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教育的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生入学教育的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生入学教育的总结

新生入学教育的总结范文1

【关键词】立德树人 高校新生 入学教育研究

一、立德树人理念与新生入学教育的关系

(一)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

立德树人,“德”字为先。立德即树立德业,《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为人处世,首先要做的是树立自己的道德风范,并且感染给其他人,使所有的人都跟着你向善。然后才是立功,最后才是写书立言。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重要理念和优良传统。党的十报告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报告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本质要求,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指明了方向。

(二)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内涵

新生入学教育不仅是大学新生走向成熟和成才的开端,更是其追求个人道德、人格完善的基础。入学教育的目标不是指向学生某一方面的素质养成,而是以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全面发展、能力提升和健康成长为目的,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人格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引导大学新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立德树人理念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树人”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发展。大学新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其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期。把握大学新生的特点,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是大学新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当前新生入学教育的基本做法及成效

目前,国内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些固有的模式。一般来说,在时间安排方面,普遍采用新生入学教育周或入学教育月的模式。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编发入学教育资料

国内高校一般都编印有各种入学教育资料,如:通过招生宣传资料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在新生报到时给新生发放入学指南,系统地介绍学校的总体情况,对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常见的困难予以提示或提出应对策略,为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2.组织集中教育

这是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最主要的入学教育方式,常见的做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军事训练;二是组织新生开学典礼;三是集体参观考察;四是专业思想教育;五是学籍管理制度和校纪校规教育;其他方面,如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也主要采取集中教育的形式,对新生有积极的影响。

3.活动

一般来说,每所高校都有一些传统的品牌活动项目。比如,大部分高校的党团组织、社团组织、学生会等都组织有新生运动会、文艺汇演、征文比赛、演讲赛、辩论赛等文体活动让新生充分展示自己,感受大学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4.其他方式

许多高校根据新情况、新形势,结合自身办学特色等,采用各种各样的入学教育方式。比如,部分高校开始重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及通讯技术,把校园网、QQ群、博客、微信等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载体。还有一些高校,重视学生宿舍区的建设,设置辅导员办公室、心理咨询室、学生党员干部服务站等,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阵地。使新生更方便、更快捷地受到教育、得到帮助和服务,比较轻松和快速地融入新的环境,受到新生普遍欢迎。

(二)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各个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总体上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无论是在重视程度还是在教育内容及形式、效果等方面有一定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一,新生入学教育时间太短,不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大多数高校的入学教育时间都安排在新生报到后的约1-2周或1个月以内,其中部分教育活动与军训交叉进行。这种集中的、急风暴雨的方式,的确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学习还没有来得及感受和体验,对新问题、新困难还未来得及面对,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接受未曾接触过的大量信息,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第二,新生入学教育缺乏针对性,与新生实际需求脱节。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开展入学教育时,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往往只是笼统地对所有新生进行集体式的入学教育,教育内容几乎年年一个样,而且局限在一些特定方面,较少对新生本身进行深入研究,在入学教育工作的目的、方式与时间上存在认识偏差,往往与新生的心理期待、实际需求存在比较大的偏差,缺乏针对性,致使新生在环境、心理、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不适应症并未真正消除,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第三,新生入学教育的形式单一,与新生的特点联系不紧密。许多高校沿袭固定的模式,教育形式趋于简单化、形式化。入学教育局限于开大会、听报告、参观、军训等,较少运用符合新生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富于时代感的、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这种枯燥乏味的教育形式,将新生看成是纯粹的教育客体,进行单一灌输,缺乏辅导员与新生的双向交流,没有激发起学生的主动参与,难以根本解决新生真正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立德树人的观念尚未完全树立,未能深入教育本质。当前高校现有的新生入学教育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究其根本是没有把着力点放在立德树人理念上。新生入学教育首先应依据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立德树人,从本质上说,是一个致力于新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有利于创造能力培养和自主性全面提高、个性共性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将德育工作融合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方面,而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真正体现于入学教育的实践之中,将有助于德育、 智育、 体育、 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立德树人”理念下推进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

(一)构建入学教育新体系

一是构建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高校要建立入学教育工作机构,坚持以学工部门为主要力量,以各院系领导、辅导员、后勤服务人员、学生骨干等为重要力量,杰出校友及新生家长积极参与,相互配合,发挥整体合力。二是适当延长入学教育时间。对大多数新生来讲,大学生活学习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新生入学教育时间应该适当向前延伸和向后延长,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约一个学期为宜。三是建立入学教育工作考评机制。要把入学教育工作各学院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由新生对自己所接受入学教育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二)优化入学教育新内容

1.遵循立德教育与成才教育的双重理念

新生入学时人生目标处于迷茫的状态,帮助他们确立新的目标和人生理想,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加强立德与成才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新生提前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引发新生对大学生活、人生发展、职业选择进行积极思考,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志趣和个性特点初步拟订人生规划,应是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首要任务。

2.突出专业学习与全面发展的双重标准

从中学到大学,新生所面临的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和指标的差异。指导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的专业学习,如何利用大学的资源和环境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应是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比如:帮助新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主要课程设置;了解各类学习奖励和今后进一步深造的具体条件和要求;介绍大学教学特点和学习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实行环境教育与人际相容性教育的双重导向

大学新生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生活习惯、交往方式复杂多样,加之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鲜明,自主生活能力不够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应是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帮助他们熟悉与其生活、学习密切相关校园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拓展能力、陶冶情操。积极引导新生培养诚信、宽容、尊重、合作等品格,指导他们把握成功人际交往的原则,在新的环境里尽快构建新的和谐人际关系。

4.强化身体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重目标

身体健康、思想阳光是我们培养青年学生的基本目标,也是新生教育培养的主要内容。新生的适应困难主要是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不能应对新环境,不能及时调整角色造成的,这时,新生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出现不适应性反应。学校要通过倡导体育锻炼,提升新生的身体素质,要通过对新生进行发展心理学教育,帮助新生在理论上明确自己所处的心理转折阶段,引导新生有意识地适应环境,帮助他们增强身体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的适应能力,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新生。

(三)拓展入学教育新途径

1.贴近学生需求实际,精心设计入学教育活动

教育的目的一旦隐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就会通过活动产生各种情感体验。精心设计系列化校园活动,鼓励新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活动,让新生在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的活动中认识大学、融入集体、开阔视野、锻炼自我。如果能借助新生乐于参与的新兴传媒、网络等载体,组织创新活动,教育实效可能更明显。

2.倡导全员参与形式,切实提供服务和指导

应该动员所有的教育资源(包括校内和校外)参与到入学教育中,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为新生提供服务和指导,构建全员育人格局。比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开展贴近学生的课堂教育;发挥高年级学生的作用,搭建朋辈教育载体;发挥社会和家庭教育资源的作用,根据不同需求,采用讲座、论坛、对话等形式,充分利用网络(博客、QQ群)等载体,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家长、校友等参与对新生的入学教育。

3.积极搭建成长平台,突出发挥自我能动性作用

在入学教育体系中,新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促进新生主动投入和参与到入学教育活动中来,入学教育才能产生实际效果。要让新生有展示自己、寻求支持、交流思想的空间。比如充分发挥校报、校园广播、宣传栏、社团通讯、服务手册、横幅、校园网络和手机短信平台等校园传媒的作用。一方面为新生提供主动参与、自我教育的平台,一方面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寓于校园文化氛围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实现教育目的。

(四)营造入学教育新环境

1.培养复合型入学教育新队伍

必须培养一支秉承“立德树人”理念,政治素养高、思想作风好、管理能力强的入学教育队伍,充分发挥这支队伍在新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培养一批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力量。其次,各学院学业优秀、素质全面、有奉献精神的高年级大学生要充实到入学教育队伍。再次,培养学生骨干作为入学教育工作的补充力量。

2.搭建全方位入学教育新体系

入学教育的调节评估体系,就是对入学教育的实践进行反馈调节、检测评估和总结提高的方法体系,在目前高校入学教育工作中,一般都是凭经验办事,不注重教育质量的检测。在制定入学教育计划前,一定要对新生的思想状况和不适应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加强计划的针对性;及时了解和把握入学教育动态,及时调整和修正教育方案,保证入学教育过程的有效性;四是入学教育结束时要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并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入学教育方案,不断提高入学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挖掘多层面入学教育新资源

新生入学教育不仅仅是大学的事情,还需要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高校应在寄发录取通知书时或新生入学时,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概况、教育思想、办学定位、育人理念等,为他们指导学生提供条件,同时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形成家校育人合力;积极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为新生入学教育创造良好条件,营造一个有利于新生适应大学的环境氛围。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探索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高校学生工作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开展的各种新生适应教育工作中,以积极发现、积极面对、积极解决、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力求构建一个以“立德树人”为理念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新生入学教育的总结范文2

一、在大学生入学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大学生及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思想道德培养目标对于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说,不免会感到各种迷茫和不适应,而入学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且指导他们的学习,使他们及时的树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然而大学生正处于可塑性比较强的阶段,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提高,外界的多种因素都有可能影响他们对价值的判断。所以除了学习目标,及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入学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及早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自身思想道德培养目标,这也是大学生最终取得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有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的完整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层面的共同努力,而高校也就成为了培育主体力量之一。入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无疑可以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体系更加完备。

(三)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意识,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动力在大学生入学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使其从精神层面及早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从而督促其尽早进入状态,为其注入前进动力,鼓励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全面素质,早日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报效祖国。

(四)有助于丰富高校入学教育内容大部分高校的入学教育在内容上一般包括校史教育、校规校纪教育、院系专业简介、就业方向介绍、安全意识教育等,其中虽然穿插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但无论在教育深度还是针对性上都有所欠缺。在此前提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入学教育,可以极大地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还能有效提升入学教育的深刻性、巩固入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五)有助于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提供助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最主要的教育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其思想道德素质和自身修养的全面提高。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达到认同和践行的目的。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由几门课程共同构成的课程体系,其开展方式依然是以课堂教育为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入学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种在思政课堂外开展教育的有效形式,可以为高校思政课的开展提供强大的助力。

二、在大学生入学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整合资源,构建入学教育综合体系,扩大教育者主体范围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生工作专门负责人员,也不能依靠单个或几个部门来完成,而应充分调动学校各部门的积极性。只有各部门分工合作,各自发挥优势,才能将新生入学教育资源完美整合,为其构建一个入学教育综合体系。在此前提下,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的融入入学教育中。同时,要扩大入学教育者主体范围,形成全员育人的教育环境。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无论领导还是普通职工,都应积极参与到新生入学教育者队伍中来。如:邀请学校里德高望重、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的老教师为新生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经验,用自身爱岗敬业、爱国为民的精神感染新同学;由充满活力、极具创新意识的年轻教师向同学们讲述自身的工作和学习感受,以此拉近师生距离;邀请教职工和学生中的模范人物、先进典型为同学们讲述自己的先进事迹,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新同学,引导其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由老生中的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作为老生代表,与新生进行交流,鼓励新同学在大学生活中勤奋进取,努力提高自身全面素质;挖掘新生中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典型,为其他新同学树立榜样;邀请在社会各行各业取得一定成就的校友回校为新同学介绍其职业生涯和拼搏经历,激励新同学及早树立目标,培养自身职业能力等。以上所列无疑都可以成为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创新入学教育形式,充实入学教育内容要在高校入学教育中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一定要创新教育形式、充实教育内容,拓展新同学参与实践的途径,让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接受教育、提高认识。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展开。首先,开展丰富的活动。如将大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节目充实到校级和院级的迎新晚会中,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同学们认识和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拍摄校园宣传片、将校园的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排成舞台剧或者微电影,组织新同学们观看,用艺术形式增强入学教育的生动性;组织新生摄影大赛,鼓励新生用镜头去捕捉校园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美瞬间等。其次,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入学教育。新媒体本就具备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加之如今的高校大学生对于网络新媒体的青睐和广泛使用,利用新媒体对新生开展教育无疑成为了一个简洁而有效的途径。如鼓励新生主动浏览校园网、利用微信朋友圈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校园文化等。最后,鼓励新生开展自我教育。教育想要取得实效,必须坚持外部教育和被教育者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鼓励新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激励,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自觉内化为行动。

(三)积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新生入学首先接触并感受到的就是校园文化,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是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因此,想要在大学生入学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一定要积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这样既能增强入学教育的生动性和深刻性,又能为新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找到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包括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又要包括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在校园环境文化方面,可以通过校史馆、校园精神文化园、校园雕塑等人文景观的建设来表现大学精神和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等。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既要能体现高校的优良历史传统,又要能展示出高校师生拼搏向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也要成为大学精神的生动体现,主要可以通过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来实现。在此前提下,使入学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合力,大学新生才能在入学初始阶段就充分感知到高校的魅力所在,能够在实践中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四)延长入学教育的持续时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入学教育都会集中在新生入学后一到两周之内进行,持续时间少则三四天,多则半个月。这种集中式、短暂式的入学教育虽对学生有一定帮助,但学生很难在几天之内真正理解入学教育的内容和意义。在此前提下,在入学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那么教育效果也会受到较大影响。所以,必须适当延长入学教育的时间,增强入学教育的持续性和深入性。具体来说,入学教育应该贯穿大一上学期或者整个学年。从新生入学第一天到入学一个月的期间内,以较高的频率集中开展教育活动,形式以集体教育为主。从入学第二个月到第一学期结束,从学校到学院到各专业班级,应针对新生入学后遇到的问题,结合新生入学后的表现,对其开展专题式教育活动。该类活动既可以是针对全体学生,也可以是针对特定群体或个别学生,开展的频率依据新生的需要和其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情况而定。而在整个持续过程中,必须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同学们及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和入学教育做到相辅相成,帮助新同学顺利完成人生新阶段的角色转变。

(五)广泛征集学生意见,注重入学教育效果总结和反馈为了了解新同学的心理,提高入学教育的针对性,高校在入学教育之前、之中、之后都应该广泛征集学生意见和建议,尤其注重入学教育效果的调查和总结反馈,只有这样,才能使入学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具有针对性,能够为同学们所喜欢和接受,那么融入入学教育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就能够更具实效的进行。具体来说,在新生入学教育正式开始之前,高校可以以问卷调查或者座谈聊天等方式广泛征集学生意见和建议,以求了解新同学们感兴趣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以此作为确定入学教育形式和内容的重要参考。在入学教育活动进行中,活动开展者和学生管理人员也要适时和新生进行交流,以求对教育效果和学生接受程度的掌控,并争取做到据此对教育形式和内容及时调整,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在入学教育阶段性的结束之后,以交流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再次广泛征集同学们对教育效果的反馈,以此作为参考来检验入学教育效果,同时对入学教育进行总结,以此为依据,在今后的入学教育中做到扬长避短,提高整体的针对性。

三、结语

新生入学教育的总结范文3

关键词: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

作者简介:杜玮(1976-),女,北京人,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师;连钠(1983-),女,北京人,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北京 100124)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03-02

新生入学教育主要是指高等院校为刚入学新生提供的各种活动、课程和服务,目的是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大学学业。[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转型,高等教育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新生社会背景的异质性、招生数量的扩大、教育目标上的中途与模糊、大学课程自主性增强等,大学新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学应该利用这个关键时期对新生开展有效的教育,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有效的支持。[2]由此可见,入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目前,各高校都在对新生入学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内容形式的创新进行热烈讨论,但针对的教育对象绝大多数均指向本科生,对研究生的入学教育涉及较少。研究生的新生入学教育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本科生是相同的,但研究生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对教育内容的需求、教育角度上和本科生都有很大的不同。构建适合研究生培养的入学教育体系用来指导研究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对高质量研究生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拟从研究生入学教育的特点入手对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 研究生入学教育的特点

新生入学教育的目标在于解决新生过渡问题并满足其今后的发展需要。因此,本科生入学教育涵盖了思想、心理、专业、学习以及生活等各方面内容,[3-5]总结起来分成七个部分。但在研究生中进行入学教育的时候,由于和本科生之间存在着专业层次和思想意识的明显区别,因此,有些内容则需要根据研究生的自身特点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表1是研究生和本科生针对这七个部分入学教育内容的基本要求。虽然七个方面的入学教育内容对他们来说同样需要,尤其是思想理念道德教育和校风校纪自律教育,对于研究生来说和本科生也都是一样的。但是在专业教育等其他五个方面,由于研究生经历了大学阶段,无论在知识层面上还是思想意识层面上都比本科生略显成熟,教育的角度和视角都发生了变化,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对本科生进行入学教育的方式套用到研究生入学教育中去。

1.专业及学籍教育

本科生在入学的时候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很少,或者没有认识,通过入学教育使其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能够基本了解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为将来本科生进入专业学习进行必要的“科普”性质的教育。对研究生而言,经过了大学系统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所在学科已经有了基本的知识储备,没有必要再对他们进行简单的专业知识教育。因此,研究生专业及学籍入学教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学科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相关学科的进展情况以及研究生学籍部分的内容教育。

2.学习转型教育

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是不同的。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宽广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的人,属于群体培养,这个阶段的学生以学习为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则是在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上做出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属于个体培养,以独立科学研究为主。从这个角度来讲,本科生学习转型教育的关键在于本科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对大学教学模式的适应。而研究生则需要更多的在培养创新能力、加强动手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加以引导和教育。

3.心理健康教育

本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缺乏独立生活经验、同学之间的生活文化差异、面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学习自律能力差等原因,入学教育需要在这些方面给予指导。研究生经过了大学阶段,绝大部分同学不再会有“大一新生综合症”的现象。但是现今的社会科研环境要求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要具有脚踏实地、甘于寂寞、厚积薄发的科研精神,同时更要注重科研过程中的团队精神以及和其他科研团队之间的协作关系。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应注重培养科研精神和团队精神。

4.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关系到学校学风建设,是入学教育非常重要的一课。本科生主要由考试诚信、学习诚信引申到生活学习中的各个方面。目前,社会上打假之风日渐盛行,学术诚信对于研究生来说,其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很多研究生新生却混淆了“文章抄袭”和“文章引用”这些概念,还有些学生对于学术诚信的内容还很模糊。因此,对研究生的诚信教育重点要放在学术诚信教育方面。

5.职业生涯教育

本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对其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研究生因为进入了个体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的针对性和个性体现相对要求比较高。同时,由于知识层面的提高,研究生对职业前景的心理要求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的指导十分必要。此外,对于比本科生更加成熟的研究生来说,创业意识的教育对他们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抓住特点进行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有其特征要求,在教育活动中要体现针对性、启发性、引导性、差异性和有效性。[3]根据这些特征要求,结合研究生自身的特点,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在与本科生同样进行思想和校风方面的教育之外,还要从适合研究生特点的层面进行五个方面的教育。

1.从深层次学科研究内容进行专业及学籍教育

首先,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研究生和本科生同样需要进行研究生部分的学籍教育,了解本学科的教学计划,完成学分、研究成果要求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对研究生的专业教育要比本科生更加深入,包括本学科各研究方向的前沿知识、具体研究内容、研究手段、目前的科研实力和取得的成果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情况。通过这样的专业教育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和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科研热情,增强学生参与科研的动力,为研究生积极投入到今后的科研工作中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2.从提高综合能力进行学习转型教育

研究生的科研更加强调自主性,导师在此期间只是起到指导的作用。自觉系统深入的学习与所从事科研内容相关的专业知识,加强动手实践,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是研究生从事科研活动必须具备的能力。同时,积极主动地吸纳相关学科的前沿理论知识有助于打开科研思路,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入学教育可以指导学生注重综合能力方面的提高,为今后学生能够顺利地由学习层面转到研究层面提供帮助。

3.从科研精神和团队精神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具有科学精神和团队精神的科研工作者在进行科研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活跃的思维,最终获得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通过入学教育,使即将进入科研工作的学生们了解科研的艰苦性。让他们理解优秀科研成果的取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还有团队成员之间以及团队之间的合作协调。因此,科研精神和团队精神方面的教育是进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此外,由于研究生的年龄段偏大,在婚姻、家庭、爱情等方面进行心理指导的角度与本科生也有很大的不同。

4.从学术规范进行诚信教育

对于即将开始进行科学研究的研究生来说,学术规范是诚信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前北大校长许智宏认为:由于对于学术规范的基本训练不够,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研究者故意触犯学术道德或科研行为不端,而是缺乏基本训练和常识。通过这方面的诚信教育使研究生明白在学术研究中哪些行为是正当的引用、哪些行为是不正当的剽窃,更深刻地体会到维护学术规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术道德自律的意识、学术责任意识和学术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

5.从个性化发展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研究生在学期间,除了必要的课堂学习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进行相关课题的独立实验研究工作。他们未来从事的职业绝大部分也是和目前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密切相关的,如何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设计具有自身特点的个性化发展规划应是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

三、保证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效果的途径

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体系的建设不仅要有符合研究生特点的新生入学教育内容,还要有各种辅助工作来保证新生入学教育效果。

1.坚持入学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如同本科生一样,研究生入学教育是研究生进入高校之后的第一步。这一环节对今后的研究生教育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学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应对这一环节予以高度重视,明确其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此外,入学教育不应该仅在入学后一周内完成,而是应该将其拓展到研究生入学后的整个学期,结合研究生自身特点,在比本科生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追踪、评估、比较、总结,将经验用于下一年新生入学教育中,形成入学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2.加强入学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做好研究生入学教育工作需要建立一支完善的研究生入学教育工作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包括学校领导、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导师,还要有学生干部、学生社团等的积极参与,共同实施,形成学校、学院、学生等多层面的入学教育工作队伍体系。还要根据学生情况的不断变化对队伍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适应入学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

3.入学教育工作手段多样化

结合国内外的经验,[1-2,4]参照本科生的入学教育,研究生入学教育可以有多种方式来进行。包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内容丰富的迎新网页;印刷迎新手册;开办迎新主题周;开设各项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系列讲座;在新生之间和新生与老生之间组织座谈会等。所有这些活动之间既独立又相互依存,它们的最终目的和指向都是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实现做好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

四、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各高校对研究生新生进行的入学教育比较简单,有些学校仅限于入校时对研究生进行一次校规校纪和学籍方面的讲座,或者跟随本科生的新生入学教育程序进行。这样就忽略了研究生自身的特点,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美国,新生入学教育称为“新生头年计划”[2](The First-Year Experience,简称FYE),其规划合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迎新网站能够看到,他们不仅重视本科生的新生头年计划,对研究生新生入学后的安排和教育也是颇具特色。中国的研究生同样需要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设计“新生头年计划”,从与本科生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对研究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提供帮助和指导。古语云“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构建适合研究生培养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将使研究生教育工作事半功倍,为社会培育更多高质量、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庆承松,陈发祥.澳大利亚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7,(3):34-37.

[2]夏坤,沈鹏.新生头年计划:美国高校入学教育的有效途径[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11):1-4.

新生入学教育的总结范文4

一、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环境适应性教育

大学环境是指大学生生活、学习和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客观经济条件,按功能具体分为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娱乐环境。大学新生面临从高中向大学过渡的特殊转变,对当地的风土人情、饮食习惯、气候环境等要逐一适应,据调查,大部分学生对气候变化和饮食习惯的突然改变也是大学新生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学习环境主要指大学新生有新的任课教师、新的同学、新的教学设施等的差异对大学新生在学习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生活环境变化是指大学生所处的高校环境的变化,具体包括远离父母、独立自主、活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变化。娱乐环境是指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涵盖各种学生社团、体育设施、共同爱好的朋友或同学等。

(二)心理适应性教育

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教育主要是做好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大学新生遇到的心理不适应问题主要是由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等变化间接引起的心理不适应变化。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和优势弱化的落差会加剧大学新生心理的不适应感。在心理适应性教育中,学校举办的大型心理健康课程、团体辅导等偏重理论知识,教育时间集中在一小段时间内,大学新生难以消化和学习,不免加重心里负担。因为国内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学生认为最需要的自我心理调适技巧缺乏专门的辅导,因此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教育则没有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三)学习适应性教育

学习作为学生的第一要务,历来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比较关注的话题。高中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形式单一,书山题海、责无旁贷,高考作为唯一的目标,大家不敢有丝毫懈怠。而大学的学习则更多的体现在学习的自觉性、知识的广博性和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因此对于新生来说,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进入大学之初,大部分学生处于同一水平线。然而由于目标定位的不同和学习能力的改变,便出现明显的差异化现象。少部分同学追求的“60分万岁”,导致平时逃课、沉迷网络游戏现象明显,最终导致学业吃紧,毕业一再延期。学霸一直奉行的“我有绩点4.0”,在专业化发展上目标明确,学习成绩优异,但各方面依然均衡发展,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上述现象无不与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教育息息相关,因此学习适应性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人际关系适应性教育

大学新生从远离长期生活的地方来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不适应感油然而生,但是期交际范围较之前变得更加广泛,主要包含宿舍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朋关系、以及异性关系等几个方面。如何处理好各种人家关系是大学生校园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和全面发展的条件。因此,对大学新生加强人际关系适应教育不可忽视。大学是以集体生活为特征的,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民族、兴趣各异的同学走到同一个集体中,开始共同的学习和生活,难免产生矛盾。如何恰当地解决这些矛盾,不仅是学校管理者非常重视的问题,也是大学生良好生活的重要方面。

二、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多数院校入学教育时间短,强度大

根据调查表明,国内高校安排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多为一个星期左右,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集中而短暂,缺乏连续性,而在短暂的入学教育环节中,要安排学校开学典礼、学院开学典礼、新生体检、新生适应性教育讲座、安全教育、专业教育、心里健康教育等多种教育讲座,教育形式缺少创新,教育内容枯板干燥。90后的大学生多喜欢接受新事物,对教育形式的要求较高,单一的讲座教育容易使其产生厌烦、回避的心理,教育效果欠佳。

(二)入学教育组织部门间缺少沟通,缺乏系统性

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学校相关部门缺少统筹规划和思考,缺少短期教育和长期教育计划和谋划,以辅导员为主的新生入学教育思想严重,入学教育讲一讲,校园看一看等走过场局面依然持续。入学教育应涵盖学生处、教务处、后勤管理处、科技处、组织部、保卫处以及学院等多个部门,但相关部门以任务的方式下到各个学院,以辅导员统筹安排新生入学教育的情况严重,在一周的时间里,安排涉及近十个单位的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多以集体教育为主,较为深入、细致的个别沟通比较少,缺乏双向沟通,缺少个性化指导,新生与教育者互动的机会极少,影响入学教育的效果。

(三)入学教育内容模式化,创新性不足

目前,国内新生入学教育在内容上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新生开学典礼、适应性教育、校规校纪教育、专业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校荣校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在方式上采用传统集体讲座的形式,以至于台上天花乱缀,台下昏昏欲睡,重在教育的形式,走过程,教育内容仅仅停留在表面内容,缺少创新。90后新生是一个喜欢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在他们大规模进入高校后,传统的入学教育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期望与要求,但国内入学教育内容却还停留在原来状态,没有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因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

(四)入学教育考试走形式,缺少实际意义

国内多数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周结束后,都会安排相应的入学教育考试或总结,内容多以校规校纪、安全教育为主,但是很多学校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以降低难度,学生的通过率近乎100%。据调查,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违反学校校规、校纪的情况,甚至有学生对考试作弊的处理结果尚不清楚。多数学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以一周为时长,要先后参加近乎10场的讲座,同时预习200多页的学生手册,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三、新生入学教育的对策

(一)入学教育时间长期化

国内大多数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时间一般只有一周左右,教育内容多、活动集中,时间紧,如此短的时间安排10多场讲座,学生参加每个讲座都是在赶场,会出现20分钟前在一个地点上心理健康讲座,20分钟后赶往另一地点参加安全教育讲座,造成学生身体疲惫,心里排斥的现象,因此入学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会出现学生缺勤的现象。建议将入学教育周改为入学教育月,以适应性教育和专业教育为主,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应作为辅助手段伴随学生的大学生活,不应局限于任何一段时间。适应性教育应结合学校历史、学校环境、校规校纪进行宣传教育,使其真正适应大学生活,顺利渡过高中到大学的转折期。专业教育应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名师、名家、优秀校友大讲坛,提升新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专业愿景。

(二)入学教育组织专业化

新生入学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是大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阶段。因此,新生入学教育要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方案中,明确入学教育的目标、教育时间和教育责任人,而不能将入学教育作为一项基础的事务性工作,单纯辅导员、班主任等单独完成,组织若干场几百人的讲座就匆匆结束新生入学教育。因此,建议成立相关入学教育组织,专门负责高校新生的入学教育。由学生处、教务处为主、后勤管理处、科技处、组织部、保卫处以及各学院组成专门团队,负责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工作培训,提高入学教育的层次,增加入学教育的实效性。

(三)入学教育内容和形式创新化

新生入学教育的总结范文5

关键词: 新生学籍 电子注册 工作流程 存在问题 对策

2007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教学〔2007〕3号),该《办法》自2007级新生开始施行。同时,为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于9月《高校学生获得学籍及毕业证书政策告知》,至12月1日2007级近570万高校新生可上网查询自己的注册信息。自此,新生学籍注册全面实行了电子化[1]。高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是规范高校招生秩序和办学行为,维护高等教育公平、公正,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对新生学籍电子注册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期有助于增强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工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完备性。

1.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工作流程

首先,登陆教育部学籍管理平台,下载经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备案的招生录取数据[2]。自2009年起,教育部学籍管理平台新增了录取数据增量下载功能,因为普通本科、专科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时间分段错开进行,录取数据增量下载功能大大方便了数据核对和整理工作。

其次,按照教育部有关新生入学材料复查的工作要求,对新生学籍信息进行核对,对信息不一致的新生予以核实确认并根据错误类型予以更正,同时提交证明材料。目前学籍注册工作的定位更加单纯,即先注册学籍再修改信息。新生学籍注册状态共四类:报到入学、放弃入学资格、保留入学资格、取消入学资格,依据新生报到的实际情况予以注册。上一年度保留入学资格的新生若本年度报到入学,则予以注册学籍;未报到或报到后复查不合格的,标注为取消入学资格。普通高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表为15个字段的DBF文件,包括考生号、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民族、专业名称、分院(校)、系所函授站、班号、层次、学习形式、学制、入学日期,2009年调整为17个字段(新增了政治面貌、专业代码)。新生学籍状态标注完成后,对于学籍信息核查有误的在在校生模块中进行修改,同时提交证明材料。

最后,填写《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录取本专科新生学籍电子注册统计表》、《普通高等学校特殊类型办学形式新生学籍电子注册统计表》、《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录取本专科新生放弃/保留/取消入学资格名单汇总表》及学籍信息修改汇总表和相应材料,交市教委学籍管理部门审核备案。12月1日,全国注册新生学籍信息统一上网,供社会查询。

2.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2.1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流程有待完善。

自2007年3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暂行办法》至今,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工作共进行了三年。高校学籍管理部门在学籍电子注册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目前高校学籍管理部门主要是学生处或教务处,而此项工作涉及招生办、学生处、教务处及学生所在系等多个部门,需要多方协作共同完成。各部门在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工作中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不能使此项工作规范化、简单化[3]。

2.2新生学籍信息修改所需时间过长。

新生报到后,高校对新生学籍信息进行核对,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出生日期、民族、录取专业、学制等,对信息不一致的新生予以核实确认并根据错误类型予以更正同时提交证明材料。根据要求,若姓名或身份证号变更,需派出所出具姓名或身份证号变更的相关书面证明材料复印件,并加盖派出所公章,考生提供新身份证复印件。外地考生办理相应材料往往需要两个月时间,有时会拖延到学期末,延缓了新生学籍注册的工作进程。

2.3存在重名重身份证号的新生。

有些考生被高校录取后,由于对学校不适应等因素离校,重新参加高考并考入另外一所高校。若考生在离校时所在高校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则在教育部学籍管理平台会出现重名重身份证号的情况。但是同时也存在确属冒名顶替的学生,应及时取消入学资格。

2.4学籍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自2007年教育部实施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开始,学籍管理工作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这对学籍管理人员的要求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需要其熟练掌握并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学籍信息进行处理。新生学籍在教育部学籍管理平台注册以后,全国注册新生学籍信息统一上网,供社会查询,这就要求信息准确无误,而要做到这点,学籍管理人员要有很强的责任感和自我监督的主动性。

3.做好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工作的几点对策

3.1重视学籍电子注册工作,完善工作流程。

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是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完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打击假文凭、规范办学行为、维护高等教育声誉、保护学生权益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高校应对学籍电子注册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完善工作流程,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各相关部门明确职责,协调一致,提高工作效率。

3.2加大宣传力度,有误信息及时更正。

在新生中加大《高校学生获得学籍及毕业证书政策告知》的宣传力度,将其随录取通知书一同发放给考生,使每名考生知晓学籍电子注册的重要性,使信息有误的学生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加快信息更正进程。

3.3准确标注学籍状态,杜绝重名重身份证号现象。

新生学籍注册状态共分四类:报到入学、放弃入学资格、保留入学资格、取消入学资格,依据新生报到的实际情况予以注册。坚决杜绝为未报到新生办理学籍电子注册的现象。对于确属冒名顶替的学生,及时清查并予以妥善处理。

3.4多学习,多交流,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籍管理工作日趋信息化,高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的实施对学籍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籍管理人员要认真参加市教委学籍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并在工作中不段总结经验,加强学习;虚心向其他高校的学籍管理人员学习,把好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拓展知识面,增进计算机操作技能;加强责任感,为新生学籍电子信息准确、及时上网奠定基础。

4.结语

教育部自2007级新生开始施行学籍电子注册,高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是规范高校招生秩序和办学行为,维护高等教育公平、公正,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对新生学籍电子注册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期有助于增强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工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完备性。各高校应充分认识到新生学籍电子注册的重要性,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此项工作。

参考文献:

[1]于玉华.高校学籍电子注册存在问题探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新生入学教育的总结范文6

主要工作成绩及奖惩情况

1.着手迎新工作,深入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筹划2009级新生迎新工作计划及工作流程,采取召开新生见面会、师生见面会、主题班会、邮件、老新生见面会、一对一面谈等多种方式,着手进行新生入学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

2.顺利接转322名学生的党团组织关系及新生档案,组织筹建2009级新生团干、班干,构建新生学生干部队伍,顺利开展新生新学期各项工作。

3.本着自愿申请,年级公平、公正选拔的原则,推荐本年级92名新生参加四川外语学院第49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学习。

3.结合实际情况,推进班风、学风建设,建立完善2009级学生考勤制度,确立每日上报的工作原则,严格考评学生的出勤情况。

4.深入学生群体,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如协助学生处完成新生心理普查,针对普查结果,逐一了解学生多方面情况,进行事前心理干预。

5.负责我院2009级新生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新长城奖学金、翠云奖学金等资困助学工作,我院2009级新生目前共有72名同学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积极为困难学生寻求资助项目,经与重庆市妇女儿童基金会联系,我院共五名学生受到资助,资助金额共计XX0元。

6.建立2009级新生防控甲流零报告工作流程,确保09级新生防控甲流工作顺利有序。

7.积极推进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注重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如组织我院2009级新生参加全校广播操比赛、健美操比赛、排球赛、乒乓球赛、体育舞蹈等各项体育赛事,鼓励我院2009级新生积极参加科研立项,对研究课题提供建议,给出修正意见。

8.贯彻、宣传、组织、筹备,顺利完成2009年全年级250名学生参保大学生合作医疗保险工作。

9.贯彻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学校各部门工作,完成学校及学院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所取得工作成绩:

1.2009级新生军训期间,所带连队十三连荣获2009年四川外语学院军训团队列会操第一名、文艺汇演第一名,被评为“优秀连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