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资金监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涉农资金监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涉农资金监管

涉农资金监管范文1

一、实行涉农专项资金公开制度

涉农专项资金,指中央和省、地、县安排的用于支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主要包括农村公路修建、基本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三小”水利、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治理、沼气建设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涉农补贴资金,扶贫、救济、救灾、农村五保供养、农村低保、危房改造、易地移民搬迁资金,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建设资金,“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用于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事业发展资金等等。各涉农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在涉农专项资金安排后15日内,将涉农专项资金的名称、来源、数量、项目安排等情况列出清单,通过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栏、广播、电视等方式在项目区向群众公开有关信息,让人民群众知晓,接受社会监督,涉农项目实施结束后15日内,要向群众公布实施情况。项目实施时间超过一年的,要在项目实施中期,择时向群众公布实施情况。

二、实行涉农专项资金报纪检监察机关备案制度

乡教育、民政、财政、劳动保障、交通、水利、农业、林业、卫生、扶贫等部门,要按照凡涉农项目必报纪检监察机关备案的要求,把当年涉农专项资金的名称、来源、数量(包括本级匹配)、项目安排去向、实施单位等情况在项目安排后的15日内和涉农项目实施结束后15日内报乡纪委备案。纪检监察机关和涉农专项资金管理部门要按照分级负责和条块管理的原则分别建立项目资料档案,并对项目进行跟踪。

乡纪委要督促涉农专项资金管理部门认真执行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要会同财政和有关职能部门定期、不定期的对涉农专项资金管理和涉农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促进涉农项目的顺利实施,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套取、贪污、私分涉农专项资金的,要一查到底,依纪依法作出处理。

乡纪委要把监督检查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和经常性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核查,及时掌握涉农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执行情况,发现问题要认真调查处理,并及时向乡党委、政府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报告。

涉农资金监管范文2

一、基本情况

我市是xx美丽镇村建设“1818”空间布局唯一整体推进县市,也是全省美丽镇村建设整县推进试点县。自2018年实施美丽镇村建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下,我市镇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批卫生更加洁净、环境更加美化、民生更加改善、品牌更加响亮的美丽镇村示范点不断涌现。目前,全市布点规划的49个美丽镇村中心村,已建成26个、在建7个。2018年,我市被授予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铜城入选全省美丽宜居小镇,汊涧长山村获批全国生态文化村、全省绿化村庄示范试点村并入选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万寿镇汊河村、金集镇井亭村也同时入选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二、存在问题

1、项目申报各自为战。由于涉农项目多头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在前期申报时,缺乏有效沟通和统筹谋划,加之项目布局和编制缺乏科学系统论证,项目库建设前瞻性不强。一些镇街对项目申报入库不够重视,致使项目下达后,仓促设计施工,被动地将所在项目区的涉农资金糅合在一起,资金集聚效应未能达到最大化。

2、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由于涉农资金政出多门,资金来源管理多以“条条”为主,主管部门资金管理机制制约,项目和资金使用不能随意更改以及部门项目申报初期沟通协调不够等种种因素影响,导致项目申报多头,项目管理缺位、资金投放交叉、施工建设重复。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造成许多项目资金使用浪费。

3、资金整合有待提高。近三年来,我市分年度打造的26个中心示范村,2018年实际整合用于美丽镇村建设资金5306万元,占当年我市下达省级指导目录涉农资金总额的18.9%;2018年5731万元占17.9%,2015年7275万元占25%。从上述数据看,这三年我市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均达到了省级占比15%的要求,且呈不断提高趋势,这说明我市涉农资金整合仍有较大空间。

4、项目管理制度不全。对于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范围、整合方式、监管办法、考核奖惩等,目前我市还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管理办法,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无章可循。同时上级下达的涉农投资项目多达30项,加之市级财政资金配套、项目实施时间等方面达不到有关规定要求,导致整合工作难度加大。

三、意见和建议

1、强化领导监管。为保障涉农项目资金在推进美丽镇村建设上发挥实效,建议尽快调整市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委,与美丽办、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办合署,抽调专人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全市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工作。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监管机制,切实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可由发改、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联合或委托第三方对整合项目开展绩效考评,对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进行分析评价,促进涉农项目合理配置、资金利用高效回报。

2、统筹项目规划。要结合我市农业发展整体规划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的工作思路,科学谋划编制涉农项目,对全市涉农项目进行筛选汇总、开展论证评审,尽快建立涉农项目库,并将涉农项目纳入全市项目库统一管理。要严格备选申报新增项目,注重项目库年度间的衔接,从源头上杜绝无序申报、重复申报等行为。各相关部门要全面梳理涉农项目资金的来源渠道、投入规模、支出用途和使用管理,对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涉农资金进行合理归并和分类整合,不断扩大项目资金整合范围。

涉农资金监管范文3

关键词:新农村 资金管理 监督体系 资金核算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其直接关系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新农村建设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从2008年,新农村建设就一直被放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途径。目前新农村建设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专项资金的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所以探究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对促进新农村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一、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项资金的投入结构不合理

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资金是促进当前新农村全面建设的重要方面,但是目前根据其使用的情况来看,专项资金的投入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的现象,专项资金大部分使用在道路、水、电等方面,对于提升种植知识教育、改善医疗等方面的投入较少,表现在重视物质文明,看轻精神文明。这对新农村的全面建设是非常不利的。

(二)资金的来源单一

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来源较为单一,往往通过财政拨款和群众集资的形式获得,社会资金的额度往往参与不多。在我国,因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仅仅依靠财政拨款和群众集资是可以满足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需求的,但是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资金筹集就很难满足需求。鉴于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往往受到资金限制进展很慢。

(三)专项资金的挪用现象严重

专项资金的挪用现象是各行业都存在的普遍现象,这在资金管理中也是普遍成为了一个难点。基层进行专项资金的申报的时候,没有切合实际的进行,并且在使用专项资金的时候,没有做到专项专用,往往将原本的建设费用投入到了名目繁多的费用上面,例如:印刷费、差旅费等,这违反了资金的使用专项专用的同时,也危害了人民的利益。

(四)监督体系不健全

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监督体系不健全,则资金没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目前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监督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对资金的审批、去向、入账没有做好全面的监督,主要是监督人员缺乏,监督质量差,这样严重影响到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的监督体系不够健全,主要体现在没有涵盖各级人大、财政、相关职能部门、审计、社会在内的多方位的内容,这样即使进行监督,也不能够发挥资金监督的功效,严重影响资金的健康正常运转。

二、加强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的措施

(一)拓宽资金的来源

扩宽资金的来源不仅仅可以保证新农村建设的正常运行,也能够降低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对于经济发达的地区,政府需要加大对资金的投入力度,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更快进行,为欠发达地区总结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在进行扩宽资金的来源的时候,需要积极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到农村的发展中去,利用有力的条件资源来进行新农村的建设,同时对社会资本流入农村给予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以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解决部分地区资金匮乏的问题。

(二)加强对专项资金的核算

加强对资金的核算能够有效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各基层需要贯彻落实财会制度,加强对资金的预算核算工作,严格执行资金支付标准,并且取消现金支付的形式。进行资金支付的时候,需要落实资料,手续必须齐全,且票据规范才能够进行资金的支付。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建设剩余的资金,需要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面,严禁用于日常开支。

(三)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

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能够有效的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环境,保证专项资金切实用在实处。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健全监督管理体系,使得其涵盖资金的使用范围;其二,定期的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减少人为性资金使用不当的问题;其三,定期不定期的对新农村建设资金进行抽查,并且结果进行公示,充分的利益群众的力量进行监督;其四,健全资金使用的相应责任制度,健全奖惩制度。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制度,并不是一沉不变的,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细化,这样才能够达到资金监管的作用,保证资金使用落实在实处。

(四)鼓励基层组织发展经济

一直的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群众资金、社会资金进行新农村的建设不是长久之策,国家的资金投入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引导,基层组织需要积极主动的发展经济,以逐渐的解决减少新农村资金来源的问题,减轻国家的负担。鼓励基层组织发展经济,是可持续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鼓励集体经济,加大对其扶持力度;其二,定期的对农民进行培训,以提升其文化素养,加快新农村的建设。

三、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则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管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社会各方面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才能够保证资金落实到实处,从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周波.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资金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09

[2]马慧,李晓妮.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体制优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

涉农资金监管范文4

我国国债资金基本都投在城市建设方面,而用在农村方面的资金严重不足,发行新农村建设专门债券是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新途径之一。

(一)发行新农村建设专门债券的可行性

发行专门债券既为新农村建设筹集了资金,又为农民拓宽了投资渠道;解决了农民有钱无投资项目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同时也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实践证明,在经济鼎盛时期,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募集大量资金用于专项建设,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满足社会公平、社会和谐,是一项成功之举,比如,三峡建设专项国债,该债券的发行成功的地保证了三峡建设资金的需要。专项国债在我国的信誉度很高,具有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等特征,是采取稳健型投资方式的首选产品,一直受到我国居民的青睐,特别符合我国农民有钱没有投资项目的问题,并且农民思想保守,有钱不舍得消费,结合这一特点,可以将民间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目前急需发展的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的领域中去,发挥这部分资金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效应,实现国债政策在筹集资金方面的重大功效。

(二)发行新农村建设专门债券的思路

国家在政策上要倾斜,发行范围包括城市居民,更要覆盖农村,要让80%的农民能够买到债券,享受政策待遇;发行利率设计上,应比同类债券利息稍高,考虑通货膨胀,实行浮动利率,利息应由政府财政买单;发行期限不能太短,设置8―10年为宜,因为新农村建设项目投资大,要充分考虑缓解国家财政的压力。

二、发售新农村建设彩票

世界彩票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罗马、古希腊时期就发行了彩票。16世纪的意大利把彩票视作促销的工具。

(一)发售新农村建设彩票的可行性

1、在当前,我国人均收入普遍偏低,失业率较高的情况下,人就有贪念,会抱着四两拨千斤的发财梦。据有关专家研究:当人均收入水平小于3500美元时,人均彩票支出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这一时期的增长速度最快;当人均收入水平大于3500美元时,人均彩票支出占人均收入比重的增长速度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相对于收入水平而言不断的下降。据有关部门测算,今后10年中,我国人均收入按照保守预测,每年增长6%,到2024年将达到3600美元。由此本文可以推断,当前时期是发行新农村彩票的最佳时期。

2、据《世界彩票指南》统计,1990年世界彩票销售额为650亿美元,2001年为1200亿美元。彩票销售额名列前矛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时至今日,彩票已成为世界第六大产业。彩票之所以在全世界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主要是能缓解各国政府财政压力,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去造福社会公益事业。2007年我国彩票的总销售超过1000亿元,刷新了我国彩票发行20年以来年销量的最高纪录。由此我国彩票市场筹集资金的潜力还是相当大,并且新农村建设彩票是一件得人心、顺民意的事业,无疑更具有市场筹资的潜力。

3、发售新农村建设彩票可以成为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而且发行彩票不需要还本付息,不会引发财政风险,可以缓解政府建设新农村的财政压力。

(二)发售新农村建设彩票的设想

1、发行新农村建设彩票应由政府授权,并明确规定将筹集上来的资金全部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主要用来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和农村社会保障。有家才有国,支持农村建设,匹夫有责,这是一庄顺民意、得人心的事业。

2、颁布相应法律:明确彩票由国家专卖,由国家指定机构统一经营;如此规定,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多家彩票机构为抢占市场而提高资金返还率,使彩票销售市场混乱。

3、开拓新的发行领域,开发新的彩票玩法,用压缩发行费用和适当降低公积金的方法来提高返奖比例,用丰富玩法的方式吸引私彩彩民,压缩私彩的生存空间。我国现在的彩票娱乐性不强,需要有很大的突破和大胆设想,比如:将新农村建设彩票购买设点到农村,将彩票设计成网络游戏,让全社会的人积极关心和参与。

4、改变以往彩票单一的网点销售模式,发挥移动、互联网增殖业务,丰富销售方式。通过移动电话及互联网可提供的便利优势,向其目标群体及彩民群体提供更直接、更便利的彩票销售服务,扩大整个彩票的有效销售市场,营造积极的氛围。

三、加强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

金融机构是农业生产资金供给的主要部门之一,应当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加快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农村金融政策体系、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农村金融保障体系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一)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民贷款难。据对农村企业及农民调查,35%的贷款是依靠民间融资,融资24%以上主要通过高利贷等方式筹措;农村贷款品种单一,贷款只局限于短期农业生产性贷款等少数几个信贷品种,无法适应农户和农业生产多元化的资金需求;贷款方式单一,在贷款方式上,除小额信用贷款外,其余贷款一般都得提供相应的担保抵押,且抵押的品种仅限于房屋等不动产贷款品种,导致农村抵押担保难现象突出;贷款额度小,片面强调小额农贷,无法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据调查48%的农民认为小额信用贷款额度偏小,小额农贷只能满足购买一些生产资料和从事简单再生产的资金需求,不能满足新兴农业、畜产品精深加工贷款需求;贷款期限上,基本上都控制在一年以内,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周期规律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信贷模式陈旧落后,信贷经营上难以突破“春放、秋收、冬不放”的传统模式,造成企业和农民生产经营融资困难;农村资金流向城市情况严重,加剧了农村金融信贷服务供需矛盾。

(二)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改变单一的不动产抵押贷款方式,建立和完善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制度,促使农村资源转化为金融信用;创新信贷品种,如农产品套期保值贷款、农业订单贷款、农民进城务工贷款等;在考虑国家财力的情况下,加大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这样有利于农业产业的资金周转;对新增当地的支农贷款给予减免税收优惠政策,从法律和政策层面保障农业长期发展的资金投入。

当然,新农村建设筹资渠道有很多,本文仅列一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全面快速增强,一方面我国财力日益雄厚,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也将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差距日渐缩小,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也将不断增加。随着我国“三农”政策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涉农资金监管范文5

一、统一思想,明确工作目标,量化和细化考核评比办法

继全省分、支行长会议之后,市分行召开了**年工作会议,把风险管理摆在了全行各项工作的首位,明确提出了年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努力方向:以规范化管理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绩效管理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凸现机关处室的指导职能和服务职能为宗旨,灵活务实地开展计划信贷管理工作。并且对照省行资金计划处的考核办法,对资金计划工作百分考核内容进行了量化和细化,从处室到基层行都相应建立了计划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在百分考核办法中,把资金计划工作细分为计划管理、资金管理、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现金及利率管理、统计管理、等级行管理、业务综合管理七大块,做到了岗位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半年来的工作表明,年初制定的工作意见和考核评比办法方向明确,切合实际,对做好全市资金计划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二、加强资金营运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今年以来,我行进一步加强信贷资金营运管理,信贷资金回笼后及时归还系统内借款,贷款回笼和借款下降基本保持一致。上半年每月信贷资金运用率均保持在99.5%以上,信贷资金保持较高的营运水平。

1、坚持资金头寸限额管理。今年以来我行计划部门进一步提高经营核算意识,严格对资金头寸的管理,在省行核定的资金头寸限额内按季核定基层行的资金头寸限额,并要求在保证正常业务开展的前提下,各行根据自身情况在限额内尽量压缩头寸占用,对不合理占用及时调整,保证了各行科学合理占用头寸资金,做到不闲置、不浪费。

2、完善资金调度管理。在资金调度环节上,市县明确专人负责资金调拨管理工作。在请调资金时,做到资金调拨与信贷计划的衔接,增强了资金与计划双重宏观调控作用,避免了资金供应脱节情况的发生。今年以来电子联行资金请调系统运行正常,我行继续坚持“小额度、勤调度”的资金调度原则,尤其是总行调整了资金请调时间以后,更加方便了基层行的资金使用,减少了资金请调时间,减少了资金头寸占用,今年上半年全行共请调资金87笔23350万元。同时我行严格按上级行的要求,规范使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调拨通知书》、《资金请调单》、《资金申请审批情况表》等,建立了《系统内资金往来台帐》,按月通过电子联行系统与总行对账,全年账务无差错,保证了资金的安全运行。

三、加强统计管理工作,提高统计资料质量

(一)我行各级统计人员克服统计工作量比往年有大幅提增、统计报表上报时间节假日不顺延等实际情况,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保质、保量、按时做好统计工作。准确及时地上报了省分行与人民银行的各类统计报表,统计工作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为加强对现金计划执行情况的监测和分析。我行建立了现金投放、回笼月度分析报告制度,按月对辖内支行、部现金收支情况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并对造成当期现金投放(或回笼)的原因予以重点分析。

(三)我行在统计管理上始终坚持按照国家统计法以及人民银行和农发行的有关规定进行,统计数据完全来源于各支行(部)会计部门的各项报表,坚持报真情、报真数,不擅自公开发表统计资料和泄露统计机密,在按时完成好省分行规定的各项统计资料的同时,认真地做好当地人民银行要求上报的各类统计报表。

四、加强财补资金管理,做好监督拨付工作

今年以来我行对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的重点是加强与财政、粮食部门的联系,积极向政府、财政、粮食主管部门汇报粮食销售、保管情况,补贴资金能否及时拨付到位直接影响到我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自粮食市场放开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各项财政补贴已逐步减少,加上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给粮食企业经营和我行收息率的顺利完成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严重影响到我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在新形势下,我行年初对所辖支行、部的财政补贴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及时掌握各级粮棉油储备数量、库存值的增减变化及其原因,对各项补贴的项目、金额、来源、时间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对已掌握的各项财政补贴政策和财政补贴资金拨补情况,认真实施规范化操作,切实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的督促到位和监督拨补等管理工作,按时正确上报各类财政补贴报表及有关情况分析;认真及时登记各类财政补贴台帐,确保台帐间数据准确、衔接。

(二)积极加强宣传,密切与财政、企业主管部门的联系,争取理解和支持,为管理财政补贴资金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各支行、部落实配备了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的兼职人员,积极主动督促同级财政和企业主管部门及时拨付财政补贴资金,弄清每一笔补贴资金的来龙去脉,及时将补贴资金到位情况反馈财政部门,督促下拨资金,避免了由于职责不清、信息不对称造成补贴资金滞留的情况,并与会计部门积极配合,做好柜面监督,共同做好了财政补贴资金专户和拨付手续的管理。

(三)经过我行与当地财政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财政补贴资金到位情况及监测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至6月末,全市应收各项财政补贴资金6243万元,实收各项财政补贴资金4857万元,财政补贴资金到位率77.8%。

五、监测和分析等级行管理指标,适时调整工作思路

**年度等级行考核与以前年度相比有很大的调整,首先市行要求各支行认真领会等级行管理文件,掌握新的指标精神,并对考核指标提出反馈意见,分析各项指标完成的难易程度,指导全年工作。其次根据各行按月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市行对各行的失分项进行原因和对策分析,通过对经营指标的监测反映,适时调整工作思路,找出工作重点,明确工作方向,为领导的预测决策提供了保障,有效提高了各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六、加大调查研究深度,做好业务经营分析,发挥业务综合职能

为了充分发挥资金计划业务部门的综合职能作用,我行十分注重提高业务经营分析水平,增强业务分析的实用性,做好领导的参谋助手。通过对所辖支行、部和粮食购销企业信贷资金运用、粮油物资运动、信贷资金活动的变化、信贷资产结构变化及存贷款异常变化等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动态情况,深入分析影响全行业务活动的各种因素,并且坚持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态相结合、近期分析与远期分析相结合、银行信贷业务活动分析与企业经营活动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紧紧抓住收购资金封闭管理重点和疑点,揭示规律,找出特点,反映问题,提出对策,增强了全行业务经营分析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七、加强现金和利率检查,确保政策正确执行

(一)今年以来,我行按照有关现金管理的文件精神及具体实施办法,继续抓好现金管理工作。一是做好现金计划管理,现金计划一经下达,认真组织执行,同时要做好与当地人行现金投放计划的衔接工作。二是做好大额现金支付的内部审批工作,严格按照大额现金支付三级审批制度。三是加强粮棉购销企业现金帐户管理,严格控制粮棉购销企业帐户现金的支取,合理核定企业淡旺季库存现金限额,切实改进金融服务,积极引导企业减少现金使用。各支行(部)在信贷监管中强化了现金管理,并不定期地进行现金专项检查。市分行也在利率检查的同时对各支行(部)进行了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企业现金收支基本能按照管理要求执行。

(二)我行利用多种形式向购销企业宣传利率政策,明确公布人行规定的企业存款利率、正常贷款利率,按合同利率计息、按利率调整分段计息以及逾期贷款、挤占挪用贷款加罚息等政策,指导企业计算好利息收支帐;银行内部严格执行各项存贷款利率及收息政策,切实维护利率政策的严肃性,有效地发挥利率的调控、激励和约束作用。在严格执行利率政策的同时,我行要求各支行(部)每季对利率执行情况进行一次自查,并书面上报市分行。市分行也对各支行(部)全部贷款的利率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利率执行情况基本能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

八、认真做好夏季信贷资金需求预测,为经营决策服务

涉农资金监管范文6

2013年年初以来,各市(州)、县(市、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总体部署,以构建全面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为抓手,规范有序地推进今年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的申报、批复、规划、实施等各项工作。为了抓紧年底前有效时间,保质保量完成今年项目建设任务,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扎实完成项目建设和年底验收从前段督查和调度情况看,截止到11月中旬,全省新农村建设项目已经完成98%以上,在进度、质量和专项资金管理上都好于历年。现在距年底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完成好全年工作任务,必须抓紧这段时间做好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资金拨付、绩效考核等收尾工作。要按照实现项目完工验收100%,工程质量合格100%,绩效考核合格100%的要求,还未完工的要加快进度,尽快完成工程项目的收尾工作。对已完工的项目各(县、区)新农村办要联合财政部门抓紧组织进行统一的年底检查验收和工程决算,查勘工程量和工程质量,完备相关验收程序和手续,健全账目和票据。

二、及时拨付和使用省级专项资金各地要严格执行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及时拨付专项资金,不准缓拨和滞拨,项目补助资金务必在年底前兑现到村,用到项目建设上。各示范村在项目完工后建账立册,保证项目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安全,确保万无一失,不得出现项目建设完成后不验收、不平账或赊欠工程款的问题。各市(州)、县(市、区)新农村办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缓拨和滞拨的,省里要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省里收回资金,另行安排。

三、切实做好年度绩效考核相关准备按照《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试行)》(吉财乡〔2012〕195号)要求,今年继续开展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绩效评价,各县市在做好对省级示范村补助项目的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做好省对县市整体绩效评价准备,要于2014年1月10日前完成相关材料收集、报告起草等工作。主要材料有:绩效报告、整体绩效目标申报表、项目验收及绩效评价表、省财政拨款指标文、本级新农村建设统计表、示范村项目建设绩效情况统计表、示范村生态环境情况说明、农民满意度调查表、示范村项目申报书、补助项目账目和票据,以及中期检查、专项检查等形成材料。同时,将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汇报材料、领导讲话、制度文件、建设规划、工作方案、检查评比、调查报告等,作为绩效评价佐证材料一同收集起来,统一装订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