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实的文化底蕴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厚实的文化底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厚实的文化底蕴

厚实的文化底蕴范文1

【关键词】经典诵读;语文课程;整合;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117-01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之余思考最多的问题是“语文是什么,经典又是什么,中华经典文化与语文课程教学的整合有什么作用呢?”在本人看来语文是动人的诗篇、精美的文章;语文是悦耳的吟诵、激情的演讲;语文是得体的表达,通畅的交流。而经典又代表传统文学的权威,浓缩杰出文学的辉煌,尤其是中国经典古诗文历经千锤百炼,短小精悍,易吟易诵,是学生开放读书,积累语言的最佳材料。为此自己认为在人生的黄金时段――童年,中华经典文化与语文课程教学的整合可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语文能力,下面就本人不成熟的看法分条写出来与各位同仁共勉:

1 经典文化诵读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整合,可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论及“课程性质与地位”时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在“课程目标”中又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与原“大纲”比较,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新的“课标”着力强调的重点之一。

为此本人认为整合语文课程教学与中华文化经典让学生诵读经典文化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诵读《大学》,能使学生认识到:要“平天下”必先“治国”,要“治国”必先“齐家”,要“齐家”必先“修身”,要“修身”必先“正心”,要“正心”必先“诚意”,要“诚意”必先“致知”,而“致知”必须“格物”;只有以“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为基础,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是有很丰富内涵的人文教育吗?而当今世界最大的隐忧是青少年的教育危机。尤其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其实,大人们讲过的,经典里早有记载,大人们忽略的,甚至是不懂的,经典里也素来俱全。与其大费口舌地向孩子们灌输一些自己都觉得似是而非的 “道理”,还不如和孩子们共同诵读文化经典。这是费时少、投入低、收效高的教育方法。本人在班级近三年的研究的研究中发现:通过诵读中国经典文化,本班学生由以前的性情急躁、粗俗,变得性情平和、文明了。可见,诵读中国文化经典,这对开启学生的智慧、塑造他们完美的人格,是很有效的。

2 经典文化诵读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整合,可厚实学生文化底蕴

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量太少,语言积累不多,文化积淀过浅。著名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为此痛切地指出:“贫乏,语文教学的致命伤。”新语文教学思想的领军人物韩军说“海量阅读中国经典文化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要求,低年级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到了中高年级要求越来越高。怎样才能让学生的语言积累较多,文化底蕴深厚,本人认为只有做到中华文化经典诵读与语文课程教学的整合。语文学习资源和环境随处可有,我们要跳出“语言文字”的局限,扩展视野,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在我们班学生诵读的《老子》《论语》等古代典籍里,就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经典著作往往融哲理、事理、情理于一炉,文约而义丰,虑大而思精,蕴藏着大智慧。当然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诵读这样的文化典籍,必然会了解到较多的古代文化常识和人文典故,学生的文化底蕴自然会日渐厚实。

3 经典文化诵读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可增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本人认为做到中华文化经典与语文课程教学的整合,诵读中国文化经典,能使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效地增强他们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如在前半年学校组织的普通话朗读比赛中我班学生李仲语势流畅、饱含感情,以绝对优势获得朗读总冠军;在写作文时同学们能引用古诗文经典语句使语言简洁,富有说服力;在2011年的两基省检时我班四年级的同学对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能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语句表达他们欢迎的心情;在过一暑假后师生见面时,小学生们能用“一日不见如三秋”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之情;对这些经典的语词随手拈来、脱口而出,这对普通学校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尚难做到的。可见,在诵读中国文化经典中积累丰富的语词之后,学生们口语表达的“质”、朗读的基本技巧是明显的提高了。概言之,诵读中国文化经典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

中国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体现祖国五千年文明史中的精髓。千百年来,她陶冶人们的情操,鼓舞人们的志气,启迪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修养。在语文教学中,让儿童诵读中国文化经典,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语文能力,有助于中华优秀文化永存于中国人的心中,发扬光大,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厚实的文化底蕴范文2

一、拓展知识视野,丰厚文化积淀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及当代的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从根本上说是由其巨大的思想价值及其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决定的。五分钟诗歌欣赏时段的开辟,所选篇目大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成了折射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窗口”。对于诗歌来说,有的同学喜欢李白的潇洒浪漫、想象丰富及其不羁的形象;有的同学则喜欢苏轼豪迈洒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而更多的女生则喜欢李清照婉约缠绵的情思。内容涉及文学、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生物、道德修养等广阔领域,是课本内容的渗透和补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这精选的五百首诗歌的系统学习,学生扎实地积累了语言,广泛领略r蕴含其中的深厚文化,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底子,形成了较为丰厚的文化积淀。

二、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鉴赏

古典诗歌,溶含着大量的审美特质。诗词鉴赏是一种审美认知活动,遵循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认知规律。它由感觉器官对作品进行感知,再调动生活积累,产生共鸣,在经过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分析,进而领悟诗词所揭示的内涵。高中生处于个人审美取向的发展时期,对事物具有许多不同的个性化的观点与喜好。我们通过诗词鉴赏,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里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自然之美,也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人文之美,还有诗歌语言本身的音韵美、节奏美。这些都融含着诗人的丰富情愫和生活体验,表现出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都会给人以做人道理的启迪,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三、开掘想象思维,培养刨造能力

德国文艺评论家莱新说:“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画,或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而成的一组画,极具形象性。在欣赏中,通过朗读吟咏,品味揣摩,联想想象,判断推理,领悟鉴赏,学生会在有限的时空内,拓展无限的想象。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他们的脑海里浮现加工,展现一幅立体的图象,达到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很自然地接近和进入作者初设的诗境,这一再现初境的过程,是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灵性、悟性、创造性的重要过程。英国诗人约翰逊曾说:“诗歌的灵魂在于创造”。诗歌本身就是诗人创造的结晶,学生再现诗境的过程,就又是一次创造过程。由初境到拓境,再到凌境的逐步挖掘过程,就是由浅入深的几次再创造过程。另一方面,诗歌语言的精炼性和跳跃性,造成诗歌本身空白很多,思维的跨度很大,学生通过对省略内容的合理添加,对跳跃内容的捕捉连缀,再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感悟,渗透和渗入自己的理解,更为形象真切地再现诗的情感、意境,其实又完成了一次创造。不仅如此,我们还鼓励学生对诗中情、画中意从多角度理解,再进行创造探索,变换艺术形式,尽可能地把意象意境通过画面,用不着绘画的方式体现出来,从中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积淀文化底蕴,提升人文素养

古典诗歌,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是思想文化的精华,它反射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诗歌能继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底蕴。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古代诗词由于其优美的韵律,容易让人朗朗上口,千年传诵,经久不衰。通过五分钟的窗口,给学生提供了接触古代文化的厚壤,创设了浓郁的文化氛围。读诗在于明情明理,明人之常情,明高尚之情,明做人之理,明报同之理。

厚实的文化底蕴范文3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当很多时候,人们一提起端午节,往往想到的就是粽子、龙舟、屈原,可是,这在我们家乡的文化底蕴里面,这些——却有着截然的不同。

西北,在这片广袤无垠独具历史环境风貌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土地上,在端午这天,却看不见“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这种景象。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造就了家乡独特的端午风俗。

家乡的端午,是没有龙舟,没有粽子的。这天,当别人以一种理由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时候,在我们那里,却未曾听见,谁会提起这位伟人。

端午节的前两天,就算农事在忙,也要停下来为过端午好好准备。男人们回去城里买些新鲜的肉和果蔬,女人们则忙着准备各种端午这天吃的食物,直到现在为止,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我没办法用普通话说出那些好吃的食物,再次挑几种简单的介绍一下。西北的饮食与南方的相比较,古朴、精犷、自然、厚实是其其特点,比不上南方的细腻,却显得独具特色。当然这属于饮食文化,在这里一笔带过,我想说的就是家乡端午最具特色的食物之一的“花馍馍”。

馍作为家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在端午节,更将它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在这天,可以什么都缺少,但这种食物,不能缺。因此这也成了家乡端午最具文化风俗的一道特色了。这种馍馍,将西北饮食文化中的精犷完全体现了出来,其制作工艺相当考究——先将面粉和好后进行一定时间的发酵,然后用模具进行按压,按压出各种形状,其中,手巧的妇女会按照其家人的生肖将面团捏成各种惟妙惟肖的动物,然后放入土制的烤箱中慢火烘烤直至完全熟透,拿出来对其用准备好的颜色进行上色,常见的颜色有红绿两种,绘制成各种好看的图案花纹在馍馍上面,最后经过太阳的暴晒形成了这种独具家乡风情的花馍馍。吃起来酥中带香,软硬适中,再配合自家土制的tianpai(方言,学名无从考究了已经)一齐食用,回味无穷。端午这天,缺什么都行,这个,绝对不能缺,在家乡,缺了这个,就不叫端午节了。然后,制作好了这个,就开始炸几个油饼子,纯胡油不参杂任何成分的炸成,长大了去的地方多了,除了家乡外还没在任何一个地方看见过这种馍馍和这种饼子,油饼除了过年备之招待客人之外,在端午,也要备下来自己食用。

当南方的人们忙着包粽子赛龙舟的时候,家乡的人忙着制作精巧可爱、内装有香草的荷包,还有准备脚腕、手腕、脖子上系五彩花绳,荷包很多是按照家人的生肖制作成的,惟妙惟肖,看起来像是具有生命的,五颜六色的,除了生肖的荷包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上面绣有平安如意的,一路顺风的等等,代表者家人的心愿,做工全程手工刺绣,做好了内装香草,在端午节这天男女老少要佩戴的,还会在脚腕、手腕、脖子上系五彩花绳,相传这样可以驱虫赶蚊,惊吓草蛇、消灾避难。

拂晓时分,人们从梦中醒来,便开始将山上割来的艾蒲(可驱蚊赶虫)悬在大门之上,同时还收藏一部分以备日后取用。此外,还要乘着最早割下柳树的枝条拿回家插在屋檐上,大门上,关于端午节这天插杨柳,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相传唐王李世民夜游地府,才发现多年的征战中,

竟折去那么多的将士,新鬼烦冤旧鬼哭,一片凄惨之象,触动他的悲悯之心,于是他大赦天下,一时间地府人口稀少,门庭冷落。阎王便派了差使转世为人,便是黄巢,要他造反杀人,并报知所取性命的数量。黄巢造反之后,大开杀戒,五月初五前夕,到一村落,见一妇女,身背一大男孩,手牵一小男孩,从街上跑过,甚是好奇,并叫来问话,妇人答曰:“背上为丈夫前妻所遗,手牵为亲生所生。”黄巢为其所言而感动,天下竟有如此义妇,不易。心想自己虽杀人无数,但不能不放过这样一位贤良之妇,故告知该妇人,回家后在门前插杨柳数支,就不会被杀。这妇人心地善良,将此事告与乡亲,一传十,十传百,家家户户门前杨柳依依。第二日,黄巢空手而归,归地府问讯,方知其所杀人数不多不少,刚合要求。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端午节门前插秧杨柳的习俗,便延传下来。

做完这些,佩戴荷包绑上五花绳子,全家饱餐一顿,然后就去上山逛庙会、烧香敬神、看社火看戏。

这就是家乡的端午节,包含着许多文化底蕴,故乡的端午节,浸透着一种浓浓的乡亲、亲情。

厚实的文化底蕴范文4

关键词:心态;语文教学;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029-02

新课程给教师留出了很大的创造空间,这是增进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起点。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我们该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要有高尚正直的人格

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应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在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的养成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被誉为“俄国教师的教师”的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力量只有从活的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中小学生的世界观尚未形成,可塑性很大,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对学生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成为塑造学生灵魂的基石。作为担任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师,更应注重自身的人格素养,他的言行无形中就影响了孩子;他的宽容让孩子的心也变得不再狭窄;他的关心,让学生对待别人不再是冷漠。语文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的修养,从而更好地熏陶学生。拥有了高尚正直的人格,便是向语文教育事业迈出了成功的一大步。所以我们应该力争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用良好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二、要有热爱教育的激情

课堂上,教师要注重用激情点燃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的:“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的确,人在情绪高涨、精神振奋的状态下,接受知识的能力是最强的。一堂富有激情的课与一堂呆板形式化的课,学生更愿意上哪一堂?毫无疑问,声情并茂带给人的是难以磨灭的印象。但是,现在也有很多充满“激情”的课堂,如语文课上矫揉造作的所谓的个性化朗读,没有真情的声泪俱下的表演,没有心灵碰撞的热闹的对话……这样的课堂的确存在着“激情”,可是,这种“激情”又会把课堂引向何方?我们所说的激情,指的是对有价值的目标的执著追求,这种激情来自于心灵的深处,同时要具有理性的判断,而不是戴着虚伪面具的假“激情”。特级教师窦桂梅在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就说道:“做一个富有激情的老师是我的教学追求;富有思想,则是我一生的追求。”是啊,激情是教育的渴望,拥有了激情,你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用心地研究、积极地探索;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真、教育的美、学生的纯;才能让自己的语文教育事业绽放出奇异的光彩。

三、要有充盈厚实的专业品质

语文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庞大而复杂,涉及的知识领域很广泛,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注重知识的自我更新,让自己具有厚实的精神基础和文化底蕴。笔者认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探究教材,研读课程标准,要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融合贯通,达到娴熟运用和溶化的境地,才能更好地组织教育教学。同时,与课文内容关联的一些文章和书籍也是必读的,不仅能够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而且还能达到对教材的不断理解加工。语文老师还要经常阅读文学作品、人文读物、教育专著等。“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只有通过不断的读书和学习来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引领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打造出教育工作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四、要有不断追求的精神风貌

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学会反思,是我们促进自身成长的最有效的捷径。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笔者认为,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而且是时时刻刻存在的:“为什么这么说?”“这节课结束了,某某学生掌握了吗?”“今天这个孩子有进步了!”“为什么他总是课上注意力不集中?”……当你有这些教学上的疑问和感慨时,你就是在进行教学反思。它们就是存在于这种细微之中,或许它们细微到并没有引起你的注意。但是,请珍惜你的这些想法,因为头脑中一旦有了这些疑惑,你就会情不自禁地寻找答案,这也应该属于反思吧!把自己的课堂感悟一点一滴地积累下来,经过时间的沉淀,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

厚实的文化底蕴范文5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灰色” 阅读

阅读是一种从文学作品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同时,“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可见,阅读活动能使人迅速及时地接受信息、获取知识,更可以陶冶情操,体味人生。然而,现在阅读教学却出现了问题。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大声疾呼:阅读教学,何不“死”去“活”来?

一、阅读教学的尴尬——“灰色”阅读

阅读是人的复杂的心智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情感的连通,思想的交融,心灵的对话,更是超越时空的人生再现。然而,近年的阅读教学却让人黯然神伤,事与愿违,理想中的阅读教学与实际的阅读效果产生了错位,呈现出诸多的“灰色”,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浮躁与消遣式的阅读心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步入了“e”时代,网络阅读使得文学的书面文本阅读变得越来越稀有,学生也就很自然地拒绝文字,远离了原著。浮躁的消遣式的阅读心理,使学生丧失的不仅仅是原著,更是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与积淀,以及人文底蕴的流逝。

(二)“独白”与“对白”的阅读交流模式

很多教师认为,阅读教学就是训练学生分段分层技能等等。由于这种认知的影响,势必导致阅读教学在陈旧的教师个人“独白”与师生的“对白”之间徘徊,选择“独白”就意味着选择了或人灌或电灌或人灌加电灌,追求的只能是教案上“台词”效率,即演“独角戏”;选择“对白”,就意味着上演“教案剧”,追求的只能是在“问答”“讨论”“交流”中诱导学生或套出教案上“台词”。这些都无法使学生灵活运用阅读策略进行创造性的阅读。

(三)“政治化”与“矮化式”的阅读分析方式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越俎代庖”,以自己的意志代替了作品、作家的意志,并把这种意志强加给学生,致使阅读课上满是“政治化”的说教和“矮化式”的肤浅的分析。

(四)“识字、解词”与“技法”的阅读训练的大演练

阅读教学应是带着学生去欣赏文学的美,使他们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文学的美,让“学生在预习的阶段既练习了自己读书,在讨论的阶段又得到切磋琢磨的实益”。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技能,并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感受文学的美。

二、补“钙”,让语文阅读教学“活”起来

如何使阅读教学摆脱弊端,冲出“灰色”“死寂”的重围,给学生一片自由阅读的蓝天,让语文阅读教学重新“活”起来呢?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让语文阅读教学重新“活”起来。

(一)具有爱心与耐心,对学生进行阅读“心理治疗”

学生的阅读过程是一个自我完善,不断成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要自始至终地给予学生帮助、关爱和鼓励。我们教师要对学生有足够的信心,用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耐心,用文学作品中真情去点燃学生阅读的热情。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对文本阅读由“面目可憎”到“观之可亲”的转变。

(二)注重积累,阅读教学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在现在的阅读教学中,仍然有教师说教多,学生阅读少,阅读体裁和风格单调等弊端。那么,如何改变现状呢?教师对学生讲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完全是必要的,但要有度,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1.生活经验和人生体验的积累。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范围非常的广。首先,教师应挖掘阅读空间,充实学生眼中的“物”。学生的阅读空间很广:在家,和家人多谈多问,谈生活,谈心得,问经验,问处世,不仅在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沟通、理解和情感的交融,还在无形中增加了生活经验和人生体验的积累;在校,要积极构筑课堂、图书馆、阅览室立体交叉的阅读网,通过广泛的、多层面的阅读,了解社会,关注生活,感悟人生;在社会,教师应鼓励学生走进社会,进行“开放式”阅读,在社会大课堂中摸爬滚打,融合锻造出自己的直接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验。这样在家、在校、在社会,就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多层立体的阅读空间,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眼中的“物”。其次,学生应勤于思考,丰富内心的“物”。如果心中无“物”,无动于衷,那么你将停滞不前,因为只有自己思考出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因而,学生读而后思,增加内心储备,丰富内心的“物”,才能展开创造性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再次,关注媒体、架设博客,让学生间接感悟生活。

2.加强背诵,增加文化底蕴的积累。语文是一门人文性极强,文化底蕴深厚的学科。其性质决定了它更多地注重学习中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情感的交流,注重以真情感染读者,以形象唤起美感,以意境领悟主旨,强调人文底蕴的积累。黎锦熙先生说过:“背诵是一种最野蛮的手段,也是一个文明的办法。”背记的多了,学生文化底蕴就变得厚实了,这才是学生终身受用的“源头活水”,才能使阅读教学真正“活”起来。

(三)“合作”与“伙伴”,构建“对话”式的阅读教学模式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进行“合作”式的互动,建立“伙伴”式的师生关系,采用“对话”式的阅读教学模式,这才是激活之本。

1.师生对话,释放思考权和话语权。在“对话”式的模式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精神性的对话关系,通过对话,彼此敞开心扉,在对话中获得对文章的理解、欣赏和阅读成功的共享,形成学生式的教师和教师式的学生的新型的“角色易位”,让课堂阅读“动”起来,双方共同对整个课堂教学负责。

2.生生对话,摘掉由来已久“边缘人”的帽子。传统的阅读教学很少涉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横向联系,致使阅读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处于一种“静态”局面。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教师要时刻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合作,正视学生“人”的存在,找回失落已久的生生对话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交流。

3.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重塑心中的“维纳斯”。阅读教学中,学生直面最多的就是语文课本,是与学生对话的另一个主体,另一种意识。学生对课本更重要的是理解。理解不是重复,更不是复制,而是构建自己的观点和内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组织课堂阅读教学时,给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时机,提供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时间,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习惯的养成。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再回首往昔的语文教学,既有成功的欣喜,但更多的还是对教学的反思。教育教学不只是继承,更主要的还是创新。直面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深感弊病多多,因此,我们在思想上要有“杞人忧天”的担忧,在行动上更要有脚踏实地的苦干,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使过时落后的阅读教学“死”去,真正的阅读教学“活”来。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 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

厚实的文化底蕴范文6

 

关键词:传统 符号 现代设计

 

现代设计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各国发展的道路与特征均有不同。德国长期以来强调设计中的功能主义原则,强调设计的民主特色,反复提倡”好的造型”。因此,理性原则、人体工程原则、功能原则是设计天经地义的宗旨,不能因为商业主义的压力而放弃。这些因素造成德国设计的坚实面貌:理性化、高质量、可靠、功能化、冷漠的特征;与之恰恰相反,美国设计的幽默感与随意性形成了这个自由国度的标识。美国短暂的历史,自由的人性,使得设计师对设计的社会效应,对大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现代设计对于民族传统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以及设计本身的社会含义等则考虑不多,这使得美国设计更具轻松、乐观的色彩;法国的现代设计是基于法国设计传统的,即设计为富裕的上层人的活动,设计的内容是豪华、奢侈的产品,设计不应该是民主的、大众的,而应该是权贵的、高尚的。法国的设计除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外,地区主义也非常强烈;丹麦是斯堪的纳维亚五国中最小的一个,国土狭小,经济高度发达,其发展一开始就与大自然作斗争,这种背景使丹麦人长期以来对于设计具有高度的重视,而丹麦民族的、地域的、文化的统一性,使丹麦的现代社会也对其设计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丹麦现代设计中贯穿了一种冷静的,严肃的高度功能化的风格,体现了大企业的精神;日本的现代设计发展得非常迅速和成熟,日本利用了3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欧美各国用了70多年才达到的目的。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是日本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日本是一个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的最好学生,从传统的日本设计可以看到中国、韩国的影响;从日本的现代设计中,可以看到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的影响。无论是日本的陶瓷、传统工艺美术品、传统服装、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设计(如茶道、花道、盆景设计),还是现代设计,如汽车、家用电器、照相机、现代建筑和环境设计,现代平面设计、包装展示设计,都是非常与众不同的。世界上很少国家能够在发展现代设计时完整地保持,甚至发扬了自己的民族传统设计,日本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意义的经验。

中国的现代设计相对欧美等国来说,就不是那么乐观了,设计上抄袭模仿的现象普遍存在,作品的质量不高,能够走出国门、真正展示自己的东西还是太少。完全照搬国际现代主义设计,虽然可能设计水平看似提高了一些,但是毫无中国特色可言。我们分析西方各国的设计,它们都有着自己本土特色的东西,是它们文化的体现。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孔孟哲学、诗书礼仪,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是我们唤醒中国本土设计面向世界的重要源泉;并且中国传统艺术丰富多彩、陶器、染织、家具、古建筑、书法、绘画、民间艺术等是我们创作的宝贵资源。

一、图腾、纹饰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将传统元素衍生后再融合到现代设计中来,香港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他的”靳埭强设计有限公司”的司标就是在公司”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下,采用了”同心相合、彼此相通”的”方胜”这一传统吉祥图形作为基本框架。司标原形虽然取之”方胜”,但靳埭强先生敏锐的视觉感受力以及他对传统图形内涵气韵的深刻感悟力,使他没有对原形的如实照搬,而是经过了形的提取、衍生、再造,使司标更加具有东方民族个性,也更加适用以后的展开运用。又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借用丁原始社会彩陶上的凤鸟图形,并使用了中国图案特有的”喜相逢”结构形式,反映出一种厚实的文化底蕴,凤鸟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现代媒体的特色。在其他视觉传达艺术、环境艺术等设计领域也处处可见图腾、纹饰元素的运用。

二、汉字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汉字是表达思想语言的符号,同时也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的构成方式和形式美,在世界各国文字中独树一职。从皇帝时期的仓颉造字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再到秦汉时的小篆、古隶和宋明时的印刷字体,直到我们现在常用的宋体、黑体、仿宋、综艺、琥珀、圆体等,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站在信息化、视觉化、艺术化的视角审视,汉字无疑是一种有巨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设计元素,广泛地运用于现代设计之中,铸就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靳埭强先生在其招贴设计《自在》中,运用了中国水墨画技法,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肌理效果,现代又不失传统。作品《甲骨文·众生》中”众生”、”方舟”、”日、月、云、水”都是甲骨文字的设计组合。作者通过新设计的甲骨文力求使古老的文字具有时代气息而又不同于传统甲骨文。

三、书法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书法是我中华文化之精气神的一种独特的表相。汉字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创造,其美无比,天上人间独一无二,汉字书写也成了专门的高超艺术,已传承了几千年之久。中国的书体丰富多彩,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等。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形式与现代体育运动想结合,印章中的”京”字似”京”似”龙”又似”人”,把”北京”、”中国”、”人文传统”、”现代运动”包蕴其中,印章中经过巧妙的处理形成一个面向前奔跑、欢呼的人形,又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以运动员为主体的健康向的精神,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方寸之间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地糅合得非常完美。

四、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结晶。许多民间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剪纸、刺绣、扇艺、风筝、锦人、木板年画、民间玩艺等等。在现代设计中融入民间艺术,给机械化的现代设计增添了一份人情关怀。就拿2004年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来说吧,一张字体设计作品中,将民间皮影戏的角色运用到现代设计作品中,将我们的传统符号与现代设计元素融合得非常完美。在装饰设计、服装设计中也不乏优秀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