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社区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社区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城市社区;归属感;社会工作
滕尼斯认为,人与人之间共同的文化意识和亲密无间的关系是“社区”的精髓。社区成员的归属感是社区的灵魂,没有居民的认同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城市社区是居民生活与休憩的主要场所,居住在人际关系和睦且具有归属感的社区中无疑是所有居民是向往与渴望的。和谐社区建设也越来越注重对社区归属感的培育。培育社区归属感是社区工作者的使命。那么,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工作者应该如何看待社区归属感培育这项工作呢?以何种理论为依据?若以此视角来看待,又将采用何种方法达到培育社区归属感的目标呢?
一、社区的概念
(一)滕尼斯的“社区”构想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并不存在“社区”这一词汇。“社区”最早是由德国社会思想家F.滕尼斯在其代表作《共同体与社会》中提出的。20世纪20年代,“社区”成为美国社会学的主要概念。美国的社会学家把滕尼斯德语的“社区”:Gemeinschaft,译为英文的community。在英文中,community一词具有“社区”和“共同体”的双重涵义。20世纪30年代,将英文的community译为“社区”, “社区”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学的通用语。
在滕尼斯看来,“社区”与“社会”分别是传统和现代的人们共同生活的两种理想结构类型。社区(共同体)是拥有共同价值观、同质性较强的人口基于自然意愿,以传统的血缘、地缘、文化等自然连接纽带而联结成的社会形式,在这种社会形式中,人际关系是亲密无间和互相信任的,人们守望相助、服从权威、遵循共同的风俗习惯。滕尼斯把社区的外延主要限于传统的乡村社区。而“社会”的概念则不同于“社区”,社会是由价值取向多元化、异质性特征鲜明的人们基于理性意志,以劳动分工和法理性的契约为社会机制联结而成的社会形式。在“社会”这一共同生活的形式里,契约关系和次级关系是人际交往的主导形式,表现多为自私自利、缺乏感情交流与关怀。
在滕尼斯的眼中,“社区”的涵义十分广泛,不仅包含着地域共同体、血缘共同体,还包括着精神共同体。人与人之间共同的文化意识和亲密无间的关系是“社区”的精髓。“社区”与“社会”最大的区别在于人们对共同体的归属感。
(二)我国学者对“社区”概念的解读
我国社会学者对“社区”的理解与滕尼斯“社区”概念的构想是不完全一致的。这种偏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社会学界把社区界定为地域性社会,地域因素成为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之一;二是对因由地域而衍生出来的邻里关系的强烈追求。这两种思想在当前的学术著作与学术讨论中司空见惯。仅以《社区工作》一书为例,其对社区的定义为:所谓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地域是社区的自然地理位置与人文地理的空间载体。而文化则是社区范围内具有特质的精神纽带。可将之理解为,“社区”之于居民而言,是一种充满磁性联结的“场域”。地域是居民共同生活最基本的“场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对社区的归属感”即是“场域”中的磁性联结。
滕尼斯对“社区”的勾勒以及我国学者对“社区”概念的解读都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社区建设工作。社区建设对“社区”地域性的限定和邻里关系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社区居民注意力和时间的向外分流,加强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居民交往的强关系,有利于增强社区内居民的归属感。但社区工作者发现,几乎所有的社区中都存在着一些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融入当地主流社区文化生活的个体(且不在少数),在社区中孤立无援,情感压抑,转为寻找新的社会交往渠道。这是社区工作者无法忽视的,需要我们不断反思。
二、城市化对“社区”的影响
除社区概念研究上的历史渊源外,中国城市社区现状的形成更深深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19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就开始关注城市化对城市社区的影响,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我们的社区工作者在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充当着这些理论研究的践行者。
(一)社区消失论
古典社会学家滕尼斯、迪尔凯姆、齐美尔和韦伯等人认为,在前工业社会,普遍存在小规模的、同质性较强的人群,思想和行为趋于一致,容易认同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但城市化降低了这种同质性,紧密的首属关系遭到破坏,认同感削弱,最终使社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美国学者沃斯认为,城市的本质是异质性,城市化使得首属群体发生分离,社会用理性的和非人情化的程序和制度来替代原先由首属群体提供的支持和控制,使得社会规范混乱、脆弱并产生社会“失范”的状况。他们认为,城市化引起的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将会动摇甚至摧毁城市社区的存在基础。这种观点被称为“社区消失论”。【1】
持有“社区消失论”观点的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归属感培育工作的整体态度是悲观的。他们认同城市化对城市社区具有根本性的破坏:既然社区没有了存在基础,那么社区归属感的培育工作也就无从谈起。由此,在面对社区培育工作中遇到的困境时,大多没有开拓性,不愿尝试新路径,采用保守的方法解决表面化问题,忽视居民的情感需求,无法完成社区归属感培育工作的使命。
(二)社区发现论和社区转变论
60年代以来,在对社区消失论进行批评的基础上,产生了社区发现论和社区转变论。主要代表人物有甘斯、费谢尔、斯塔赛等。甘斯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都存在着具有内聚性和认同感的“都市村庄”,城市中许多组织间和邻里间的互动是一种“准首属关系”。萨脱斯等人认为,当代城市中确实存在着具有地域范围的社区。城市化引起的大规模社会变迁既没有造成城市社区的衰败,更不会使城市社区趋于消失。城市社区往往可以通过住户缓冲大规模力量的影响,成为提供相互帮助和居民进入外部世界的安全基地。【2】
倾向于认同此类观点的社区工作者,相信具有地域范围的“社区”在城市化冲击下仍然存在,并可以通过倡导城市社区居民的互助和亲密交往来培育对社区的归属感,改善社区的社会交往环境。在工作中,他们重视社区地域范围内的邻里关系和归属感的培育,但其工作却因为种种原因面临着重重困境,需要新的理论指导。
(三)社区解放论
70年代,由费舍尔、费尔曼和雷顿提出来的。费舍尔指出,非邻近居住区的居民,通过兴趣爱好、共同价值观等特定点会组成一种群体关系,形成他们的社会网络。费尔曼和雷顿认为仅考虑邻里关系,会忽略掉人们在居住区之外的社会亲密关系。他们提出应打破对邻里关系的强调,重新思考社区的概念,社区居民要从地域或场所的限制中解放出来,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建立超出初级关系的群体关系。并用社会网络作为描述和研究这种城市社区人际交往的分析工具。【3】
社区解放论为在工作中面临困境的社区工作者指引了一个新方向。它对分析和消解社区工作者面临的困境具有重要启发:构成社区的最重要因素也许并不是一群人共同居住的地域,人们的亲密关系和共同归属感才是社区的精髓和实质。【4】社区工作者需要重新对“社区”的概念进行解读,对原有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进行质疑,对社区居民归属感的需求和满足路径进行探索。
社区工作者应意识到,以上理论所表述的现象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都是客观存在的,在工作中要理性和全面的看待。
三、社区归属感培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以上理论对分析和消解社区工作者面临的困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的培育工作还面临着特殊的困境。对此进行探索,能进一步帮助社区工作者认识和理解其工作环境、工作对象,从而选择适当的工作策略开展工作。
(一)过渡型社区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过渡型社区” 【5】。“过渡型社区”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常见的新型社区形态。从居住主体来看,“过渡型社区”中长期居住着一部分失地农民(主要是失地老人)和大量的流动人口(主要是年轻的外来务工者)。在过渡型社区中,失地农民进行着身份、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转换。其社区重建有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社区文化和归属感的培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失地农民市民化进度缓慢的同时,过渡型社区中还面临着另一居住主体的问题。流动人口的涌入和长期居住,使得“过渡型社区”事实上已经成为由失地农民和流动人口共享的居住地。这是一个数量庞大的集体,虽然个体的代谢和流动很大,但具有整体相对稳定性的特征。失地农民恒居于此却面临转型之痛,流动人口客居于此也备受生存压力,双方又不得不长久生活在一起。失地农民市民化和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入并行成为社区归属感培育的两大核心问题,而在这两大问题上延伸出的第三大问题即失地农民和流动人口的整合问题更是对“过渡型社区”的社区归属感培育形成全新的挑战。
(二)社会保障制度薄弱
无论是失地农民,还是流动人口,不论是由于人的情感需求还是基于怀旧和浪漫主义的理想,都对乡土社会中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仍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基于工具理性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机械互动感到悲观和厌倦,在城市社区生活与休憩中尤其渴求心灵的放松与安放。但面对大规模、高密度和异质性强的过渡型社区环境,人们的交往互动中的安全感逐渐丧失,只能选择适应各种社会认同的“模板”行为,甚至选择逃避,逐渐封闭自己。社会需要对个人这种安全感的剥夺和隐藏的巨大风险给予积极回应。但当前社会保障发挥作用的范围十分有限,甚至无视一些弱势群体的根本需求。这种推脱社会责任的行为不仅会增大社区居民的异质性程度,而且将直接加深弱势群体对自身遭到不公平对待的认同,从而在心理上、行为上排斥、敌对社区交往,社区归属感培育所面临的困境的广度和深度都将继续蔓延。只有及时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社区居民在交往互动时才能卸掉心理防御与隐忧,将人际关系看成一种健康的、真正为满足个人的情感需求的交往形式,真正把居住的社区作为自己的心灵归属,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才会真正水到渠成。
过渡型社区只是我国城市社区的一种类型,但它在社区归属感培育工作方面对社区工作者是最具挑战性的,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过渡型社区中,群体的异质性强整合难度大也只是社区归属感培育的表面难题,真正的根源还是在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需要社区工作者加以重视。
四、社区归属感培育工作的路径探析
满足居民的情感需要,培育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无论面临何种困境,社区工作者都十分清楚自己的这一使命。那么,社区工作者将如何具体开展这一工作呢?文章认为,秉持社区工作的基本价值,以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多元化的视角看待全部社区居民和处理社区事务,以地区发展模式和社会策划模式为主要工作方法来回应居民的现实需求,积极探索更多地社区交往途径,是社区工作者做好社区归属感培育工作的可行策略。
(一)社区工作的基本价值
工作者需秉持其基本价值理念,尊重人与生俱来的尊严和价值,尊重人的生命权、生存权和发展权;为社区居民服务;向社会不公平挑战,维护社会正义,扩展机会和资源来实现社会正义;助人自助,帮助社区居民学会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二)多元化的视角
社区工作者需要采取多元化的视角来看待和处理社区事务,需要承认在社区中不同群体的差异性,并促进这些群体的并存。承认社区中的不同群体拥有不同的资源,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并通过发现、挖掘、整合和管理资源,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求,可以协助其拓展其社会交往渠道如创建网络虚拟社区论坛,表达情感和参与社区事务。积极组织协调,创造出一个可以使不同利益的群体能够公平竞争的社区环境。鼓励在不损害他人权益的前提下,居民的一切行为都可以容忍;渐进性地改变有关的制度和政策,以保障社区中弱势群体的权益。
(三)社会策划模式和地区发展模式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社区工作者可以将社会策划模式同地区发展模式结合起来,理性的和有计划的帮助居民解决社区面临的实质性问题,帮助社区建立长久的制度和组织,达到实现社区关系的根本性改变,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使居民愿意参与社区事务。促进社区居民对参与价值的肯定,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提高其参与能力,拓展期参与途径。在此过程中,社区社会工作者协助居民表达对社区问题的不满,鼓励并协助他们组织起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人际关系;协调社区内各个团体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合作;培训并努力提高居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培养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共建互助精神。
结 语
社区工作者在社区归属感的培育工作中不停地面对着各种挑战,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以多元化的视角看待全部社区居民和处理社区事务,采取各种方式来回应居民的现实需求,是社区工作者探寻社区归属感培育的路径之一,这需要经过实践的考验。社区工作者应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区概念的解读,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不断寻求新的路径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培育社区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2]程玉申,周敏.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评述[J].社会学研究,1998(04).
[3]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
[4]胡鸿保,姜振华.从“社区”的语词历程看一个社会学概念内涵的演化[J].学术论坛,2002(05).
城市社区的概念范文2
一、城市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城市社区居民信息系统建立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社区内居民信息的采集、整理、汇总、使用和共享,使社区更加有效、科学的对辖区内居民开展服务和管理,真正实现查询快捷、查找方便、真实性强、存储量大等优点。从社区工作人员来讲,可随时查询与辖区内居民有关的信息,真正提高了服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旨在应用现代化的信息计算机技术,解决当前城市社区居民信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使社区对辖区内居民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便捷化和现代化。从社区居民来讲,查询和自身生活息息相关、密切联系的信息也更为方便和自由,极大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2]。
二、城市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网络服务是服务导向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的主要实现技术,具有分布式、松散耦合、跨平台性与高度整合性的优点,提供了在因特网环境下完成应用系统之间互相操作(interoperable)和整合的技术架构。通过SOA可以取用云端服务原有的功能组件加以编排与组合,让彼此能相互沟通。开发者不必自行开发或拥有所有程序组件,视需要可以组合云端平台上最合适的服务,又因为每个软件或组件互相独立,因此可以任意更换来组合系统,提高再使用率与创新性。现行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功能除了制式的问题外,最重要的差异是网站功能本身为一种工具技术的使用导向,网站上纯粹的工具使用者是很难主动去使用的,必定要通过一些情境的诱导设计才有机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对于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部分提出参与式成长的设计概念,亦即一种以阶段成长为主轴加入社区成员生活情境的参与及可持续发展和经验模式的概念[3]。一个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多少带有某种的使命或是能够代表地方的特色,而想要在网站完成初期就达到了最终预期的结果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使用者的人数多寡与使用因素影响了网站的运作,因此势必要倚靠渐进式的阶段规划,来作为一个网站发展而达到目标的主要架构。这样的阶段规划设计,除了让网站能够有依循发展的方向外,其所代表的意义还包含了一种通过行动过程来发展策略的内涵。
一个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者本来就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除了原先的目标意图外,配合使用者的需求做调整才是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通过不断的修正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一个阶段成长的规划是必要的。经过服务规格定义后,通过服务实现决策确定服务实现策略,包含服务组件层及服务编排的实现,实现方式可于现有应用上进行服务封装或是重新建构服务,采自行建置或外包等决策方案[4]。确定实现决策后进行服务与IT组件的分配及组件的分层对应,如业务流程的组件或人工服务的组件等,亦即将服务与业务对应并通过IT实现。将一个或多个服务组件层组合成可公开被发现或静态系结(binding)、被执行或被编排到组合服务中,服务层提供业务范围内组件、特定业务单元组件、及在某些情形下特定项目组件,并且以服务描述形式具体化服务接口,使用提供的接口功能在执行时提供服务实现,公开的服务接口可独立存在或作为组合服务。随着云端的成长以及标准、伦理和法令的逐渐建立,其中的公有云越来越完善,其运用越来越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秩序、越来越安全,所以公有云将成为云端运算主流。通过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的架设,让社区人有一个共同发言、聚会、讨论的空间,重新将社区的情感找回来。
结论
总之,借助城市居民信息管理系统采集的信息,不断拓宽社区楼院居民协商议事范围,丰富协商议事形式,引导居民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保证楼院协商治理活动的有序运转,实现楼院环境的整洁有序、文明和谐,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最终形成以楼院居民为主体、以多方力量为支撑、以协商议事为主线、以为民服务为方向的“自治+共治”楼院协商治理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白永梅. 浅论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保障机制的构建[J]. 山東档案,2016,(06):172-174.
[2]钱研. 基于社区应急管理的协同信息系统设计研究[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6,(02):20-23.
[3]李冬,柯秀文. 基于MVC模式城市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324-325.
城市社区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 城市社区 社区经济 改革开放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的深入发展,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许多新的变化,“单位”的社会功能正在逐步弱化,城市社区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社区经济方面的问题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此情况下,深入研究社区经济发展现状,对加快我国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作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经济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对于社区经济的认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概括起来,目前国内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社区经济就是街居经济。因为,既然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单位是街道和居委会,那么,社区经济也就是街居经济。二是认为社区经济是指区域内所有经济活动的组合,凡是街道地区范围内的经济,都可以说是社区经济。三是把社区经济作广义上的理解,认为社区经济是社区各种经济因素及其活动的总称,包括社区经济管理系统(如工商、税务、金融、物价等)、社区经济部门(如区、街和居委会经济组织、工商业、各种服务行业等)、社区经济活动的项目以及社区经济的活动。
要完整、准确地理解社区经济的概念,就必须从要完整、准确地理解社区经济的概念,就必须从社会学角度来把握社区经济的几个基本特征。
1.地域性。社区经济首先必须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和社区界定范围之内。社区即地域性社会,地域性是社区经济的首要特征,超出了特定区域范围的经济活动就不能成为社区经济。
2.社会性。社会性是社区经济诸特征中最为突出的体现。社区虽然首先是指一种地域性社会,但除了具有地域性特征外,它还带有感情、特殊主义和集体主义取向。所以,社区经济不能像其他经济类型那样,一味地只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社区经济的社会性。
3.服务性。社区经济是为了社区建设而兴办的,其宗旨是为社区居民的生活和全面发展服务。
二、我国社区经济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社区经济目前正处于实践摸索和理论探讨的阶段。在实践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经验,理论方面也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毕竟起步比较晚。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面临着不容回避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
1.资本不充足
(1)社区的纵向联系传统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在对社区街居实行襁褓般的束缚的同时,又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这种体制下,社区缺乏积累社会资本的条件和动机。在计划经济转轨时期,产权制度改革后,社区内的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组织,社区居委会成为自治组织,互动合作关系。
(2)社区的横向关联程度低
城市社区经济发展,要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节约交易成本,获得最大化利润。而从目前城市社区经济的现状看,长期以来倾向于和政府之间的纵向、封闭、传统的联系,而忽视跨社区和产业之间的交往与联系,产生了经济效益低的问题。
(3)社区资金短缺
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平。但对城市社区来说,资金短缺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一方面,政府财力有限,奖金投向社区的数量毕竟太少。
2.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建设、管理社区的经验和对客观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以至于我们在着力发展社区经济时出现战略决策的失误,战略重点的失衡,产生了许多结构性的新的问题。如,以往在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中,把发展重工业放在不恰当的位置,许多城市忽视轻工业,与此相适应,势必重视积累而轻视消费。重视经济增长速度而轻视经济效益,重视生产用品而轻视生活用品。
3.管理不完善
我国城市经济管理体制基本上是沿袭苏联纵向的集权式管理机制,虽然也有几次变革,但主要是在调整条条块块的管理权限上做文章,没有跳出以行政部门和行政方法管理企业的圈子,仍然是矛盾重重,根本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城市社区经济的管理也不外乎如此,其主要弊端是:
(1)条块分割严重
按行政系统、行政区域管理社区经济,最突出的矛盾是条块分割。在一个城市内,社区工业企业有的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有的按行业关系划分,自成体系,条块分割,很难对其进行统筹规划,综合管理,造成生产与存储、生产与销售的脱节,影响了商品的流通,阻碍了条块之间的经济活动。特别是改革过程中城市社区所有制的改革取向更弱,无论是“大集体”、“小集体”,还是国有小企业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合作经济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而且其产权管理政府仍没有“松手”,过渡性质较为明显。
(2)政企职责不分
城市社区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天津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与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发展时期。文化作为城市发展最突出的标志,研究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文化①,而与快速城镇化相伴生的却是对文化意义的忽视②。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单位办社会逐步演化为社区办社会,“社区”在城市中的地位发生变化,肩负起更重要的时代责任;同时不同阶层、地域、职业和文化背景的人在社区中集聚、碰撞和摩擦。毋庸置疑,社区文化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基层③,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对于解决新时期新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较好,历程较长,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与新时期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文章选取天津中心城区的17个城市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以期能摸清基本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
调查与设计
为保证调查研究的客观性与全面性,以社区区位、规模大小、发展与成熟程度、居民形态四个因素为评判标准,笔者选取了天津中心城区的17个城市社区为调查研究的案例。关注社区文化活动的季节性特点,调研于2013年4~10月分三个阶段实施。2013年4~5月是第一阶段,主要采用实地勘察的方法,进行预调研和基础摸底工作。2013年6~9月是第二阶段,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鉴于社区文化内涵的抽象性,采取了随机发放并面对面辅导填写的方式,使得问卷的有效性达到百分之百,根据社区规模与成熟度的不同,分别发放50、70和80份问卷。2013年10月是第三阶段,采用“质性研究”中深度访谈的方法,本着很强的目的性与针对性,选取了20位社区居民和10位社区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在社区居民的选择上兼顾了文化活动骨干、积极分子和一般居民,共获得30份有效访谈样本。
笔者设计了分别面向居民与管理人员的两套问卷,问卷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针对管理人员的问卷共有18题,分为个人基本情况、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知、评价与诉求3个部分。面向居民的问卷设计有40道题,涉及到居民的基本情况,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和认知、评价及诉求,对物质文化设施的使用、评价与诉求,对制度文化的了解与评价,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5个部分。
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精神文化层面。精神文化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指根植于内心的心理意识、信仰和价值观,以及外化的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等④,归并为两个方面:心理层面的价值观念文化与表征层面的行为活动文化。
一方面,心理层面的价值观念文化。笔者从居民文化程度、、认知水平、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从问卷分析看,天津城市社区居民整体文化水平较高,以高中和大学学历为主,分别占到了33.4%和49.8%。大部分社区居民无,由于民族构成的特点,在回族集聚的社区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占一定比例。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知有着普遍性和局限性并存的矛盾和特征,居民对城市社区文化及建设普遍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但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解又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和功能作用的认知比较片面。
居民对社区有一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表明天津市近年来社区文化建设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邻里之间的相熟度和交往性不高,社区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不强。而且在调研中还发现,成熟、环境好、设施完善的社区,其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强,而人员构成复杂、较新、环境差的社区相反。
另一方面,表征层面的行为活动文化。行为活动主要表征通常是社区文化活动,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历史悠久,但是类型单一、内容老套,各社区之间雷同、复制,特色不突出,根据社区特点和居民需求组织的文化活动很少。据实地调查和居委会访谈结果整理,大部分社区的文化活动首先以歌舞活动为主,其次是一些固定的节日演出或慰问活动,这也是导致社区文化活动居民满意度与参与度低的重要原因,有很多居民有良好的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期望,但是却很少或不愿意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对于已经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社区居民的满意度都不高。
物质文化层面。物质文化作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硬件设施,在给社区文化活动提供场所的同时,更是城市社区文化直观、具体的表现,可分为物质设施文化和物质环境文化两个方面。⑤
一是物质设施文化,即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实施的设施和场所。各社区都有一些基本物质文化设施的配置,如广场、健身器材、活动室、宣传栏等,但各个社区差异较大,共性问题也非常突出,数量少、面积小、后期维护脱节、更新缓慢,室外场所和设施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室内场所和设施使用率普遍较低。就室外场所与设施而言,数量与面积都存在大的缺口与使用率低下并存的矛盾,一方面是数量少、面积小的问题非常突出,而另一方面却是使用率并不高,甚至因长期不用而残破不堪。。而室内场所与设施,除了数量与面积上的硬伤之外,开放时间短、开放度不高是最突出的问题,很多社区的室内设施和场所形同虚设,居民很难接近和使用,反映出室内文化设施建设和宣传工作的薄弱。
二是物质环境文化,可以直接体现一个社区的文化特色、水平以及居民素质,表征为城市社区的建筑风格与色彩,小区的景观和绿化,以及各项环境设施与小品的设计、使用和维护状态等。物质环境文化的水平主要受前期规划建设和后期管理维护两个因素的影响,整体来看,新建设社区的前期规划建设水平要整体高于建成年代早的社区;而从后期管理维护角度而言,物业管理的有无、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关键因素。综合调研的17个社区,建筑形式多样,但是色彩和风格都不能体现城市特色,维护管理跟不上,很多建成时间不长的社区外表也因风吹日晒而显得十分陈旧。在景观绿化与环境小品上也相对比较传统,没有考虑社区人群构成特征;几乎每个小区都存在私搭乱建现象,有的社区绿地、环境设施和小品的破坏还非常严重,居民对社区物质环境文化的满意度不高。
制度文化层面。制度文化作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顺利而持续开展的约束和保障,可分为规章规范以及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两方面。⑥
一是组织机构单一、人员配置薄弱。目前天津各城市社区的文化活动主要由居委会负责组织进行,物业起辅助作用,个别社区有业主委员会起一定的协调作用。很少有驻区(外)单位(机构)参与进来。各社区均设有文化专员的职位,或是文卫兼管,也有文卫与其它方面负责相合并的,但是文化专员的专业特长堪忧;社区都有一些居民文艺骨干,有比较固定的文化活动团队;但是专业文化人才短缺,几乎没有社区与专业文艺团体建立长期的对口联系,另外所有的社区都缺少文化活动的专业志愿者。
二是制度庞杂、针对性不强、宣讲不够。所有社区的各项制度、规章、规范都很健全,内容庞杂;但是缺乏特色,缺少针对自身的制度建设,绝大多数社区自主制度建设不积极,特别是几乎没有专门社区文化建设的制度;而且制度的形式化严重,宣讲不够,对社区居民的约束力极低,社区居民对社区制度的关注度和评价较低。
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转变观念,加强认知。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笔者体会到观念和认知是影响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首要因素。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功能和作用的认知不够深刻、比较片面,不能从其对居民个体、社区和城市发展的作用机制和深层动力进行理解。在观念上重表面轻实效,最突出的如制度建设,所有社区的各项公约、制度、组织健全,但实施成效弱;物质层面,各社区都积极进行基本物质设施的配置,但是其利用与开放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精神层面,主要组织一些例行的文化活动,参与人员固定化、核心化。
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认知。只有正确认知社区文化建设的功能和内容体系,才能树立建设社区文化的正确目的,采取有效措施,发挥社区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一方面,强化对社区文化建设功能的理解。社区文化具有多位一体的功能,从微观上讲,对居民个体具有娱乐、教育和塑造功能;从中观上讲,具有对社区进行规范、协调乃至融合的功能;从宏观的角度看,可以起到城市的文化传承、城市稳定和和谐的作用,因此其功能的深远意义在于其对城市发展所起的深层次作用。
另一方面,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内容体系的认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是多层面的严密组成,与广义文化的内涵相对应,包括核心内容―精神文化层面、物质载体―物质文化层面和制度保障―制度文化层面,各层面互相制约,缺一不可,忽视任一方面的建设都会影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效果。
明确地位,确立主体。制约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文化建设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不明确,城市社区居民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不明确。
其一,明确文化建设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灵魂和核心地位。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很多社区对文化建设形式上很重视,但是行为上支持的力度较弱;社区文化建设在有些社区中处境尴尬而矛盾,拔得高却落点低,提得多却做得少,务虚不务实的状况比较普遍;很多社区重物质空间环境改善而轻社会管理和文化建设,显然不能满足社区发展的基本概念。
其二,确立社区居民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构成主体,理应且必须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处于中心地位,而目前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远未建立,政府、社区组织处于整个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核心地位,社区居民被边缘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缺乏,社区观念淡漠,对自身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缺乏认知;另一方是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低透明度,造成了很多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法、内容、参与缺乏了解,这种参与主体的尴尬性造成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效果不明显、文化建设活动虚假繁荣、文化建设的普及性差。⑦
摸清现状,以评促建。调研过程中,大多数社区管理机构都反映出了对物质文化设施的迫切需求,其次是社区文化资源的匮乏。笔者在访谈中得知社区中有大量有文化特长的居民存在,有很多文化资源可以挖掘。而评估则是解决这种矛盾的有效手段,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估体系,以评促建。
首先,以评估为契机,对社区内外可利用、可挖掘的文化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工作。重在人才资源的发掘,对社区内部有文化特长和一定文化造诣的居民个体进行调查、建档,同时摸清区外可供利用的艺术家个人、团体或志愿者的情况,建立合作关系;摸清社区内外的物质文化资源,明确社区内的物质文化设施水平和环境水平,积极开拓社区周边可供利用的物质文化资源。其次,以评估为契机,提升、改造社区的物质文化设施和环境水平,丰富文化活动类型,提升文化服务水平。最后,以评估为契机,找出差距,站准位置并注重挖掘特色。目前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雷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差,而且各社区的亚文化特色不突出,各社区一定要立足自身优势,挖掘特色资源,注重在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
完善机制,拓宽渠道。建设运行机制不合理与资金缺乏是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共性问题。就运行机制而言,目前的文化建设行为基本上是在政府倡导下自上而下进行的,导致社区管理机构很忙,社区文化活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而专项资金缺乏确实是一个难题,目前的文化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上级拨付,且额度有限,资金不落实,各项文化活动的组织、物质设施的配置与日常维护都难以实现。
一方面,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作为基层文化建设,培育社区文化自下而上的建设力量,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调动其工作热情;建立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定期对社区管理队伍和社区文艺骨干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能力。
另一方面,拓宽筹资渠道。改变目前单一的文化建设资金来源,引入市场化运营模式,努力拓展资金渠道,积极吸纳社会及居民赞助,力争建立“三位一体”的以政府支持为主、市场化运作筹资为辅、社会及居民赞助为补充的资金筹措系统,适时建立社区文化建设基金,实现自我循环和良性发展。
(作者分别为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天津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12025)
【注释】
①刘士林:“关于城市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现代城市研究》,2013年第4期,第35~37页。
②柏巍,刘昆轶:“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策略探索―以上海静安区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第6期,第66~72页。
③郑萍:“文化民生视野下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18期(11),第115~118页。
④杨贵华:“重塑社区文化,提升社区共同体的文化维系力”,《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5期(3),第92~98页。
城市社区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123 — 02
人力资源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所在。社区卫生服务靠卫生人力资源来完成和实现一切社区卫生目标。如果社区卫生服务的人力资源被充分利用,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有效解决社区居民健康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通过对社区卫生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培训、使用和管理,实现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卫生机构和个人均获得最大的收益,它直接决定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1〕。
一、多方面开发城市社区卫生人力资源
1.引导退休医生进社区
分流公立医院的医生进入社区。政府介入,制定一定的标准将要退休的医生分流进入社区,实行双薪制(即原单位待遇不变,进入社区后由下政府额外补贴另外部分薪金);同时要求所属医院与转进社区之间不能有利益关联,医生根据疾病治疗的最佳技术分流病人。医生自身待遇不再与医疗业务量直接挂钩,不再面向市场,按照政府的要求行医。使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与实行医生自律完美结合。当然对分流进入社区的退休医生有着严格的要求:年龄需满50岁,学历本科以上,职称副高以上,并且在原医院考核必须合格。
2.医学院校加强对全科医生的培养
在政府的指导协调下,社区和教育主管部门一同协助,科学合理的培养医学生开展社区活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后备力量或者说是接班人主要是医学院校的大学生,要培养全科医生务必使医学院校学生了解和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服务模式,开设全科医学必修课和选修课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培养的同时还需要对医学毕业生进行引导,使其进入社区工作,这样在提高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学历结构的同时,还能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年龄比例更加协调,也大大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现在不少医学院校热衷于办研究性大学,我认为更为迫切和必要的是为农村和社区多培养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全科医生,就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在医科大学设立全科医疗系,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规划和培养方案,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生,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高素质人才储备提供途径。
二、提升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制定相应的培训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医务人员普遍素质不高,知识结构老化,学历与职称层次较低也是其普遍特征。大多数社区全科医生没有经过全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知识不系统,不够全面,导致整体素质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如何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可以从两方面加以干涉:一方面针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建立毕业后全科医学培训培养体系,另一方面针对在职人员,开设继续教育。
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是改善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供给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需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的培训,使其更加明确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职责和重要意义,从而激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建立职工培训学习教育制度,规范培训模式,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制度。同时对社区卫生人员的卫生专业知识的及时更新、补充和扩展也非常重要。合理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次数、培训方式,将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结合,全面提高社区卫生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培训教育之前卫生服务人员的知识技能首先应该被考核,应优先考虑知识结构老化、技能较差的卫生服务人员,要根据哪方面欠缺,进行相应的补充,哪方面急用,先对应的对哪个方面进行先行补充原则。对于已经取得资格的全科医师,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内容以学习全科医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使其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的同时理加适应全科医学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了社区卫生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严格社区卫生人力资源准入标准,激活现有社区人力资源
目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经常出现学历不高、职称偏低、技能水平差等现象,主要是由于进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不够严格。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都是从医院转岗而来,不论学历,不论职称,不论业务素质和能力、知识技能水平等如何都可以进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导致卫生服务机构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只有实行严格的准入标准,与时俱进激活现有社区人力资源,以上现象才会得以缓解甚至解决。
1.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的聘用和考核相辅相成
聘用与考核是城市社区卫生部门获取合格员工、保障城市社区卫生组织活力和长期绩效的重要途径。也是激活现有社区卫生人力资源重要手段之一〔2〕。
城市社区的概念范文6
指导现代社区商业发展的理论
1、中心地理论。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33年提出中心地理论,理论中的“中心地”和“中心地层次”等概念,是后来学者研究城市内部商业空间层次结构的理论根源。社区商业作为城市商业空间中的一个重要层次,也离不开这个理论的指导。
克里斯泰勒认为中心地是周围地域的中心,向周围地域提供商品和服务。中心地分为不同的等级,包括高级中心地、中级中心地和低级中心地。中心地的等级与其职能相互对应,低级中心地数量多、职能少,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档次低,只能满足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高级中心地则数量少,职能多,服务辐射范围广。在数量和职能上界于低级中心地和高级中心地之间的,是不同层次的中级中心地。
美国地理学者贝利(J.L.Berry)在20世纪50年代对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做了发展,提出成立阀人口理论,是指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时,得到正常利润所需的最低人口数量。用人口的概念代替距离的概念是一大进步,因为它克服了距离概念中隐含的人口均匀分布这一不合实际的假设。
2、商圈理论。是关于某一商业区或商业设施对周围顾客辐射范围的理论,是指导商业布局的重要理论。最早的商圈理论是美国的威廉・赖利(William・Reilly)于1931年提出的零售引力法则。他认为,当在城市A和B之间存在一个等级相对低的城市C,A和B向C吸引的零售额的比率与两城市的人口成正比,与C到两城市距离比的平方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其中,Ba表示城市A从城市C吸引的零售额;Bb表示城市B从城市C吸引的零售额;Pa表示城市A的人口;Pb表示城市B的人口;Da表示城市C与城市A的距离;Db表示城市C与城市B的距离。
在赖利研究的基础上,贝利(J.L.Berry,1967)认为,城市都是通过中心职能而不是人口来吸引周边的零售额,因此,他用城市的中心职能数代替了赖利公式中的人口数。如果A、B两城市的中心职能数分别是Sa和Sb时,赖利模型变成了下式:2。商圈理论对社区商业中心的位置选择、社区商业设施的数量、规模决策都有重要意义。
3、地价理论。地价是影响商业设施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关地价对商业设施位置选择影响的理论,对社区商业的规划和发展也有指导意义。
1961年格蒂斯借鉴杜能的位置级差地租的思想研究了城市内部商业区位的布局,他指出不同类型的零售业支付地价的能力,是决定其位置选择的重要因素。加纳(B.J.Garner1966)也研究了零售业的等级职能与地价的关系,他认为零售业的等级职能越高,支付地价的能力也越高,因此,市场区位条件最佳、地价最高的空间将会被能够支付这种地价能力的高级职能零售业所占据,低级职能零售业由于支付地价的能力受限,将被排斥到市场地域的边缘。这样从市场地域的中心到边缘,按照地价的高低依次分布着中心区商业、地区级购物中心、社区级购物中心和近邻级购物中心。
除了上述理论,消费者行为空间理论和零售业态演变理论等也都指导着社区商业的健康发展。消费者行为空间理论是分析消费者行为差异对商业组织空间决策影响的理论,它要求社区商业的规划和发展要充分考虑本社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职业结构、行为特征等因素,要真正实现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而零售业态演变理论则是社区商业发展过程中业态选择的理论根据。
西方城市社区商业发展的状况
西方国家的城市商业一般分为明显的四个层次:中心区商业、地区商业、社区商业和近邻商业。其中,社区商业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在城市商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西方的社区商业主要以购物中心的形式出现。根据美国《零售辞典》的定义,“购物中心是一个由零售商店及其相应设施组成的商店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和管理,一般有一个或几个核心商店,并有众多小商店环绕。
1、社区商业的功能。西方城市社区商业具有满足社区居民购物、服务、休闲娱乐等综合性需求的功能。为加强这种综合性的服务功能,国外的社区商业中心不仅使各种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还注重对社区居民综合消费氛围的培养,引导人们进行消费。近些年来,国外社区购物中心的管理者,更加注重对购物中心环境的创造和维护,使社区购物中心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商业公园”,成为社区居民重要的生活场景。
2、社区商业的规划与开发。西方国家把发展社区商业的任务,列入城市经济发展规划之中,由政府统一进行规划。政府的规划主要涉及社区购物中心的位置、大小、形态等方面,他们在居住区周边,单独划出商业性用地,以土地批租的方式进行控制。国外社区商业的开发商主要有大型零售商、专门的商业开发商、房地产开发商、甚至是保险公司、基金会等。商业企业和地产物业公司联合开发的做法也比较普遍。
3、社区购物中心的运营与管理。国外社区购物中心有统一的管理者对租户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是一种管理者集中管理、承租户分散经营的模式。社区购物中心和连锁组织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购物中心的核心店基本上都是知名的连锁企业,例如,美国的沃尔玛、日本的大荣等都是它们国家许多社区商业中心的核心店。除核心店外,中心内汇聚的各种不同规模、不同业种的专业店、专卖店,也多是连锁经营。
我国城市社区商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对社区商业的认识与国外有所不同,一般认为,为居民区服务的商业都属于社区商业,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街坊商业,坐落在街坊主要出入口、居民主要途经地,向居民提供日常必需品及便利服务,属社区便民商业;二是居住区商业,其商圈范围超过街坊商业,位于居住区附近人流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方,主要配置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商业和服务业,属社区商业中心。大多数城市的社区商业在形态上处于一种传统与现代、自然与规划混杂的局面,表现在:在商业设施规模上以中小商业为主,近几年,一些大型商业集团开始以超市等形式进入社区,对社区商业起到一定提升作用;布局上以沿街的条形为主,以传统百货商店为主体,块状的大卖场开始成为新的消费中心;业态结构上既有传统的初级市场、农贸市场,又有现代的购物中心、连锁组织等。
我国社区商业的功能不如国外完备、充实,大多数社区商业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为主。从购物功能看,便利品所占比重过高,而选择品种类少、档次低,近几年由于大卖场进入社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区居民对选择品的需求。从服务功能看,在许多社区中,居家必需的修鞋、裁剪、摄影、美容美发、家电维修等项目,已能够向提供便利的服务,而像电信、医疗中心、票务代售、旅游等较高级的服务设施,还相对缺乏,休闲娱乐设施也仅限于茶馆、书店、电影院等几种类型。
对我国现代城市社区商业发展的再认识
1、对社区商业内涵的再认识。从国内外社区商业的发展看,社区商业主要立足于居住社区,为居民提供服务。我国,社区商业这一称呼是近几年的“舶来品”,延续了“社区商业就是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属地型商业”的内涵。然而从社区的本意和我国社区的现状,都可以看出社区具有多种类型,决定了为其提供服务的社区商业也应该有多种类型,因此,社区商业应该有一个超越居住社区商业的更广泛的含义:应该是以社区内的人口主体为服务对象,这是一个广义的社区商业概念,它的外延为除了以流动型顾客为服务对象的中心区商业和区域型商业之外的所有商业。广义社区商业概念的提出,符合我国社区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根据社区的类型有的放矢地规划和发展社区商业,也拓宽了社区商业发展的空间,我国城市现代社区商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广义的社区商业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