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概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子政务的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子政务的概述

电子政务的概述范文1

[关键词]大数据;电子政务;改革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9121

1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分析

11信息共享平台不统一

就当前我国不同地区开设的电子政务平台而言,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统一标准。由于各个地区所采用的业务系统不同,导致了电子政务业务的系统接口呈现出互不通用的问题。这个问题给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以及业务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区域内的部门之间实现共享的省级地方只有15%左右,区域内部门之间的实现共享的市县中有30%左右。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从某些层面上对其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有着一定的影响与制约。所以,我国在开展电子政务工作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区域性以及城乡差异。比如:我国西部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呈现出水平较低的现象,而东部地区的发展则较为稳定,许多地区的农村电子政务工作还处于一个初始化阶段。这样的发展形式,导致了我国电子政务还没有形式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许多信息呈现出不对称的问题,从而给电子政务工作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且在信息使用方面也无法完全发挥出其优势。

12民众参与建议数据量增加

联合国2014年电子政务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在开展电子政务工作时的参与指数为06471,这份数据与之前相比有一定的提升,同时我国电子政务的排名也上升到了33位。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在电子政务参与率方面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从当前我国政府网站来进行分析,其网站为民众提供了大量的公共信息,同时还在其网站上实现了以多种形式向政府提出建议的渠道。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下,民众参与形式从以往的被动式转向了主动式,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公众参与的热情。但是通过对我国电子政务工作的分析发现,民众在参与过程中依然存在着问题。比如:对于公众所提出的建议,政府在征求时的共同制定政策方面还不够完善,对于公众所提出来的反馈信息的辅助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再比如:由于电子政务工作不断展,民众参与建议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庞大的数据中如何能够迅速找到热点信息,并且对其信息进行反馈与响应工作不够及时,在某些程度上会对民众参与热情造成影响。

13“数字鸿沟”问题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数字鸿沟”所指的是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乏者之间所产生的鸿沟。这个问题是全世界电子政务工作所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我国由于地大物博,在教育层次、性别、收入、语言、年龄、地域等多个方面都会形成一定的“数字鸿沟”。这样的问题存在,会导致电子政务工作无法进行普及,从而在使用电子政务时会产生一定的弱势群体。这些问题的产生,让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公平性无法能够充分地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地阻碍了电子政务的高速发展。从我国的实际国情来进行分析,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还不够成熟,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落后性。而且我国区域与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异也给信息化水平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②民众在获取信息以及使用信息的能力不足。我国一部分民众对于政府在线服务并不了解,同时还有一部分群体不具备最基础的信息获取能力,这也给我国电子政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2大数据形势下电子政务的改革

1积极构建一体化的信息平台

对于电子政务而言,应该以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来对所有信息进行共享,同时也能够促进信息的统一性。推进信息一体化进程,可以让政府使用较少的资源来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我国所开展的电子政务工作中,对于在线服务的种类还不够全面,没有利用好大数据的特征来对民众所关心的服务领域开展相应的在线服务。因此,在开展电子政务工作时,应该扩大政府在线服务的范围,让民众能够使用其功能更好地为政府提供优质的建议。基于大数据形势下的电子政务,应该改变以往各自为政的分散建设格局。实现电子政务跨区域、跨部门的业务合作。通过推进信息一体化平台,让信息资源能够共享,推进电子政务业务流程的重组,实现组织机构的整合与简化。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出电子政务所具有的高效性,应该制定出有效的监管机制,为民众提供一个高效、公平、公正的运行环境。

2提高响应速度与民众参与热情

基于大数据形势下,政府可以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对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给予及时的响应。针对大数据分析,电子政务平台可以快速地寻找到民众所关注的热点事件,并对其所提出的质疑以及所反馈的信息进行及时回复,促进民众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并且在政府的引导下,能够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很大程度上地提升了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公信力。比如:对于民生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大量收集民众所

6增加多维度数据资源的采集,建立读者信息档案系统大数据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尤其是其中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恰是图书馆提供细节服务不可或缺的资源。随着大数据产业化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使得建立读者档案信息逐步成为现实。读者档案信息包括读者档案、借阅档案、学科档案、课题档案等信息,建立读者档案信息主要用于数据分析和信息推介。一方面,通过对读者信息资源进行数据分析,了解不同层次读者需求,掌握信息资源利用情况及阅读倾向,对信息资源建设、参考咨询服务、数据库建设等具有导向功能;另一方面,通过读者信息系统可以直接向读者推介和传递图书馆动态信息、参考信息、专题资料、学术快报等针对性信息资源。

7提升图书馆传统服务效率

对读者节假日到馆人次及借阅册次的统计可以使图书馆更好地调整开放时间,同时对读者在图书检索系统中产生的数据信息的利用,也可以为馆内今后图书采购提供参考依据,使有限的经费能够采购到最精、最热的书目。对图书馆数字资源浏览、下载等相关数据的统计也可以为今后数字资源的建设提供一手的参考资料。

了解读者的需求,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揭示与整合,提供特色服务和有针对性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当前面临的重大转型和主要任务。广大馆员必须严阵以待,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充分利用各项新技术、新成果,从而为读者提供更高效、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电子政务的概述范文2

IFW架构是由JohnZachman的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发展而来的,是由一组单元及单元间关系组成的一个框架结构。IFW是一个由5行、10列组成的矩阵结构,其中,“列”表示不同类型的信息分类,所有列被抽象成3个视图;“行”表示信息在不同层次上的约束,所有行被抽象成3个约束层次。行和列交叉处的格被称为单元。像文字是语言的基本元素一样,单元是构筑IFW的基本元素[4]。IFW共有50个单元,单元中的内容表示在特定约束(行)下所定义的特定类型的信息(列);IFW框架主要用于从不同侧面描述每个单元。,IFW由3个视图构成,3个视图描述了信息的不同分类:组织视图包括策略、结构和技能3种分类;业务视图包括数据、功能、工作流和解决方案4种分类;接口、网络和平台这3种信息分类组成技术视图。IFW的三级约束分别是:解析层次,解析层次由领域概念和领域分类组成;合作层次,包括通用模板和设计上下文;实现层次,主要指操作范围。IFW采用6个维来组织信息:(1)信息类型(TypeofInformation);(2)约束层次(LevelsofCon-straint);(3)内容(Content);(4)转变(TransformationOverTime);(5)所有权(Ownership);(6)方法链或路由图(MethodologyChainsorRoutemaps)[6]。前3个维描述信息组件的静态特征,后3个维从动态角度刻画如何控制组件资源,并管理其变化过程。IFW从策略、结构、技能、数据、功能、工作流、解决方案、接口、网络和平台等10个方面来分析领域概念、领域分类、通用模板、设计上下文以及操作范围等各级约束,从技术上和管理的角度描述了一个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开发过程。另外,IFW的最大优势是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相应的策略,能将纷繁复杂的信息条理化,能满足不同人员的需求,能够快速、便捷、安全地重用和变换信息,因此,IFW在信息系统的研究中受到了广泛关注[7]。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通用架构,IFW为信息系统开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具体系统的体系结构,当然也包括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实践。设计一个基于IFW的电子政务系统,必须对根据IFW的结构从3个视图所对应的10个方面的信息加以描述。

2基于IFW的电子政务系统架构

根据前面介绍的IFW架构的框架,提出IFW架构中的信息类型和约束如何应用在电子政务系统的业务分析和应用程序开发上。本文主要从IFW的组织视图、业务视图和技术视图3个角度来讨论电子政务系统的架构。组织视图描述了电子政务系统的策略、结构和技能的各个层次的相关信息。电子政务系统架构的组织视图如表1所示。业务视图业务视图描述了电子政务系统中数据、主要功能、工作流和解决方案的各个层面的相关信息。技术视图描述了接口、网络和平台的各个层面的相关信息。电子政务系统架构的技术视图如表3所示。

3基于IFW的电子政务系统架构的应用

实际构造一个电子政务系统时,IFW视图描述中的有些条款是需要细化的,只有细化后的电子政务系统架构才能够用于指导系统设计和实现。例如,借助IFW业务视图中关于功能领域概念的分析,并针对上述分析按照功能进行分类,就可以设计出政府门户网站和内部综合服务系统的功能结构;借助IFW业务视图中关于数据领域概念的分析以及领域概念的分类对数据进行划分,并采用实体联系图等分析工具,即可设计出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借助IFW的技术视图中关于网络的领域概念和领域概念的分类,采用分布系统架构和通信接口等,实现网络构建和网络编程接口等;借助IFW的组织视图中关于策略的领域概念和领域概念的分类,可以作为电子政务系统项目管理及评价的依据等[3]。

4结束语

电子政务的概述范文3

随着社会发展,每天都会产生大量数据,这就需要利用先进技术做好数据管理与分析。原有管理方式存在很多不足,与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不一致,而云计算是现代社会应用较多的技术,也成为电子政务大数据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本文将从云计算与大数据基本情况入手,结合加强电子政务大数据管理的意义,重点研究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大数据管理措施。

【关键词】云计算 电子政务 大数据管理

据相关部门调查发现,在众多的社会数据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数是政府集成数据,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下,政府部门数据带有明显的多样化特征,这就对电子政务数据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怎样做好电子政务数据处理就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为做好该工作,就需要从云计算角度加以分析。

1 云计算与大数据概述

所谓的云计算实际上就是从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带有使用与交付特征的模式,是一种综合了网络计算与分布计算的新兴事物。在云计算下,不仅能够实现数据拓展,还能加强数据管理,强化计算与存储。而大数据则指数量庞大、种类多样的数据,电子政务大数据管理的目的是完成信息挖掘,凸显信息价值。

2 加强电子政务大数据管理的意义

加强电子政务大数据管理,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良好的大数据管理可以防止出现信息壁垒,降低信息孤岛发生几率,真正实现数据共享,同时能够为政府管理优化提供必要的支持,政府工作也可以在这种情况下顺利完成。

(2)有利于全面了解社会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加强社会监测,更能增强社会危机预警能力,减少不必要问题的出现。

(3)有利于优化政府决策,提高人民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第四,有利于政府实现公开、透明管理。这些都是做好电子政务大数据管理的重要意义。

3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大数据管理措施

3.1 做好数据采集

对于电子政务来说,在大数据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数据采集,所以,经常会通过分布采集或集中采集,在实际利用中l现这两种采集方式既有一定的优点也有不足,为做好数据采集,在云计算模式下,应将这两种数据采集方式整合在一起,以此强化电子政务采集效率,具体将就是将集中采集纳入到政府内部,将分布采集纳入到政府之间的信息采集中,并设置好信息采集设备,以此存储相关信息,用分布采集将各个设备中的信息汇集在一起。随着云计算的应用,数据采集能力将明显增强,存储能力也会大幅度提升,更可以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因此,应重视云计算在电子政务大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3.2 强化数据存储

为充分发挥云计算作用,在数据存储的过程中应将列式存储方式应用其中,以此强化电子政务大数据存储能力。在实际存储的过程中应将属性列作为根本,保证不同属性中的数据归纳在不同的类别中,这样就可以有效增强查询属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数据投影,这也是防止系统损耗的有效方式。如以前的数据存储方式基本为行式存储,这样的存储方式不仅会占据大量存储空间,还会增加读取信息读取难度,在一行中只能获得三个有用字段,而在列式存储模式下,只要做三次读取就可完成存储。对于云计算的列式存储来说,即便有些数据的相似度较强,也不至于出现数据混淆的情况,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数据压缩时间,增强了数据压缩能力,这对增强电子政务大数据管理有一定好处。

3.3 实现联机分析

联机分析也是电子政务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联机分析可以有效降低数据分析难度,强化信息操作,进而为政府作出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信息直观性。对于云计算联机分析来说,多从综合数据分析开始,不仅可以有效做好数据分析工作,还能加强对政府决策能力,减少决策失误的出现。随着计算机联机分析处理的实现,不仅可以有效增强各个数据之间的联系,还能有效强化数值计算,真正做好电子政务数据处理工作。总的来说,云计算联机分析的实现,增强了电子政务的大数据管理能力。

3.4 重视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是数据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数据挖掘从数据内部获得更多自己要想的东西。尽管经过联机分析可以有效了解到一些信息,但这些信息毕竟是表层的,而良好的数据挖掘则可以找出隐藏在数据内部之间的关系,这对政府工作的开展有一定好处。在云计算背景下,电子政务大数据挖掘主要采用分布挖掘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可以有效增强数据挖掘能力,还能最大程度的缩减消耗时间,由于挖掘系统较多,挖掘效率也会得以显著提升。

3.5 实现数据可视化

随着云计算在电子政务大数据管理中的应用,还实现了数据可视化。众所周知,很多数据都带有一定的非空间特征,不利于使用者理解,而云计算的应用也有效减少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多相对抽象的内容都可以以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用户可以更直观的看到这些数据信息,降低了理解难度。也正是由于云计算在电子政务大数据管理中具有这样的作用,使得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它的应用。一些国家甚至不惜花费巨额资金用于数据可视化研究建设。

这些都是云计算在电子政务大数据管理中应用所带来的好处,能够有效优化大数据管理能力。为充分发挥云计算应有作用,还要加大相关人才的培养,构建完善的管理框架,加强与国际科技的联系。总而言之,云计算在电子政务大数据管理中的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电子政务所涉及的信息也逐渐增多,为做好电子政府大数据管理,就要注意云计算的应用,利用该技术做好信息提取,强化信息管理模式,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政府工作人员顺利完成既有工作,还能做好数据挖掘,找出隐藏在数据内部之间的内容。因此,应重视云计算在电子政务大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宏霞,张文雍.基于云计算平台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59-65.

[2]赵震,任永昌.大数据时代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平台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5(10):145-148.

[3]刘明良.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网络安全风险探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6):12-15.

[4]王兴国,王庆福.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系统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4):249-250.

电子政务的概述范文4

[关键词]外国经验;电子政务;发展

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2-154-02

一、电子政务的重要地位

目前,作为全球信息化一个非常重要地位的电子政务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电子政务建设是否完善被他们看做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和政府办事效率提高的重要评判标准,许多国家都开始努力发展电子政务的建设。电子政务在我国政府部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首先,随着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一体化的要求,电子政务为政府部门提供了一体化的条件。并且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的世界,让政府部门行使系统变得更加的灵敏和反应迅速;其次,电子政务让政府部门的信息实现了开放,使各个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社会企业之间、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能够更加便捷的交流、沟通、合作;第三,电子政务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实现政府信息和工作的公开和透明化,让选拔公务员的制度更加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从而达到杜绝一切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全面建设政府勤政、廉政的目的;第四,通过对电子政务的全面推广,不仅在政府部门办事效率的方面得到提高,而且可以减少对于各种行政成本的支出,进而来减少对这项税收费用的征收。各大社会企业不用再大费周折的使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各大行政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直接通过电子政务的使用就能完成。同时,各大社会企业也可以通过电子政务获得许多的商业信息,无形地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二、外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些共性

第一个共性是在构建电子政务的过程中是先建立一个电子化的政府网路,然后建立一个数据库,再建立一个个应用程序,最后建立服务;第二个共性是他们的电子政务的建设都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政府部门的政策法规,但这些都是网上的静态信息;第二阶段是政府服务的相关动态信息,如从互联网上可以下载下来的各种形式的表格和文档;第三阶段是政府和公民在线的双向互动,如政府可以针对某个社会建设问题向公众征求意见,或者公众对于政府工作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意见。第四阶段是通过网络处理政务,公众可以使用电子签名完成各个部门的业务。第三个共性是他们的建设方式都是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三种方式。第四个共性是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为“一站式”服务,最终实现电子政府、电子企业和电子公民。

作为电子政务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其电子政务的优势特点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1.各种政府网站非常的多,信息的传播渠道非常的广阔。2.各种政务网站的分类非常的详细,对政府服务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减少了对于各种行政成本的支出。3.各种政府的网站互相联通,不仅提高了政府部门工作的效率,同时也让政府各个部门与社会企业以及公众的距离缩短了。

作为电子政务发展最快的国家一日本,从建设电子政务之初就开始对政府的部门机构进行了整体的规划,撤掉了许多职能重复的部门。后来又建设了五个分类网站,涵盖了公众的衣食住行。最后实现了全国范围内政府部门办公电子化和业务无纸化。日本电子政务发展的经验归纳起来是五化:行政信息电子化,申请手续电子化,政府采购电子化,政府办公无纸化,国家收支管理电子化。

作为最早发展电子政务同时也取得很大成功的国家——瑞典,其经验归纳起来就是三个第一。三个第一就是服务第一,标准第一,共享第一。一个三赢就是政府、企业和中间组织三方赢利。1.服务第一。在瑞典建设电子政务之初,其就把公众的利益放在了首位,建设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公民能够随时随地的获取政府部门提供的最新信息和服务。2.标准第一。瑞典整个电子政务的标准统一由司法部门来规定,所有的服务、管理和信息共享都有统一规定的标准。3.共享第一。政府部门在网上公布的信息要具备准确、完整和权威的要求,每个公民如果向一个政府部门提供了信息,其余各个政府部门都可以查到这个公民的相关信息,同时公众可以使用电子签名完成各个部门的业务。

三、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电子签名法》等网络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已基本健全,各个地方的政府部门也开始大力发展电子政务。但是,因为“数字鸿沟”以及沿革和体制等障碍,目前我国电子政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和各种情况的差异,地方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有的已经快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而有的还处于初级起步阶段,同时许多的政府信息没有实现共享也没有为民众服务。主要表现为:1.标准不统一,我国政府许多的职能部门内部网络不能很好的兼容。许多的职能机构多而且杂,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够规范和制度化。同时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流程不是非常的畅通,这样就产生了大范围的“信息孤岛”。2.电子政务的管理和规范制度没有统一的规定。3.我国人口众多,公众的素质具有非常大的差异,这样就造成了他们对于信息的采集接收和使用程度存在巨大的差异化。例如,既有数千万的知识分子,又有数千万的文盲;既有几千网的网民,也有绝大多数非网民,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4.有的职能部门电子政务服务系统应用较快,但也有职能部门至今未建立电子政务服务系统。5.有关政府管理机构管理和规划不够全面或不到位等。

四、外国电子政务对我国的启示

(一)电子政务的重点是“政务”而非“电子”

电子政务的实现虽然离不开各种信息电子技术的支持,但是这些信息电子技术都只是电子政务得以实施的辅助条件。电子政务的“主角”是“政务”,是对政府各个部门信息的管理,再将信息整合为公众服务。从它的本质上来看,电子政务是一次对政府部门管理方式的改革,它不仅是政府部门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对政务的电子化,更多的是通过政府信息的公开、共享和不断更新为公众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务。

(二)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消除“数字鸿沟”

发展“电子政务”过程中,各国政府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数字鸿沟”问题。“数字鸿沟”就是由于信息技术的使用造成的“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之间的差距。因此,各国政府都比较重视照顾信息弱势群体,缩小信息差距,使得每一个人都具有获得政府电子服务的权利,尤其是那些非常关键的服务,避免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障碍。事实上,那些最需要政府提供服务的人(如社会救济)往往可能正是那些无法上网的人。

(三)重视公务员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公务员的信息素养

从外国发达国家建设电子政务的实践经验来看,要加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定期开展电子政务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通过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电子政务建设方面素养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于信息技术和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从而达到电子政务快速高效的发展。

从整体上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认识到,实现由传统政务模式到电子政务的转变,决不是花钱买设备和软件就是电子政务了。事实上,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是“政务”,核心是政务改革。推进政府管理体制、观念、方式与手段的转变,使政府职能真正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服务、公共管理、规则制定、依法行政和有效监管上来,彻底摆脱“被动反应管理模式”,代之以“前瞻式管理模式”,这是一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相互渗透,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涉及各行业和各部门的庞大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张基温,张展为.电子政务导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周盛虎,段红.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综述[J].法制与社会,2007(7).

[3]蔡保飞,李梦洁.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主要信息安全问题探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0(6).

[4]郝亚芬,黄蜺.信息公开与电子政务建设[J].情报杂志,2009,28(2).

电子政务的概述范文5

关键词:电子政务;数据交换技术;EDI;XML

中图分类号:TP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2-21598-02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崭新的商业运作模式,越来越受到我们的重视,如何将传统的物流模式转化为电子商务下的新型物流模式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由于电子商务涉及到不同用户问大量数据的交换和处理,因此,如何在Internet网上实现异地数据交换将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关键。

1 电子政务中的数据交换概述

电子政务数据交换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数据的隔离交换,如何进行异构数据之间的交换等。由于WebService技术是一种新的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具有协议的通用性、语言独立性和软件重用等特点,因此可作为数据交换的主要技术手段。

利用上述先进、标准和开放的技术电子政务数据交换的主要功能包括:1数据传输与接收,既可接收来自应用系统的数据,也可接收来自其他交换平台的数据;2数据发送,可向应用系统发送,也可向其他交换平台发送;3应用接口,使各类应用系统简单、方便地与交换平台相连,以便进行数据交换;4控制管理,包括数据库生成、隔离数据交换、在线数据交换、数据共享、数据备份等。

2 EDI与电子政务

2.1 EDI概述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电子数据交换”,是指按照同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我国目前实现EDI传输主要借助于专用增值网络(value added networks,VAN)的服务。此种EDI又被称为传统的EDI系统,它要求通讯双方必须都是EDI用户,而且EDI报文采用固定的事务集合,需要专用软件对其进行处理,一些中小企业因为EDI的复杂和昂贵而无法实施EDI,因而限制了传统EDI的推广应用。近几年,Internet网以其特有的优势:开放性、普及性、广泛性、方便宜用性以及友好的界面、信息即时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商家在其上进行电子商务。面对因特网数据浪潮的冲击,EDI也在随潮流而变。由于EDI有诸多的安全保密措施,适合商用等设计特点,并可在任何平台上运作,故可把EDI与INTERNET结合起来,使互联网成为EDI信息的传送媒体。

2.2 基于EDI的电子政务流程

第一步制作订单。购买方根据自己的需求在计算机订单处理系统上制作出一份订单,并将所有必要的信息以电子传输的格式存储下来,同时产生一份电子订单;第二步发送订单。购买方将此电子订单通过EDI系统传送给供货商的电子信箱,它先存放在EDI交换中心上,等待来自供货商的接收指令;第三步接收订单。供货商使用邮箱接收指令,从EDI交换中心自己的电子信箱中收取全部邮件,其中包括来自购买方的订单;第四步签发回执。供货商在收到订单后,使用订单处理系统,为来自购买方的电子订单自动产生一份回执,经供货商确认后,此电子订单回执被发送到网络,再经由EDI交换中心存放到购买方的电子信箱中;第五步接收回执。购买方使用邮箱接收指令,从EDI交换中心自己的电子信箱中收取全部邮件,其中包括供货商发来的订单回执。整个订货过程至此完成,供货商收到订单,客户(购买方)则收到了订单回执[1]。

2.3 基于EDI的电子政务特点

EDI的主要优点有: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可靠性;安全性、容错性,贸易伙伴之问数据不问断交换,但主数据库中数据与设备不受破坏;扩充性,即使EDI处理的信息增加,但系统扩充方便;降低了纸张文件的消费;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EDI改善了贸易双方的关系,提高了其竞争能力,能为厂商准确地估计日后商品的需求量,为货运商简化大量的出口文书工作,为商业用户提高存货的效率。

2.4 基于EDI的电子政务局限性

第一,EDI的传输有较多的限制,只能使用指定的网络协议和安全保密协议。这就要求建设专用网络和专用程序,大多数企业难以承受。第二,EDI标准是建立在固定的事务集合和商业规则之上的,灵活性差,不能随着与其对应的业务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第三,EDI数据人工阅读几乎无法进行。第四,EDI数据不能通过Web来进行数据搜索和定位,也无法在Web上显示。第五,EDI标准不统一,各行业有自己的标准.没有形成全球的统一标准[2]。

3 XML与电子政务

3.1 XML概述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可扩展标记语言)是一个精简的SGML,它将SGML的丰富功能与HTML的易用性结合到Web的应用中。HTML只是Web显示数据的通用方法,而XML提供了直接处理Web数据的通用方法;HTML着重描述Web页面的显示格式,而XML着重描述的是web页面的内容。因此结合HTML和XML可实现数据与页面框架的分离,使Web应用程序更易扩展和移植。

3.2 基于XML的电子政务流程

基于XML的电子商务网站框架如图1所示。它以XML作为数据的传输格式,将极大地改善网站的性能,增加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一个HTTP请求时,将所需要的参数整合成一个XML文件发送服务器端,服务器对该XML文件进行剖析,加以验证后取出所需的参数,将参数传递给ASP程序执行。将执行结果也以XML数据格式返回到客户端,同时还返回一份XSL排版样式文档,该文档的作用是将XML文档转换成HTML文档,转换工作由客户端浏览器来完成,减轻了服务器端的负担,达到了平衡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负荷的目标。通常在客户发出请求后服务器只需将封装好的XML文档一次性发送给客户端,减少了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数据交往,减了网络信息流量。

图1 XML电子政务网站构架

3.3 基于XML的电子政务特点

XML对电子商务应用具有以下特性:可扩展性,XML在两种意义上是可扩展的。首先,它允许开发者创建他们自己的DTD,有效地创建可被用于多种应用的“可扩展的”标志集;其次,使用几个附加的标准,可对XML进行扩展,这些附加标准可向核心的XML功能集增加样式、链接和参照能力;简单性,XML是SGML针对web简化的子集,它由若干规则组成,这些规则可用于创建标记语言,并能用一种常常称作分析程序的简明程序处理所有新创建的标记语言;结构化,XML文档将内容与格式分开描述,并利用样式表中的规则集对所描述的内容文档的格式进行严格的说明;自描述性,XML允许有自描述信息,尽管并不要求XML必须是可自己描述,但带有自描述可增强Web的检索功能。

3.4 XML与EDI

XML应用于电子商务有着传统EDI无法比拟的优势:第一,XML本身只是一种数据定义规范,与具体应用无关;第二,XML作为一种元语言,为定义面向商务的词汇表提供了一个标准,很容易使用XML定义词汇表或扩展己有的词汇表;第三,XML简化了商务之间的通信。通信的一方只需约定用于表示数据的词汇,而无需了解对方的后端系统;第四,基于XML的解决方案是可扩展的;第五,作为XML载体的Intemet提供了低成本的、广泛的物理连接,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能够共享网络技术带来的好处;第六,XML是一个开放的标准,它支持Unicode,可使用中文以及任何语言描述数据;第七,由于XML文档具有丰富的外延,对于同一文档,可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因而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3]。

3.5 基于XML的电子政务的优点

与HTML相比,XML具有以下优势:提供元数据,帮人们找到信息,并帮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找到对方,使设计者很容易以标准化的、连续的方式描述并传输来自任意应用程序的结构化数据,用户可用低成本的软件处理数据;与EDI相比较,XML的优势是良好的开放性,能自行定义数据交换的标准,与平台无关;简化不同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有助于产生独立于平台的协议,这些协议丰富了电子商务的数据;为服务于企业/个人的电子商务提供有助于业务自动处理的信息。

XML强大之处在于它具有一套统一的数据格式,可大大降低数据管理和交换的成本。XML支持结构化的数据,主要作用就是允许不同格式的数据可以互相交换。由于它的这个优势,许多EDI厂商都把推动EDI发展的希望寄托在XML上,这就是所谓的XML/EDI。

4 结束语

电子商务以其巨大的能量和动力,给世界的经济运行方式和社会生活形态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XML的出现突破了EDI的发展瓶颈,成为企业之间信息交换的有力工具。XML有利于信息的表达和结构化组织,从而使数据搜索更有效;XML可使用URL别名使Web的维护更方便,也使Web的应用更稳定;XML可使用数字签名使Web的应用更广阔拓展到安全保密领域。随着基于XML的商务数据交换规范逐渐建立、健全,XML将会在电子商务里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文娟.WebService技术及其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研究[J].微机发展,2003,13(9):78-80.

[2]陈石.XML技术及其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3):115-ll8.

电子政务的概述范文6

关键词:云计算;电子政务;互联网;信息资源共享;网络资源整合;前景和对策

1.概述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一种动态的易扩展的且通常是通过互联网提供虚拟化的资源计算方式,用户不需要了解云内部的细节,也不必具有云内部的专业知识,或直接控制基础设施。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这种特性经常被称为像水电一样使用IT基础设施。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云计算即成为IT圈内的最热门的话题,它也将成为当前电子政务建设必须重视的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随着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入,数据大集中以及信息交换的要求很高的计算能力。传统政府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行的成本(包括电力成本、空间成本、维护成本等)在不断上升,利用云计算模式来提高政府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减低政府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势在必行。

2.云计算应用于城市电子政务的发展前景

日前IDC了最新的《中国政府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2011-2015年预测与分析》,报告显示,未来五年是中国电子政务整合发展时期,电子政务建设将面临四方面的转变:从以项目为主转向以总体规划建设为主;利 用ICT技术实现与政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信息资源采集转为全局存储分析;将应用系统与信息安全从分离转为合为一体的体系。在这些转变的带动下,IDC预测2011年政府行业IT 市场规模将达到623.8亿元,到2015年则增长至881亿元,2010至2015年复合增长率为9%。为了支持电子政务的变革,电子政务的"云化"发展是必然趋势。

在美国,2009年迪比克市与IBM共同宣布,建成美国第一个智能城市。IBM将采用完全数字化并将城市的所有资源都连接起来,可以侦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并智能化的响应市民的需求,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更适合居住和商业的发展。据了解,日本政府与2007年制定了《i-japan 2015战略》,旨在2015年实现以人为本,"安心且充满活力的数字化社会",该战略包括电子政务、医疗和教育三大核心领域。在我国,据《福建日报》近日报道,福建省发改委、省数字办牵头制定的《数字福建云计算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今年建成推广应用政务云计算平台。据悉,北京、上海等地也制定了相关计划。而首个云计算电子政务项目成都市猪肉质量安全溯源监管系统已经落地,有效实现了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可见,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把云计算应用到电子政务和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中, 云计算应用于城市电子政务发展将成为国内外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3.在云计算背景下二、三城市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的一些二、三级城市已经开始在云平台上为市、区县级政府部门提供电子政务的通用应用,如行政审批、邮件、打印、城市应急等应用。这些电子政务云目前是政府的私有云,由政府出资新建高级别的数据中心,通过运营商的带宽优势为下属部门提供电子政务服务,下属部门则免费使用或按使用量付费。另外,根据二、三线城市经济和综合水平发展的现状,和一线城市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那么,如何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借鉴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经验建设实现具有先进水平的电子政务平台,为居民、企事业提供先进的高科技服务,就需要在许多方面进行细致、详尽的思考了。

4.在云计算背景下二、三城市电子政务的发展对策

第一,二、三城市要注意依托现有资源、注重整体规划

现阶段,二、三线城市的政务信息化中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电子政务总体水平不高。例如重"电子"轻"政务"、资源利用率不高、重复建设等问题,但是随着"十二五"的开局,两化融合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被大力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必将迎来一个新阶段。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所以,二、三线城市必须根据自身情况注重整体规划、整合网络、信息资源,以适应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的构建。

另外,电子政务云的建设不仅需要高性能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和高带宽,更需 要建设统一的交换标准和交换体系,以及对已有通用电子政务系统的改造。因此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要求供应商能够从全局角度出发提供满足统一标准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此外,应关注本地区目前规模不大的电子政务云,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整合网络资源,建设适度超前的电子政务云应用,推动电子政务云快速发展。

第二,二、三线城市电子政务的发展具有借鉴先进经验的优势

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电子政务。此前,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的通知明确,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北京、上海等地都将电子政务作为推进云计算应用的主要领域。

以上在一线城市建设发展起来的云计算电子政务平台,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二、三城市可以根据当地网络资源整合的情况,在广泛、充分的掌握、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已有云计算电子政务项目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发挥本地区的既有优势,结合本地的人力、物力、财力,本着"够用为主,适度超前"的原则,因地制宜的整合网络资源,搭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云计算电子政务平台。以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另外,我国已有一批企业能够提供构建云计算(包括私 有云、公共云)的核心技术,二、三线城市的企业可以依托它们的技术不但能大大节省电子政务开支,还能更好地实现信息系统的自主可控。

第三,二、三线城市的电子政务应该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规范管理

随着全球网络的迅速扩张以及信息社会化趋势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推行电子政务,首先需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发展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系,构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由政务内网、政务专网和网络信任域管理平台组成的网络信任域,信任服务体系中的不对称加密技术、数字证书(CA)技术以及授权服务体系中的授权管理模式、授权系统结构、属性证书的管理等内容构成。二、三线城市的电子政务相对起步较晚,但并不意味着水平的落后,二、三线城市可以在基础设施的构建方面后发制人,发挥后发优势。在电子政务进入深化应用的阶段后,要注重应用集成来实现业务资源的共享和融合,并且注重实现应用系统协同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另外,通过对一线城市云计算发展情况的汇总可以发现,现阶段,无论中央有关部门还是各试点城市,投入云计算建设的热情很高,却都忽略了云计算立法研究。回顾"十五"、"十一五"我国信息化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电子签名法》和《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都曾对信息化和电子政务整体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二、三线城市应该重视起这个被忽略的部分,做到规划和立法两手抓,两手硬。着手以云计算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法规研究起草工作,以地方法规的形式规定本地区云计算发展的组织架构、资金保障、信息安全、准入门槛、行业监管等相关内容。要充分理解"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如果二、三线城市中有几个城市能够在立法方面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出台云计算地方性法规,那么对于云计算机今后的发展贡献,要远大于做几个应用项目。

通过制订规划,订立地方性法规来理清云计算发展过程中的体制问题,机制问题,二、三线城市极有可能在今后的发展中后来居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