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河道治理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河道治理规划范文1
一、前言
作为河道治理中的重要工作,其规划设计方法在近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河道治理规划设计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河道治理的最终效果。本文从介绍河道治理的原则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
1.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科学观
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科学观是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根本所在,是人们认识上的回归。直至现在,人们真正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协调互动关系,主动与自然相适应,以抑制和改善河道自然环境的恶化趋势求得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协调的资源观
在工程措施方面必须认识到,水利工程不仅在防洪、供水等方面作用巨大,在改善水环境、修复生态系统方面同样大有可为,水生态系统的改善对流域范围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重要保障作用。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水利工程的重要内容,以水利工程建设带动水生态的改善可谓一举多得。
三、河道治理规划设计的要点分析
1.河道平面形态设计
河道总体平面生态化设计时,要尽量宽窄结合并保持河道弯曲。从安全角度,弯曲的河道能缓冲洪峰控制洪水的流速,降低洪水对护岸的冲刷程度。从生态学角度,曲折的河道可以为鱼类提供繁殖的场所,洪峰到来时还可作为生物的避风港。
2.河道断面设计
河道断面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河岸生态景观、主导功能等因素,以保证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现有河道护岸基本采用砼或砌石,切断了陆地与水体的联系,两栖动物无法上岸繁殖,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陡坡断面也不利于岸边景观的布置,阻碍植物的生长。
3.河道护岸设计
河道护岸多采用混凝土及浆砌块石等,只考虑到了安全性,但是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许多两栖动物、微生物、植物的生物链被打断,河水与地下水之间也被阻隔,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在河道护岸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并具备以下功能:一定的结构强度、多种生物共生、自我修复功能、净化功能等。现在普遍推广的生态格网护岸、混凝土草坪护岸等多种生态护岸,均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地下水与河水自由沟通、造价较低、材料柔性化等共同点。
4.植物配置设计
河道生态系统的植物配置设计也至关重要,丰富的植物群落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改善河道两岸环境。植物根系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并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其抗侵蚀、抗冲刷能力;植物的枝叶可以起到截留雨水、抵消波浪、净化水质、天然氧吧的作用。研究表明:植物对能净化河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其能滞留河水中89%的氮化物和80%的磷化物。根据生长地点的不同,河道植物分为水生植物、护岸植物、河堤植物等多种。在植物选择时,要尽量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物种,不能选择情况不明的外来物种。
四、若干河道治理规划设计措施
1.蜿蜒型河道治理
措施一是采用人工裁弯工程改变有适度弯曲的连续河湾,将其河势稳定下来,将迂回曲折河道进行人工改变。人工裁弯工程分为内裁和外裁两种。内裁一般是通过狭颈最窄出,线路短可节省土方量。外裁的引河进出口与上下游弯道难以达到平顺衔接的要求,而且线路长,采用较少。
措施二是当河湾发展至适度弯曲的河段时,对弯道凹岸及时加以保护,也就是实施护岸工程,以防止弯道继续恶化。只要弯道的凹岸稳定了,过渡段就可随之稳定。为将上述两种治理措施很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河道中,还需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增长河道整治经验,将措施一、二逐步完善。
2.游荡型河道治理
整治泥沙是治理游荡型河段的主要任务。本着综合治理、兼顾标本的彻底治理游荡型河段,可采取“下排上拦,两岸分滞”控制洪水,“调、放、挖、拦、排”处理和利用泥沙。“调”即利用中游的水库,排细沙,拦粗沙,由于水沙异源,据此来调水调沙通过增大下游的输沙能力,来达到减少河床泥沙淤积的目的。“放”、“挖”即是通过挖河和放淤措施,在下游处理一部分泥沙,“下排”即根据河道防治工程和河道治理的现状,利用现行河道尽可能多地将进入下游的洪水和泥沙输送入海。
3.分叉型河道治理
针对分汊型河段的治理措施有:汊道的堵塞、改善、固定。措施具体表现在上游的节点处、汊道的入口处和江心洲首尾修建治理建设工程。稳定汊道和节点控导,通常将平顺护岸作为其治理工程。江心洲首尾部位的工程措施通常是在上游修建鱼嘴,在下游修建分水堤。鱼嘴其前端窄矮、浸入水下,顶部沿流程逐渐扩宽增高,与江心洲首部平顺衔接;分水堤的外形与鱼嘴恰好相反,其平面上的宽度沿流程逐渐收缩。
在采取治理措施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首先先分析汊道的分沙分流现状和分沙分流的演变规律,然后视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对应工程实施方案。可在上游节点处修建控导工程,这样可以控制来沙来水条件,为此来改善上游河段的现状;为了改变两汊道的分沙分流比,可以在汊道的入口处修建导流坝或者顺坝;通过在洲尾修建导流顺坝来达到改善江心洲尾部水流态的目的。堵塞汊道主要有修建顺坝、丁坝和锁坝等措施。用顺坝、丁坝堵塞汊道,一般情况下会比锁坝的效果为好。
4.顺直型河道治理
在顺直河道中,河道边界顺直,滩地及主槽的水流均具有一定的行洪能力。顺直型河道中的不稳定状态河道,不利于引水、航运、港埠、防洪,顺直型河道的治理措施为首先将边滩稳定下来,使其达到稳定整个河段的目的。在多沙河流上,也可采用编篱杩槎等简易措施,防冲促淤。当边滩个数较多时,施工程序应从最上游的边滩开始,然后视下游各边滩的变化情况逐步进行治理。工程完成后,河道断面得到了相应的调整,整个河段逐步稳定下来。
对于顺直型中小河道来讲,发生超设计标准洪水是正常事,河道不建橡胶坝工程,这样河道会靠“自动调节作用”使洪水顺利通过的概率是很高的;而修建橡胶坝工程的河道失去了“自动调节作用”,则通过超设计标准洪水的概率大大降低,这是值得引起河道治理相关工作者重视的地方。建议措施为,第一种措施是橡胶坝地板采用中间低,两边高呈凹字的形式,人为地形成“主槽”和“边滩”,这样可以使洪水通过橡胶坝时主流线居中,既能增加泄洪能力,又能减缓洪水对两岸的冲刷;第二种措施是加强橡胶坝的上下游一定范围内两岸的防护措施和提高设计标准,这样提高安全保证率的同时,也会增加投入成本。
五、结束语
通过对河道治理规划设计方法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各种条件下,河道治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有关人员应该从河道治理的客观实际要求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规划设计方法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赵世付.肥西县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方案设计[J].江淮水利科技.2011(01):88-89.
河道治理规划范文2
前言:农村河道在广义上面包括了流经或者是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直接为农村生产以及生活服务的河流、小型湖泊淀柳和沟塘。按河流的集水面积、年径流以及河道宽度进行分类,绝大部分都属于中小河流;按水利部《河道等级划分办法》进行划分,农村河道一般为四、五级以下的河道,按行政管理权限区分,农村河道一般是指县级以下的河道。在农村河道中,按流经的地域又分为山区河道和平原河道。农村河道承担行洪排涝、灌溉供水的任务,同时还承接着农田排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是农村水环境的重要载体,不但直接关系农村地区防洪排涝安全,同时也是农村环境的主要控制性因素,是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开展农村河道的综合整治是提高农村地区防洪能力、提升灌溉供水保障程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措施。
1、治理标准的确定原则
与大江大河相比,农村河道无论从河道宽度、长度、河流的等级等多个方面都不可相提并论,但是由于农村河道数量众多,并且直接与农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农村河道的治理标准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出采用的防洪除涝、灌溉排水、环境水质等标准。标准的制定可遵循以下原则。
1.1与骨干河道及上下游相协调的原则。
河流水系是由源头集水区开始,流经各级河流流域,形成的一个连续的、流动的、独特而完整的系统。从河流源头到下游,河流系统内的宽度、深度、流速、流量、水温等具有连续变化的特征,也就是说河流系统中的某一部分发生变化,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水系中有各种大大小小的沟道与河流,根据河道的规模、河道的功能以及在河流水系中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用于综合评判河道的重要性,以便于分类治理与保护。
按照本次规划的定位,农村河道绝大部分都属于中小河流,丘陵山区类型的项目区农村河道一般位于骨干河道的上游,平原河网类型的项目区一般位于流域的中下游。因此,农村河道的防洪标准、水环境整治的标准会对骨干河道、流域内上下游河流产生影响,特别是防洪标准的制定,应统筹考虑流域或区域的总体布局,按照局部服从总体的原则来确定。
1.2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的目的就是要保障和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水利作为基础产业,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防洪安全和水资源的保证。由于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甚至同一个县域内的不同项目区的经济状况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对农村河道整治的需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标准定得过低,不能满足项目的需求;标准过高,不仅规划工程的效益难以充分发挥,而且规划工程的建设还会给当地带来较重的财政负担,实施难度较大。因此,规划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协调,考虑到社会经济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规划标准可以适度超前。
1.3前置性规划文件进行相协调原则
针对农村河道进行综合整治规划而言,区域的总体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的防洪规划等都属于前置性规划文件,农村河道在进行综合整治规划的过程中,其标准制定应以前置性规划为指导性,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不会超出上位规划的要求。而对于土地利用总体相关行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相关行业规划等,在满足规划目标的前提下,规划的标准应该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国土资源优化利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角度进行有效的出发,与相关规划进行有效的协调,使制定过程中的规划方案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更具有可实施性。
1.4相关标准规范相协调的原则
全面参与农村河道防洪,治涝,灌溉,供水,环境改善等多个部门和学科的治疗方案,以满足规划和技术专长的需求,国家和相关行业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和程序规范,所以在所有地区开展统一的标准,并按照相应的规划和工程设计的各个部门,进行相应的规范和指导。开发基于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的相关标准,不仅要保证先进的规划,让编程更加合理和科学,同时也能更好把法律和法规,和区域经济和规划进行有效的对接。
2、农村河道整治类型划分
2.1防洪排涝治理为主
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农业生产活动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就是一个区域的防洪排涝安全。所以,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进行考虑的就是水系的防洪排涝功能。通过对项目区现状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对于河道水质相对较好,但堤防护岸存在破损现象、河道淤积所造成行洪排涝能力下降等相关的情况,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应该把重点放在防洪排涝治理上。防洪排涝治理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就是进一步的保证河流的行洪的过流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堤防护岸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要求堤防护岸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对洪水的威胁具有抵制能力。在一般情况下,流域中上游区域,人口密度相对来说比较较小,经济活动也是不频繁的,相应的河流水质会较好。
2.2生态环境治理为主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大多数地区都比较重视河道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兴修了大量的堤防工程、水闸工程、泵站工程等,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基本达标。但由于工业企业的发展之后对污染的防治不重视,或者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化肥农药等大量使用,生活垃圾的任意丢弃等等因素,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部分农村地区的河流水质变比较差,水生态环境也开始出现日趋恶化的现象。对于这样的区域在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的过程中,应该把规划的重点进一步的放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生态环境治理所关注的重点就是减少人河污染物的数量,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进一步的提高河流水体的连通性与流动性,增加水体的纳污容量以及水体的自净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河流水质和生态环境。
2.3综合治理
有些县市由于地形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多变,经济发展也是比较不均衡的,县域内的各个乡镇差异性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大的,所以就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不同乡镇的农村河道现状情况差别也较大,部分乡镇符合以防洪排涝治理为重点的类型区特点,或某个乡镇防洪排涝能力以及河流生态环境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这样的县市一定要结合实际需要进行综合整治。
3、农村河道在进行综合整治过程中工程措施
3.1进行清淤疏浚工程
进行清淤疏浚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大河流纵比降,对河床高程进行有效的降低,在一定的程度上扩大河道的行洪断面,进一步确保防洪安全。清淤疏浚的要点主要指的就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结合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情况、财政承受能力情况、机械设备配置情况以及河道淤积的不同类型,科学、务实地确定河道湖泊清淤计划。河道的清淤疏浚规模主要指的就是对清淤的深度进行有效的确定,首先就应该明确河道的规划过程中的河底高程与河道的断面型式。河网区和平原区的农村河道底高程可在一定的程度上按照本区域所在流域的水系规划的成果进行有效的确定,对于农村河道一定要进行没有明确规定的相关要求,可进一步的参考上一级河道的规划河底高程确定,在大多数情况下,农村河道的河道等级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规划河底高程可略高于骨干河道和重要河道。针对有通航要求的平原河道而言,清淤深度应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航道等级的最低通航水深要求。丘陵区和山地区之间的山区性河道的清淤疏浚深度可在一定的程度上结合防洪排涝进行有效的分析计算,进一步的满足河道规划标准要求的过流能力的河道断面,结合洪水位确定清淤深度。清淤后的河道的断面型式也要进一步的满足岸坡稳定性的要求。针对于河槽较宽的河道,河滩地不要进行随意的挖除,因为滩地的切除无形中会进一步的增大堤防高度,这样就会进一步的降低了堤防的安全系数,比较容易的造成滑坡失稳。
3.2水系沟通工程
水系沟通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断头河进行有效的打通、拓宽引排河道卡口段,进一步的增加水体流动性、全面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对河湖水系的调蓄功能进行充分利用,进一步改善水环境。水系沟通的要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恢复河流故道尊重自然规律,同时对河湖水系的沟通也要进行恢复。二是扩大重要节点对河道上阻碍过水的构筑物予以改建扩建或拆除。
3.3河道清障工程
河道清障主要目的就是对河道的过流能力进行恢复,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河流生态环境。由于河道内违章种植和开垦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河堤植被被破坏,河流过流断面在不断的减小,水流出现不通畅的现象,局部形成回流与冲刷,不但影响了河道行洪、除涝等效益的发挥,同时也会进一步的加大河道内的淤积程度。
河道治理规划范文3
《意见》是在北京市中小学中推进家庭、学校和社区全面协作的一份重要文件。这份文件有着系统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础,符合当前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北京社会文化发展和学校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推进家长、教师协会制度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
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核心、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强调校内和校外协作关系的制度安排。从现代学校制度的视角来看,学校不再是封闭的系统而应是一个开放的组织,重视学校与家庭和社区的互动过程,是其开放性的显著标志。现代学校制度与传统学校制度的重要区别就在于,为了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目标,所有与学生发展相关的因素都要充分考虑到制度建设中来,其中首要的因素便是家长及其所构成的社区。
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主要来自三方面:家庭、学校、社会,其代表者分别是家长、教师、社区,三方面教育力量的存在是自古以来的基本事实。从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以来,教育理论和学校教育实践便都把三者形成教育合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学校工作来对待。但在近代学校教育发展的早期,学校教育理论更致力于学校教育系统的完善,有些极端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甚至认为,社会需要一个更加封闭的学校教育系统来完成未成年人的社会角色的塑造。随着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发展,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和学校教育实践无情地驳斥了这种理论。家庭、学校和社会每一方面都对学生的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社会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百余年的学校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不论是否意识到家庭和社区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们都在同时实施着教育,并在学生身上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今天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乃至普通家长都一致认为: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的教育,比三者各自独立实施的教育影响更大、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换言之,为了孩子健康发展,学校和家庭需要在教育方面取得一致性――孩子的教育需要家校密切合作,学校的教育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制约。社会舆论对学校的影响越来越大,家长看法对学校的影响同样越来越大。从教育理论发展来看,学校的外部评价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从学校制度建设来看,家长(市民)对学校满意度的评价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对学校发展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从社会舆论走向来看,学校的一举一动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反映。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这种现象只是一种客观存在。当我们的办学理念还不适应开放形态的时候,会把这种社会对学校的干预视为“负面”力量,但当我们的办学理念转向现代学校制度所提倡的开放形态的时候,便会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关注和参与视为一种正能量。通过一定的开放型组织方式,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共同目标,使家庭、学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正是现代学校制度的本质所在。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方式不同,参与的深度也不同。通常我们把以向家长传达学生信息为主要目的的家长会参与方式称之为“单向联系”。这种方式下,家长是完全被动的,教师向家长传达的信息是经过精心选择加工的。由于信息的不完整,家长即使想要更多地对学校教育提出建议,也不可能提出适切、恰当的建议。家长的任何建议几乎都可被教师忽略不计。
在重视家长意见和建议的学校中,教师会将更多的信息传达给家长,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情况,征求合作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方式可称之为“双向联系”。在这种方式下,家长可以发挥一定的主动性,家长的部分合理化建议会得到重视和采纳,并且家长在校外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活动。但家长的关注重心依然是自家孩子教育的问题。
在努力尝试实现家校合作的学校中,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形式更加多样,次数更加频繁,学校向家长传达的学校教育信息更加完整,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更加完善和有效。家长委员会在这类学校不是虚设,而是在学校制度架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成为学校管理运行中的重要环节,这种方式可称之为“支援性参与”。家长以组织的方式参与学校的计划和活动,家长的关注重心从“自家孩子”扩展至“全班孩子”甚至“全校孩子”。
《意见》所推进的家长、教师协会旨在把家长视为一个重要的教育集体,通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师参与家庭活动,形成一致的、有机协作的教育力量,并通过家长、教师协会的稳定组织,将社区的教育力量纳入学校教育的轨道中来,这种方式可称之为“管理性参与”。这个组织是学校组织的必要构成部分。在这个组织中,家长的教育地位获得充分肯定,他们不仅参与学校计划的制订,还要参与学校教育的实施、管理和评价。
家长、教师协会的实质是有效组织三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教师协会,顾名思义是由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的一个教育协作性组织,目的在于沟通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创造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家长、教师协会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成为现代学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家长、教师协会不同于传统家长会的地方就在于它更加强调以“协作”为目的,以经常性的情况交流为手段,以制度保障家长参与学校事务为核心内容。
家长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是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事务的社会基础,也是家长、教师协会替代早期家长会的基础。家长教育程度的提高,使他们在有权利对学校教育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有知识和能力对学校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在某些专门领域内的知识使他们成为参与课程发展的有价值的人力资源,他们的技能和才干可以丰富学校课程和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许多家长在问题解决策略和反映市民心声的政策阐述方面也具有很强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家长也是描绘学校发展蓝图的有效帮助者。
将家庭、学校和社区这三方的教育力量组织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在理论上并没有任何异议,但在实践中,我们所能见到的合力案例则少之又少,相反却常常见到“反力”。所谓“5+2=0”的公式,就是对这种司空见惯的“反力”现象的典型描述。在今天交通和信息空前发达的社会,学校力量之“5”越来越不抵家庭和社会力量之“2”了。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学校只是对其施加影响和教育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理论上认为全部影响和教育应由学校、家庭、社会三部分组成。三者对孩子形成一种教育合力,是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最理想状态。这种教育合力的典型表现是三方的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协调一致,互助互补。倘若三方教育不协调、不一致,则必然会造成重复教育或作用抵消,用公式表示就是:总教育Z=学校教育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今天的问题在于,由于学校教育过分强调自己的教育效能,因此包揽了过多的教育责任,甚至认为A约等于Z了。但是孩子生长所需要的不只是知识性内容,还需要情感体验。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多是在家庭和社会获得的。教育活动的载体一是时间,二是空间,当A过分膨胀后,时间被过多占据,空间被过多挤压,这就意味着A挤压了B和C的时间和空间,进而挤压了二者的教育力量和作用。但事实上,后者的教育力量并未真的被挤掉,其教育作用也不可能真的被减弱,于是就形成了上述的“反力”现象,使得以家长为核心的社会对学校教育产生不满,“课业负担过重”“体育运动不足”“校外补习成风”等一系列现象的背后,这种“反力”的作祟不能不说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信息化社会,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来提升教育品质的基础是学校的开放。家长、教师协会背后的理念、制度和机制性的支撑也需要学校的开放。但是,这个意义上的开放不是学校简单地打开校门不再封闭,而是信息意义上的“公开”。从学校的角度说,如何区分以下几种情况,将必要的信息以制度化、组织化的形式向家长和社区公开,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学校应该知道而不知道,但社区知道的有关学生教育的信息,是学校教育的信息“盲点”,需要通过畅通的渠道加以了解,如学生在社区的某些行为。
2.学校知道而家庭和社区不知道的有关学生教育的信息,属于保密范围的,需要采取适当信息公开制度的有效措施加以保密,如学生的某些需要保密的成绩排名等属于未成年人隐私范畴的信息。
3.学校、家庭和社区都该知道的有关学生教育的信息,属于开放办学的公开领域,应当通过各种制度形式实施开放,如学生某些值得公开表扬或批评的信息,而家长、教师协会是此类信息开放的一种重要的组织保障。
4.学校和社区都不知道的有关学生教育的信息,属于未知领域,需要双方合作收集、整理、分析和共享,如学生在社会上的某些碎片化但却能反映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问题的信息。这方面也正是家长、教师协会所能发挥独特作用的重要领域。
《意见》提出了协会的5项职责和功能:参与学校管理、支持学校建设、参与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沟通家校关系。这5项功能的确均符合家长、教师协会目前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为其职责,也符合目前家庭、学校和社区协作关系发展状态。其中“参与学校管理”和“参与学校教育”是家长、教师协会与传统家长委员会的重要区别点,也是北京推进中小学家长、教师协会工作的重点。
家长、教师协会给学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当前社会舆论对学校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有的学校甚至被舆论逼进了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决策系统的封闭性和社会越来越旺盛的参与教育意愿之间的矛盾。我们在学校教育决策系统的开放方面做出过许多努力,比如在制订教育发展规划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和建议、对中小学办学质量进行监控并定期向社会公开、定期征集社会对教育工作满意度,等等。这些旨在努力开放教育信息的举措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舆论的压力,但封闭与参与的对立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学校的招生、考试、学业负担、教学质量、课程设置等问题依然是社会舆论每年都猜测、怀疑、不满、议论的热点。学校工作常年受到这类社会舆论的干扰,学校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受制于这类非专业性的压力。
家长、教师协会作为一种组织方式,能够有效地将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家长、教师协会通过学校的渠道可以深度和主动参与教育决策过程,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家长、教师协会的参与渠道,顺畅地传达到决策过程中。理想状态的家长、教师协会是有效释放社会矛盾能量的重要组织。推进家长、教师协会建设,是目前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机遇,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一个策略选择。
在学校特色发展问题上,由于对特色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其载体获得的,所以许多特色载体的选择具有“中性”特征,即谈不上某个被选对象是“最恰当”的,也谈不上某个被选对象是“最不恰当”的。采取更加民主的方式,特别是采取让家庭和社区更多参与选择的形式,有利于学校确立特色发展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学校的最终选择获得家长和社区居民的深度认可和主动支持。从这方面来说,建设家长、教师协会,无疑是学校特色发展的一个良好机遇。
从全市400余所已经开展家长、教师协会实验的学校经验来看,家长、教师协会的建立也给学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首先是校长的决策权利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其次是教师的教学、考试、作业等日常工作受到了某些干预,第三便是班主任的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程序性影响。接受这些挑战,改变习惯做法,将迎来新的面貌。
实验经验证明,校长与家长良好的合作,能使校长的领导获得更加广泛的支持,教师的工作也变得更加容易。当校长的决策与家长产生分歧时,表面看似乎削弱了校长的决策权利,但从促进家校交流的角度看,校长依然是最高决策者,其权利丝毫没有被削弱。由于有了家长的主动支持,学校决策有了更加坚实的落实基础。
有些教师可能认为家长对教学并不内行却还要参与意见,但实验表明家长并不试图在教学专业领域发表意见,他们更多的还是利用自己的专长,帮助教师丰富课程和课外教育活动。能够经常在教学方面征求家长意见的教师在家长满意度调查中通常都能获得更高的分值,这对教师的教学信心是一种极大的鼓励。
班主任在班级家长、教师协会的协助下,能够更好地设计班级教育活动。许多经验表明,由于有了家长的支持和帮助,班级活动变得更丰富多彩了,班集体更团结、更具活力了。
稳步推进家长、教师协会的组织体系建设
市教委的《意见》针对当前全市家长、教师协会建设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对家长、教师协会工作的推进做出了顶层设计:一方面,规范家长、教师协会的组建程序,完善运行机制,逐步分级建立家长、教师协会组织;另一方面,市级层面加强问题研究和理论指导,区县加强领导工作,各校则为各级家长、教师协会组织的建立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制度保障。
根据北京市门头沟区和各区县自发参与实验的中小学校的经验,家长、教师协会在学校分为三个层级:班级、年级和学校。三个层级家长、教师协会的建立不分先后,但职责和功能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校层面的家长、教师协会是三级组织的核心,是沟通家庭、学校和社区三方教育力量的枢纽,是参与学校管理、讨论学校发展目标和措施的主体。班级家长、教师协会是三级组织中的活动承载者,它按照学校家长、教师协会的活动总体计划,结合本班特点和学生教育需要,协助班主任开展有特色的班级教育活动,商讨家庭教育与班级教育的结合等事项。年级层面的家长、教师协会主要存在于规模较大的学校,根据年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协助年级组开展同年级的校内外教育活动,并组织各班家长、教师协会开展统一的校内外教育活动。
学校家长、教师协会的成员由各班或年级协会推荐,选举一名条件合适的家长担任协会主席,校长担任副主席。学校家长、教师协会依据章程规定的职责和任务,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工作,组织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相关教育活动,支持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协助学校做好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支持班级和年级家长、教师协会的各项教育活动。
具体来说,学校家长、教师协会的重要职责首先是沟通,组织家庭与学校间定期的有意义的交流活动;其次是确定家长的教育职责,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指导家长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第三是帮助学生学习,通过有组织的方式,使家长在帮助学生学习方面起到更加有效的作用;第四是组织志愿服务活动,邀请和安排家长利用自己的专长,支持和帮助学校开展某些教育活动;第五是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对影响到孩子和家庭的有关教育决策,组织家长以全面合作者的身份参与讨论和做出决策;第六是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将社区资源充分运用于学校、家庭和学生的学习方面。
在学校普遍建立起家长、教师协会的基础上,区县以各校家长、教师协会主席为当然成员建立“家长、教师协会联席会”制度。区县家长、教师协会联席会议依据学校家长、教师协会的章程,拟订本区县家长、教师协会章程,参与本区县学校教育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协调相关社会教育机构,配合中小学校做好未成年人的社会教育工作,指导学校家长、教师协会联席会议的工作,帮助学校家长、教师协会完善其章程。
河道治理规划范文4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改革
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2007年12月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教育部办公厅还引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开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管理与评估。
各本科院校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引导,纷纷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以下简称《课程》),对于该类课程的建设也在不断地摸索与完善中。但对于独立学院而言,《课程》的设立还基本处于初步阶段,在该课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独立学院更应加强对该课程的重视,不断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提升独立学院学生在社会上的就业竞争力,从而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起到积极作用。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
随着近几年独立学院的迅速发展,在办学规模、师资队伍、教学质量有所提升,但大部分独立学院处于自力更生的状态,国家对于独立学院的支持远远低于对公办院校的支持力度,所以独立学院更应加强自身的造血功能,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体现办学质量的主要指标,也是吸引生源报考的重要因素。要让独立学院在高校竞争中发展起来,幸存下去就得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力。
对于《课程》的有效实施,是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独立学院《课程》开设还留于形式,未能因材施教,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有限。这主要还是在于独立学院对该课程的开设普遍还没特别重视,主要反映下以下四方面:第一,在课程性质上来看,主要是以选修课或者低学分的必修课的形式开课,课时量普遍偏少。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对该课程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第二,在教学模式上来看,模式单一,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辅助案例、小组讨论等形式展开,但引用的案例普遍陈旧,没有针对独立学院其生源性质的特殊性进行设置,无法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热情不高,不积极等现象;第三,在教学内容上来看,该课程设计的内容范围广泛,包括大学生就业状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制度与就业市场、大学生职业道德、大学生就业途径、大学生就业权益、大学生自主创业、毕业生职业适应与角色转换等方面,这又与课时数偏少形成矛盾;第四、在师资队伍上来看,任课教师基本由辅导员或行政人员担任,缺乏专任教师,虽辅导员在管理学生经验丰富,但对于课程的专业性上来讲还是有待提高。
以上存在的问题表明,独立学院开设的《课程》教学效果欠缺实效性,因而有必要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二、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大招生,致使大学毕业生急剧增加,国内经济发展缓慢使得社会需求量相对不足。特别对于独立学院生源特性来看,独立学院夹在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公办本科院校之间生存,必须优化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有机联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着眼于社会的发展,立足独立学院生源的现状,对《课程》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从社会层面上,我国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大学生普遍缺乏规划性。大学生以成绩论人才的概念与不再只追求成绩优秀而更注重综合素质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找出自身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而不断提高不足之处,从而提升整体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符合社会需求。
从学校层面看,就业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能力的重要指标。2007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教高厅【2007】7号文件,指出高校职业规划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提高就业率的有效手段;有利于高校走进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合理设置教学培养方案,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从学生层面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身特质以及潜在优势,树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为自己的理想职业做准备。通过职业生涯规划,逐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为实现自我价值扬长避短,最终迈向成功[2]。
三、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探析
1、课程教学内容的改进
目前独立学院《课程》普遍以理论教学为主,这与该课教学目标相违背。因此合理设置课程的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学习动力是课程教学内容改进的主要方向,其应以激发学生对自身的认知、对职业的探索,从而达成一个平衡为原则,从而引导大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课程注重以学生的“学”主导,任课教师在课程授课中起到的是引导、启发的作用,因此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有助于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
河道治理规划范文5
关键词:河道治理 综合治理开发 经济发展 长江中游 长江下游
21世纪,随着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长江中下游河道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治理如何按照新的治水思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适应本世纪我国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成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与流域经济发展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全长1893km,流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直辖市)。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治理、开发、利用与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稳固的护岸工程和堤防工程体系,是沿江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良好而稳定的岸线和港区,是沿江城市和工矿企业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有了稳定而畅通的航道,才能更好地发挥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为沿江地区通江达海、走向世界服务;保护长江水生态环境,不仅是长江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更是沿江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系统开展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规划,综合协调上下游、左右岸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促进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经过数10a的不断努力,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重点险工段都得到了守护,崩岸险情基本得到治理,长江河道的总体河势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河道治理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保障防洪安全、航运畅通以及促进沿江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各局部河段看,有些河段的河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仍有部分浅滩碍航;水环境污染加重;江砂开采和洲滩利用缺乏系统的科学论证和统一有效的管理,这些都对防洪安全、航运发展及河势稳定不利,迫切需要通过全面规划和系统治理,逐步加以解决。
2对河道治理的认识
2.1保障防洪安全是河道治理的首要目标
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众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带。但该地区地势较低,地面高程一般低于长江洪水位数米至十数米,需靠堤防保护。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水灾害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所以长江防洪成为长江治理开发的首要任务。在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中指出,长江中下游应采取“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防洪治理方针,还提出包括整治河道在内的中下游防洪治理综合措施,即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逐步兴建干、支流水库,做到以三峡水库为骨干,堤防为基础,配合支流水库、分蓄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及非工程防洪措施,使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可见,河道治理是解决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综合措施中的重要措施之一。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要根据防洪的要求和河道治理的特点,着重研究并提出以防洪保安为首要目标的河道治理方案,配合其他防洪措施,使长江中下游干流逐步实现《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确定的防洪标准。
目前,通过1998年以后大规模的堤防建设,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得到全面加固,危及堤防安全的崩岸险段得到治理,长江中下游河道岸线相对稳定。但是对各局部河段来说,还存在一些防洪问题。如荆江大堤堤高势险,河岸迎流顶冲,防洪形势仍然险要;下荆江蜿蜒曲折,河床演变剧烈,泄洪不畅;城陵矶以下至长江口汊道众多,主流摆动、河床冲淤变化频繁,江岸在水流冲刷下,崩坍严重,使有些重要堤防频频出险,防洪形势严峻。三峡工程建成后,在调蓄上游洪水的同时,也将拦蓄大量泥沙,使下泄泥沙大为减少,中下游河道发生长距离、长历时冲刷,使部分河段河势发生变化,导致出现新的险工险段,威胁堤防安全。
为了实现保障防洪安全这一目标,要进一步研究通过河道治理工程,达到稳定岸线、减少对堤防安全的威胁的目的。同时要根据近年来新的水情、工情,研究不同水沙条件下泥沙输移变化规律,对河道泄洪能力的影响,以及提高河道泄洪能力的措施,特别是要深入研究三峡工程建成后,清水下泄对下游河道造成的冲刷规律、河道新的演变趋势及需采取的对策。
2.2保护优良生态是河道治理的重要内容
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长江河道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城市江段水域污染严重,大部分江段河岸生态环境效应较差。因此,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河道治理要根据中下游河道水环境现状,制定各河段的环境保护目标和对策,以保持中下游干流河道能长期维系较好的水环境。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工程,防止了江岸的剧烈崩坍,保护了两岸的防洪安全,使河势逐渐趋向稳定,从总体看,对改善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局部河段的整治,也存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矛盾的情况。因此,在方案研究与论证工作中,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妥善处理好工程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保护生态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规划河道治理工程时,在保证功能的基础上,要坚持河道治理与环境治理的协调统一,使二者融为一体。河道治理工程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充分利用河道治理工程滨水的优势,建立水域与陆地的和谐过渡,为人民群众创造亲水的休闲空间。武汉市龙王庙险段的整治,通过结合环境治理,已使其成为武汉市的一个旅游品牌。武汉河段汉口边滩整治结合环境治理将汉口边滩打造成具有滨水特色的绿色亲水空间也是河道工程结合环境综合治理的一个成功范例。
在制定河道治理工程方案时,也要统筹考虑对环境的保护,要逐步改变传统的单一工程性护岸的做法,限制对山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抛石护岸方案。要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大胆采用、大力推广新的生态环保型护岸方案,提高河道治理工程的技术含量。
2.3综合治理开发是河道治理的关键
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是长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是为沿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河道治理除了要满足保障防洪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外,还要服务于航运、城乡供水、岸线开发、洲滩利用等。中下游河道治理只有围绕社会经济发展这一中心,贯彻综合治理开发的原则,全面规划,分析各地区、各部门对河道治理的要求,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做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沿江各地区、各部门对河道的开发治理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有时也有相互矛盾的时候,这就需要从综合治理的高度去研究解决。以长江的崩岸整治和河势控制为例,长江江岸崩坍、河势不稳定,严重威胁两岸堤防的安全,有时也影响港口码头和航道的正常运行,防洪和航运对河势控制的要求是迫切的。但从防洪的角度和航运的角度对河道治理的要求又不完全一致,因此需要统筹考虑,兼顾各方利益综合治理。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洲滩岸线和江砂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岸线利用、洲滩开发、江砂开采等,将不同程度地影响长江的防洪、航运、河势及沿江水环境等,如果不进行科学的论证,不进行全面的规划,会对防洪、航运和河势等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对这些问题要遵循综合治理开发的原则,既要考虑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各地区的发展要求,又要处理好与防洪、航运、生态环境的关系,确保防洪、服从航运和生态环境的要求,避免只顾局部,不顾全局;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现象发生。
2.4稳定河势河床是河道治理的基本要求
良好而稳定的河势是利用长江进行经济建设的前提条件,沿江经济越发达,对长江河势稳定的要求就越高。没有一个稳定的河势,就会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布局,给防洪、航运和沿江经
济建设带来极大的困难,就会影响长江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在充分掌握长江中下游河道特性及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遵循河道学原理和客观存在的河流自然规律,稳定河势、改善河势,使长江河道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成为适应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发展要求的优良河道。
稳定河势河床要制定近、远期目标,分期进行。近期力争使重点河段现有河势得到控制、岸线基本稳定;远期使中下游干流河道的河势都得到改善和控制。在规划河势控制方案时,要坚持有利于长江防洪、满足航运要求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上、下游河势间的关系,上游河段的治理不要恶化下游河段的河势,要尽可能为下游河段的治理创造有利的条件。
改善河势、稳定河床必须遵循因势利导这一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因势”就是遵循河流演变的发展规律和总的趋势,按照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办事,不逆势而为。而“利导”就是充分认识人为的作用,要通过引导、治理,使河势朝着有利的方向和目标发展。所以因势利导体现的是遵循河流自然规律去进行河道治理的思想。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的规划和实践证明,长江河道遵循其自身特有的规律演变发展,但可以通过人工治理来改善其河势,关键的是利用河流演变中的有利因素,进行人工干预,达到稳定和控制河势的目的。
长江中下游分汊型河道的治理是稳定河势的重要一环,在进行治理时,要充分体现因势利导的原则。是采取工程措施控制分流比,维持稳定的分汊河型,还是通过堵支并流,整治为单一型河道,不能一概而论,而是依据不同河段的不同特点,在深入研究河势演变规律和主支汊分流分沙比的基础上,根据沿江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的整治方案。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所提到的稳定河势河床,是要控制和保持有利河势,引导河势向有利方向发展,而不能一提稳定河势就不敢改变现状,连不利的河势也控制和稳定起来,这一点在河道治理实践中非常重要。 3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完善河道治理规划
1998年6月水利部审查批准了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的《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规划报告》,是在《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指导下完成的第一部专业规划。这部规划对长江中下游的河道治理,特别是对1998年以后规模巨大的长江防洪工程建设,以及沿江的岸线开发利用、江砂开采与洲滩利用的控制等河道管理工作,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发挥了巨大的效益。目前规划报告提出的河势控制应急工程方案绝大部分已经实施,中下游干流重点河段特别是城市河段的崩岸治理和河势控制工程也在积极开展之中,中下游干流的崩岸险段基本得到整治,岸线崩退变化的趋势得到抑制,基本实现了初步控制河势以适应沿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目标,也为全面、系统地进行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条件。
几年来的实践表明,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规划贯彻了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所提出的规划思想、规划原则是正确的,规划方案是切实可行的,是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和开发利用的基本依据。但从认识论的观点来看,进行长江河道治理的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对长江河道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有逐步认识的过程。从这个意义来说,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规划首先是对长江河道客观规律的认识和以往治理实践的总结,然后才是对今后河道治理工作的规划指导。近年来国家对长江防洪治理的投入加大,在大规模的堤防建设和河道崩岸治理的过程中,长江河道的基本资料得到极大的丰富。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河道治理实践的不断进行,我们也在不断地了解长江,逐步深化对长江河道的认识,这些都为开展新一轮河道治理规划打下了基础。
我们要在不断搜集和补充基本资料的基础上,研究新的河势演变情况,总结以往河道治理规划工作经验,补充完善中下游河道治理规划,使之更加符合实际,能更好地指导河道治理工作的实践。
在《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的指导下,按照新的治水思路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新一轮河道治理规划的修订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更紧密地与长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要求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与之相适应。所以研究选择河道治理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沿江社会经济布局现状和发展的要求。在按照河床演变机理进行分汊河道的治理时,也要结合两岸的经济发展来研究。
(2)要更紧密地与长江干流沿岸的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河道治理要以新的、环境水利的观念,与环境治理相协调,把生态环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充分重视治理工程的生态效应、环境影响和景观要求,注重人水和谐相处,注重发挥水域的综合功能。对于城市江段,结合环境景观进行河道整治,将沿江两岸建设成绿色亲水空间;对于其它江段,河道治理也应尽量维系水生生态系统,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大力推广生态环保型河道治理技术方案。
(3)要更紧密地与长江沿江地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结合起来。长江中下游河道洲滩岸线资源丰富,是沿江社会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不允许无节制地与水争地的原则指导下进行开发利用。对于岸线,要做到调整和改造已有岸线和水域,提高其使用价值;有计划地开发新岸线;还要保护一批维系生态环境的岸线。对于洲滩,要兼顾控制河势、防洪和保护湿地的要求控制利用,不能盲目围垦,擅自提高防洪标准。
河道治理规划范文6
【关键词】:城市河道整治,污染,环保,措施
1引言
疏浚城市河道,整治城市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城市河道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一系列的生活用水,休闲娱乐,并且承担着城市防洪抗旱的主要工作,保障着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城市河道整治工作是一项具体的工程,它承担着保障河道的畅通和功能正常,但是,在城市河道整治中会面临一些问题,因此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城市河道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2城市河道整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2.1 城市河道水质污染严重
水污染是城市河道面临的最大问题,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等一系列的污染源严重毁坏着城市河道的水质。许多制造业企业由于过度追逐利益,工业生产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完全就直接排进城市河道中,这些企业污水中含有很多有毒物质或者重金属元素,会使城市河道中的水生物平衡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城市河道的水质。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是经常被忽略的一类污染源,由于人类生活中一些富含营养元素的污水被排放到城市河道中,会引起城市河道中富集营养元素,打破生态平衡,使水质遭到破坏。
2.2 城市河道防洪抗旱设施不完整
城市河道出了为人类提供饮水外,还有另一个重要方面的作用,防洪抗旱。防洪抗旱主要体现了城市河道的排水以及蓄水能力。一般情况下,城市河道的防洪标准为20不达水位线,主要城市河道标准为50年。但是,很多城市河道并没达到这样的标准,每到降雨密集区都会出现洪涝警报,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安全。与防洪相对应是城市河道的蓄水能力,在干旱期,一般都要求城市河道的最低水位不能低于警戒线,但是,同样有很多城市河道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每年都会出现严重的干旱,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出现大洪、大旱的情况出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防洪抗旱措施不完整而导致的。
2.3 城市河道周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植被在城市河道两岸固土保水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人们生活休闲带来了场所,但是,现阶段,很多城市河道周围破坏非常厉害,严重威胁着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为了追求暴利,对于城市河道两岸的树木进行过度砍伐,并且由于过度放养家畜,导致植被破坏严重,还有一些生产用沙等都是从河流中获取,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城市河道周围的生态平衡。生态平衡被破坏会使城市河道水质恶化,并且加剧城市河道干涸,防洪能力减弱,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
2.4城市河道整治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探讨
除了上述中提到的人们对于经济利益的追逐外,还有很多原因造成城市河道的一系列问题,这些原因是不能回避和忽略的,必须更好的认识这些原因,才能更好的对城市河道进行治理。这些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城市河道整治管理资金紧缺以及城市河道综合治理规划不到位。资金不到位使得整治工作无法得到保障,而综合治理规划不到位会使河道整治工作无法统筹的进行开展,这些严重影响了城市河道整治工作的开展。
3 城市河道整治的主要对策研究
3.1 进行合理规划
城市河道的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设计周期长,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进行合理的工作实施,才能使治理工作长效发展。城市河道治理必须坚持更高的起点,更高规模的规划以及更加长远的眼光进行开展。在规划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大局,统筹规划,体现城市河道治理功能的综合性发挥。首先要处理好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服务于城市总体规划,着力体现城市城市河道的特色和个性化,同时与整个城市的布局相融合。其次要落实长效的规划管理,将长效管理机制作为城市河道治理工作的重要目标,不能盲目的进行治理,要开展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工作。合理规划对于城市河道整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2 建立健全多方位、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前文中对于资金不足导致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以此,要保障城市河道治理工作资金的合理投入,必须建立健全多方位、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城市河道治理工程应该重新定位成公益工程,因为单靠政府的投入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必须开拓思路,进行合理的资金募集。一方面,政府应该将投入到城市河道治理中的资金进行合理的统筹、定位,并且进行长期的资金投入规划;另一方面,政府要将城市河道治理进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扩大治污工程市场化、产业化的范围。在城市河道治理工作中,政府必须走出去,积极开拓多层次、多渠道增加投入的新机制、新途径,依靠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城市城市河道的综合整治。
3.3 运用生态治理
生态治理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环境治理方法,在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为保护水质生态平衡,生态治理是非常好的一种选择。生态治理与人工治理相比具有很大的优点,首先,在治理过程中,人工治理多使用水泥沙石等,会造成生态的二次污染,而生态治理只需在城市河道中放入生态菌种,不会产生任何的二次污染;其次,人工治理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需要投入过多的资金,与之相比,生态菌种价格较低,投放工序较简单,不会浪费过多的资金。生态治理首先就考虑到了对城市河道的环保,因此,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理办法。
3.4 积极宣传,强化环保意识
对于城市河道的治理工作,积极有效的宣传,强化环保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城市河道环保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法律相对客观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改变城市河道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意识上的改变比起法律上的约束会更有效。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企业应该强化其环保设施,并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督促;而对于居民生活中,更应该举办一些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从实际生活出发,来对居民进行教育,使人们从日常生活中强化环保意识。全民动员进行城市河道治理工作。
4 结语
城市河道治理工作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而且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通过文中的分析,对于城市河道整治整体的现状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而文中最后,通过四个方面的措施,阐述了城市河道治理应该开展的工作。总之,城市河道治理工作应该是一项全民工作,无论在实际生产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加强河道保护工作,使城市河道更好的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 由文辉,顾笑迎. 国外城市典型河道的治理方式及其启示[J]. 城市公用事业,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