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力资源培训的发展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力资源培训的发展趋势范文1
【关键词】 人力资源;发展趋势;战略性选择
一、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一)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人”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了“人”是企业的经济命脉,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支柱。因此,企业将“人”作为核心,视为企业第一“资本”,充分地开发人的潜在价值,以求取得更大效益。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不仅因岗择人,而且因人设岗,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员工更努力地为企业创造价值。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着眼于人”,充分利用个体在知识层面与性格层面的差异来满足企业对员工的不同要求,同时,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合理利用,使企业各项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为企业取得了更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拥有灵活的用人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企业产权明晰,受到政府干预比较少,能够独立自主的选择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结合企业发展目标与人员自身情况,进行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不断地进行人力资源心理调节与开发,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在选择与培养企业员工的过程中,通过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培训,不断地进行岗位调整与重组,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在企业与员工互相适应与磨合的过程中,企业培养出了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淘汰不适合的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灵活的用人机制不仅体现在选拔人才与培养人才上,还体现在薪酬制度上。现代企业拥有灵活多变的薪资标准与奖惩制度,根据员工的工作业绩、能力大小、职位高低等制定弹性的薪酬标准,鼓励勇于付出,敢于创新,表现优异的人才。
二、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陈旧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企业人才吸收、整合、维持、激励、开发的可靠保证。但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然走不出传统人事管理的影响,仍然延续传统人事管理对人才的事务性管理,并没有建立全面、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体表现在:1)缺少对人力资源长远的规划目标。2)家族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仍普遍存在。3)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缺乏系统性和法制性。
(二)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投入不足
我国大部分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相对于其他管理部门而言较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战略与管理方面的不重视;二是人员配备不到位与资金投入不足。大多数企业没有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去加以重视。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生产与销售等流通领域的业务上,忽视了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没有健全的人力资源配备就不可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取得人才竞争的胜利。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基础知识与从业经验,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能从整体上和宏观上把握。
三、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
(一) 人力资源规划的系统性与全面性
成型的人力资源规划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将比目前国内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整体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各企业将拥有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及时有效地补充企业所需各项人才,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系列工作流程进行监督与管理,包括人才选择、岗前与定期培训、薪酬福利管理、绩效考核、员工关系、劳动合同与档案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与人才晋升等一系列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
(二) 关注知识型员工,建立新型员工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分工的细化,人力资源管理也将从宏观调控角度细化到微观层面。人力资源管理某个层面外包将是大势所趋,例如,人员招聘外包猎头公司,人员培训外包培训公司,人员档案外包人才市场,保险福利交由保险公司,薪酬税务交由会计公司等等。但无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如何外包,企业员工关系必将由企业自身进行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三)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虚拟化管理
传统的工作方式是时间、地点、人物三合一,而现代工作方式是远隔千里、穿越时空仍然可以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例如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网上交易等等。那么,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来说,虚拟化管理也是一种发展趋势。例如,招聘流程的虚拟化与简约化,薪酬、福利、绩效管理的虚拟化与科学化,工作方式的虚拟化兼顾效率,效果评价的虚拟化与数据化等等。未来人力资源管理虚拟化的可能性变革将会以我们始料未及的变化趋势影响着企业与员工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牢固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全套理论体系,切实结合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情况,深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将会助力企业腾飞。
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培训的发展趋势范文2
【关键词】人力资源 发展趋势 现状 创新
一、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管理技术方面的信息化趋势。
作为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仅融合了电子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还可以优化工作流程、以客户为导向来对人力资源进行全面的管理,利用信息技术来建立一个系统的现代化工作平台,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具有增值功能,使管理者在实践工作中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来降低其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最终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
(二)管理目标方面的趋势。
随着未来企业组织越来越网络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等,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会在管理目标、管理职能、管理技术以及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方面发生新的变化。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即是围绕着企业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众多的利益相关者服务。
(三)管理职能方面的趋势。
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企业在人员、组织结构、管理等方面必然会出现一些变化。具体表现在缩小规模即裁员的趋势;公司合并以此获得人才的趋势;管理层次减少的趋势;技术进步要求减少某些部门;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趋势;实行风险付酬的趋势;适应强、变化速度快、重新配置资源的趋势。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滞后,难以调动职工积极性。
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体系,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企业可提供的培训种类少,培训机会小,对培训后的归属问题控制得比较严格,而且很多培训都流于形式,华而不实。缺乏行之有效的、能够充分反映个人业绩和贡献的薪酬福利体系,物质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合理,不能充分地体现个人的业绩和贡献,因而也就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
(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致使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部分,其包括人力资源的开发、整合、激励及调控等方面。而从实际来看,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停留在单一的事务层面,而未形成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而导致实际的管理成效大打折扣。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缺乏长远战略规划、人才的选拔、任用缺乏科学性,是造成人力资源管理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
(三)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职能部门严重缺位。
对于诸多企业而言,其在人力资源部门的定位上,往往是低定位的尴尬情形。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部门,更多的是对企业职工进行合同管理、考勤等事务的管理工作,而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决策难以形成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处于不重视的地位,往往以辅助部门的身份出现。这样,就造成人力资源管理价值确实,使其无法立足于战略的高度,实现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思维
(一)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职工实现柔性管理,从员工的立场出发,发现员工的需求,给予员工一定的工作空间,使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与学习,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在能力,致力于建立一种把人的因素同企业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共同发展的机制。透过这种机制,力求在企业内部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力求在员工和员工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达成双赢的协作关系。
2.拓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赋予人力资源管理新的历史使命,把它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企业的活力之源。认真落实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为职工的发展提供计划。这样,职工不仅可以提高技术水平、职业素养等,而且有助于提升职工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及个人创造更多价值。注重对职工的创新思维培养,企业可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及资源支持,为职工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空间,让其才能更好地发挥、价值更好地体现。
(二)建立合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建立合理的有竞争力的分配机制和福利政策,留住需要的人才。根据市场价值规律,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提高可变薪酬的比重,多作贡献者多得,少作贡献者少得,不作贡献辞退。薪资水平必须具有外部竞争性,企业必须了解市场同行业的薪酬水平,具有竞争优势的薪酬体系。建立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福利政策,具有激励性和艺术性的福利支付方式,当员工把自己所在企业的福利收入与外部企业比较的时候,会觉得更具有吸引力。
2.认真落实工作管理控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和引导职工正确的工作行为,以及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防止职工不良思想行为所造成的质量问题。同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落实相关的管理控制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3.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工作环境。创造一种能使每一位员工都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在使用、培养、考核、选拔、定薪、奖励、约束、淘汰等各个方面,能够体现出制度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让人才有用武之地,让他们在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同时,达到与企业双赢的目标。
(三)全方位实现绩效管理。
建立行之有效、适合本企业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必须明确企业绩效管理的目的,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企业实行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员工绩效和企业整体绩效的共同提升,因此,绩效管理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实行绩效管理,最终结果是员工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和提高,企业的整体业绩、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战斗力也会极大提高。
人力资源培训的发展趋势范文3
关键词:卫生人力资源管理 趋势 护理管理 启示
21世纪作为一个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一种特殊资源,在社会组织生存以及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在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卫生人力资源不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对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健康水平带来直接影响[1]。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各方面的人才竞争激烈程度均明显上升,包括高层次医学人才竞争方面。因此,无论是在进一步提高卫生人才队伍素质方面,还是在进一步优化卫生人才队伍结构方面,我国均将面临更大挑战。因此,紧跟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并建立新的护理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2]。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卫生人力资源特点:卫生人力资源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具体可以将其分为三个特点:(1)知识密集:需要进行为期较长的培训,无论是专业性还是学术性均相对较强;(2)继续教育任务比较重,因为其知识更新相对较快;(3)需要有组织地规划协调资源配置[3]。相较于其他卫生资源,卫生人力资源无法通过临时准备就可以马上获取到,也无法对其进行贮存,为了防止其在某一地区发生资源过剩或者是资源缺乏情况,需要某种卫生人力资源规划,提前朝着这个方向、规格以及数量等方面进行设计[4]。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势必发生一定转变,不仅要对现有的传统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同时还要建立公益性和商业性机构共同运作的管理模式,并且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借助互联网不断加强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形成相对开放的管理模式。
卫生服务需求变化对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⑴卫生服务需求层次的增多以及服务需求的提高。近几年,人们的健康观念也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发生了一定变化,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高,同时对卫生保健的需求也因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5]。尤其是近几年,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龄人口数量急剧上升,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发生了明显的上升,有照料生活需求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同时由于不同老年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对卫生保健服务工作的要求以及需求层次不尽相同[6]。另外,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科学医疗技术被大量引入医学领域中,在提高患者临床诊疗效果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医疗卫生保健成本发生了上升,由于卫生保健开支的提高,进一步增加了家庭及社会的负担[7]。因此卫生保健系统需要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以便为人们提供更加低耗、优质以及高效的卫生保健服务。而这不仅需要进一步加快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解决人们目前所面临的各种健康问题,同时还需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专业化以及个性化的卫生保健服务,以便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8]。⑵医疗保健机构功能分化:导致医疗保健机构功能分化发生的主要原因。(1)人们自身对卫生保健需求,随着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发生了一定变化;(2)医学科技发展自身内在规律的作用影响所致,导致其由以往单一的保健功能,渐渐发展成为对疑难病症进行诊断治疗,使其开始具备研发新技术的能力,尤其是对于一些有着高水平资源的医疗中心以及一些以常见多发病诊疗及健康指导为一体的医疗保健中心[9]。在功能分化后,可以使其根据任务类型的不同,为患者提供多种多样的卫生保健服务工作,进而确保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可以对其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最终使人们得到更具针对性的医疗保健服务[10]。⑶卫生人力需求发生变化:卫生人力需求变化具体表现在各类卫生技术岗位不断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以及各种卫生技术合作型工作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卫生技术人员方面,以往传统医疗机构主要将其分为两种,一种作为主要系列,另一种作为辅助系列[11]。辅助系列一般为药、护、技等技术岗位,主要负责各项医疗工作中所需要的技术支持工作,但是在目前现代化医院发展中需求,这种传统的人员配置以及传统的工作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其需求[12]。除此之外,我国医疗科学技术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迅速提高,尤其是各种高新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受此影响,医学领域中的各种专业分工也朝着越来越细致化的方向发展,导致医疗机构中各个岗位之间的主辅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的同时,还是朝着越来越专业化的方向发展[13]。各种专业在各种疾病的诊疗以及康复中均有其自身独特的作用,同时各个技术岗位之间也有着相应的合作型工作关系组合,这点可以从一些国外现代医院中出现的心理医师、临床药师以及康复治疗师等专业性角色证实[14]。然而,如果要实现这个新的发展趋势,就需要大量在某一领域中有着较高技术水平以及合作能力的专业化人才。因此,在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需要结合卫生人力需求变化进行管理,根据其变化来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展开相应的培训管理,从而确保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充分满足现代医院的发展需求[15]。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新趋势对护理管理的启示更新观念,促进管理模式转变:以往的护理管理模式大多为行政事务式管理,其主要侧重点更加偏向于侧重对“事”的控制。而现代化护理管理模式则更加注重以“人”为中心,将其作为一种活的资源进行开发,强调人和事的融洽,而事则和职相匹配,最终实现人、事以及职能之间效益最大化的目的[16]。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护理管理中,以问为本不应该只是作为一个口号,护理管理者自身需要具备较高的战略认知,积极转变护理管理模式的同时,努力为护理人员打造一个可以不断学习、发展以及积累知识的氛围环境。
不断建立培养护理核心人才队伍:企业实现持续性增长和核心人员存在密切关系,不少研究均表示,在一个企业的产值创造中,少数核心人员贡献的产值可以占据大部分比例。同理,在护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中也是一样,在满足人们的卫生服务需求变化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关注其对人力资源需求造成的影响,以使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更具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在护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中,不仅需要加强核心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还要使其可以成为护理管理变革中的一股中坚力量,使其能够以高专业化的知识以及护理水平带领整个护理队伍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进而充分发挥其在护理实践中的价值,使得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可以实现持续性提高。
创新机制,不断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在现代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及地位,其高度的专业化程度,通常是传统部门管理中难以企及的。而这也提示我们,在护理管理中,护理管理者需要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起合作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员工的甄选培训、薪酬的确定以及绩效评估等,从而不断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加强法制,促使管理规范化: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不断加强法制建设,从建立规范入手,将以往常规的行业规范管理渐渐朝着依法管理的方向发展,使得护理管理更加规范化[17]。
结语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变革,势必会对护理管理带来较为深刻的影响,只有对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变革形成正确认知,同时抓住新的发展趋势,并且对变革进行主动适应,方可进一步加快护理管理朝着现代化发展的步伐迈进。
参考文献
[1]纪冬梅,张丽,周敬红,等.法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1):74-75.
[2]刘颖,耿朝辉,袁长蓉.从NIH基金项目看美国护理相关移动医疗研究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302-305.
[3]冯秀兰.消毒供应中心三项标准修订内容解读及其对护理管理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6):725-729.
[4]朱叶,黄娟,叶森,等.内训师培训模式的发展及应用对我国护理培训的启示[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8):83-84.
[5]韩斌如,王庆玲,赵晓维,等.英国"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2):149-152.
[6]陈杰,张海燕.美国重症护理学会护患协同模式简介及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1):1-6.
[7]陈娟,李继平.护理人员职业紧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与干预启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13):1036-1041.
[8]梁冠楠,梁金凤,封国生.北京市某综合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现况及动态发展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9,35(3):252-256.
[9] Zamanzadeh V,Valizadeh L,Neshat H.Challenges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nursing in Iran:A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J].Nursing Open,2020,7(1):10112-10120.
[10]傅欣.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7,11(4):226-227.
[11]王颖,曾.中国现代护理沿革对人力资源发展的启示[J].护理研究,2017,31(10):1156-1159.
[12]解文君.英国护理管理与健康培训见闻对我国护理发展的启示[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9):98-99.
[13]张婷婷,刘晏兵,李文涛.国外法医护理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6):856-859.
[14]赵贵美,袁玮,杨桂华,等.国外慢性病管理模式及对我国慢性病护理管理的启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8(6):741-743.
[15] Matsumoto A.Effectiv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hospital nursing organizations[J].Management science Letters,2019,11(60):243-252.
人力资源培训的发展趋势范文4
关键词:知识经济;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60(2009)04-0118-03
了解和分析未来企业的经济特征、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对于我们主动迎接未来的竞争及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企业组织便出现了激剧的变化,未来企业组织的雏形开始显现。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就已成为企业的关键资源,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将成为企业的核心部门(杨蓉,2003)。
一、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的特征
1.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经营者职责。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将在企业的战略层面、管理层面、操作层面等多层面上行使经营者职责。例如,参与企业战略规划、经营决策、文化建设;制订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制度、培训和开发计划;从事员工招募、绩效考评、培训激励等。(2)支援者职责。保质保量地满足直线经理对人力资源方面的要求。(3)监督者职责。监督者职责是指人力资源部门有责任确保企业员工获得公平、稳定的待遇。要依据当地法律、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实施严格的监督。(4)创新者职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责任在企业建立创新的文化,鼓励员工为实现企业的目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义务确定和开发新的实践、新的方法来管理员工,培训员工,以帮助员工适应企业的改革和新技术的应用。
2.人力资源经理的素质。未来人力资源经理应该是一位精明的生意人,懂经营、会管理;是一位人际关系专家,善说服、会激励;是一位战略策划者,有全球意识、有预测能力;是一位卓越的心理学家,心态成熟、思维敏捷;同时还应该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知识渊博、善于学习。
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成特点。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重要,目前许多企业已设人力资源副总裁,一些企业出现总裁直接分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象;人力资源部经理跻身高层管理人员行列已成趋势;企业会以高薪聘请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一批精英亦因事业感召而被吸引。
二、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1.人力资源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资源。综观当今产品市场,智能化、高科技产品大放异彩,这是知识和力量的较量,哪个企业的员工拥有更多的知识,哪个企业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终身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员工进行终身培训是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从知识的重要性还是从知识的创新速度来看,企业员工都面临着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的压力。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或员工自觉地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否则就要被淘汰。因此,培训或学习将成为员工终身的需要。
3.人性化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特征。未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的智能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发挥和活力的激发。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开发人的潜能,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实行人性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者要转变工作观念和工作方法,以人为本,充分了解员工的心理需要、价值观的变化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要给员工足够的自由度,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未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将由过去的对员工严加控制的管理机制转变成为对员工充分授权的服务组织。其主要目的就是在充分信任员工的基础上,通过对员工授权和服务,以激发他们自觉努力干好本职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的发展作贡献。
4.科学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时代要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管理工作也提出了革命的要求,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将由过去的被动式、经验式的人事管理,步入科学化、专业化、技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时代。与其他专业一样,人力资源管理也有许多专门的技术知识,如人才预测规划技术、人员招聘面试技术、员工培训与开发技术、人事诊断技术、激励管理技术等。如果一个人事工作者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懂得有关的技术和方法,将难以胜任本职工作。
5.弹性工作制将成为未来的工作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大规模的工厂化组织将退居次要地位,而一种柔性的、网络化的生产组织将成为一种主导,这将导致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企业的员工不必到工厂去上班,也没有八小时的工作制度。员工的工作方式是根据自己的安排,在家中或方便的地方完成企业所分派的工作,并将他完成的工作通过网络进行交换、传递。这种弹性的工作制度已在发达国家兴起,并越来越受到欢迎。弹性工作制最大的优点是,它把工作和生活结合起来,使员工不再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而是生活当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创造性活动,从而提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6.工作绩效成为薪酬分配的标准。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工作模式的变化,薪资的分配模式也会相应发生变化。组织成员的薪资给予,不是以工作岗位和工作责任的大小为标准,而是以产生的绩效及给组织创造的实际价值为标准。这种分配模式的特点之一是基本薪水所占总收入的比例较少,而各种奖励所占的比例较大。其优点是可把员工的工作绩效与组织的业绩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感,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三、 “以人为本” 理性应对
根据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我国企业应超前思维,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坚持“以人为本”,主动调整观念,以适应未来的挑战(邱永环,2003;项义军 等,2007)。
1.以人为本,实施柔性管理。以人为本,坚持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和为人谋福利。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员工的能力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去实现预定的目标。柔性管理本质上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要求柔性的方式去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是在尊重人的人格独立与个人尊严的前提下,在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的基础上所实行的分权化管理。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外力,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利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企业不断提升业绩,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
2.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应的人力资源支持,人力资源的重要特征是能动性和可变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技能的更新加快,企业管理人员首先应转变观念,重视培训,应当把培训当作一项投资,而不是消费。其次,要结合企业经营发展目标,制定科学的、系统的培训计划。因为人才的培养有一个时间过程,所以员工培训要从长远出发,重视未来,根据员工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岗位特点等可以采用在岗培训、脱产培训、专题短训等多种方法。为进一步拓宽人才来源渠道,还可根据企业未来人才需求状况有选择地资助大专院校贫困学生,为企业的人才库储存后备力量,形成人才梯队。这种投资不仅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会带来较好的经济回报。
3.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所谓优化配置,简单地说,是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最有效地工作。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有效地挖掘潜力,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为求得人与事的优化组合,人员配备应遵循因事择人,因才使用,动态平衡的原则,即一方面根据岗位的要求,选择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人员到合适的岗位,以使工作卓有成效。另一方面要根据人的不同特点来安排工作,以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就要求分析员工的职业经历、个性特点、年龄结构、身体状况、文化层次等,进行合理的调整结合,发挥协同效应,实现最佳匹配。
4.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功能,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手段,以往企业更多地采用物资激励的方式,忽略精神激励的价值,而事实上,人的需要和追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更高、更深层次的需求大多体现在精神方面,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员工的素质不断提高,这一点将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企业在运用激励手段时除传统的物质激励外更应注重精神方面的嘉奖。(1)薪酬激励。员工的薪金最好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组成,基本工资起到基本保障的作用,而绩效工资与工作业绩紧密相关,激励作用较强。企业可以采用低基本薪金加高绩效工资,根据员工贡献大小,拉开收入档次。另外,考核成绩优秀的员工,可享受一定的福利待遇。(2)信任、成长激励。信任员工的品质和能力,放手让员工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让其承担一定的责任,并授予相对的权力。同时让员工享有建议、投票、决策参谋等民利,从而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员工愿意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产生与企业荣辱与共的责任感。成长激励主要是为优秀员工提供进修、晋升、轮岗培训等机会。能得到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机会,对于事业心强、有成就欲望的员工来说激励作用很大。通过晋升和培养,员工能力得到了提高,当其才能得到认同和赏识时,便乐于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不断增加工作责任感。这样,员工在个人成长的同时,把企业的目标当作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把个人的前途与企业的命运融合为一体,在个人智慧和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企业也获益匪浅,个人与企业实现了双赢。
参考文献:
丁远峙. 2008. 企业文化[M]. 深圳:海天出版社.
邱永环. 2003. 管人•用人•培养人[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项义军,张旭东. 2007. 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3-75.
杨蓉. 2003. 人力资源管理[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Trend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CHENG Si
(Anhui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Hefei 230001)
人力资源培训的发展趋势范文5
1.1人力资源概述
目前,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各国的社会经济形态和结构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我国为例,我国已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转变为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其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人们在知识与信息的吸收方式上日趋多元化,这一方面提升了其信息分析和加工处理效率,另一方面也为其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保证。另外,信息在创造价值和推动社会发展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健康水平、心理素质、智能素质、价值观念、技能水平,而不是人的数量。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并不是自然就有的,而是投资者投资管理的结果。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管理者主要通过资本投资的方式进行人力资源和教育投资管理,以便更好地整合和利用资源,最终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1.2人力资源发展的性质
要想更好地实现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们首先要了解人力资源的性质和特征。“人力资源”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70年以后。人力资源明确地说明和阐释了人力资本在当前发展形势下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管理者的分析和绩效管理。此后,人力资源逐渐取代了“人力”或“人事”等传统概念。究其原因,主要是发达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其财政资源和物质资源的集中程度过高,此时人在组织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为组织中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2人力资源及管理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仍处于初始化发展阶段,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认识不足,缺乏全局发展观和长期战略定位,人才储存和管理不到位,造成了资源的流失和浪费。
2.1人力资源发展的时代挑战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纷纷确立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本国优势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提升企业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武器,已成为一种新的竞争战略手段。随着当前世界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认识到传统劳动资源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必须优化人力资源构成结构,提升人力资源整体水平。只有这样,企业乃至国家才能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诸多挑战,最终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提升其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各国纷纷进行管理体制创新,并加强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力度,以有效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使其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2.2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当前,全球的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技正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整个社会已经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组织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和组织的竞争方式也进行着悄无声息但却深入持久的变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冲击,另外是新的管理概念与管理方法的出现与应用。
3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3.1现代人力资源发展的基本趋势
随着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开展,各国对人力资源发展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更为全面科学。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人力资源的发展无论在观念形态上,还是在实际行为上,都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我国企业要想有效地提升其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导向功能,站在全球战略视角分析其管理的优势与不足,创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氛围,为员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不断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3.2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各国在发展中的分工日益明确,其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速度不断加快,有效地适应了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总体来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得到高、中、低三个层次管理者的重视和认可,强化其管理职责;二是将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的战略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扩展其职能范围,完善其管理功能;三是实现不同层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协调统一,明确各级管理目标和发展方向。
4我国人力资源管理
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起点低、发展快、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4.1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全球化主要包括技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产品生产和销售全球化、劳动力全球化。所谓经济全球化,就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各市场要素进行跨国界自由流动,各国家和地区相互影响和融合,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形成一个清晰认识,加快高素质人才的流动,最终实现预期管理和发展目标。总体来看,人力资源管理既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会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进一步增强。
4.2我国企业人力资源“人本管理”策略探寻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质量,因此受到了企业管理者的普遍关注。企业要想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就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发挥其管理优势,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具体来说,企业可以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坚持人本管理方针,关心员工的实际需求,建立健全员工绩效激励机制。此外,企业还可以加强传统管理体制改革,及时更新管理理念,树立新型人才管理观,强化其人才管理和培养意识。
5结论
人力资源培训的发展趋势范文6
论文摘要:从社会经济和企业管理两个方面探讨了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变化,并分析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表现出的构建战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关注知识型员工、进行知识管理等发展趋势。
新经济时代,中国企业所处的战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企业在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适逢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一方面,新技术、新产业不断产生,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消费需求结构升级,催生了许多赢利机会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以人均GDP超过l000美元为标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人了新阶段,经济社会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由建立到完善,加人世贸组织将完成最后的过渡,竞争态势逼人。企业必须深化改革、创新管理,才能消除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企业发展注人动力,才能提高经济质量、效益,提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企业发展的战略环境变化和管理变革要求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何影响?人力资源管理表现出哪些发展趋势?这些问题引起我们的思考。
1 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社会经济变化
新经济时代,中国社会经济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并具有快速、动态、不确定和复杂性等特点。就企业人力资源而言,值得我们更多关注的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已彻底改变了市场竞争的边界,使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全球化蕴含着对新市场、新产品、新观念、新的企业竞争力和经营方式的新思考。企业的管理者,需要以一种新的思维重新思考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角色与价值培植问题,建立新的模式来培养竞争力。
(2)社会知识化。2l世纪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将从事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为社会创造财富。在这样的社会里,知识管理能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知识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应更加重视员工及其技能与知识,真正将知识视为企业的财富。
(3)信息网络化。电子通讯、计算机、国际互联网和其他技术的迅猛发展,消除了企业之间和个人之间在地理上的隔离,让世界变得更小,创造了一个不受地理边界限制与束缚的工作环境和视野。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交易费用,而且对企业管理方式也产生了巨大冲击。技术的发展将不断重新定义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使得企业愈发认识到创造发明技术、使用操纵技术的“人”的重要作用。
(4)员工多元化。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健全,人员的流动必然更加频繁,企业员工队伍的组成部分更加复杂。由于不同类型员工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成长的文化背景不同,他们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工作动机、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具有不同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员工对于企业的价值不同,不同员工的薪酬形式也将不同。知识型员工与一般员工、长期员工与临时员工、高层管理者与一般专业人员,他们相互之间的各种形式上的差别将会显露出来,成为员工关系管理的新问题。
2 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企业管理变化
2.1 企业发展源泉的变化
在经营环境日益动荡不定的条件下,企业发展的源泉在于企业能够不断发现环境变动所带来的威胁和发展机遇,能够不断寻找到解决同题的合理方案和支持这一方案的资源。问题的发现、解决和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都依赖于组织拥有的知识以及持续不断更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知识的学习能力将是未来企业的发展源泉。
2.2 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
不同时代的企业发展战略是不同的。从总体情况来看,20世纪50年代以前企业发展战略主要集中于资源的争夺;在此之后一直到9O年代,企业发展战略主要集中于市场的争夺;而9O年代以后则主要体现在企业核心能力的塑造和时间的争夺上。随着企业开始从关注成本的降低转变为关注差别化优势,从注重规模、效率转化到注重创新、速度,敏捷制造、敏捷供应、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成为新经济时代企业战略管理的主题。
2.3 企业组织形态变化
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具有网络化、扁平化、灵活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特点。另外,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如果与其他企业联合,会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优势,创造尽可能多的附加值。在这样的背景情况下,虚拟组织、动态联盟将成为未来新的组织形态,业务外包和联合、兼并、战略联盟将成为企业经营中的经常性活动。
2.4 企业活动内容的变化
学习、培训活动将成为企业除了生产经营活动之外的最重要活动,成为日常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学习和培训对员工来说,不再是负担,也不再是组织给予的奖励,而是组织的义务和工作的组成;即时学习和持续学习将成为员工学习的主要方式;员工工作的目的已经不再是为了生存需要,而是将组织作为生活的场所。因此,提高员工工作生活质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目标。
3 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3.1 构建战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即围绕企业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它依据事先在战略层次上确立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激励使用、有效开发、控制调动企业人力资源,以最大限度实现组织发展的既定目标。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注重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侧重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投资以及员工的精神激励;由组织最高决策层从战略高度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实施战略性管理;由所有经理人员负责,涉及产权、民主、法制、文化等企业经营管理重大问题,是由全员参与的组织管理,开放性、动态应变性地面对外部挑战,有系统化、科学化的专门化方法技术。
3.2 关注知识型员工并进行知识管理
新经济时代是一个以人才为主导的时代,人才追逐资本的现象将为资本追逐人才的现象取代。素质越高、越稀少,热门的人才将获得愈多的机会和更高的报酬,企业竞争优势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企业创新能力,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的焦点,知识的创造、传递、应用和增值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3.3 建立新型员工关系并满足员工需求
面临新经济时代的诸多环境变迁,现代企业组织具有网络化、扁平化、灵活化、多元化等特点,管理制度越来越有弹性,合作、互补关系将代替层级关系。企业日趋重视的智力资本、知识积累、人力资源投资与管理等,也不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它需要整个企业,包括高层管理者到一线员工的全方位关心。人力资源管理将是包括影响企业和员工之间关系的所有管理决策和行为的总和,它依靠适度分权,民主治企,依靠科学管理和员工参与,使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使企业全体员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自觉地努力奋斗。从而实现高度的工作效率。
3.4 围绕价值链并扩展管理范围
人力资源管理已日益突显其在企业价值链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就在于能为“顾客”提供附加价值。这里的顾客既包括企业外部的用户,也包括企业内各个部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积极加强与企业各业务部门的密切联系,支持、配合业务部门的长期战略。多年来,人力资源管理者强调把人力资源管理行为限定在企业内部。现在,向顾客导向、价值创造导向的转变要求把注意力从企业内部转向企业所赖以存在的价值链上.而不管关注的对象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企业外部。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行为可以持续地作用于企业之外的供应商和顾客,围绕价值链的培训把供应商、员工和顾客交织成一个价值链团队。
3.5 吸引与留住优秀人才并帮助员工发展
企业一方面要帮助员工规划职业生涯,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和产品,考虑员工个人在本企业工作过程中人力资本的增加;另一方面,要设法提升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使得他们通过在企业的工作和生活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目标。此外,企业还应提高员工的流动成本和流动风险,制约轻率的、泡沫化的人才流动。
3.6 种用信息技术实现虚拟化管理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必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相应地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以网络为工具,将处于不同地方、不同组织的人力资源有效地整合,为企业战略和目标服务。信息技术还将改变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工作方式。
3.7 进行组织再造并建设学习型企业
随着社会知识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发展的方向是建立学习型组织,也就是能够不断创造知识、应用知识和转移知识的组织。学习型企业强调学习与适应环境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企业所有成员的学习,注重开发企业成员的能力。建设学习型企业的关键是通过学习型组织的运行来有效地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学习、培训活动将成为企业里除了生产经营活动之外的最重要活动,成为日常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学习和培训对员工来说,不再是负担,也不再是组织给予的奖励,而是组织的义务和工作的组成;即时学习和持续学习将成为员工学习的主要方式。
3.8 开发企业能力并倡导“以人为本”价值观
在新经济时代,企业能力包括硬性能力和软性能力。硬性能力是指技术能力,如能够创造有市场价值的技术;软性能力则是指组织能力,如能吸引、留住优秀的全球性人才的能力。相比较而言,软性的组织能力更难获取或模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想使企业拥有并维持这些能力,尤其是软性能力,就必须从培养企业能力的角度来安排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实践,而自身能力的培养以及所培养的能力能否为本企业持续使用,则取决于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价值为导向,“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和文化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