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美术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美术理论

小学美术理论范文1

关键词:建构主义;情境;协作;创新;意义建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风靡全球。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时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基于这些理论,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及美术学科的教学,可以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我们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唤醒学生的体验,在既有经验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行新知的积极建构。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喜爱学习,学会学习,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善于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境,从而激发其学习美术的兴趣。

当前,现代教育媒体是创设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它灵活、直观、生动而高效,打破了传统美术课“一张纸一支笔”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把书本的信息通过视听手段,有声有色地再现于学生眼前。学生通过生动的情境,获得一种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受,全神贯注地参与学习。如,在教学《蚂蚁搬家》(湘美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中,课件展示和教师的配音:“轰隆隆咔嚓嚓,电闪雷鸣叫人怕。快要下雨了,你们猜蚂蚁王国里最着急做的是什么?蚂蚁家里都有什么呢?它们是怎样搬家的呢?”课件的音效和动画效果让学生似蚂蚁般着急,这时再出示一大包美食,让学生戴着蚂蚁头饰表演搬家的动作与情景,更使课堂气氛推向,孩子们精彩投入地表演,之后兴致高涨地作画,张张画面显示的是孩子们美好的思想和愉悦的心情!

二、自主协作,让学生主动学习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是通过操作活动而建成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习,学生是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协作、会话等方式进行主动意义的建构。

我们美术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从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如果有人问孩子最感兴趣、最快乐的事是什么?答案是一致的――玩!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如果我们能巧妙地把最快乐的事和最重要的学习联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玩中学,变被动为主动,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的过程。学习中,学员们彼此进行沟通交流、分享资源和信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对新知进行意义协商。例如,在教学《大嘴巴》(湘美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中,折“东南西北”是重点,其中如何粘合成嘴巴是关键。我让学生分组先进行“东南西北”游戏,尝试制作成大嘴巴,再合作装饰大嘴巴。学生独立探索,在小组中协商、讨论,最终完成对所学技能的意义建构。

三、鼓励创新,让学生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培养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能力。相比较其他学科,美术更注重独创性。不同的人在接受同样的外部信息时,会有不同的内心体验和解决策略。

在美术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占有信息资源,为学生感受情境、探索发现、验证假设、建构意义提供丰富的、有价值的多媒体形式的信息资源,领悟所学内容主题的情感基调及基本内涵,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创造力研究并向他人表达信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达到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由于孩子所观察到的世界与成人有许多的差异,我们要充分肯定他们充满激情、富有想象力的作品,鼓励他们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体会、感受和认识。衡量儿童画的标准,应持着一颗“童心”,不应以成人的标准横加指责或求全责备。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学生的画是他们真情实感的表达。学生完成美术作业的过程是对新知识独特建构的过程,当他们完成作业之后等待的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没有成功的快乐,更谈不上激励的力量了。

总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者,大胆地引进和创新,积极开发学习资源,探索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理论范文2

关键词:艺术综合化;美术教学;理论探讨;设想

现行的中小学美术教学常常陷入孤芳自赏的漩涡中不能自拔,即过分突出美术自身,而忽略了音乐、文学等其他艺术的有效配合及渗透,其表现出来的自我中心意识及缺乏必要的包容性,是学生整体审美能力和综合美育素养不能尽快提高的障碍所在。构建艺术综合化的美术课堂,遵循艺术共通的规律,掌握共同的美学原则,引入音乐、文学等艺术“活水”,使课堂自然散发出艺术芬芳,是解放美术课堂教学的极好尝试,或者说是必然的方向和目标。

一、揭开神秘的面纱――古今中外对艺术融合的认识及启示

艺术综合化的美术教学似乎有些陌生,其实只要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浏览一下古今中外对艺术融合方面的认识与实践,那么,我们深切感受到的将不是恐慌和畏惧,而应该是对先驱们卓越眼光的赞叹和艺术教育亟待融合的压力。

1.重新认识“美术”概念后给予的启示

“美术”这个专门名词,它起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文学、戏剧、音乐等。直到现在,在欧美拉丁语系国家,“art”既作“艺术”解,又作“美术”解。连最先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之说的先生,早期运用“美术”这个术语时,也包括诗歌和音乐。由此可见,美术和艺术原本的关系就是血肉相连的、密不可分的。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自然地把艺术融合起来,去观赏、去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并运用综合艺术去挖掘、去创造到处洋溢着美的作品,例如在戏剧、电影、小品等艺术作品。这说明这样一个事实:艺术间的融合是现实的、可行的甚至是极为需要的,我们肯定可以找到中小学美术课堂融合其他艺术的有效途径。

2.我国古代就注重艺术间的融合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宝,它以鲜明的艺术特色闪耀在世界的东方。纵观国画的发展史,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能发现,自从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开始,国画便讲究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国画与诗词配合抒发感情,所以诗情画意成了中国画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而对照一下现行单兵作战的美术教学,我们不得不去反省这个问题:中国古代的美术就追求艺术融合,难道当下的美术课堂教学还应画地为牢、唯我独尊吗?

3.当代学者对综合艺术教学的阐述

在对综合艺术教学的研究中,当代许多有识之士对此作了深刻精彩的阐述,并为艺术化美术课堂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基础。美国学者霍斯曼指出:“就像语言教学能把听、说、读、写综合起来一样,艺术教学也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等融为一体。”大连的孙永惠老师则认为:“音乐与美术都是艺术学科,两种艺术语言在心理时空中有互相渗透、互相交流的作用。运用音乐语言启发联想、感染情绪、幻想意境,在音乐中寻求画意的教学方法,适合于美术教学的各个阶段。”众多艺术家和学者对综合艺术教学富有远见的见解,已经给美术教学指明了方向和出路,值得关注。

二、聆听时代的心声――构建艺术化美术课堂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美术课堂教学不能画地为牢,任何高筑城墙拒优秀的艺术于千里之外而试图搞自我完美的“理想”,最终会演变成偏激、落后与愚昧。

1.课程综合化是时展的趋势所向,美术教育必然要顺应潮流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为此,本标准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由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适当地渗透音乐、文学等艺术不仅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更符合时展的趋势。

2.孩子迫切需要各种艺术的共同沐浴,美术教学应当与其他艺术整合

当前的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相互交叉不够,缺乏整合。例如,作为审美教育的主体――艺术教育的各学科之间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倾向,课堂教学均为本学科内容,把其他艺术均排挤在外,这是一种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教育观,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为此,《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当前美术教育教学进行了解剖和反思:“……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以上表述中,大家均可充分体会到深深的忧虑之情,其目标就是想尽快改变这种自我封闭的状况,并对开展综合艺术教学寄以希望。

3.艺术化课堂有助于形成整体性的审美效应,具有科学性、现实性

美术、音乐和文学艺术的共同之处就是都具有审美的功能,它们都能唤起爱美的天性,激发审美的情感,都能够在审美活动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品行,丰富人的思想,提高人的觉悟,拓宽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智力。若能恰到好处地把这三者结合在一起,那么它们会产生整体性的审美效应。例如,优美的音乐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涌现,与美术碰撞在一起会勾起表达的欲望,摩擦出创作灵感的火花;而文学的导入,能引发孩子们翩翩的思绪,唤起丰富的联想,与美丽的画面一道组成意境深远、情趣横生的画卷。艺术的融合会使美术课堂教学增添意料不到的情趣,闪烁出激情四溢的光泽。

4.艺术化课堂强调环境的情感教育,着眼于人的自我长远发展

心理学告诉我们,美术、音乐与文学之间有共同的审美要素――情感,它们三者都可以深深地打动心灵,都会唤起强烈的情感体验。而三者之间又可以相互沟通、相互迁移,即艺术间具有“移情作用”。俗语说“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三石”激起的该是滔天的情感巨浪,只有建立在强烈情感上的艺术教育才能培养孩子的后天的、显在的、广义的种种能力,它不追逐短期的效益却在意孩子的长远发展,而艺术化美术课堂教学显然是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和赫伯特・里得都有着相似的看法,“在艺术教学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指非专业美术教学)。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成。”

三、穿越艺术的栅栏――综合化美术课堂的“五化”策略

近年来,笔者对综合艺术教育进行了大胆尝试,并取得明显成效。实践表明,推行“五化”并举的践行策略,是有效实施和推进艺术化美术课堂的关键所在,是其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创新动力。

1.教育目标综合化

艺术化美术课堂致力于:以美术教育为主体,全方位渗透音乐、文学艺术,使课堂教学充满艺术氛围,以情感人,以境育人,引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情感体验,使音乐、文学艺术融合到美术教育的情境中,从而使艺术之间相互支持并强化,让多种艺术在孩子们的心灵中自然融洽地得以沟通并吸收,促进个人的最大限度发展。

2.教学内容校本化

以浙教版中小学美术教材为主,人美版、苏美版为辅助教材,适时融入音乐、文学等艺术,增加比较容易融合的本土文化内容,使教学内容尽可能地适应艺术化课堂教学的需要。

3.教学过程艺术化

美术课堂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绘画与创造,在美丽的文学诗篇中想象其中诱人的画面,诗中有画,乐下生境,思中构画,情境交融,最终美不胜收。

4.教学手段现代化

尽可能地采用微视频、微课教学甚至电脑示例教学,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成为融合各种艺术的一座宽阔的桥梁,使学生的视觉、听觉都得到更为出色的“享受”。

5.教学思想多元化

在教学中,要主动关注当前美术教育发展动态,积极关怀每个儿童的生命,让学生在“听”“赏”“议”中发现美、体验美,然后创造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教学呈现多元化和开放性。

“艺术的分化和复合都是一种发展,在发展中开拓了对艺术的认识,更新了艺术的观念。”所以,只要找出艺术间共同的美学原则,遵循共通的内在规律,用深邃的智慧目光去找寻艺术融合点,推崇艺术的整体熏陶,着眼人的持续发展,那么构建艺术化美术课堂就不会停留在闲余之际泛泛而谈的设想,而会成为需要付出努力且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小学美术理论范文3

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培养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小学除了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外,更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课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小学美术课教学必须要不断进行创新,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简单来讲就是说要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自身的创造能力,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一、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就会自己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不断地努力去探索相关的知识,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小学美术教学同样如此。在小学美术课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要熟练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并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然后,将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地位上,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最后,引导学生大胆的进行思考创新,打破以往的思维方法。比方说在进行《撕纸――动物头像》这一课程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在教学的开始阶段,直接询问学生:“有哪位同学会做手影动物?”这时有的学生就会鼓起勇气表演自己知道的手影动物,其他同学的兴趣也一下被带动了起来。这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表演的动物,一边用纸撕这种动物,一边讲解撕纸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表演欲望和能力。

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善于利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小学美术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从而使学生自己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悬念的巧妙设置可以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最大化的激发,而传统美术课堂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使整个课堂教学变得非常呆板和紧张,而且会使学生丧失对美术课的兴趣。比方说在进行《绿色和紫色的画》这一部分的教学时,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观察一些以绿色和紫色为主题的画,然后引导学生“你们知道绿色和紫色这两种颜色是由红、黄、蓝这三种颜色中的哪两种颜色调和而成的吗?”“谁可以帮我调出这两种颜色呢?”这时老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黄、蓝三种颜色,学生们都会跃跃欲试,争着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最后通过自己的双手找到了最终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自己主动的参与到美术课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

三、不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美术课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且还能够拓展学生的发展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只有经过长期不断的绘画实践,才能将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说生活实践才是学生绘画的主要源头。在小学美术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去观看和感受这个世界,从而开拓学生的大脑思维,让学生从无意性和情绪性朝着有意性和理性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知识和资料,为自己新的创作做好铺垫,并在实践中开拓自己的新思维,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四、不断在生活中追逐创作源泉

在小学美术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经验积累都是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可以培养学生不断积累生活经验,获得经验知识和资料。要让学生亲身去接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获得认识和感触。例如,在小学美术交通工具这节课,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有的学生的作品上出现很多的抹擦的痕迹,还有的学生干脆不画了,坐在那里发呆。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开始画,这时教师告诉学生平时在生活中都看到哪些交通工具,学生们就争先恐后的回答,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绘画生活中他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这时学生们都开动脑筋,展开想象力,大胆地去尝试绘画交通工具,开发并提高学生们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去体验和感受,达到创造美的目标。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去教室外面实地写生,让学生们去感受一下生活当中的超市、商店、购物广场等,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追逐写作的源泉,让学生把看到和感受到的都用画家的眼光去感受它,感觉生活一下子是一幅完整的画。学生在走进环境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感悟能力增强了,绘画能力也就提高了。

五、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的基本源泉。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而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并在不断的想象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比如,在进行《想象中的机器人》这一课程的教学时,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思考一下机器人都有哪些功能,给学生创造一个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和想象,同时学生得到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这时老师可以拿出几个准备好的机器人玩具,告诉学生这些机器人的不同功能,最后,老师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机器人造型,通过老师的引导以及学生自己的想象,最后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图画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同时,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学生变为机械的接受器,而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体作用,激发其学习兴趣,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打胆想象、充分应用,从而培养、发展、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维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玉霞.小学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J\].新一代(下半月),2013,(10).

小学美术理论范文4

1.开发利用学校资源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学生成长和生活的地方,更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窗口,因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一方面,其整体布局、环境布置等都经过了精巧的构思,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因而都具有很好的美学价值;另一方面,其图书馆中的各类美术书籍、幻灯片、光盘及计算机软件中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这些都为我们开发和利用学校资源提供了很好的便利。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能力较差,缺少必要的发现美、欣赏美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他们对学校中的一些富于美感的东西往往熟视无睹。但是如果我们深入钻研教材,在教学中把美术教学内容与学校相关资源紧密结合起来,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甚至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教学第五册的《 对称美,秩序美 》(凤凰国标版教材,下同)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弄清两者的概念:左右或上下重复而对应,叫做对称;事物依一种规律井然有序地存在,叫做秩序。然后让他们通过观察人体、蝴蝶、楼梯等,初步感知对称美和秩序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使复杂纷繁的世界避免了杂乱无序,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此基础上,笔者带领大家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内有序排列的教室,笔直宽敞的大道和重复出现的栏杆雕刻,深入感受其间的对称美和秩序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纷纷运用所学的知识,寻找、解读校园内体现对称美和秩序美的景观。这样做有效地巩固了课堂知识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2.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 课程标准 》指出:“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他们的环境意识、社会意识和生命意识。”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都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那高耸险峻的山峰,波涛滚滚的江河,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原野……无不充满勃勃生机――它们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线条、形状、色彩和肌理之美,更感受到了大自然那强大的、神奇的、无限的生命力。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可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教学第七册的《 近大远小 》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出校园,带到公路旁、河流边、小巷里,让他们感受近宽远窄;也可以把他们带到高山上、大楼顶、旷野中,让他们感受近大远小。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懂得了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和绘画方法,而且获得了自主发现、感受自然之美的意识和能力。

3.开发利用社会资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欣欣向荣,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为我们营造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而各种文体活动、节日庆典、纪念日及影视、戏剧、民族与民间艺术以及人类文化的遗物、遗存等,更是宝贵的美术教学社会资源。如果我们能在美术教学中开发和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就会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幸福美好,感受到社会的巨大变化,并激发他们创造新生活的愿望和热情,同时还能彰显地方美术教育特色。

例如,在教学第八册的《 环境小设施 》时,我们可以先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街头的书报亭、候车亭、公用电话亭、银行取款处等,引导他们从功能性和观赏性两方面来认识它们――在认识它们的实用性的同时,感受它们漂亮有趣和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特点,使学生在享受审美乐趣的同时,产生自觉保护这些环境小设施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回到教室,根据自己刚才的观察,动手进行创作。在创作时,笔者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适当的改进,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4.开发利用网络资源

《 课程标准 》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他们主动检索美术信息,利用数码相机和计算机创作美术作品,互动交流”。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促进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海量的网络资源极大地弥补了教科书信息量不足的缺憾。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遨游网络世界,可使学生通过欣赏名家名作来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能力,通过浏览中外艺术史来感受中国艺术和世界艺术的发展历程,通过阅读著名美术家自强不息的故事来激发自己勤奋学习,通过利用计算机创作美术作品来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第十一册的《 中国青铜艺术 》时,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完成课堂教学后,笔者布置学生回家上网搜集我国古代的、在世界享有盛誉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的相关知识,在班级进行交流。通过上网了解这些青铜器的知识,可使大家充分地认识到它们的悠久历史和重要价值;通过进一步的课堂交流,可使学生互相补充,强化认识。这一搜集和交流的过程,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增进了他们对我国古代青铜艺术的深入了解,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小学美术理论范文5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观察能力

一、在观察方法上采用整体观察与细致观察相结合

美术作为一门极有创造性的与想象力的学科,在课堂教育中要注意基本观察方法的正确与系统的培养,这样才能为之后的自我创作打下基础,避免“有口难言”。可以说教会学生观察一幅范画或作品,是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视觉是有选择性的,所以教师不但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而且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并且将不同的方法加以结合,才能达到较好的观察效果。

(一)从整体上进行观察

第一,用审美的观点对美点进行观察。教师在出示范画或学生作品时,要引导学生观察物象的美点。如,观察一幅范画,要注意体会画面构图相互搭配简繁有度的美;观察一处静物,要使学生感受线条与光线所构成的画面之美;观察一处静景,色彩的美感,要让学生看到各种颜色相互映衬配合所体现的美。

第二,先形状后色彩地观察。形状是人类识别物体的基础,也是造型或者造型艺术的基础,无论是观察还是表现,是工艺还是绘画,首先是形状然后才是色彩。儿童对色彩的偏爱选择性,使其在观察物象时往往首先被色彩吸引,而忽略形状。因此,笔者在指导学生观察时,首先要求学生观察物象的形状,在画出或制作出形状之后,再考虑色彩。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随着其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的。从总体要求上,要由低到高、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只要教师重视培养、认真教学,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提高观察能力。

(二)从局部上进行观察

第一,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包括物象的大小、比例、位置与相互关系的比较,形象特征的比较,还有各种色彩的比较。区分各种色彩的不同,区分色度、彩度与明度的不同,区分色彩冷暖倾向及冷暖程度,“笔有润枯”、“墨分五色”的韵味,这些都是通过比较观察进行的。

第二,用持续的方法进行观察。例如:同样一处景色,它在中午和傍晚两个不同时间的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景象;同样一处静物,环境不同,所呈现的内容也有所差异。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样的例子,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三)两种观察方法相结合

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多时候会对所要观察的事物有偏好性的观察,例如某种特殊的色彩,或者特殊的形状,有的时候就会局部性的影响学生的观察。而另一方面的情况,就是由于学生在观察时至看到了整体效果,而对细节一带而过,导致作品的粗糙和不完善。这个时候,整体观察与局部观察相结合,就成为了在方法上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认为,例如默画,就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学生观察能力、促使学生整体观察与局部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二、在教育方法上采取课堂学习与室外写生相结合的方法

课堂教育是美术教育的基础环节,也是学生基本功的学习与基本素质的养成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户外写生是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中学习美术的一种特有方式,在美术学习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它是锻炼绘画造型能力的基本方法,也是美术创作的源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搜尽奇峰打草稿”更是画家坚持写生获得灵感的写照。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虽然有别于专业的美术学习,但也需要通过对美术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发展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户外写生让学生感受美术学习的特有乐趣,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以发展,让学生的绘画构图能力得到提高,提高学生对绘画空间的处理能力,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然而户外写生绝不是要将学生放任,任他们自我发挥,而是要将户外写生与课堂所教授的方法内容结合起来,在完成有意义的写生活动的同时,完成有巩固与应用的课堂延伸。户外写生是对学生构图的考验,首先会遇到画什么,从哪个角度画等问题,此时教师可以作适当的示范讲解,指导学生取景时选择自己认为景物中最美最动人的部分。可以用取景框来选择景物,应该让学生明确构图中要有一个吸引观众最大注意力的视觉中心。但自然景物并非如静物写生可以自行摆设,景物中往往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就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构思进行一定的取舍,突出画面的主题,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取景的过程是一个观察能力的探索锻炼过程,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渗透对观察能力的引导,如色彩、线条、形状、布局、细节等基本要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在课外与其他学科教育相结合

美术教育是一项极具人文特质的教学,表面看起来与其他学科没有什么过多的关联,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以及传统课业压力的增加,美术课在很多学校的日常教学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甚至美术课常常被用来充当自习课,以便学生完成其他应考科目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更是困难重重。然而学科间整合或统整,是现代教育理念,亦是美术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美术学习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美术领域中。我们可以尝试在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架起桥梁,通过结合其它学科部分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在新情景中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例如在低年级《自然科学》教材中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并观察和记录种子发芽、芽长成苗的各种变化情况的课程设置。这样的例子就充分展示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可能性。在我们的教学方法与办学思维上,真切认识到美术教学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让美术教学走出困境,才能使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获得长期有效的发展。

四、结语

观察能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是当儿童心理活动的有意性达到一定水平时产生的高级知觉活动能力。它不只是单纯知觉问题,而是包含着理解、思考,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在美术课的教学中,教育者要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能力为主要任务进行教学,并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尤为重要,值得在教学中推广。

参考文献:

[1]蔡月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学周刊C版,2014,(10):183-183.

小学美术理论范文6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已被广泛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但是,有些问题日益突显。如:“丰富多彩且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影响了学科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为迎合学生偏好却忽略了课程教学目标;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互动等。”[1]那么,如何才能让形式与思想、技术与应用、理论与育人、教学方法与教学规律更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倍增呢?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对其课程进行艺术化处理。当然,这种艺术化处理不仅指课件设计层面的艺术化,更指教学理念层次的艺术化。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艺术的内涵

当前,理论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艺术的理解,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教学方法上的艺术;二是教学风格上的艺术。可以肯定,无论是教学方法艺术还是教学风格艺术,都忽略了教育理念的发展与创新对课程的决定性意义,回避或淡化师生的思想情感基础,师生被当作是传授与接收的机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艺术应以师生的思想情感为基础,以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创新为指导,以多媒体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为媒介,使其教学创新在酝酿、呈现和表达阶段实现有机协调,是教学的一种理想境界。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艺术强调的是教学创新在酝酿、呈现和表达阶段的有机协调;它是创造美、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它是政治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艺术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艺术源自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基于特殊的目标要求、面对复杂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艺术内在要求其应超越于技术,表现出活动主体的创造性,它抵制技术层面的复制,倡导艺术是不可复制的。而且,这种艺术化也内在地要求其要融入参与者的思想情感。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艺术内在于其活动的创造性,并且要融入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活动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它以思想情感为基础。以情感为基础要求信息的加工、处理与传输的艺术化形式。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已向我们揭示了传统的“灌输”教育的种种弊端。它不仅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在教室里扼杀了个人的尊严、价值”的行为[2]。因此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艺术化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倡导人文关怀、彰显个性自由的呼唤。

教学中,教育工作者面对差异化的教学对象,由于他们的专业知识背景、认知结构和非理性表达方式的差异,即使是相同的内容,也要求教师以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去表达。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同样的表达在不同的专业学生中会产生不一样的效应。差异化的教学对象使得创新性教学在任何环节都显得尤其重要。

对象的差异性伴有环境的复杂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尤其是隐性环境中存在着“隐性艺术化不够的问题”[3]。其实,不管是显性环境还是隐性环境,宏观还是微观,大家在其艺术化方面的重视程度都显得不足,环境之间相悖并存,甚至于相互冲突。有时,再“艺术化”的理论说教也抵不过一个社会事件的影响力,在教学探索中,很多教育者都表达过这样的无奈。可见,环境的复杂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育中应夯实其艺术基石。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艺术化的现实途径

基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艺术内涵的理解,依据其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提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的深层理念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完善其艺术化理念呢?做好三方面的转化应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即在多媒体教学中应注重将教学理论转化为育人理念;将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将理论语言转化成教学语言等。

(一)教学理论转化为育人理念,呈现创造美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以,教育教学需要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当然,它在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时,还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创新,因此说,只有不断创新的科学教育教学,理论才能促使其长足发展。

面对教学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其解决之道应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教学中,首先要求教师应做个孜孜不倦的理论研究者,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持续不断地在教学中践行先进的教学理念。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在育人,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其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重在育人是其应有之义,所以科学的教学理论转化为育人理念应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内在要求。在多媒体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现育人理念的贯彻呢?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授课中第一要做到思想育人,即有意安排教学内容的理论碰撞,让科学的理论放射光芒。第二是辩论育人,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讨论或辩论,让他们做一个思考者而不是一个“留声器”。第三是实践育人,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道德与法律在实践中的意义和可能存在的困境,使他们对相关内容有更加丰富和直观的理解。如果这些育人方法能和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激情,并能实现师生在教学互动中的情感交流,从而克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育人层面收效甚微的窘境。

(二)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实现内容美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许多学者和专家都提出了自己别具一格的解决方案,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不少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地方。据笔者了解,很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压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时的情况,拿“基础”课的课堂教学学时讲,有的高校实际教学学时都不到三十个,用如此短的课堂课时,按课程体系,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主导与教学主体的良好互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事。那么,“按章教学”的教学思路能行得通吗?可以肯定地说, “按章教学”的教学思路对有的高校来说也是不切实际的[4]。所以,面对现实情况,教师应将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艺术蜕变是现实的必然要求。

教学艺术依赖于教学美的全方位呈现,而其中的基础是内容的科学美,同时,教学体系应建立在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之上。教师在应对实际课时压缩、教学要求提高的现实中,应深度挖掘所授内容的科学性;展现其艺术性;不断超越功利,追求并满足个性自由,充满激情地创造,实现教与学的和谐。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应重新编排教材内容的内在合理逻辑,从而突破学时限制,使内容丰满,教学艺术充分展现,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基础”课中,我们可以将绪论第一节“适应人生的新阶段”,第一章的“理想与信念”和第六章第二节的“大学生择业与创业”的内容联系起来讲授。其联系的内在合理逻辑表现在:个人追求各自的理想与信念时必然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人生问题,学会适应,坚定信念,立足现实,是通往个人实现理想的必经之路。具体的课件制作可用“问题”(这里的问题是指大学新生常常会碰到的常见问题)来引导教学,“问题教学”不仅能吸引学生,也能为教学的艺术性做好铺垫。

(三)理论语言转化成教学语言,体现形式美

教学艺术呈现不仅需要科学美的内容,还需要语言美的包装。教科书中的语言是高度理论化、概括性语言,它们虽很严密,但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也使许多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所以,理论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是一堂成功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运用其幽默、机智的语言,投入真挚情感化的教学语言,其合理运用往往能起到出奇制胜的教学效果。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解教师刻板的形象;化解学生对课程枯燥乏味的错误认识,甚至能改变学生对课程地位的固有心理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