职责,立足企业和农民工之所急,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开展农民工向技术工的转型培训,并要确保质量。一要立足区域社会,在专业设置上,以技术人才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的原则进行培训;在教学内容上,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制订既符合企业用工需求、又能为农民工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案和课程设计,将理论知识、实用技能有机结合;在教育培训方法上,将生产技术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在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培养农民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行工学结合;在师资选配上,以熟悉企业情况的“双师型”教师为主,采取农民工喜闻乐见甚至是手把手的技能传授方式;在考核评价上,应根据实际以技能考核为主,考核合格颁发高职院校规范的学历证明,提高接受培训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二要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路子,实现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辅相成,给农民工多渠道、多选择的教育平台。2010年, 安康市对农民进行“ 引导性+ 职业技能”的“ 两段式” 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要以本地区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校企结合,积极采取“借船出海”的方式,主动与省内外职业培训院校和用工企业联姻,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或委托培训”,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上培养,打造培训—就业产业链,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劳务培训。四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做好与政府相关部门、企业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和沟通管理工作,逐步建立政府—院校—企业相互配合的农民工转型培训和就业机制,多方配合,共同制订农民工转型培训的规划,并注重发挥企业工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鼓励企业参与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习基地,共同推动农民工靠技术就业。五要注重建立和逐步完善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的服务体系,形成包括信息、企业实训、政策咨询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信息服务网络,提供综合的就业信息、培训机会、就业岗位,提高农民工培训就业的技术性、有效性、稳定性,真正把农民工向技术工转型的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永法.产业要提升离不开技术工[N].中国纺织报,2011-2-24:001.
[2]王健玮.将农民工培养成真正的产业工人大军[N].中华建筑报,2008-3-18 :007.
农民工用工制度范文3
2011年,我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的帮助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六大战略”,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题,团结和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深入践行和传承善洲精神,齐心协力,奋发进取,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得到了较好地落实。
(二)以民生为本,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一是就业再就业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全面落实贷免扶补、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和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开辟就业门路,拓展就业空间。全年共开发就业岗位/Article/" target="_blank">计划/Article/" target="_blank">报告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严格贯彻执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理制”、“首问首办责任制”,机关内部管理规范有序,政令畅通,办事效率、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均得到服务对象认可。三是廉洁从政意识明显增强。认真学习贯彻《廉政准则》,积极推进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严格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相关规定,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干部职工均能自觉按照相关规定廉洁从政,全局无违风廉政相关规定的情况发生。
二、分析问题,认清形势,准确把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困难和面临的有利因素
从2011年的预期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情况和新时期、新形势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新要求上看,我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有利因素与困难问题并存:
(一)有利因素分析。从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层次上和我xx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上看,我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有 个方面的有利因素。一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给中西部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为中西部地区实施“人才引智”工程构建了人才引进交流平台,为有效地解决人才总量不足、层次不高的问题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可以极大地缓解县内就业再就业渠道狭窄,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二是随着党和国家的支农、惠农、扶农等民生政策的贯彻实施,民生问题从政策面上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为进一步扩大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三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为我xx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人才,传承善洲精神指明了方向。四是我xx县“十二五”规划明确的“六大战略”的实施,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有效地拓宽了我xx县就业再就业的渠道,缓解了严峻的就业压力形势。五是随着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我xx县人事干部队伍的履职能力、服务意识和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抓落实奠定了基础。六是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困难问题分析。当前我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困难和不足:一是人事人才管理有待加强。人才总量不足、规模小,项目、医疗、科技人才紧缺的情况较为突出;人才结构不合理,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有待进一步得到提高和增强;不同程度地人才流失、流不住人才的问题需进一步加以妥善解决;人事人才工作经费支持乏力,人事人才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人才引进难度大。二是就业和劳动保障力度有待加大。我xx县工业、商业基础相对薄弱,就业供需不平衡,就业再就业工作压力较大;结构性就业难的问题突出,就业再就业人员的择业、就业观念有待转变,机关、事业单位供大于求,企业无人问津的问题较为突出;劳动就业培训机制、平台不健全,技能培训推动就业再就业的层次有待提高、效果有待增强;人才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够健全、运行不够规范。三是社会保障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还不够广,参保率、缴费率不高,统筹层次低、基金支付压力大;社会保险扩面难,特别是流动务工人员、非重度残疾人、贫困人口等特殊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险扩面问题尤为突出;停产企业、改制企业改制前欠缴社会保险的情况普遍存在,社会保险清欠难度大;新农保参保形势较为严峻,少部分群众普遍存在参保意识差、压力大、不愿参保的问题,特别是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四是规范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完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控制管理机制。
(四)续继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一是以宣传贯彻《社会保险法》、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为重点,积极宣传社会保险政策,做好服务工作,协助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二是配合地税部门深入参保单位,催收社会保险费,做到应收尽收,完成市及下达的收缴任务和清欠任务。三是继续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严格按照协议内容对其医疗行为进行考核。四是抓好城镇居民社会保险统筹工作,引导城镇居民积极参保,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抓好“蓝印户口”人员、被征地农民和五保户、非重度残疾人、贫困人口等特殊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四是加大新农保政策的宣传贯彻力度,不断提高农村群众参保意识,规范参保业务、档案、信息管理。
(五)促进就业和劳动保障工作。进一步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切实促进就业和劳动保障工作。一是继续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就业再就业宣传力度。二是继续加强就业培训力度,提升培训层次。三是强化创业培训和项目支持、开业指导、创业咨询、跟踪服务等措施,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投放力度,扶持更多的人实现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四是继续开展以针对性、实用性、短期性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五是搞好外出人员的劳务输出前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六是加大维权,整治用工单位不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逃避社会保险义务、克扣拖欠工资等问题。六是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一批专业化、高技能高素质的技能劳动者;继续推进城乡一体化就业,大力提倡并引导劳动者多种途径就业,积极解决我xx县劳动力就业问题,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下。
(六)继续加强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劳动保障信息平台建设;认真做好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和服务工作,提高经办效率和服务水平;以“七七工业园区”和私有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运用宣传、劳动监察等手段,依法强力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继续巩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建立、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工养老保险等制度,切实提高社会保险参保率;强化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稽核监管,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保险财务管理规定及相关的政策,继续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使用工作,确保按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险金,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营。
(七)积极推进人事劳动法制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人事劳动政策法规,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推进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建设,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以规范农民工用工行为为重点,依法规范各类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突出抓好中小型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工作,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制度;深入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切实加大对拖欠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工资行为的查办力度,认真处理好人事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切实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人事劳动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推进人事劳动法制化进程。
(八)扎实做好综治维稳工作。继续巩固“平安单位”建设,及时排查化解不稳定因素,以继续抓好企业干部解困稳定为重点,进一步规范信件答复、接访办法,健全预防处置机制。深入开展人事劳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及时排查化解不稳定因素,加强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和监控。
农民工用工制度范文4
关键词:建筑施工;劳务队伍;人工费;控制管理
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一个大型电源项目在施工高峰期土建施工的劳务人员往往超过2000人。近几年全国城市房地产大量开发,所需建筑劳务工人越来越多,但建筑工人老龄化,年轻的劳务工少,劳动力稀缺,到处出现用工荒问题。随着国家政策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劳动法》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等诸多因素因而造成劳务工工资成倍增长,现建筑劳务工的工资已经涨到3500~4000元/人,早几年工资含量占自营产值17~19%,现在工资含量占自营产值已达到22%~25%,甚至以上。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工程造价越来越低,且电力工程人工定额单价比劳动力市场单价低很多,因此人工费的控制在工程成本控制中越显重要。
人工费的控制在建筑施工行业中难度非常大,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1、人员流动性大,且野外作业不同于车间管理;2、人工费控制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施工准备、环境、施工效率等方面,如果条件不具备,施工效率低,劳务班组干不出工程量导致工资很低又会引起劳务纠纷;3、往往重点工程和政治工程,工期紧、安全文明施工、质量要求高,从而人工费居高。在企业工作多年的体会,对工资含量控制及劳务工资管理,我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制定合理的人工定额单价以及人工费总额预算是控制工资含量最重要的因素。因建筑施工人工费控制难度大,必须对劳务班组进行计件包干,才能调动班组人员的积极性。计件单价太低不利于调动积极性且容易产生劳务纠纷,而太高又不利于人工费的控制导致成本增加,合理的定额人工单价非常重要。制定定额人工单价不单要考虑电力定额水平又要结合市场情况,合理的定额人工单价制定以后还要严格按照完成工程量套计件定额进行工资结算。
项目开工或者年初,根据完成工程产值目标制定人工费来控制总额预算以及劳动力需求计划,为后续施工过程中人工费控制、劳动力增减提供依据,以便及时预警查找原因对人工费超支进行纠偏。尽量避免在同一工地同时采用纯人工单价和综合单价(含零材、机具、住宿、水电等)两种或两种以上计价模式并存的情况,防止不同计价模式的劳务班组之间通过代领材料、工器具来谋利的行为。
二、认真挑选工作态度好、技能素质高的劳务班组。技术熟练、素质高的劳务班组工作效率高,单位时间完成工程量大,人均计件工资高,积极性好。差的劳务班组工作效率低,人均工资低,积极性差,恶性循环,最后甚至产生劳务纠纷。
三、每月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进行工资结算。每月根据施工班组现场的施工进度由施工技术员根据定额规则计算出工程量。计算工程量时应注意防止班组某一个月超结工程量而超结工资,紧接的下一月份由于上月超结工资造成工资偏低,不够发工资找公司补钱现象发生,所以结算工程量要严格按照砼浇筑完成时间进行控制即每月一日至当月最后一日所浇筑混凝土完成的部位进行工程量计算,及时解决双方有争议的事项做到每月结清,防止班组经过多月积累以后混水摸鱼,瞒天要价,产生不必要的劳务纠纷。
四、因劳务工工资高,现场施工人员的人数控制对于人工费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不能像以往不考虑工程的实际进度的情况而进场多余的劳动力造成窝工,必须根据工程的进度编制每月的劳动力需求计划,严格按照劳动力需求计划快进快出。另一方面施工现场要严格劳务工进退场程序,真正杜绝用工空额。要求每星期一利用班组安全学习活动时清点人数防止空名额。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国家出台的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政策,将劳务工工资真正做表到人,然后逐步推行按表发放到人(卡)。
五、完善的施工准备与良好的施工环境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在施工前,通过催促业主和监理拿到满足现场施工的图纸;施工现场要求满足施工用水接通、施工用电接通、道路畅通、场地平整;准备好物资、材料、设备机械;编写好相应的施工方案和编写完整的施工计划;提前建好生产临建、生活临建等。
六、加强施工现场的协调。电力土建施工存在着建筑与安装的交叉施工,错综复杂。存在着工作面、场地、交通、专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助,要求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合理提前计划安排、及时协调,以免造成停工、窝工、待工等现象。具体到建筑施工内部存在着脚手架、钢筋、模板、焊接、浇筑混凝土等工序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及时协调又会造成影响,班组所需的材料应及时运输吊装到工作面,机械设备要满足现场施工需要,遇到图纸方案等技术难题时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应及时解决,不能因为问题造成停工、待工。
七、工程收尾阶段慢而长是造成工资含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工程收尾阶段因为班组实行计件,工程量都是零散的,工作内容多、复杂,但计工程量又算不出工程量,极大程度影响班组的积极性,工作效率更低。对于收尾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要列详细收尾工程内容清单,排好施工计划,按照施工计划安排劳动力,同时要求把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分派到具体的施工部位,按照施工部位进行责任区划分管理,管理人员到责任区进行旁站监督,严格要求班组施工按照施工计划时限完成。严格规定各级管理人员劳务签证权限和时效,并在用工协议中或其他书面明确告知劳务班组、劳务人员。另外,在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尽量创造条件,使有些尾工工作能够在主体施工过程中同时施工完成,减少收尾工程量,杜绝因为赶主体工程的进度而造成收尾工作的工作量增多。
八、建议引用成建制的劳务队伍。目前建筑劳务市场发育不充分,劳务用工制度不完善,包工头和散兵游勇式的用工方式大量存在,带来无证上岗、素质低下、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给工程质量、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给行业管理带来诸多困难。传统的用工模式是分别以脚手架搭拆、模板制安、钢筋制安、混凝土浇筑等各种专业班组形式用工,专业班组分工细,工序施工过程环节多,协调工作量大,管理难度大,容易产生劳务纠纷。现市场用工已经逐步形成以成建制劳务队伍用工形式的出现,成建制的劳务队伍属于各工种齐全的综合性劳务队伍,协调工作量小,工作效率高且队伍的综合实力强,产生的劳务纠纷又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