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型农村社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型农村社区范文1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建设意义;规划实例
中图分类号: F1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农村区域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相关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所建设的居住方式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且具备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新型农民聚居点。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
1、新农村社区建设关系到我国农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国村庄“量大面广”,建设新农村社区将会使广大农民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和现代化的生活。
2、新农村社区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改善广大农民人居环境的有效途径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够创造需求,有效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农村社区的住宅建设切实关系着广大农民的人居环境。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关系到村镇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我们的发展必须把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而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将促进村镇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中需注重的问题
1、注重人文环境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规划也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村民的生活模式。
2、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尽可能在不破坏建设基地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地理条件的同时,加以利用,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居住环境来。
3、注重服务系统和功能分区的完善
在乡村规划中,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村民的生活要求和行动轨迹。
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是搞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效方法
1、规划建设、资源配置要因地制宜
新农村社区建设要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乡村、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在资源配置上做出通盘考虑和长期打算,要分期分批有重点、分阶段加以实施。
2、工程建设的标准要因地制宜
对村庄收入高低不同的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应当有所差异。坚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的建设新农村社区。
四、实例解析
以安阳市文峰区高庄乡汪流社区的规划设计为例,介绍新形农村社区的规划方法。
由汪流社区区位图(见图1)可以看到该社区规划在原汪流村基础上进行改造,将东正寺、西正寺和伯台三个村庄搬迁整合形成。
图1
现就汪流社区规划提出以下论述:
1、规划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规划居住区的建设发展进行分类指导,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2)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出发,按照规划要求,分步骤、分阶段的推进村庄建设与整治。
(3)滚动改造、弹性发展的原则。规划注重滚动、弹性发展的要求,立足现状、着眼未来,实现近中远期相结合,增强近期建设的可操作性、中期的持续推动性和远期发展的前瞻性,符合建设动态发展规律要求。
(4)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功能分区及用地布局,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规划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确立了这次规划的目标为:
(1)合理有效的利用乡村土地资源,通过对原村庄用地与功能结构的合理化调整,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乡村形象。
(2)通过拆除重建、整治改善等一系列更新措施进行规划改造,增加必要的环境设施和休闲空间,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3)利用并强化场地的自然生态特色,寻求与周围环境协同发展的途径。
3、社区规划设计
(1)规划布局结构在充分考虑地形和道路所界定的用地形态基础上,总体形成“一心、一轴、六组团”的规划结构(见图2)。“一心”指一个商业中心,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是整个居住区的景观中心和功能中心。“一轴”指社区东西向的商业主轴。“六组团”指由社区内部路网分割而成的六个居住组团,整个社区规划在道路竖向、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环卫、消防、人防、抗震减灾等方面充分考虑当地实情并做合理规划。
图2
(2)道路系统规划分三个级别,做为社区主要干道的东西向道路规划路宽30米,支路规划为20米。各组团内设置独立的道路系统,路宽8米。
(3)景观系统规划本着生态原则,挖掘用地特征和周边景观条件,并充分考虑与建筑风格的吻合,通过“外借内造”将社区住宅环境的均好性最大化。
五、结语
建设新农村社区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和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后农村工作的方向和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探索更加有效的工作思路、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和手段。
参考文献:
[1]安阳市文峰区高庄乡汪流社区规划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李志强(1978.3-),男,本科,助理工程师,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现就职于安阳市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院。
新型农村社区范文2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设计模式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被称为农村发展的第,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是中国农业经济建设新型城镇化作引领的战略基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通过新社区建设,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跟城市人一样的公共服务。目前,各地已经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规模不等,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乃至几万人,基础设施相当完善,公共服务全面覆盖,生活环境堪比城市小区,城乡差距在这里已显著缩小[1]。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北京等省市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其中成都、新乡、苏州、德州等省辖市为此专门下发文件,成立领导机构,制定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成效显著,涌现出很多好的典型,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在通常的概念中,国家有了政策和物资、资金的保证,地方上的建设就可以大上快上,指日可待,但实则不然。一项大的经济建设和改造,不仅要有政府的各项支持,还要有社会各界、各种力量的大力配合。如一个社区在建设过程中,即使政策、资金、物资全部到位,也不一定能建设一个好社区。因为怎么进行布局,建设多少房子,多少人居住,建设哪些服务设施等的问题,需要技术层面的专业人士进行规划与设计。规划与设计有其自身的原则与标准,不能一概而论。当前,在全国范围内的新型农村社区改造活动中,需要规划与设计的城镇乡村很多,但还没有一个通用性的设计模式可以借用。因此,中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设计模式研究和推广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设计模式的创新思路与方法
中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差异巨大,发展水平也极不平衡,由权威部门完成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设计模式显然是不可能的。就像世界上没有适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通用的“模式”一样,中国自己也没有通用自己所有省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这个模式需要具体的定位和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设计模式必须是针对某一地区或相似区域进行的具体化的系列方案[2]。设计模式是一种理性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设计模式是一种指导,在一个良好的指导下,有助于完成任务,有助于做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最终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环境规划与设计是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要求。方案设计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要结合实际办事,要充分尊重和体现用户的要求,维护用户的利益。设计模式是建立在充分的调研、考察,广泛征询意见,实际的实施检验等前提下形成的,具有针对性、特殊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而它又不是一般性建筑和环境设计模式的重复,应有以下创新点:一是设计模式既有文字论述,也有图例说明;二是设计模式既有概念性的规划,也有建设性的实施细则;三是设计模式针对性强,遵从原创性的原则,不重复,不摹仿;四是设计模式在同一类型中,有多种形式可供参选;根据不同的设计对象其复杂程度,可设置为一、二、三、四、五个等级;不同的地理位置可设置为平原设计模式、高原设计模式、江河设计模式、海洋设计模式、丘陵设计模式、岗地设计模式或山地设计模式等。不同的气候环境可设置为热带气候设计模式、温带气候设计模式或季风带气候设计模式等。
2设计模式的运用与实践
设计模式的优劣与否,必须通过实际运用才能够检验。为此选择了襄阳地区保康县歇马镇。选择的理由是:襄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有较好的农业发展基础,也有比较丰富的地理位置和产业形态。襄阳地形为东低西高,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丘陵、岗地、山地,约占襄阳总面积分别为20%、40%、40%。按照襄阳今后的发展目标和地形条件,在设计模式当中,可进行大的分类,即丘陵设计模式、岗地设计模式和山地设计模式。符合我们理想的T型设计模式系列,即相似模式的梯级排列。保康县歇马镇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乡镇,其中有许多的村庄坐落在高山地带,平均海拔在1200多m以上,符合选用“山地设计模式”进行运用。根据设计原则,对歇马镇设计模式进行了2个阶段的分期工作:一期为概念性的规划;二期为建设性的实施细则[3]。首先对镇属的49个村子进行了大量的现场勘察、测量、调研,结合各级相关的要求、规定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根据大的设计模式纲要,再进行单位的模式划分:产业结构设计模式、居民居住设计模式、公共交通设计模式、公共设施设计模式、供水、供电设计模式、通讯设施设计模式、旅游开发设计模式、生态环境设计模式和文物古迹保护设计模式。历时2a多的时间,完成了规划设计任务。受到老百姓的欢迎,镇政府的认可,市、县城乡设计规划部门的验收。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期的建设规划设计。运用设计模式的方法,可以清晰地看到襄阳地区新型农村社区的形态分布和业态布局,可以根据政策去调控,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去落实。
3结语
设计模式在当前如火如荼的全国范围内的新型农村社区改造活动中有着良好的参照价值和引领作用。通过研究,本课题实际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为相关部门的决策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二是为用户准备的多方面的设计模式,成熟、可行,可供选择余地大;三是为同行和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四是为实践性教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五是为与外省、外地区同行间进行学术交流积累了经验。
作者:张波 单位: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叶齐茂.村庄整治技术规范图解手册[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新型农村社区范文3
一、诸城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诸城市辖区内行政村共包括1257个,自2006年“农村社区”首次被明确提出以来,当地将这个行政村以农村社区的形式进行划分,最后规划了208个社区,且在每个社区内有较好的交通条件及发展潜力的地方建立相应的服务中心。距离服务中心周围2 km内的村庄、单位等均被划分到同一个社区中。结合诸城市的实际,平均一个社区包括的行政村数量为5个左右,平均户数约1500户。近年来经过政府及其他各方面的努力,当地农村社区发展成效显著,在2015年山东省开展的“农村新型示范社区”活动中,潍坊市入选的社区数量为10个,其中诸城市就占到3个(辛兴镇辛兴社区、昌城镇昌城社区、相州镇相州社区),在整个潍坊市的各县市中排在首位。在2016年的2月,建立了农村社区服务网站并顺利开通使用,这在我国属首例,标志着当地农村社区服务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新形势下诸城市农村社区发展存在的困境
1.社区组织的行政色彩较浓,组织体系不完善
社区刚建设时的初衷是发挥其独立性,运行时采取自我管理的方式。但是从目前当地农村社区发展情况来看,政府参与较多,几乎所有的社区控制机构均为政府,造成其对政府存在过多的依赖,不能充分体现出其原有的自我管理的特性。目前农村社区组织体系中,一般管理类发展较好,相关的服务类组织发展相对就较为欠缺,而能对社区中人们利益进行体现的恰恰主要就是服务类组织,但目前诸城市服务类组织实际的设置及提供的服务与农村的实际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虽然消耗了不少物资,但是并没有真正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发挥的效果大打折扣。
2.社区服务水平不高,服务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农村社区的服务没有计划性,服务内容单调,水平不高;加上服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不高,不能及时把握住社区发展的未来趋势及适宜的发展规模,不能将当前开展的详细计划融合到社区的长远规划中,造成开展的服务针对性很差,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并不能达到人类的预期目标,最终导致很多居民不愿参与。尽管目前诸城市政府通过在社会上公开招考的的方式择优录取了不少大中专院校毕业的专业人才补充到农村社区服务队伍中,大大提高了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但是与城市中的社区发展水平相比,其整体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有待于提高;而且这些招考的人员中,大多数是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在现有的社区服务人员队伍中,很多年龄偏大,年龄结构不合理。这些都对新型农村社区服务质量的提高及服务内容的增加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3.管理体制存在弊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保障性不强
近年来,虽然诸城市农村社区发展已经初具成效,但由于从运行至今也就不到10年的时间,还是存在发展规模小、涉及到的服务范围较窄、权限较为分散等弊端。此外,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发展不完善,存在缺位,未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估机制,不能对社区进行真实、客观地评价,造成一些社区组织的服务仅限于形式,一些活动也不能得到承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发展对策
1.建立起完善的领导协调机制
诸城市党委、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的管理,做好规划指导,及时督促、检查,健全相关的管理机制,并展开深入的调查,以掌握工作动向,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挥出一定的综合协调作用。各个部门的服务要逐渐向农村地区倾斜,不断地完善基层社区组织,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城乡的统筹发展。
2.对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组织建设进行逐步完善
结合目前诸城市广大农村的基本情况,对基层的社区服务组织进行科学规划,以使其功能逐渐完善,进而为社区内的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针对一些与广大社区居民切身需求最紧密的服务,包括医疗、卫生、教育、金融服务等,完善其在各社区内的网点建设;对于农村社区组织的政务,应采取公开的方式,真正让群众履行监督权,增强其参与的意识,创造农村社区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新型农村社区范文4
第一,推行新型农村社区化建设,是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可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使广大农民的居住环境、生活条件、文明程度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服务和待遇,实现农民“不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城镇化。
第二,推行新型农村社区化建设,通过撤村并点,可以节约大量的原村庄占用的集体建设用地。社区化建设的推进还将加速土地的有效流转,相对集中的土地通过农业公司、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和种粮大户规模经营,可以提高农业组织化、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又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支撑。
可以说,新型农村社区化是农村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基点,应当放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新型农村社区化既不能等同于城镇建设,也不是农村村落的简单拼合,它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做到严密论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具体做法是:
第一,新型农村社区化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急功近利。新型农村社区化建设需要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以现实的社会发展作支撑有序推进。有一些地方为追求政绩,不切实际地盲目推进,尤其在一些经济欠发达,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非农转移条件不成熟的地区,以行政干预方式推进,其结果将会违背群众意愿和城市化发展规律,导致房屋建起来,农民不愿进的结果。
第二,规划要合理,立足当下、适当超前,既要适应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又要为今后经济发展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社区的覆盖半径要适当,社区规模要根据不同地域的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动辄就是上万人的规模。要考虑到当下农民的耕作、生产是否方便。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当超前,道路、供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娱乐、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适当超前,避免前建后拆,重复建设。
第三,高度重视农民就业问题,要同步强化产业支撑。一些地方新房建起来,农民不太愿住的问题在一些新建社区已经露出苗头。主要原因就是农民考虑到生活的收入来源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如果没有必要的产业支撑,农民进来之后就很难实现有效就业。缺乏收入来源,农民就无法长期居住,这就背离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初衷。
新型农村社区范文5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农村城镇化;农民权益;可持续发展
一、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一)农村居民点建设的基本情况
河南省拥有1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目前共计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市,市辖区50个、县级市20个、88个县,下辖街道办事处464个、乡镇1892个,社区居委会3404个。河南省的村庄,普遍具备规模较小、布局分散、土地使用粗放的特点。同时,村庄配套设施不尽完善、环境问题较突出,急需进行合理的新农村社区规划。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
郑州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范围包括除中心城区、县城、产业集聚区规划区以外的所有行政村,即6县78个乡镇1306个行政村,并且被规划为新型农村社区的有367个,其中合村并镇123个,涉及行政村806个,保护性开发特色村38个。
(三)多元参与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机制
在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强力的资金支持必不可少。郑州市在全市范围内规划了367个新型农村社区,一个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投入960万元,每户建筑面积以180250平方米计,建房资金需要1015万元。截至2011年底,30个试点社区已逐步开工建设,总共投入资金55.35亿元。
二、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规划与现实需求脱节,农民参与度不高
规划与需求脱节是我国新型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规划编制多有政府主导,农民只能被动接受政府的安排,不顾当地实际情况,违背了与农民的意愿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扭曲了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意图,导致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缺位,农民没有与政府平等对话的机会,自身利益得不到尊重,导致规划流于形式。
(二)基础设施差,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远远达不到满足农民需求的程度。城乡、区域发展的失衡性已经成为困扰河南省发展的首要问题,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生活质量并不高,农村医疗卫生、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市政等设施普遍缺乏。新农村建设的系统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还远远落后于城市,也没有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具体体系,农民还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
(三)重工轻农,劳力缺失
农村与城市的主要区别在于农业,农业应当是农村的支柱产业,但就现在的实际情况而言,重工轻农的现象十分严重。新农村社区建设,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逐渐脱离土地,从思想上不再重视农业的发展,致使务农人员流失严重,已经形成老人和儿童留守家园的现象,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四)观念落后,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在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60元/月,若将来不种地或耕地被政府征用,那么养老就没有保障了。部分社区的治安管理存在漏洞,村民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作为社区建设的主体,还有很大一部分农民对社区建设的了解不多、认识不到位,缺乏自力更生的主体意识。
(五)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在新型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配套的基础设施普遍不够完善,很多新社区建设忽略了地位的协调,加上生活污水、垃圾和人畜粪便的随意排放,很容易造成居住环境的污染。
以上问题都束缚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城镇化的进程,阻碍了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开展,我们应当对这些问题加以清醒的认识、研究,并逐步探索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将这些问题合理解决,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三、相关问题改善措施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新农村社区建设必须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必须符合当地农民的切实利益。在进行新农村社区建设时应实地走访,切实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布局特点等进行合理规划,确定新农村社区规模,进行集约化建设。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新农村社区长远的发展,只有加强新农村配套设施建设,才能切实实现中国城镇化建设,才能更好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工农并重,合理发展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问题始终处于战略地位,而河南省作为产粮大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到工农并重。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农村城镇化,更应加强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促进粮食生产的集约化,改变目前重工轻农的问题,从思想上重视农业生产,从行动上促进农业的科学发展。
(四)完善公共服务措施,改变落后观念,保障农民权益
农民是社区建设的主体,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农村的建设在注重农村形象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规划布局和监督管理要让村民全程参与,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完善各项公共服务措施,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要做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农村落后观念进行积极改造,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并积极配合国家相关政策。
(五)加强环境保护,推动农村生产可持续发展
要加强农村环保宣传的力度,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并支持农民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农村环保工作中去,增强他们对环保的责任感。此外,还需建立健全有效的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加大对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农村环保金的投入和使用的新方法,确实加大农村环保监督执法的力度,并将农村环保考评列为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内容,共同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四、结论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重而道远,并非朝夕之功可成,必须在农村社会转型的整个进程中来把握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助推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是农村居民,最终受益群体也是农村居民,充分坚持以农村居民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建设模式,探寻各种有效的发展路径,那么这条道路虽然遥远,却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刘.郑州市政府出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N].东方今报,20120328
[2]孙慧明.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初探[J].现代农业,2013(5)
[3]刘道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新型农村社区范文6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4)04―0060―06
新型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农村社区的新内涵体现在集约经营、土地流转、农村公共服务等方面,新型农村社区更加注重质量,强调高效、包容、可持续,按照这些标准衡量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水平,对于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发展,进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一、建立新型农村社区评估体系的原则
(一)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既要揭示新型农村社区的本质特征,又要反映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内在要求,科学、客观和准确地衡量城镇化的实际水平。因此,一方面要考虑体系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要考虑指标的代表性。¨。新型农村社区指标体系是多维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内部的各指标应相互衔接、边界清楚,指标体系的层次划分清晰、合理,各指标权重也要分配得当。同时,在选择指标时要考虑新型农村社区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和长期支撑的可操作性。
(二)完备性与关键性相结合原则
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包含内容丰富,应是政府、农民、企业通力合作的结果。所以,构建新型农村社区评估指标体系必须尽可能涉及各方面,通过各项指标间的相互配合系统展现新型农村社区的全貌。虽然影响因素很多,并不是每个因素都决定其发展水平和质量。因此,选择的指标不是越多越好,必须是最关键、最具代表性、说服力和解释力的指标,否则会影响对整体的判断和全局的把握。
(三)稳定性与非均衡性相结合原则
新型农村社区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反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状况与水平,更重要的能够用该指标体系预测其发展趋势。所以,评估指标体系选取的指标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性,并且所选取的指标是可以按时间序列排序的指标,以便预测演变趋势进行纵向比较。另外,还需注意指标的横向比较,给予不同指标不同的权重。对于遇到的诸如价值评判、资源环境估价等问题,无论是在指标设计还是数值估算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试验性成分,需进一步完善。
(四)可比性与动态性相结合原则
新型农村社区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内容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设计时应尽量考虑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尽可能选取可以量化的指标,而且要注意指标的口径范围和核算方法的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性原则,即在对同一事物不同时期的评价中应注意纵向可比,而对同一时期不同事物之间的评价应注意横向可比。同时,兼顾反映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阶段性,根据指标的动态变化,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进行监测,从而衡量新型农村社区的真实水平及发展态势。
(五)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原则
新型农村社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不是简单的农村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并且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升级。这就要求新型农村社区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中,不仅注重一系列客观指标的设置,更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原则,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关注农民的感受和多样化需求。所以,评估指标的选取及指标体系的建立,应注重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的合理结合。客观指标反映客观事物,主观指标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感受和满意程度。而且,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更没有成熟的发展模式,在实践中,应更加偏重对主体的感观指标进行分析,不仅是对新型农村社区成果的评估,更是对未来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经验参考。
(六)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
新型农村社区评估指标体系为我国各式各样的农村社区发展模式提供一个统一、全面、科学的评价参考,经过对指标的计量统计分析,总结出普遍性的模式,用于指导和规范未来的实践。但这并不代表要通过评估指标体系标准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应建立在各地区因地制宜的发展上,结合地区特色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发展道路。
二、新型农村社区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框架与内涵
依据上述指标设计原则,结合新型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在高效、包容、可持续基础上,充分考虑指标的代表性、数据的可获取性和计算的可操作性。
一级指标:根据新型农村社区的本质属性,把指标体系分为高效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三类。其中高效性是新型农村社区的驱动力,包容性是新型农村社区的平衡力,可持续性是新型农村社区的耐久力。
二级指标:从目标导向着手,把高效性分为经济高效和水平提高两个子目标,包容性分为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和管理有序三个子目标,可持续性分为功能完善、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三个子目标。
三级指标:考虑指标的代表l生、数据的可得性和计算的可操作性,选取41个指标,全面系统地对新型农村社区进行定量描述,构成指标体系(见表1)。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高效性
新型农村社区的高效性是新型农村社区的驱动力,可以确保制度转化为制度资本,制度资本的积累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为经济发展提供宏观环境条件,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经济高效,反映与新型农村社区城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实力、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内容。由5个指标构成:1.社区人均GDP增长率:(当期社区GDP/社区人口一基期社区GDP/社区人口)/基期社区GDP/社区人口;2.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当期地方财政收入/当地人口一基期地方财政收.A/当地人口)/基期地方财政收A./当地人口;3.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二(三)产业增加值/GDP;4.民营企业建设用地产出率:地区GDP/企业用地面积;5.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率:(当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一基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基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水平提高,能直接体现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水平和速度,反映制度资本促进农村社区集聚发展水平,是新型农村社区高效性的重要指标。由7个指标构成:1.社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占GDP比重:社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社区GDP;2.人均地方财政投入水平:地方财政投入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额/社区人口;3.人均金融机构资金投入水平:金融机构对新型社区建设的投资额/社区人口;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第三产业企业人员数/全部从业人员;5.民营企业投资规模水平:民营企业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投资额;6.民营企业对当地村民的友好程度;7.企业所属行业。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包容性
新型农村社区的包容性是新型农村社区的平衡力,通过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为人们创造发展机会,提倡机会平等,确保人们能得到社会保障,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群,在公平机会与共享增长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城乡统筹,是新型农村社区的核心内容,是顺利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环节,反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包容性的重要指标。由3个指标构成:1.市区居民与农村社区居民消费差距:市区居民消费水平一新型农村社区居民消费水平;2.市区居民与农村社区居民收入差距:市区居民收入水平一新型农村社区居民收入水平;3.市区和农村社区恩格尔系数差距:市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一新型农村社区居民恩格尔系数。
社会和谐,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社会保障。主要反映社会服务、保障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由9个指标构成:1.社区居民对农民用地赔偿情况的满意度;2.社区住房入住率:新型农村社区入住户数/原来户数;3.社区就业人数占总人数比率:社区就业人口/社区总人口;4.社区居民对当前生活水平的感受;5.社区道德风尚水平:反映社会文明程度;6.养老保险参保率:参加养老保险人数/社区总人口;7.医疗保险覆盖率:医疗保险人数/社区总人口;8.高中教育毛入学率:接受过高中教育人数/社区总人口;9.高等学校学生人数:接受高等教育人数。
管理有序,城镇管理水平和制度创新程度是反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包容性的重要内容。由3个指标构成:1.规划管理执法情况;2.综合环境整治情况;3.公用设施投资情况。
(三)新型农村社区的可持续性
新型农村社区的可持续性是新型农村社区的耐久力,提高质量和效益是新型农村社区的关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集约高效、环境友好,应对土地、水源、能源等资源进行保护性地利用。
功能完善,是提升新型农村社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是反映新型农村社区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由5个指标构成:1.社区居民人均道路面积:社区道路总面积/社区建设用地面积;2.社区用水普及率:社区内用水人口/社区总人口;3.社区燃气普及率:社区内用气人口/社区总人口;4.社区互联网普及率: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社区总人口;5.人均住房面积:社区住房建筑总面积/社区总人口。
环境友好,是社区健康发展的标志,是居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由5个指标构成:1.环保投入占投入比重:环境保护投入额/社区总投资额;2.社区生活垃圾处理率:社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重量/社区生活垃圾产生总重量;3.社区污水处理率:社区污水处理总且/社区污水排放总量;4.社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社区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天数/年总天数;5.社区人均绿地面积:社区绿地面积/社区总人口。
资源节约,是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由4个指标构成:1.社区规划合理程度;2.土地节约率:节约土地面积/社区总面积;3.资源环境效率;4.新建筑节能标准实施率:已经实施节能标准的新建民用建筑竣工面积/新建民用建筑竣工总面积。
三、新型农村社区的评估实证
新型农村社区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是一项重要工作,而且是一个系统工程。在量化新型农村社区的各项内容时,可采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研的数据,但由于数据的限制,无法对全国大多数农村社区做系统评估和分析。本文选取河南省73个新型农村社区,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其发展情况进行调查,获得551份问卷。根据已获得的数据,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用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因子分析方差贡献率(见表2)。
其中:x1表示收入来源;x2表示社区居民月收入;x3表示社区居民适应程度;X4表示社区居民生活富足程度;x5表示社区环境;X6表示社区治安环境;X7表示社区邻里和谐程度;x8表示社区道德风气;X9表示社区福利水平;XIO表示社区生活压力;x11表示社区居民家庭幸福指数。
因子载荷是公共因子与指标变量之问的相关关系,载荷越大,说明公共因子与指标变量之间的关系越密切。在确定公共因子个数时,先选择与原变量数目相等的因子个数,其因子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取初始特征矩阵大于1的因子为公共因子。经过总方差分解,可以明显看出有四个因子特征值大于1,它们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9.894%、23.645%、15.195%、9.701%,累计贡献率为78.435%,基本能够包括全部信息。
结合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可以算出各因子得分,进而得出一部分新型农村社区的综合排名(见表4)。
四、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新型农村社区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新型农村社区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得到四个基本结论。
第一,新型农村社区的高效性、包容性与可持续性是其本质特征,是新型农村社区区别于传统农村的重要标志。
第二,新型农村社区的高效性是其发展的驱动力,新型农村社区的包容性是其发展的平衡力,新型农村社区的可持续性是其发展的耐久力,这是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三,新型农村社区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是对其现有工作进行考核与评估,并纠正目前一些新型农村社区的不足和缺陷;更重要的是,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还是未来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重要指引方向。
第四,通过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发现新型农村社区普遍质量不高,而且参差不齐,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因此,本文提出三条建议。
第一,新型农村社区是自上而下政策推动的结果,也是自下而上市场推动的结果,因此,必须通过新型农村社区质量评估体系评估各类农村社区的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