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子政务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子政务的特征范文1
近年来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突破革新及其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产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和流程作用机制,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电子商务成为了国民经济模式的重要支柱和形式,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物流产业作为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和价值增值服务的部门,在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要求其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和质量水平,而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可以对传统物流业务流程和环节进行整合和重构,以提升其竞争优势。因此研究和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对原有物流作业环节、流程、框架和作用机制进行重新定义和优化调整,以及进行基于竞争优势导向的模式创新,成为了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基本导向,它有助于提高物流产业各环节的资源配置效益和运行效率,同时物流产业的电子商务改造可以反过来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因此物流产业基于电子商务的改造重组和服务模式创新是提升其关键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和必然趋势。
2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的内涵及类型
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是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对物流服务和流程环节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和电子商务改造,具体来说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流程、生产制造流程、包装再加工流程、运输仓储流程、搬运装卸流程、配送发货流程等实体业务流程进行电子商务改造以对各流程中产生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进行有效的集成和共享。目前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主要有下面四种类型,即企业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和物流一体化。企业自营物流系统一般是大型生产制造实体企业依托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构建的,旨在满足自身产品货物配送需求的物流服务体系,同时由于虚拟经济的兴起,也使得一部分虚拟企业介入到了企业自营物流服务体系之中,比如一些物流信息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这既可以发挥生产制造企业所拥有的相对完备的物流设备体系和物流渠道的优势,也可以弥补其电子商务技术和手段的不足,因此在企业自营物流系统中,一般是生产制造企业关注于实体物流配送网络和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把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企业资源规划统筹问题交给虚拟企业。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产业专业化发展和分工细化的结果,同时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及其在物流系统解决方案中的应用,也驱动和加速了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的出现。第三方物流在向生产制造企业提供专业的仓储运输等服务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对整个物流环节信息流的控制,可以实现企业对目标市场和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从目前国内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发展的情况来看,其服务水平质量、价值增值能力以及对生产制造企业营销战略的支持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物流联盟的出现建立在电子商务基础上,以降低交易费用为目的的多家物流企业或生产制造实体企业构成的联合体,费用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是这种物流模式的主要特征。各参与企业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共享联盟内的物流设施、生产要素、物流运输和仓储设备等,这就通过信息技术将分散在单个企业内部而又无法单独完成物流功能的资源和配送体系有效地链接了起来,但是这种电子商务物流方式缺乏长期可持续合作的战略协作基础,因而表现得相对不稳定。物流一体化是建立在第三方物流成熟发展和电子商务高度应用的基础之上的,旨在消除物流链条体系上下游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提高物流体系的运作效率。物流一体化中信息技术平台和系统的充分应用,保证了整个链条成员、物流资源、信息资源和合作机制以及利益关系等都得到有效的安排和均衡处理,物流一体化可以使生产制造企业成本、服务和品牌形象大幅度提升和优化,物流一体化体系中电子商务方案提供商、生产制造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最终消费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条。
3基于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的第三方物流模式解析
随着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变迁和内容框架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专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介入到了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规划和构建中来,诸如物流咨询公司和物流信息技术公司等,以其提供专业解决方案的优势为企业物流系统规划和先进物流管理理念的传输等提供了可能,同时物流技术服务公司可以为物流系统提供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技术的集成解决方案,这就导致了具有更高更强竞争优势的新兴物流组织模式即第三方物流的出现。第三方物流专注于提供物流服务的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货物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作业服务。第三方物流业务活动和运作的内容主要包括配送信息整理以及对信息资源服务商和技术提供商等主体之间的协调。协同模式、物流行业创新模式和动态联盟模式是第三方物流在电子商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运作模式。协同模式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客户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下构成了一种动态合作的博弈关系,他们之间地位平等、相互监督;物流行业创新模式又称为整合型,即这种运作模式强调在电子商务基础上强化对外部物流资源的整合集成能力,为同一客户企业同时开发和管理几种不同的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这种模式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具有的实力和资源整合所需要的规模优势,通常情况下这个角色由那些初具一定规模、商业经营模式成熟且客户资源丰富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充当;动态联盟是拥有相关物流资源和专业物流解决方案优势的企业主体,基于物流资源互补性和长期竞争优势的取得而组成的资源共享、利益风险共担的物流战略联盟,动态联盟的组织形式和架构取决于相关物流主体的市场价值和地位,当一个物流项目启动时物流联盟就形成了,随着物流项目的终止,物流联盟也随之解散。包括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和物流一体化等在内的各种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和组合模式各有其优势、劣势,其各自的物流运作成本、专业化程度、物流资源整合能力、风险等属性参数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物流作业成本与其电子商务专业化程度水平和资源整合能力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企业基于电子商务的自营物流风险相对较小,受企业物流运作能力影响和电子商务技术水平的制约一般物流外包的风险会较大一些,物流联盟和自营物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最高,而一体化物流由于其能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和电子商务水平最高,也使得其灵活性最高。
4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企业服务模式创新策略
根据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的基本内涵及现有模式组成,在分析了基于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参考信息技术和物流产业以及竞争优势组合因素的相关理论,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新形势下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竞争优势模式创新策略。第一,电子商务下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和实施中,应该突出和强化对现代新兴物流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培养和认识。电子商务时代下的物流组织模式和竞争优势创新,必须着眼于物流管理理念的前沿领域以及物流和信息技术密切结合的新进展,这是有效提高物流组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现代物流业务模式的创新和竞争能力的提升,必须要以先进的物流理念为指导,并将其物流理念的要求进行细分,贯穿到物流业务开展和运作的实践细节之中,从而创造性地打造适合企业自身的、具有更高竞争优势的物流运作模式。如果企业自身拥有一定的物流渠道和客户资源,则宜采用自营物流模式,如果企业的电子商务基础比较优良,则可以采取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组织形式。第二,电子商务下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和实施中,应该加大对先进物流技术和先进物流设备的集成和整合应用,从而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自动化和运作效率。现代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应用,产生了集成的物流信息系统和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如何将体现物流管理理念的物流系统和代表着有效技术运作手段的物流技术设备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发挥物流业务运作的优势并产生高效的经济效益,成为目前物流企业物流解决方案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关键因素。将GIS系统、GPS系统和RFID货物识别技术等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集成,可以有效地实现整个物流活动中物流、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实时化和同步化。从目前第三方物流的实施和运作实践上来看,其主要就是凭借强大的物流信息技术占据竞争中的主导优势,这对于那些专业物流企业和自营物流系统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第三,电子商务下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和实施中,应该注重复合型、技能型、实用型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电子商务物流对于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是复合型的,其中专业物流知识和操作技能是核心和基础,需要从业人员具有原材料采购、企业生产制造、货物包装再加工、运输仓储和货物分发配送等环节的专业知识,同时,对于保证这些物流环节有效协调和衔接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掌握,对物流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必备的工具和手段,这就需要从业人员电子商务技术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技术水平。而目前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专业设置是相对分离的,这就需要包括大学在内的各类培养机构设置好相关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规划。
电子政务的特征范文2
美国邮政面临的挑战:一是网上支付使一类邮件中帐单类邮件的业务总量减少。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网上支付业务的发展,而且,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上交易安全以及其它相关的技术和法律问题得到解决后,帐单类邮件电子化转移能够节省企业的成本开支和方便一般家庭。在能够安全、迅速达到与使用帐单类邮件同样目的的情况下,企业和一般家庭当然选择使用网上支付业务。二是互联网算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互联网广告的迅猛发展势必会分流广告邮件。这和帐单类邮件电子化转移的原因大同小异。帐单类邮件和广告邮件在美国邮政的业务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说明这两种业务的重要性,作个极端的假设,如果帐单类邮件全部电子化转移,广告邮件全部被互联网广告分流,美国邮政将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由此可见,美国邮政在电子商务时代面临的挑战是相当严峻的。
美国邮政面临的机遇:随着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网上购物量明显增加,包裹投递到户业务也随之增加/这为美国邮政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美国邮政正大力建设物流配送服务体系,谋求第三方物流配送_服务更大的市场份额。
2、美国邮政企业电沪商务管理概况
美国邮政电子商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管理。它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E-POST,提供的服务项目包括用户网上付款、通过互联网付邮资、替公司付款、用户间结算和提供金融资讯等;二是roST-ES!邮政电子商务服务),三是电子邮戳,四是网络安全认证。其中美国邮政的E-POST和中国邮政的“电子邮政”所涵盖的范围并不一样’两者不能等同。为了弥补互联网等新技术对邮政传统业务带来的冲击,美国邮政在电子商务领域着重发展邮政电子速递业务、混合邮件业务和电子记帐、付款业务。
3.美国邮政企业电子商务管的特点
电子商务管理不仅有符合规格的邮件,甚至形状各异、规格不一的物品都可成为邮件到一个玩具,大到两三米长的建筑材料,甚至整架吊挂的服装等类“邮件”随处可见。美国邮政还设立了名叫“退得容易”的网络服务,用户把需要退回的货物放在指定位置,邮递员在他们每天服务的投递路线上即可以收取需要退回的“包裹”,极大方便了网上购物用户的退货要求。
第二,电子商务和传统邮政业务有机结合。美国邮政十分重视利用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商务模式促进邮政传统业务发展。通过互联网,让社会和用户能够深入了解邮政业务知识,保证用户充分享受通信权利。邮政传统业务相继上网运作,如开办了电子速递业务和混合邮件业务等。
第三,开办电子商务新业务^美国邮政既重视电子商务与邮政传统业务的有机结合,又根据电子商务所具有的优势,开办许多新的业务,如:推出了电子身份确认服务、电子邮戳服务以及“PC邮资”网上邮票等^同时,开办了电子邮件验证业务,解决电子邮件传输过程中的认证、编码等法律和技术问题。
第四,提髙邮件处理效率,强化物流配送服务体系管理。美国邮政目前建设了400个邮件处理中心,其中250个业务量较大的中心局配备了自动化处理设备。采用先进的信函、包裹分拣机,实行集装箱、信盒运输。分拣封发过程利用计算机安全监控系统,密切关注整个生产作业流程。应用先进的技术,减少了重复性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美国邮政扩大物流配送服务市场份额的竞争力^
第五,多方合作,追求双赢。一是与电子商务提供商合作,美国邮政扮演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作用。美国洛杉机DVDExpressInc是一家网上DVD销售公司,美国邮政为其提供订单受理、资金估算、包装、配送等全过程物流服务。在为DVDExpressInc减少经营成本的同时获取合理的收益,实现双赢。二是与国内、国际私营运递业务的竞争对手合作。2001年,美国邮政与联邦快递达成两项为期七年的合作协议,总价值为70亿美元。美国邮政可以利用联邦快递的航空运输递送快件、优先邮件和一类邮件,提高全球范围内的邮件运递能力。另外,美国邮政还和敦豪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这对美国邮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全球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三是与世界各国邮政合作,开拓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国际市场。
第六,密切与政府部门的联系,为政府部门提供安全、髙效的信息服务。根据法律要求,美国邮政开办了电子邮戳和网络安全认证业务,为政府部门提供信息服务,保证政府部门之间安全,髙效的信息交流,实现办公信息化。通过为政府部门提供髙质量的服务,使政府部门对邮政电子商务的性质和作用持肯定态度,从而有利于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
第七,利用完善的顾客数据库,发展与顾客的一对一电子商务关系。美
国邮政顾客数据库由顾客地址库和顾客资料库组成。顾客地址库包含的顾客地址信息相当详细和丰富,从街道名到门牌号,甚至负责这个投递段的投递员号码以及投递方式等应有尽有。顾客资料库包括企业统计数据因素和消费者统计数据因素,包含了商家需要的消费者的各种信息,如消费心态、购买行为等。美国邮政的顾客数据库主要是为内部处理和投递进行监督和管理用的,不能作为商业用途。但是美国邮政通过顾客数据库营销,开展“B2C”物流配送服务,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建立与顾客的一对一电子商务关系。美国邮政计划为每个顾客派送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并使其和物理地址一一对应,为开展其它电子商务活动奠定基础。
(1) 美国邮政电子商务的专业化经营
美国邮政减少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性干预,给予适当的财政自主权。邮政电子商务和各专业之间按公司化进行服务结算。美国邮政还将包裹业务部独立出来,直接接受邮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运营总裁兼执行副总裁的领导,全力发展物流配送服务体系。
(2) 美国邮政电子商务专业化经营和普遍服务的关系
美国邮政实行电子商务专业化经营,促进了信息网络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办了多项网上邮政业务,丰富了邮政服务手段,方便了用邮。尤其是物流配送服务体系的建设,更是提高了普遍服务的质量。美国邮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在1999年年度报告中指出:“美国邮政可以做到每天将邮件投递到任何角落、任何一个人9为美国人民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联系……,是通向每家每户的大门/’由于美国国内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市场竞争激烈,美国邮政在努力做好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同时,改造了原有的投递网络,正在向着“投递到任何角落、任何一个人”的目标发展,普遍服务也因此得到更好的保障。
4、信息技术与邮政传统业务有机融合
邮政电子商务不仅是一个网页或网站,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技术和业务以及许多相关的内容。也就是说,邮政电子商务能够促进信息技术在邮政业务各个环节的应用,使两者获得最佳的融合。美国邮政通过推进电子商务,使信息技术和邮政传统业务取得了有效的配合。
第一,通过建设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增加了邮件从收寄到投递整个生产作业过程的信息技术含量,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美国物流配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除了联邦快递、联合包裹公司等物流大企业外,还有许多规模较小的物流企业。美国邮政%了在物流配送市场占有优势,千方百计地建设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尤其是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如果撇开信息技术,对于形状各异的物品,美国邮政很难保证做到安全、迅速和准确地处理。邮政的物流配送服务体系是在原来的实物投递网络上发展起来的,因此,美国邮政邮件生产作业整个过程随着物流配送服务体系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分拣封发环节,利用先进的包裹、信函分拣机进行处理。同时,计算机监控系统等安全配套设备进行全过程监控。采用集装箱和信盒运输,并与天气预报系统联网,可以随时根据天气等情况通过指挥调度系统合理调度指挥。美国邮政准备采用行星编码(PlanetCode),该编码可能有25个数字,包含有用户身份、序列、批号等信息。利用这种编码,通过计算机系统,用产可以跟踪、查询快件乃至大宗邮件。在过去的五年内,美国邮政是世界上盈利最大的邮政机构,其中,信息技术功不可没。
第二,开办新型业务替代传统业务,以新的手段实现同样的目标。前面简单介绍过广告邮件在美国邮政业务收人中的重要地位,下面通过一些数字说明它的重要性o美国邮政1999年财政年度统计,广告邮件的总收入为144亿美元,占美国邮政业务总收入的23.9%,广告邮件量为857亿件,占美国邮政业务总量的42.5%。现在互联网广告的发展分流了广告邮件,但是由于很多美国人仍然愿意看实物的广告,而且美国许多髙新技术企业也是美国邮政广告邮件的大用户,因此这项业务前景还是看好的。可是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递送广告邮件显然不适应用户新的需求,因此,美国邮政利用信息技术发展该项业务,通过混合邮件递送广告邮件,赋予该项业务新的内涵,使广告邮件在保持用户喜爱的实物形式的同时,缩短递送时间,节省了用户去购买信封、邮票等工夫,通过信息技术,广告邮件有了新的发展活力。美国邮政利用USFS电子付款(USPSeBillPay)逐步替代实物形式的帐单类业务,利用PostCSTM通过互联网代替传统实物形式,迅速.可靠、安全的“递送”各种电子文件或文档,满足企业21世纪电子商务的需求。
第三,邮政传统业务网上运作,美国邮政推出了“PC邮资”的网上邮票,用户只要通过互联网就可以使用这种邮票,不必到营业窗口购买邮票,方便了用邮。
3、邮政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趋势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快,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加快了这一进程。这其中,物流配送服夺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支撑部分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邮政在这场历史性的变革中,以物流配送为切人点,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
(1)美国邮政全球发展战略、步骤及其优势.
美国邮政全球发展战略:一是增加进口包裹(优先邮件业务量)>二是在全世界建立全球贸易伙伴网络;三是将全球贸易伙伴的能力融合到国内销售中来,四是确保满足顾客和供应商(与美国邮政合作的企业等)的要求与期望。
美国邮政实施全球发展战略的步m首先是组织海外邮件。其次是通过合作伙伴增加经过美国邮政进人美国市场的包件量。最后是直接利用国内的产品和服务实施全球化战略。
美国邮政以物流配送为全球化战略的切入点是基于对自身优势的充分考虑和认识。它的物流配送优势集中体现在:一是美国邮政比任何其它部门处理的邮件都多。二是美国邮政的邮件处理量占世界总处理量的41%。三是美国邮政是官方机构,安全、可靠性强。
(2)优先邮件是美国邮政全球化战略的关键?
优先邮件的优势:一是通达各地,安全、可靠。美国邮政规定70磅以下包裹都可以使用优先邮件寄递,每周有4~5天户到户投递,遍及美国每个地址。同时,只有美国邮政才能使用用户信箱,并且能够快速退回无法投递的邮件。二是全面有效的成本控制?如果用户不要求在夜间投递,优先邮件比快件便宜。在星期六投往阿拉斯加、夏威夷、波多黎各地区,住宅地址或乡村地址和邮局信箱不收取附加费。另外,优先邮件的投递采取保护有价值顾客的做法,在美国,优先邮件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即使是处于高新技术中心的企业,许多也都是优先邮件的忠实用户,尤其是电子商务企业,许多都选择通过优先邮件把用户网上购买的物品送到用户手上。
亚马逊公司的总裁谈到该公司利用计算机算法从投递速度和成本两方面综合分析,对美国大部分物流配送企业进行选择,结果表明有65%的顾客愿意使用优先邮件。
(3)全球包裹寄递是美国邮政全球化战略的重点
全球包裹寄递是大宗邮件寄递系统,以美国邮政全球包裹寄递网络为基础,提供快速、经济.安全、可靠的国际包裹寄递服务。它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全球包裹处理中二是现代化业务信息处理系统,三是丰富的业务种类。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要,美国邮政以服务深度和费率水平等为依据,提供特别服务.标准服务、经济型服务等。
电子政务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 竞争 人力资源管理 实务 特点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型员工的出现使企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资本数量和质量,而且更依赖于知识积累和利用,掌握知识的人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同时,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出现也极大的丰富了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管理者有必要根据识人、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等方面呈现的新特点,采取新手段以获取竞争优势。
一、以人为本的知识型员工管理。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型员工作为知识的载体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他们有几个明显特点:较高的个人素质;自主性强;工作成果常常以某种思想、创意、技术发明的形式出现,往往不具有可以直接测量的经济形态;重视团队协作。对企业而言他们不仅仅是员工,而且是企业生产力的直接体现。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能使其能力和潜力更好地发挥。这种理念的核心就是尊重人、爱护人、激励人,体现出“人的价值高于一切”。建立共同愿景、培养企业与员工间的信任机制、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帮助员工设计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计划成为知识型员工管理的主要手段。
二、基于胜任力的绩效考评。
传统的绩效考评在内容设计上主要依靠“现在断定过去”,知识型员工的绩效不仅是“结果”而且是“过程”,需要“由现状看未来”,由此胜任力被提出。麦克利兰认为胜任力是能将某一工作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态度、价值观、个性、品质和动机、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在这些个人特征中,态度、价值观、个性、品质和动机等属于深层的内隐胜任力,难以用一般方法测得,但对绩效却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能够将表现优异者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知识、技能则属于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性特征,它们只是对个人基本素质的要求,对于特定的职业而言必不可少,但不足以将表现优异者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
在基于胜任力的绩效考评中,考评内容上不仅重“量”而且更看重“质”,达到优秀绩效的行为标准和态度作为绩效纳入考评体系中,将员工过去、现在、未来的表现并重;在考评方法上,注重360度绩效考评、平衡记分卡、关键绩效指标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价取代“纵向评价”;在考评周期上,一般不按年、季、月的考核周期,强调与任务周期、工作阶段的一致性,上下级随时可以进行的交流与沟通,使下级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
三、薪酬设计体现人性化
薪酬总是与企业员工的劳动成果直接挂钩,支付与当前业绩相关,加薪提职是激励员工的主要手段,这是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的基本方法。近年来知名企业的薪酬设计体现了更多的人性化的因素,他们认识到加薪提职只是保健因素,要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满意度需要从人性化入手。著名的网络服务公司Google,他们的工程师都有20%的带薪自由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工程师们可以从事自己有兴趣的研究,结果薪酬没有增加而工程师们却更加努力的工作。提职不再是专业技术人员加薪的惟一渠道。组织的扁平化虽然减少了员工的晋升机会,但宽带薪酬设计使非管理职务的员工在同一个宽带薪酬内仍然可能获得较高的收入,进而使他们从追求权力转向追求职业的成就感。
传统的薪酬体系中,薪酬组成总是按事先设计的固定模式,员工只知道数字的多少,企业不了解员工的真正需要是什么,福利容易固化成为工资的一部分。现在企业认识到个人的偏好是不同的,员工的个性化差异在福利的设计中得到重视,允许员工根据自己情况从一份列有各种福利项目的菜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福利组合。
四、人力资源外包
从外包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的有些活动是可以程序化的,如工作分析、招聘、培训等,这些活动通常会占到日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70%左右。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职能更别突出,那些程序化的活动外包可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尤其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或正处于发展中的公司,借助外包可以获得像大公司一样的许多能力,而不必投入更多的时间、资金和精力。当前国内已出现一批专业从事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公司,企业可以利用外包公司最新技术系统和技术资源解决现实问题,这样就可以把人事部门从日常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服务全局的人力资源战略。
五、网络技术的应用
电子政务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 生物特征识别 数字签名 电子商务 身份安全认证
一、引言
在电子商务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从某种角度看,身份认证技术可能比信息加密本身更加重要。它是网络安全和信息系统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是在信息安全时代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
目前的应用主要是以“用户ID+口令+数字证书”来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从根本上说这种身份认证不能解决访问者的物理身份和电子身份的一致性问题,即无法确认通过身份认证的访问者即获授权者。
启发于人的身体特征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了生物识别技术。人的指纹、虹膜、视网膜等都具有惟一性和稳定性的特征,为实现更安全、方便的用户身份认证提供了有利的物理条件。
用户最关注的问题是因特网的网络安全性和保密性。保障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通常需要借助信息安全功能来实现。在开放系统中对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或私密信息进行通信时,可使用数字签名等密码技术进行加密。
生物识别技术代表着用户身份认证技术的未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如果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提供一种更加安全、便捷的用户身份认证技术。
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其核心在于如何获取这些生物特征,并将之转换为数字信息,存储于计算机中,利用可靠的匹配算法来完成验证与识别个人身份的过程。
1.指纹识别——成熟的身份认证技术
在网络环境下的身份认证系统中,应用指纹作为身份确认依据是理想的。
第一,理论上,每个人的指纹是独一无二的。
第二,指纹样本便于获取,易于开发识别系统,实用性强。
第三,指纹识别中使用的模板而是由指纹图中提取的关键特征,使系统对模板库的存储量较小。也可以大大减少网络传输的负担,便于支持网络功能。
第四,指纹识别是生物特征识别中研究最早、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有着坚实的市场后盾。
指纹识别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可行性。随着固体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指纹传感器的价格正逐渐下降,在许多应用中基于指纹的生物认证系统的成本是可以承受的。
指纹识别原理和过程如下:首先,通过指纹读取设备读取到人体指纹图像,并对原始图像进行初步的处理,使之更清晰。然后,指纹辨识算法建立指纹的数字表示——特征数据。特征文件存储从指纹上找到被称为“细节点”(minutiae)的数据点,也就是那些指纹纹路的分叉点或末梢点。这些数据称为模板(至今仍然没有一种模板的标准,也没有一种标准的抽象算法,各厂商自行其是)。最后,通过计算机把两个指纹的模板进行比较,计算出它们的相似程度,得到两个指纹的匹配结果。
2.虹膜和视网膜——更准确、更可靠的身份认证技术
虹膜是一种在眼睛中瞳孔内的织物状各色环状物,每一个虹膜都包含一个独一无二的基于像冠、水晶体、细丝、斑点、结构、凹点、射线、皱纹和条纹等特征的结构。世界上两个指纹相同的几率为1/109,而两个虹膜图像相同的几率是1/1011,虹膜在人的一生中均保持稳定不变。因此,利用虹膜来识别身份能够成为独一无二的标识,其可靠性超过了指纹识别。
从直径11mm的虹膜上,Dr. Daugman的算法用3.4个字节的数据来代表每平方毫米的虹膜信息,一个虹膜约有266个量化特征点,而指纹识别技术只有40多个特征点。266个量化特征点的虹膜识别算法在众多虹膜识别技术资料中都有讲述,在算法和人类眼部特征允许的情况下,Dr. Daugman指出,通过他的算法可获得173个二进制自由度的独立特征点。这在生物识别技术中,所获得特征点的数量是相当大的。
关于虹膜的特征提取方面较有成效的主要有Daugman的利用多分辨率Gabor滤波器提取虹膜纹理的相位信息;Wildes的基于4种不同决策标准的拉普拉斯金字塔提取虹膜纹理特征;Boles和Boashash的基于小波变换过零检测虹膜识别算法以及中科院采用Gabor滤波和aubechies-4小波变换相结合的纹理分析方法。
虹膜技术上有一些地方有待完善;当前的虹膜识别系统只是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小规模的试验,而没有进行过现实世界的惟一性认证的试验;目前图像获取设备相当昂贵。
视网膜是一些位于眼球后部十分细小的神经(一英寸的1/50),它是人眼感受光线并将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重要器官,用于生物识别的血管分布在神经视网膜周围,即视网膜四层细胞的最远处。
在20世纪30年代,通过研究就得出了人类眼球后部血管分布惟一性的理论,进一步的研究的表明,即使是孪生子,这种血管分布也是具有唯一性的,视网膜的结构形式在人的一生当中都相当稳定。所以,同虹膜识别技术一样,视网膜扫描可能是最可靠、最值得信赖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视网膜扫描设备可以从使用者的视网膜上可以获得400个特征点,创建模板和完成确认。由此可见,视网膜扫描技术的录入设备的认假率低于0.0001%。但拒假率(FAR,指系统不正确地拒绝一个已经获得权限的用户)比较高,相信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可以大大降低。
因为对视网膜难于采样,也无标准的视网膜样本库供系统软件开发使用,这就导致视网膜识别系统目前阶段难以开发,可行性较低。
与指纹识别技术的主要步骤以及原理相似,虹膜识别与视网膜识别一般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处理、特征提取、保存数据、特征值的比对和匹配等过程。
综上所述,指纹识别是最容易实现的;而虹膜识别与视网膜识别受到某些限制,目前除了一些高端应用外很难普及应用,但其有着巨大的技术优势和潜在的商业价值,必将是下一代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
三、基于生物特征识别和数字签名技术的电子商务身份认证系统解决方案
1.方案设计要求
要确保基于指纹特征的用户身份认证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必须对基于指纹特征的网络身份认证方案设计一个安全的身份认证协议。良好的身份认证协议应该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能够准确识别被认证对象的身份;
(2)能够明确重要事件的责任人,并实现签名,避免事后抵赖;
(3)能够保障数据在存储和传送时的安全。
2.基于生物特征和数字签名技术的电子商务身份安全认证系统结构
基于秘密信息的身份认证协议:保证通信认证可以防止第三方的重放攻击,但由于客户端密钥存储和管理存在问题。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能解决口令窥视和密钥管理难等问题,但很难阻止第三方的重放攻击。因而,笔者提出了综合前述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和数字签名后得到的电子商务身份认证系统的解决方案。
在网络环境下(B/S结构),用户(客户端)如果要访问远程服务器所管理的信息资源,在获得相关资源访问权限之前,必须通过生物特征身份认证,所有的信息资源访问权限都在身份认证系统(服务器端)管理之下,未通过身份认证的用户不能访问信息资源。当模板内置于服务器时,通过客户端的生物特征获取仪器获得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该信息被加上数字签名后传送到服务器,在服务器首先校验签名是否有效,再与预先注册的模板进行比较,并完成身份认证。
3.身份认证步骤与协议
在生物认证系统中,为了保证生物特征值这不被非法用户所获得,采用数字签名技术。我们在此对协议中采用的符号做如下定义:A为用户,AS为认证服务器,KUAS为认证服务器公钥,TAS为认证服务器的时限,NA为A的现时数据,FA为A的生物特征值,IDA为A的标识。还需说明的是这里采用的是单向认证协议。基本协议如下:
(1)A用自己标识的签名向认证服务器AS请求认证。使用签名技术能有效地阻止一个虚假认证服务器对用户A的欺骗性连接。因为只有合法的认证服务器才保存有用户的公钥,从而能验证这个签名来获得IDA来为下面的认证过程来使用。
(2)认证服务器产生时限TAS,现时数据NA,并将自己的公钥KUAS、NA和时限TAS用用户A的公钥KUA加密后返回给客户端的A用户。
(3)客户端A接受到认证服务器公钥、时限和现时数据NA,同时在客户端的生物特征传感器读取用户的生物特征图像,并获得特征FA,把元组{TAS,NA,FA}用认证服务器的公钥KUAS加密后发送给认证服务器。
(4)认证服务器AS通过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库进行比对,若匹配则A的身份通过认证。
这个方案与现时使用的认证体制基本类似,所以电子商务交易系统不必作重大改变。但因为引入了生物特征识别,安全性可以获得有效的加强。
四、结束语
在信息化日趋成为主流的今天,电子商务的业务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也成为业界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本方案设计将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和数字签名相结合应用于电子商务,加强系统安全性,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实用意义。
电子政务的特征范文5
文/孙凌宇
身上“痒”,人们常常觉得是不爱干净闹的。其实,“痒”也是身体有恙的表现,甚至有时它还是某些体内恶性肿瘤的外在表现。
国外医学文献阐述,痒与内脏恶性肿瘤关系密切。原因目前不明,专家推测可能是肿瘤组织细胞会产生组胺及一些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随血液循环到达皮肤后,刺激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尤以发病初期表现明显。
数据显示,有16%-30%患恶性淋巴瘤的老年人,25%的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病人,25%-60%患癌症的老年女性,50%的直肠恶性肿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
由癌症所导致的痒,与一般的痒是有区别的,其特点是:平时无瘙痒史而突然发生顽固性的全身痒,皮肤表面一般看不到任何变化,仅仅是难以忍受的剧痒;与气候变化无关,用任何止痒药物均无效。
而局限性瘙痒有时会提示邻近部位出现了肿瘤:如外瘙痒常见于子宫颈癌,肛周瘙痒提示肠癌,鼻孔壁瘙痒可能有脑瘤。但瘙痒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与肿瘤无关。
因此,对皮肤原因不明的持久性瘙痒,不能一抓了事,应尽早查明,及时诊治。
尤其提醒以前没有患过皮肤病的人,在没有药物过敏、食物过敏及其他因素刺激时,突然发生持续的、剧烈的皮肤痛痒时,应马上到医院检查,排除疾病可能,以免耽误病情。
老年胆石症4特点
文/惠森
1.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老化,免疫力低下,对炎症应激能力减退,临床表现与病变严重程度不符。
2.由于胆囊收缩能力降低以及奥狄括约肌功能不良等,使肠道内细菌上行感染的机会增加,胆道感染发生率高。
3.起病急骤,病程进展迅速,症状凶险。易引起胆囊积脓、胆囊缺血坏死穿孔、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甚至并发腹膜炎,休克发生率可达50%以上。
4.常并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甚至几种合并症同时存在。
五个信号 自我判断高血脂
文/黄博
高血脂是导致冠心病、高血压及中风的危险因素,那么,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出现高血脂并及时进行合理治疗呢?可以从下面五个方面加以判断。
1.经常头昏脑涨或与人讲话的间隙容易睡着。早晨起床后感觉头脑不清醒,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但夜晚很清醒。
2.睑黄疣是中老年女性血脂增高的信号,主要表现为眼睑上出现淡黄色的小皮疹,刚开始时为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严重时布满整个眼睑。
3.腿肚经常抽筋,并常感到刺痛,这是胆固醇积聚在腿部肌肉中的表现。
4.短时间内在面部、手部出现较多黑斑(斑块较老年斑略大,颜色较深),记忆力及反应力明显减退。
5.看东西一阵阵模糊,这是血液变黏稠、流速减慢,使视神经或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所致。
去外地看病注意啥
甘肃副主任护师 王锦蓉
由于医疗技术的差异,有些病人需要到外地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但越是顶级医院,越是人满为患,一号难求。所以,去外地看病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有备而去。
首先,一定要带上当地医院以往的检查结果,如CT片、化验单、病理检查报告单、门诊病历及住院病历简要。可询问当地医生去哪家医院、挂哪个专科号比较合适,并可事先从网上或其他渠道查找预约电话,通过电话询问要看的专家坐诊、停诊时间等各类信息。
电子政务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混沌;混沌理论;电子政务
一、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著名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首次提出,成为与量子力学、相对论比肩的三大科学革命之一。混沌理论最初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混沌理论中的“混沌”一词,在传统意义上,它是指“混乱、紊乱、无序和没有规律性的事物和现象”。但是“混沌”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它又不同于其传统意义的内容。爱德华·洛伦兹认为:混沌这个术语是用来指代这样一种过程,“它们看似是随机发生的而实际上其行为却由精确的法则决定”。时至今日,混沌理论的基本体系日益走向完善,其研究和应用不仅开创了自然科学的新范式,而且其影响已经延伸到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众多的社会科学领域之中。作为研究复杂的非线性动态机制的混沌理论把偶然性、非线性、非平衡性、不稳定性带进了公共管理的视野。在公共管理领域,我们对混沌理论的理解着眼于以下几点:“一是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二是临界水平,这里是非线性事件的发生点;三是分形维,它表明有序和无序的统一。”混沌理论不仅大大扩展了人们的视野,并使人们加深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现实世界就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确定性与随机性,有序与无序的辩证统一。目前将混沌理论与电子政务联系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而应用混沌理论分析电子政务系统的特性,研究电子政务发展模式及其过程的管理,对发展电子政务具有重要的学术及实际指导意义,混沌理论为深入研究现代电子政务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提供新的理论手段和理论范式。
二、电子政务的若干混沌特性
作为一个非线性系统,通过对其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电子政务具有以下一些混沌特性:
(一)电子政务具有混沌系统的耗散性
混沌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混沌系统内部的各组成部分分别进行着信息、能量及物质的交换与整合,同时混沌系统与外界也进行着类似的交换整合活动。电子政务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公众进行双向信息交流。除此之外,电子政务系统本身就处于社会、经济的大系统之中,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由此可见,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既在内部进行交换,又与周围环境也有交换的动态的开放系统。该系统在不断地“耗散”从外界输入的数据的同时,通过系统内部各种不同的转换机制,再向用户输出信息。电子政务系统的这种耗散性使得系统在保持开放性、独立性和灵活性的同时,又能产生系统在整体上的稳定性。
(二)电子政务具有混沌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
混沌系统不仅仅是各个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保留其各个部分的性质和功能的基础上,从而形成的整个系统新的性质和功能,也就是说混沌系统具有其组成部分所不具备的新的性质和功能。电子政务系统具有非线性,系统中几乎每个环节都是非线性的关系。从服务对象来看,电子政务的四个主体:政府、企业、公务员和公民这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表现为非线性的特点,一方面在服务方面,不同的服务差异可能会导致对最终服务的接受者公众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对政府业务流程的改革并不能产生一定明显的效果。而且政府部门同时是以多种身份来参与电子政务的建设的,政府部门承当了用户和管理者双重角色,一方面它既是所有公共服务资源的使用者,又是这些公共服务资源的组织者。其它主体则充当着主动提供服务者、被动接受者、信息反馈者等角色,这使得主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倾向于一种复杂的、非线性的关系。这些非线性关系的存在也正是电子政务系统无法用单一数据关系表示的根本所在,如何解决各个环节中的非线性问题,也是电子政务系统管理的重要方面内容。
(三)电子政务具有混沌系统的分形性
混沌系统是一个自相似的结构,在非线性、非平衡的过程中的混沌会产生一种吸引子,系统的状态在吸引区向奇异吸引子汇聚,从而确保了它在整体上的稳定性和收敛性。这使得电子政务系统可在形态、功能等方面同时具有自相似性,也可使系统仅在某一方面具有自相似性;混沌系统的分形性同时提高了整体与部分之间多层次、多视角、多维度的相关联的方式。比如,一个国家的电子政务系统中包含若干“自相似”的子系统,即从中央到地方逐级扩展开来的国家电子政务、省级电子政务、市级电子政务、县级电子政务。在我国,国家级电子政务有中国电子政务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省级电子政务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的电子政务;市级电子政务包括282个地级市和374个县级市的政府网站。纵观不同区域的电子政务,虽然其层次性表现的都很明显,但是不同层次的电子政务系统仍然具有相似的功能和结构,具有分形性的特点。
(四)电子政务具有混沌系统的初值敏感性
从混沌学的观点来看,电子政务系统属于混沌系统,因为它具有混沌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混沌理论认为,混沌系统的长期行为和结果,会敏感地依赖于初始条件,其长期行为是不可预测的。初始条件十分细微的变化经过不断地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相同的初始条件,得到的结果却完全不同。美国著名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蝴蝶效应”就是这个特征的形象比喻,他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中国古代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也就是指这个意思。这种“蝴蝶效应”在现代电子政务建设中是屡见不鲜的,比如电子政务系统的结构、运行及控制方式都没有大的改变,而一个微不足道的数据失误就可能会导致政府信用危机。因此,电子政务的初值敏感性就要求我们不能忽略细小变化给复杂系统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
三、混沌理论下的电子政务建设
混沌理论告诉我们,客观事物是永远运动变化的,客观环境也是永远不相同的;面对事物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必然有其深层次秩序在指挥和引导这一复杂系统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运用混沌理论探索电子政务发展模式,就是要在电子政府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以变应变,同时在变化中把握秩序。不管是从全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宏观层面还是到每一层、每一部门的微观层面都要遵循这一原则。
(一)规范、统一各地区电子政务建设行为
电子政务具有混沌系统的分形性,一个国家的电子政务系统中包含若干“自相似”的子系统,具有相似的功能和结构,而且它们都在向一个“吸引子”汇聚,这个吸引子就是“阳光行政,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因此我们应该在尊重各种子系统差异性的基础上,创建一些统一的原则性的规范:既要为各级政府配置合理的行政权力,也需要中央将电子政务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建设。一方面,各地方政府要结合该地方的具体情况及发展要求,开展适合本地区的电子,满足本地人民群众的要求;另一方面,中央在赋予地方相应行政权力的同时,也要在尊重各地区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方向,从不同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中找到共同点,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通过有效的管理,保证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权威性。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还要做好利益的相协调工作,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在中央和政府关系协调的基础上,建立全方位信息共享平台,不仅要建立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共享系统,还要对涉及到整体利益的信息、应该共享的信息都要做到及时共享,防止“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另外,要注意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建设,即总体标准、应用标准、应用支撑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和管理标准等。
(二)创造复杂性,加强民众参与
混论理论强调组织的复杂性、随机性、不确定性的这些特征,电子政务系统都具有。混沌理论的的非线性观告诉我们,将电子政务建设去简单化和明确化,这不仅不可能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而且会产生负面的结果。因此混沌理论要求电子政务建设的转变,由单一管理变为多元管理,不确定性取代确定性,增加其复杂性,要求其必须放松规制,公开电子政务内容,加强行政决策的民主性,允许和鼓励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电子政务建设中来。
(三)重视组织的学习能力,努力打造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当今公共管理界的时髦话题,混沌理论强调的是组织和个人学习能力的开发,以加强对变动组织和环境的适应性。虽然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复杂的环境,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断产生创造性的能量,通过不断的学习,加强内部的交流与沟通,提高管理的水平,通过发挥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来打破既有的结构、规范和程序,在面对偶然的事件中能创新处理措施和办法,从而推进电子政务的变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左林江.公共行政中的混沌与复杂性理论[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刘洪.经济混沌管理——理论·方法·应用[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3]罗章,彭莉,肖云.电子政务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SWOT分析[J].电子政务.2008(10)
[4]陈江,曹兆勇.牛鞭效应及其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04(2)
[5]相丽玲,蔡华利.电子政务建设的复杂性特征及其发展策略——基于CAS理论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7(21)
[6]张璋,武玉英.混沌理论与公共行政[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4)
[7]麻晓莉,卢文军.混沌理论视野下的公共行政范式的转变[J].理论导刊.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