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

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范文1

摘要以北京市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从政府、农户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北京农村地区新能源建设后续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能源建设;后续管理;问题;对策;北京;农村地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正在逐步推进的一个长久战略,而农村地区的新能源建设更是“三农”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几年来,北京市紧抓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的有利时机,投资数十亿元到“三起来”(让农村“亮起来”,让农民“暖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工程中,引进、开发、推广了太阳能、沼气、风能等多种适合北京地区的新能源技术。据统计,2008年,北京市新能源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是全国新能源建设的工作典范。但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新能源建设的后续管理与维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通过实地考察和理论学习,认识到完善新能源项目的后续管理,对改善农村能源利用状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确保政府投入实施的各项新能源项目充分发挥长久效益的关键所在。

1新能源项目的后期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随着北京市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广新能源建设,目前,北京市的新能源利用情况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普及率逐年上升。据统计,到2007年年底,远郊区县约有823个村安装了太阳能灯,占村庄总数的20.7%,累计约8万盏。每年可节电1 317万MJ,节约电费近200万元;同时还有大中型沼气工程53处,总池容达到l.5万m3,供气1.4万户;即将建成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约60处,可满足l.8万户村民炊事用气。

然而,随着各类新能源项目在北京市农村地区的推广,其后续管理工作也逐渐显现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据了解,大部分项目仍然是“重开发,轻管理”,工程方只关注项目的开况,而在设施修建完成之后,忽略了其后续维护工作。很多项目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因缺乏维护、无人看管而效率降低甚至荒废,进一步可能造成整体资源的极大浪费,这实际上违背了使用新能源的根本目的。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北京市农村地区的新能源项目后期维护工作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后期管理维护的服务网络不健全

目前,北京市农村地区新能源建设的后期管理维护尚未形成完整的服务网络。部分地区的新能源工程设备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出现技术问题时出现了权责不明的情况。是由政府负责,村委会负责,还是设备的建造厂商负责,或者由农户自己解决,相关部门没有明确的规定。不少区县也组织了一些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负责维护的工作,但全市范围内仍没有形成完整的、分层分级的维护体系和合理的服务网络,各项后期管理所需要的配套设备准备不够充足。在新能源设备设施发生了问题之后,没有合理的机制确保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将问题上报并解决。

例如,在“亮起来”工程中,北京市近郊大部分地区都引进了太阳能路灯项目。这个项目耗资很大,每个路灯的价值在1.1万元左右(包括了灯杆、太阳能板、蓄电池)。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建造的工程,仅因为缺乏合理的后期管理,当开关或者其他零部件损坏就放弃使用,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1.2缺乏有关新能源后期管理维护资金的支持政策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在新能源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而这些资金大多是用在技术引进、项目开发上,对项目的后期管理维护很少重视。笔者从村委会基层工作人员的描述中了解到,绝大部分的乡镇,政府都没有投入专门的、定向的后期维护资金。正因为如此,当很多地方的新能源设施出现故障问题后,村委会没有资金去组织维修,而农户也不愿意自筹资金修缮,部分项目就出现了“一年好、二年差、三年垮”的局面。

对于后期管理的资金问题,一方面是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管理不充分。政府没有对后期维护资金的配置、使用方式、负责部门做出规定,从而使得基层工作人员无奈于没有合适的方式和可依据的政策对新能源进行后期管理。

1.3缺少专职的技术人员

一是缺乏日常的看管、维护员工。很多大型的新能源项目,例如沼气池,需要固定的人员负责看管和定期清扫,才能延长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设施出现不必要的故障。而目前北京地区很多沼气设备都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二是缺少相关的专业维修人员。新能源设施设备的很多问题比一般设备复杂,需要专业的维修技术。而北京市农村地区配备的相关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很多区县存在几个村才有一个沼气技术员。同时,农民普遍欠缺相关知识,不能及时解决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就使得大量沼气池及其他新能源设备“因病报废”,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4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对于新能源设施设备的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最终的服务对象、受益者和最重要的工作支持者都是农户本身。对于北京地区的农户而言,新能源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物,农户对新能源的绿色环保性、科技性等特征有了基本的了解。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农户对使用新能源、维护新能源设备设施的主动性却不高,大多数仍处于如果政府提供就接受,而不会自主去购买的状态。农户对“花钱买环保”的态度并不积极。因此,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环保意识的培养,解除其可能存在的误区,以加深其对新能源的认识[1]。

2新能源建设后续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2.1建立完备的后期管理与维护体系

政府应该牵头,针对现有的各种新能源项目,根据各区县各自的实际情况和长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尽快建立完善的后期管理与维护服务体系,实现包含新能源项目设计、生产、施工、使用、管理、维修在内的整体服务网络,以推进农村能源的管理标准化、服务专业化,改变项目覆盖面小、组织化程度低的局面。

就此,国家在2007年推出了《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其中提到了建立乡村服务网点的建设内容、标准和补助标准等等。关于这一点,房山区政府率先做出了创新,到2010年,共建设1个区级服务中心、2个镇级区域服务站、120个村级服务队,形成一个3级实时监控服务网络,实现“管理维护一条线”,同时运用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进行标准化管理。目前,已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典型示范模式,而这样的服务网络尚未普及到全市的范围内。

2.2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

目前北京市的新能源项目多在各区县农村地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农户的收入水平较低,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而北京市政府每年在新能源整体上的政策扶持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例如,自2010年1月《北京市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促进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实施后,政府每年用于支持太阳能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将不低于2亿元[2]。然而,到目前为止,北京市政府对于新能源后期管理与维护的资金投入的重视仍不足,支持力度较小。因此,各级财政应该制定长期规划,合理利用资金,加大对新能源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管理维护的重视,做到“重开发、重维护”,这样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3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在新能源设备设施的后期维护工作中,技术是关键[3]。只有在专业的技术支持下,才能够切实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设备的完好及正常运行。故政府应该定期组织开展农村能源技术的普及,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实际操作水平和科学理论水平,从根本上改善新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

例如,2010年大兴区青云店镇会同区能源办公室组织孝义营、大谷店等村的8名太阳能公共浴室管理人员参加了太阳能利用工专业等级知识培训,学习了有关太阳能公共浴室配备设施的维护、操作,太阳能路灯的安装、日常维修等知识。这样类似的活动都非常实际,能有效提高新能源项目后期管理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2.4引入物业化管理服务的模式

对于部分类别的新能源项目,在其后期的管理维护工作中,可以引入物业化的管理模式,例如沼气池的管理。由于沼气池本身具有物业的属性,其后期管理也符合物业管理的一些特征,目前国内很多省市都开始引入物业管理与服务的模式[4]。沼气物业服务模式是指由政府引导,个人、企业或政府承办,建立沼气服务站或专门的物业服务公司,聘用具有专业资格的员工,以现代化的经营手段对沼气及其系统提供全方面的管理、维护服务,并通过对农户定期收缴一定的费用来支持其自身的运营[5]。

这实际上是公益化和市场化的结合。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沼气池的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水平,提升沼气池使用率、保有率,而且可以增加农村的工作岗位,故这一模式是非常可行而有意义的。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对用户物业服务费如何规定,政府对此类物业服务公司提供的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如何制定以及优惠幅度等等。

2.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和科技意识

政府应该及时加强新能源的宣传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农户对使用新能源、维护新能源设备、设施的热情。让绝大部分农户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能源建设中,而不是单纯得依靠政府的力量推动。首先,对于新制定的新能源政策,基层政府机构应该积极向农户宣传,让其了解到政策的具体内容以及实施步骤;其次,可以用农民通俗易懂的形式,例如张贴宣传画报、组织培训、向农户发放科普资料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环保意识和基础科学知识。

3参考文献

[1] 大兴区青云店镇对太阳能公共浴室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EB/OL]./bjnw.gov.cn/cxyth/jcssjs/201004/t20100443-246943.html.

[2] 北京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介绍[EB/OL]./beijing.gov.cn/zhuanti/zwgk/jujp/zdjngc/t796432.htm.

[3] 张明娇.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的探索及对策[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09(11):28-29.

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范文2

关键词:农村社区;建设;治理;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039-02

一、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村社区

关于中国传统农村社区,等学者以“熟人社会”等词语准确地描述了它的特点,几千年来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状态。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迅猛发展,而农村社区的封闭性也悄然发生变化,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社区变化。随着现代农村社区的发展,传统农村社区逐渐走出孤立的自然状态,融入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徐勇认为,和传统社区相比。目前中国的农村社区具有开放性、流动性、异质性、变化性四方面特征。

首先,农村社区变得具有开放性。传统农村社区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这种经济条件下,社区居民不必和外界交往就可以满足自己生产生活的需要。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社区的这种封闭性正逐渐被打破。尽管还是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他们生产的目的不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更大一部分是为了交换;在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各种生产生活资料,社区居民也不可能自己制作,需要外界提供,农村社区具有日益开放的特性。

其次,农村社区变得具有流动性。限于农业的特点,在传统农村社区里的农民很可能一辈子即固定在社区里面,人们长年累月在同一个地方生活交往,社区具有凝固性的特点。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农村社区出现了很大数量的剩余人口,这些人为了生计等原因走出社区走向城市,社区就出现了新的特点,新的农村社区既包含了社区居民和非社区居民,而社区的居民也可能生活在其他社区,农村社区不再是凝固不变的而具有了流动性。

再次,农村社区变得具有变化性。如前所述传统的农民会在同一个地方日复一日进行同样的生产,过着同样的生活,社区具有一成不变的稳定性。而在当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村社区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一方面,各种现代化的生产工具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各种现代化的生活资料繁荣了居民的生活。徐勇教授用“边在田野上耕作,边打手机的农民”形象地说明了现代农村社区的变化性。

最后,农村社区变得具有异质性。在传统的农村社区,居民从事同样的职业,进行同样的生产,进行同样的生活,甚至拥有同样的祖先,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就具有高度的同质性。而在当下,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社区居民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首先,社区内出现不同的行业,居民不再都以农业作为自己的职业;其次,即使从事农业,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出现不同的变化。传统农村社区的同质性正逐渐走向现代农村社区的异质性。

2006年,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我们农村的建设指明了方向。面对农村社区的新特点,我们农村社区各建设主体该如何发挥作用,对实现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主体作用分析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以居民、家庭、驻区单位为基本构成单元,小小的社区蕴涵着公共部门(政府)、私人部门(市场)和第三部门(非营利、社区组织)合作博弈、相互作用的全部要素。政府一方面在社区建设中由于自身所处地位,在社区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政府失效,有时也会阻碍社区的建设;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有它独特的优势,但在涉及到社区公共物品上市场也总显得无力;非营利组织能很好的弥补市场和政府的缺陷,但也会存在自身的志愿失灵。因此,从社会工程的角度看三大主体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衡、良性互动的机制无疑是社区建设和治理的最佳选择。

(一)基层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社区的总目标的道路上,基层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如何有效地发挥基层政府的职能,协调好农村社会的各种关系,关系到实现中国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的总目标的实现程度。

首先,基层政府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基层政府能够有效地向上级政府反映社区群众的呼声和愿望,为上级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制定农村社区建设治理对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基层政府直接面对社区群众,是居民了解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有效渠道。

其次,基层政府能够有效地维护农村社区的稳定。基层政府与农村社区联系最为密切,其中很多干部自身就来自于农村社区,对农村社区的各种情况比较了解,因而,在处理社区内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是有其独特的优势。与农村社区的自身特点有关,很多矛盾在其发展初期很好处理,基层政府干部因其自身就处于社区当中,就能很好地发现矛盾的原因,尽早地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从而保证农村社区的稳定。

再次,基层政府是展现政府形象的窗口。一方面,基层政府直接服务于社区居民,在处理居民各种需求时,能否及时有效让群众满意,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村居民的形象;另一方面,基层政府采取何种措施,带领农村群众进行社区建设,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让居民切实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影响到农民对政府的信任。

(二)市场主体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本文所述市场主体指的是以营利性为目标的企业。且在广大农村地区中为数众多的企业都为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故本文探索在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中市场主体作用是,主要探讨中小企业在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中的作用。

首先,中小企业是解决农村居民增收的关键。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增收问题,而扩大农民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方法。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在扩大农民就业方面有它天然的优势,一方面中小企业大多处在社区里面,社区居民可以在上班的同时照顾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受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这样它就最大限度地扩大农村居民的就业。因此,在推进农村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要大力扶持发展农村中小企业。

其次,中小企业能够有力地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地区往往是农民一家一户进行单独生产,劳动效率不高且容易造成资源浪费。而中小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它在资源配置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把众多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要求,也是新农村的标志之一,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够有力地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如何有效地扶持中小企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是农村地区社区建设和治理的任务之一。

再次,中小企业是推动农村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城镇化实现前提条件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变成城镇人口,

而中小企业在这方面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社区居民在选择中小企业就业的同时,自身也可能从分散的地方聚集到城镇;另一方面,城镇化还要求农村社区工业化发展,而中小企业本身就是工业发展的一分子,并且它的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服务业和商业的繁荣,促进工业化的进步,从而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可以说,发展中小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农村城镇化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第三部门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农村社区第三部门组织的本质特性体现在“公益性、民间性、非营利性”上,公益性特征适应了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民间性特征有助于新农村建设;非营利性特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保障。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第三部门的发展对实现农村和谐社区的目标影响积极而深远。

首先,农村社区第三部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不可否认由于历史的原因,城乡目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果任凭这种差距的扩大,将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了缩小这种差距,政府提出“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社区第三部门组织将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作用。如一些社区服务组织和社区经济组织可以在信息服务、合作渠道等方面帮助居民,提高农业生产的产出,增加农民收入,抑制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其次,农村第三部门组织在筹集社区建设所需资源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目前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的情况,在加强这方面建设上,资源问题是关键,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毕竟是有限的。而你农村市场部门由于其自身逐利的特性,不可能不追求利润而为社区建设提供其本身就有限的资源。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如何使农民参与到农村社区建设当中是建设成败的关键。第三部门因为一方面它本身的非营利性特征,另一方面贴近社区居民,与农民直接打交道,就能很容易把农民组织起来,将社区的资源最有效地投入到社区建设和治理最需要的地方。

再次,农村第三部门组织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社区“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必须贯穿于农村社区建设的始终,在中国的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管理不能仅仅依靠“国家干预”或者“基层自治”,而农村社区组织在这方面就可起到桥梁的连接作用。一方面,社区组织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推动了基层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促进了政府和社区的有效沟通;另一方面,农村社区组织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整合民间的资源服务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农村第三部门组织构成了社区管理的组织基础,有力地推动农村地区民主管理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范文3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背景,主要特征,影响因素,诸城市

 

0.引言

由于长期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我国城乡差距日益增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相对落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相对缺乏,人居环境亟待改善。因此,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议题。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农村社区”的概念,并要求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山东省诸城市充分考虑并利用自身发展条件,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典范。

1.诸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

1.1经济状况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完成362.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34030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4885美元。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2007年的11.0:64.0:25.0调整为11.0:63.2:25.8。从三次产业结构和人均GDP来看,诸城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1.2人口状况

诸城市2007 年底总人口118.6 万人,其中户籍非农人口46.7 万人,户籍农业人口59.6 万人,一年以上暂住人口12.3 万人。根据各县市区现状城镇人口计算,2007 年诸城市域的城镇化水平为45.3%,略低于山东省的城镇化水平46.75%,城镇化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1.3农业发展状况

诸城组织实施了农业产业化战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把农村的主要产业纳入产业化经营格局。全市现有龙头企业1950 家,各类合作社480 家,带动23万农户(占全市的73%),无公害产品种植(粮食、烤烟、瓜菜)42.6 万亩,农业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现有黄烟、肉鸡、生猪、特种动物养殖等各类合作社。但是,生产经营仍以分户为主,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解放。

1.4农民收入和消费状况

2008年,诸城农民人均纯收入7701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5059.6元,增长21.2%,均高于山东省的平均水平。据统计,2008年,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41元,比上年增长13.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77元,增长12.6%。诸城农村经济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促使农民对人居环境质量有了更高需求。

2.诸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特征

2007年,诸城提出了农村社区化发展,首先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入手,打造了“两公里服务圈”,旨在让农村居民在不超过两公里的范围内公平的享用到与城市居民无差别的公共服务。这一模式,基本具备以下特征:

2.1区域统筹、分类指导

诸城市确立了“城、镇、农村社区”一体化发展的新型村镇体系,推动农村社区的全面发展。中心城区的发展,将城区周边几公里以内的农村纳入中心城区规划之中,推动“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市”模式的发展;镇(街道)驻地的发展,将驻地周边的农村居民点纳入镇区,统筹考虑;其余农村以“两公里服务圈”为标准,形成208个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向社区中心村集中,形成社区服务中心。

2.2构建“多村一社区”的空间模式

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的原则,将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农村社区。在社区内选择一个交通比较便利、班子基础比较好的村庄,作为社区中心,将各类公共设施向中心村集中设置,形成社区服务中心。论文格式。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2公里以内,出行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涵盖5个村、1500户左右。农村布局既满足了农村居民的耕作半径,又能让居民便捷的享用公共服务。论文格式。

2.3构建“两公里服务圈”的服务体系

针对农村居民需求,诸城市提供了“一揽子”服务,在社区中心配备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包含“一厅八站”,既一个办事服务大厅和医疗卫生、社区警务、劳动保障、社区环卫、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社会福利和志愿者等八个服务站。论文格式。另外,诸城市依照市场化的特点,引导企业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了便民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开餐店等;并以诸城市供销社农资综合配送服务中心和诸城市天益供销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承担了全市农村社区的日常用品和农资超市的配送任务,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3.诸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影响要素

3.1地理位置

农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模式,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有着较大影响。距离城市或者镇区较近的农村,受城市或者镇区的辐射较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反之,则受到的辐射较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因此,诸城将农村分为三种类型:城市周边型、镇区周边型和纯农村型,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进行分类指导。

3.2土地要素

农民的作业方式、耕作规模的大小与耕作范围即村庄腹地,决定了农村社区的规模和社区化的集聚度。目前,诸城农村土地流转刚刚起步,耕地向大户集中、向企业集中的规模仍较小,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限制了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成为农村居民点向农村社区集中的障碍。在农村建设用地方面,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民对现代化生活条件日益渴求,农民建房规模日益增大,出现了建设用地与耕地争锋的局面。另外,随着农民进城务工、定居的规模逐渐增多,部分农村出现了“空心化”。

3.3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发展是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外部动力,其不仅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近年来,诸城城镇化发展迅速,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但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局面,也阻碍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致使农业生产率较低,土地利用较为浪费,农村劳动力大多处于兼业状态。因此,滞后的城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3.4经济要素

经济发展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先决条件。近年来,诸城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水平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政府财政资力雄厚,同时,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也改善了农民的就业方式,农民就业逐步兼业化,使农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另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3.5公共服务设施要素

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改善城乡不平等的待遇,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另外,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和服务能力决定了社区的空间范围和社区规模;公共设施的布局模式也影响着社区的空间布局。因此,诸城率先从农村公共服务入手,打造了“两公里服务圈”,在农村社区中心集中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使农村居民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公平待遇,并引导新型农村社区的集中化建设。

4.结语

诸城市以完善公共服务为主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求,有效解决了城乡发展条件不均等这一矛盾,有利于新型农村社区的进一步集聚化建设,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这一模式成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典范,值得其他地区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泉,王晖,陈浩东,陈小卉,陈闽齐.城乡统筹下的乡村重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

[2]胡继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与典型案例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8

[3]方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多角度思考.小城镇建设,2006(22)

[4]申翔.建设农村社区的规划学思考.和谐城市规划——2007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范文4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理念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意义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理念

新型农村社区是我国统筹城乡规划提出的新课题,所以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又具备新的特点,就是在统筹城乡规划、实现城镇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将农村合并,实现农村集约发展,形成更集中的农民生活和生产区域,有利于农村的全面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最常用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囊括了很多方面,不仅关系到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还与社会、经济、生态等问题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日趋完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逐步被大众认可,并为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何将可持续发展应用到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中,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态三方效益的协调;其次,有利于改变农村的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第三,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最后,有利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促进农村服务业和新型工业的发展。

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型农村社区总体规划方案是科学有效的,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布局散乱。根据各地乡镇的实际反应情况来看,新型农村社区并没有实现集约式的发展,依旧存在着农村规模小、数量分布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等一些问题。第二,建设用地粗放。根据农村实际调查情况显示,现在农村存在许多闲置或废弃的房屋,甚至出现村庄闲置,导致空心村和老人村的现象普遍存在。第三,农村基础设施落后。虽然新农村建设之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但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在农村仍然面临着生活和环境基础设施落后以及维护基础设施运营的程度低两大问题。第四,农村绿化和美化水平低。农村房屋建设大多是农民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选择房屋的地址、结构、标准等,所以农村乱搭乱建的现象经常可见,从而农村的美化和绿化程度受到影响。

(二)产生的原因

1、不尊重自然环境。地形、河流和资源等因素是影响我国村庄分布的主要因素,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考虑到村庄的地理环境问题。但是,很多地方并没有全面考量农村自然环境,而是通过农村的区域情况划分农村社区,进而出现空间分布不平衡的农村社区。

2、不尊重人文环境。我国农村大多以组以及自然村进行划分,居住环境也是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农村的人文环境存在差异。然而在某些农村社区规划的时候忽视这种差异性,仅仅是村组数量性的划分,出现数量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3、不尊重自然与地域特色。在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存在着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但是人口数量少,分布区域比较散。一些乡镇农村社区容易忽视少数民族村庄社区建设,在许多农村会出现规模小的单独社区。所以,不尊重农村社区的自然与地域特色会导致农村社区规模小的情况出现。

4、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社区虽然是一项惠民工程,但同样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原因。农村经济本身就落后于城市,其社区建设必然会需要外部资金的投入,资金的欠缺致使农村交通、娱乐、医疗、教育等建设进度缓慢,进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比较落后。

5、不集约用地。受到地形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本身村庄分布就不集中,规模也是大小不一,而且农村在用地上缺乏合理的规划,农民住宅在质量和结构上又没有保证,废弃的房屋在农村中大量存在。加之,政府对农民房屋建设没有统一规划,农民房屋乱搭乱建,随意选址,没有明显的村庄中心划分区。农民对村庄的绿化意识也比较缺乏,导致农村社区的美化和绿化出现很大的问题。

三、绿色可持续理念下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理念与策略

(一)绿色可持续的理念

绿色可持续理念可以拆分成“绿色”和“可持续”两个方面进行理解。首先,绿色主要针对的是资源环境化而言,新型农村社区是现代经济社会下的产物,其发展的基础不再依靠自然资源,而是将自然、社会人文以及科学技术三方面资源协调运用,实现农村社区环境和经济的绿色化。可持续是农村社区发展方式的选择,是根据农村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等实际情况,以最下的环境和资源代价实现农村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发展方式。故而,绿色可持续理念是新型农村社区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实现农村长久稳定发展。

(二)规划策略

1、空间布局规划

(1)根据当地的文化合理规划。社区是将分散的人群集中到一个区域,具有很强的文化交流功能。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应根据当地文化情况,合理布局农民社区文化交流区域,并保护和发扬当地的特色文化,例如佛教文化、羌族文化等。布局结构应有利于社区农民之间的交流,加强人与人、人与社区以及社区和社区沟通,丰富农民的文化活动,进而促进农村的文化建设,形成良好和谐的社区氛围。

(2)适宜居住。农村社区的建设位置上应从当地的地理环境、地质结构、工厂位置等多方考虑。首先,泥石流多发或易发区不能建设社区,例如土质疏松的山脚处;其次,夏季雨季易发生洪水灾害的河边不能建设社区;第三,地址结构不稳或者经过资源开采的山体地区不能建设社区;最后,社区的位置不能再工厂顺风区。

(3)从整体反映地方与人文特色。社区的建设可以将当地的人文特色融入其中。例如某县被誉为北方的“竹林水乡”,在北方拥有最大的竹林,还有秦河由北向南从社区流过。社区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可以依托秦河,将“竹林水乡”的意境展现出来。

2、功能结构规划。功能结构的规划包括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农村社区是属于镇区的管辖之内的,所以社区公共设施应该和镇区的设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做到统筹共建,互相共享。社区内部基本公共建设应齐全,比如,乡镇府、社区服务中心、卫生站、学校、文体活动中心等。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可以拟建老人院、市场、客运站等设施。其次,配备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比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水厂等,一些使用煤气的社区还应配备煤气厂。

3、绿色交通规划。社区交通犹如人体中的血脉,贯穿着人体的全身。绿色交通是保证社区居民出行方便快捷的前提,在社区绿色交通建设的过程中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减少交通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社区道路不同于城镇道路,社区道路是为人服务,而不是为车服务,所以社区道路建设应具有很好的流通性,但是不能有太多的车流量,避免社区的生活环境受到影响,出行安全得不到保障。另外,社区居民屋前道路成环状,并与社区道路相互连接。社区停车场设置可以参照小区关于停车场的标准进行设置。社区内的停车场主要有三种模式,包括沿路停车、房屋底层车库、公共区域停车。为了保证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停车位置,可以根据道路两侧、社区广场和商业设施周边场地等情况,合理地配置公共停车场,使外来车辆和农机车辆有停放的空间。

4、绿化景观规划。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景观规划突出表现了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所以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景观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美化农村社区,改善社区形象。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社区绿化景观可以利用“核与轴”、“点线面”结合的方法,在社区中建立绿化带,做到多样化种植,在社区中呈现出“干、枝、叶”的绿地结构形式。在社区中心,可以改良原有的水渠,将其充分利用,形成中心区的滨水观景带,并且可以在中心区和相邻的居民区之间建设水系,同时在水系的周围修建步行景观走廊,走廊沿线区域可以添加绿化场地,为居民的生活休闲提供场地,使之成为社区的绿化中心。

5、可持续能源及固弃物处理规划。可持续能源包括风能、水能、太阳能、天然气等生态能源,可持续能源在社区中的推广使用不仅可以减少对煤炭等消耗资源的依赖,还有益于环境压力的的降低,减少大气中的悬浮颗粒、二氧化硫和废弃废渣排放量,改善农村社区的环境质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倡居民使用可持续能源。比如在日照充足的地区,社区建设应考虑太阳能利用的规划,通过宣传手段,使可持续能源被居民接受,还可以利用政策优惠的方式大力推广居民使用太阳能。同时,在社区建筑建造时,应考虑太阳朝向问题。固弃物处理应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作为建设目标,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站,将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再利用分类的清运以及回收将其废物利用。

6、水资源的可持续规划。由于我国南北降雨具有较大的差异,水资源的分布也是很不平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可忽视的项目。无论降雨丰沛区,还是降雨量地的地区,首先水资源的规划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增加水资源利用的综合性,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其次,雨水充足的地区,农村社区要做好雨水和污水的分流排水系统,将社区雨水通过雨水管网重新收集,使之成为回用水源,利用简单的过滤手段进行处理,存放在绿化场地中的雨水收集池以及水景水内,这样观赏水景以及浇洒绿地、道路用水就可以得到满足;而雨水相对较少的社区,可以利用中水回用系统,形成两路供水,可以将洗车用水、家庭洗漱用水、场地冲洗用水等用中水代替,循环利用水资源,有利于水资源的节约,促进了社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范文5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后乔社区;博爱县

[中图分类号] TU982 [文献标识码] A

为了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河南省结合自身实际,在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战略”,建立了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城镇化体系。与以往城镇化不同,新型农村社区被作为一个重要层级纳入现代城镇体系,并且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以此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此背景下,博爱县根据相关省定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启动了新型农村社区试点规划编制及建设工作。本文以试点之一的后乔新型农村社区为对象,对其规划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其他地区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后乔社区位于月山镇镇政府东南角,博爱县城北部,西靠月山路,北临站前路,交通方便,区位条件优越。现状用地大部分为空地,西侧为民居,临站前路为商住混合建筑,建筑景观较差,规划区内有一处新建基督教堂。社区地势平坦,社区内东西向有条排水沟渠自西向东穿过。需要在后乔社区安置的村庄有后乔村、东矾厂和西矾厂,其中后乔村现状人口2 330人,现状建设用地26.67公顷,东矾厂现状人口为400人,建设用地10公顷,西矾厂现状人口650人,现状建设用地面积17.33公顷。根据新型农村社区人口规模的预测,确定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人口为4 100人。现状村庄总建设用地54公顷,后乔社区规划用地6.09公顷,规划后可节约用地47.91公顷。

2 规划原则

2.1 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的原则:创造以人的居住行为为核心的内、外部空间环境。

2.2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社区建设不能把当地传统的建筑文化丢掉。规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适当兼顾民风习俗。

2.3 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近期开发和远期发展相结合,从整个规划区范围和周边环境综合考虑,采用组团式布局,以利于滚动开发,分期建设。

2.4 集约用地、节约资源的原则:因地制宜,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开发的综合效益。

3 总体规划结构

规划采用“社区――组团”二级结构。后乔社区规划形成:“一心、一轴、三片区”的结构模式。一心: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中心的综合服务中心;一轴:由社区北部的排水河渠为依托形成的空间主轴线。三片区:以主要道路、河渠分割而形成的空间相对独立、但联系紧密的三个居住片区。

4 道路系统规划

社区道路系统分为社区级路和宅前路。根据人流方向及镇区道路情况,社区由中部规划“日”字型的社区级道路,形成社区的整体骨架,联系各个功能区和院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连接到镇区道路上,形成通而不畅的道路结构,保障社区居住环境的安全、舒适。宅前路设置成环状,接到社区级道路上,尽端式道路利用地面停车场做回车场。社区对外设有五个出入口,因为社区用地呈南北带型,所以在南、北两端各设置一个出入口,临西侧的月山路设置两个主要出入口,临东侧的镇区道路,顺应高压线设置一个主要出入口,使社区的人行车行尽量的方便快捷。社区道路分为二级第一级为社区级:道路红线宽度6米,建筑红线不少于14米。第二级为宅前级:路面宽3米。

考虑到月山镇的经济实力及与县城的空间距离,社区将来的车辆将很多,本次规划停车分为地面停车和地下停车,每栋楼前都设置有停车位,车辆可直接到达单元门前,社区共规划700个停车位。同时,考虑防灾的要求,规划在社区的高层建筑下面规划地下停车场,战时防空,平时作为地下车库。社区服务中心前设置休闲集会广场,供社区居民使用。

5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从月山镇的区域角度分析,该地块周围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社区南侧有后乔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等都在合理的服务半径内,资源可以共享,为节约投入成本和土地成本,本次规划只设置必备的公共设施。根据后乔社区的现状用地形态及所处的位置,因临城市道路,所以建设外向型的服务设施也极其有必要,所以沿东侧的镇级道路规划1层的商业用房,主要服务于社区居民,沿站前路和月山路规划2层商业门面房,服务于社会,作为月山镇的商业主要节点,并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总建筑面积9 520 m2。

社区配套管理用房结合中部的社区服务中心设置,内设取奶站、物业管理、卫生所、图书室等综合服务设施,建筑面积800 m2,公共厕所结合南北两部分的社区中心绿地各设置一处,每处面积30 m2,临月山路规划一处垃圾中转站,环卫设施共计150 m2,在社区北部沿社区北侧小河设置幼儿园一处,建筑面积958 m2,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316 m2。通过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配套建设,从而逐渐完善社区功能。

6 绿系统规划

社区绿地共分三种,即社区集中绿地、庭院绿地、沿道路绿化带。集中绿地分别设置于南北两部分的中部,北边为辅,南边为主,南部中心绿地结合社区服务中心设置,布置有广场、坐椅、硬地、小品、儿童活动设施等,是社区内居民交往、游憩的主要场所,属公共空间。北部中心绿地则主要为一个扩大的院落绿地,主要设置小径、亭子、座椅、儿童活动设施等。

宅前院落绿地主要以草皮、乔木、石桌、石凳、花架、沙坑、常绿灌木为主,为院落邻里交往创造一个好的室外活动空间。沿路绿化带以乔木为主,采用本地树种,也可以采用引进的生长较好的其他树种。另外,沿社区北部的东西向河流利用建筑退河岸距离,约10米左右,设置滨河小路,形成别具一格的滨河绿带。

7 结语

新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部分,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的有效途径。笔者以博爱后乔社区为例,针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原则、布局结构、道路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绿地系统中的规划要点进行了阐述和研究,旨在抛砖引玉,为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科学性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胡湘明,王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青年参与的吸聚效应研究――以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为例[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6(2):1-5,8.

[2]张春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71-73.

[3]刘利轩,娄芳.城郊型新型农村社区规划――邓州市白牛乡白牛新型农村社区规划[J].科技信息.2013,(21):381-382.

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范文6

建设现代文明农村社区既是农村社区治理的根本目标,同时也是科学统筹城乡发展,适于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公共服务社区化是对政府改善公共服务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是解决服务供给低效与不足的必然选择,有助于结合政府、市场、社区三者的力量,满足农村居民对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关键词:农村 公共服务 社区化问题 对策

一、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问题的提出

(一)农村社区建设的提出与实践为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奠定了基础

农村的“空巢”现象、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等。这些棘手的事务政府也无能为力,只能交由社区解决,因而出现了社会问题社区化。由此,在经济社会转轨的条件下,为了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党和政府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对城乡社区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就为全面深入地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二)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为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提供了条件和机遇

随着集体经济体制解体,村民委员会为村民服务的功能进一步弱化,农村管理组织和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行政改革和机构改革的推进,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政府将原属于社会的权力归还给社会,重新回落到社区。政府改变了包揽一切社会事务的旧有治理模式,让居民自我管理、群体扶助互爱来解决那些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公共事务成为必然选择。①政府不再是社会整合的唯一主体和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和管理者,公共服务供给成为社区的重要职责,社区化的公共服务应运而生。

(三)农民的迫切需求为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提供了动力

农村社会问题需要社区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出现后的农村面临养老服务、医疗保障、老人照顾等一系列公共服务压力,政府无以应对,需要社区解决; 留守儿童缺乏亲情,性格孤僻,心理障碍严重,部分留守儿童已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他们所需要的归属感、“关爱”为力; 社区治安、公共服务的多样化需求等政府束手无策。

二、影响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因素

(一)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社会因素

社会转型中农村社会问题凸显引发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第一,农村社会空壳现象严重。第二,农村社会分层。第三,家庭小型化。第四,农村社会风气蜕变。第五,农村地区环境污染严重。这些农村社会问题让我们的研究形成在一种问题复杂,情况多样的政策背景之下。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农村社会问题倒逼公共服务社区化,这也要求我们:农村社会空壳需要公共服务社区化,社区分层需要公共服务社区化,农村居民休闲服务需求倒逼公共服务社区化,环境保护倒逼公共服务的社区化,家庭结构变化倒逼养老社区化,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凸显需要社区进行化解。

(二)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经济因素

公共服务社区化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在整个国家财力有限的条件下,资源采取行政配置方式,基本上排除了居民的参与。此时,农村社区化成为一句空话。只有当社区和居民具备一定的财力时,才能真正参与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发达的经济是农村居民充分参与合作的条件任何一项制度的实施,都必须有与其对应的经济制度作为基础。只有当政府将“蛋糕”做大,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居民富裕了,居民解决了生计问题,出现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合作、参与意识才能明显增强。因为在经济充分发展后,居民的需求异化,为了得到自己的公共服务,居民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博弈,合作提供公共服务。同时,经济基础的稳固和发展,居民的社区化意识才能提升、联系的条件才能明显增大。

(三)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政策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实行了农村倾斜政策,实施了一系列的惠农强农政策,大大增强了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央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为全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而要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改善公共服务的结构需要依托社区组织和政策优势。强农惠农政策为公共服务社区化提供了组织保障、为居民参与提供了条件,有力的促进了社区作用的发挥,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强农惠农政策所提供的公共服务需要社区媒介,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需要社区落实,农村社区组织培育政策为公共服务社区化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政策建议

(一)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制度供给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依赖于政府和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在互信、互通、互惠、互补基础上形成平衡、稳定、协调、和谐的政社关系, 推动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早日实现。要建立有效的居民参与机制。政府要引导并创造条件扩展社会自主发展的资源和空间, 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 增强其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其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要建立公共利益表达机制。政府要搭建利益表达平台, 了解居民的利益诉求, 使各种利益经协调整合出公共利益。要完善政府回应机制。政府对公共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回应是政府服务的重要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和重大事件的听政制度。要建立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和严格的行政问责机制, 建立健全评价和监督机制。社区及其居民通过实施监督公共服务质量的活动, 可以提升政府对公民需求的回应力和公共服务的公众满意度。

(二)公民参与程度

对于人员要素, 开展社区重建以提高人们的社区精神。因为, 缺少了社区成员的参与精神, 社区公共服务不可能实现制度化。由于现代化过程释放了动摇社区、弱化社区的各种社会、文化、经济因素,造成社区失落②。

首先,健全农民公共诉求和需求偏好的反馈机制,进一步畅通农民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合理渠道。其次,完善社区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增强农村社区治理的公共性与透明度。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改变过去宗族观念和传统文化习俗影响下所形成的固有思维,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农村社区治理。最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区的在国家政策、法律文件以及文明乡风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非政府组织参与和第三部门的社区化载体功能

首先,规范非政府组织的准入,正确处理政府与服务农村社区非政府组织的关系。给更多的农村社区领域的非政府组织政府合法的身份,要求政府转变观念,合理赋权,改革管理体制。

第二,拓宽筹资渠道,调整资源配置策略,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社区治理提供资金保障。从非政府组织自身来看,要积极的开展组织营销,使社会机构、企业和个人增加对非政府组织对于农村社区治理的目标与宗旨的认同,利用各种公关活动,寻求资金的赞助。

第三,提高农村社区治理中非政府组织的公信力。政府应有针对性的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和战略,加大对服务农村社区非政府组织人才的文化教育,竖立他们的服务意识。另一反面要完善非政府组织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透明、高效的监管机制,防止个人权力凌驾于组织规章之上。(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