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络舆情监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网络舆情监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网络舆情监测

企业网络舆情监测范文1

关键词:网络舆情;企业;舆情监控

网络是继报纸、电视等媒介之后而产生的、以反映社会舆情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媒介,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重要呈现方式[1]。中国石油近些年来的快速发展要求必须要重视对网络舆情的监控,避免因网络舆情对石油企业发展造成的不稳定性因素的产生。

1 石油企业网络舆情发展的特点分析

由于石油多产生于荒芜的地区,因此石油企业发展具有自身特定的地理环境特点,中国石油XX油田地处XX地区,石油开采周边环境相对较差,且发部分油区均远离居住区,导致企业内员工常年处于奔波的状态,出现了很多家庭问题。另外现阶段国家对石油有巨大的需求,而油气的产量又不能很好的满足需求,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石油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会在很大程度上诱发网络舆情。

从石油企业的网民角度分析可以发现,石油企业的网民上网率相对较高,因此具备一定的网络舆情发生的基础。据相关数据显示,石油企业的网民通过网络诉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的比率相对较高。同时石油企业受自身工作生产属性以及国家关于石油信息安全管理的规定等方面的影响,企业内部很多网民的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导致网络舆论的潜在诱发因素持续存在。

2 如何提高石油企业网络舆情监控

近些年以来,中国石油发生了一系列的网络舆情事件,使人们更加强烈且普遍的认识到网络舆情对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影响,石油企业如何从根本上防范网络舆情的产生是现阶段石油企业需要重点分析和考虑的问题。

第一,石油企业需要建立合适的网络舆情引导渠道。引导渠道的有效建立能够较好的预防网络舆情的产生与泛滥,石油企业应重点搭建诉求平台,开发多元诉求渠道,不断丰富石油企业门户网站,为网民提供一个相对开放的沟通平台,以更好的了解民意。另外石油企业还需要深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突出管理的透明性与公平性,比如可以建立网络发言机制,架构起企业与网民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定期向网民企业的重大决定与热点事件、定期回复网民问题,给网民足够的参与权与监督权力[2]。

第二,石油企业需要重点把握网络舆论的走向。石油企业要首先掌握网络宣传的主动权,强化门户网站的管理,围绕企业的重大事件与决策开设专栏,主动重大公共事件的权威信息,以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舆论环境。在此基础上,石油企业还需要重点突出发展主旋律,通过开辟网络平台与专栏,来引导网民积极讨论,将网民的关注点引入油气生产工作中,使网民认识到企业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员工与企业的根本利益一致性关系。

第三,石油企业需要不断完善石油企业内部信息数据库,包括建立企业内部石油地质信息库,以为网民提供更加丰富完善的勘探开发、管理经营等方面的信息,充分发挥企业门户网站的功能,满足网民对石油信息的多样化需求。

第四,石油企业需要不断完善企业内部舆情监管体系。首先要建立并不断完善石油企业内部网络舆情的监测机制,成立网络舆情监测部门,由相关人员来对企业门户网站搜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检测,以为企业应对突发的舆情事件提供预测与参考数据,并给网络舆情提供一定的引导性建议。其次还要建立并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网络舆情信息的管理机制,定期对网民的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要建立企业内部关于网络舆情的甄别制度,比如建立特定的IP地址并分配使用,进行用户实名制认证,不断分析舆情产生的原因与舆情发展动态,甄别舆情类别并强化对网民网络活动方向与领域的关注。

第五,石油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关于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引导机制的建立需要首先建设一支网络宣传队伍,及时有关石油勘探开发与经营的状况,围绕网民所关注的重点与热点,主动撰写文章,吸引网民分享,以有效引导舆论发展走向,将舆论所关注的热点引导到企业发展上来,以形成正面良性的舆论形式。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关于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石油企业网络文明教育,不断提高石油企业内部网民的网络道德层次,引导网民自觉的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积极传播有利于石油企业发展的信息。

第六,石油企业需要需要充分完善关于网民上网的管理与监督机制。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建立员工上网管理办法,规范员工上网行为,将上网行为与员工考核结合起来。另外还需要企业投入先进的监督控制网络体系,强化硬件投入,建立企业内部网络舆情监督与控制系统,自动对话题进行采集、分类与统计[3],以实现企业对热点话题与突发事件的实时跟踪,以充分保障石油企业的稳定发展。

3 结论

综上所述,网络舆情作为影响石油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石油企业充分重视并引导,积极发挥网络舆情的良性影响作用,避免不道德的网络行为的产生,以有效推动石油企业实现自身的和谐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占彬.企业应有效应对网络舆论[J].中国石油企业,2010,(7):93.

企业网络舆情监测范文2

针对企业网络营销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易及传播经过长期研究实践得出结论:企业只有善加利用口碑营销,重视新闻公关的权威效果,重新掌控舆论的制高点,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及时处理公关危机,才能最终走出网络营销的困境。通过互联网,在最合适的时间,最合适的地点,向最合适的目标群体,传递最合适的品牌信息,激发潜在消费者购买欲望,加强现有消费者品牌忠诚。

据艾瑞iUserTracker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页搜索请求量规模为2033.8亿次,年同比增长35.7%,2009年百度谷歌网页搜索请求量份额之和达94.9%。巨大的数字背后,反映出中国网民的上网习惯,越来越偏好于使用搜索引擎寻找信息、满足需要,百度和谷歌依然是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两大寡头。

网民对网页搜索的巨大需求,促使企业对品牌信息在搜索引擎的结果排名顺序更加重视,只有在搜索关键字的页面排序靠前,才能最大化地展示品牌信息,吸引消费者关注。口碑营销虽然能显著优化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但因为及水军恶意炒作的弊端,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反感。网民是聪明的,靠舆论终究会被网民识破并抛弃。鉴于此情,新闻公关逐渐又重新受到重视,企业软文信息在主流网站的广泛和转载,不仅能够最快地被百度和谷歌等搜索引擎收录,在关键字搜索结果中有良好的排名,而且由于新闻稿比帖子和博文的较高权威性,能引起网民的充分信任,并被网友转载、引用至各大论坛、博客中,起到二次传播、多次传播的效果。

易及传播整合旗下优势媒体资源,精心策划推出了多种新闻公关方案,如企业需求的正面宣传网络发稿、网络舆情监控、危机公关等,以帮助企业顺利解决网络公关的现实难题。通过延揽专业人才策划企业软文,制定网络媒体传播方案,以此达到企业的品牌信息,在网络上产生无处不在的正面宣传效果,占领舆论制高点。面临媒体碎片化的困惑,大众媒体高昂的宣传成本并不经济,企业只有充分利用小众媒体的长尾宣传优势,才能低成本高效率地开展新闻公关。除各大门户网站、知名垂直网站、行业主流网站外,易及传播还大力拓展整合了其它公关公司容易忽略的地方性网络媒体渠道资源,经过多年运作积累,与全国近300家地方性主流新闻网站形成了密切稳定的合作关系,能够为客户提供信息最及时、区域媒体全覆盖、性价比最优异的发稿服务优势。

自媒体时代,网民个个是媒体,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旦暴光企业负面信息,一夜之间就能传遍整个互联网。对网络公关危机的处理方法,传统的公关策略已经无力解决,企业更不能置之不理。易及传播自建大型网络舆情监测数据库,为客户提供7*24不间断监测服务,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关于企业的负面信息,为企业危机公关赢得时间,在负面信息刚出现苗头时,及时制止负面信息的进一步扩散,引导舆论向有利于企业的正面方向发展,最终化解公关危机。若等负面信息广泛传播后,企业再来应对,恐怕为时已晚。

企业网络舆情监测范文3

上世纪90年代末,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主导产品“中华鳖精”曾经遐迩闻名,享誉中外,是天台县第一家销售上亿元企业,曾创造了神奇的“圣达速度”。但这之后,企业却经历了一段难挨的沉寂期。自2006年以来,圣达药业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作为重要抓手,借力“两化”融合,推进转型升级,实现了二次腾飞。

“两化”融合是腾飞的有力“翅膀”

截止目前,圣达药业已经投资1500 余万元建设了标准化机房、安全监控中心、数据处理中心、营销网络平台、招投标平台、质量检测分析研究平台、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刷卡排污系统、RTO废气焚烧炉自动控制系统等。通过ERP 和OA 对采购、加工制造、仓储管理、物流配送、分销、公司财务、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全面管理,涵盖了供应链上、中、下游和决策管理的全过程。物理型网络延伸到了内部的每一台计算机,随时可以对互联网信息,从内到外,处处通畅。圣达药业已建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安全的网络平台,所有服务器都基于防火墙之上,有效地防止了黑客和恶意程序的侵入。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效结合,使圣达药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生产流程进行全程实时监控到气体自动报警,氢化、环全岗位自动停车、自动报警,添加剂车间自动包装系统以及废气焚烧自动化系统,使产品质量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生产过程自动化和信息化整合,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生产控制手段和优化工艺的平台。以纳他霉素为例,圣达把优化生产工艺与计算机自控系统相结合,使其发酵单位提高了5%,染菌率下降3%,综合能源动力消耗减少8%,做到了节能减排,每年节约能耗近百万元,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

与此同时,圣达还推行了目标管理、计划管理、标准化管理、精准化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模式,通过数据库、数据链的支持,为科学决策、高效决策提供了依据,实现了现金流、信息流、物流“三流”同步,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战略意识引导“两化”融合持续推进

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推动“引擎”,圣达牢固树立起了这一战略意识,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主战略。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的“倍增性”和“渗透性”,支持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诸多环节实现信息采集、加工和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信息流通的高效化和实时化,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管理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圣达药业在用信息化手段管理企业的同时,结合自身发展需要,聘请了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建立企业网站,从初步的单机应用发展到建立企业内部的局域网络。为了企业在信息技术方面能有更好的发展,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发展计划。与此同时,信息化建设列入企业年度预算,进行资金投入,加强了公司的信息化发展,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的投入。

为加快企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圣达生物科研技术中心与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等知名院校,建立“产、学、研”基地,利用科研机构的成果,借助圣达药业生产经营的平台,构建属于企业的、有产权的信息化建设工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强校企合作,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企业网络舆情监测范文4

我们对“企业传播”这个概念做了一个界定:企业传播是企业依据总体发展战略而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内对外沟通、展示等一切传播活动的统称。对内传播包括企业文化的建设、导入和员工关系的沟通、管理,对外传播包括企业新闻、广告宣传、公关传播、活动策划等。企业开展传播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内部信念、吸引公众关注、创造良好舆论、促进产品销售、树立公司形象、获取竞争优势、提升公司价值、维护公司声誉。企业传播是一个大箩筐,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如何通过细分和定位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并办出特色?基本的思路是按行业细分和按职能细分,按行业细分即从行业需求出发,采取“行业知识+传播知识”的培养思路和模式。如房地产企业传播、汽车企业传播、金融企业传播、医药企业传播等。这种细分方式考虑到了不同行业企业的特点,但分得太多太细,没有必要。按职能细分即从企业传播岗位需求出发,培养适合所有企业的通用性传播人才,如企业新闻、广告宣传、活动策划、媒体关系管理、舆情监测、危机公关、企业自控媒体内容采编与制作等。根据这个思路,确定企业传播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的前提是调查清楚该专业方向所面向的工作岗位。这样可以使专业定位更加清晰准确。考虑到学生就业后的发展性,工作岗位确定要以多数学生就业后3~5年内能达到的“预期岗位”为标准,最终确定本专业方向所面向的具体工作岗位。通过对国内外部分设置了企业传播相关岗位的企业调研,企业传播的岗位职责大体上分为两大块:企业对内的文化建设、传播和对外的新闻、广告宣传、公关活动策划。与企业传播相关的岗位主要有:企业文化建设专员;企业品牌管理专员;企业新闻发言人、新闻秘书、新闻专员;企业内刊采编、制作、发行专员;企业网站的设计、制作、管理专员;企业广告策划、设计、专员;企业公共关系事务专员;企业媒体关系专员、媒体调查、监控专员等。根据企业对传播的需求及岗位设置,我们将企业传播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各类企业以及为企业提供传播咨询服务的市场机构,培养兼具现代传媒人和现代企业人的专业视野和职业素养,懂企业经营、懂市场运作、懂媒体规则、懂传播规律,熟练掌握企业传播各项业务技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见长的复合型、应用型传播人才。专业方向定位非常清晰,不是为各类媒体培养只擅长采、写、编、评的新闻传播人才,而是为企业培养兼具“现代传媒人和现代企业人的专业视野和职业素养,懂企业经营、懂市场运作、懂媒体规则、懂传播规律,熟练掌握企业传播各项业务技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见长的复合型、应用型传播人才。”专业方向培养要求:具备宽厚的人文社科理论基础,了解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商业学科基础知识;掌握传播学、新闻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媒体运行的基本规律和新闻传播理论前沿,熟悉党和政府关于新闻传播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独立、综合地分析各类传播现象和解决各种传播问题的能力;了解企业运作机制以及企业传播的方法与发展趋向,具备全媒体应用能力;掌握扎实的新闻采写编评业务技能,兼有一定的创意、策划、设计和制作技能;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创造性整合能力;熟练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原理和工具;具备良好的商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拥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英语四级以上,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满足全球化背景和国际视野下企业对外沟通传播的基本要求。

二、企业传播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和关键所在。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从企业传播相关岗位群需求调研开始,经过岗位资质分析,确定职业能力要求,以岗位就业需求为导向,围绕“企业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这一核心来进行设计。根据市场需求、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定位及培养要求,我们将企业传播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架构为四大模块。1.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学原理、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创造性思维、语言艺术与写作等。2.商业管理类专业课程。包括企业组织与文化、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危机传播与声誉管理、整合营销传播等。3.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包括媒介传播史、传播学概论、新媒体导论、新闻采访与写作、传媒伦理与法规等。4.企业传播实务与技术类应用课程。包括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商务新闻策划与采写、新闻发言人实训、大数据商业应用、企业内刊采编与制作、企业网站制作与管理、平面设计与制作、影视创作等。企业的每一类岗位职责和需求都有相应的专业课程和实务技术类课程相对应。这一课程体系既符合“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实践型人才培养理念,又充分体现了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同时也满足了企业对于传播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的需求。另外,培养方案的设计还要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相结合。在企业传播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中,我们还增设了一些社会认可度高、对就业帮助大、与企业传播专业技能相关度高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供学生选择,包括新闻采编职业资格证书、网络编辑师资格证书、公关员职业资格证书、营销员职业资格证书、企业文化师职业资格证书、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商务策划师职业资格证书。我们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在大学四年期间至少选择并考取其中两个证书,准备把它规定为获得学历证书的前提。职业资格培训既是对专业技能的强化,也是在专业资质上的积累,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升职业能力。

三、企业传播专业方向在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改革方面的尝试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在具体的每一门课程上,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是影响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的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企业传播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内的实务技术类应用课程基本上都是与企业合作,在课程专家、企业专家、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认真、细致研讨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职责、任务群与职业能力要求设置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安排教学活动。同时,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把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比如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根据企业所涉及的日常公共关系的“实际工作”设定内容,打破常见的学科理论框架,采用任务式结构,分为10个任务,包括召开公共关系活动策划预备会议、开展公共关系调查、策划公共关系活动、实施与评估公共关系活动、处理内部公共关系、处理外部公共关系、实施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处理公共关系危机、塑造公关人员形象、运用公共关系沟通工具。这种体例安排便于教师以实际工作为载体进行教学,突出技能训练,也有利于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中各项具体任务的理解和把握。当然,课程体系中实务技能课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并不排斥必要的系统知识学习及单项技能训练。借鉴美国职业培训的KAS模式,我们将目标岗位的职业能力分解为K(knowledge,即知识与素养)、A(ability,指一般能力)和S(skill,指职业技能)。在教学上对K,A,S三要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对知识与素养(K)的要求是理解或了解,对一般能力(A)的要求是掌握,而对职业技能(S)的要求是熟练掌握。从短期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主要由职业技能决定。但从长期发展看,一般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毕业生成长的关键能力。因此,必须长短兼顾,正确处理K,A,S三者的关系。在“实用,够用”的原则指导下,根据对应的岗位能力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整合。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将学生有限的精力尽可能的集中到本专业、本方向的核心课程、核心技能的学习之中去。另外,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上,我们也在尝试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以及课程知识与岗位需求的吻合度。将企业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中,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从课程的学习过程来说,要始终贯穿“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指导思想,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实践者、参与者,坚持实践第一、感受第一和体验第一的原则。比如,《企业内刊采编制作》课程,是企业传播专业开设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实训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企业内刊这种自控媒体在企业传播中对内培养员工认同、对外传播企业文化的意义,掌握企业内刊采编制作的流程和技术。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企业内刊的价值?如何让学生真正了解什么样的企业内刊的内容是符合员工需求和企业需求的?单纯的教师讲解和举例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指导同学们去调研,搜集大量企业内刊,分析版面设计和内容构成,面向员工调查了解企业内刊各版面的阅读率、喜好度、在培养认同方面的价值实现程度以及内容改进建议等,然后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一本企业内刊。学生根据真实的调研分析制作的企业内刊更符合企业实际需要,这个过程既能够深化他们对企业内刊价值的认知,同时又让他们掌握企业内刊采编制作的正确思路和方法。无论是操作实践还是创作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得到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只有在感受和体验中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企业传播专业方向未来改革的方向