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视力监测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视力监测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视力监测制度

小学生视力监测制度范文1

视力低下是青少年学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校2021年高一高二2076人健康体检视力低下1830人,发病率为88.15%,明显视力低下(4.5以下)1379人,发病率为66.42%。近视影响着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青少年健康问题。

近视的发生,除遗传因素外,原因还包括:学生缺少有关近视危害、预防相关知识,没有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和规范的眼保健操动作,用眼环境不合理(光线、座椅高度等),也与体制和营养习惯有关,因此来自家庭和学校的督导和支持非常重要。为了把近视防控落到实处,我校将从以上原因入手,全面改善学生用眼环境和用眼习惯,有效保护学生视力健康。

一、提高近视防治知识知晓水平

1、策略:采取各种形式向家长、教师和学生普及有关用眼健康的知识和理论

2、活动:

(1)利用健康课、广播、宣传栏、体育课等途径宣传科学用眼知识,开展爱眼主题班会。

各年级利用黑板报、电子白板展示或播放爱眼主题资料和视频,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次“爱眼护眼”主题活动,形式不限;

(2)邀请医院专家为全体师生进行一次“青少年护眼”专题培训,其中包括眼保健操的规范动作分解。

(3)组织班主任老师进行一次“关注细节”的爱眼研讨活动。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告家长书等形式,每个班组织一次面向家长的爱眼护眼科普活动。

二、改善教学卫生条件

1、策略:定期监测确保教室环境符合有关标准。

2、活动:按照《课桌椅功能尺寸》(GB/T3976-20027)标准,根据每个学生的身高调整桌椅高度。

3、邀请卫生监督局监测教学卫生相关情况,根据卫生监督局教室采光照明监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达标。

4、按照学校卫生标准,每月定期检查教室课桌椅排列,每月调整一次学生座位。

三、良好的用眼习惯养成

1、策略:通过家校共同努力,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2、活动:

(1)按照《中小学生近视防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合理安排学生的作业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用眼的负担适当。

(2)家长和学校共同督促学生注意看书写字的姿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教师随堂提醒和纠正学生不良坐姿。

(3)广泛开展课外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4)按照动静结合,近视与原始交替的原则安排课程与活动。

(5)每个班级由受训的老师集中讲解眼保健操的规范分解动作,并针对性个别指导。坚持每天上下午两次眼保健操活动,由老师负责监督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各班每周评优的依据。

(6)组织一次全校眼保健操比赛。

四、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防近”工作

1、策略:加强学校相关制度建设,为学生良好用眼习惯养成营造支持性环境。

2、活动:

(1)制定科学的作息制度,减轻用眼负担。

小学生视力监测制度范文2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myopia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Rushan city to provide basis to make further intervention measures.Method: 1932 students in two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were selected by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it included 1036 pupils and 896 junior school students,all of them were conducted visual inspection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Result: There were 1009 students suffer short-sightedness.The detection rate was 52.22%.Patients with mild myopia were 658,which was 65.21%;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myopia were 220,which was 21.86%;patients with high degrees of myopia were 131,which was 12.93%.The total incidence rate of pupils suffered short-sightedness was 41%;incidence rate in one to the fifth grade in primary school was respectively 24%,32%,42%,49%,60%. The total incidence rate of junior school students sufferd short-sightedness was 64%;incidence rate in six to nine grade was respectively 62%,65%,65%,69%.Conclusion:The prevalence rate of myopia is high among the investigated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and increased obvious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grate,targeted inter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effective prevente the myopia.

【Key words】 Rushan city;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yopia; The prevalence rate; Health educ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e of Rushan Municipal Health Bureau,Rushan 2645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08.021

近视眼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逐年增加,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倾向[1]。我国学生现阶段近视率为60%左右,位居世界第二,近视眼已成为危害我国学生健康最为突出的问题,同时还严重影响我国的人口素质,因此,防治近视眼是当前社会学校卫生工作中亟须解决的问题[2-5]。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市中小学生近视眼的发病情况,笔者于2014年 5-6月对乳山市中小学生近视状况进行调查,为制定近视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及时遏制近视的继续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乳山市各2所中小学校的在校学生,入组标准:出生时为足月顺产且体重大于2500 g;能配合完成视力检查及问卷调查,排除有严重躯体和精神疾患、其他类型的屈光不正及可能影响视力的全身系统疾病;家长和学生知情同意。入组者共1932人,其中小学生1036人,初中生896人。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调查前首先由研究者向入组者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问卷由入组者独立如实匿名填写,并当场收回。视力检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2名眼科主治医师完成,调查内容包括视力检查和问卷调查两方面。

1.2.2 调查工具 (1)采用统一国际标准的5 m“E”字形对数视力表,在上午8∶00-11∶00和下午14∶00-16∶00对入组者双眼裸眼视力进行检查。检查地点应选择光线明亮的教室内,取坐位,入组者距离视力表保持5 m的距离,灯箱摆放的位置应使视力表中5.0这一行与被检查学生的眼睛保持在同一高度,辨认速度不超过2~3 min。(2)自制问卷调查表:包括入组者的年龄、年级、躯体健康情况等。

1.2.3 视力判定标准 依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检测细则”要求,两侧视力均不低于5.0者为正常视力,凡有一侧视力低于5.0者为视力不良,4.8~4.9为轻度视力不良;4.7~4.4为中度视力不良;4.3以下为重度视力不良[6]。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调查了1932人,其中小学1~5年级1036人;初中6~9年级896人。年龄范围为6~17岁,调查出1009人近视,近视患病率为52.22%。

2.2 近视情况年级分布 从小学到初中,随着年级的增加,近视患病率逐渐增加,见表1。

表1 中小学生近视状况调查表

年级 受检数(人) 近视数(人) 近视率(%)

小学 一年级 252 60 24

二年级 172 55 32

三年级 206 87 42

四年级 186 91 49

五年级 220 132 60

总数 1036 425 41

中学 六年级 223 138 62

七年级 235 153 65

八年级 228 148 65

九年级 210 145 69

总数 896 584 65

2.3 中小学生近视程度分布 1009名近视的学生中轻度658(65.21%),中度220(21.86%),重度131(12.93%);425名近视的小学生中轻度302(71%),中度119(28%),重度为4(1%),轻中度构成比为99%[(302+119)/425];584名近视初中生中轻度245(42%),中度286(49%),重度53(9%),轻中度构成比为91%[(245+286)/584],说明中小学生近视构成主要以轻中度为主,且中、重度比例逐渐升高。

3 讨论

当眼睛的调节功能静止时,外界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因此不能呈现清晰的物象,将此现象称为屈光不正[7]。常见的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视,而近视是最常见一种屈光不正。本研究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近视眼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近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小学总发病率为41%,初中总发病率为65%,这与国内外有关研究报道一致[8-9]。近视发展趋势已相当严峻,已影响到学生终身生活质量,在上海新增加的失明患者中,近视眼因素导致的已经成为第一位,如此高的危险性必须正视[10]。

小学生视力监测制度范文3

学生近视眼防控跟踪分析工作实施方案

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各部门关于“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以下简称“五项管理”)等工作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各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有关文件精神,坚持育人方向,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深化育人方式改革,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成立小组,加强领导

近视眼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长:XXX

副组长:XXX

员:全体班主任和体育老师

三、遵循原则,重视预防

(一)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把近视眼防控的重点放在预防工作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预防措施,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降低学生近视眼新发病率。

(二)

坚持综合防控的原则。针对导致近视眼发生的多种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普及视力保护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用眼习惯;落实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三)

坚持常抓不懈的原则。把近视眼防控工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按照不同年龄、学段要求,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坚持常抓不懈,促进近视眼防控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四)

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和家长、社区的作用,建立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家长、社区联动的机制,形成共同做好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的合力。

四、具体落实,制定措施

(一)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近视眼防控工作。

1.将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内容,落实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并作为年终考核、班级评优评先的依据,以此形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人人重视,齐抓共管的近视眼防控工作机制。

2.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健全《学生视力健康档案》。每学期在期初、期末两次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监测,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病率等各类指标的统计分析,对有视力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近视眼防控措施。

3.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切实做到不拖堂。学校不得随意增加学科教学学时,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学校要统筹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时间不超过40分钟,五、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不超过1小时。

4.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各班任课老师必须保证学生每天两次的眼保健操时间,不得私自占为他用。当班教师负责监督和指导学生的眼保健操指法。学校成立眼保健操检查小组,由学生每天上下午对各班学生的眼保健操是否做了进行记录,由组长汇总后,每周一由学生公示一次结果,对表现不好的班级提出批评。

5.根据教室采光照明情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两周可调整一次学生座位,方式为列轮换,以免两边的学生总是处在斜眼视的位置。根据学生身高变化,及时调整其课桌椅高度。班主任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换,如按性格、听力、视力、学习互助组等特殊形式进行调换。

6.坚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制度。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认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

7.制定科学规范的学生在校作息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依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课程与活动。

(二)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在全校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每月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每学期要上好一节视力健康教育课,每个学生完成一份保护视力手抄报并组织评比。

2.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即: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要有一市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看书、写字一小时后要休息片刻,并适当远望;不要躺在床上看书;不要歪着头或身子看书;不要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

3.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书写字姿势,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和行为。课间督促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

4.教师认真备课,向四十分钟要效率,做到心中有数,杜绝拖堂,保证课间休息10分钟,以减轻学生视觉疲劳。上课板书时要有条理,字迹工整,不写连笔字,字体大小要合适,以保证学生能轻松辨认。

5.每学期开学初和学期结束放假前,通过品德与生活课或体育与健康课、主题班队会等,集中对学生进行一次保护视力教育,使之与经常性近视眼防控宣传教育有机结合,促使近视眼防控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6.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看书、写字、看电视、用计算机时间达45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时间)、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视力下降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7.每年6月6日的“全国爱眼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近视眼防控宣传活动,扩大宣传的效果。组织好“爱眼周”(6月1日—7日)专题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爱眼意识。

(三)积极改善教学条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

1.保证教室内所有学生合理的用眼距离,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米以上距离,后排课桌后缘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超过8米。

2.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提供与学生身高相符合的课桌椅,每间教室内应预置1-3种不同型号的课桌椅(有条件的学校应配置2种以上型号的课桌椅),或配备可调试课桌椅。

3.教室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

4.教室采光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5.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且灯管应垂直于黑板;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黑板照明应另设2盏横向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自然采光不足时应及时辅以人工照明。

(四)积极宣传用眼知识,提高教师、学生、家长爱眼意识。

1.

利用校内广播、橱窗、卫生知识讲座等宣传形式,对学生进行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知识宣传。各班要利用班会、班报或宣传画等方式,经常对学生进行预防近视方面的教育,鼓励学生多吃蔬菜和水果,做到不挑食,在班上营造一个爱眼护眼的良好氛围。

2.

向学生及学生家长下发宣传材料,扩展宣传面。要求家长控制学生看电视和电脑时间,教育孩子看电视距离和时间要适当,根据调查发现由于过度看电视和电脑导致的近视其发展速度和近视程度比学习引发的近视还要严重。

小学生视力监测制度范文4

1 对象 全旗范围内的中小学学校。

2 方法 学生健康检查严格按照卫生部、教育部《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要求进行,检查项目有外科(身高、体重、皮肤、脊柱、四肢等)、内科(心肺听诊、血压)、五官(眼、鼻、咽、口腔等)、肺活量、裸眼视力、胸透、握力等方面。查体前,对相关业务人员进行培训,要求认真填写学生健康体检表。所有资料经整理后,输入学生成长发育智能监测与评价管理系统进行评价。

3 体检结果

共体检学校39所,其中旗直10所,乡镇29所。参加体检人数总计为24401人,其中旗直11524人,乡镇12877人。

全旗中小学学生体质状况统计表1

注:上等或下等评定标准:采用全国汉族城市、农村身高、体重百分位数,身高、体重上等(大于P90)和下等(小于P10)。

4 讨论分析

4.1 表1统计结果显示:身高上等水平旗直的占13.08%、乡镇的占18.35%,身高下等水平旗直占7.55%、乡镇占4.25%;体重上等水平旗直占20.26%、乡镇占34.25%,下等水平旗直占2.01%、乡镇占1.45%。可见旗直、乡镇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上等和下等的比例较少,大多居于中等程度,且身高、体重处于上等水平的学生比例多与处于下等的。建议学校注重学生饮食营养,同时重点放在健康知识宣传上,充分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有利于学生取得好的锻炼效果,保证学生身体素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2 表2统计结果显示:

乡镇学生视力低下率为26.75%、旗直学生为37.30%,旗直高于乡镇。虽然,视力低下率均不是很高,但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仍然应作为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究其发病原因,认为一是学校普遍注重应试教育,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用眼时间过长,学生大多缺乏锻炼,体质较差,二是部分学生不注意读写姿势,采光条件欠完善,自我用眼卫生较差,除上述原因外,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机也是造成视力不良重要原因。

视力下降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也直接影响对今后职业的选择,限制了对特殊职业的选择范围。建议学校加大防近视的宣传教育力度,特别要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开展课间眼保健操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定期检查视力,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龋齿患病率:乡镇为41.01%,旗直为6.35%,可见乡镇学生龋齿患病率远高于旗直的学生,这与乡镇卫生条件差和人们对卫生保健的意识薄弱有关。龋齿是多因素疾病,口腔卫生直接影响龋齿的发病率,发病原因多数是年龄小时吃甜食过多、睡前不刷牙、乳牙的保护层脆弱,容易被腐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中粗纤维减少,大量的碎细食物嵌塞在牙缝,不断地腐蚀牙釉质,先在牙面打开缺口,形成空洞,进而腐蚀牙本质。要想达到最佳防龋效果,学校卫生工作者应加强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教导学生养成每天早晚刷牙、少吃零食、甜食的好习惯,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期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早充填。

沙眼统计结果显示:沙眼患病率旗直学生为0.05%,乡镇为5.16%,乡镇学校的学生沙眼患病率高于旗直的学生。虽然乡镇和旗直学生沙眼患病率均未超过《阿荣旗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督导工作方案》中推荐目标≤7%,但仍不能轻视。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眼病。沙眼感染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较易流行、蔓延,造成危害。沙眼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损害,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感染沙眼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良的卫生习惯引起病原体的传播。

乡镇学校的学生沙眼患病率高于旗直的学生,这也与乡镇住宿学生较多,卫生观念不强等因素有关,易造成传染流行,应引起重视。乡镇学校应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向学生传授沙眼防治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根据患病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措施。

营养不良和肥胖统计结果显示:营养不良旗直学生患病率为1.70%,乡镇为1.15%;肥胖患病率旗直为13.00%,乡镇为12.20%,营养不良和肥胖患病率旗直均高于乡镇。造成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的主要原因包括:饮食无规律、膳食结构不合理,导致能量、优质蛋白、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不足或过多摄入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所致,缺乏体育锻炼也是原因之一。营养失衡不仅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如经常引起呼吸道感染、易疲劳等,还会引起自卑、性情孤僻等心理问题,导致对学习、生活的自信心下降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明显降低,并为成年期的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发生埋下隐患。

建议学校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适当安排户外活动及锻炼身体,从小养成不挑食,不偏食,少食零食的饮食习惯,可使食欲旺盛,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

5 建议

5.1 合理安排生活作息时间,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劳逸结合;大力提倡做眼保健操,并保质保量的完成。

5.2 注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保健方法,加大对住校学生的监管力度,以减少较轻体重、龋齿的发生。

5.3 对一些边缘视力不良或已近视学生,发告家长通知书,嘱咐家长带孩子上医院正规治疗。监督学生认真准确做好眼保健操,从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读写姿势。

小学生视力监测制度范文5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5-0385-02

【关键词】 公共卫生工作;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服务;组织目标

1 公共卫生的职能

关于公共卫生的定义很多,目前WHO采用的是耶鲁大学Winslow教授在80多年前提出的定义[1]:公共卫生是指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力量,高效率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心理和身体健康,并能发挥更大潜能的科学和艺术。其工作范围包括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进行个体健康教育、组织医护人员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发展社会体制,保证每个人都享有足以维持健康的生活水平和实现健康地出生和长寿。

在传统的公共卫生职能中,传染病防治是最重要的内容。解放后,我国采取“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建立公共卫生系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计划免疫,迅速地控制了常见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流行。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卫生应对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慢性病增加,各种环境危害导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此,现代公共卫生更加关注健康危险环境和健康危险行为,重视人群健康保障、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其主要职能集中在人群健康监测和分析、疾病爆发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的监督、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立、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不同地区人群间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的培训等方面。

2 学校卫生的工作目标

吴仪副总理在200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公共卫生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

学校卫生工作的对象是各类在校学生的公共卫生问题。广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和接受教育的阶段,学校卫生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育和学业圆满完成,而且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国民素质、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从而达到保护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目标。

3 学校卫生面临的问题

自1990年《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颁布以来,我国学校卫生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2]。但随着社会发展,新的公共卫生问题不断出现,学校卫生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3.1 学校卫生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学校卫生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有些地区的基层卫生防疫机构没有专门的学校卫生人员和工作经费;有些学校不仅缺乏校医或保健教师,同时现有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广大农村中小学的基础卫生条件较差,导致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突发事件。

3.2 预防性卫生监督力度不够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投资增加较快,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学校大量涌现。但是在学校卫生工作中,对于新建校舍选址、建筑设计、教学和生活环境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并没有同步加大工作力度,有些学校的硬件设施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缺乏切实保障学生卫生安全的基本条件。

3.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 目前,许多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仍然存在问题,如食堂卫生设备简陋,管理不规范,食物中毒发生后报告不及时,影响了对突发事件的有效防制。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和食物中毒。2006年9月以来,全国就突发多起传染病、食物中毒的公共卫生事件,这些事件90%发生在中小学,60%以上发生在农村中小学。

3.4 学生常见病状况不容乐观 总体上,我国对于“视力低下、沙眼、贫血、营养不良、蛔虫和龋齿”等学生常见病的防治成效显著。据上海市2002年的统计数据,100%的学校开展了学生视力低下和沙眼普查;96%的学校开展了贫血检查和矫治;97%的学校开展了营养不良和肥胖的防治工作。但是全国的学生健康监测数据表明,城市学生视力低下居高不下,并有逐年上升趋势;农村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相当严重;城市学生肥胖症及超重比率也在逐年增加。

3.5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持续增加 2002年上海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包括中专、技职校)没有接受过艾滋病知识教育的占49.30%,不能正确了解艾滋病传播途径的占31.20%,高中生(包括技职校)中曾发生婚前的占2.4%,其中使用的学生仅占1/3。

2005年6月,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在哈尔滨举办了“中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儿少/学校卫生论坛”,根据此次论坛发表的有关调查数据分析,吸烟、酗酒、饮食不当、缺乏运动、心理行为异常、网络成瘾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近年来持续上升,这不仅对青少年本身造成各种身心伤害,而且对社会和谐也带来危害。

4 学校卫生的主要任务

学校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3],从现代公共卫生的职能出发,我国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理顺学校卫生管理机制、规范学生健康监测分析、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整学生常见病防制策略、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力度、探索学校健康教育新模式、促进学校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学校卫生人力资源质量”。

4.1 理顺学校卫生管理机制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4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我国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法律法规,确保学校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将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对学校卫生的监测监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各级疾病防制机构要明确专人负责学校卫生工作,为学校提供疾病防制、食品卫生、健康教育等技术支持,协助学校落实各项卫生措施。

4.2 规范学生健康监测分析 规范学生健康调查和常年健康监测分析,使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健康问题能够得到准确、及时的反映。健全学生健康检查制度,有条件的学校每年组织1次健康检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至少做到入学与毕业时的2次学生健康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进行生长发育、常见病等监测分析,研究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防制措施,如提供咨询、确诊和治疗服务,改善环境不良因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3 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按照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落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指定专人作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联络员,完善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流行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有

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学校传染病防制方面,要进行学生疫苗接种证的查验和实施疫苗补种,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水源管理,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厕所卫生管理,改善学生宿舍卫生与通风条件。在食物中毒防制方面,要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的监督,培训分管校长、卫生保健教师以及食堂从业人员,加大学校食堂改造力度,不断改善硬件设施,加强食堂卫生管理。

4.4 调整学生常见病防制策略 调整学生常见病防制策略就是要扩大常见病的监测范围,增加有关成年期疾病早期防制(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伤害(车祸、溺水等)等监测项目,并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和健康危险行为的预防监测。在贫困的乡村地区,传统的“六病”监测,特别是对沙眼、贫血和蛔虫感染的防治仍然需要加强;在城市发达地区,针对当前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持续增加的现状,重点则要放在近视、肥胖、伤害的一级预防上。

4.5 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力度 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加大执法力度,从根本上做好学校卫生设施的预防性卫生监督。要开展学校卫生设施现状调查,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对于学校的卫生室、教室、课桌椅、照明灯、食堂、厕所、饮水设施等,实施公共卫生标准化建设,不断优化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建筑设施的卫生质量。

4.6 探索学校健康教育新模式 学校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的重要手段。

国外学校的健康教育有多种模式,如日本的小学至高中都开设有“保健体育课”,系统讲授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增进健康的实践能力。我国2001年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健康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就不再作为一门课程设置,而是将其内容分散到其他学科之中。小学阶段健康教育被分散到社会、科学、体育等课程;中学阶段则分散到历史、社会、科学、生物、体育等课程。因此,学校卫生必须探索有效开展学校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学校健康教育要根据学生年龄和性别特点,从社会、家庭和学校关注的公共卫生热点问题出发,开展多种主题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可以设立“爱牙护牙、用眼卫生、平衡膳食、食品卫生、控制吸烟、环境保护、远离、预防艾滋病、伤害”等专题。

学校健康教育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开展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热情的健康教育活动。如采用主题班会、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板报、广播、录像片、专题讲座、绘画、图片展、辩论赛等形式。

学校健康教育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逐步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发生,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7 促进学校卫生信息化建设 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身体素质和学校卫生工作状况,必须促进学校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学校卫生信息化方面,要加强学校卫生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提高。在“学校卫生疾病综合监测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块中,应当包括学校基本情况,教室、食堂、饮水和厕所等环境卫生状况,学生生长发育监测(体检),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监测,学生伤害监测,青少年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等内容。

4.8 提高学校卫生人力资源质量 学校的校医室(卫生室)是学校卫生工作的基层单位,校医(保健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健康检查、监控学生常见病,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监督学校环境卫生、防制学生传染病,检查学校食品卫生、防范食物中毒发生。

提高学校卫生人力资源质量的关键是加强对广大校医(保健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2002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南大学相继成为国家级学校卫生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已对全国学校卫生工作者近1 000人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到“素质教育与健康新观念、学校卫生管理及任务、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心理发展及心理卫生、合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生常见传染病管理与预防、学校卫生科学研究方法”。

小学生视力监测制度范文6

【关 键 词】青少年;身体;生活习惯;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023-02

一、前言

2001年10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与1995年相比,我国13~16岁的中学生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近些年来,全国各地高中、大学入学军训晕倒、病倒事件多有发生,其中北京大学两周军训期间,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我们顶尖学府里大学生的身体同样令人堪忧。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突显出来。由此可见,对学生体质与健康的研究必须扩展到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体发展关系及其影响等领域上来,必须从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生理机制上探讨和研究转换到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的角度,才会更有利于发现和把握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的新因素和原因。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四平地区(包括四平市铁西区、铁东区、公主岭、梨树、伊通)的中学、小学共10所,在校学生、班主任及校医等共计1200人,学生来自城镇和乡村地区。

(二)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在问卷调查表和内容设计过程中,请有关专家进行经验性效度和信度检验,问卷调查具备有效性,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098份,收回率91.5%,其中有效问卷1022份。

2. 数理统计法。对所有收回问卷信息和数据,通过SPSS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处理。

3. 文献资料法。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查阅有关书籍30余部,收集相关资料62份,然后归类和比较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四平地区青少年视力低下

四平地区青少年视力低下发生规律:视力低下发生率随年龄、学年的升高而增高,增长幅度较大的年龄阶段是13~16岁,男生增长25.64%,女生增长26.9%。可见,中学阶段是防治视力低下的重要时期。视力下降与中学阶段课程增加、学习负担加重、学习时间普遍延长有关。尤其是晚间学习时间越长对视力的影响越大,随年龄升高,学习时间增长,值得重视的是晚间学习时间超过3小时的学生。学习效率高的晚上学习时间普遍较短,视力低下发生率也较低。所以,应充分重视青少年的学习效率而不仅仅是学习时间。还有家长、学校老师唯学生学习成绩为第一位,不重视用眼卫生教育,有的孩子还染上不良习气,长时间上网吧打游戏,造成了视力下降。

(二)四平地区青少年营养不均

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现象同时存在,尤其是超体质量率、肥胖率有上升趋势;营养不良、肥胖情况与全国各省相关调查一致。男生超质量和肥胖率,对110名高中生进行的膳食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每日都吃早餐,但质量较高者仅12人,占10.9%;由于怕麻烦或想多睡一会儿或节食等原因经常不吃早餐的有21人,占19.1%;早餐随意吃、质量较差的有77人,占70%。上午第3、4节课有饥饿感者65人,占59.1%。知晓早餐要吃牛奶、鸡蛋等优质蛋白质的有45人,占40.9%;早餐以稀饭、包子、油条等碳水化合物为主的有78人,占70.9%。午餐讲究荤素营养搭配的有38人,占34.54%;按个人喜好或随意吃路边小吃摊的有72人,占65.45%。晚餐以荤菜、素菜加米饭为主的有62人,占56.36%,晚餐有加餐情况的11人,占10%。调查分析显示:大多数青少年存在饮食无规律,吃零食过多,偏食、挑食、喜吃洋快餐等方便食品,不知饥饱,饮食无节制,不愿吃蔬菜和粗杂粮等不良饮食习惯,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差、晚餐摄入高热量食品较多,以致成为超质量、肥胖者增多的原因之一。而女生受社会上追求骨感美的影响,盲目节食和减肥,偏食、挑食、吃零食比男生更普遍,从而造成能量摄入不足,营养缺乏;并且女生户外活动时间和活动量都少于男生,繁重的学习任务更加使她们食欲欠佳,摄入营养量减少,其营养补充与生长发育需要之间出现供需失衡。

(三)四平地区青少年肥胖现象突出

随着生活水平逐年提升,现代化社会交通业发达,学生家庭均愿以车代步,尤其是近些年来私家车的普及,使学生更愿意让家长车接车送,步行时间减少、住宅区配备电梯、课外补课量增大等因素使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机会更加减少;家庭饮食结构从以往的荤素结合逐渐转变为以荤菜为主,青少年又多喜吃洋快餐和路边摊的方便食品,不愿吃鲜果蔬菜和粗杂粮,导致青少年肥胖症、高血压等富贵病的低龄化。7~12岁小学生是肥胖检出率最高的人群,男生在10~12岁年龄段最高,女生在13~15岁年龄段最高,尤其是城市男生肥胖检出率上升最快,且肥胖及超重均有年龄提前的趋势。青少年中超重及肥胖人数逐年增加,已成为需要我们引起足够重视的社会问题。

(四)不良饮食习惯给四平地区青少年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四平地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不良饮食习惯,给健康带来了影响,应引起教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1. 电视佐餐。不少同学喜欢吃饭时看电视,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嘴巴做着机械式的咀嚼。长此以往,就会引起肠胃消化道疾病。2. 偏食肉或蔬菜。只吃荤菜不吃蔬菜,极易患呼吸道疾病;只吃蔬菜而不吃肉,容易造成营养不良,易患感冒,身体抵抗能力差。3. 零食当正餐。校园里出现“零食当正餐”这一现象已不足为奇。但吃零食过量会影响食欲,妨碍正餐的摄入量,从而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4. 食用简易袋装食品。5. 经常光顾街边小食摊。6. 饮料当水喝,口渴了喝饮料,出去玩还是喝饮料,有的同学都不喝水了,喝饮料喝得上了瘾,身体也出了毛病,经常无缘无故地流鼻血。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青少年身体素质和机能的下降,为他们未来不良的身体状况埋下伏笔,甚至造成当前身体的超负荷。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各个器官正逐渐发育成熟,从身体到性情都具有很强大可塑性,这个时候应赋予他们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青少年从逐级升学到工作,竞争的压力逐步升级,要在这样的环境下长久立足,仅有知识和智慧是不够的,强健的体魄是基础。未来中国社会发展和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英阶层的竞争力,而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在学生时期属于成绩优异者。如果在学生时期,他们只重视学习而忽视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培育,那么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他们四肢发达,就会变得头脑简单,常被人耻笑。高分低能,身体弱不禁风。正所谓,既要文明其精神,又要野蛮其体魄。

(二)针对四平地区青少年身体和生活所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对策

1. 呼吁社会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和支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充分发挥各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共同营造一个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大环境。要加大对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件》、《学校卫生工作条件》的督导检查纳入政府对教育的督导检查内容,促进两个《条例》在学校得到真正贯彻和落实。

2. 家庭、学校、社会都要为减轻青少年学业负担而努力,确保学生每天有1个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时间,学校要切实加强“一课两操”的组织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利用学校、教育主管机关体质与健康监测材料,制定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措施。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提升学生体质越来越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3. 重新审视教育系统。赋于体质更大的价值,像各级各类专业考试一样,试行体质等级测试制度,将一定体质作为升学、就业选拔人才的必要条件,并给予一定优惠,激发青少年体育锻炼积极性。

4. 强化学校体育,增加学校体育锻炼时间与强度。体育教师要因人而异,发挥青少年学生自主、自愿锻炼习惯,增加学生锻炼时间,根据学生身体状况适当进行体育课教学,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开设运动处方。因此,必须保证每个学生每天1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阳光体育运动),弥补体育锻炼中素质锻炼的不足,相应地减轻学生的负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对促进智育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任红.我国青少年生长发育研究现状[J].现代预防医学2007,(16).

[2]季成叶,林海.中国汉族中小学生视力低常患病率的地区差异[J].中国学校卫生,2000,21(3):208-209.

[3]季成叶.中国青少年生长发育现状及趋势和干预建议[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