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母婴护理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母婴护理培训范文1
定期参加当地妇幼所会议,明确当前工作要求和计划,接受相关培训和业务指导。
每周1次早孕门诊:从确诊怀孕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时开始,具体包括:①为户籍在本社区的孕妇或居住在本社区的外来孕妇(孕12周内)建立《孕产妇健康手册》;②为建册孕妇提供孕期营养及保健指导,并督促其于怀孕16周开始进行正规的产前检查;③发通知给建册孕妇并要求其至妇幼所孕妇学校听课。
于预产期前2周电话联系本社区已建册孕妇,了解有无分娩,并提醒未分娩者注意临产征兆,于产后及时联系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对已分娩出院的产妇进行上门产后访视,共2次(第1次距出院3~7天):①上门前备齐所需物品。②产后访视,包括测母婴体温,检查产妇、子宫收缩及伤口情况,检查婴儿头、皮肤、五官、心肺、腹脐、四肢、等情况,并询问产妇恶露、婴儿排便及哺乳情况。③提供有关环境卫生,有关产妇的母乳喂养、营养、个人卫生、产后活动、避孕措施,以及有关婴儿的喂养、沐浴、口腔护理、脐部护理、臀部护理、皮肤护理、尿布护理、保暖等指导,回答养育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时纠正错误。④督促新生儿满月体检及预防接种事宜,督促产后42天至分娩医院进行餐后检查。⑤预约下次产后访视时间。⑥将检查结果记录在相关的登记表中。⑦第2次产后访视(距第1次7~10天),具体内容与第1次相同。⑧若母婴检查存在异常或产妇要求可适当增加检查次数。⑨从当地妇幼所取回本社区产妇《孕产妇服务记录》,并填写相关记录。⑩对于本社区建册但于外社区休养的产妇则填写《产后访视代访表》转至休养地所属医疗机构进行上门产后访视,并填写代访表,寄回。
月终及季度终做好汇总统计,并填报记录,按制度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期间配合街道进行社区妇女保健、计生等培训、学习活动,并完成1次/周的咨询工作,月底至街道计生办抄写新婚和外来孕产妇名单,并做好统计工作。
注意事项
在进行以上社区妇女孕产期保健基本流程时,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高危孕产妇管理①社区发现高危孕妇后应及时填写“高危孕妇记录卡(单)”并与保健手册放在一起。②社区筛查出合并内科疾病的高危孕妇,应立即转综合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监护;而对正常孕妇应于孕20周后转上级医疗机构定期检查。③对妊娠合并传染病的高危孕妇应及时转到当地传染病专科医院诊治。
出院后访视对产妇的指导宣教重点①宣传母乳喂养对母婴的好处。②指导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技巧、哺乳卫生(挤奶方法、洗手等)、乳母生活和工作环境卫生、断奶方法等。③营养指导。④乳母用药(是否补充钙剂等)。⑤心理健康。
妊娠不同时期的保健管理
孕早期的保健管理内容 ①建立妊娠妇女的保健健康档案(或健康手册)。②早孕检查,具体包括:a.检查项目:身高、体重、血压、全身体检、妇科内诊、化验(血常规、尿常规、血小板、血型、肝功、澳抗)、心电图等。b.问诊:孕妇既往生育史、疾病史、家族遗传病史等。c.高危孕妇筛查、登记、报告。d.遗传病诊断及产前诊断、高危人群筛查及转诊。③优生指导:a.孕早期的常见症状及处理。b.避免接触:猫狗等宠物、放射线、有毒有害物质。c.避免服用致畸药物。d.孕早期营养指导:饮食以谷类和蔬菜为主,适当增加蛋白质和奶类的摄入(但不宜过多)。e.孕早期服叶酸0.4 mg/日。
孕中期的保健管理内容 ①产前检查时间:每4周1次,高危孕妇酌情增加次数。②检查内容:a.体检:体重、血压、宫高、腹围(画妊娠图)、胎位、胎心率。b.B超检查:孕20~24周到指定的产前筛查或诊断机构检查。c.化验检查:血尿常规、梅毒、HIV、生殖道感染检查(有症状和体征者)、妊娠合并糖尿病筛查(孕24周以后)、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孕14~20周)。③高危筛查、随访、转诊。④遗传病诊断和产前诊断。⑤健康教育:此时的健康教育一般包括以下内容。a.孕中期常见症状及处理;b.孕中期营养,适当增加蛋白质和奶类的摄入,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c.胎教;d.产前保健操;e.日常生活注意事项。⑥设立孕妇学校、准爸爸课堂。
孕晚期的保健管理内容 ①产前检查时间:孕28~36周,1次/周,孕37周后,1次/周,高危孕妇酌情增加次数。②检查内容:体重、血压、宫高、腹围(画妊娠图)、胎位、胎心图、血尿常规、梅毒高危人群复筛。③特殊检查:骨盆测量(孕37周由高年资医师做骨盆鉴定),胎心监护(孕37周以后1次/周),B超。④健康教育:此时的健康教育一般包括以下内容。a.孕妇家庭自我监测胎动、体重。b.孕晚期常见症状、临产症状及处理。c.营养指导:适当增加蛋白质和奶类的摄入,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并适当运动保持体重合理增长。d.生活指导。e.母乳喂养指导及护理。f.分娩知识及助产训练。
产后访视常规
访视时间与次数一般2次,如母婴有异常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①初访:产妇出院后3~7天内。如果产妇住院>1周,由产科填写第1次访视记录,保健科(一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产后14天内做初访。②第2次访视:分娩后28天左右(或距第1次访视10~14天)。
访视内容①问诊:主要为了解母婴情况。a.一般情况:如精神、睡眠、饮食等。b.腹部、会阴伤口疼痛情况,恶露排出量,大小便情况(特别要注意产钳、剖宫产、滞产的产妇排尿是否畅通)。c.及护理。d.喂养方式及入量、奶具消毒方法。e.婴儿大小便情况。f.日常生活、睡眠等。g.户外活动。h.在分娩医院是否做了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②检查产妇全身及生殖系统。a.子宫复原情况:产褥期第1天子宫为平脐,以后下降1~2 cm/日,产后10~14天降入骨盆,经腹部检查触不到子宫底,并无压痛。b.恶露的性状。c.腹部、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检查伤口有无渗血、血肿及感染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或及时动员产妇到医院诊治。d.全身情况。测血压:初访与中访均测血压,发现产后血压升高,应予以处理。测体温:产后24小时内由于分娩疲劳,体温轻度升高,一般≤38℃,产后3~4天,因奶胀,体温有时可达39℃,持续数小时,≤12小时。如果产后体温升高,要查明原因,与产褥感染鉴别。测脉搏:由于胎盘循环停止,循环血量变少,加之产褥期卧床休息,产妇脉搏较慢而规律,14~16次/分,当产妇体温升高,呼吸和脉搏均会加快。注意心肺的听诊,如有异常及时处理。e.:检查有无皲裂,乳腺管是否通畅,有无红肿、硬结、乳汁的分泌量。③检查婴儿。
对产妇指导宣教 主要包括:①宣传母乳喂养对母婴的好处。②指导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技巧、哺乳卫生(挤奶方法、洗手等)、乳母生活和工作环境卫生、断奶方法等。③营养指导。④乳母用药:是否补充钙剂等。⑤心理健康。
附:产后访视1例
产妇余某,在某三甲医院剖宫产产下女婴,产后第5天回到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医师在其出院后第5天进行了产后访视。
问诊产妇情况①产妇精神、睡眠、饮食良好。②腹部伤口无明显疼痛,恶露排出3~5次/日,20~30 ml/次,大小便正常但大便用力时仍觉得腹部伤口疼痛。③每天定时用清水擦洗并按摩。④由于母乳较少故添加配方奶,混合喂养,奶具清水煮消毒。⑤婴儿小便8~10次/日,大便1~2次/日,为黄便。⑥母婴睡眠均良好。⑦因天气寒冷故未进行户外活动。⑧在分娩医院已经做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正常。
产妇体检情况①经腹部检查触不到子宫底,无压痛。②恶露为暗红色,无异味。③腹部可见6 cm长的伤口,愈合好,无红肿等。④血压120/ 75 mm Hg,体温36.6℃,脉搏72次/分,呼吸16次/分。⑤无皲裂,乳腺管通畅,无红肿、硬结等。
建议与处理①嘱咐产妇大便时不要太用力,便秘时可以使用开塞露。②虽然为冬天,可以在阳台上适当活动,并且活动时多晒太阳。③喂婴儿配方奶之前应让其吸5~10分钟(即使没有奶汁也要吸,以促进奶汁分泌)。
预约下次访视为2周后。
康芝药业有奖知识问答
上期答案
1.正确答案:A,B,C,D,E
2.正确答案:A
社区母婴护理培训范文2
关键词:月嫂 培训 高品质
一、当前我国月嫂培训现状与问题
1.学员层次不适应母婴护理师职业需求
据调查显示,母婴护理师培训的学员中大部分在30岁到50岁,年龄偏大,绝大多数学员受教育水平偏低,且从事家政服务的在职人员普遍技能单一,不能满足如今社会的高层次需求。对于作为月嫂服务对象的产后女性和新生儿来说,其易生病且死亡率较高,产后护理工作极其关键,需要月嫂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专业能力。但就目前情况来说,月嫂的年龄及学历水平在绝大程度上使他们无法适应专业培训要求。
2.培训时间短且流于形式
如今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培训水平良莠不齐,培训时间极短,部分家政培训公司培训时长仅有一课时,最长的也不过40课时。然而,月嫂的培训过程涉及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以及医学相关知识和技能等众多理论知识与具体操作,且还需结合具体工作需求进行培训。
3.培训内容理论与实践工作匹配不合理
目前培训机构提供的母婴陪护培训课程,在培训内容与结构的安排上往往不合理,或重理论轻操作,或重操作轻理论。一些正规职业培训机构,培训内容针对应试需求,因此较偏向于理论化,不重视实际操作。
二、培养高品质月嫂学员的教学方法
1.建立家政服务员培训基地,确保培训顺利开展
家政培训基地的建立,是确保家政服务培训顺利展开的基础条件。笔者认为,培训学院应与相关地区家政协会建立“家政培训基地”,由学校提供场所,家协提供培训人员以及培训素材;应在专业家政服务专家的指导下编写家政培训的有关教材;建立家政培训专用的实际操作实验室,从而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建立培训后实习基地,学员只有通过实习的考核评定后,才可得到合格证书以及星级评定。例如,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学院与当地相关机构合作建立了浙江省宁波市唯一的“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 宁波) 培训中心”“宁波 81890培训基地”,实现了家政服务培训的系统化。
2.开展“三走进” 活动,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家政服务行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为了更有效地提升学员的能力,适应社会各方需求,笔者认为,各学院应开展“走进企业,走进学员,走进教师”的“三走进”活动,了解有关企业对培训课程及计划的建议,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了解学员的实际情况,据此进行培训收费标准的定位,制定适合学员的课程设置、时间安排、培训方式等;了解专家对培训课程教材编写、实训室实际规划的意见,从而使教材编写更全面、适宜,且具有当地的特色。在此方面,浙江省宁波市海曙社区学院自2003年开展家政服务以来,不间断地对“81890”加盟企业进行调研,对学员进行培训需求问卷调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建立了适应自身需求,并有自身特色的培训系统。
3.开展家政培训的“实战模式”
在家政培训中,对学员实际操作能力的考察极为重要。笔者认为,家政培训应实行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教学基地所建设的实训室进行教学。教师实地进行指导,例如,在家庭、病房等多种场景的实训室中带领学员进行“实战模式”的演练。再如,可模拟演练心脏病突发、小孩大哭等多种情况,让学员进行应急处理,通过他们的表现来分析心理状态和专业技能,使学员更好地掌握操作方法与技能。或者以老带新,经过培训的学员跟随资历较老的月嫂学习,这样一对一的模式可以促进学员更好地掌握并巩固相关技能。
4.建立成长档案,实施跟踪反馈模式
笔者认为,可以参考湖北省荆州市总工会与荆州市妇幼保健院联合举办月嫂培训班的实施策略,其在学员培训初期进行资料整合,建立学员的个人档案,对学员的就业情况、未来的工作动向、工作地点、工作情况进行跟踪了解,以方便对培训效果的科学评估,并有针对性地改善培训内容,从而促进家政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提高。
三、小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只有制定更加科学、完善、合理的培训模式,并有针对性地不断改进培训模式,才可有效改变我国月嫂综合素质不高、技能水平偏低的现状,进而提升我国家政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社区母婴护理培训范文3
关键词:产后访视;母婴健康
Postpartum Visit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LI Li
(Taish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The Central Hospital of Xuzhou City,Xuzhou 221009,Jiang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postpartum visits for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Methods861 lying-in women from Taish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were selected and asked to learn routine maternal health care knowledge. On this basis, postpartum visits were applied. The influences were analyzed by observing the incidence of galactostasis, hypogalactia, cracked nipple, crater nipple, haemorrhoids, poor wound healing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ResultsFor lying-in women, the incidence rate of galactostasis, hypogalactia, cracked nipple, crater nipple, haemorrhoids, poor wound healing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were 16.34%. And for infan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navel infection, neonatal jaundice, diarrhea, diapers eczema, neonatal pneumonia and thrush were 7.59%. ConclusionPostpartum vis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improving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condition.
Key words:Postpartum visit;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4月~2012年3月我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访视的产妇861例,产妇年龄(21~38)岁,平均(29±5.31)岁;孕周(34~41)w,平均(37±0.68)w;其中初产妇676例,经产妇185例;顺产311例,剖宫产550例;初中及以下学历252例,高中及中专236例,大专及以上357例;新生儿体重(2100~5500)g,平均( 3800 )g;出生体重<2500g的27例;双胎8例。
1.2方法①孕12w前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第一次产前随访。评估孕妇的健康状况,对其姓名、年龄、孕产次、预产期、初建孕周、家庭详细地址、电话等进行详细登记,给予保健知识普极,宣传孕期营养、个人卫生、心理、休息、运动、不要接触宠物、不要随便用药,如果因病必须用药,须经医生允许后方可用,特别强调避免致畸药物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整个孕期产前健康检查要大于5次并预约下次产检日期。②每天从臻鼎网上查看产妇分娩记录。③每月下居委和负责计生的领导联系,了解辖区内孕妇名单。④每周从孕产妇管理登记本上筛出待产人员名单,通过电话联系了解孕妇情况,分别于分娩出院之后的7d、14d和28d进行入户访视。⑤在访视的过程中对产妇的休息状况、饮食营养、大小便情况等进行了解;为产妇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测,包括体温、脉搏以及呼吸频率;对产妇情况进行检查,观察充盈度以及是否存在红肿和皲裂等异常情况,观察子宫复旧情况,并注意恶露的颜色、气味等特征,检查外阴状况。通过产妇了解新生儿睡眠、喂养以及大小便状况;对新生儿一般状况进行观察,并测量其基础生命体征以及身长和体重;对其脐带、脐周以及臀部状况进行观察[1]。根据访视结果给予产妇相应的保健知识指导,包括纠正其错误习惯,对其不良心理进行疏导,并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具体内容如下:①环境:产妇居住的环境要安静、舒适、阳光充足。室内要定时通风(但要避免对流风),以保证空气清新,给母婴提供足够的氧气。②休息:产后要有充分的休息,否则产妇会出现焦虑、疲倦、精神抑郁,还会影响乳汁的分泌。③饮食:由于分娩时体力的消耗,加上腹部肌肉的松弛,所以产后胃肠道蠕动能力较弱,因此产后最初几天应吃些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④活动:产后尽早活动,产后24h后可以随意活动,2~3次/d,20~30min/次;还可在床上做些抬头、伸臂、屈腿、抬腿等简单的产褥体操,以锻炼腹肌。⑤尽早喂宝宝母乳:尽早哺乳有利于刺激乳腺的分泌,使以后的母乳喂养有个良好的开端;还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复原。⑥个人卫生:产妇在月子期间,会分泌物较多,每天应用温开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外,使用的卫生贴、会阴垫要经过消毒灭菌。⑦其他注意事项:指导产妇产后42d检查,讲解产后恢复性生活的时间及避孕方法,顺产3个月后上环,剖宫产6个月后上环。⑧新生儿湿疹:婴儿皮肤发育尚不健全,最外层表皮的角质层很薄,毛细血管网丰富,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丰富,故容易发生过敏反应。⑨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⑩交代办理儿童接种证和体检时需要哪些手续及注意事项等。
2结果
2.1 产妇情况861例产妇发生乳汁淤积32例,乳汁不足78例,皲裂16例,痔疮12例,伤口愈合不良2例,凹陷2例,共发生产后异常142例,发生率为:16.34%。
2.2 婴儿异常869例婴儿发生脐部感染3例,新生儿黄疸32例,乳糖高不耐受腹泻16例,尿布性湿疹11例,新生儿肺炎2例,鹅口疮2例,婴儿发生异常情况为66例,发生率为:7.59%。
3讨论
产褥期是产妇分娩后身体机能恢复的重要时期,关系着以后的身心健康[2],同样也是新生儿将来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要求的也越来越高,更加希望医护人员可以给予产妇及新生儿更多健康方面的知识指导[3]。
许多产妇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产褥期长时间卧床,紧闭门窗,不敢吹风;裹紧新生儿限制了四肢运动,不及时更换尿布,不敢为新生儿洗澡,甚至出现线头缠绕新生儿指(趾)头都未发现,导致末端缺血。我们通过产后访视,将对母婴的保健护理拓展至社区和家庭,在产妇出院后,仍能连续的给予产妇个体化的具体指导,而且督促母婴到医院进行复查。产后访视是医护人员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联系,不仅带给母婴更大的方便,还有利于及时全面的了解产妇的居住环境、家庭情况以及健康状况,发现产褥期母婴异常情况,并进行积极的处理[4],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访视的医护人员首先要身体健康,避免对母婴造成交叉感染,违背访视的初衷。其次访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责任心。对访视医护人员,进行妇产科及儿科相关知识的健康培训,以便为产妇提供更加全面和正确的指导。包括室内定期开窗通风,早期下床活动,恢复体力并促进子宫恢复;要求产妇调理饮食,保证饮食的多样化,多食水果蔬菜,促进身体康复。
本研究中,由于我们工作认真细致,通过各种渠道及时掌握产妇分娩信息,准时到产妇家进行产后入户访视,使产妇有效避免了很多异常情况,其发生乳汁淤积、乳汁不足、皲裂、痔疮、伤口愈合不良、产后抑郁等发生率为16.34%,婴儿发生脐部感染、腹泻、尿布性湿疹、新生儿肺炎、鹅口疮的比率为:7.59%,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产后访视率也由原来的96%提高到99%,收到上级领导和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因此我们认为产后访视对母婴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颖.访视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妇幼保健,2008,16(10):258.
[2] 唐芝碧.社区产后访视干预对母婴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9,7(4):933-934.
社区母婴护理培训范文4
【关键词】 助产士 职业压力 心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 R1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353-01
助产士是临床护理队伍中从事特殊护理服务的群体,也是产房护理工作的主力军,产房助产士的工作职责是促进和保障母婴的身心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尤其是母婴保健意识的增强对产房护理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助产士不仅肩负着繁重的体力劳动,还兼具有紧张的脑力劳动[1],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压力,而助产士的职业压力不仅影响到了助产士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到了母婴保健工作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基层医院助产士职业压力产生的原因,将进一步探讨有效缓解助产士职业压力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工作服务质量。
1 职业压力原因分析
1.1 工作因素
助产士的日常工作较为繁重,肩负着保障母婴生命安全的双重任务,需要密切的观察产程,配合医师做好分娩接产工作,同时还要做好孕产妇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及时解决产妇身心上的不适,满足产妇及其家属的各项合理要求。繁重的工作任务以及频繁的昼夜倒班,不仅使得助产士的体力严重透支,还打破了助产士的正常生物钟,生活规律的紊乱严重影响到了助产士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1.2 风险因素
助产士的服务对象是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产妇在分娩期间的身体状况较差,体质较弱,且新生儿各项身体器官发育不成熟,在分娩过程中容易出现难产或胎心变化,加之基层医院的医疗设备相对落后,从而威胁到了母婴生命健康,因此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工作风险。一旦出现不良事件,产妇及家属难以接收易引起护患纠纷,纠纷不但影响医院的工作秩序,还可能发生暴力伤害事件[2],影响到助产士的声誉,因此在工作中助产士会提心吊胆,思想上背负了沉重的压力。
1.3 工作环境因素
基层医院目前产房助产士的数量不足,难以满足产房繁重的工作需要,一个助产士往往需要同时观察和监护几个产妇,工作量的增大, 使得精神紧张,分娩时段的不确定性又使得工作常处于无计划无秩序状态,常需要随时调节人力,工作随机性大[3]。助产士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产妇的体液、羊水、血液,或被锐器刺伤,还存在被有传染病产妇感染疾病的风险,因此助产士的工作是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对助产士的身心健康直接造成威胁[4]。同时,基层医院产房的工作环境较差,空间有限,人员拥挤,工作中充满着产妇分娩的呻呤声和新生儿的啼哭声,助产士容易出现压抑的不良情绪,对工作环境产生厌恶感,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工作压力。
1.4 社会环境因素
由于受到国家卫生政策的限制,产妇分娩的花费较低,因此助产士的工作量与经济收入不成正比,经济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会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度偏低。此外社会对助产工作的认知度也低,认为助产工作技术含量低,在医护中属于辅助地位,对助产士所承受的压力知之甚少,得不到社会公平的看待。随着医疗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以及人们法律维权意识的增强,产房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也呈现逐年升高趋势,给助产士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
2 缓解压力策略
2.1 加大对助产士的培训力度
医院应加强对产房助产士的培训力度,以不断提高助产士的技能操作水平、心理素质及服务意识,以满足产房护理工作的需求,满足产妇及其家属的需求,为产妇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培训内容应包括分娩过程中的常识、操作技巧、注意事项、护患交流沟通技巧、心理干预方法、健康教育方法等,助产人员也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知识,加强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隐患。同时定期请法律专业人士来院讲座,增强助产士的法律观念,增强法制意识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2.2 加强对助产士的心理干预
产房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助产士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了解每位助产士存在的工作压力以及心理需求,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积极与其交流沟通,多鼓励、开导,帮助其解决工作、思想和生活上的压力,尽量保证助产士工作的积极性。有条件的医院可开设心理负担课程,指导助产士如何放松工作压力,如何自我调整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2.3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基层医院产房助产士的投入,从队伍建设上抓起,保证充足的人才储备,以满足繁重的产房护理工作,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同时,合理科学的进行排班,有效的安排时间,减轻助产士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4 改善工作环境
医院管理者应努力为助产士营造一个布局合理、分区明确、安全、安静、轻松、洁净而温馨的工作环境[5]。每日紫外线对产房的空气、医用设备及器械进行消毒,防止发生交叉感染。产房护士长应多组织助产士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同事之间多交流沟通,敞开心扉,以缓解工作过程中紧张的工作压力,构建人文化的工作环境。
3 结语
目前基层医院助产士的工作压力现状越来越受到医院和社会的关注,基层医院面对的主要是农村产妇,缺乏系统的产前检查,产妇孕期保健知识缺乏,且急诊较多[6],因此给助产士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且基层医院收入有限,个人价值难以体现,使得基层医院的助产士在身心上都会产生巨大的压力,严重影响到了工作质量。
助产士应学会自我调节,寻求缓解工作压力的方法,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强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防范意识,掌握与产妇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改善人际关系,给自身工作创造良好的空间,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为母婴健康安全做出重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杜鹃.产房助产士、护士职业压力现状调查对策[J].医学信息,2009,(4):208.
[2]张建玲,孙传庆.助产士的职业压力及应对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41-142.
[3]谭恩.助产士职业压力及缓解对策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7):2832.
[4]张晓明.助产士28名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62-63.
社区母婴护理培训范文5
关键词:产后访视; 产妇; 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93-01
1强化产后访视规范服务
1.1严格遵守访视程序
1.1.1准确核对访视信息:社区负责产后访视服务的医生(以下简称产访医生)应及时、准确核对产妇围产卡的分娩日期、出院日期、联系地址和电话等相关信息,掌握产妇产前检查资料及住院分娩情况。同时,特别要注意完整记录转入、转出产妇的基本信息。
1.1.2科学安排访视时间:随着服务人口逐年增加,社区产访人员相对不足,产访医生可根据辖区内产妇出院日期及分娩情况(顺产或剖宫产)合理安排每次访视人数,具体上门时间应事先与产妇及家属约定,确保每位产妇能在规定时间内得到产后访视服务。
1.1.3及时做好访视记录:根据产后访视工作规范要求,每次访视后,应及时将访视情况详细记录在相关台帐资料并录入信息管理系统,重点要记录访视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指导、处理措施。
1.2配备先进产后访视器材:产后访视包仍是当前产访医生必备的器材,也是产后访视工作的重要保障。目前,大多数产访医生还是使用传统的产后访视用具,如手提式布袋杠杆秤等,因产后访视包使用频率高、移动频繁、不易消毒等特点,已不能满足现代工作需要。因此选配新型、便捷的产后访视包,不仅使测量过程安全、舒适、人性化,其中折叠式的卧式身长测量板使用婴幼儿脚跟基准法,使测量既准确又方便,让产访医生能对新生儿及时作出正确医学评价,进而能科学指导产妇合理喂养新生儿,提高产后访视质量。
1.3熟练掌握访视内容: 产访医生要针对产妇不同访视阶段科学安排访视内容,。同时,还应根据产妇具体情况和需要积极探索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提高产妇接受访视的依从性。
1.3.1第一次产后访视时间是在产后7天或出院3天内,主要是产妇和婴儿的体格检查: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般情况、、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检查婴儿的反应、心肺、黄疸情况,询问大、小便情况。评估产妇和婴儿身体、精神状况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罗列出现存的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查找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根据问题做出相应处理。
1.3.2第二次产后访视时间是产后14天内,主要测量体重,了解生理性体重下降及母乳喂养情况,观察黄疸消退及脐带脱落情况,指导母亲及其家人做新生儿抚触、按摩,解决新生儿喂养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母乳喂养困难、产后便秘、痔疮、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进行处理。
1.3.3第三次产后访视时间为产后28天,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评价产妇、新生儿的健康状况,鼓励其坚持母乳喂养,指导产妇今后重回工作岗位后母乳喂养的措施,预约产妇42天做产后检查及指导产妇避孕措施选择。同时告知产妇及家属新生儿将转入“0~6”岁婴儿及儿童保健管理,通知其预防接种时间。
2提高社区产后访视服务能力
2.1加强人员配备: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发展,社区产后访视服务工作大多城市已由社区医生承担。因社区妇幼保健人才严重缺乏,目前从事产访工作的相当部分是兼职人员,且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已不能满足当前工作需要。迫切需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和补充力度,加强人员配备,以提高服务能力。
2.2强化技能培训: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的前提。因产后访视工作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目前从业人员中有临床医生、妇产科医生、护理人员及其他预防保健人员。且普遍存在人员学历水平偏低,业务素质不高,导致产后访视队伍参差不齐,这也是当前影响社区产后访视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建立健全系统化、有针对性的培训机制,加强在岗产访医生的规范化培训。采用在岗培训、定期轮训方式加强其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人际沟通技巧等知识的培训,鼓励通过自学、在职教育等多种形式提高学历层次,改善和提高知识结构,全面提高产访医生业务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确保产后访视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
2.3规范准入制度:根据行业标准建立健全社区产后访视工作准入制度,明确从事产后访视工作的人员资格要求,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工作。
3加强社区产后访视质量管理
3.1定期质量评估:建立产后访视质量评析制度。通过定期电话随访或上门随访方式,了解产访医生工作情况,进行质量评估和满意度调查。定期召开质量评析例会,将调查和随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对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解决和整改措施,达到改进服务、提高质量的目的。
3.2加大考核力度:当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因产后访视工作的特殊性(以独立在社区完成工作为主),因此,对产访医生的考核以服务对象满意率考核为主,同时要加大对其在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修养(慎独修养)、综合满意度方面的考核力度。通过定期进行抽查、核实及考核和通报,并以此作为绩效工资发放的主要依据。
4建立长效经费保障机制
社区母婴护理培训范文6
江苏省昆山市2006年10月荣获了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发的健康城市最佳范例奖中的“母亲友好公益”奖。多年来,昆山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简称“一法两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1995年与2005年比较,孕产妇死亡率从21.99/10万下降到接近零,婴儿死亡率从12.52‰下降到6.69‰,出生缺陷发生率从19.57‰下降到7.49‰,婴儿的母乳喂养率从60%上升到90%。我们主要做法是:
1.政府推进,全社会关注,形成了“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社会环境
1.1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昆山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母亲安全工程”实施方案》、《“母婴健康社区行”活动》、《人口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实施办法》、《建设健康城市的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市政府对妇幼卫生经费作了明确的规定:按每人每年1元的经费标准设立母婴保健事业发展的专项基金;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产品与社会保障、商业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对已婚准备生育的家庭按每对夫妇280元的标准,安排出生缺陷干预经费补贴;育龄妇女实行生育保险、优生优育保险等一系列的措施。
1.2开展“关爱母亲”行动:近年来,全市推行了关爱母亲的十大行动。(1)婚前医学检查,婚育和性保健指导;(2)孕前生育健康指导,准备怀孕前3个月开始服用小剂量叶酸增补剂,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3)建立《围生保健册》,进行规范的围生保健检查,并纳入生育健康电子监测系统;(4)开展产前筛查,预防21-三体综合征儿和神经管畸形儿的出生;(5)尊重妇女生育健康权利,禁止胎儿性别鉴定,禁止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6)准妈妈培训,孕期卫生指导和心理支持;(7)介绍产妇安全分娩知识和非药物性无痛分娩的方法;(8)产后访视,进行产后康复和生理、心理指导;(9)新生儿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筛查;(10)新生儿保健管理,进行神经行为的测定,高危儿的干预。使每一位母亲从孕前开始,在产前检查、住院分娩、产后访视的不同阶段,得到关爱和服务。
1.3加强社会宣传:编写宣传材料,如招贴画、小册子、网页等,面向社会大众宣传。医院形成“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氛围,在门诊、病区的走廊、墙壁上张贴宣传画,设立宣传角;候诊大厅装有触摸式的宣传视屏。医务人员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广泛开展社会性的宣传教育。平均每年义诊咨询20多场次,发放宣传册7000多份。新闻媒体积极开展“母亲安全,儿童优先”宣传报道,电台开辟了“关爱母亲和孩子”的宣传栏目,每周由专业人员进行讲座。真正做到广播有声音,电视有画面,报刊有文章,引导社会群众的广泛参与。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妇联把爱护母亲和婴儿、普及母乳喂养知识纳入人口学校的必修课程。工会、劳动保障部门贯彻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建立企业女职工保护网络,为孕妇检查提供时间,按规定提假,保证上班期间哺乳的时间。司法部门把《母婴保健法》、《女职工劳动保护法》、《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条例》纳入普法教育的内容。
1.4建立健全评估机制:近年来,全市开展了“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妇幼卫生目标管理”、“健康城市建设”、“爱婴医院”、“母亲安全,儿童优先”工程等评估活动,采用听取汇报,考察现场,查阅资料,走访家庭等形式,监测评估指标完成情况,分析薄弱环节,提出和实施下一步的工作。通过不断的评估、整改、促进,保证“母亲安全,儿童优先”工程的健康发展。
2.完善医院机构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提高队伍素质
2.1调整产科资源,整合专科机构和队伍:2000年对全市设有产科的医院从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医疗质量上进行调查分析,兼并了部分医院的产科业务,接产医院从原来的19家整合为12家。加强管理,包括房屋的改造,设备的更新,人员的进修、培训与考核,做到知识技能到位,服务到家,责任到岗,全面提高助产人员的综合素质,保障母亲和婴儿的安全。2.2加大医院的硬件建设,改善住院条件:近年来,全市的产科医院都进行了硬件改造。市一院、市中医院建成了新的病房大楼,扩大了产科和儿科病区。各医院把产科病区改为爱婴小区,病房改为母婴同室。爱婴小区设有“温馨爱屋”,产妇从住院、分娩至产后护理都在“温馨爱屋”中完成。医院购置了国际上一流的医疗设备。要求产科和儿科急救药品齐全,标识醒目。2.3建立急救组织网络,开通急救绿色通道:为应对产科和儿科突发性事件,市卫生局制定了《产、儿科紧急应急处置预案》,建立了产、儿科急救组织网络,开通了急救绿色通道,做到分工明确,程序清晰,120车辆畅通,急救器械、药品全齐,急救人员随叫随到,形成了个完整的急救系统。2.4强化医务人员的培训管理,提高业务素质:各医院采用送出去进修学习、请专家老师来院授课的方法,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训练,使每个产、儿科医生掌握产妇和新生儿急症的抢救要点。近年来共举办了“助产技术”、“产科急救”、“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培训班10期,培训了900多人次,组织“新生儿窒息复苏”知识竞赛和操作比赛2次,使全市的产、儿科医生、助产士、护士得到了训练和考核。全市组织产科主任和护士长到日本、新加坡考察医院管理,学习改善母亲和新生儿的护理的新知识、新技术。2.5加强职
(下转第45页)
(上接第52页)
业道德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全市开展了“白求恩杯”优质服务竞赛、“十佳医生与护士”和“十佳服务明星”评选、“病人或保健对象选医生”、“行风评议”等一系列活动,增强医院职工为服务对象提供安全、优质、便捷、价廉的服务意识,规范母婴保健行为。推出了“文明行医”、“医患沟通”的措施,定期召开服务对象和社会监督员座谈会,向社会发放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广泛征求意见,及时改进工作。2.6改革旧的产科制度,引进了新的产时服务模式: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以“保护、促进、支持母亲安全分娩”为核心的爱母行动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10条措施。全市启动了“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工程,改革了一些旧的、不适合产妇和新生儿需求的制度,引进了新的产时服务模式――陪伴分娩,建立助产士和孕产妇联系制度,实施孕产期全程的“一对一”服务,保障产妇安全分娩。2005年全市各产科医院分娩7218例,无孕产妇死亡发生。产科医院开展的陪伴分娩,让产妇、家属主动参与分娩工作,得到了产妇及家属的认可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