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的定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社区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社区的定义

农村社区的定义范文1

关键词:社区;农村社区;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4-0036-02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是“共同的东西”的意思。1933年,等在翻译帕克的社会学论文集时,首次将Community译成中文“社区”。后来它成为中国社会学的通用术语。

一、农村社区内涵的界定

最先研究农村社区的是乡村社会学家罗吉斯•埃弗里特和拉伯尔•伯德格,他们认为“社区是一个群体,它由彼此联系具有共同利益或纽带、具有共同地域的一群人所组成”,他们主要研究的是社区的变迁、类型、边界、权力机构及发展趋势。[1]

一些早期的美国社会学家也给农村社区以各种定义。布尔认为:“乃农业区域中的人群,其区位的大小与单位适足使其居民在团体活动中充分合作。”西姆士认为:“农村社会是由许多毗连而居、具有共同事件的农家构成――其构成的必要事件为目的、信仰、欲望和知识 ――一个共同的交接,即社会学家所称的同心。”桑德生指出:“社区是指同一地区内居民的交感关系及各种社区组织制度而言;在此地区中,居民或散居田场,或散居村镇,为其共同活动的中心。”[2]

(1947)在《乡土中国》中对农村社区作了精辟的描述:礼治秩序,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及熟人社会;无为政治,基层社会结构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构成的网络。在近70年学术探索过程中,农村社区研究一直是他关注的重心。[3]

马芒(2005)认为,今天的农村社区与传统的农村社区相比,在内涵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他将农村社区定义为: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小城镇为中心地,以自身为腹地,具有一定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口群体,并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的社区类型。这比较符合中国农村社区的实际。[4]

综上所述,所有的定义所涵盖的内容都包含了农村社区的显著特征:(1)农村社区是以从事农业为主的居民聚居的区域。(2)地域广、人口密度低、人口聚居规模小。(3)血缘关系浓厚,人际关系较密切等特征。

二、国外农村社区建设研究现状

农村社区建设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相比之下,国外社区建设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经过多年积累,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案例分析。

(一)欧盟的农村社区建设情况

2005年,当我们正在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方针时,欧盟也正在制定它的“2007-2013年农村发展政策”。叶齐茂等人(2006)以法国、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英国等10个老欧盟国家农村社区为调查对象,对那里的社区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了欧盟国家的农村社区建设大致情况:(1)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相对城市社区水平低下,而农村社区型基础设施相当完善;(2)农村社区在空间形体上还是农村的,而在社会经济活动上却趋近城市;(3)绿色的开放空间、绿色边界和绿带把农村社区发展约束在一个有限的拓展空间里,展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村社区;(4)农村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民主参与构成了农村社区发展的利益边界等等。[5]

(二)马来西亚的农村建设

马来西亚的农村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的,所以农业政策是马来西亚改善农村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的主要政策工具。1966―2005年,马来西亚制定并执行了8个马来西亚计划,取得了斐然的成绩。韦红(2007)总结出其农村社会政策的特点:(1)农村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融为一体,在生产发展中实现社会目标。在马来西亚,并没有制定大量的专门消除贫困的计划,而是通过为农民提供各种就业机会、增收渠道,以及生产服务使其摆脱贫困,而这一切都贯穿于农村发展的计划之中。(2)注重农民人口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让农民及其子女能够有机会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马来西亚还特别重视农民自身能力的培训。(3)政府在提供农村公共服务中起主导作用,同时鼓励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这样,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发起的各种农村发展项目,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包袱,另一方面有助于动员更多的资源投入农村的社会建设中。[6]

三、国内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研究现状

中国正处在转型期,将建设的重点向广大的农村社区转移无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切入点。因此,我国的许多社会学家、地理学家等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卢胜(2003)以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为研究的出发点,从城区近郊的农村城市化的角度切入,通过对城区近郊农村面临的三农问题和存在的特殊问题的论述,阐述了社区进入城区农村的重要性,指出就地城市化是解决城区近郊农村“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而社区建设则是城区近郊农村就地城市化的实现形式和现实选择。[7]

李若青(2006)认为,社区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模式,是积极促进农村、农业、农民工作实效性的最佳选择。农村社区建设将在一个新的层次上进行社会各种资源、力量的重新整合,构建崭新的社会管理方式,促进中国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和转型。要通过政府主导建设农村社区,加强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项目,完善农村社区自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进程。[8]

高强(2006)认为,构建和完善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有赖于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他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内源式”和“外推式”建构模式分析,把社区具体分为城中村社区、城郊村社区、集镇社区、中心村社区和移民社区、撤村改居型社区6种,指出在社区组织重构、社区文化融合、农民社区主体作用强化的基础上,新型农村社区必将会提供切实有效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早日完成。[9]

徐勇(2007)认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点和平台。他指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主要是通过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不断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 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以此建构人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从而形成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同时,农村社区建设也是进行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 建构起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上下贯通、城乡一体的新型的制度平台。[10]

综上所述,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农村社区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四、国内外文献评述及总结

第一,现存的研究成果和文献存在着一些缺陷

我国本领域的发展实践活动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概念辨识和理念探讨方面,理论体系模糊,实践缺乏支撑。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1)社区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方面,对农村社区涉及很少。(2)虽然近年来在研究内容和深度上有所加强,但忽视了其内在机理的深入剖析和规律的总结,各个研究方向之间缺乏内在的融合,从而造成学科体系较为松散。(3)没有把农村社区建设和现在的农村建设、改革结合起来。内容和视野狭窄、研究滞后,不能跟上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不了实践应用的要求。

第二,通过国内外学者在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国外乡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启示:(1)政府应在社区建设中正确定位,系统地认识农村社区建设。在我国的社区建设中政府处于中心地位,政府对社区的干预较为直接和具体,这就使社区建设主体和社区建设行为的行政化。所以明确政府、社区之间的职责权限划分等一系列问题至关重要。应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做好对农村居民和各类经济主体的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以及营造发展环境,努力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同时,要把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到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中去把握和认识,紧紧围绕这两个主题去设计和规划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方向和目标。(2)树立科学发展观,搞好社区规划建设。社区规划是关系到新农村社区建设能否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应当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区规划,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尊重各地的历史渊源、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实施村庄改造;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下转57页)(上接37页)前,还要统筹兼顾,让农村社区建设服从城镇化发展;要尊重民意,科学规划,保持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社区建设要充分重视农村社区自身的能力建设。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以社区建设推进农村的发展,主要是以财政拨款的形式给予资助,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村的社区建设过度依赖外部力量,而忽视了社区本身的能力建设。同时,从目前看来,社区建设宣传工作不到位,绝大多数农民没有真正理解社区自治组织是个什么机构,对其成立的目的、工作的职责不了解。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通过更多的社区群众参与获取对社区自身发展的认同和自我选择,形成内生的发展动力和约束力来达到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新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动力支撑。(责任编辑:云 馨)

参考文献:

[1] [美]埃佛里特•罗吉斯、拉伯尔•伯德格. 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2] 李守经.农村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4] 马芒.农村社区发展的特征与功能[J].中国发展观察,2005,(10).

[5] 叶齐茂.那里的农村社区发展有四条边界――欧盟十国农村建设见闻录之一[J].新农村论坛小城镇建设,2006,(09).

[6] 韦红.马来西亚农村社会政策及其特点[J].当代亚太,2007,(04).

[7] 卢胜.社区建设是城区近郊农村城市化的现实选择[M].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1).

[8] 李若青.社区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7.

农村社区的定义范文2

一、农村社区教育的内涵

所谓农村社区,是指以农耕生产和乡土生活为主要活动内容,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居民共同体区域。其内涵可以定义为:以农村社区为依托,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对农村社区的全体成员进行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性、全民性教育。在农村这个特殊的地域,以学校为中心的一般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群体的素质要求。而农村社区教育以农村社区的全体成员作为教育对象,不仅包括儿童、少年等一般意义上的学生,还包括农村主要男性劳动力,以及妇女、老人等较为弱势的人群。其教育内容也不同于传统概念上的学校教育,而是包括日常生活知识、生存生产技能、生活情感态度、道德价值取向等全程性、全方位、多元化内容。其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在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型新农民,建设新农村方面的作用不可估量。

二、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必要性

(一)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早在19世纪60年代末,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理念就在国际社会上流行起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这一理念,使得学习型社会热潮迅速蔓延,深入人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二十一世纪,构建学习型社会,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已成为一个必然的话题并逐渐开始推行开来。然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需要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在农村社区中发展终身教育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开展学习型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反过来讲,由于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村人群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文化素质较差,知识也相对比较贫乏。为了响应国家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号召,就必须发展教育。而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全新的终身学习机会,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水平,建设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正好适应了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二)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文化作为社会的基础是大众公认的。在我国农村,文明程度低,经济发展落后,狭隘的“农民观”根深蒂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所带来的阻碍非常明显。比如,长期的掠夺式经营,占用耕地建房子,固守传统耕作方式,赌博迷信之风盛行等等,这些都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因此,进行农村文化建设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发展农村社区教育不仅为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现实可行的平台,也成为了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必然要求。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开展农村社区教育能够在一个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内,将新型农民培养出来,满足农民的精神追求,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改善农村不良风气,有利于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有利于农村社会坏境和谐。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有所提高,新农村建设也就有了保障。

(三)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经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是围绕农业开展。然而,传统农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自“科技兴农”方针确定以来,现代农村科技革命也在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战略目标。“三农”是一体的,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作为农村的主体,农民群体主要还是得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科学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地方都会派遣村官将高新技术成果加以实践运用。如果农民的文化水平太低,或者建设新农村的觉悟不高,那么建设工作就很难开展下去。所以,要转变农民思想,提高技能,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那么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通过农村社区教育,劳动者可以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相关的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的能力,懂得一些的现代化法律知识和道德素质,从而无论农林牧副渔哪个方面都有相应知识和技术作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也将可以顺利展开。

(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建设关于稳定大局,这方面的工作也不容忽视。在农村文化环境中,开展工作需要村委牵头才能顺利完成。但是如果村民不关心政治,对于村委的决定盲目跟从或者不服从安排,工作也就很难展开。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建设,更加要求政治公开透明,更要求民主法制。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度,增强民主意识,如,积极村委选举、监督村委工作,屯、队单位内的村民进行民主自治等等。

农村社区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社会资本;农村社区文化;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DF36

文献标识码:A

提到社区,大多数人会认为它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毕竟城市社区这一概念在人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但事实上,农村社区一直是人类历史上古老而又十分重要的社会共同体。其古老在于,它是私有制和商品经济产生以前就存在的原始部落;说十分重要,是因为从古到今,它一直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共同体之一,至今仍发挥着独特的社会功能作用。如今,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推进,城镇一体化、农民居民化逐渐成为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这种新的时代背景要求社区建设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虽然国家文化部已提出保障全社会公平享受文化权利问题,但是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依然存在诸多困难。

一、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概念

社区是滕尼斯提出的一个与社会相对应的类型学概念,与随着工业化出现的、建立在理性意志之上的社会相比,社区是指建立在血缘、地缘、情感和自然意志之上的富有人情味和认同感的传统社会生活共同体。在滕尼斯看来,社区是一个温馨美好的概念,它是与建立在契约基础上、充满理性计算的冷冰冰的“社会”相对照而提出来的。借此,滕尼斯表达了一种对前工业社会基于血缘、亲情、共同习惯和传统纽带的共同体的眷恋。在此后的社区研究中,尽管关于社区的定义层出不穷,但地域、互动和认同是公认的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并且社区一直承载着一种共同体精神:人们可以为了共同利益而产生集体行动。

然而,我国目前社区建设运动中建构起来的社区未能产生一种共同体精神。在农村,由村委会动员的参与主要是个体化的离散参与,参与过程也大多是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实现社会控制目标。参与过程并没有改变村民的心理特质,没能使他们产生一种超越个体利益的公民精神和因参与了社会改造过程而生发的主体性。那么,在当代中国农村,村民们该如何超越个体私利形成具有集体责任感和归属感的农村社区?这样的地域共同体在当代中国农村中该如何形成?

肯尼斯・纽顿认为通过互惠和信任,社会资本把个人从缺乏社会良心和社会责任感的、自利的和自我中心主义的算计者转变成为具有共同利益的对社会关系有共同假设和共同利益的共同体的一员,从而构成了将社会聚合在一起的粘合剂。帕特南认为,社会资本即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能够通过促进合作来提高社会的效率,也有助于解决集体行动的问题”。他认为“在一个拥有大量社会资本存量的共同体中,生活是比较顺心的。公民参与的网络孕育了一般流的牢固准则,促进社会信任的产生。这种网络有利于协调和交流,扩大声誉,因而也有利于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而且“公民参与网络增加了人们在任何单独交易中进行欺骗的潜在成本;培育了强大的互惠规范;促进了交往,促进了有关个人平衡的信息之流通”。依据帕特南的理论,在一个拥有大量社会资本的共同体内,合作更容易出现,也就是说,社区治理与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关联性。

社区文化是我国新时期兴起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娱乐、文化设施,还影响和包容着人们的行为规范、民情习俗、信仰观念、人际关系等。良好的社区文化不仅有利于培育文化认同,促进人际交往,强化社区自治意识,而且具有重要的利益导向功能。具体来说,通过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可以实现农村居民广泛的社区参与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趣味、文化价值取向和文化认同,使农民个体的利益冲突在观念上得以有效的溶解。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社会资本的培育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基于一项全国性调查数据(CGSS2005)的分析,本文考察了当前农村社区文化的发展状况,及其与农村社区社会资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当前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二、基于CGSS2005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农村社区文化的发展状况

由2005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数据显示,在问到“你所在的社区/村庄有没有以本地居民为主要参与者的文化/节庆活动呢?”,87.7%的人回答“没有”,8.9%的人回答“偶尔有,但不规则”,仅有3.3%的人回答“有,而且定期举办”;而在问到“在业余时间,您有没有参加由您工作单位以外的社团组织(如俱乐部、培训班、教会等)安排的娱乐/文艺活动呢?”比较农村居民与其他社区居民回答的情况,我们看到,农村居民文化活动不仅绝对数量上相当少,相对其他社区类型来说更是非常匮乏。

(二)农村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文化状况的相关分析

帕特南是一位较早将社会资本理论运用于社区治理研究的学者。他和他的同事们花了20年的时间就社会资本问题对意大利南北行政区进行了研究:意大利南北不同地区治理绩效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社会资本分布的差异。充足的社会资本使意大利北方的民主制度走入良性循环,信任、互助、互惠合作带来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充满活力、政府日趋民主。相反,稀缺的社会资本使意大利南方南部地区陷入了恶性循环,背叛、依附、剥削、强制服从带来了民主制度的水土不服,经济与社会的混乱如影随形。帕特南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任何一种制度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运作的,这种社会环境即是包括了信任、互惠规范的公民参与网络。一个民众积极参与的、团结合作运作规范的公民参与网络,可以将一种制度的绩效发挥至极大;相反,一个缺乏凝聚力、缺少规范、勾心斗角、混乱无序的公民参与网络,则会将相同制度的绩效降至最低。依据帕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本文选取以下问题来考察农村居民的社会资本。

关于互惠和网络,我们选取问题“您和同村其他村民相互之间的熟悉程度是怎样的?”、“在日常生活中,您与同村其他居民之间有互助行为吗?”来考察。回答采用的是李克特量表,5级评定法,分为:“非常不熟悉”、“不太熟悉”,“一般”、“比较熟悉”、“非常熟悉”;“没有”、“偶尔有”、“有时有”、“较多”、“很多”。

关于信任,韦伯认为,中国人的信任建立在血

缘共同体的基础之上,是一种难以普遍化的信任。福山也强调中国社会是一种低信任度的社会,因为一切社会组织都建立在血缘之上,人们缺乏对家族之外其他人的信任。但是,最近国内学者的研究并不都支持这些观点。例如,李伟民和梁玉成的研究指出,中国人所信任的人群,虽然以有血缘家族关系的亲属家庭成员为主,但同时也包括家族之外的亲密朋友。因而我们选取调查问卷中的问题“在不直接涉及金钱利益的一般社会交往接触中,您觉得下列人士中可以信任的人多不多呢?”来考察。选项分别为:“同村的同姓人士、同村的非同姓人士”,回答采用的是李克特量表,5级评定法,分为:“绝大多数不可信”、“多数可信”,“可信者与不可信者各半”、“多数可信”、“绝大多数可信”5个等级。

关于社区参与,我们选取问题“您对村委会日常工作和决策的关注程度是怎样的?”“您在上一次的村委会选举中有没有投过票”来考察。回答分为:“没有”、“有,但是因为村干部要求才去的”、“有,是自己自发主动去的”(分别记为1、2、3分);以及李克特量表,5级评定法,分为:“一点也不关注”、“不太关注”、“一般”、“比较关注”、“非常关注”。

为便于分析,我们首先采用sPssl3,0对以上各项进行因子分析,经斜交旋转后得到三个因子,结果如下所示,我们将他们分别命名为:“网络、互惠因子”、“信任因子”、以及“社区参与因子”。

再将这三个因子与农村社区文化状况进行相关分析。

我们看到,反映社会资本存量的这三个因子都与社区文化状况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三、思考和建议

(一)对农村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农村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文化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农村社区社会资本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内外的众多研究都已证明社会资本对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到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社区社会资本意味着其关系网络内的成员能够相互信任,并保持着密切的互惠交往和互动,因此它使成员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为摄取其中的隐性资源(如信息、技术、构思等)提供了便利,因而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目标的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离不开强大的资源支撑:社会关系网络把拥有不同资源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动员社会关系网络能为资源匮乏者带来各种各样的资源收益,因此,挖掘、利用农村社区的社会关系资本,能够克服新农村建设的资源瓶颈。

第二,农村社区社会资本还意味着社区成员间和谐交往,遵守规范,因此它是能够协调社区发展的剂,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目标的实现。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以村庄共识性规范的建立为前提条件。但是,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加快,在当前的农村社区,村民原有的规范意识以及村庄的治安秩序都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和破坏,因此积极建构农村社区的规范资本,能够有力推动农村社区和谐秩序的建立。

第三,农村社区社会资本也意味着其成员具有明确的“社区归属感”,即“在这一社区中,我们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它强化了社区成员的“我们”意识,推动了农村社区凝聚力和集体行动力的产生,因而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社区社会资本包括社区内的公众参与网络,如果农村社区建立起以各种社团和文化活动为载体的社区居民公共参与网络,那么村民在参与、交往的过程中就会逐渐产生互相信任感,并提高对集体利益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村庄公共事务,进而推动集体行动的产生,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

2,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增进农村社区的社会资本

从上述分析我们看到,“网络、互惠因子”和“社区参与因子”与农村社区文化状况具有最为显著的相关关系。

首先,构成“网络、互惠因子”的重要内容――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也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社区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是与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紧密相关的,作为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社区基础,缺少了这个基础,社区就成了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的纯地域性概念。频繁的社会交往和密切的社会关系是确立社会文化价值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条件。促进社会交往和强化社会关系的基本途径是开展社区中的“共同活动”。社区成员只有在共同的社区活动中,才能增进交往,形成社会联系。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人们参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对增进农村社区社会资本、强化社区认同感、增进地缘关系和人际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其次,社区文化作为社区活动建设的具体方面,有利于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形式形成共同的文化趣味和文化价值取向进而形成广泛的社会参与,例如增加村民对村委会日常活动和决策的关心程度以及对村委会选举的参与程度等等。有利于使他们产生一种超越个体利益的公民精神和因参与了社会改造过程而生发的主体性,这对于使村民最终超越个体私利形成具有集体责任感和归属感的农村社区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关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首先,当前我国农村的社区文化建设十分匮乏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农村不是文化的荒漠,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农民不是没有文化的人群,他们中间卧虎藏龙。因而,新农村建设一方面要培育先进的农村文化,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即对一些农村的仪式、风俗、习惯、信仰要给予尊重和扶持,让这些传统优秀文化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并发挥新的贡献;而散布于广大农村的“乡土艺术家”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艺术养分直接来自于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是农村文化事业中最活跃的因子,培养和激励这些“乡土艺术家”,也有利于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

其次,应注重发展“第三部门”性质的文化中介组织,如俱乐部、协会、培训班等等。在社区建设尚存在政府行政行为时,社区事务和生活必然存在政府全面而具体地介入,这固然可以起到政治整合的作用,但却占据了“第三部门”本来就不多的生长空间。而根据以往的经验研究,社团参与是影响社会资本存量的重要因素。帕特南在很大程度上也把社会成员对社团的参与看作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

农村社区的定义范文4

1正确理解农村社区的概念和特征

要想合理建设农村社区,首先需要正确理解社区的概念和内涵。来自互联网的资料显示,世界卫生组织于1974年给出的社区定义是:“社区是指一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彼此认识且互相来往,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每个成员均经由家庭、近邻、社区而融入更大的社区。”这项概念也揭示了社区的形成要素包括: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但人数多少才能形成一个社区并无定论,贵在适宜。社区人数过多将造成互动、管理困难,但人数太少就不能形成利益互惠的团体。第二,地理疆界。即通常是以地理的范围来界定社区的大小。第三,社会互动。即社区内居民由于生活所需彼此产生互动,社区通过不同的社会系统发挥功能,满足居民生活所需,建立社区规范。第四,社区认同。社区成员之间以共同语言、文化和风俗作为联系纽带并由此产生明确的归属感、结合感及“社区情结”。第五,社区层级。即社区有高低不同的层级之分,一个村落、一条街道、一个县、一个市,都可视为级别和规模不等的社区。农村社区是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的一种基本社区分类。与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社区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人们的居住和工作场所比较分散,人口密度较小,人们从事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农业,但新型农村社区也伴随一定规模的工商业、服务业活动。因此,认为农村社区唯大唯集中是好的观点或把农村社区化等同于工业化、城市化的观点实属偏颇,引人质疑。

2大拆大建的多村大合并社区建设模式不符合“两型”理念

大拆大建的多村大合并社区建设模式,主要是按照规划建设的要求,通过政府扶持、金融支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到新村建房,多个自然村整合为一个村,最终形成规模达数千人甚至上万人的大型农村社区。不可否认,这类社区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公共服务和管理等方面将享有一定的规模效益。但这种集中式大型社区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尤为严重,其弊端主要表现在:

2.1造成资源、资金的极大浪费

多村合并的农村社区必然伴随着大拆大建,在一拆一建中,大量资金、建材、土地、能源被浪费,给政府和农户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大约经历了三次建房。第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一大批农民有能力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再把昔日的土坯房、草房纷纷翻盖成砖瓦房;第二次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先富起来的部分农民盖起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平房、楼房;农村最大的建房出现在新世纪的近十年,大批农民外出打工,他们挣钱后首要做的事情就是回老家盖新房子,而且要盖面积大、装修讲究的楼房。可以说,我国农村民居的房龄大部分在20年之内,使用价值还很大,如果被拆除实在是一种浪费。而农民要在新社区里安一个新家的代价也很高。据业内人士估算,在当前价格水平下,建设和装修好一套规划区内的标准新房户均需投资15万元,这对于大部分农户来说是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对于政府来说,近年来在农村的修路、供水、架电、建沼气等方面已投入了大笔资金,拆除旧村就意味着政府的一部分投资将化为泡影;而新建社区还需要政府支付基础设施建设费、拆迁补偿款、旧村址复耕费、建房贷款贴息等大笔费用。仅是基础设施建设费一项就相当庞大:据有人初步估算,按照每个新型社区入住5000人计算,预计每个社区道路硬化、文化大院、自来水、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公益基础设施投入需要投资1000万元左右,人均2000元。从土地资源的耗费来看,有人认为对村庄宅基地进行合并整理后,可以减少民房占地,增加耕地和城乡建设用地。但很难说结果一定如此。因为大集中式的农村社区建设需要投入大面积地质地貌条件较好的土地资源,难免要占用现有的大片良田;旧宅基地的复耕不仅需要耗费资金,土壤的发育成熟也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居住在“巨无霸”型农村社区里的农民,每天需要到数公里外的田地去耕作,在生产生活方面会给农民带来诸多不便,也加剧了农村的能源浪费。

2.2对农村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2.2.1破坏农村的自然环境

在大规模兴建农村新社区的过程中需要耗用大量的黏土砖、沙石、水泥、石灰等建筑材料,将对农村的土地、河道带来严重破坏,同时这些建材在生产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能耗和污染。经过农民多年的管护,每个自然村落的内部和都形成了独特的动植物群落,形成了鸟语花香、树木蓊郁的美丽景观,然而伴随着旧村的搬迁和原址的被复垦,这些动植物群落将消失殆尽。

2.2.2破坏农村的社会文化环境

尽管我国历史上战乱频繁,民众流离迁徙,但农村不少自然村落的历史依然相当悠久,甚至可上溯至数百年、上千年。在时代传承中,每个村落都形成了独有的风俗习惯、村规民约、村史文化,很多村落有自己的祠堂、庙宇、祖坟、村志,而村落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也都留下了不同年代的文化痕迹。村庄搬迁合并后,意味着村庄的历史文脉被切断。而合并后的新社区要形成和谐融洽的新文化并非易事,相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伴随着不同派系群体间的文化摩擦和利益争斗。再者,多村大合并建社区涉及的拆迁、征地和房地产工程也极易激化社会矛盾和滋生腐败,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

2.2.3破坏农村的安全环境

相对分散的自然村落其实也是对病菌的一种自然隔离,而大集中式的农村社区极易导致人类、畜禽传染病的快速传播和大规模爆发,给农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危害。如果再从战争风险角度考虑,集中式农村大社区也为敌对方实施毁灭式集中打击提供了条件。因此,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视角来看大拆大建的多村大合并社区建设模式是不可取的,不应该成为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主导模式。但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加以适当应用,如由于干旱、风沙、盐碱、洪水、泥石流、山高谷险等生态环境问题不得不搬迁的村庄或散户,由于国家或地方大型工程建设引发的农村移民,郊区城市化后需要安置的失地农民等,可以考虑为这些农民建设集中型社区,但规模也不宜过大,以三四千人为上限。

农村社区的定义范文5

【关键词】新型乡村社区、广场景观、营造对策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背景下,我国新型乡村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乡村社区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广场景观作为新型农村社区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的场所。但目前,在乡村社区广场景观营造中,忽略了乡村景观特色。同时,也没有形成健全的乡村社区广场景观营造体系。因此,如何将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的营造与新型乡村社区建设相结合,成为新农村建设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相关概念界定

1.1新型乡村社区

“新型乡村社区”不同于传统的自发形成的社区,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共同体”,而是政府对社会发展建设统筹规划以及制度变迁产生的,是在政府主导下,按照城镇总体规划,破除原有自然村落的格局,建立的以农民为居住和生活主体的具有规划性特征的包含多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和现代化农民居住区。新型农村社区要求具有与城市社区一样的高度组织化管理和比较完备的社区服务体系,环境优美整洁、功能完备、管理有序,能够有效地为农村社会提供组织、管理和服务。

1.2乡村景观

本文中对乡村景观的定义,就是指乡村地区范围内,人类因生产、生活的需要,在地表之上叠加人类活动形成的人文景观以及自然景观的综合表现,既包括乡村人文景观,也包括乡村自然景观。

1.3乡村广场景观

乡村广场景观主要包括广场的整体规划布局和空间划分,景观构成要素的布局、外形、色彩和施工方面等,使得广场景观与周边的环境相适应,达到统一和协调的效果,使它既满足当地居民生活的需要,又体现乡土文化特色。

2、新型乡村社区背景下的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现状及问题

2.1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现状

2.1.1乡村社区广场景观构成

乡村社区广场景观构成主要包括建筑及构筑物景观、用地铺装景观、乡土自然景观以及服务设施景观。

建筑和构筑物景观一般是广场景观的主体,其性质决定了广场的类型。乡村社区广场景观中的建筑和构筑物景观大多体现了一种乡土文化,比如一些祭拜土神的城隍庙、村口土地庙,居民的传统习俗、民俗礼仪、祭祀、农事活动、婚丧礼仪等都在这类建筑和构筑物景观中进行。

用地铺装作为广场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广场景观中的使用效率很高。用地铺装景观不仅可以通过色彩、质感和线形的对比引导和揭示广场空间,还可以美化广场的环境。

自然乡土景观是新型乡村社区广场景观框架的基础。乡村社区景观通常是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依托,其整体形态是由乡村社区的自然环境决定的。

服务设施景观属于人文景观的范畴,是广场景观吸引人的重要构成之一。广场中的服务设施景观是依据广场的主题和环境来营造的,它的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精美华丽,雕梁画栋,整体感觉精致灵巧,从而形成广场景观色的部分。

2.1.2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特征

目前,一些乡村社区对原有的广场景观进行相应的保护和修复,维护其原有的公共空间。而大多数乡村社区广场景观是以新建的建筑为主要基础,并结合乡村社区原有的自然的乡土景观,形成硬质空间。但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部分乡村社区的广场景观并没有考虑乡村的实际情况,盲目营建,导致一些广场景观的利用率低下,并且没有发挥其功能作用。

2.2乡村社区广场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

2.2.1缺乏对原有乡村广场景观的利用和保护

由于缺少乡村景观保护意识,新乡村社区建设中原有广场景观遭受破坏。原本的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景观不见踪影,从而导致其形成的公共空间变成了消极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同时,新建的广场景观刻意对城市景观进行模仿,使得乡村景观的文化价值被逐渐淡忘,导致原有景观特色被破坏。

2.2.2广场景观各个构成要素无法协调统一

当前,大多数新型乡村社区在广场景观营造中,都比较随意。广场景观的规模和空间形式并没有考虑乡村社区的特点,形成与之格格不入的景观。并且,广场景观各个构成部分之间没有相互的联系,相互的搭配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缺乏场所精神。

2.2.3乡村社区广场景观营造中忽略乡土文化特色

不同的乡村社区应该呈现出不同的乡村景观特色。但一些营造策略往往具有很大程度上的随意性,缺乏对广场景观正确观念的指导,误导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的发展。在新型乡村社区建设中,都是盲目模仿城市景观,却往往忽视了自身具有的精神及文化价值,造成乡土文化的流失。

3、新型乡村社区背景下的乡村社区广场景观营造对策

3.1加强对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的保护意识

乡村居民大多不能对乡村社区广场景观有保护和利用意识,更不清楚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的价值所在。因此,应加强对农村居民的乡村广场景观价值的宣传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乡村广场景观营造不仅仅是改善生活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并引导当地居民加入到乡村广场景观营造的过程中,促进良好的乡村社区氛围的形成。

3.2构建合理的广场景观营造体系

在乡村社区广场景观营造中,应该充分考虑各个构成要素的特点,根据其不同的特征来进行相应的营造。

在建筑和构筑物景观方面,应该以维护与修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营造。对于那些有一定历史价值和地域特色的广场建筑景观应该保持其原来的风貌。对于新建的建筑物景观,应注重“现代化加乡土味”的建筑,即用现代建筑材料、现代建筑技术,建造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建筑。

在用地铺装景观方面,需要对用地铺装的材料和色彩进行选择,根据广场景观的不同分区和主题来进行适宜性的营造。

在自然乡土景观方面,应该使自然乡土景观能烘托广场景观。由于自然乡土景观,决定了广场景观的布局和空间形式,因此,在营造的过程中需使乡土自然景观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互补,同时,还有使其与广场景观其他构成要素相互联系,形成互补,从而使广场景观更加富有层次性,主次分明。

在服务设施景观方面,需要做到以形式上的创新和精致来突出广场的主题和场所精神。通过对其色彩、材料的选择,充分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寻找有人文典故的内容进行艺术加工,同时应具有创新的思维,使其能够起到强化空间环境和文化内涵的作用。

3.3体现乡村文化特色

需要严格控制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的规模,以科学合理的广场景观营造理论为指导,考虑乡村的环境特征,因地制宜,还需考虑乡村居民的心理、行为进行充分的研究,从规划设计层面有效地保护和继承乡村广场景观的固有风貌,使得地方特色随着乡村的更新改造而更加美好。

4、结语

乡村社区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广场景观则是人们生存的外部环境,只有好好保护广场景观的完整性和乡土文化特色,正确引导新型乡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公众的参与,才能有效的充分利用乡村景观资源,协调乡村社区广场景观和周边环境的关系,解决新型乡村社区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税伟、陈烈、任杰、张启春,国外乡村城市化研究的起源,进展与比较[J]世界地理研究,2005(1).

农村社区的定义范文6

关键词:社区文化;社区建设发展;参与;研究评述

随着“单位制”向“街居制”的转变,社区的功能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城市和城镇建设的步伐加快,随之相应的文化需求也不断提高。我国社区的发展速度远远将社区文化建设速度抛到后面,由于社区人们的生活品质离不开社区的文化建设。

一、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基本概况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区文化建设也开始发展起来,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者们就开始对我国城市社区文化的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与归纳,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可以概述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的基本概况。

(一)、研究方法:笔者者通过阅读32篇中文文献,大部分属于定性研究文章,仅有少数几篇属于定量研究文章。例如:殷小青[1](2008)以定性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城市社区资源配置不合理、文化教育功能弱化、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新型社区受传统社区束缚等。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优化配置社区资源、提高城市社区居民参与度,以及改革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问题。

斯琴高娃[2](2007)以新城区新华社区、铁路小区社区为例,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反应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社区、铁路小区社区的文化建设情况存在问题。主要表现有基础设施不健全、政府职能部门和基层部门之间职权明确、居民的社区意识与社区居民的参与较低等问题;之后给出建立多渠道的社区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大力宣传提高社区居民与辖区单位的参与率、积极完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注重社区文化建设和培养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等措施。

(二)、研究模式

一是针对社区文化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例如:夏峰华[3](2005)认为:单位制逐步变为社区制,不同职业背景的人聚集到了一起,让社区群众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满足人们对于文化和精神需要,形成适应社区的特有文化氛围。刘娴晴[4](1999)的观点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兼顾。应葵花[5](2007)则认为,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搞好社区文化产业、加强社区文化与制度化管理。周晨虹、马兆明[6](2006)认为从管理体制上进行完善。

二是典型社区经验介绍。董梁[7](2009)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拉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与特点,确立了拉萨城市社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原则与建设的途径,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彭阳[8](2009)以“长沙市岳麓区社区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概述了长沙市岳麓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和问题,并借鉴国内外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岳麓区实际情况,并用相关理论方法进一步阐述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关系。

(三)、嵌入式研究,此类研究的作者主要是从自己研究或工作的领域角度分析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袁懿[9](2004)、麦欣[10](2009)、李国霞[11](2004)等学者提出的发展建议主要是以下几点:充分做好社区调研工作;建立社区分馆;因地制宜,开展读者服务活动。徐海波(2009)、[12]李明翠[13](2009)等学者认为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具有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专业队伍优势,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网络技术等硬件优势。

王从江、赵立秋[14](2007)、郑文(2005)[15]等学者指出,互联网能有效地促进和改善社区文化沟通,同时他们也指出当前网络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消极的影响。

夏建中[16](2005)教授在《社区工作》一书中涉及到了社区教育这一内容,指出社区教育以培养和塑造有知识、有能力、以社区发展为己任的优秀公民为目标。高春凤[17](2009)在《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中认为在当前社区文化发展面临参与性低、设施缺乏等困难,社会工作介入可以帮助克服建设困境。

二、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针对社区文化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

1、社区文化的界定

文军[18](2001)等人认为,广义社区是特定区域内长期形成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而狭义社区是社区文化现象的集成。张凤玲[19](2007)在《社区管理》提出:广义社区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狭义社区指一定区域内聚居的人群的精神生活现象的总和。黄立营、王光[20](2008)从广义和狭义相结合的角度来理解城市社区文化。王燕[21](2010)认为社区文化包含物质生活条件、精神风貌、生活规范和社会团体组织等四项基本内容。刘鑫[22](2004)指是共同生活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存有相近的价值观念,认同意识的社会群体在物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因求知、求乐、求美、求安等需要而进行的社会性精神文化活动。

以上学者观点虽不相同但是存在着一定的共性方面,例如:都是围绕社区文化的构成要素以及社区特征两个角度进行定义的,从文化的地域性、多元性、人文性和共享性等方面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说明。基于前人定义,笔者也简单的将社区文化定义为:在特定的地域内的人们,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行为模式、公共道德等文化现象的集合。

2、社区文化的分类

(1)、社区文化的内容上分,唐浩和徐艳芳[23]认为可分为社区传统文化、社区公益文化、社区娱乐文化、社区个性文化。

a.社区传统文化社区

传统文化社区体现了不同传统的文化特点,具有居民文化意识、历史传承和行为习惯等文化传统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具有社区特色的民间艺术,社区传统形态的文化素质,和有社区文化建设产生的价值取向等。

b.社区公益文化

一般由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作为依托,为全社区成员服务的社会性文化活动,且具有群众性与非盈利性的特征。社区公益文化不仅能体现社区的综合实力和综合发展水平,而且是促进邻里交往和增强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基础。

c.社区娱乐文化

以娱乐场所为依托,带有盈利性特征。为社区成员的日常活动提供了多重选择,也是社区文化普遍性的基础部分,也成为社区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同时对于社区文化建设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d.社区个性文化

通过居民生活的集合体,体现社区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社区文化的艺术水平上,由于社区居民的知识与专业结构是多样的所以社区个性形象特征也是具有个性化的。

(二)从社区文化的建设发展

张雪[24]认为社区文化建设不仅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还包括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起而受到关注的。而且就目前来说,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要明显滞后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沈丽丽[25](2009)观点是用“地方性知识”的视角研究这一问题,张刚[3](2001)从建设新农村和提高农村软实力的角度研究。

1.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是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孙晓刚[26](2008)认为和谐的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表现出宣传、凝聚、教育、娱乐、调节功能。王燕[27](2010)则认为:1.“社区精神” 由社区文化营造,通过提高居民的精神境界,从而去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感情;2.社区文化的提高有助于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是社区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隋鹏[11](2009)的观点是:1.社区人口结构性变迁的需要; 2.城市化速度加快与管理任务加重的需要; 3.改善社区状况的需要;4.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5.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需要。陈颜[12]认为,城市社区文化不但是城市文明的载体而且也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城市文明与城市文化发展重要标志,更是深化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举措。

2.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

鄂忠群[28](2010)认为:财政用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投资的数额应该增加。虽然近几年投资有所增加,但是还是远远不够。严重地制约着城市社区文化的大发展。王光[29](2008)认为.传统社区建设管理体制的束缚、城市社区资源配置不合理、城市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社区文化建设队伍不稳定等。孙娜[14]认为:社区居民文化活动积极性社与参与性不高,这使得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有所下降。陈宇秦30(2008)则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只停留在一般的社区文艺活动层面,这种一般的文艺活动只在开始时具有吸引力。久而久之,人们对此会产生厌恶感,从而不愿参加。

三、总结与展望

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对于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以及发展建议都做了比较好的探索分析,为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借鉴。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1、在做学术研究中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谨记切勿固步自封,而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不断探索出一些有利的新兴因素,它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为促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

2、研究角度多,分析细致。目前虽然仍有学者做笼统的研究,但是已经有许多学者开始分角度研究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例如:从政府角度、高校角度、图书馆角度、网络角度等。大多研究细致,能够提出比较有意义的建议,能够促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3、研究内容较为全面。对于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意义、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发展建议。有的文章还会涉及到对问题可行性的分析,研究相对来说较为全面。

笔者发现目前研究中,在取得成就的同时,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表现为以下几点:

1、在研究方法上,定性研究的文章比例较大,定量研究的文章比例较小。

目前学者对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缺乏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多为理论研究且成果现实利用价值不大。现有的研究往往泛泛而谈不够细化,没有将城市社区有系统的分类。

2、虽然研究关注到了一些新兴因素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但是研究尚不深入,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例如:网络因素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文章,对于新兴社区网上小区的研究少之又少。

3、重城市轻农村。目前关于社区研究的文章,主要针对的是城市社区。而对农村社区文化研究寥寥无几。而社区文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是城市与农村文化建设缺一不可的。

4、交叉学科的研究需要丰富,现有的研究中嵌入式研究较少。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丰富研究的多元化。(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殷小青:《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2008.09.

[2]斯琴高娃;《呼和浩特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

[3]夏峰华.浅谈“以人为本”的新型社区文化构建[J].社会科学家,2005,(6):143-145

[4]刘娴睛:《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发展中的定位>。

[5]应葵花:《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探微》,《滁州学院学报》,2007.(3)。

[5]周晨虹、马兆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其转型》,《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6]董梁;《拉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大学学报,2009,(5)。

[7]彭阳《长沙市岳麓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3

[8]袁懿.图书馆在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功能[J].图书情报.2004(2):90

[9]麦欣.公共图书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大有可为[J].继续教育研究.2004(6):93―95

[10]李国霞.公共图书馆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9,29(1):13―15.

[11]徐海波.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0):32―33

[12]李明翠.地方院校图书馆与现代城市社区文化建设[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9(3):70―72.

[13]王从江,赵立秋.互联网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J].学习与探索.2007(3):47―49.

[14]郑文.互联网与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5.(1) :167―168.

[15]斯琴高娃;《呼和浩特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夏峰华.浅谈“以人为本”的新型社区文化构建[J].社会科学家,2005,(6):143-145

[16]刘娴睛:《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发展中的定位>。

[17]周晨虹、马兆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其转型》,《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18]董梁;《拉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大学学报,2009,(5)。

[19]彭阳《长沙市岳麓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3

[20]袁懿.图书馆在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功能[J].图书情报.2004(2):90

[21]麦欣.公共图书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大有可为[J].继续教育研究.2004(6):93―95

[22]李国霞.公共图书馆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9,29(1):13―15.

[23]徐海波.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0):32―331.

[24]李明翠.地方院校图书馆与现代城市社区文化建设[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9(3):70―72.

[25]王从江,赵立秋.互联网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J].学习与探索.2007(3):47―49.

[26]郑文.互联网与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5.(1) :167―168.

[27]沈丽丽:《基于“地方性知识”视角的转型期乡村社区文化建设》。《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8]孙晓刚:《论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南方论坛》,2008.(6)

[29]王燕: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207

[30]鄂忠群:关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理论观察,2010,(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